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高产两系杂交中籼两优6326强化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胡锋 曹新国 +4 位作者 唐小马 王美琴 熊忠炯 王学会 程秀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8030-8031,共2页
[目的]研究两优6326杂交稻强化栽培技术。[方法]试验采用大区设计,强化栽培采用大孔软盘旱育秧,四周起垄栽培,每次沟中灌满水可保持7 d左右;水稻栽插密度设3个处理:强化栽培(6.7+16.6)cm×26.7 cm(S1)、强化栽培23.3 cm×26.7 c... [目的]研究两优6326杂交稻强化栽培技术。[方法]试验采用大区设计,强化栽培采用大孔软盘旱育秧,四周起垄栽培,每次沟中灌满水可保持7 d左右;水稻栽插密度设3个处理:强化栽培(6.7+16.6)cm×26.7 cm(S1)、强化栽培23.3 cm×26.7 cm(S2)、常规栽培16.6 cm×20.0 cm(CK);通过强化栽培与常规栽培对比,分析两优6326农艺、经济性状变化趋势,探讨不同栽培措施的作用效果。[结果]强化栽培S1处理获得实产9 940.5 kg/hm2,比对照增产5.0%,其有效穗比对照多15.0万/hm2,每穗实粒数多12.2粒,千粒重高0.7 g;S 2处理的有效穗比对照少16.5万/hm2,每穗实粒数多12.1粒,千粒重高1.2 g,产量与对照相当。[结论]强化栽培下两优6326表现穗大、结实率和千粒重高的特点,栽插密度以(6.7+16.6)cm×26.7 cm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优6326 超高产 两系杂交中籼 强化栽培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不同施氮量和密度对杂交中籼两优6326产量及穗粒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武丽 张四海 +3 位作者 叶传青 黄义德 武立权 高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84-685,共2页
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和密度对杂交中籼两优6326产量及穗粒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和密度对两优6326产量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而对株高、穗长及千粒重的影响不大。降低密度和提高施氮量有助于产量的增加。
关键词 两优6326 施氮量 密度 产量
下载PDF
优质香型超高产两系中籼组合两优6326特征特性及应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曹新国 胡锋 +1 位作者 王美琴 唐小马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8年第9期222-225,共4页
推广优质香型超高产两系杂交中籼组合两优6326。介绍两优6326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和栽培、繁殖制种技术。两优6326系宣城市农科所用自主选育的优质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宣69S"为母本、籼粳交优质淡香型恢复系"... 推广优质香型超高产两系杂交中籼组合两优6326。介绍两优6326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和栽培、繁殖制种技术。两优6326系宣城市农科所用自主选育的优质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宣69S"为母本、籼粳交优质淡香型恢复系"中籼WH26"为父本,配组而成的优质香型超高产两系杂交中籼组合。2004年3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7年通过国审(国审稻2007013)。两优6326各方面的表现优异,配套高产无公害栽培技术、优质高产繁殖制种技术有助于成果转化。现累计示范、推广面积逾45万hm2。该品种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南方稻区作优质一季稻种植,有利于优化粮食品质、促进农民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优6326 超高产 两系杂交中籼组合 香型杂交稻 特征特性 应用
下载PDF
不同氮肥施用量和播种期对两优6326产量的影响
4
作者 章卓梁 葛常青 丁力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4-85,87,共3页
在氮肥施用量及方法相同情况下,两优6326产量随着播种时间的推迟而降低;在相同播期条件下,两优6326产量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提高,结实率则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下降。播种时间的迟早比氮肥施用量多少对两优6326产量的影响程度更大。... 在氮肥施用量及方法相同情况下,两优6326产量随着播种时间的推迟而降低;在相同播期条件下,两优6326产量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提高,结实率则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下降。播种时间的迟早比氮肥施用量多少对两优6326产量的影响程度更大。试验结果表明,两优6326在生产上以纯氮施用量225.0~262.5 kg/hm2、5月15-20日播种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两优6326 氮肥施用量 播种期 产量
下载PDF
两优6326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5
作者 方锡文 钱太平 +3 位作者 张晓勇 陈建军 郭茂禄 徐志进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54-1255,共2页
两优6326由安徽省宣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而成,其熟期适中,产量高,米质优,尤其适合作再生稻种植,"一种两收"两季可收稻谷15 000 kg/hm2以上。对其特征特性和作再生稻种植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两优6326 再生稻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两优6326栽培密度和施肥水平试验
6
作者 耿基玉 黄秋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6期8176-8176,8186,共2页
[目的]为了寻求两优6326的最佳栽培模式。[方法]对两系杂交组合两优6326进行栽培密度和施肥水平2个试验,密度试验设5个处理,施肥水平试验设4个处理。[结果]从实际产量结果来看,密度试验12.0万株/hm2的产量最高,折合9865.95kg/hm2;30.0万... [目的]为了寻求两优6326的最佳栽培模式。[方法]对两系杂交组合两优6326进行栽培密度和施肥水平2个试验,密度试验设5个处理,施肥水平试验设4个处理。[结果]从实际产量结果来看,密度试验12.0万株/hm2的产量最高,折合9865.95kg/hm2;30.0万株/hm2的产量最低,折合9332.1kg/hm2。施肥水平处理1的产量最高,折合10293.45kg/hm2;处理2的产量最低,折合9454.35kg/hm2。从理论产量结果来看,密度试验22.5万株/hm2的产量最高,为13531.5kg/hm2,12.0万株/hm2的产量最低,为9865.95kg/hm2。施肥水平处理1的产量最高,为12412.50kg/hm2,处理2的产量最低,为9855.00kg/hm2。[结论]综合实际产量、理论产量等方面因素,提出两优6326的最佳栽培模式为:栽培密度22.5万株/hm2;基肥施尿素225kg/hm2,氯化钾150kg/hm2,过磷酸钙600kg/hm2;分蘖肥施尿素180kg/hm2,氯化钾120kg/hm2;穗肥施尿素45kg/hm2,氯化钾30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优6326 栽培密度 施肥水平
下载PDF
播期对不同水稻品种生长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3
7
作者 姚日升 韩湘云 +2 位作者 景元书 徐芸皎 黄鹤楼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3年第21期27-30,共4页
为优化南京地区最佳播期及最适品种,以水稻品种‘两优6326’、‘南粳44’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播期试验下水稻产量和生育期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水稻的生育进程也相应顺延,2种水稻全生育期均缩短;播期对‘南... 为优化南京地区最佳播期及最适品种,以水稻品种‘两优6326’、‘南粳44’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播期试验下水稻产量和生育期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水稻的生育进程也相应顺延,2种水稻全生育期均缩短;播期对‘南粳44’各产量构成因素无显著影响,而‘两优6326’有效穗数在不同播期处理间差异显著(sig=0.008,P<0.05);‘两优6326’的有效穗数、‘南粳44’的有效穗数及穗粒数sig值均小于0.05,均与产量呈显著性相关;‘两优6326’产量总体高于‘南粳44’。对2种品种适宜播期综合评价表明,该地区宜早种植籼稻‘两优6326’,及早熟晚粳品种‘南粳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优6326 '南粳44’ 播期 生育期 产量构成因素
下载PDF
不同留茬高度对豫南再生稻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8
作者 余贵龙 刘祥臣 +5 位作者 丰大清 张强 赵海英 张万平 李伟 陈昌 《中国稻米》 2018年第5期112-115,共4页
为探讨"中稻+再生稻"高效种植模式在豫南稻区的配套栽培技术,以两优6326为试验材料,开展了头季稻不同留茬高度对再生稻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留茬高度的提高,再生稻的生育期呈先缩短后延长的趋势,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 为探讨"中稻+再生稻"高效种植模式在豫南稻区的配套栽培技术,以两优6326为试验材料,开展了头季稻不同留茬高度对再生稻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留茬高度的提高,再生稻的生育期呈先缩短后延长的趋势,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降低,总穗数逐渐增加;当留茬高度低于25 cm时,倒4节及其以下节位是再生稻产量贡献的主要节位;当留茬高度在30~40 cm时,倒3节和倒4节是再生稻产量贡献的主要节位;当留茬高度高于45 cm时,倒2节和倒3节是再生稻产量贡献的主要节位。两优6326在留茬高度为45 cm时,再生季生育期最短,产量最高,达到5 665.5 kg/km^2,倒2节和倒3节产量的贡献率达70.57%。豫南稻区再生稻栽培可参照两优6326采取"留2保3争4"的措施,在收割时要兼顾当年腋芽生长的长度,充分利用倒2节和倒3节上的优势芽,提高再生稻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优6326 再生稻 留茬高度 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