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8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榴石型立方相Li_(7)La_(3)Zr_(2)O_(12)固态电解质的制备及储锂性能
1
作者 侯宏英 贾彦鹏 +5 位作者 王一玄 吕安 叶萌 于晓华 荣菊 刘显茜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6-140,147,共6页
石榴石型立方相Li_(7)La_(3)Zr_(2)O_(12)(LLZO)具有高的离子电导率和热稳定性,在固态锂电池领域颇具应用前景。煅烧温度对制备高性能立方相LLZO至关重要。为此,首先采用不同煅烧温度(1050℃、1100℃、1150℃、1200℃、1250℃)制备了LL... 石榴石型立方相Li_(7)La_(3)Zr_(2)O_(12)(LLZO)具有高的离子电导率和热稳定性,在固态锂电池领域颇具应用前景。煅烧温度对制备高性能立方相LLZO至关重要。为此,首先采用不同煅烧温度(1050℃、1100℃、1150℃、1200℃、1250℃)制备了LLZO,然后将10%磺酸甜菜碱改性的聚偏二氟乙烯(SB-PVDF)与90%LLZO复合制备固态电解质膜,并研究其电化学储锂性能。结果表明:在最优煅烧温度1200℃时制备的LLZO为纯立方相结构,相对致密度高达92.4%,离子电导率为1.21×10^(-4)S/cm,活化能为0.335eV,相应的固态锂电池在1.0C充放电时的放电比容量为124.3mAh/g,循环200圈后容量保持率为93.4%,优于其他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电解质 li_(7)La_(3)Zr_(2)O_(12) 煅烧温度 固态锂电池 界面兼容性
下载PDF
高压水蒸气对β-Li_(2)TiO_(3:)Eu^(3+)荧光粉的全谱发光性能影响
2
作者 于成龙 刘冠华 +6 位作者 刘子航 金党波 程航 齐勇 王志齐 李海 王秀峰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8-145,共8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荧光粉前驱体后通过高温煅烧的方法,合成了由电偶极跃迁主导的高色纯度的β-Li_(2)TiO_(3):Eu^(3+)红色荧光粉.设计了适用于DHT11的拓扑电路,对荧光粉体湿度和温度进行测试.研究发现,高压腔体中加水量为5 mL,β-Li_(2)TiO... 采用水热法制备荧光粉前驱体后通过高温煅烧的方法,合成了由电偶极跃迁主导的高色纯度的β-Li_(2)TiO_(3):Eu^(3+)红色荧光粉.设计了适用于DHT11的拓扑电路,对荧光粉体湿度和温度进行测试.研究发现,高压腔体中加水量为5 mL,β-Li_(2)TiO_(3):0.5 mol%Eu^(3+)的相对湿度可达81%RH.在波长为396 nm的近紫外光激发下,β-Li_(2)TiO_(3):0.5 mol%Eu^(3+)发射由电偶极跃迁主导的613 nm的红光,荧光寿命为773.36μs,高压水蒸气处理对β-Li_(2)TiO_(3):0.5 mol%Eu^(3+)的电偶极跃迁发射峰和磁偶极跃迁发射峰位置没有变化,但发射峰强度增强并且荧光寿命降至386.81μs.高压水蒸气高压处理后的荧光粉色坐标x=0.47,y=0.51,色温为3300 K,红光色纯度为96.6%,比高压处理前显示出更优异的显色性能.高压水蒸气处理后的β-Li_(2)TiO_(3):0.5 mol%Eu^(3+)电偶极跃迁谱线强度参数Ω_(2)增加至4.21×10^(-19)cm^(2),^(5)D_(0)→^(7)F_(2)跃迁的荧光分支比β2也增加至96.9%,而量子效率η减小至57%,证实了湿度对荧光粉的发光效率具有极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水蒸气 β-li_(2)TiO_(3:)Eu^(3+)荧光粉 湿度
下载PDF
Li_(2)CrO_(4)缓蚀剂对镁电池负极耐蚀性及电化学性能的改善
3
作者 胡启明 张芳聪 +1 位作者 张娅 陈秋荣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2-27,共6页
针对AZ31镁合金作为镁电池负极时存在自腐蚀速率大、阳极极化、电位滞后等问题,寻找合适的缓蚀剂及其用量调配电解液以提高电池的放电性能。通过腐蚀浸泡试验表征了缓蚀剂Li_(2)CrO_(4)的缓蚀效果,然后通过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 针对AZ31镁合金作为镁电池负极时存在自腐蚀速率大、阳极极化、电位滞后等问题,寻找合适的缓蚀剂及其用量调配电解液以提高电池的放电性能。通过腐蚀浸泡试验表征了缓蚀剂Li_(2)CrO_(4)的缓蚀效果,然后通过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Mg(ClO_(4))_(2)溶液中Li_(2)CrO_(4)用量对AZ31镁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最后通过组装水系镁锰电池进行恒流放电作为应用端测试。结果表明:Li_(2)CrO_(4)能够使AZ31镁合金的腐蚀电位正移,最大正移量达到150 m V,在水系镁锰电池应用中能够提高镁电池的放电平台,当Li_(2)CrO_(4)质量分数为0.7%时放电平台提高0.15 V左右;当Li_(2)CrO_(4)质量分数为1.2%时,其能够显著改善AZ31镁合金在Mg(ClO_(4))_(2)溶液中的腐蚀,水系镁锰电池放电容量达最大,为196.9 m A·h,相对空白溶液,电池的放电容量提高约64%,工作电压高达1.39 V且放电曲线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_(2)CrO_(4) AZ31镁合金 放电行为 电化学行为
下载PDF
Li_(7)La_(3)Zr_(2)O_(12)基氧化铝薄膜的制备及对固态电解质应用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杨彦飞 陈志萍 +2 位作者 张立新 杨晓峰 刘烨昕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40-1047,共8页
Li_(7)La_(3)Zr_(2)O_(12)(LLZO)具有离子电导率高、电化学窗口宽、与锂负极相容性好的特点,在锂离子电池领域成为了传统有机液态电解质的潜在替代品。然而,LLZO极易与空气中的CO_(2)、H_(2)O反应生成副产物Li_(2)CO_(3),致使LLZO离子... Li_(7)La_(3)Zr_(2)O_(12)(LLZO)具有离子电导率高、电化学窗口宽、与锂负极相容性好的特点,在锂离子电池领域成为了传统有机液态电解质的潜在替代品。然而,LLZO极易与空气中的CO_(2)、H_(2)O反应生成副产物Li_(2)CO_(3),致使LLZO离子电导率降低,甚至丧失。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采用先旋涂后烧结的方法在LLZO表面构筑氧化铝薄膜,借助致密氧化铝薄膜阻隔LLZO与空气的直接接触的特性,改善和提高LLZO的空气-水稳定性。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可在LLZO表面构筑厚度约为13.34μm的无定形氧化铝薄膜层。该薄膜层有效提高了LLZO对气体的阻隔性,增大了LLZO表面疏水特性,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Li_(2)CO_(3)的生成。同时,由于渗入LLZO中氧化铝对空隙的填充作用,强化了离子传输特性,使负载薄膜后LLZO的离子传导的活化能从0.40 eV降低至0.28eV,离子电导率从4.48×10^(5)S·cm^(-1)提高到5.06×10^(-5)S·cm^(-1),提高了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_(7)La_(3)Zr_(2)O_(12) 固态电解质 氧化铝薄膜 透气性 离子电导率 活化能
下载PDF
固态电解质Li_(1+x)Al_(x)Ti_(2-x)(PO_(4))_(3)中Li+的迁移特性
5
作者 李梅 钟淑英 +2 位作者 胡军平 孙宝珍 徐波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356-366,共11页
Li_(1+x)Al_(x)Ti_(2-x)(PO_(4))_(3)(LATP)是一种颇具前景的NASICON型锂离子固态电解质.本文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不同Al掺杂浓度(x=0.00,0.16,0.33,0.50)对LATP的结构特性、电学特性以及Li^(+)迁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Al能够稳... Li_(1+x)Al_(x)Ti_(2-x)(PO_(4))_(3)(LATP)是一种颇具前景的NASICON型锂离子固态电解质.本文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不同Al掺杂浓度(x=0.00,0.16,0.33,0.50)对LATP的结构特性、电学特性以及Li^(+)迁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Al能够稳定掺杂进入LiTi2(PO4)3(LTP)的晶体结构当中.当Al掺杂浓度x=0.16时,Li—O键的平均键长最长,成键强度最弱,而Ti—O键强度随Al掺杂浓度变化不大.Al掺杂浓度对LATP带隙的影响不大,但Al附近的O原子聚集了更多的负电荷,形成AlO6极化中心.Li^(+)不同的迁移方式(空位迁移、间隙位迁移和协同迁移)在Al掺杂浓度不同时展现出复杂的能垒变化,Li^(+)在空位迁移中迁移势垒随Al掺杂浓度的增大而升高,而在间隙位迁移中Li^(+)的迁移势垒变化相反,由于协同迁移中涉及空位和间隙位两种位点,Li^(+)的迁移势垒表现为随Al掺杂浓度的升高先降低后升高的复杂变化.当x=0.50时,LATP具有最低的Li^(+)迁移势垒0.342 eV,这个势垒值是间隙位迁移的结果.因此,通过改变Al掺杂浓度,可改变间隙Li^(+)浓度及迁移通道结构,进而调节Li^(+)的迁移性能,提高LATP中的Li^(+)导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固态li^(+)电池 AL掺杂 li_(1+x)Al_(x)Ti_(2-x)(PO_(4))_(3) li^(+)迁移
下载PDF
低成本Nb掺杂Li_(7)La_(3)Zr_(2)O_(12)固态电解质的性能与应用研究
6
作者 冯玉川 张鑫 +2 位作者 王明辉 何泓材 林元华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64-771,共8页
固态电池因其在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安全性等方面的优异性能受到关注。其核心组件为固态电解质材料。具有石榴石结构的Li_(7)La_(3)Zr_(2)O_(12)(LLZO)氧化物固态电解质由于具备宽电化学窗口、良好的离子传导性、稳定的化学性能及简单... 固态电池因其在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安全性等方面的优异性能受到关注。其核心组件为固态电解质材料。具有石榴石结构的Li_(7)La_(3)Zr_(2)O_(12)(LLZO)氧化物固态电解质由于具备宽电化学窗口、良好的离子传导性、稳定的化学性能及简单的制备工艺等特点而得到广泛研究。本研究采用Nb元素对LLZO进行掺杂,成功制备得到Li_(6.75)La_(3)Zr_(1.75)Nb_(0.25)O_(12)(LLZNO)氧化物固态电解质,其离子电导率达到了7.79×10^(-4)S/cm,且制备成本与未掺杂的LLZO相比无明显增加。将其涂覆在聚乙烯(PP)隔膜表面形成PP-LLZNO隔膜,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和离子电导率。与Al_(2)O_(3)涂覆隔膜或固态电解质Li_(6.75)La_(3)Zr_(1.75)Ta_(0.25)O_(12)(LLZTO)涂覆隔膜组装的电池相比,组装了PP-LLZNO涂覆隔膜的扣式电池和软包电池的容量保持率分别达到了84.99%(50圈)和57.40%(100圈),展现出更优异的性能。因此,高离子电导率和低成本LLZNO的制备对固态电解质的大规模生产及在固态电池中的广泛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电池 li_(7)La_(3)Zr_(2)O_(12) Nb掺杂 固态电解质涂覆隔膜 软包电池
下载PDF
影响Li_2O-PbO-ZnO系统釉料虹彩现象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黄励知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30-338,共9页
本文对添加V_2O_5和TiO_2的锂-铅-锌系统基础釉组成中PbO/ZnO=1.2—4.42,SiO_2/Al_2O_3=15—11.36的一系列生料虹彩釉所出现的虹彩现象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不同温度下釉的析晶和虹彩现象的关系。研究表明:作为主晶相析出的金红石晶体(110... 本文对添加V_2O_5和TiO_2的锂-铅-锌系统基础釉组成中PbO/ZnO=1.2—4.42,SiO_2/Al_2O_3=15—11.36的一系列生料虹彩釉所出现的虹彩现象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不同温度下釉的析晶和虹彩现象的关系。研究表明:作为主晶相析出的金红石晶体(110)面和(220)面发达,金红石晶体沿一维方向整齐排列,平行于釉面;金红石晶体之间填充有少量由Si、Pb、Zn、Ti组成的玻璃体,V分布于整个玻璃相中,TiO_2小部分溶解在玻璃相内;金红石晶体明显富集于釉表面并形成薄膜,薄膜很薄(<1μm),对光线产生干涉现象,造成了虹彩效应。实验结果证实了V离子在构成虹彩薄膜的金红石晶体中不固溶。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电子衍射及能谱分析等方法对虹彩薄膜中的晶体形貌及成分进行了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釉料 锂铅锌系统 虹彩现象
下载PDF
Sb掺杂Li_(2)SnO_(3)增加氧化电势提升2,4-DCP光催化降解的研究
8
作者 洪传冰 赖寒 +5 位作者 代朋 姜文 陈姚宇 王熙 李雷 张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6-823,共8页
本文通过固相法制备Sb掺杂Li_(2)SnO_(3)光催化剂并将其用于光催化降解2,4-DCP。通过粉末X射线多晶衍射技术(PXRD)、高分辨透射电镜(TEM)及扫描电镜(SEM)对合成的光催化剂分别进行了物相结构和表面形貌表征。光催化实验表明,Sb掺杂之后... 本文通过固相法制备Sb掺杂Li_(2)SnO_(3)光催化剂并将其用于光催化降解2,4-DCP。通过粉末X射线多晶衍射技术(PXRD)、高分辨透射电镜(TEM)及扫描电镜(SEM)对合成的光催化剂分别进行了物相结构和表面形貌表征。光催化实验表明,Sb掺杂之后的样品具有较为优越的光催化性能,其在紫外光下12 min内,其降解率可达100%。然而母体Li_(2)SnO_(3)在同样的条件下,12 min内光催化降解率仅有58.20%。紫外漫反射吸收光谱表明,Sb掺杂之后,光学吸收带宽增加;时间分辨光谱测试表明,Sb掺杂后样品的光生载流子寿命下降。综合以上分析,光催化效率提升的原因,来自于其价带氧化电势的增强。自由基捕获实验表明,空穴(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是2,4-DCP降解过程中的主要活性自由基。本文的研究为半导体掺杂对光催化效率的提升提供重要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半导体掺杂 li_(2)SnO_(3) 光催化 2 4-DCP
下载PDF
Accelerating lithium-sulfur battery reaction kinetics and inducing 3D deposition of Li_(2)S using interactions between Fe_(3)Se_(4)and lithium polysulfides
9
作者 Yihan Lin Liheng Li +5 位作者 Longjie Tan Yongliang Li Xiangzhong Ren Peixin Zhang Chuanxin He Lingna Sun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8期540-553,I0012,共15页
Although lithium-sulfur batteries(LSBs)exhibit high theoretical energy density,their practical application is hindered by poor conductivity of the sulfur cathode,the shuttle effect,and the irreversible deposition of L... Although lithium-sulfur batteries(LSBs)exhibit high theoretical energy density,their practical application is hindered by poor conductivity of the sulfur cathode,the shuttle effect,and the irreversible deposition of Li_(2)S.To address these issues,a novel composite,using electrospinning technology,consisting of Fe_(3)Se_(4)and porous nitrogen-doped carbon nanofibers was designed for the interlayer of LSBs.The porous carbon nanofiber structure facilitates the transport of ions and electrons,while the Fe_(3)Se_(4)material adsorbs lithium polysulfides(LiPSs)and accelerates its catalytic conversion process.Furthermore,the Fe_(3)Se_(4)material interacts with soluble LiPSs to generate a new polysulfide intermediate,Li_(x)FeS_(y)complex,which changes the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 pathway and facilitates the three-dimensional deposition of Li_(2)S,enhancing the reversibility of LSBs.The designed LSB demonstrates a high specific capacity of1529.6 mA h g^(-1)in the first cycle at 0.2 C.The rate performance is also excellent,maintaining an ultra-high specific capacity of 779.7 mA h g^(-1)at a high rate of 8 C.This investigation explores the mechanism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interlayer and LiPSs,and provides a new strategy to regulate the reaction kinetics and Li_(2)S deposition in LS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Polysulfide intermediates li_(2)S electrodeposition INTERLAYERS Electrostatic spinning Adsorption Catalysis
下载PDF
Plasma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Li_(2)TiSiO_(5) Anode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10
作者 Shangqi Sun Lingchao Xiao +1 位作者 Qifeng Qian Yunfeng Deng 《Energy Engineering》 EI 2024年第10期2769-2776,共8页
Solving intrinsic structural problems such as low conductivity is the main challenge to promote the commercial application of Li_(2)TiSiO_(5).In this study,Li_(2)TiSiO_(5) is synthesized by the sol-gelmethod,and the s... Solving intrinsic structural problems such as low conductivity is the main challenge to promote the commercial application of Li_(2)TiSiO_(5).In this study,Li_(2)TiSiO_(5) is synthesized by the sol-gelmethod,and the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Li_(2)TiSiO_(5) is carried out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using low-temperature plasma to enhance its lithium storage performance.The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and electrochemical tests demonstrate that plasma treatment can improve the degree of agglomeration.The peak position of the plasma-treated Li_(2)TiSiO_(5) is shifted to a lower angle,and the shift angle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sputtering power.Li_(2)TiSiO_(5) after 300 W bombardment shows excellent capacity(144.7 mA·hg^(−1)after 500 cycles at 0.1 Ag^(−1))and rate performance(140 mA·hg^(−1)at 5 Ag^(−1)).Electrochemical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excellent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is attributed to the enhancement of electronic and ionic conductivity by plasma bombard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SMA li_(2)TiSiO_(5) surface modification ANODE
下载PDF
双掺杂提升Li_(7)La_(3)Zr_(2)O_(12)锂离子传导能力
11
作者 赵珍珍 方泽成 +3 位作者 张宇 张昊俊 向兴 杨海涛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22,共6页
Li_(7)La_(3)Zr_(2)O_(12)(LLZO)固体电解质由于优越的综合性能,而极有可能应用于全固态锂电池。但其较低的锂离子电导率影响了电池性能。为进一步提高其锂离子传导能力,采用一定量Ga掺杂锂位将其稳定为立方相,并将不同半径的Cr^(3+),Sc... Li_(7)La_(3)Zr_(2)O_(12)(LLZO)固体电解质由于优越的综合性能,而极有可能应用于全固态锂电池。但其较低的锂离子电导率影响了电池性能。为进一步提高其锂离子传导能力,采用一定量Ga掺杂锂位将其稳定为立方相,并将不同半径的Cr^(3+),Sc^(3+),Gd^(3+)分别掺杂锆位,并研究它们对LLZO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Ga,Sc共掺时制备的Li_(6.4)Ga_(0.25)La_(3)Zr_(1.85)Sc_(0.15)O_(12)具有最高的室温离子电导率,可达1.20×10^(-3 )S/cm,而活化能仅为0.22 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电解质 锂镧锆氧 锂离子迁移 掺杂
下载PDF
Al_(0.25)Li_(6.25)La_(3)Zr_(2)O_(12)包覆LiCoO_(2)降低锂离子电池界面阻抗
12
作者 赵来安 《福建冶金》 2024年第1期58-61,共4页
本论文通过固相烧结法制备Al_(0.25)Li_(6.25)La_(3)Zr_(2)O_(12)(LLZO)包覆的LiCoO2(LCO)材料,以提高其界面稳定性并降低界面阻抗为目的。实验结果表明,电化学性能明显得到改善。在3.0-4.62 V的电压区间充放电50圈,包覆后材料的比容量... 本论文通过固相烧结法制备Al_(0.25)Li_(6.25)La_(3)Zr_(2)O_(12)(LLZO)包覆的LiCoO2(LCO)材料,以提高其界面稳定性并降低界面阻抗为目的。实验结果表明,电化学性能明显得到改善。在3.0-4.62 V的电压区间充放电50圈,包覆后材料的比容量保持率为70%,高于未包覆的65%。此外,包覆后材料的电荷转移电阻从22.5Ω降低至15.0Ω,倍率性能得到较大改善。本工作研究了固态电解质LLZO包覆钴酸锂对电性能的影响,对快充钴酸锂电池材料的设计具有较大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钴酸锂 Al_(0.25)li_(6.25)La_(3)Zr_(2)O_(12) 包覆
下载PDF
Li_(2)NiO_(2)补锂剂在锂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李磊 席菊 《汽车维修技师》 2024年第16期12-13,共2页
锂离子电池因其长循环寿命、高能量密度、低自放电率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和电动汽车。而固体电解质膜SEI的形成导致活性锂不可避免地损失,使得目前使用的大多数电极无法达到其预先设计的理论能量密度。针对这个问题,正极... 锂离子电池因其长循环寿命、高能量密度、低自放电率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和电动汽车。而固体电解质膜SEI的形成导致活性锂不可避免地损失,使得目前使用的大多数电极无法达到其预先设计的理论能量密度。针对这个问题,正极预锂化是一种有效的改善技术。本文概述了正极预锂化技术、介绍了Li_(2)NiO_(2)正极补锂剂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旨在为生产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寿命的锂离子电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预锂化 li_(2)NiO_(2)正极补锂剂 高能量密度
下载PDF
添加Li_2O对陶瓷CBN砂轮结合剂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鹏飞 李志宏 朱玉梅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3-65,共3页
本文主要研究了添加Li2O对Na2O-B2O3-Al2O3-SiO2陶瓷结合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Li2O添加量的增加,结合剂的耐火度显著降低;在0~6wt% Li2O添加量范围内,结合剂的耐火度下降较快,之后耐火度变化趋于平缓.随着Li2O添加量的增加,... 本文主要研究了添加Li2O对Na2O-B2O3-Al2O3-SiO2陶瓷结合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Li2O添加量的增加,结合剂的耐火度显著降低;在0~6wt% Li2O添加量范围内,结合剂的耐火度下降较快,之后耐火度变化趋于平缓.随着Li2O添加量的增加,结合剂的高温流动性增大.随着温度升高,相同组成结合剂的流动性明显增大.当添加6% Li2O时,磨具试样的抗弯强度出现一个最大值.当Li2O添加量低于6wt%时,随着Li2O含量增大,结合剂玻化程度逐渐改善,结合剂与磨粒结合紧密,磨具试样的强度增大;Li2O含量高于6wt%时,会因结合剂本身结构的变化和磨具显微结构的变坏,使磨具强度降低.磨具显微结构与磨具强度变化有着一致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2O 陶瓷结合剂 性能 影响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Li_(4)Ti_(5)O_(12)@TiO_(2)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15
作者 华丽 曾建华 +2 位作者 樊锋凯 朱玉涵 翁方青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1-278,共8页
用水热法制备Li_(4)Ti_(5)O_(12)@TiO_(2)复合材料与同样方法制备的尖晶石型Li_(4)Ti_(5)O_(12)进行对比.对2种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光电子能谱仪(XPS)进行表征;N_(2)吸附-脱附曲线进行比表面积分析;恒电流充放电测试... 用水热法制备Li_(4)Ti_(5)O_(12)@TiO_(2)复合材料与同样方法制备的尖晶石型Li_(4)Ti_(5)O_(12)进行对比.对2种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光电子能谱仪(XPS)进行表征;N_(2)吸附-脱附曲线进行比表面积分析;恒电流充放电测试和电化学交流阻抗(EIS)技术进行电化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Li_(4)Ti_(5)O_(12),和Li_(4)Ti_(5)O_(12)均呈颗粒状,粒径分别约为50和70nm.XPS分析显示Li_(4)Ti_(5)O_(12)@TiO_(2)中的Ti为+4价态.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Li_(4)Ti_(5)O_(12),复合了锐钛型TiO_(2)后其充放电比容量较纯Li_(4)Ti_(5)O_(12)高,主要原因是嵌入到尖晶石型Li_(4)Ti_(5)O_(12)晶格中的Li_(4)Ti_(5)O_(12)分析显示Li_(4)Ti_(5)O_(12)复合TiO_(2)后降低了欧姆接触电阻和电化学反应中的电荷转移电阻,提高了电极表面与电解液间的固-液界面双电层电容,有利于Li的嵌入和脱出,增大其可逆比容量.两种材料中Li的扩散系数分别为3.36×10^(-10)和2.03×10^(-12 )cm^(2)/s.比表面积分析显示复合TiO_(2)后的Li_(4)Ti_(5)O_(12)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73.65m/g),纯Li_(4)Ti_(5)O_(12)的比表面积为56.23m/g.Li_(4)Ti_(5)O_(12),复合TiO_(2)后作为锂电池的阳极材料更有利于Li扩散,为Li的脱嵌提供较好的通道,其比容量也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_(4)Ti_(5)O_(12) TiO_(2) 复合物 锂离子电池
下载PDF
固态电解质锂镧锆氧(Li_(7)La_(3)Zr_(2)O_(12))制备及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镇江 盖琪欣 +2 位作者 王云婷 姜兴涛 梁兴华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3-149,共7页
固态电解质(SSE)是锂离子电池(LIB)的关键材料.Li_(7)La_(3)Zr_(2)O_(12)(LLZO)固体电解质是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开发中的关键部分.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不同烧结温度后的四方Li_(7)La_(3)Zr_(2)O_(12)(t-LLZO)和立方Li_(7)La_(3)Zr_(2)O_(... 固态电解质(SSE)是锂离子电池(LIB)的关键材料.Li_(7)La_(3)Zr_(2)O_(12)(LLZO)固体电解质是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开发中的关键部分.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不同烧结温度后的四方Li_(7)La_(3)Zr_(2)O_(12)(t-LLZO)和立方Li_(7)La_(3)Zr_(2)O_(12)(c-LLZO),分析了两种样品的结构性能.800℃下烧结12小时的t-LLZO呈四方相,晶格尺寸为a=b=13.13064,c=12.66024,离子电导率为3.42×10^(-8) S·cm^(-1);1000℃下烧结12小时的c-LLZO呈立方相,晶格尺寸为a=b=c=13.03544,离子电导率为8.48×10^(-5) S·cm^(-1).另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计算了四方相和立方相的LLZO固体电解质材料的能带结构、晶格参数、态密度和键布居.通过理论计算解释了四方相LLZO离子电导率低于立方相LLZO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_(7)La_(3)Zr_(2)O_(12) 第一性原理 电导率 固态电解质 电子结构
下载PDF
高镍LiNi_(0.8)Co_(0.1)Mn_(0.1)O_(2)的锂离子导体Li_(3)PO_(4)的包覆改性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娟 刘占荣 +1 位作者 梁芳慧 贾鹏飞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82-3187,共6页
采用典型的溶胶-凝胶法,在高镍LiNi_(0.8)Co_(0.1)Mn_(0.1)O_(2)正极颗粒表面包覆不同含量的Li_(3)PO_(4)锂离子导体。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对Li_(3)PO_(4)包覆前后的LiNi_(0.8)Co_(0.1)Mn_(0.1)O_(2)样品的晶体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 采用典型的溶胶-凝胶法,在高镍LiNi_(0.8)Co_(0.1)Mn_(0.1)O_(2)正极颗粒表面包覆不同含量的Li_(3)PO_(4)锂离子导体。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对Li_(3)PO_(4)包覆前后的LiNi_(0.8)Co_(0.1)Mn_(0.1)O_(2)样品的晶体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合成材料的层状结构明显,阳离子混排度低,并且Li_(3)PO_(4)成功包覆在LiNi_(0.8)Co_(0.1)Mn_(0.1)O_(2)颗粒表面。另外,对4个样品进行了首次充放电,倍率放电和循环性能比较,结果表明经过Li_(3)PO_(4)包覆后的正极材料的综合电化学性能明显比未包覆样品优越。首次库伦效率从未包覆样品的84.2%提高到2%(质量分数)Li_(3)PO_(4)包覆样品的89.2%。而且在5C高倍率,2%(质量分数)Li_(3)PO_(4)包覆LiNi_(0.8)Co_(0.1)Mn_(0.1)O_(2)的放电比容量是129.7 mAh/g,远远高于未包覆样品的92.6 mAh/g。同时,在常温和高温环境下循环100次后,2%(质量分数)Li_(3)PO_(4)包覆LiNi_(0.8)Co_(0.1)Mn_(0.1)O_(2)的容量保持率比未包覆样品分别高出7.1%和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i_(0.8)Co_(0.1)Mn_(0.1)O_(2) li_(3)PO_(4)包覆 高倍率放电 优异循环稳定性 低电荷转移阻抗
下载PDF
Li_2B_4O_7晶体压电性能及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景和 李建利 +3 位作者 邢洪岩 李艳红 姚兰芳 周稳锁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176-,共1页
Li2 B4O7(简称LBO)晶体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压电晶体材料 ,特别适合于制作高频、宽带、低插入损耗的声表面波 (SAW)和体波 (BAW)器体。本文采用导纳圆图法和脉冲回波法测得LBO晶体的弹性及压电系数。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 ,弹性系数的交叉分... Li2 B4O7(简称LBO)晶体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压电晶体材料 ,特别适合于制作高频、宽带、低插入损耗的声表面波 (SAW)和体波 (BAW)器体。本文采用导纳圆图法和脉冲回波法测得LBO晶体的弹性及压电系数。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 ,弹性系数的交叉分量少 ,且数值相对较小 ;在 ( 0 0 1 )面内有较高的声波传播速度 ,其变化范围为 6 5 0 0~ 70 80m/s ,在 [0 0 1 ]方向有较低的声波传播速度 ,大约为 5 1 6 0m/s;而压电性能反映了在不同方向的机电耦合系数均比石英晶体相应参数大得多。该晶体具有较高的K2 S 值 ,机械加工性能良好 ,莫氏硬度 6 ,小于石英 ,可方便地用于制造谐振器。制作工艺与石英基本相同 :定向切割研磨清洗电极装架调频封装。谐振器性能测试结果与石英的比较表明谐振器的频率温度特性为抛物线型 ,转变温度在 - 1 0~ 5 5℃范围内 ,频率变化为 3× 1 0 -4 。这种晶体还具有良好的频谱响应 ,寄生频率高出主频 1 80kHz,衰减大于 30dB ,完全可以满足器件的使用要求。利用LBO晶体机电耦合系数较高的特点 ,还可以制作出调频范围较宽的压控振荡器 ,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可调性为 0 .47% ,比石英晶体振荡器 (可调性为 0 .0 4% )大 1 0倍。宽带晶体滤波器一般是由石英滤波器加展宽线圈制成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_2B_4O_7晶体 压电性能 声表面波器件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合成超细Li_(2+x)RE_xSi_(1-x)O_3及其离子导电性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汝芬 宋秀芹 贾密英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76-178,共3页
用溶胶 凝胶法合成了Li2 +xRExSi1 -xO3(RE =Pr ,Nd ,Sm ,Gd ;x =0~ 0 15 ) ,用DTA TG ,XRD ,TEM及交流阻抗等技术对样品的结构、形貌、粒径及离子导电性等进行了观察和测试。其固溶体形成范围是 0 <x≤ 0 0 9;平均粒径为 10 0n... 用溶胶 凝胶法合成了Li2 +xRExSi1 -xO3(RE =Pr ,Nd ,Sm ,Gd ;x =0~ 0 15 ) ,用DTA TG ,XRD ,TEM及交流阻抗等技术对样品的结构、形貌、粒径及离子导电性等进行了观察和测试。其固溶体形成范围是 0 <x≤ 0 0 9;平均粒径为 10 0nm ;在固溶体范围内 ,样品电导率随掺杂量增加而增高 ;与传统的固相反应合成方法相比 ,该法可使样品的生成温度降低 ,离子导电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li2+xRExSi1-xO3 离子导电性 溶胶-凝胶法
下载PDF
298.15K下LiCl-Li_(2)B_(4)O_(7)-H_(2)O体系中LiCl的活度系数和缔合平衡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田海滨 姚燕 宋彭生 《化学研究与应用》 CSCD 2000年第4期403-408,共6页
用锂离子选择电极和 Ag-Ag Cl电极测定了 2 98.1 5K下 Li Cl-Li2 B4O7-H2 O体系中离子强度范围为 0 .0 1~ 2 .50 mol· kg- 1 、不同 Li2 B4O7离子强度分数的 Li Cl的平均活度系数。由实验数据 ,用迭代法及多元线性回归法 ,求取了 ... 用锂离子选择电极和 Ag-Ag Cl电极测定了 2 98.1 5K下 Li Cl-Li2 B4O7-H2 O体系中离子强度范围为 0 .0 1~ 2 .50 mol· kg- 1 、不同 Li2 B4O7离子强度分数的 Li Cl的平均活度系数。由实验数据 ,用迭代法及多元线性回归法 ,求取了 Li B4O- 7离子对的形成计量缔合平衡常数 Km 及 Pitzer离子作用参数 ,并与实验值比较 ,标准偏差为 0 .0 1 38。同时该实验结果与 2 98.1 5K下 Li Cl-Li2 SO4-H2 O体系 Li Cl平均活度系数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比较 ,得到在 0 .0 5~ 1 .0 mol· kg- 1 离子强度范围内 Li Cl在 Li2 B4O7介质中平均活度系数随 Yb的增大而增大 ,而在 Li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体系 氯化锂 硼酸锂 活度系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