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nge of Back Siltation in Lianyungang Harbor before and after Completion of the West Breakwater
1
作者 张华 虞志英 金鏐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SCIE EI 1999年第3期359-364,共6页
On the basis of a comparison of the field hydrological, sediment and topographic data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West Breakwater in Lianyungang Harbor, which has led to the change of topography fr... On the basis of a comparison of the field hydrological, sediment and topographic data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West Breakwater in Lianyungang Harbor, which has led to the change of topography from a strait to a bay, a synthetical analysis is conducted on the change of back silt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it is the change of coast line and the consequent change of hydrological condition and sediment movement that has led to the change of back siltation in the harbor. This phenomenon is caused by the lag effects of water current, sediment movement and local adjustment of topography after the construction, and it tends to be stable. The results of analysis provide not only a basis for extension of Lianyungang Harbor into a deep water harbor, but also propose a case for the study of the change of back siltation in a harbor on muddy coa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anyungang harbor West Breakwater artificial bay back siltation
下载PDF
连云港南部近岸带冲淤变化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陈祥锋 刘苍字 虞志英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96-101,107,共7页
选取连云港南部近岸带南北不同岸滩 4个典型断面的样品点进行主成分分析 ,得出研究区控制泥沙交换和冲淤变化的主要动力因素为潮流作用和潮流波浪混合作用。据此 ,尝试建立冲淤变化的协方差数学模型 ,经过对计算结果显著性分析和实证检... 选取连云港南部近岸带南北不同岸滩 4个典型断面的样品点进行主成分分析 ,得出研究区控制泥沙交换和冲淤变化的主要动力因素为潮流作用和潮流波浪混合作用。据此 ,尝试建立冲淤变化的协方差数学模型 ,经过对计算结果显著性分析和实证检验得出研究区域的冲淤趋势为“整体冲淤平衡 ,局部略有冲刷” ,从北到南 ,依次出现淤积平衡、冲淤平衡、冲刷平衡三种较为稳定的自然冲淤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云港 近岸带 主成分分析 协方差模型 冲淤环境 潮流作用 波浪作用
下载PDF
连云港港主体港区水交换三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兴刚 董敏 熊伟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2-99,共8页
利用基于有限体积法的三维海洋数值模型FVCOM,建立了连云港浅滩海域的三维潮流数值模型和对流扩散模型。运用对流扩散模型,对连云港港主体港区的保守物浓度进行三维模拟计算,并对港池的三维水交换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港池口门处的... 利用基于有限体积法的三维海洋数值模型FVCOM,建立了连云港浅滩海域的三维潮流数值模型和对流扩散模型。运用对流扩散模型,对连云港港主体港区的保守物浓度进行三维模拟计算,并对港池的三维水交换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港池口门处的水交换能力最强,并向港池底部逐渐减小,港池表、底层水交换能力差别很小,主体港区的平均滞留时间、半交换时间和冲洗时间分别约为13、5、84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云港港 三维数值模拟 对流-扩散 水交换 平均滞留时间
下载PDF
连云港附近海域水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21
4
作者 徐颖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4-57,共4页
对连云港附近海域水环境现状进行了调查和评价 ,结果表明 :连云港附近海域已受到重金属和有机物的污染 ,其中Pb和Hg的污染较重 ,部分海域呈富营养化状态 ,COD、无机氮、无机磷的含量已达发生赤潮的临界条件。
关键词 连云港市 水环境 富营养化 重金属 环境质量评价
下载PDF
连云港徐圩港区航道大风天强淤可能性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左书华 杨华 +1 位作者 张娜 庞启秀 《水道港口》 2013年第1期26-32,共7页
连云港海域流速不大,徐圩港区规划航道线南北两侧断面,平均流速在0.20~0.40 m/s;波浪作用相对较大,年平均H1/10最大波高为3.58 m;徐圩港区南部紧邻粉沙质区,位于粉沙向淤泥过渡的边缘地带;徐圩港区底质沉积物主要以细颗粒为主,中值粒... 连云港海域流速不大,徐圩港区规划航道线南北两侧断面,平均流速在0.20~0.40 m/s;波浪作用相对较大,年平均H1/10最大波高为3.58 m;徐圩港区南部紧邻粉沙质区,位于粉沙向淤泥过渡的边缘地带;徐圩港区底质沉积物主要以细颗粒为主,中值粒径一般都在0.01 mm以下,粘土含量在30%以上,属于淤泥质海岸性质;海域年平均含沙量在0.20 kg/m3左右,近岸河口或浅滩表层平均含沙量在0.10~0.20 kg/m3,外海域表层平均含沙量在0.1 kg/m3以下;台风期间海域含沙量骤增,近底层含沙量可达5.0 kg/m3以上。根据国内其他港口大风天回淤问题的研究经验和对骤淤(或强淤)条件的分析以及与连云港港区的对比分析,认为徐圩港区航道开辟后,也会出现大风天强淤情况,但淤积的形式应完全不同于粉沙质海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泥沙 强淤 连云港 徐圩港区
下载PDF
连云港港口海域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陈斌林 贺心然 +1 位作者 展卫红 田永祥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47-450,共4页
通过对连云港港口海域水质现状监测评价,发现了该海域的污染状况和主要污染物。在对污染源调查分析基础上,利用建立的港口海域潮流数值模型、浓度模型,计算了港口海域各个排污口CODCr的总量控制目标,并提出港口海域不同时期污染物控制规... 通过对连云港港口海域水质现状监测评价,发现了该海域的污染状况和主要污染物。在对污染源调查分析基础上,利用建立的港口海域潮流数值模型、浓度模型,计算了港口海域各个排污口CODCr的总量控制目标,并提出港口海域不同时期污染物控制规划,对解决港口海域的环境污染问题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云港 港口海域 污染物 总量控制 规划
下载PDF
连云港港区海洋环境质量状况 被引量:4
7
作者 韩照祥 何冠东 崔野舟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0年第6期46-50,共5页
为分析连云港海洋环境质量,对连云港港区水质、沉积物及生物因子进行监测。结果表明,港区内某些点位水质中无机氮含量较高,达到污染程度,其余点位监测指标均正常,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尚未对该海域造成污染。浮游植物31种,其中甲藻门8种,硅... 为分析连云港海洋环境质量,对连云港港区水质、沉积物及生物因子进行监测。结果表明,港区内某些点位水质中无机氮含量较高,达到污染程度,其余点位监测指标均正常,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尚未对该海域造成污染。浮游植物31种,其中甲藻门8种,硅藻门23种,浮游植物数量变动为1.84×10^4m^-3-1.16×10^5m^-3;底栖生物17种,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1.89。港区内水域环境时空变化表明,海水中锌含量连续大幅增加,其余指标均下降50%,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质量 沉积物 浮游植物 底栖生物 连云港
下载PDF
连云港西大堤工程建设影响作用评价 被引量:8
8
作者 徐军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7-73,共7页
西大堤的建成使连云港由原来的海峡通道型港口变为半封闭的人工海湾型港口,风浪条件改善,可利用的港口岸线大大加长,为连云港亿吨大港的建设提供了契机,也改善了连云港与东西连岛的交通条件,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改变了海湾... 西大堤的建成使连云港由原来的海峡通道型港口变为半封闭的人工海湾型港口,风浪条件改善,可利用的港口岸线大大加长,为连云港亿吨大港的建设提供了契机,也改善了连云港与东西连岛的交通条件,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改变了海湾内水动力与沉积环境。大堤建成后,湾内潮波由前进波转变为驻波,水体交换能力减弱,湾内水质污染加重,尤其是湾顶水域污染最重;同时加剧了湾内泥沙的淤积,在西大堤内侧形成新的潮滩,位于湾顶的老海滨浴场被淤废。由于西大堤封堵了连云海峡西口门,使得近岸泥沙的运移路径改变,北部的泥沙流自海州湾东去沿大堤折向东西连岛方向,在大堤的外侧和东西连岛外缘形成新的落淤场所,大沙湾和苏马湾海滨浴场受到影响。沉积作用的加剧已影响到港口及周边海岸与水利设施的正常运作,因而应加强对港区及周边海洋环境的监测与研究,缓建西大堤内侧北港区码头,并对西大堤西端进行透空式改造,以从根本上解决港区泥沙淤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云港 西大堤 沉积环境 海岛旅游 评价
下载PDF
连云港港口、产业与城市联动发展思路与对策 被引量:4
9
作者 胡林凤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138-140,共3页
城市拓展、港口建设与产业提升是连云港发展的三大主题,而港—产—城三者间的不协调也正是制约当前及今后城市整体发展的核心矛盾。在江苏沿海开发的背景与机遇下,连云港市应加强三者联动发展,充分发挥港口岸线资源优势,加快临港产业集... 城市拓展、港口建设与产业提升是连云港发展的三大主题,而港—产—城三者间的不协调也正是制约当前及今后城市整体发展的核心矛盾。在江苏沿海开发的背景与机遇下,连云港市应加强三者联动发展,充分发挥港口岸线资源优势,加快临港产业集群,形成现代港口带动和辐射效应,建设大港口、发展大产业、构筑大城市,从而更好地服务和带动区域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沿海开发 连云港市 “港—产—城”联动发展 对策措施
下载PDF
连云港西大堤工程后港区自然环境变化概述 被引量:8
10
作者 程琪 虞志英 《海洋工程》 CSCD 1999年第3期54-61,共8页
通过对连云港西大堤工程建设前后水文、泥沙和地形等自然环境现场调查资料的比较,对连云港由海峡地形变化成海湾地形以后,港内水域自然环境发生的变化进行综合分析。分析结果不仅为连云港深水港的扩建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亦为淤泥质... 通过对连云港西大堤工程建设前后水文、泥沙和地形等自然环境现场调查资料的比较,对连云港由海峡地形变化成海湾地形以后,港内水域自然环境发生的变化进行综合分析。分析结果不仅为连云港深水港的扩建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亦为淤泥质海岸港口工程大规模人工改造后的自然环境研究提供了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云港 西大堤 海湾 自然环境
下载PDF
港口—腹地经济一体化模式构建研究——以连云港港口—淮海经济区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成长春 刘波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76-79,共4页
港口—腹地经济一体化模式的构建是一项涉及区域范围广、任务多、关系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处理好各个方面的关系。连云港港口—淮海经济区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特殊性,决定了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模式与其他港口—腹地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模式不... 港口—腹地经济一体化模式的构建是一项涉及区域范围广、任务多、关系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处理好各个方面的关系。连云港港口—淮海经济区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特殊性,决定了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模式与其他港口—腹地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模式不同。借鉴国内外港口—腹地经济一体化运作模式,分析了连云港港口-淮海经济区经济一体化模式构建的动力机制及遵循原则,进而提出了基于市域的港城经济一体化模式、基于产业带的港带经济一体化模式、基于都市圈的港圈经济一体化模式及基于经济区的港域经济一体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口-腹地经济 动力机制 构建原则 一体化模式 连云港港-淮海经济区
下载PDF
试论连云港港口的发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苏进 徐敏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66-68,共3页
从区位、资源、政策、环境、技术等方面分析了连云港港口发展的内外因素,认为良好的岸线资源是港口建设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优越的区位是港口吞吐量持续增长的货源保障;科学技术是促进港口发展的有效手段;改革开放的政策是推动港口发展的... 从区位、资源、政策、环境、技术等方面分析了连云港港口发展的内外因素,认为良好的岸线资源是港口建设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优越的区位是港口吞吐量持续增长的货源保障;科学技术是促进港口发展的有效手段;改革开放的政策是推动港口发展的强劲动力;建设友好型环境是对港口发展提出的要求。指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将使连云港港综合通过能力不断提高,吞吐量持续增长,肩负起时代所赋予的重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云港 港口 发展
下载PDF
连云港海域悬沙和表层沉积物交换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红 顾勇 +1 位作者 马兴华 金鏐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3-40,共8页
采用粒度谱计算方法分析连云港及邻近海域悬沙和表层沉积物交换特征,为徐圩防波堤口门布置和连云港港航道回淤研究提供理论支撑。连云港港主航道和徐圩航道5 m等深线以外的区域悬沙和表层沉积物交换率为0.1~0.2,表明航道回淤强度将处于... 采用粒度谱计算方法分析连云港及邻近海域悬沙和表层沉积物交换特征,为徐圩防波堤口门布置和连云港港航道回淤研究提供理论支撑。连云港港主航道和徐圩航道5 m等深线以外的区域悬沙和表层沉积物交换率为0.1~0.2,表明航道回淤强度将处于较低水平,对今后航道维护有利;5 m等深线以内区域的交换率为0.3~0.4,悬沙落淤对航道回淤有一定贡献,表明该航道段回淤量相对较大,计算结果与实测航道回淤强度分布特征基本一致。灌河口沙嘴正常天气条件下交换率小于0.2,说明悬沙落淤对沙嘴的影响较小;5 m等深线以内破波带水域交换率大于0.5,表明悬沙和表层沉积物交换频繁。连云港港及邻近海域悬沙和表层沉积物交换主要为粒径小于62μm的细颗粒组分。分析结果表明,为减少泥沙回淤对徐圩港区港池正常运行的影响,兴建防浪挡沙堤并将堤头布置在破波带之外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云港港 悬浮泥沙 表层沉积物 粒度谱计算 泥沙交换
下载PDF
连云港30万吨级航道工程疏浚土抛泥扩散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丁琦 谢军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5-31,36,共8页
利用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对连云港航道抛泥扩散观测期间的流场和含沙量进行了模拟计算。在对实测成果验证良好的基础上,研究了各抛泥方案中疏浚土倾倒所产生的悬浮泥沙的扩散规律及其对周边水域含沙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两艘舱... 利用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对连云港航道抛泥扩散观测期间的流场和含沙量进行了模拟计算。在对实测成果验证良好的基础上,研究了各抛泥方案中疏浚土倾倒所产生的悬浮泥沙的扩散规律及其对周边水域含沙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两艘舱容4 500 m3的耙吸式抛泥船,在拟设抛泥点的流向偏向航道一侧时进行抛泥作业,所产生的悬浮泥沙能较快地沿水流方向扩散,高含沙水体的存在时间及扩散距离均较短,对临近航道含沙量的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云港30万吨级航道 疏浚土 抛泥扩散 二维数值模拟
下载PDF
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工程抛泥悬浮物扩散观测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华 马兴华 +1 位作者 谢锐 王大伟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1-115,121,共6页
依托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工程,分析了ADCP走航式测沙技术应用于含沙量较低的连云港淤泥质海岸的可行性,重点研究主航道疏浚土在抛泥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悬浮物扩散运动规律及其对连云港徐圩港区航道回淤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为连云港港30万... 依托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工程,分析了ADCP走航式测沙技术应用于含沙量较低的连云港淤泥质海岸的可行性,重点研究主航道疏浚土在抛泥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悬浮物扩散运动规律及其对连云港徐圩港区航道回淤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为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抛泥作业的改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 ADCP 抛泥 扩散
下载PDF
论连云港临港开发的重点及对策
16
作者 曹佳鸣 古龙高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40-43,共4页
当代经济发展中 ,港口产业产生的乘数效应是巨大的。实施临港开发战略 ,就是要依托连云港所具有的国内外货物中转、装卸、加工 ,国内外游客运送及临海工业、仓储信息业等特殊功能 ,加快港口规划建设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临港大工业和... 当代经济发展中 ,港口产业产生的乘数效应是巨大的。实施临港开发战略 ,就是要依托连云港所具有的国内外货物中转、装卸、加工 ,国内外游客运送及临海工业、仓储信息业等特殊功能 ,加快港口规划建设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临港大工业和新兴第三产业 ,带动苏北地区、陇海兰新地带经济的发展。同时 ,只有以港口发展为纽带联合内地共同开发 ,以产业园区建设为核心推进开发 ,以城市建设为基础带动开发 ,才能保证临港开发战略落到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云港 港口 开发 战略 研究
下载PDF
连云港西大堤工程后人工海湾内回淤强度的测算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华 《海洋工程》 CSCD 2000年第1期70-74,共5页
本文重点研究了连云港西大堤工程后人工海湾内的回淤状况 ,得出以下结论 :西大堤的封堵使人工海湾内的水动力和泥沙运动产生了明显的变化。但这只是工程后的局部调整 ,不会造成严重的淤积。由于湾内泥沙供应量的减少 ,连云港仍将维持冲... 本文重点研究了连云港西大堤工程后人工海湾内的回淤状况 ,得出以下结论 :西大堤的封堵使人工海湾内的水动力和泥沙运动产生了明显的变化。但这只是工程后的局部调整 ,不会造成严重的淤积。由于湾内泥沙供应量的减少 ,连云港仍将维持冲淤相对平衡的状态。并且 ,本文以实测资料为依据 ,对两类主要的回淤预报公式进行了分析评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云港 人工海湾 西大堤 回淤强度 港池
全文增补中
连云港陆桥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芳 王余民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45-48,共4页
连云港作为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 ,其特殊地位对连云港市及大陆桥沿线开放型经济的作用和影响较大 ,在分析其特殊地位的基础上 ,提出制定连云港陆桥经济发展战略 ,必须确立“以港兴市、依桥兴港、港桥互动”的发展思路 ,实施轴线辐射和梯... 连云港作为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 ,其特殊地位对连云港市及大陆桥沿线开放型经济的作用和影响较大 ,在分析其特殊地位的基础上 ,提出制定连云港陆桥经济发展战略 ,必须确立“以港兴市、依桥兴港、港桥互动”的发展思路 ,实施轴线辐射和梯度推移相结合的空间发展战略模式 ,同时 ,要加强发展极建设 ,将中心与陆桥外围相对接 ,实现东西大中城市互相联动 ,从而全面提升东桥头堡的综合竞争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云港 陆桥经济 发展战略 以桥兴港 港桥互动 发展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