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G/LiAc转化酵母细胞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11
1
作者 胡又佳 高枫 +1 位作者 朱春宝 朱宝泉 《生物技术》 CAS CSCD 1998年第5期22-26,F003,共6页
PEG/LiAC法转化酵母适用于酵母双杂文系统的大量筛选,并能获得106转化子/μg质粒以上的转化率,但如果没有进口的PEG3350而采用分子量接近的国产PEG4000进行转化的话,转化率仅为104,远低于文献报道的水平。我们报道了一个改进的PEG... PEG/LiAC法转化酵母适用于酵母双杂文系统的大量筛选,并能获得106转化子/μg质粒以上的转化率,但如果没有进口的PEG3350而采用分子量接近的国产PEG4000进行转化的话,转化率仅为104,远低于文献报道的水平。我们报道了一个改进的PEG/LiAc方法,采用国卉PEG6000,转化率也能达到106,且能将热激时间从20min缩短为2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 酵母 PEG/liac
全文增补中
酿酒酵母转化方法的新探索 被引量:7
2
作者 房志家 陈婷 +2 位作者 郝贺龙 张兴群 黄志伟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8,78,共5页
在现有电转化和聚乙二醇/醋酸锂(PEG/LiAc)诱导的化学转化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了酿酒酵母感受态细胞不同预处理及相应的转化条件对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处于对数生长早期(OD600=0.6)的酵母细胞的转化效果最佳;电转化中分别以... 在现有电转化和聚乙二醇/醋酸锂(PEG/LiAc)诱导的化学转化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了酿酒酵母感受态细胞不同预处理及相应的转化条件对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处于对数生长早期(OD600=0.6)的酵母细胞的转化效果最佳;电转化中分别以120 mmol/L的DTT和300 mmol/L的LiAc预处理感受态酵母菌10 min,可以得到较高的转化效果;联合使用120 mmol/L DTT和300 mmol/L LiAc能大幅提升酵母转化效率,达到7.15×105cfu/μg,PEG/LiAc诱导的化学转化中使用300 mmol/L LiAc能大幅提升酵母转化效率,达到2.75×105cfu/μg,远高于文献报道的水平。同时证明了改进后的转化方法同样能够提高外源DNA同源重组转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转化效率 电转化 DTT liac
下载PDF
杜氏盐藻新型遗传转化方法的建立(英文)
3
作者 柴晓杰 靳非 +2 位作者 丛玉婷 岳金荣 刘艺琼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7年第8期1374-1377,共4页
本研究采用LiAc/PEG介导法首次成功地将外源基因导入盐藻细胞,组织化学染色发现转基因盐藻为蓝色,表明外源的基因在盐藻细胞中得到了成功表达。同时还进行了生长状态、转化温度、质粒浓度等因素对转化率影响的研究,优化了转化条件。结... 本研究采用LiAc/PEG介导法首次成功地将外源基因导入盐藻细胞,组织化学染色发现转基因盐藻为蓝色,表明外源的基因在盐藻细胞中得到了成功表达。同时还进行了生长状态、转化温度、质粒浓度等因素对转化率影响的研究,优化了转化条件。结果表明,盐藻处于对数生长早期、质粒DNA浓度为600μg/ml、转化温度29℃是最理想的转化条件,其转化率为74.8‰。PCR扩增和PCR-Southern杂交结果证明,目的基因已整合到基因组中,且能够遗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氏盐藻 liac/PEG介导法 GUS基因 遗传转化
下载PDF
抬举患肢在顺行性髂静脉DSA造影中的应用
4
作者 许少睿 苏浩波 +2 位作者 周陈瑶 项玉梅 张金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9期1687-1689,1694,共4页
目的探讨在顺行性下肢静脉DSA造影中,提高髂静脉的显示率,改善影像质量。方法选取47例在常规下肢静脉造影中,髂静脉显示欠佳者,随即突破常规,嘱患者在常规DSA造影过程中,主动抬举患肢的方法,进行髂静脉采集;并对抬举前后两种方法造影的... 目的探讨在顺行性下肢静脉DSA造影中,提高髂静脉的显示率,改善影像质量。方法选取47例在常规下肢静脉造影中,髂静脉显示欠佳者,随即突破常规,嘱患者在常规DSA造影过程中,主动抬举患肢的方法,进行髂静脉采集;并对抬举前后两种方法造影的图像质量进行比较。结果47例常规造影中,髂静脉显示欠佳者,采用抬举法后再次造影,37例髂静脉显影清晰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造影表现为,抬举患肢后,髂静脉显示呈窄底高峰的时间—密度曲线,平均可记录有效充盈影像7帧,髂静脉显示率较常规法提高了74.8%。两种造影方法结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抬举法髂静脉DSA造影,简单、易行、安全、有效,在下肢静脉顺行性造影中有助于髂静脉的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静脉血管 造影 主动性 抬举 介入性 放射学
下载PDF
Functional Analysis of Dunaliella salina Calmodulin Kinase Gene
5
作者 Zhenyu XING Mingfang WANG +3 位作者 Xiangnan GAO Weiwei XU Yuting CONG Xiaojie CHAI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CAS 2020年第2期10-13,20,共5页
[Objectives]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function of Dunaliella salina calmodulin kinase(CaM K) gene.[Methods] The sense and antisense gene fragments(223 bp) and spacer sequence(129 bp) of D.salina cal... [Objectives]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function of Dunaliella salina calmodulin kinase(CaM K) gene.[Methods] The sense and antisense gene fragments(223 bp) and spacer sequence(129 bp) of D.salina calmodulin kinase gene were cloned and inserted into the downstream part of the35 S promoter of the eu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 pM DCMGN-Cat.The siRNA expression system of CaM K gene was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The p CaM K-RNAi expression vector was transformed into D.salina cells by the LiA c/PEG-mediated method,giving transgenic D.salina.The expression of CaM K gene was then analyzed by 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Results]The expression of CaM K gene in the transgenic D.salina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by 70%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suggesting that the expression of CaM K gene was significantly inhibited.The examination of the growth status of D.salina showed that D.salina cell division and proliferation were also affected.It is proved that CaM K gene has a positive regulation effect on the division and proliferation of D.salina cells.[Conclusions] The study provides important information for further elucidating the function and action mechanism of D.salina calmodulin kinase ge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NALIELLA SALINA CAMK RNAi liac/PEG-mediated method 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
下载PDF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吴鼎 王晓丽 +1 位作者 孟庆义 张飙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97-299,共3页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是下肢静脉回流障碍疾病,临床呈下肢静脉高压表现,如下肢肿胀、下肢静脉曲张、皮肤湿疹样改变甚至静脉性跛行和久不愈合的溃疡等,易与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混淆,亦是左下肢好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潜在原因...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是下肢静脉回流障碍疾病,临床呈下肢静脉高压表现,如下肢肿胀、下肢静脉曲张、皮肤湿疹样改变甚至静脉性跛行和久不愈合的溃疡等,易与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混淆,亦是左下肢好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潜在原因。影像学检查如彩超、CT、MR或血管造影等是重要辅助检查,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则是治疗此疾病的重要方法,本文就近年来IVCS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下肢静脉高压 血管腔内介入治疗
下载PDF
克罗恩病引起的肠外瘘并右侧髂窝脓肿1例报告
7
作者 唐迎泉 李应军 +1 位作者 郝俊 郭海香 《中外医学研究》 2014年第13期163-164,共2页
克罗恩病引起的肠外瘘并右侧髂窝脓肿临床比较少见,容易与单纯的软组织感染造成的髂窝脓肿混淆误诊,延误最佳的救治时期,导致感染反复发作,需要不断切除病变组织导致术腔扩大,给患者带来痛苦。建议主治医生在接治以疼痛、发热、心率加... 克罗恩病引起的肠外瘘并右侧髂窝脓肿临床比较少见,容易与单纯的软组织感染造成的髂窝脓肿混淆误诊,延误最佳的救治时期,导致感染反复发作,需要不断切除病变组织导致术腔扩大,给患者带来痛苦。建议主治医生在接治以疼痛、发热、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为主症,查体右腹股沟区有椭圆形、质软、光滑的无活动性包块的患者时,仔细辨别临床特点中容易被忽视的细节,借助实验室检查和腹部CT、MRI、肠镜检查明确诊断,再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切开引流吸出脓液、手术切除病变肠管、残端吻合,尽量一次性根治,减少患者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肠外瘘 髂窝脓肿
下载PDF
股前外侧肌皮瓣序贯髂骨瓣移植修复治疗胫骨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
8
作者 鞠文 李雷 +2 位作者 周正虎 邓伟 巨积辉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3年第10期1038-1042,共5页
目的观察采用股前外侧肌皮瓣序贯髂骨瓣移植修复治疗胫骨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01—2021-08因GustiloⅢB、ⅢC型开放性胫骨骨折导致的11例胫骨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一期手术应用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软... 目的观察采用股前外侧肌皮瓣序贯髂骨瓣移植修复治疗胫骨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01—2021-08因GustiloⅢB、ⅢC型开放性胫骨骨折导致的11例胫骨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一期手术应用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创面,一期手术4个月后应用带旋髂深血管髂骨瓣修复骨缺损。观察肌皮瓣成活情况、伤口愈合情况、髂骨瓣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末次随访时根据Johner-Wruhs评价标准评估手术疗效。结果1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7个月,平均10.6个月。皮瓣全部成活,未出现皮瓣血管危象。1例皮瓣修复术后伤口延迟愈合,换药3周后愈合,其余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髂骨瓣移植术后2周切口均顺利愈合,无感染迹象。11例骨折端均获得骨性愈合,骨愈合时间为4~7个月,平均5.4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移植髂骨骨质硬化及吸收现象。末次随访时Johner-Wruhs功能评定结果:优6例,良4例,可1例。所有患者的患肢小腿外形、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对于胫骨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股前外侧肌皮瓣序贯髂骨瓣移植能有效修复软组织缺损,促进骨缺损处顺利愈合,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性胫骨骨折 骨缺损 软组织缺损 股前外侧肌皮瓣 旋髂深动脉 髂骨瓣
原文传递
胰蛋白酶抑制剂KSTI3基因新型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盐藻中的表达 被引量:2
9
作者 徐文琦 柴晓杰 +2 位作者 张婷 代靖宇 张晓琳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9-34,共6页
应用PCR技术扩增Nos基因、CaMV35S启动子片段和氯霉素抗性基因Cat,并与胰蛋白酶抑制剂KSTI3基因连接,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MDCKN-Cat。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表达载体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剂KSTI3基因、启动子CaMV35S、终止子Nos和氯霉素抗性基... 应用PCR技术扩增Nos基因、CaMV35S启动子片段和氯霉素抗性基因Cat,并与胰蛋白酶抑制剂KSTI3基因连接,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MDCKN-Cat。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表达载体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剂KSTI3基因、启动子CaMV35S、终止子Nos和氯霉素抗性基因Cat与已知序列完全一致。采用LiAc/PEG介导法将质粒pMDCKN-Cat转化至盐藻细胞中,通过氯霉素抗性基因筛选和PCR鉴定获得转基因盐藻细胞。经Western blotting检测,在硝酸纤维素膜上出现清晰的条带,分子量为20.1kDa,证明胰蛋白酶抑制剂KSTI3基因在盐藻中得到成功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蛋白酶抑制剂KST13 基因 盐藻 liac/PEG介导法 真核表达载体
原文传递
Cockett综合征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素芬 何运良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91-394,共4页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对Cockett综合征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对2003年12月至2007年7月收治的37例Cockett综合征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分别采用股静脉、腘静脉或胫后静脉置管溶栓和经皮血管内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等血管...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对Cockett综合征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对2003年12月至2007年7月收治的37例Cockett综合征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分别采用股静脉、腘静脉或胫后静脉置管溶栓和经皮血管内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等血管介入技术进行综合性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37例中治愈22例,显效11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100%,除3例因左髂静脉完全闭塞,置入导丝未能成功外,单纯球囊扩张11例,支架置入23例。本组患者术中、术后无并发症,溶栓过程中未出现出血。临床随访6~12个月,平均9个月,临床无复发,未发现支架移位和变形。结论综合介入治疗是治疗Cockett综合征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CKETT综合征 静脉血栓形成 放射学 介入性 血栓溶解疗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