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ransmission of oxygen isotope signals of precipitation-soil water-drip water and its implications in Liangfeng Cave of Guizhou,China 被引量:11
1
作者 LUO WeiJun WANG ShiJie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8年第21期3364-3370,共7页
According to systemically monitoring results of oxygen(hydrogen) isotope compositions of precipita-tion,soil waters,soil CO2,cave drip waters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speleothems in Liangfeng Cave(LFC) in Guizhou Provi... According to systemically monitoring results of oxygen(hydrogen) isotope compositions of precipita-tion,soil waters,soil CO2,cave drip waters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speleothems in Liangfeng Cave(LFC) in Guizhou Province,Southwest China,it is found that local precipitation is the main source of soil waters and drip waters,and that the amplitudes of those δ 18O values of three waters(precipitation,soil water and drip water) decrease in turn in the observed year,which are 0‰ to -10‰, -2‰ to -9‰ and -6‰ to -8‰,respectively.Moreover,the δ 18O values for three waters show a roughly simultaneous variation,namely,that those values are lighter in the rainy seasons,weightier in the dry seasons,and that the average δ 18O value of drip waters is about 0.3‰ weightier than that of precipitation,which is modified by surface evaporation processes.We also find that oxygen isotope equilibrium is reached or neared in the formation processes of speleothems in LFC system,and that it is feasible to reconstruct paleotemperature and paleoprecipitation by using δ 18O values of speleothems.However,it should be noted that surface evaporation would affect the oxygen isotope values in the study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氧化同位素 洞穴堆积物 古代气候
原文传递
贵州凉风洞洞穴滴水水文水化学过程分析 被引量:40
2
作者 周运超 王世杰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8-215,共8页
通过对贵州荔波凉风洞 5个滴水点进行为期 1年的动态监测,表明除大气降雨携带的较少物质成份外,凉风洞滴水中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土壤,同时,示踪结果显示出凉风洞滴水对大气降雨的响应较快,滴水的物质组成直接源自于洞穴环境。洞穴滴水的... 通过对贵州荔波凉风洞 5个滴水点进行为期 1年的动态监测,表明除大气降雨携带的较少物质成份外,凉风洞滴水中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土壤,同时,示踪结果显示出凉风洞滴水对大气降雨的响应较快,滴水的物质组成直接源自于洞穴环境。洞穴滴水的化学组成中元素含量的变化主要由水运移过程中水 -土、水 -岩作用导致的方解石溶解-沉淀过程所控制,稀释作用、水来源的差异或者活塞流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其影响较弱,表明凉风洞滴水点的次生沉积物可能记录了环境变化信息。但水在洞穴顶板内运移过程中发生的水文地球化学过程 (岩石的溶解、方解石沉淀作用过程)以及洞穴滴水响应大气降雨的时间尺度、水动力过程、水流形式等因素,影响到凉风洞洞穴次生沉积物过去环境记录指标。因此,岩溶次生沉积物过去环境变化指标的解译应该有洞穴滴水水动力地球化学过程的结果作为支撑。这些过程的清晰化可以更好地为研究洞穴环境次生沉积记录的高分辨率、短时间尺度的过去变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凉风洞 洞穴滴水 水动力过程 作用特点
下载PDF
桂林凉风洞洞穴空气及滴水水化学对区域环境的响应 被引量:3
3
作者 吴夏 潘谋成 +5 位作者 殷建军 汪智军 朱晓燕 杨会 张美良 曹建华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13-520,共8页
针对广西桂林凉风洞洞穴空气(CO_(2)、δ^(13)C_(CO2))和滴水的物理、化学指标(水温、电导率、pH、Ca^(2+)、HCO_(3)^(-))开展一年监测。结果表明:受到洞穴上覆土壤层CO_(2)的影响,洞穴空气CO_(2)和δ^(13)C_(CO2)分别呈现出明显夏季高... 针对广西桂林凉风洞洞穴空气(CO_(2)、δ^(13)C_(CO2))和滴水的物理、化学指标(水温、电导率、pH、Ca^(2+)、HCO_(3)^(-))开展一年监测。结果表明:受到洞穴上覆土壤层CO_(2)的影响,洞穴空气CO_(2)和δ^(13)C_(CO2)分别呈现出明显夏季高、偏轻,冬季低、偏重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各个监测点CO_(2)和δ^(13)C_(CO2)存在差异的主要因为是受到洞穴内部结构的阻隔作用,以及土壤层CO_(2)在岩溶表层带不同滞留时间的影响,但是δ^(13)C_(CO2)变化相对于CO_(2)对于外界环境的响应更加灵敏,且不同季节洞穴的通风模式差异使得洞穴空气CO_(2)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夏季土壤CO_(2)为主要影响因素、冬季大气CO_(2)为主要影响因素。与此同时,洞穴滴水水化学指标也均表现出明显季节性变化特征。虽然雨季携带进入管道或裂隙的CO_(2)增加,但是与表层岩溶带“老水”混合使其整体上呈现为缓慢上升。桂林地区季节性干旱使得洞穴顶部入渗水补给量减少,导致对围岩的溶解量相对降低,使其成为水化学指标快速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此外,每个滴水点的水化学指标变幅因其径流路径的不同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风洞 洞穴CO2 δ13CCO2 水化学特征
下载PDF
贵州凉风洞综合体系的现代生态环境记录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启明 王世杰 黎廷宇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3期261-263,共3页
基于稳定碳同位素方法,通过对贵州凉风洞洞穴综合体系的逐项分析,表明洞穴滴水较好地继承了土壤水所携带的地表气候与生态环境信息.
关键词 贵州凉风洞 生态环境 稳定碳同位素
下载PDF
贵州凉风洞洞穴系统锶同位素特征 被引量:3
5
作者 朱小龙 罗维均 王世杰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9-216,共8页
对贵州茂兰自然保护区内凉风洞(LFD)洞穴系统中各组分(土壤水、洞穴滴水、土壤与基岩等)锶同位素组成(^(87)Sr/^(86)Sr)的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各个组分的^(87)Sr/^(86)Sr比值差异显著。不同剖面土壤水^(87)Sr/^(86)Sr比值明显不同,但均介... 对贵州茂兰自然保护区内凉风洞(LFD)洞穴系统中各组分(土壤水、洞穴滴水、土壤与基岩等)锶同位素组成(^(87)Sr/^(86)Sr)的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各个组分的^(87)Sr/^(86)Sr比值差异显著。不同剖面土壤水^(87)Sr/^(86)Sr比值明显不同,但均介于大气降水平均值和土壤之间;不同滴水点间^(87)Sr/^(86)Sr比值差异也很明显,大多落在洞穴上覆土壤水和基岩之间,受渗透水在洞穴顶板中发生的水-土作用和水-岩作用强度控制。此外,凉风洞上覆原生喀斯特森林生物量及其凋落物返还量较大,以植物落叶为主形成的凋落物层以及被微生物分解形成的表层有机土成为除洞穴上覆土壤和基岩外的另一个直接阳离子源,其释放的Sr随水体快速下渗对滴水^(87)Sr/^(86)Sr比值产生了明显影响。因此,利用本研究区洞穴滴水及其次生化学沉积物^(87)Sr/^(86)Sr指标表征洞穴上覆气候环境信息时,有必要事先识别不同物源^(87)Sr/^(86)Sr比值及其相对贡献、运移路径水文地质过程等限制性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风洞 土壤水 洞穴滴水 凋落物 锶同位素(^87Sr/^86Sr)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