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l_(0.25)Li_(6.25)La_(3)Zr_(2)O_(12)包覆LiCoO_(2)降低锂离子电池界面阻抗
1
作者 赵来安 《福建冶金》 2024年第1期58-61,共4页
本论文通过固相烧结法制备Al_(0.25)Li_(6.25)La_(3)Zr_(2)O_(12)(LLZO)包覆的LiCoO2(LCO)材料,以提高其界面稳定性并降低界面阻抗为目的。实验结果表明,电化学性能明显得到改善。在3.0-4.62 V的电压区间充放电50圈,包覆后材料的比容量... 本论文通过固相烧结法制备Al_(0.25)Li_(6.25)La_(3)Zr_(2)O_(12)(LLZO)包覆的LiCoO2(LCO)材料,以提高其界面稳定性并降低界面阻抗为目的。实验结果表明,电化学性能明显得到改善。在3.0-4.62 V的电压区间充放电50圈,包覆后材料的比容量保持率为70%,高于未包覆的65%。此外,包覆后材料的电荷转移电阻从22.5Ω降低至15.0Ω,倍率性能得到较大改善。本工作研究了固态电解质LLZO包覆钴酸锂对电性能的影响,对快充钴酸锂电池材料的设计具有较大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钴酸锂 Al_(0.25)li_(6.25)La_(3)Zr_(2)O_(12)
下载PDF
Li_(2)ZrO_(3)原位包覆提升LiNi_(0.6)Co_(0.2)Mn_(0.2)O_(2)三元材料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家祥 田小龙 李西安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61-865,共5页
高镍三元LiNi_(0.6)Co_(0.2)Mn_(0.2)O_(2)(NCM60)因其具有较高的放电比容量以及能量密度,是一种非常有发展潜力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然而由于较为严重的结构/界面恶化现象(如微裂纹,界面副反应等),NCM60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及循环寿命... 高镍三元LiNi_(0.6)Co_(0.2)Mn_(0.2)O_(2)(NCM60)因其具有较高的放电比容量以及能量密度,是一种非常有发展潜力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然而由于较为严重的结构/界面恶化现象(如微裂纹,界面副反应等),NCM60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及循环寿命受到严重的限制。采用单晶化策略,成功合成出了微米级单晶NCM60正极材料;并以Ni_(0.6)Co_(0.2)Mn_(0.2)(OH)_(2)前驱体为基体,采用预包覆和共锂化的方法,在单晶正极材料NCM60表面均匀包覆Li_(2)ZrO_(3)快离子导体层。一方面,表面均匀包覆Li_(2)ZrO_(3)层改善了材料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的扩散动力学,有助于降低电极极化程度;另一方面,Li_(2)ZrO_(3)具有稳定的晶体结构,通过与NCM60材料紧密结合,提高材料机械稳定性,有效抑制微裂纹的产生并减轻界面副反应程度。正如预期,适量Li_(2)ZrO_(3)改性的材料(LZO@NCM60)展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1 C(170 mA/g)电流密度,2.95~4.6 V电压范围内循环150次后仍有158.5 mAh/g的放电比容量,容量保持率高达86.7%。深入研究了表面修饰对材料界面机制的影响,对下一代高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开发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Ni_(0.6)Co_(0.2)Mn_(0.2)O_(2)正极材料 单晶结构 li_(2)zro_(3)原位
下载PDF
Li_(2)ZrO_(3)包覆富锂Li_(1.20)Mn_(0.44)Ni_(0.32)Co_(0.04)O_(2)改性正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3
作者 王娟 牟微 +4 位作者 任蕾 杨凤环 高俊 余姮星 贾鹏飞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51-157,共7页
富锂层状氧化物以其高放电比容量和低成本优势而成为重要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将拥有供锂离子迁移的三维通道的Li_(2)ZrO_(3)导体包覆在富锂层状正极材料Li_(1.20)Mn_(0.48)Ni_(0.24)Co_(0.08)O_(2)表面,期望改善其综合电化学性能。... 富锂层状氧化物以其高放电比容量和低成本优势而成为重要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将拥有供锂离子迁移的三维通道的Li_(2)ZrO_(3)导体包覆在富锂层状正极材料Li_(1.20)Mn_(0.48)Ni_(0.24)Co_(0.08)O_(2)表面,期望改善其综合电化学性能。系统地研究了Li_(2)ZrO_(3)包覆及不同包覆量对Li_(1.20)Mn_(0.48)Ni_(0.24)Co_(0.08)O_(2)的晶体结构,颗粒形貌和电化学性能影响。电化学测试结果证实Li_(2)ZrO_(3)包覆改性能够显著提高Li_(1.20)Mn_(0.48)Ni_(0.24)Co_(0.08)O_(2)的首次库伦效率,高倍率和低温放电能力,以及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_(1.20)Mn_(0.48)Ni_(0.24)Co_(0.08)O_(2) li_(2)zro_(3)改性 锂离子导体 稳定的循环性能
下载PDF
Al/Si复合粉包覆改性刚玉颗粒对Al_(2)O_(3)-C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洋 刘宝亮 +3 位作者 石凯 马世行 商剑钊 夏熠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3-156,共4页
首先,以3~1 mm的板状刚玉颗粒,Al粉、Si粉质量比分别为4∶0、3∶1、2∶2的Al/Si复合粉,以及酚醛树脂-乙二醇混合液为原料,通过搅拌、180℃烘烤、解体制成Al/Si复合粉包覆改性板状刚玉颗粒。然后,按常规工艺制备Al_(2)O_(3)-C试样,检测... 首先,以3~1 mm的板状刚玉颗粒,Al粉、Si粉质量比分别为4∶0、3∶1、2∶2的Al/Si复合粉,以及酚醛树脂-乙二醇混合液为原料,通过搅拌、180℃烘烤、解体制成Al/Si复合粉包覆改性板状刚玉颗粒。然后,按常规工艺制备Al_(2)O_(3)-C试样,检测试样的常温和高温性能,分析试样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1)在Al_(2)O_(3)-C材料中加入Al/Si复合粉包覆改性刚玉颗粒,可提高材料的致密度、常温强度、高温强度、抗热震性和抗氧化性;Al/Si复合粉中Al粉、Si粉的质量比以3∶1最佳。2)改性板状刚玉颗粒表面的Al粉和Si粉填充在颗粒表面的凹陷处,提高了试样的成型致密度以及烘烤后和埋炭热处理后试样的致密度、强度和抗氧化性;高温埋炭热处理后,这些Al粉和Si粉反应生成AlN、Al_(4)C_(3)、SiC等非氧化物,增强了改性刚玉颗粒与基质的结合,提高了试样的抗热震性和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_(2)O_(3)-C材料 改性 刚玉颗粒 非氧化物 结合强度
下载PDF
氧离子导体表面包覆对Li_(2)MnO_(3)正极材料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张龙 李东林 +1 位作者 刘小九 陆继承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136-10142,10154,共8页
针对富锂锰基中Li_(2)MnO_(3)在循环过程中放电平台电压衰减和容量衰减的问题,采用湿化学法用氧离子导体Zr_(0.92)Sr_(0.08)O_(2)对其进行包覆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250 mA/g电流密度下循环100次,包覆1%Zr_(0.92)Sr_(0.08)O_(2)的Li_(2)M... 针对富锂锰基中Li_(2)MnO_(3)在循环过程中放电平台电压衰减和容量衰减的问题,采用湿化学法用氧离子导体Zr_(0.92)Sr_(0.08)O_(2)对其进行包覆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250 mA/g电流密度下循环100次,包覆1%Zr_(0.92)Sr_(0.08)O_(2)的Li_(2)MnO_(3)正极材料容量保持率为82.7%,并且极大地抑制了放电平台电压的衰减,而未包覆的Li_(2)MnO_(3)正极材料的容量保持率为44.3%,其放电平台已经消失。这些结果表明氧离子导体Zr_(0.92)Sr_(0.08)O_(2)能有效地抑制Li_(2)MnO_(3)正极材料充放电过程中放电平台电压和容量的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_(2)MnO_(3) 氧离子导体 放电平台电压
下载PDF
Al_(2)O_(3)/LiAlO_(2)表面包覆改性LiNi_(1/3)Co_(1/3)Mn_(1/3)O_(2)三元正极材料研究
6
作者 王泽 唐淑璟 +4 位作者 李素华 张可翔 彭洪亮 闫二虎 孙立贤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3期56-63,共8页
三元正极材料因比容量高、成本低和较为环保而备受研究者的关注和青睐,但其循环稳定性与倍率性能较差。通过固相包覆法制备了纳米Al_(2)O_(3)以及LiAlO_(2)包覆的LiNi_(1/3)Co_(1/3)Mn_(1/3)O_(2)材料,对所制备材料的结构及形貌进行系... 三元正极材料因比容量高、成本低和较为环保而备受研究者的关注和青睐,但其循环稳定性与倍率性能较差。通过固相包覆法制备了纳米Al_(2)O_(3)以及LiAlO_(2)包覆的LiNi_(1/3)Co_(1/3)Mn_(1/3)O_(2)材料,对所制备材料的结构及形貌进行系统表征,结果表明,两种包覆均在保持正极材料结构的基础上成功形成了表面包覆层。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用质量分数为1%的Al_(2)O_(3)包覆时,其初始放电容量从原始材料的159 mA·h·g^(-1)提升至162.57 mA·h·g^(-1),循环35次的容量保持率由74.38%提升至94.89%;用质量分数为3%的LiAlO_(2)包覆时,初始放电比容量提升至164.85 mA·h·g^(-1),前35次的容量保持率较未包覆材料均有所提高。此外,经包覆后正极材料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均有所提高,电压衰减和电化学阻抗降低,说明Al_(2)O_(3)或LiAlO_(2)包覆均能提高正极材料的离子电导率和结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i_(1/3)Co_(1/3)Mn_(1/3)O_(2) 表面改性 纳米Al_(2)O_(3) liAlO_(2) 锂离子电池
下载PDF
高镍LiNi_(0.8)Co_(0.1)Mn_(0.1)O_(2)的锂离子导体Li_(3)PO_(4)的包覆改性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娟 刘占荣 +1 位作者 梁芳慧 贾鹏飞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82-3187,共6页
采用典型的溶胶-凝胶法,在高镍LiNi_(0.8)Co_(0.1)Mn_(0.1)O_(2)正极颗粒表面包覆不同含量的Li_(3)PO_(4)锂离子导体。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对Li_(3)PO_(4)包覆前后的LiNi_(0.8)Co_(0.1)Mn_(0.1)O_(2)样品的晶体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 采用典型的溶胶-凝胶法,在高镍LiNi_(0.8)Co_(0.1)Mn_(0.1)O_(2)正极颗粒表面包覆不同含量的Li_(3)PO_(4)锂离子导体。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对Li_(3)PO_(4)包覆前后的LiNi_(0.8)Co_(0.1)Mn_(0.1)O_(2)样品的晶体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合成材料的层状结构明显,阳离子混排度低,并且Li_(3)PO_(4)成功包覆在LiNi_(0.8)Co_(0.1)Mn_(0.1)O_(2)颗粒表面。另外,对4个样品进行了首次充放电,倍率放电和循环性能比较,结果表明经过Li_(3)PO_(4)包覆后的正极材料的综合电化学性能明显比未包覆样品优越。首次库伦效率从未包覆样品的84.2%提高到2%(质量分数)Li_(3)PO_(4)包覆样品的89.2%。而且在5C高倍率,2%(质量分数)Li_(3)PO_(4)包覆LiNi_(0.8)Co_(0.1)Mn_(0.1)O_(2)的放电比容量是129.7 mAh/g,远远高于未包覆样品的92.6 mAh/g。同时,在常温和高温环境下循环100次后,2%(质量分数)Li_(3)PO_(4)包覆LiNi_(0.8)Co_(0.1)Mn_(0.1)O_(2)的容量保持率比未包覆样品分别高出7.1%和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i_(0.8)Co_(0.1)Mn_(0.1)O_(2) li_(3)PO_(4) 高倍率放电 优异循环稳定性 低电荷转移阻抗
下载PDF
改性溶胶包覆法制备聚苯胺/TiO_2-Fe_3O_4纳米复合物及吸波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洪波 杨春明 +3 位作者 蒋军军 刘小华 李龙浩 杨娟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9-55,共7页
通过改性溶胶法制备了Fe3O4纳米粒子均匀弥散于TiO2中的TiO2-Fe3O4二元纳米复合物,再在不同pH条件下原位聚合生长聚苯胺(PAn),获得了三元包覆纳米复合物PAn/TiO2-Fe3O4.采用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IR)、粉末X-射线衍射(XRD)及电磁... 通过改性溶胶法制备了Fe3O4纳米粒子均匀弥散于TiO2中的TiO2-Fe3O4二元纳米复合物,再在不同pH条件下原位聚合生长聚苯胺(PAn),获得了三元包覆纳米复合物PAn/TiO2-Fe3O4.采用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IR)、粉末X-射线衍射(XRD)及电磁测量等手段对TiO2-Fe3O4和PAn/TiO2-Fe3O4的形貌、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调节TiO2溶胶形成及包覆过程温度、介质pH值,能获得Fe3O4纳米粒子均匀弥散于TiO2中的二元纳米复合物,且其中TiO2为锐钛矿结构,Fe3O4为立方晶系,而形成的三元复合物PAn/TiO2-Fe3O4则呈现微米纤维结构.当三元复合物中Fe3O4和TiO2的的质量分数分别为6.4%和15.8%时,PAn/TiO2-Fe3O4在13.6 GHz处具有最大的反射损耗-36.4 dB,小于-10 dB的吸收带宽达到4.4 GHz,具有良好的吸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物 改性溶胶 聚苯胺 TiO2-Fe3O4 吸波性能
下载PDF
SiO_2包覆超细CaCO_3的结构和机理分析 被引量:20
9
作者 岳林海 蔡菊香 华益苗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1期67-72,共6页
合成了表面包覆 Si O2 的超细 Ca CO3 。通过 XPS,XRD对包覆表面层结构的分析 ,证实了 Si O2 以无定形包覆于 Ca CO3 表面 ,并在其表面形成了 Si- O- Ca键。对 Si O2 包覆超细 Ca CO3 的机理分析结果可知 :Na2 Si O3 的加入量是影响包... 合成了表面包覆 Si O2 的超细 Ca CO3 。通过 XPS,XRD对包覆表面层结构的分析 ,证实了 Si O2 以无定形包覆于 Ca CO3 表面 ,并在其表面形成了 Si- O- Ca键。对 Si O2 包覆超细 Ca CO3 的机理分析结果可知 :Na2 Si O3 的加入量是影响包覆效率的重要因素 ,由于硅酸易自聚 ,控制 Si O2 与 Ca CO3 的重量比约为4 %~ 5 %时为包覆的最佳点 ;Ca CO3 晶粒度大小影响分散性能 ,进而影响包覆效率 ,分散性能好的包覆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理 超细CACO3 SIO2 超细碳酸钙 二氧化硅 无机表面改性 表面层结构 效率
下载PDF
复合包覆修饰Li_(3)V_(2)(PO_(4))_(3)改善高电压性能
10
作者 裴东 刘月鹏 +1 位作者 李文升 刘攀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50-853,共4页
以Li_(2)CO_(3)、NH_(4)H_(2)PO_(4)、V_(2)O_(3)以及蔗糖等为原料,采用固相烧结法合成了初始Li_(3)V_(2)(PO_(4))_(3)(化学式缩写为LVPO)并进行了包覆改性。结果表明:合成的产物为单斜结构,结晶度良好无杂质。对产物的电化学性能进行测... 以Li_(2)CO_(3)、NH_(4)H_(2)PO_(4)、V_(2)O_(3)以及蔗糖等为原料,采用固相烧结法合成了初始Li_(3)V_(2)(PO_(4))_(3)(化学式缩写为LVPO)并进行了包覆改性。结果表明:合成的产物为单斜结构,结晶度良好无杂质。对产物的电化学性能进行测试,经过碳包覆改性的材料(LVPO@C)4.3 V下循环稳定,4.8 V却表现出了极快的容量衰减;复合包覆的材料(LVPO@C&ATO)在4.8 V下仍表现出了良好的循环稳定性。交流阻抗谱表明,LVPO@C&ATO相比LVPO@C在循环后,仍保持了较低的阻抗。以上结果证明了复合包覆改性比碳包覆改性更能抑制材料在高电压区间的性能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极材料 li_(3)V_(2)(PO_(4))_(3) 改性 高电压
下载PDF
Li_(2)TiO_(3)包覆提高LiNi_(0.5)Mn_(0.5)O_(2)的电化学性能
11
作者 唐发满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1-75,共5页
结合共沉淀法、溶剂热法和固相法,将Li_(2)TiO_(3)包覆在LiNi_(0.5)Mn_(0.5)O_(2)正极材料表面,合成z Li_(2)TiO_(3)@LiNi_(0.5)Mn_(0.5)O_(2)(z=0、0.03、0.05和0.08)正极材料。通过XRD、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合成材料的结构、... 结合共沉淀法、溶剂热法和固相法,将Li_(2)TiO_(3)包覆在LiNi_(0.5)Mn_(0.5)O_(2)正极材料表面,合成z Li_(2)TiO_(3)@LiNi_(0.5)Mn_(0.5)O_(2)(z=0、0.03、0.05和0.08)正极材料。通过XRD、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合成材料的结构、形貌和元素分布等进行分析。Li_(2)TiO_(3)均匀地包覆在LiNi_(0.5)Mn_(0.5)O_(2)的表面,减缓LiNi_(0.5)Mn_(0.5)O_(2)材料的团聚程度;包覆过程中,少量的Ti^(4+)掺杂进入材料的内部,可降低锂镍混排程度。以40 mA/g(0.2C)在2.5~4.5 V充放电,0.03Li_(2)TiO_(3)@LiNi_(0.5)Mn_(0.5)O_(2)的电化学性能较好。与LiNi_(0.5)Mn_(0.5)O_(2)正极材料相比,包覆Li_(2)TiO_(3)不仅将电极的放电比容量由125.44 mAh/g提高到138.40 mAh/g,而且将容量保持率由76.66%提升到89.23%(循环120次时)。这是因为具有三维结构的Li_(2)TiO_(3)包覆层和Ti^(4+)掺杂可降低锂镍混排,减轻极化,降低迁移电阻,增加材料的结构稳定性,提高Li^(+)的迁移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Ni_(0.5)Mn_(0.5)O_(2)正极材料 li_(2)TiO_(3) Ti^(4+)掺杂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用溶胶-凝胶法在LiCo_(0.05)Mn_(1.95)O_4表面包覆Al_2O_3 被引量:2
12
作者 禹筱元 胡国荣 +1 位作者 彭忠东 刘业翔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393-396,共4页
首次以异丙醇铝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在LiCo0.05Mn1.95O4表面包覆了一层稳定的Al2O3膜。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及其能谱对包覆前后LiCo0.05Mn1.95O4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样品在常温(25 ℃)和高温(55 ℃)时的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 首次以异丙醇铝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在LiCo0.05Mn1.95O4表面包覆了一层稳定的Al2O3膜。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及其能谱对包覆前后LiCo0.05Mn1.95O4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样品在常温(25 ℃)和高温(55 ℃)时的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经Al2O3包覆处理后的LiCo0.05Mn1.95O4有效抑制了LiCo0.05Mn1.95O4与电解液之间的恶性相互作用,降低了Mn的溶解,稳定了LiCo0.05Mn1.95O4的结构,改善了LiCo0.05Mn1.95O4的循环性能。并研究了Al2O3不同包覆量对LiCo0.05Mn1.95O4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以Al2O3包覆量为0.5 %(质量百分数)的CAl0.5样品的循环性能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蓄电池 liCo0.05Mn1.95O4 溶胶凝胶法 Al2O3 表面改性
下载PDF
沉淀包覆法合成高活性纳米过渡态Al_2O_3粉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致平 滕元成 张翠英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2245-2251,共7页
Transition-Al2O 3 nanopowder was first prepared by the precipitation-coated method combined with the freeze drying technique by using AlCl3·6H2O, ammonia, ammonium chloride (NH4Cl) as raw materials, and then ch... Transition-Al2O 3 nanopowder was first prepared by the precipitation-coated method combined with the freeze drying technique by using AlCl3·6H2O, ammonia, ammonium chloride (NH4Cl) as raw materials, and then characterized with X-ray diffraction (XRD),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TGA),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BET surface area and particle size analyzer.Coating precipitation surface with NH4Cl, adding surface activator, washing with ethanol and freeze drying were used to decrease particle agglomeration.γ-Al2O3 nanopowder with an average diameter of 6.73 nm and γ-δ-Al2O3 nanopowder with an average diameter of 11.92 nm were obtained by calcination of the precursors at 600℃ and 950℃, respectively.Phase transformation of Al2O 3 ,the principle of precipitation surface coated by NH4Cl and the mechanism of anti-agglomeration via surface coating were also investig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淀法 纳米过渡态Al2O3 表面 表面改性 冷冻干燥
下载PDF
Li_(1.3)Al_(0.3)Ti_(1.7)(PO_(4))_(3)原位包覆提升单晶三元LiNi_(0.8)Co_(0.1)Mn_(0.1)O_(2)性能研究
14
作者 唐雅婷 鞠博伟 +2 位作者 杨乐之 何特特 涂飞跃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64-367,共4页
高镍三元材料因其高容量、低成本而成为最具应用前景的正极材料,但其存在循环性能差、安全性不足等问题。使用溶胶-凝胶法,利用单晶高镍三元材料LiNi_(0.8)Co_(0.1)Mn_(0.1)O_(2)(S-NCM)表面残碱,对S-NCM进行原位Li_(1.3)Al_(0.3)Ti_(1.... 高镍三元材料因其高容量、低成本而成为最具应用前景的正极材料,但其存在循环性能差、安全性不足等问题。使用溶胶-凝胶法,利用单晶高镍三元材料LiNi_(0.8)Co_(0.1)Mn_(0.1)O_(2)(S-NCM)表面残碱,对S-NCM进行原位Li_(1.3)Al_(0.3)Ti_(1.7)(PO_(4))_(3)(LATP)包覆,制备了具有小于10 nm厚度的均匀包覆层的LS-NCM正极材料。在电化学测试中,LS-NCM表现出明显提升的倍率和循环性能,这主要归因于:(1)LATP原位包覆S-NCM可显著降低其表面残碱量;(2)LATP原位包覆S-NCM可提高其表面稳定性,阻止副反应的发生,防止晶内裂纹产生;(3)因LATP具有高离子电导率,LATP原位包覆可减小S-NCM的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i_(0.8)Co_(0.1)Mn_(0.1)O_(2) 单晶 li_(1.3)Al_(0.3)Ti_(1.7)(PO_(4))_(3) 原位
下载PDF
Al_2O_3包覆LiNi_(1/3)Co_(1/3)Mn_(1/3)O_2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希 谭艳 +3 位作者 陈燕梅 季山 吕维忠 Vladimir Linkov 《广东化工》 CAS 2012年第3期67-69,共3页
综述了Al2O3包覆LiNi(1/3)Co(1/3)Mn(1/3)O2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并评述了其制备方法和包覆改性;讨论了包覆改善该正极材料性能的机理;提出了这种正极材料的研发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 liNi(1/3)Co(1/3)Mn(1/3)O2 合成 改性
下载PDF
Li2ZrO3包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Li0.2Ni0.2Mn0.6]O2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2
16
作者 蔺佳明 赵桃林 王育华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2-120,共9页
富锂锰基材料因其具有较高的充放电比容量而备受关注。针对其首次库仑效率低、循环和倍率性能差的问题,将具有三维Li^+通道的锂离子导体Li2ZrO3引入至富锂锰基正极材料Li[Li0.2Ni0.2Mn0.6]O2的表面对其进行包覆改性研究。通过XRD,TEM,SE... 富锂锰基材料因其具有较高的充放电比容量而备受关注。针对其首次库仑效率低、循环和倍率性能差的问题,将具有三维Li^+通道的锂离子导体Li2ZrO3引入至富锂锰基正极材料Li[Li0.2Ni0.2Mn0.6]O2的表面对其进行包覆改性研究。通过XRD,TEM,SEM,EDS综合分析可知:Li2ZrO3成功包覆到样品表面。包覆层厚度为3 nm(包覆量1%,质量分数)时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得到显著提升。0.1 C(1 C=200 mAh·g^-1)倍率下首次放电比容量可达271.5 mAh·g^-1,库仑效率为72.4%,降低了首次不可逆容量损失;0.5 C下循环100周次后放电比容量为191.5 mAh·g^-1,容量保持率为89.5%,5 C倍率放电比容量为75 mAh·g^-1,倍率性能提升。适当厚度的均匀Li2ZrO3包覆层可在样品表面形成核壳结构使样品更稳定,减少表面副反应,阻止生成较厚SEI膜,这得益于Li2ZrO3本身的高电导率、高电化学稳定性和较好的锂离子传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富锂锰基材料 li2zro3 改性
下载PDF
醇酸清漆表面包覆改性长余辉发光材料铝酸锶的耐水性能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玲凤 王小文 +2 位作者 陈芝 陈敏 郑子山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3期76-80,共5页
采用燃烧法合成了SrAl2O4:Eu2+,Dy3+黄绿色长余辉发光材料,并对其进行醇酸清漆包覆.对包覆材料进行了水解后电导率、发光亮度及余辉衰减曲线的测定,利用红外光谱及热重分析对包覆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合适量的清漆包覆对发光材料的发光... 采用燃烧法合成了SrAl2O4:Eu2+,Dy3+黄绿色长余辉发光材料,并对其进行醇酸清漆包覆.对包覆材料进行了水解后电导率、发光亮度及余辉衰减曲线的测定,利用红外光谱及热重分析对包覆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合适量的清漆包覆对发光材料的发光性能影响很小,却能有效地改善其耐水性能.合适包覆量的质量百分比约为4.2-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粉 表面改性 SrAl2O4:Eu2+ Dy3+
下载PDF
Li_(1.4)Al_(0.4)Ti_(1.6)(PO_(4))_(3) coated Li_(1.2)Ni_(0.13)Co_(0.13)Mn_(0.54)O_(2) for enhancing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lithium-ion batteries 被引量:1
18
作者 LAI Xiang-wan HU Guo-rong +3 位作者 PENG Zhong-dong CAO Yan-bing DU Ke LIU Ye-xia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5期1463-1478,共16页
Lithium(Li)-rich manganese(Mn)-based cathode Li_(1.2)Ni_(0.13)Co_(0.13)Mn_(0.54)O_(2)(LRNCM)has attract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owing to its high specific discharge capacity and low cost.However,unsatisfactory cycle ... Lithium(Li)-rich manganese(Mn)-based cathode Li_(1.2)Ni_(0.13)Co_(0.13)Mn_(0.54)O_(2)(LRNCM)has attract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owing to its high specific discharge capacity and low cost.However,unsatisfactory cycle performance and poor rate property hinder its large-scale application.The fast ionic conductor has been widely used as the cathode coating material because of its superior stability and excellent lithium-ion conductivity rate.In this study,Li_(1.2)Ni_(0.13)Co_(0.13)Mn_(0.54)O_(2) is modified by using Li_(1.4)Al_(0.4)Ti_(1.6)(PO_(4))_(3)(LATP)ionic conductor.The electrochemical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scharge capacity of the resulting LRNCM@LATP1 sample is 198 mA·h/g after 100 cycles at 0.2C,with a capacity retention of 81%.Compared with the uncoated pristine LRNCM(188.4 m A·h/g and 76%),LRNCM after the LATP modification shows superior cycle performance.Moreover,the lithium-ion diffusion coefficient D_(Li+)is a crucial factor affecting the rate performance,and the D_(Li+)of the LRNCM material is improved from 4.94×10^(-13) to 5.68×10^(-12)cm^(2)/s after modification.The specific capacity of LRNCM@LATP1 reaches 102.5 mA·h/g at 5C,with an improved rate performance.Thus,the modification layer can considerably enhance th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LRN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face modification li-rich cathode material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li_(1.4)Al_(0.4)Ti_(1.6)(PO_(4))_(3) li_(1.2)Ni_(0.13)Co_(0.13)Mn_(0.54)O_(2) li-ion batteries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1/3)Co_(1/3)Mn_(1/3)O_2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任祥忠 刘涛 +3 位作者 张培新 孙灵娜 刘剑洪 张黔玲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39-248,共10页
评述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层状LiNi1/3Co1/3Mn1/3O2的最新研究进展,阐述其结构特征和存在的优缺点,介绍LiNi1/3Co1/3Mn1/3O2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离子掺杂和包覆改性对该正极材料性能的影响,展望其发展方向.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NI1/3CO1/3MN1/3O2 离子掺杂 改性 合成方法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磷酸锌改性提高正极材料LiNi_(0.8)Co_(0.1)Mn_(0.1)O_(2)的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祯涛 顾虹 王娟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53-560,共8页
富镍正极材料LiNi_(0.8)Co_(0.1)Mn_(0.1)O_(2)(NCM811)具有低成本、可逆容量大等优势,是一种受到广泛研究的、极具商业化应用潜力的正极材料。然而高的镍含量会使电极表面结构不稳定性加剧,晶面间距降低,从而导致较差的循环性能与倍率... 富镍正极材料LiNi_(0.8)Co_(0.1)Mn_(0.1)O_(2)(NCM811)具有低成本、可逆容量大等优势,是一种受到广泛研究的、极具商业化应用潜力的正极材料。然而高的镍含量会使电极表面结构不稳定性加剧,晶面间距降低,从而导致较差的循环性能与倍率性能。在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纯样NCM811正极材料基础上,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辅助磷酸锌(Zn_(3)(PO_(4))_(2))包覆NCM811正极材料,XRD图谱表明,ZnO添加量(质量分数)3%时的改性样品(NCM2)的I_((003))/I_((104))值最大,c/a值较纯样的大,具有较低的Li^(+)/Ni^(2^(+))混排程度。同时,Zn^(2^(+))进入电极材料表面晶格,使晶面间距扩大,(003)平面内原子散射能力提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镜(SEM)及能谱(EDS)等表征结果表明,Zn_(3)(PO_(4))_(2)均匀包覆在正极材料颗粒表面。NCM2在0.1C电流密度下进行100次循环后的容量为191 mAh·g^(-1),容量保持率为92%,而未改性样品的容量保持率为87%。在5C电流密度下NCM2放电比容量比纯样高43%。循环伏安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结果表明,改性后正极材料电化学极化降低且Li^(+)扩散速率提高,提升了正极材料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电池 富镍正极材料 Zn_(3)(PO_(4))_(2)改性 循环性能 倍率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