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6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循证理论的预见性护理策略结合声门下间歇冲洗预防2型糖尿病伴心力衰竭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及对炎性介质水平的影响
1
作者 李花 徐娟 朱海慧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8期126-129,共4页
目的分析基于循证理论的预见性护理策略结合声门下间歇冲洗在预防2型糖尿病(T2DM)伴心力衰竭(HF)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00例T2DM伴HF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分析基于循证理论的预见性护理策略结合声门下间歇冲洗在预防2型糖尿病(T2DM)伴心力衰竭(HF)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00例T2DM伴HF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基于循证理论的预见性护理策略结合声门下间歇冲洗。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VAP发生率、随机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脑钠肽(BNP)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循证理论的预见性护理策略结合声门下间歇冲洗能够有效预防T2DM伴HF患者VAP的发生,降低炎性介质水平,改善血糖及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理论 预见性护理策略 声门下间歇冲洗 2型糖尿病 心力衰竭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炎性介质 心功能
下载PDF
多孔介质中CO_(2)埋存机理物理模拟实验评价
2
作者 阮洪江 张乔良 +4 位作者 刘峰 鲁瑞彬 陈珍妮 张捷方 吴畅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36-41,共6页
为了弄清高温高压多孔介质中CO_(2)的埋存机理,采用室内物理模型,对多孔介质中CO_(2)埋存机理进行了物理模拟实验评价。结果表明,CO_(2)溶解埋存主要受温度、压力和地层水矿化度的影响;CO_(2)溶于地层水后与岩石中的矿物发生矿化反应,... 为了弄清高温高压多孔介质中CO_(2)的埋存机理,采用室内物理模型,对多孔介质中CO_(2)埋存机理进行了物理模拟实验评价。结果表明,CO_(2)溶解埋存主要受温度、压力和地层水矿化度的影响;CO_(2)溶于地层水后与岩石中的矿物发生矿化反应,反应前后岩石矿物质量分数发生显著变化;气水交替驱可有效地延缓CO_(2)的突破,提高CO_(2)埋存率,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介质 CO_(2)埋存 室内实验 物理模拟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15CrMoR钢在H2S介质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研究
3
作者 陈庆艮 何美清 +1 位作者 吴正斌 史红兵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 2024年第5期14-16,共3页
本文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了在含硫化氢气体环境和不同载荷、温度以及pH值条件下,15CrMoR钢电化学腐蚀行为的变化规律。通过电化学腐蚀的自腐蚀电位和自腐蚀电流测量获得塔菲尔曲线,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材料腐蚀产物进行EDS分析。结果表... 本文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了在含硫化氢气体环境和不同载荷、温度以及pH值条件下,15CrMoR钢电化学腐蚀行为的变化规律。通过电化学腐蚀的自腐蚀电位和自腐蚀电流测量获得塔菲尔曲线,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材料腐蚀产物进行EDS分析。结果表明:15CrMoR钢在高温环境中腐蚀严重,在酸性介质中腐蚀严重;在较低应力条件下,15CrMoR钢表面形成钝化膜。然而,当应力值不断增加并超过特定阈值时,钝化膜将遭受破坏,从而导致腐蚀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CRMOR钢 H2S介质 化学腐蚀
下载PDF
结构无序性对多孔介质中CO_(2)驱指进及提采的影响
4
作者 和龙 何文静 牛泽豪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4-100,共7页
在CO_(2)非混相驱替过程中,指进的发生显著降低采收率.已有研究主要关注驱替条件及流体物性等对指进的影响,而多孔介质非均质性的影响仅局限于润湿性的作用,储层孔隙的结构无序性对指进模式的调控及提采机制仍有待探究.本文提出了定量... 在CO_(2)非混相驱替过程中,指进的发生显著降低采收率.已有研究主要关注驱替条件及流体物性等对指进的影响,而多孔介质非均质性的影响仅局限于润湿性的作用,储层孔隙的结构无序性对指进模式的调控及提采机制仍有待探究.本文提出了定量描述多孔介质无序性的无量纲参数——偏移度,建立了无序多孔介质模型,采用相场法追踪相界面演变,研究CO_(2)驱中偏移度及驱替压力对指进的影响.结果发现,偏移度增大时促进指进的形成,导致残余油饱和度升高.在不同的注入压力下,获得了两种典型的流动模式:指进和稳定驱替.随着偏移度的增加,从指进转变到稳定驱替所需要的临界压力逐渐增大.且随着注入压力的增大,不同偏移度下突破时刻的残余油饱和度均下降,但同一压力下,偏移度越高,残余油饱和度越大.这将有助于我们了解不同储层结构中CO_(2)驱替前沿运移规律,对提高原油采收率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进 CO_(2)驱 无序多孔介质 提采
下载PDF
Nd_(2)O_(3)对(Zr_(0.8),Sn_(0.2))TiO_(4)微波介质陶瓷结构和性能影响
5
作者 江俊俊 赵杨军 +1 位作者 刘杨琼 黎志刚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28,共6页
以(Zr_(0.8),Sn_(0.2))TiO_(4)为基,通过研究Nd_(2)O_(3)(0~0.20 mol%)掺杂(Zr_(0.8),Sn_(0.2))TiO_(4)微波介质陶瓷对物相结构、形貌和介电性能的影响,发现随着Nd_(2)O_(3)掺杂量的增加,(Zr_(0.8),Sn_(0.2))TiO_(4)介质陶瓷的晶格参数... 以(Zr_(0.8),Sn_(0.2))TiO_(4)为基,通过研究Nd_(2)O_(3)(0~0.20 mol%)掺杂(Zr_(0.8),Sn_(0.2))TiO_(4)微波介质陶瓷对物相结构、形貌和介电性能的影响,发现随着Nd_(2)O_(3)掺杂量的增加,(Zr_(0.8),Sn_(0.2))TiO_(4)介质陶瓷的晶格参数、晶粒尺寸变化微弱,Nd^(3+)几乎不影响(Zr_(0.8),Sn_(0.2))TiO_(4)陶瓷阳离子有序生长,而是在(Zr_(0.8),Sn_(0.2))TiO_(4)介质陶瓷的晶界形成钉扎,通过降低介质外在损耗,有效提高陶瓷材料的Q×f值至45000(@15 GHz),并提高容量温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_(2)O_(3) 微波介质陶瓷 (Zr_(0.8) Sn_(0.2))TiO_(4) Q×f值
下载PDF
CO_(2)快速吞吐提高页岩油采收率现场试验
6
作者 姚红生 高玉巧 +3 位作者 郑永旺 邱伟生 龚月 钱洋慧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9,共10页
页岩油注CO_(2)吞吐提高采收率技术处于探索阶段,目前面临着CO_(2)与页岩储层及流体相互作用机制不明确、数值模拟技术不成熟、缺乏规模注采及低成本回收工艺等技术难题。为探索页岩油注CO_(2)提高采收率主控机理,以苏北盆地溱潼凹陷古... 页岩油注CO_(2)吞吐提高采收率技术处于探索阶段,目前面临着CO_(2)与页岩储层及流体相互作用机制不明确、数值模拟技术不成熟、缺乏规模注采及低成本回收工艺等技术难题。为探索页岩油注CO_(2)提高采收率主控机理,以苏北盆地溱潼凹陷古近系阜宁组二段页岩油为对象开展了超临界CO_(2)水岩反应实验,分析了高温高压条件下页岩矿物溶蚀作用及其对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影响,并通过注CO_(2)恒质膨胀实验、最小混相压力测试评价了地层超压条件下注CO_(2)后原油高压物性变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考虑多因素数值模拟研究优化了设计注入参数,最终通过矿场试验验证了技术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1) CO_(2)水岩反应以碳酸质矿物溶蚀占主导,长英质矿物部分溶解,生成中大孔隙;(2)在地层原油中注入适量的CO_(2),显著萃取了原油中间烃组分,原油黏度从5.151 mPa·s下降到1.250 mPa·s,且CO_(2)首先萃取轻烃组分,随生产时间增加萃取组分逐渐变为重烃;(3)基于人工压裂与天然缝网混合介质组分数模模型,优化设计单井吞吐注气量1.7×10~4 t,注气速度500~600 t/d,焖井时间50 d;(4)低压侧加热的页岩油CO_(2)吞吐地面工艺,可依据CO_(2)注入地面工艺多参数数据模型,实现精准控温,避免注入管线冻堵及井下油管和套管材料低温脆断问题;(5)产出气CO_(2)浓度高于80%时,采用气相回收直注工艺,实现产出气回收成本降至104元/t。结论认为,CO_(2)快速吞吐有效提高了页岩油采收率,形成的机理认识和技术系列可为页岩油注CO_(2)吞吐开发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注CO_(2) 水岩反应 机理 混合介质组分数模 快速吞吐 地面工艺 现场试验
下载PDF
电场局域增强介质阻挡放电对CO_(2)氧化生物质焦油制合成气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郭亚逢 程世业 +3 位作者 鲁娜 唐诗雅 关银霞 李超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24-1132,共9页
以苯为生物质气化焦油的模型分子,在全新设计的电场局域增强的介质阻挡放电(DBD)低温等离子体反应器中开展苯与CO_(2)反应制合成气的实验研究,考察了放电电压和CO_(2)初始浓度对苯与CO_(2)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氩气为载气的280μL/... 以苯为生物质气化焦油的模型分子,在全新设计的电场局域增强的介质阻挡放电(DBD)低温等离子体反应器中开展苯与CO_(2)反应制合成气的实验研究,考察了放电电压和CO_(2)初始浓度对苯与CO_(2)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氩气为载气的280μL/L苯和3000μL/L CO_(2)混合气在流速250 mL/min、放电功率60.3 W条件下,苯和CO_(2)的转化率最高可达40.2%和67.3%,产物H_(2)与CO的摩尔比达到0.132;苯能显著促进CO_(2)转化,而CO_(2)初始浓度对苯转化率影响小,且CO_(2)能显著降低苯降解的中间产物丙酮。结合发射光谱分析,推测了苯与CO_(2)制合成气的反应过程,表明苯的亲核属性可能是CO_(2)转化效果提高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为温和条件下CO_(2)氧化生物质气化焦油制合成气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 电场局域增强 生物质气化焦油 CO_(2) 合成气
下载PDF
CO_(2)在凝析气藏多孔介质中的扩散实验及分子模拟 被引量:1
8
作者 余洋阳 侯大力 +2 位作者 顾康福 黄思婧 韩鑫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4-81,共8页
凝析气藏开采中后期,地层压力下降,会出现油气两相共存,井周反凝析问题突出,此时注CO_(2)开发是主要增产措施之一,注入的CO_(2)会与凝析油、气发生分子扩散。为了研究CO_(2)在凝析气中的扩散规律,开展了多孔介质中CO_(2)在衰竭至不同压... 凝析气藏开采中后期,地层压力下降,会出现油气两相共存,井周反凝析问题突出,此时注CO_(2)开发是主要增产措施之一,注入的CO_(2)会与凝析油、气发生分子扩散。为了研究CO_(2)在凝析气中的扩散规律,开展了多孔介质中CO_(2)在衰竭至不同压力下的凝析气中扩散系数的实验测定;应用Materials Studio软件,构建了与实验条件对应的CO_(2)在凝析气中扩散的分子模型,并验证了分子模型的可靠性。实验和模拟结果表明:地层温度下,压力为10.00~53.85 MPa时,随着压力的升高,CO_(2)的扩散系数开始快速下降,随后下降趋势平缓;地层压力下,温度为115~160℃时,随着温度的升高,CO_(2)的扩散系数不断增大,与温度大致呈线性关系,表明高温可增强CO_(2)在凝析气中扩散的能力。研究成果为注CO_(2)提高凝析气藏采收率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介质 CO_(2) 凝析气 扩散系数 分子模拟
下载PDF
纳米TiO_(2)对同轴式介质阻挡放电降解甲基紫影响
9
作者 龚腾 李梦超 +2 位作者 陈维 徐建军 黄骏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4-108,共5页
为有效降解工业废水中的甲基紫,采用纳米TiO_(2)对现有同轴式介质阻挡放电装置进行改进,并分别探讨了输入电压、处理时间与放电气体对甲基紫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甲基紫降解率随处理时间与输入电压的增大而提高;在同等条件下,氧气... 为有效降解工业废水中的甲基紫,采用纳米TiO_(2)对现有同轴式介质阻挡放电装置进行改进,并分别探讨了输入电压、处理时间与放电气体对甲基紫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甲基紫降解率随处理时间与输入电压的增大而提高;在同等条件下,氧气等离子体对甲基紫的脱色效果明显优于空气等离子体,在输入电压为30 V、工作气体为氧气时,改进后装置只需2 min即可达到90%的甲基紫降解率,所需时间比改进前装置缩短了33.3%;在工作气体为空气时,处理2 min后改进后装置对甲基紫的降解率相比原装置提高了7%。对比了改进前后装置的发射光谱与电压-电流波形图,发射光谱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放电装置能产生更多的激发态粒子;电压-电流波形图表明改进后装置的放电更剧烈,产生的丝状电流更大。利用纳米TiO_(2)对等离子体放电装置进行改进,可强化放电过程,使其产生更多活性物质,从而达到提高甲基紫降解效果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介质阻挡放电 纳米TiO2 甲基紫
下载PDF
气体添加对水电极同轴介质阻挡放电直接分解CO_(2)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慧敏 段戈辉 +2 位作者 梅丹华 刘诗筠 方志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70-279,284,共11页
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能够打破热力学平衡的限制,促使常规情况下难以发生的反应在温和条件下进行。其中,介质阻挡放电(DBD)在CO_(2)转化利用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其性能受多种因素影响。该文采用水电极同轴介质阻挡放电反应装置进行C... 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能够打破热力学平衡的限制,促使常规情况下难以发生的反应在温和条件下进行。其中,介质阻挡放电(DBD)在CO_(2)转化利用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其性能受多种因素影响。该文采用水电极同轴介质阻挡放电反应装置进行CO_(2)直接分解反应,研究分析添加N_(2)、Ar和He及其不同含量对反应过程放电特性及反应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反应条件下,在CO_(2)气氛中添加N_(2)、Ar和He可以增加微放电通道数量,提高放电功率,降低击穿电压,使更多的能量用于活化反应体系分子,但三种气体对放电过程的影响程度明显不同;对比添加气体N_(2)、Ar和He,在CO_(2)转化效果上表现为Ar>He>N_(2),这主要是由于添加Ar后反应体系具有最高的电子碰撞激发反应速率,在Ar含量为80%时,CO_(2)的转化率最大为15.2%,CO的产率最大为9.3%;但是,上述气体的添加会降低CO_(2)的能量转化效率,其中,N_(2)添加下转化CO_(2)的能量效率下降最为明显,由0.08mmol/kJ下降到0.02mmol/kJ。该文研究成果可以为低温等离子体转化CO_(2)过程的优化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极介质阻挡放电 CO_(2)直接分解 气体添加 放电特性 能量效率
下载PDF
外加H_(2)O和H_(2)对氩气介质阻挡放电降解硫酰氟的影响
11
作者 张晓星 周畅 +3 位作者 伍云健 李亚龙 高朋 张英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82-390,共9页
硫酰氟(SO_(2)F_(2))是一种常用的熏蒸杀虫剂,然而其具有强温室效应,且目前缺乏针对性手段处理其废气,随意排放会对大气环境造成巨大危害。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低温等离子体(non-themal plasma,NTP)技术是... 硫酰氟(SO_(2)F_(2))是一种常用的熏蒸杀虫剂,然而其具有强温室效应,且目前缺乏针对性手段处理其废气,随意排放会对大气环境造成巨大危害。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低温等离子体(non-themal plasma,NTP)技术是一种良好的气体污染物处理手段,而外加气体能有效改善其处理效果。为此基于NTP技术研究了外加H_(2)O和H_(2)对DBD降解SO_(2)F_(2)的影响。发现NTP协同活性气体降解SO_(2)F_(2)具有显著优势,外加H_(2)O和H_(2)均能够显著促进SO_(2)F_(2)降解,在该实验条件下,对于体积分数为2%的SO_(2)F_(2),外加H_(2)O或H_(2)体积分数为1%时,降解率分别达到最大值86.26%和80.29%,而过量的H_(2)O和H_(2)反而会限制降解;外加H_(2)O和H_(2)主要气体降解产物均为SO_(2)、SOF_(2)和HF,而外加H_(2)时还会生成固体S单质,H_(2)体积分数越高,S单质生成更为明显,有利于产物的回收处理,但H_(2)体积分数过量时少量S单质会进一步还原生成H_(2)S,不利于降解尾气处理。该研究结果能够为SO_(2)F_(2)废气无害化降解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_(2)F_(2)降解 介质阻挡放电 外加H_(2)O 外加H_(2) 无害化降解
下载PDF
介质阻挡放电辅助催化CO_(2)甲烷化的研究
12
作者 唐守贤 田地 +4 位作者 李筝 王正铎 程久珊 刘博文 刘忠伟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2-57,共6页
重点介绍了近10年来用于介质阻挡放电(DBD)辅助催化CO_(2)甲烷化的镍基催化剂的研究成果,包括不同等离子体工艺参数下的催化剂活性,同时涉及催化剂的活化方式、载体、助剂等实验条件对催化效果的影响,揭示了介质阻挡放电辅助催化CO_(2)... 重点介绍了近10年来用于介质阻挡放电(DBD)辅助催化CO_(2)甲烷化的镍基催化剂的研究成果,包括不同等离子体工艺参数下的催化剂活性,同时涉及催化剂的活化方式、载体、助剂等实验条件对催化效果的影响,揭示了介质阻挡放电辅助催化CO_(2)甲烷化中等离子体与催化剂的协同效应和反应机理。最后针对DBD等离子体辅助催化体系目前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新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热等离子体 介质阻挡放电 镍基催化剂 CO_(2)甲烷化 协同效应
下载PDF
多孔介质和CO_(2)抑制低氢比甲烷爆炸的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露露 段玉龙 +1 位作者 李泽欢 贾海林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51-1056,共6页
为了研究管道内掺氢天然气的抑爆技术,在定制的100 mm×100 mm×1000 mm有机透明玻璃管道中,使用多孔介质和CO_(2)抑制掺氢比为10%的甲烷爆炸的协同效应,探究了多孔介质协同CO_(2)作用于火焰发展的不同时期以及喷气位置的变化... 为了研究管道内掺氢天然气的抑爆技术,在定制的100 mm×100 mm×1000 mm有机透明玻璃管道中,使用多孔介质和CO_(2)抑制掺氢比为10%的甲烷爆炸的协同效应,探究了多孔介质协同CO_(2)作用于火焰发展的不同时期以及喷气位置的变化对爆炸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孔介质协同CO_(2)作用于火焰发展的不同时期,CO_(2)左侧贴壁喷气均不能使火焰于多孔介质处淬熄,CO_(2)作用于指头形火焰,且火焰前峰处于喷头正下方时对火焰的传播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CO_(2)右侧贴壁喷气可成功阻挡火焰传播,对火焰速度峰值、火焰平均速度以及爆炸超压峰值均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说明多孔介质协同CO_(2)的气固两相双重抑爆机制效果优于单一多孔介质抑爆,为掺氢天然气管道工程的复合抑爆技术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 多孔介质 低氢比甲烷 协同抑爆
下载PDF
Cu^(2+)在负载生物膜饱和多孔介质中的迁移模拟
14
作者 刘相汝 韩东旭 林山杉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0-156,共7页
通过室内土柱模拟实验模拟了Cu^(2+)在饱和多孔介质中的迁移规律,采用Hydrus-1D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模拟拟合.结果表明:(1)LEA方程能够很好地拟合示踪离子I-的穿透曲线(R^(2)=0.986,R_(MSE)=0.070);(2)无论是否存在生物膜,还是改变离... 通过室内土柱模拟实验模拟了Cu^(2+)在饱和多孔介质中的迁移规律,采用Hydrus-1D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模拟拟合.结果表明:(1)LEA方程能够很好地拟合示踪离子I-的穿透曲线(R^(2)=0.986,R_(MSE)=0.070);(2)无论是否存在生物膜,还是改变离子强度,TSM方程都能很好地模拟Cu^(2+)在饱和多孔介质中的迁移行为(R^(2)>0.92,R_(MSE)<0.17);(3)根据模型参数变化可知影响Cu^(2+)在饱和多孔介质中迁移的主要因素是吸附位点差异导致的非平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US-1D Cu^(2+) 饱和多孔介质 溶质迁移
下载PDF
液化条件对多孔介质中CO_(2)水合物生成过程的影响
15
作者 张学民 贺冠宇 +3 位作者 王佳贤 李金平 王英梅 吴青柏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99-607,共9页
为了研究液化条件对多孔介质中CO_(2)水合物生成过程的影响机制及其规律,在初始压力为3.9、4.2、4.5、4.8和5.1 MPa,温度为273.5、274.5和275.5 K条件下研究粒径为700μm的石英砂介质中CO_(2)水合物的生成过程。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 为了研究液化条件对多孔介质中CO_(2)水合物生成过程的影响机制及其规律,在初始压力为3.9、4.2、4.5、4.8和5.1 MPa,温度为273.5、274.5和275.5 K条件下研究粒径为700μm的石英砂介质中CO_(2)水合物的生成过程。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随着初始压力的增加,多孔介质中CO_(2)水合物的生成速率逐渐增大;当压力低于液化压力时,随着初始压力的增加,CO_(2)水合物的生成速率逐渐增大,且温度越高,水合物生成速率增加的趋势越明显;当CO_(2)气体压力达到液化压力时,随着初始压力的不断升高,CO_(2)水合物的生成速率明显增大;多孔介质中CO_(2)水合物的最大生成速率达到了9.297×10^(-3)mol·s^(-1)。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液化可有效强化多孔介质中CO_(2)水合物的生成过程,提高CO_(2)水合物的生成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水合物 多孔介质 液化条件 生成速率 强化作用
下载PDF
水相介质中CO_(2)的水合转化效应及皮肤护理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婉萍 李旭艳 +4 位作者 孙志勇 王璐 张玉红 黄火星 张冬梅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82-1089,共8页
碳酸是一种生物效应分子,在皮肤护理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CO_(2)在水相介质中的水合转化效应是形成碳酸的关键,然而影响其水合转化的因素尚未得到全面研究。以护理性化妆品为研究基础,分别讨论了化妆品中常用原料在水相环境下对CO_... 碳酸是一种生物效应分子,在皮肤护理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CO_(2)在水相介质中的水合转化效应是形成碳酸的关键,然而影响其水合转化的因素尚未得到全面研究。以护理性化妆品为研究基础,分别讨论了化妆品中常用原料在水相环境下对CO_(2)水合转化效应的影响;讨论了CO_(2)极简配方体系的细胞相容性和人体功效性。结果表明,CO_(2)水合转化效应基本随流变调节剂黏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离子强度增强而降低;多元醇和乳化剂分子对CO_(2)水合转化的影响根据不同分子的性质各有不同。此外,CO_(2)对人角质形成细胞呈现优良的细胞相容性,含CO_(2)的化妆水与未涂抹样品的皮肤(对照组)相比下调了皮肤pH(由5.5到4.7),提升了皮肤水分含量(由27%到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 水合转化效应 水相介质 溶解性 皮肤护理 日化原料
下载PDF
低介电损耗Ca_(1-x)Sr_(x)MgSi_(2)O_(6)微波介质陶瓷的结构和介电性能
17
作者 章国涛 高艳 +3 位作者 刘书利 孟德喜 高娜燕 郑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8-72,共5页
本工作研究了Sr^(2+)取代Ca^(2+)对Ca_(1-x)Sr_(x)MgSi_(2)O_(6)陶瓷烧结特性、物相组成、显微组织和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Sr^(2+)取代部分Ca^(2+)时可以降低陶瓷的烧结温度,并且提高陶瓷的致密度。当Sr^(2+)取代量小于等... 本工作研究了Sr^(2+)取代Ca^(2+)对Ca_(1-x)Sr_(x)MgSi_(2)O_(6)陶瓷烧结特性、物相组成、显微组织和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Sr^(2+)取代部分Ca^(2+)时可以降低陶瓷的烧结温度,并且提高陶瓷的致密度。当Sr^(2+)取代量小于等于0.5时,陶瓷烧结体中只存在单一的CaMgSi_(2)O_(6)相。随着Sr^(2+)取代量的增加,Ca_(1-x)Sr_(x)MgSi_(2)O_(6)陶瓷的介电常数和品质因数均先增大后减小,而谐振频率温度系数逐渐增大。当Sr^(2+)取代量为0.4时,Ca_(0.6)Sr_(0.4)MgSi_(2)O_(6)陶瓷在1225℃下烧结4 h具有较佳的综合微波介电性能:ε_(r)=7.480,Q×f=78920 GHz,τ_(f)=-41.50×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介质陶瓷 CaMgSi_(2)O_(6) 离子取代 介电性能
下载PDF
阻挡介质材料对低气压CO_(2)介质阻挡放电转化特性的影响
18
作者 付强 叶子凡 +1 位作者 王语菲 常正实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03-1012,共10页
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体可产生大量荷能荷电粒子和活性自由基,具有高效、低耗、高可控程度、长使用寿命等优势,在CO_(2)资源化利用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应用潜力。针对火星低气压高浓度的特殊CO_(2)氛围,为探究DBD中阻挡介质材料种类对CO... 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体可产生大量荷能荷电粒子和活性自由基,具有高效、低耗、高可控程度、长使用寿命等优势,在CO_(2)资源化利用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应用潜力。针对火星低气压高浓度的特殊CO_(2)氛围,为探究DBD中阻挡介质材料种类对CO_(2)转化效果的影响机理,利用kHz正弦电压驱动DBD,实验研究了不同阻挡介质材料对CO_(2)放电转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阻挡介质依次为石英玻璃、环氧树脂、氮化铝、氧化铝、氧化锆(相对介电常数依次为4.7、6.6、9.8、10.2、37.1)时,放电产物中O_(2)的产量逐渐升高,其中氧化锆作为阻挡介质时的O_(2)产量远高于其他材料。结合数值仿真分析了阻挡介质相对介电常数和二次电子发射系数对CO_(2)转化效果的影响机理:固定二次电子发射系数,增大介质相对介电常数,气体间隙平均电场强度增大,放电产生的电子和CO+2密度增大且维持在半峰值以上的时间增加,O_(2)主要生成反应的速率增大,导致O_(2)产量增加;固定介质相对介电常数,增大介质二次电子发射系数会降低间隙平均电场强度和平均电子温度,增加间隙平均电子密度,较高电子密度和较低电子温度有利于电子和离子的复合分解反应,促进O_(2)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气压 介质阻挡放电 CO_(2)转化 介电常数 二次电子发射系数 流体模型
下载PDF
分段电极介质阻挡放电CO_(2)重整CH4过程放电特性与反应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闵杰 付军辉 +2 位作者 刘泓麟 梅丹华 方志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3972-3983,共12页
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可在温和条件下进行CO_(2)重整CH4反应,对环境保护和能源供应具有双重意义。介质阻挡放电(DBD)是进行该反应最常用的放电等离子体形式之一,但其工艺过程和反应性能受到反应器结构的显著影响。前期研究发现,分段电极DB... 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可在温和条件下进行CO_(2)重整CH4反应,对环境保护和能源供应具有双重意义。介质阻挡放电(DBD)是进行该反应最常用的放电等离子体形式之一,但其工艺过程和反应性能受到反应器结构的显著影响。前期研究发现,分段电极DBD可以调节CO_(2)重整CH4反应过程的反应物转化率、产物分布及能量效率,但是分段电极数量和相邻电极间距对上述性能参数的影响机理尚不清晰。因此,该文设计了具有不同电极数量和不同相邻电极间距的分段电极DBD反应器,并用于CO_(2)重整CH4反应,从电学特性和温度特性的角度研究了不同实验条件下的放电特性,比较分析了对应条件下的CO_(2)重整CH4反应性能。结果表明,分段电极的引入可以增加放电边缘数量以增强边缘效应,且增加分段电极数量和增加相邻电极间距均可延长反应物的有效停留时间,上述因素均有助于提高等离子体CO_(2)重整CH4的反应性能。在施加电压11.0 kV条件下采用4段外电极时可获得最高的CO_(2)转化率(17.7%)和CH4转化率(29.5%),以及最大的CO选择性(36.0%)。而在2段电极结构中,当相邻电极间距为3 cm时,可获得最高的总反应物转化能量效率(0.334 mmol/k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电极介质阻挡放电 CO_(2)重整CH4 电极数量 相邻电极间距
下载PDF
TiO_(2)纳米颗粒形貌对热管工作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牛艳芳 蒋丽丽 +2 位作者 王冬至 杜润生 赵蔚琳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4-100,共7页
为了研究介质形貌对热管工作过程的影响,利用水热法制备棒状、片状、菱状3种形貌的TiO_(2)纳米颗粒,采用两步法制备3种形貌TiO_(2)-水纳米流体,对热管内不同形貌工作介质的导热性能、热管工作过程的启动性能、等温性能和热阻进行试验研... 为了研究介质形貌对热管工作过程的影响,利用水热法制备棒状、片状、菱状3种形貌的TiO_(2)纳米颗粒,采用两步法制备3种形貌TiO_(2)-水纳米流体,对热管内不同形貌工作介质的导热性能、热管工作过程的启动性能、等温性能和热阻进行试验研究,分析TiO_(2)纳米颗粒形貌对热管工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管内片状TiO_(2)-水纳米流体的导热系数大于菱状、棒状TiO_(2)-水纳米流体和基液水的;当加热功率相同时,片状TiO_(2)-水纳米流体热管启动温度最低,为(38.2±0.5)℃,并且相对于棒状、菱状TiO_(2)-水纳米流体热管,片状TiO_(2)-水纳米流体热管稳定工作时蒸发段与冷凝段的平均温度差减小2~3℃,总热阻减小4.4%~2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_(2)纳米颗粒 热管 工作介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