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i_(2)CrO_(4)缓蚀剂对镁电池负极耐蚀性及电化学性能的改善
1
作者 胡启明 张芳聪 +1 位作者 张娅 陈秋荣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2-27,共6页
针对AZ31镁合金作为镁电池负极时存在自腐蚀速率大、阳极极化、电位滞后等问题,寻找合适的缓蚀剂及其用量调配电解液以提高电池的放电性能。通过腐蚀浸泡试验表征了缓蚀剂Li_(2)CrO_(4)的缓蚀效果,然后通过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 针对AZ31镁合金作为镁电池负极时存在自腐蚀速率大、阳极极化、电位滞后等问题,寻找合适的缓蚀剂及其用量调配电解液以提高电池的放电性能。通过腐蚀浸泡试验表征了缓蚀剂Li_(2)CrO_(4)的缓蚀效果,然后通过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Mg(ClO_(4))_(2)溶液中Li_(2)CrO_(4)用量对AZ31镁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最后通过组装水系镁锰电池进行恒流放电作为应用端测试。结果表明:Li_(2)CrO_(4)能够使AZ31镁合金的腐蚀电位正移,最大正移量达到150 m V,在水系镁锰电池应用中能够提高镁电池的放电平台,当Li_(2)CrO_(4)质量分数为0.7%时放电平台提高0.15 V左右;当Li_(2)CrO_(4)质量分数为1.2%时,其能够显著改善AZ31镁合金在Mg(ClO_(4))_(2)溶液中的腐蚀,水系镁锰电池放电容量达最大,为196.9 m A·h,相对空白溶液,电池的放电容量提高约64%,工作电压高达1.39 V且放电曲线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_(2)CrO_(4) AZ31镁合金 放电行为 电化学行为
下载PDF
固态电解质Li_(1+x)Al_(x)Ti_(2-x)(PO_(4))_(3)中Li+的迁移特性
2
作者 李梅 钟淑英 +2 位作者 胡军平 孙宝珍 徐波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356-366,共11页
Li_(1+x)Al_(x)Ti_(2-x)(PO_(4))_(3)(LATP)是一种颇具前景的NASICON型锂离子固态电解质.本文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不同Al掺杂浓度(x=0.00,0.16,0.33,0.50)对LATP的结构特性、电学特性以及Li^(+)迁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Al能够稳... Li_(1+x)Al_(x)Ti_(2-x)(PO_(4))_(3)(LATP)是一种颇具前景的NASICON型锂离子固态电解质.本文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不同Al掺杂浓度(x=0.00,0.16,0.33,0.50)对LATP的结构特性、电学特性以及Li^(+)迁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Al能够稳定掺杂进入LiTi2(PO4)3(LTP)的晶体结构当中.当Al掺杂浓度x=0.16时,Li—O键的平均键长最长,成键强度最弱,而Ti—O键强度随Al掺杂浓度变化不大.Al掺杂浓度对LATP带隙的影响不大,但Al附近的O原子聚集了更多的负电荷,形成AlO6极化中心.Li^(+)不同的迁移方式(空位迁移、间隙位迁移和协同迁移)在Al掺杂浓度不同时展现出复杂的能垒变化,Li^(+)在空位迁移中迁移势垒随Al掺杂浓度的增大而升高,而在间隙位迁移中Li^(+)的迁移势垒变化相反,由于协同迁移中涉及空位和间隙位两种位点,Li^(+)的迁移势垒表现为随Al掺杂浓度的升高先降低后升高的复杂变化.当x=0.50时,LATP具有最低的Li^(+)迁移势垒0.342 eV,这个势垒值是间隙位迁移的结果.因此,通过改变Al掺杂浓度,可改变间隙Li^(+)浓度及迁移通道结构,进而调节Li^(+)的迁移性能,提高LATP中的Li^(+)导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固态li^(+)电池 AL掺杂 li_(1+x)Al_(x)Ti_(2-x)(PO_(4))_(3) li^(+)迁移
下载PDF
Modification of Li_(3)PO_(4) layer effectively boosting lithium storage and thermal safety performance for LiCoO_(2) batteries
3
作者 Weijun Zhang Caifang Qiu +6 位作者 Zhongfeiyu Lin Guiying Zhao Yingying Liu Pengcheng Wang Yingbin Lin Zhigao Huang Jiaxin Li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2期615-626,共12页
To meet the demand for high-performance LiCoO_(2) batteries,it is necessary to overcome challenges such as interface degradation and rapid capacity degradation caused by changes in bulk structure,especially under deep... To meet the demand for high-performance LiCoO_(2) batteries,it is necessary to overcome challenges such as interface degradation and rapid capacity degradation caused by changes in bulk structure,especially under deep delithiation and high temperature conditions.The ion conductive coating layer of Li_(3)PO_(4) has been directly modified on the surface of LiCoO_(2) particles using magnetron sputtering method,significantly improving the lithium storage performance of LiCoO_(2)@Li_(3)PO_(4) composites.Compared to pure LiCoO_(2),the modified LiCoO_(2) sample exhibits obviously better cycle life and high-temperature performance.Especially,under the conditions of 2 and 1 C,the LiCoO_(2)@Li_(3)PO_(4) electrode delivers excellent cycling performance at high voltage of 4.5 V,with capacity retention rates of 89.7%and 75.7%at room temperature and high temperature of 45℃,being far greater than those of 12.3%and 29.1%for bare LiCoO_(2) electrodes.It is discovered that the Li_(3)PO_(4) coating layer not only effectively enhances interface compatibility and suppresses the irreversible phase transition of LiCoO_(2),but also further improves the Li^(+)transport kinetics and significantly reduces battery polarization,ultimately enabling the modified LiCoO_(2) electrode to exhibit excellent lithium storage performance and thermal safety characteristics under high voltage conditions.Thus,such effective modified strategy can undoubtedly provide an important academic inspiration for LiCoO_(2) im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CoO_(2)cathode li_(3)PO_(4)surface modification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Pouch full battery Thermal safety performance
下载PDF
高镍LiNi_(0.8)Co_(0.1)Mn_(0.1)O_(2)的锂离子导体Li_(3)PO_(4)的包覆改性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娟 刘占荣 +1 位作者 梁芳慧 贾鹏飞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82-3187,共6页
采用典型的溶胶-凝胶法,在高镍LiNi_(0.8)Co_(0.1)Mn_(0.1)O_(2)正极颗粒表面包覆不同含量的Li_(3)PO_(4)锂离子导体。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对Li_(3)PO_(4)包覆前后的LiNi_(0.8)Co_(0.1)Mn_(0.1)O_(2)样品的晶体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 采用典型的溶胶-凝胶法,在高镍LiNi_(0.8)Co_(0.1)Mn_(0.1)O_(2)正极颗粒表面包覆不同含量的Li_(3)PO_(4)锂离子导体。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对Li_(3)PO_(4)包覆前后的LiNi_(0.8)Co_(0.1)Mn_(0.1)O_(2)样品的晶体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合成材料的层状结构明显,阳离子混排度低,并且Li_(3)PO_(4)成功包覆在LiNi_(0.8)Co_(0.1)Mn_(0.1)O_(2)颗粒表面。另外,对4个样品进行了首次充放电,倍率放电和循环性能比较,结果表明经过Li_(3)PO_(4)包覆后的正极材料的综合电化学性能明显比未包覆样品优越。首次库伦效率从未包覆样品的84.2%提高到2%(质量分数)Li_(3)PO_(4)包覆样品的89.2%。而且在5C高倍率,2%(质量分数)Li_(3)PO_(4)包覆LiNi_(0.8)Co_(0.1)Mn_(0.1)O_(2)的放电比容量是129.7 mAh/g,远远高于未包覆样品的92.6 mAh/g。同时,在常温和高温环境下循环100次后,2%(质量分数)Li_(3)PO_(4)包覆LiNi_(0.8)Co_(0.1)Mn_(0.1)O_(2)的容量保持率比未包覆样品分别高出7.1%和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i_(0.8)Co_(0.1)Mn_(0.1)O_(2) li_(3)PO_(4)包覆 高倍率放电 优异循环稳定性 低电荷转移阻抗
下载PDF
Li_2B_4O_7晶体压电性能及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景和 李建利 +3 位作者 邢洪岩 李艳红 姚兰芳 周稳锁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176-,共1页
Li2 B4O7(简称LBO)晶体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压电晶体材料 ,特别适合于制作高频、宽带、低插入损耗的声表面波 (SAW)和体波 (BAW)器体。本文采用导纳圆图法和脉冲回波法测得LBO晶体的弹性及压电系数。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 ,弹性系数的交叉分... Li2 B4O7(简称LBO)晶体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压电晶体材料 ,特别适合于制作高频、宽带、低插入损耗的声表面波 (SAW)和体波 (BAW)器体。本文采用导纳圆图法和脉冲回波法测得LBO晶体的弹性及压电系数。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 ,弹性系数的交叉分量少 ,且数值相对较小 ;在 ( 0 0 1 )面内有较高的声波传播速度 ,其变化范围为 6 5 0 0~ 70 80m/s ,在 [0 0 1 ]方向有较低的声波传播速度 ,大约为 5 1 6 0m/s;而压电性能反映了在不同方向的机电耦合系数均比石英晶体相应参数大得多。该晶体具有较高的K2 S 值 ,机械加工性能良好 ,莫氏硬度 6 ,小于石英 ,可方便地用于制造谐振器。制作工艺与石英基本相同 :定向切割研磨清洗电极装架调频封装。谐振器性能测试结果与石英的比较表明谐振器的频率温度特性为抛物线型 ,转变温度在 - 1 0~ 5 5℃范围内 ,频率变化为 3× 1 0 -4 。这种晶体还具有良好的频谱响应 ,寄生频率高出主频 1 80kHz,衰减大于 30dB ,完全可以满足器件的使用要求。利用LBO晶体机电耦合系数较高的特点 ,还可以制作出调频范围较宽的压控振荡器 ,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可调性为 0 .47% ,比石英晶体振荡器 (可调性为 0 .0 4% )大 1 0倍。宽带晶体滤波器一般是由石英滤波器加展宽线圈制成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_2B_4O_7晶体 压电性能 声表面波器件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Li_(4)Ti_(5)O_(12)@TiO_(2)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华丽 曾建华 +2 位作者 樊锋凯 朱玉涵 翁方青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1-278,共8页
用水热法制备Li_(4)Ti_(5)O_(12)@TiO_(2)复合材料与同样方法制备的尖晶石型Li_(4)Ti_(5)O_(12)进行对比.对2种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光电子能谱仪(XPS)进行表征;N_(2)吸附-脱附曲线进行比表面积分析;恒电流充放电测试... 用水热法制备Li_(4)Ti_(5)O_(12)@TiO_(2)复合材料与同样方法制备的尖晶石型Li_(4)Ti_(5)O_(12)进行对比.对2种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光电子能谱仪(XPS)进行表征;N_(2)吸附-脱附曲线进行比表面积分析;恒电流充放电测试和电化学交流阻抗(EIS)技术进行电化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Li_(4)Ti_(5)O_(12),和Li_(4)Ti_(5)O_(12)均呈颗粒状,粒径分别约为50和70nm.XPS分析显示Li_(4)Ti_(5)O_(12)@TiO_(2)中的Ti为+4价态.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Li_(4)Ti_(5)O_(12),复合了锐钛型TiO_(2)后其充放电比容量较纯Li_(4)Ti_(5)O_(12)高,主要原因是嵌入到尖晶石型Li_(4)Ti_(5)O_(12)晶格中的Li_(4)Ti_(5)O_(12)分析显示Li_(4)Ti_(5)O_(12)复合TiO_(2)后降低了欧姆接触电阻和电化学反应中的电荷转移电阻,提高了电极表面与电解液间的固-液界面双电层电容,有利于Li的嵌入和脱出,增大其可逆比容量.两种材料中Li的扩散系数分别为3.36×10^(-10)和2.03×10^(-12 )cm^(2)/s.比表面积分析显示复合TiO_(2)后的Li_(4)Ti_(5)O_(12)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73.65m/g),纯Li_(4)Ti_(5)O_(12)的比表面积为56.23m/g.Li_(4)Ti_(5)O_(12),复合TiO_(2)后作为锂电池的阳极材料更有利于Li扩散,为Li的脱嵌提供较好的通道,其比容量也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_(4)Ti_(5)O_(12) TiO_(2) 复合物 锂离子电池
下载PDF
3LiMnPO_4·Li_3V_2(PO_4)_3正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伟 钟胜奎 +2 位作者 姜吉琼 杨悦 张诚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64-469,共6页
以五氧化二钒干凝胶、碳酸锰、磷酸二氢铵、碳酸锂、乙炔黑为原料,采用固相法在相对较低的温度条件下合成了x Li Mn PO4·y Li3V2(PO4)3锂离子电池复合正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对其晶体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表征... 以五氧化二钒干凝胶、碳酸锰、磷酸二氢铵、碳酸锂、乙炔黑为原料,采用固相法在相对较低的温度条件下合成了x Li Mn PO4·y Li3V2(PO4)3锂离子电池复合正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对其晶体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750℃下烧结15 h合成的3Li Mn PO4·Li3V2(PO4)3为结晶良好的两相结构,颗粒粒径较小且分布比较均匀,其在室温、0.2 C倍率下首次充放电容量分别为144.8 m Ah/g和139.8 m Ah/g,循环50次后容量为130.5 m 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3liMnPO_4·li_3V_2(PO_4)_3 固相法 正极材料
下载PDF
298.15K下LiCl-Li_(2)B_(4)O_(7)-H_(2)O体系中LiCl的活度系数和缔合平衡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田海滨 姚燕 宋彭生 《化学研究与应用》 CSCD 2000年第4期403-408,共6页
用锂离子选择电极和 Ag-Ag Cl电极测定了 2 98.1 5K下 Li Cl-Li2 B4O7-H2 O体系中离子强度范围为 0 .0 1~ 2 .50 mol· kg- 1 、不同 Li2 B4O7离子强度分数的 Li Cl的平均活度系数。由实验数据 ,用迭代法及多元线性回归法 ,求取了 ... 用锂离子选择电极和 Ag-Ag Cl电极测定了 2 98.1 5K下 Li Cl-Li2 B4O7-H2 O体系中离子强度范围为 0 .0 1~ 2 .50 mol· kg- 1 、不同 Li2 B4O7离子强度分数的 Li Cl的平均活度系数。由实验数据 ,用迭代法及多元线性回归法 ,求取了 Li B4O- 7离子对的形成计量缔合平衡常数 Km 及 Pitzer离子作用参数 ,并与实验值比较 ,标准偏差为 0 .0 1 38。同时该实验结果与 2 98.1 5K下 Li Cl-Li2 SO4-H2 O体系 Li Cl平均活度系数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比较 ,得到在 0 .0 5~ 1 .0 mol· kg- 1 离子强度范围内 Li Cl在 Li2 B4O7介质中平均活度系数随 Yb的增大而增大 ,而在 Li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体系 氯化锂 硼酸锂 活度系数
下载PDF
298.15K下LiCl-Li_(2)B_(4)O_(7)-H_(2)O体系中LiCl的活度系数和离解平衡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田海滨 姚燕 +2 位作者 宋彭生 龙光明 王鲁英 《盐湖研究》 CSCD 2000年第4期29-36,共8页
用锂离子选择电极和经典 Ag- Ag Cl电极测定了 2 98.15K下 L i Cl- Li2 B4 O7- H2 O体系中离子强度范围为 0 .0 1~ 2 .50 mol· kg-1,不同 Li2 B4 O7离子强度分数的 L i Cl的平均活度系数。由实验数据 ,用迭代法及多元线性回归法 ... 用锂离子选择电极和经典 Ag- Ag Cl电极测定了 2 98.15K下 L i Cl- Li2 B4 O7- H2 O体系中离子强度范围为 0 .0 1~ 2 .50 mol· kg-1,不同 Li2 B4 O7离子强度分数的 L i Cl的平均活度系数。由实验数据 ,用迭代法及多元线性回归法 ,求取了 L i2 B4 O7的化学计量离解平衡常数 Km,热力学离解平衡常数 K及 Pitzer离子作用参数 ,并与实验值比较标准偏差为 0 .0 50 0。同时该实验结果在 0 .0 1- 0 .50 mol·kg-1离子强度范围内与 2 98.15K下 L i Cl- L i2 SO4 - H2 O体系 L i Cl平均活度系数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比较 ,得到 L i Cl在 Li2 B4 O7介质中平均活度系数随 Yb的增大而增大 ,而在 L i2 SO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组分水盐体系 活度系数 离解平衡
下载PDF
Li_(2)MnSiO_(4)/C锂电池复合电极材料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华丽 曾建华 +5 位作者 胡庆兰 欧小文 朱玉涵 刘俊逸 邵玉娇 汪云凡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8期1-6,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Li_(2)MnSiO_(4)/C锂电池复合正极材料,并用XRD和ESEM分别进行晶体结构和形貌表征,并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复合材料呈类球状颗粒,粒间无团簇,分散性较好,晶体属于正交晶系Pmn21空间群。充放电测试结果表明...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Li_(2)MnSiO_(4)/C锂电池复合正极材料,并用XRD和ESEM分别进行晶体结构和形貌表征,并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复合材料呈类球状颗粒,粒间无团簇,分散性较好,晶体属于正交晶系Pmn21空间群。充放电测试结果表明,首次充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53.6mAh/g和144mAh/g,50次循环后充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40mAh/g和134mAh/g,100次循环后充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31mAh/g和125mAh/g;经过200次充放电循环后比容量依然保持在61mAh/g和60mAh/g。在不同倍率下循环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高倍率下电流密度越大充放电越不稳定。交流阻抗测试结果显示:对比Li_(2)MnSiO_(4),Li_(2)MnSiO_(4)/C电极材料的接触电阻R1、电极表面电荷转移电阻R2扩散阻抗Ws均要小,表明碳复合有利于提高Li_(2)MnSiO_(4)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复合正极材料 li_(2)MnSiO_(4)/C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Li_(2)FeSiO_(4)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莹莹 毕晓龙 +3 位作者 常龙娇 魏安潞 杨威 杨瑞芬 《矿冶》 CAS 2022年第6期64-69,共6页
聚阴离子型Li_(2)FeSiO_(4)材料具有理论容量和能量密度高、原料成本低、安全性能好、对环境无害等优势,是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的热点。但Li_(2)FeSiO_(4)电极仍然具有电导率低、循环稳定性差、Li+扩散缓慢等问题,合成高性能的Li_(2)... 聚阴离子型Li_(2)FeSiO_(4)材料具有理论容量和能量密度高、原料成本低、安全性能好、对环境无害等优势,是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的热点。但Li_(2)FeSiO_(4)电极仍然具有电导率低、循环稳定性差、Li+扩散缓慢等问题,合成高性能的Li_(2)FeSiO_(4)正极材料亟待解决。系统地探讨了材料纳米化、导电材料复合、形貌控制和不同位点元素掺杂方法对Li_(2)FeSiO_(4)正极材料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阴离子 锂离子电池 li_(2)FeSiO_(4) 正极材料 改性
下载PDF
绿色荧光粉Li_(4-3x)Sm_(x)(WO_(4))_(2)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梁鸿霞 李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8-80,共3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Li_(4-3x)Sm_(x)(WO_(4))_(2)系列绿色荧光粉。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荧光光谱等手段研究所得粉体形貌、结构和发光性能,分析了Sm^(3+)变化对样品形貌和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Li_(4-3x)Sm_(x)(WO_(4))_(2)...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Li_(4-3x)Sm_(x)(WO_(4))_(2)系列绿色荧光粉。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荧光光谱等手段研究所得粉体形貌、结构和发光性能,分析了Sm^(3+)变化对样品形貌和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Li_(4-3x)Sm_(x)(WO_(4))_(2)系列微晶样品均为四方晶系、白钨矿结构,该荧光粉可被蓝光(450nm)有效激发,最强发射波长位于568nm,获得高亮度绿光。随着x的增大,样品中Sm^(3+)的568nm和664nm两个特征发射峰的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当x=0.4时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_(4-3x)Sm_(x)(WO_(4))_(2)微晶 水热法 制备 发光性能
下载PDF
共聚物模板辅助合成高倍率性能多孔Li_2FeSiO_4@C/CNTs纳米复合正极材料(英文)
13
作者 苟蕾 赵坤 +5 位作者 毛一洋 谢荣 樊小勇 李东林 马守龙 田苗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401-2410,共10页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Li_2FeSiO_4@C/CNTs(LFS@C/CNTs)纳米复合材料,其中三嵌段共聚物P123用作结构导向剂和碳源,碳纳米管作为导电线提高材料的导电性。LFS@C/CNTs不仅具有海绵状纳米孔,能够与电解液充分接触改善锂离子的传输路径,同...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Li_2FeSiO_4@C/CNTs(LFS@C/CNTs)纳米复合材料,其中三嵌段共聚物P123用作结构导向剂和碳源,碳纳米管作为导电线提高材料的导电性。LFS@C/CNTs不仅具有海绵状纳米孔,能够与电解液充分接触改善锂离子的传输路径,同时由非晶碳和碳纳米管构成的三维桥联导电网络利于电子的快速传递,提高了材料大电流充放电能力和循环稳定性。复合后的LFS@C/CNTs的高倍率性能相比LFS@C明显提高,当CNTs的掺量为4%,电压窗口为1.5~4.5 V,0.1C电流密度下放电比容量为182 m Ah·g^(-1)。在10C经70次循环后该材料的放电比容量能保持在117 m Ah·g^(-1),是LFS@C放电比容量(55 m Ah·g^(-1))的两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_2FeSiO_4 复合材料 碳纳米管 锂离子电池 倍率性能
下载PDF
Li_2B_4O_7晶体非线性光学性能的研究
14
作者 李建利 刘景和 +3 位作者 邢洪岩 李艳红 张希艳 姚兰芳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177-,共1页
近年来 ,Furusawa研究了这种晶体的拉曼散射光谱和二次谐波产生 ,发现Li2 B4O7晶体具有非线性光学性能 ,我们采用CZ法生长出40× 40mm的Li2 B4O7晶体 ,采用Maker条纹技术测量了Li2 B4O7晶体的二次谐波系数d3 1和d3 3 。样品尺寸为... 近年来 ,Furusawa研究了这种晶体的拉曼散射光谱和二次谐波产生 ,发现Li2 B4O7晶体具有非线性光学性能 ,我们采用CZ法生长出40× 40mm的Li2 B4O7晶体 ,采用Maker条纹技术测量了Li2 B4O7晶体的二次谐波系数d3 1和d3 3 。样品尺寸为 5mm× 5mm× 0 .3mm ,其表面经光学抛光。光源用Q开关YAG激光。格兰棱镜调节光强并使光成为偏振光。λ/2波片用于改变入射光偏振方向。入射光经滤波片 1 ,以保证入射到样品上的光为 1 .0 6 4 μm基频光 ,出射光经滤波片 2 ,以保证接收到的是倍频信号。二次谐波信号由光电倍增管接收 ,经Boxcar积分平均后由X Y纪录仪纪录。为校正系统 ,用Z 切石英晶体作为参考样品。结果表明 ,Li2 B4O7晶体二次谐波系数d3 3 是石英体d11( 1 .1× 1 0 -9esu)的三倍 ,而相干长度相近。这不仅为进一步研究Li2 B4O7的铁电性提供科学依据 ,而且揭示出该晶体材料在非线性光学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_2B_4O_7晶体 非线性光学晶体 非线性光学性能
下载PDF
新型WLED用Li_(2y-7)Sr_(4-1.5x)Eu_(x)(MoO_(4))_(y)红光纳米荧光粉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成仁 张熠 +2 位作者 边庆丰 赵峰 褚云婷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3期329-334,共6页
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系列Li_(2y-7)Sr_(4-1.5x)Eu_(x)(MoO_(4))_(y)纳米荧光粉.XRD结果表明,铕、锂离子的掺入对样品晶体结构影响甚微,但SEM图像表明掺杂锂离子后,荧光粉颗粒平均尺寸变小.激发谱显示存在着396和466 nm两个强的激发峰.S... 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系列Li_(2y-7)Sr_(4-1.5x)Eu_(x)(MoO_(4))_(y)纳米荧光粉.XRD结果表明,铕、锂离子的掺入对样品晶体结构影响甚微,但SEM图像表明掺杂锂离子后,荧光粉颗粒平均尺寸变小.激发谱显示存在着396和466 nm两个强的激发峰.Sr_(4-1.5x)Eu_(x)(MoO_(4))_(4)荧光粉在两种激发条件下,均获得强的617 nm红光,CIE坐标分别为(0.663,0.320)和(0.672,0.327).研究了荧光粉光致发光强度随掺铕和锶浓度的变化,优化浓度比为1.8∶1.3.讨论了Li^(+)浓度对Sr_(4-1.5x)Eu_(x)(MoO_(4))_(4)荧光粉发光谱的影响,优化掺锂浓度为2 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_(2y-7)Sr_(4-1.5x)Eu_(x)(MoO_(4))_(y)荧光粉 高温固相反应法 光致发光特性 优化浓度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Li_(3)V_(2)(PO_(4))_(3)电极材料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16
作者 华丽 曾建华 +3 位作者 胡庆兰 翁方青 欧小文 曹君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8期1-7,17,共8页
溶胶-凝胶法制备Li_(3)V_(2)(PO_(4))_(3)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并对其形貌、晶型表征、电化学性能分析。结果显示:产物为类球形结构的纳米材料,平均粒径10-20nm之间,分散性较好。随着锻烧温度升高,有利于Li_(3)V_(2)(PO_(4))_(3)形成... 溶胶-凝胶法制备Li_(3)V_(2)(PO_(4))_(3)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并对其形貌、晶型表征、电化学性能分析。结果显示:产物为类球形结构的纳米材料,平均粒径10-20nm之间,分散性较好。随着锻烧温度升高,有利于Li_(3)V_(2)(PO_(4))_(3)形成较好的结晶度。但温度达到750℃之后,其晶粒逐渐变得粗大,且易烧结成块,因此最佳温度为650℃。XRD分析结果显示:产物与单斜晶系结构的Li_(3)Fe_(2)(PO_(4))_(3)(ICDD43-0526)相一致,属于P2_(1/n)空间群。恒电流(电流密度为50mA/g)充放电测试显示:首次充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70mAh/g和172mAh/g;经250次循环后,其充放电比容量仍为103mAh/g和124mAh/g。循环稳定性测试显示:低倍率下循环稳定性较高倍率下好,可能与电极材料在大电流密度条件下充放电易出现粉化导致电极表面电阻增大有关。通过交流阻抗谱结合等效电路进一步分析电极界面动力学阻抗参数(R_(1),R_(2),W_(s)),充分证实了这一点,即充放电电流密度增大,对应的阻抗均增大,这为探讨脱嵌锂离子机理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_(3)V_(2)(PO_(4))_(3) 锂离子电池 溶胶-凝胶法 电化学性能 储锂机制
下载PDF
硫掺杂纳米Li_(2)FeSiO_(4)/C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17
作者 张庆堂 胡晓俊 +2 位作者 吴小雨 姬少康 王晓梅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271-2277,2285,共8页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纳米Li_(2)FeSiO_(4-x)S_(x)/C(x=0、0.01、0.02和0.03)正极材料,通过XRD、SEM、XPS、Raman、FTIR及恒电流充放电表征其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Li2FeSiO3.98S0.02/C具有P21单斜晶体结构,硫掺杂...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纳米Li_(2)FeSiO_(4-x)S_(x)/C(x=0、0.01、0.02和0.03)正极材料,通过XRD、SEM、XPS、Raman、FTIR及恒电流充放电表征其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Li2FeSiO3.98S0.02/C具有P21单斜晶体结构,硫掺杂后材料的晶胞体积和层间距均增大;Li_(2)FeSiO_(3.98)S_(0.02)/C为纳米球状形貌,平均粒径45 nm,明显小于Li_(2)FeSiO_(4)/C的粒径(67 nm)。较大的晶胞体积、层间距和较小的粒径使Li_(2)FeSiO_(3.98)S_(0.02)/C表现出更好的电化学性能。在0.1 C下,其首次放电比容量高达181.9 mA·h/g;10 C下,其放电比容量为85.0 mA·h/g;1C下,循环100次后其容量保持率为9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硅酸亚铁锂 硫掺杂 有机电化学与工业
下载PDF
乳酸锂兼做锂源和碳源制备高性能Li_(3)V_(2)(PO_(4))_(3)/C复合正极材料
18
作者 汪燕鸣 刘晓玉 王飞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1期35-39,共5页
以乳酸锂兼做锂源和碳源,通过高温固相反应制备锂离子电池Li_(3)V_(2)(PO_(4))_(3)/C复合正极材料。研究一次球磨混合原料和原料预分解后的二次球磨处理对复合材料晶体结构、颗粒尺寸、颗粒分散性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一... 以乳酸锂兼做锂源和碳源,通过高温固相反应制备锂离子电池Li_(3)V_(2)(PO_(4))_(3)/C复合正极材料。研究一次球磨混合原料和原料预分解后的二次球磨处理对复合材料晶体结构、颗粒尺寸、颗粒分散性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一次球磨,经过二次球磨处理制备的Li_(3)V_(2)(PO_(4))_(3)/C复合材料具有更小的颗粒尺寸和更高的颗粒分散性,并表现出更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3.0~4.3V电压范围,10C倍率下的放电比容量为115mAh·g^(-1),在1C倍率下循环200次容量保持率达到97%;在3.0~4.8V电压范围,5C倍率下循环200次容量保持率为93%,表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_(3)V_(2)(PO_(4))_(3) 乳酸锂 正极材料
下载PDF
焙烧温度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2MnSiO_4/C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5
19
作者 魏怡 王利娟 +3 位作者 闫继 沙鸥 唐致远 马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587-2592,共6页
采用液相法合成了Li_2MnSiO_4/C复合正极材料,并研究了不同焙烧温度对材料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利用热重(TG)分析了材料前驱体的热行为,确定了合成Li_2MnSiO_4/C复合正极材料的焙烧温度范围为600-800℃.X射线衍射(XRD)测试... 采用液相法合成了Li_2MnSiO_4/C复合正极材料,并研究了不同焙烧温度对材料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利用热重(TG)分析了材料前驱体的热行为,确定了合成Li_2MnSiO_4/C复合正极材料的焙烧温度范围为600-800℃.X射线衍射(XRD)测试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合成的样品材料均具有正交结构,且空间群为Pmn2_1,同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所得样品材料的微观形貌及颗粒大小进行了表征.将所得Li_2MnSiO_4/C复合正极材料组装成扣式电池,并在不同的电流密度下进行充放电测试,结果表明:700℃合成的样品材料电化学性能最佳,具有较高的库仑效率及很好的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_2MnSiO_4 液相法 焙烧温度
下载PDF
Li_(4)SrCa(SiO_(4))_(2)∶Eu^(3+)红色荧光粉的合成及其发光性能 被引量:1
20
作者 樊霞霞 高志翔 +5 位作者 屈文山 田翠锋 李建刚 李伟 董丽娟 石云龙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16-1022,共7页
采用硅酸盐作为基质材料,通过高温固相法合成了Li_(4)SrCa(SiO_(4))_(2)∶Eu^(3+)红色荧光粉。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透射电镜和荧光光谱,对所得样品的物相、形貌及其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掺入Eu^(3+)后,Li... 采用硅酸盐作为基质材料,通过高温固相法合成了Li_(4)SrCa(SiO_(4))_(2)∶Eu^(3+)红色荧光粉。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透射电镜和荧光光谱,对所得样品的物相、形貌及其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掺入Eu^(3+)后,Li_(4)SrCa(SiO_(4))_(2)的晶体结构并没有发生改变。在393 nm光激发下,荧光粉的荧光光谱中693 nm处发射峰强度最强。以693 nm作为监测波长,荧光激发峰分别为361 nm(7F0→5D4)、375 nm(7F0→5G3)、413 nm(7F0→5D3)、393 nm(7F0→5L6)和464 nm(7F0→5D2),即样品对近紫外和蓝光有较好的吸收。利用发射光谱研究了Eu^(3+)掺杂浓度(物质的量分数)对荧光粉发光强度的影响。当Eu^(3+)的掺杂浓度x=0.10时,样品发射强度最强,发射红光,其色坐标为(0.6375,0.3537)。通过Dexter强度与浓度关系分析了浓度猝灭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固相法 li_(4)SrCa(SiO_(4))_(2)∶Eu^(3+) 红色 发光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