期刊文献+
共找到376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求真与务实并举:美国汉学家艾思柯英译李清照诗词译者行为研究
1
作者 刘锦晖 彭鲁迁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32-39,共8页
20世纪30年代,美国汉学家艾思柯在《中国女性今与昔》(Chinese Women Yesterday and Today)一书中对李清照进行了介绍和作品翻译,从翻译史来看,这是美国汉学家首次对李清照进行译介。从英语世界读者反应来看,此次译介意义重大。本文借... 20世纪30年代,美国汉学家艾思柯在《中国女性今与昔》(Chinese Women Yesterday and Today)一书中对李清照进行了介绍和作品翻译,从翻译史来看,这是美国汉学家首次对李清照进行译介。从英语世界读者反应来看,此次译介意义重大。本文借助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从“文本—行为—社会”维度,对其译者行为进行探究。研究发现艾思柯译介李清照是出于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女性的务实动机,艾思柯对李清照的译介秉持务实原则的同时也尽力求真,形式的保留、文化内容的显化以及诗境的再现,都使得译文最大程度地还原原文。不仅如此,艾思柯还利用丰厚的副文本力求李清照女性形象之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学家 艾思柯 译者行为批评 李清照
下载PDF
“志”与“情”的相互独立——以异性词人苏轼、李清照为例
2
作者 曾俊焱 李军均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5-109,共5页
“志”“情”两种文学范畴的区分在宋代呈现出更明显的文化分衍现象。诗、词的对立刺激了以往“志”“情”合一的状况。这两种文学范畴的互相独立,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以性别比喻不同文体或风格的重要根源之一。从异性词人苏轼与李... “志”“情”两种文学范畴的区分在宋代呈现出更明显的文化分衍现象。诗、词的对立刺激了以往“志”“情”合一的状况。这两种文学范畴的互相独立,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以性别比喻不同文体或风格的重要根源之一。从异性词人苏轼与李清照的词论与词作切入分析,不难窥见,“志”的主体宣扬、社会意识与宏大审美都具有男性化的色彩,而“情”的客体宽慰、个体意识与优雅审美也具有女性化的色彩。“志”“情”各自展现着自己的文学特征,又归源至每一个主体的“心”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李清照 性别
下载PDF
李清照词中的花隐喻的英译探析
3
作者 吴林 汤心怡 《语言与文化论坛》 2023年第2期139-149,共11页
诗词创作作为一种高度抽象化的认知活动,往往离不开隐喻的运用。我国宋代文人词作中花隐喻的应用就较为普遍。其中,李清照尤其善用花来表达自己的心绪,她的词中花隐喻运用较多。本文从李清照词作中选取典型花隐喻词句,对照许渊冲、Rexr... 诗词创作作为一种高度抽象化的认知活动,往往离不开隐喻的运用。我国宋代文人词作中花隐喻的应用就较为普遍。其中,李清照尤其善用花来表达自己的心绪,她的词中花隐喻运用较多。本文从李清照词作中选取典型花隐喻词句,对照许渊冲、Rexroth和Chung英译版本展开解析,总结出宋词中花隐喻翻译可参考的3类有效技巧:源语和目标语隐喻映射对等;源语暗喻转换为目标语明喻;对源语隐喻进行解释性阐述。对李清照词作中的花隐喻英译技巧的分析和探索,有助于目标语读者深度理解词人的精神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词 李清照 花隐喻 隐喻翻译
下载PDF
民国报刊上的经典词人研究——以“二李”词为中心
4
作者 马强 《宿州学院学报》 2023年第7期31-36,共6页
李煜与李清照一直是词学热门研究人物,在民国一如既往受到关注。民国报刊上的“二李”词研究主要集中表现为报载词话与词学论文。词话多集中在词作评点,词学论文多集中在词作鉴赏、传记、年谱三个方面。对他们的研究呈现出一种共性,如... 李煜与李清照一直是词学热门研究人物,在民国一如既往受到关注。民国报刊上的“二李”词研究主要集中表现为报载词话与词学论文。词话多集中在词作评点,词学论文多集中在词作鉴赏、传记、年谱三个方面。对他们的研究呈现出一种共性,如划分词的分期、分析作家人品、重视词学文献梳理。通过对民国报刊“二李”词研究的梳理,对于管窥词学转型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报刊 二李 词学
下载PDF
易安词英译误读的哲学阐释学观照
5
作者 于锦涛 杨彩霞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46-52,共7页
自20世纪20年代伊始,易安词不断被译介到英语世界。多元化的译本之中均存在对易安词的误读。误读指理解者基于自身的思维方式、审美经验和文化视角等对文本进行的解读,而非语义层面上的错误阅读。文章在伽达默尔哲学阐释学思想中的“前... 自20世纪20年代伊始,易安词不断被译介到英语世界。多元化的译本之中均存在对易安词的误读。误读指理解者基于自身的思维方式、审美经验和文化视角等对文本进行的解读,而非语义层面上的错误阅读。文章在伽达默尔哲学阐释学思想中的“前见”和“视域融合”概念的观照下,试为易安词英译本中的误读提供哲学解释,剖析译者如何对原作进行误读式的理解与阐释,并在调和原作历史视域、译者自身视域、目标读者视域的过程中,将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带入异域,使中华文化在异域语境中实现预期的传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安词英译 误读 哲学阐释学 前见 视域融合
下载PDF
李清照词中“以花自况”的人生韵味 被引量:1
6
作者 康建鑫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72-74,共3页
作为千古第一才女,婉约词宗李清照的大多数作品均与词人丰盈多情的内心世界对外部世界的格外关注有关,即内心情感的诉求外化为对花的执着偏爱。“自是花中第一流”的李清照不只具有“第一流”的才华,还具有“第一流”的道德和品格。词... 作为千古第一才女,婉约词宗李清照的大多数作品均与词人丰盈多情的内心世界对外部世界的格外关注有关,即内心情感的诉求外化为对花的执着偏爱。“自是花中第一流”的李清照不只具有“第一流”的才华,还具有“第一流”的道德和品格。词人通过咏花这一窗口来抒发她自爱、自珍、自怜、自信的人生经历,以及寄托她独有的情感世界。她不仅有咏絮之才,更有高洁之姿,其词中“以花自况”的独特人生风情,使之登上了文坛一流作家的宝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清照词 人生 自爱 自珍 自怜 自信
下载PDF
词体虚构与“面具美学”表达——论李清照词之隐喻
7
作者 殷晓燕 《社会科学论坛》 2023年第5期55-64,共10页
“词”,作为表演性文体,其虚构性较诗更甚。中国文学阐释惯例对男性诗词倾向于从“政治隐喻”进行解读,对女性诗词则认为是其“内在心声”的真实表达。这不仅造成对女性文人的“误读”,也是对她们创作技巧的偏见。人们对中国文学史经典... “词”,作为表演性文体,其虚构性较诗更甚。中国文学阐释惯例对男性诗词倾向于从“政治隐喻”进行解读,对女性诗词则认为是其“内在心声”的真实表达。这不仅造成对女性文人的“误读”,也是对她们创作技巧的偏见。人们对中国文学史经典女性词人李清照作品的解读惯于将其词作与其本人经历进行比附,忽略了她在创作时使用“隐喻”修辞的可能性。实际上,易安词作“隐喻”之例证遍布全集,属“面具美学”式的表达方式,读者应将其词作抒情主人公与其生平予以剥离式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构性 “面具美学” 李清照 隐喻
下载PDF
地缘文化视域中李清照豪逸风格探析——兼论“东州逸党”与李清照之关系
8
作者 苏煦雯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05-111,共7页
作为两宋时期首屈一指的山东女性词人,李清照既因清丽婉转的作品被誉为“婉约之宗”,亦以豪逸任情的人格特质与创作风格广受后人关注。从地缘文化视角来看,齐鲁大地敦厚豪逸、古朴开放的文化精神,对李清照豪逸风格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作为两宋时期首屈一指的山东女性词人,李清照既因清丽婉转的作品被誉为“婉约之宗”,亦以豪逸任情的人格特质与创作风格广受后人关注。从地缘文化视角来看,齐鲁大地敦厚豪逸、古朴开放的文化精神,对李清照豪逸风格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突出体现在其饮酒纵情之生活作风、慷慨磊落之爱国豪情和重情任情之创作风格。“东州逸党”是北宋初期活跃于山东地区的士人文化群体,同属山东地区的地缘文化关系成为联结二者文化性格的重要纽带。李清照经由女性立场对齐鲁文化风骨进行继承,摒除了“东州逸党”浅直粗鄙的弊病,体现了古代女子觉醒的女性本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清照 豪逸风格 齐鲁文化 “东州逸党”
下载PDF
思妇形象的比较——以敦煌曲子词《菩萨蛮·朱明时节樱桃熟》和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为例
9
作者 宁淑华 张旖然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21期12-16,共5页
敦煌曲子词《菩萨蛮·朱明时节樱桃熟》与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一个创作于唐末,一个创作于南北宋之交,分别对应了词的初创期和兴盛期。同为抒写女性闺怨的思妇词,二者都从贵族女性的视角进行创作,却在情感上一个直... 敦煌曲子词《菩萨蛮·朱明时节樱桃熟》与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一个创作于唐末,一个创作于南北宋之交,分别对应了词的初创期和兴盛期。同为抒写女性闺怨的思妇词,二者都从贵族女性的视角进行创作,却在情感上一个直白,一个含蓄;意象上一个明丽,一个淡雅;艺术手法上一个重在白描,一个重在用典;塑造了一个娇憨,一个清雅的女性形象。两者的比较反映了词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特征,也展示了词作者的个人风格,尤其是李清照可谓女性本位言情,而不是代言体,所以对于词作情感的表达更为真切深沉,符合女性心理。体现了思妇词的初创与成熟的典范映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曲子词 醉花阴 思妇 比较 词的初创与成熟 李清照
下载PDF
李清照与宋代女性词 被引量:10
10
作者 罗斯宁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1-66,共6页
文章主要从女性文学的角度观照李清照词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宋代女性词具有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自尊、自强的要求、自恋、自怜的情结等思想感情特色,在艺术上多委婉情深、率真自然、浅白通俗。李清照词集宋代女性词之人成,成为宋... 文章主要从女性文学的角度观照李清照词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宋代女性词具有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自尊、自强的要求、自恋、自怜的情结等思想感情特色,在艺术上多委婉情深、率真自然、浅白通俗。李清照词集宋代女性词之人成,成为宋代女性词的杰出代表。显然,李清照深厚的文化修养和过人的抱负,使其词也有一种超乎一般女性词的“丈夫气”,从而兼有女性词和士大夫词之长,成为千古流芳的“易安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清照 空代 女性词 女性文学 文学研究 易学词
下载PDF
音情之悲与词体之尊——李清照《词论》新探 被引量:10
11
作者 彭玉平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30,共7页
李清照《词论》梳理词史,从本质上说,并非要做一种文学史层面的学术考察,而是为她提出词“别是一家”的尊体观念蓄势。音律问题只是李清照勘察唐五代北宋词史的学术基础,而在音乐和歌词中抒发悲哀情感和张扬凄美意识,才是李清照心目中... 李清照《词论》梳理词史,从本质上说,并非要做一种文学史层面的学术考察,而是为她提出词“别是一家”的尊体观念蓄势。音律问题只是李清照勘察唐五代北宋词史的学术基础,而在音乐和歌词中抒发悲哀情感和张扬凄美意识,才是李清照心目中的填词高境,而李清照自己的词也是以带有文人气质的悲音悲情和深意远韵为主导的,以此可见李清照理论与创作的一致性。李清照强烈的女性意识和尊体观念,决定了她的批评只能是以否定为基本方式。李清照不取传统文学批评“摘句”的批评模式,而注重在清理词史的过程中来论定词人得失,更具理论的涵盖力。她的著述视野既有创作者的理论自审,也有接受者的审美需求和研究者的条贯分析,其中更融入了女性的冷静细密和恢复词体本原之尊的使命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清照 词论 词史 别是一家 尊体 悲音悲情 女性意识
下载PDF
古代作家成名及影响的非文学因素——以李清照、朱淑真为例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兆鹏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83-192,共10页
古代作家名望和影响力的大小,除了自身文学成就的高低之外,还有许多“非文学”的因素在起作用。如李清照和朱淑真,文学成就旗鼓相当,但在南宋时期,李清照名满天下,诗词版本传刻甚多,而朱淑真却寂寞无闻,作品传播有限。原因是李清照具有... 古代作家名望和影响力的大小,除了自身文学成就的高低之外,还有许多“非文学”的因素在起作用。如李清照和朱淑真,文学成就旗鼓相当,但在南宋时期,李清照名满天下,诗词版本传刻甚多,而朱淑真却寂寞无闻,作品传播有限。原因是李清照具有良好的家庭和文坛背景。而朱淑真是在封闭的家庭环境中创作,没有任何文坛大腕为之揄扬举荐,所以她的作品无法进入主流文坛和上层社会,无法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到了明代,朱淑真诗集传刻渐广,声誉日隆,开始与李清照齐名并称, 特别是在民间通俗文化圈,李清照和朱淑真几乎是妇孺皆知的文化名流,但也受到封建文人的指责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清照/朱淑真 作家名声 影响力 非文学因素 文学传播
下载PDF
宋代词学视域中的李清照《词论》 被引量:8
13
作者 黄宝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8-55,共8页
《词论》是宋代著名词人李清照仅存的一篇词学论文,历来对它评析甚多,颇有歧见。文章将李清照的《词论》置于宋代词学流变的大背景下加以考察,力图揭示出它的内涵及其在词学史上的地位。词体文学进入宋代以后,其发展表现为一种雅化的进... 《词论》是宋代著名词人李清照仅存的一篇词学论文,历来对它评析甚多,颇有歧见。文章将李清照的《词论》置于宋代词学流变的大背景下加以考察,力图揭示出它的内涵及其在词学史上的地位。词体文学进入宋代以后,其发展表现为一种雅化的进程,或称之为"诗化"。但在这一进程中也出现了突破过甚而疏离词之本位的倾向。李清照既认同词的雅化,又不赞同因雅化而背弃词的本质特征,其关注的焦点则是词的合律可歌的音乐性本位。正因为李清照的这一词本体论蕴涵了上述的两个向度,故其词学观不能以"婉约"与"豪放"的两分法加以概括。文章最后探讨了周邦彦为何不被李清照置评的原因,因周词虽恪守音律,格调典雅,但其词品仍不能免俗所致。李清照对周的这一态度也表达了她的词学思想的一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清照 《词论》 雅化 词乐 周邦彦 姜夔
下载PDF
士大夫情怀与生命意识的文人化追求——李清照文化角色的自我选择 被引量:6
14
作者 向梅林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7-90,共4页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李清照能够在为男性所垄断的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她的创作表现出了作为时代和社会精英阶层的文人士大夫最睿智的思想深度和最深刻的生命体验。作为中国封建时代的杰出作家,李清照表现出了典型的士...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李清照能够在为男性所垄断的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她的创作表现出了作为时代和社会精英阶层的文人士大夫最睿智的思想深度和最深刻的生命体验。作为中国封建时代的杰出作家,李清照表现出了典型的士大夫情怀及生命意识的文人化追求。这集中体现在她的责任感、忧患意识和对隐逸传统的理解、推崇以及审美品味、生活情趣的取向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清照 士大夫 文人 情怀 生命意识
下载PDF
邓恩诗歌意象研究——兼与李清照诗词意象比较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正栓 杨丽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4-37,共4页
通过比较与分析,笔者发现邓恩的诗中意象玄奥、想象丰富、比喻奇特,效果极佳,与李清照诗词意象惊人地相似。李清照早邓恩488年,与邓恩异域异时,两人艺术思维和意象使用却均具玄学,各领风骚。本文认为是人类思维的普遍性形成这种... 通过比较与分析,笔者发现邓恩的诗中意象玄奥、想象丰富、比喻奇特,效果极佳,与李清照诗词意象惊人地相似。李清照早邓恩488年,与邓恩异域异时,两人艺术思维和意象使用却均具玄学,各领风骚。本文认为是人类思维的普遍性形成这种奇特的文学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恩 李清照 意象 比较
下载PDF
古词译介与经典重构:美国李清照词的翻译出版 被引量:7
16
作者 季淑凤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8-103,共6页
指出李清照词在美国翻译出版,并最终入选权威文学选集,重构了经典地位。李清照词呼应了美国诗学传统、社会思潮与学术旨趣共同产生的阅读诉求;而多元化的译者文化身份,以及由此衍生的杂糅翻译策略使美国的李清照词译本呈现多样化特点;最... 指出李清照词在美国翻译出版,并最终入选权威文学选集,重构了经典地位。李清照词呼应了美国诗学传统、社会思潮与学术旨趣共同产生的阅读诉求;而多元化的译者文化身份,以及由此衍生的杂糅翻译策略使美国的李清照词译本呈现多样化特点;最后,美国高校及其他出版社编辑出版的李清照词译文(本)理念新颖,可读性强,凭借权威文学选集重构了李清照词在美国的经典地位。这对中国文化"走出去"伟大战略在外译选材、译者队伍建设、翻译策略抉择、海外出版社对接及译作经典化构建等方面,均具有重要借鉴与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清照词 翻译出版 中国文化 “走出去”
下载PDF
语言象似性的识解与翻译——李清照词英译探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季淑凤 葛文峰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55-58,共4页
象似性的发展为诗歌的可译性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象似性认为语言的形式和内容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二者是可以论证的,是有理可据的。象似性普遍存在于文学语言中,在诗歌语言中体现得更为明显。本文以李清照诗词翻译为例,运用象似性的... 象似性的发展为诗歌的可译性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象似性认为语言的形式和内容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二者是可以论证的,是有理可据的。象似性普遍存在于文学语言中,在诗歌语言中体现得更为明显。本文以李清照诗词翻译为例,运用象似性的一些典型原则探讨象似性在诗歌翻译中的作用,认为象似性凸显形式在诗词翻译中的重要作用,有助于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达到"形美"和"意美"的翻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清照词 象似性 识解 翻译
下载PDF
李清照师事晁补之论 被引量:4
18
作者 周桂峰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7期65-69,共5页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词人,不仅在创作方面成绩卓著,以独具一格的“易安体”擅名词坛,而且在理论建树方面亦有辉煌成就,其《词论》堪称词学丰碑。然而,在其家学之中却并无词学渊源。对李清照产生重大影响的词家当是晁补之。晁补...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词人,不仅在创作方面成绩卓著,以独具一格的“易安体”擅名词坛,而且在理论建树方面亦有辉煌成就,其《词论》堪称词学丰碑。然而,在其家学之中却并无词学渊源。对李清照产生重大影响的词家当是晁补之。晁补之评词的理论观点,对李清照词学理论的形成有所启发;晁补之的词作,对“易安体”的关学风范也有相当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晁补之 李清照 中国 “易安体” 词学理论
下载PDF
宋代三位女性词人文化心态新论——宋词表现的宋代女性观念之历史文化审视(二) 被引量:6
19
作者 沈家庄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56-62,共7页
魏夫人的词作虽大都语言清雅秀媚,但有时也用俗语俚辞,真率直朴,天然本色,带有鲜明的民歌风调,反映出宋词庶民文化的显著特色。朱淑真是一位有独立人格意识和反常思维习惯的、很有艺术天赋的女性,在北宋历时近百年的思想解放和人性觉悟... 魏夫人的词作虽大都语言清雅秀媚,但有时也用俗语俚辞,真率直朴,天然本色,带有鲜明的民歌风调,反映出宋词庶民文化的显著特色。朱淑真是一位有独立人格意识和反常思维习惯的、很有艺术天赋的女性,在北宋历时近百年的思想解放和人性觉悟的文学新潮后出生并成长起来的她,敢于用许多士大夫都不敢用的词来表现个人的“私情”,证明其新文化人身份和反礼教的叛逆女性的形象。李清照是宋型文化的标准产儿,是中唐到北宋文化转型的新文化观念、新价值思维所孕育的一位新型女性的代表。她在其词作中所表现的对生命激情的体验中,升华了自己对丈夫的爱,也升华了内心世界的审美的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夫人 朱淑真 李清照 女性词 新文化观念
下载PDF
李清照词中的情与景新论 被引量:4
20
作者 韦国兆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61-164,共4页
李清照是中国南宋时期著名的女词人,被后人誉为词中皇后。李清照词是从其切身的生活感受出发,进行艰苦的艺术构思,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和情景融合是李清照词用以抒发情感的主要方式,由此可以感悟作者的心与志。
关键词 李清照 情与景 情景融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