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释楚简中用为“契”“窃”“察”之字——兼谈“■”“■”的来源
1
作者 刘云 《中国文字研究》 2023年第2期60-64,共5页
学者或将上博简《子羔》中表示商先祖“契”的字,与楚文字中用为“窃”“察”之字所从的声旁认同。本文同意这一观点,并进一步认为,这些用为“契”“窃”“察”之字,都是从“子”字异体演变而来。本文还讨论了“■”“■”的来源,认为... 学者或将上博简《子羔》中表示商先祖“契”的字,与楚文字中用为“窃”“察”之字所从的声旁认同。本文同意这一观点,并进一步认为,这些用为“契”“窃”“察”之字,都是从“子”字异体演变而来。本文还讨论了“■”“■”的来源,认为它们也是从“子”字异体演变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老学史中的杨朱思想——兼论《列子》书非伪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固盛 李海杰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5-42,共8页
杨朱是先秦道家的重要人物,主张"为我""贵生""全性保真"。在老庄思想的演变过程中,杨朱起着承先启后的重要作用。杨朱和列子的关系也十分密切,今本《列子》非伪,其中的《杨朱篇》可以作为研究杨朱思想的... 杨朱是先秦道家的重要人物,主张"为我""贵生""全性保真"。在老庄思想的演变过程中,杨朱起着承先启后的重要作用。杨朱和列子的关系也十分密切,今本《列子》非伪,其中的《杨朱篇》可以作为研究杨朱思想的基本材料。在中国古代老学史上,大家对《列子》十分重视,解《老》时普遍征引该书,并以杨朱思想证《老》。从老学史的验证来看,或者从道家思想的发展和演变来看,我们都应该重新认识列子和杨朱思想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朱 老学史 《列子》
下载PDF
从《文选》李善注看《列子》并非伪书 被引量:2
3
作者 刘群栋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33-139,共7页
《列子》是先秦道家典籍,是列子门人记录列子思想的著作。该书在流传过程中经过后人整理附益,增加了一些晚出的内容,因而导致部分学者怀疑《列子》是伪书,"伪书说"者多认为魏晋人作伪。从《文选》李善注引用《列子》条目来看... 《列子》是先秦道家典籍,是列子门人记录列子思想的著作。该书在流传过程中经过后人整理附益,增加了一些晚出的内容,因而导致部分学者怀疑《列子》是伪书,"伪书说"者多认为魏晋人作伪。从《文选》李善注引用《列子》条目来看,《列子》在两汉魏晋直至南朝宋齐梁期间一直流传有序,西汉、东汉、曹魏、西晋、东晋很多作家都曾引用过《列子》,其中尤以张衡、曹植、嵇康、左思、张协、潘岳、陆机引用次数较多。这些情况表明,从西汉到东晋《列子》一直流传有序,魏晋间有人作伪之说难以成立。《列子》既然不是伪书,其价值和地位也应该重新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子 《列子》 《文选》 李善注
下载PDF
《列子》中无佛家思想——《列子》非伪书证据之一 被引量:1
4
作者 管宗昌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29-31,共3页
大胆质疑《列子》伪书说,分析伪书说的一些重要论据,指出其诸多纰谬,认为《列子》与佛教并无关系,《列子》中无佛家思想。
关键词 《列子》 伪书说 “化人” 《穆天子传》
下载PDF
《正字通》著作权考辨——兼论张自烈、廖文英之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段晓华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0-143,共4页
《正字通》是明末清初的流行字典,也是当前语言文字学研究的重要典籍文献。长期以来,有关此书的著作权与署名问题存在着争论,意见不一。最新文献资料研究显示,此书是由张自烈撰著,廖文英刊行,二人是文友及主客关系。
关键词 《正字通》 张自烈 廖文英 著作权
下载PDF
《文选》所录《子虚赋》、《上林赋》及《洞箫赋》创作时间新考——兼考王褒卒年 被引量:5
6
作者 韩晖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1-45,共5页
《文选》所录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原为一篇,其创作当开始于建元六年,定稿当在元光元年五月至九月间;《子虚赋》部分当完成于建元六年秋稍前,《上林赋》部分当作于建元六年底至元光元年五月稍后。学术界将王褒的《洞箫赋》... 《文选》所录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原为一篇,其创作当开始于建元六年,定稿当在元光元年五月至九月间;《子虚赋》部分当完成于建元六年秋稍前,《上林赋》部分当作于建元六年底至元光元年五月稍后。学术界将王褒的《洞箫赋》系年于神爵元年是错误的,原因在于对王褒入朝时间和卒年缺乏考证。王褒入朝当始于神爵元年。王褒之卒年,当在甘露四年或黄龙元年。其《洞箫赋》当作于五凤三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相如 《天子游猎赋》 王褒 《洞箫赋》
下载PDF
《列子》与《庄子》叙述特征的差异及两书的先后关系——从两书近同文字的比较说起 被引量:1
7
作者 管宗昌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15,24,共7页
《列子》与《庄子》在文字表述上的近同处有16处之多。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列子》更注重寓言故事和情节的独立完整性;而《庄子》则注重利用寓言进行理论的阐发,更擅长理论的阐述。《列子》归于故事情节性,而《庄子》则更重于理论阐述的... 《列子》与《庄子》在文字表述上的近同处有16处之多。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列子》更注重寓言故事和情节的独立完整性;而《庄子》则注重利用寓言进行理论的阐发,更擅长理论的阐述。《列子》归于故事情节性,而《庄子》则更重于理论阐述的目的性。比较也证明,《列子》应早于《庄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子》 《庄子》 近同文字 先后
下载PDF
《列子》中的偏正式复音词语义构成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张传真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10期106-107,126,共3页
《列子》是一部富有争议性的道家思想作品,历来也是进行语言史研究的重要语料。通过考察《列子》中偏正式复音词的语义构成状况,可以发现《列子》中的偏正式复音词的语义构成关系比较复杂,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语词汇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 《列子》 偏正式复音词 语义
下载PDF
《列子》支配式复音词初探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传真 《宜春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113-115,共3页
《列子》是一部道家思想的作品,它的语言也成为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语料。支配式复音词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考察《列子》中支配式复音词的语义构成状况,我们可以发现:《列子》书中支配式复音词的数量比较多,涉及事物的范围也比较广,同... 《列子》是一部道家思想的作品,它的语言也成为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语料。支配式复音词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考察《列子》中支配式复音词的语义构成状况,我们可以发现:《列子》书中支配式复音词的数量比较多,涉及事物的范围也比较广,同时语义构成关系比较复杂,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语词汇的不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子 支配式复音词 构词方式
下载PDF
《列子》中的联合式复音词语义构成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传真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118-120,共3页
《列子》是部富有争议性的道家思想作品,它的语言也成为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语料。联合式复音词是《列子》复音词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考察《列子》中联合式复音词的语义构成状况,可以发现:《列子》书中联合式复音词的语义构成关系比较复杂... 《列子》是部富有争议性的道家思想作品,它的语言也成为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语料。联合式复音词是《列子》复音词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考察《列子》中联合式复音词的语义构成状况,可以发现:《列子》书中联合式复音词的语义构成关系比较复杂,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语词汇的不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子 联合式复音词 构词方式
下载PDF
《列子》真伪之辨与《列子》认知的重建
11
作者 王保国 王淏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9-94,共6页
《列子》真伪之辨历千百年,主伪、主亦真亦伪、主真,各言其是,争论不休,至今也没有定论。长期以来真伪论争几乎成了《列子》研究的唯一工作,这严重影响了《列子》思想及其价值的探讨,这对一部古籍来说是不公平的。《列子》真伪的不确定... 《列子》真伪之辨历千百年,主伪、主亦真亦伪、主真,各言其是,争论不休,至今也没有定论。长期以来真伪论争几乎成了《列子》研究的唯一工作,这严重影响了《列子》思想及其价值的探讨,这对一部古籍来说是不公平的。《列子》真伪的不确定不能成为认识《列子》的绊脚石,我们应该在《列子》真伪梳理的基础上,甚至可以尝试在《列子》作为道家著述的基础上,对列子其人、《列子》其书、列子学派思想及其学术地位形成一个基础共识和基本定位,以便推动《列子》研究的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子 《列子》 道家
下载PDF
《列子》自然本体论的音乐欣赏审美
12
作者 卞鲁晓 张允熠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0-65,共6页
《列子》认为在音乐欣赏中人们可获得音乐美感,这种美感不仅仅是单纯的感官体验,更重要的是精神的愉悦和知性的满足。它们既体现在音乐欣赏产生的审美心理效应上,也体现在明确音响感知、深度情感交流和想象联想之中,以及对音乐自然之道... 《列子》认为在音乐欣赏中人们可获得音乐美感,这种美感不仅仅是单纯的感官体验,更重要的是精神的愉悦和知性的满足。它们既体现在音乐欣赏产生的审美心理效应上,也体现在明确音响感知、深度情感交流和想象联想之中,以及对音乐自然之道的理解。《列子》把音乐意象提升到境界的层面,使作为技艺的音乐艺术通过最初的感知达到虚实之间的领悟,这是深层的审美分析,也是对生存之娱的最根本看法,完成了在本体层面对音乐的最后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子 音乐欣赏 音乐情感 意象 境界
下载PDF
玄奘西行对唐代小说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青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8-75,共8页
玄奘西行所带回的“烈士池”与“大象报恩”两个西域传说在中国本土产生了强大的影响 ,中唐以后 ,它们作为小说创作的母题而被反复运用 ,产生了符合本土文化观念与审美趣味的巨大演变。论文论述了这两个母题在唐朝小说中的演变发展过程 ... 玄奘西行所带回的“烈士池”与“大象报恩”两个西域传说在中国本土产生了强大的影响 ,中唐以后 ,它们作为小说创作的母题而被反复运用 ,产生了符合本土文化观念与审美趣味的巨大演变。论文论述了这两个母题在唐朝小说中的演变发展过程 ,指出这些母题在印度、中土具有不同的发展趋向 ,不同的情节发展表现出两国文化在某些核心观念上的巨大差异 ,作为文学接受的典型例子 ,这一个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奘 《大唐西域记》 烈士池 《杜子春》 大象报恩
下载PDF
司马相如《子虚赋》与《天子游猎赋》辨 被引量:3
14
作者 鲁红平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6-30,共5页
《文选》将司马相如的《天子游猎赋》分为《子虚赋》、《上林赋》 ,一直沿用到现在。这使后人错误地把《文选》中分出的《子虚赋》当作游梁时所作。本文主要从司马相如本人以及《文选》分出《子虚赋》入手 ,与枚乘的《七发》进行比较 ,... 《文选》将司马相如的《天子游猎赋》分为《子虚赋》、《上林赋》 ,一直沿用到现在。这使后人错误地把《文选》中分出的《子虚赋》当作游梁时所作。本文主要从司马相如本人以及《文选》分出《子虚赋》入手 ,与枚乘的《七发》进行比较 ,认为《文选》所分出的《子虚赋》只能作于武帝时。而将本来是一个整体的《天子游猎赋》分为两篇是不科学的 ,主张恢复《史记》《汉书》里面的称呼———《天子游猎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相如 《子虚赋》 《天子游猎赋》 枚乘 《七发》
下载PDF
《列子》以想象创设意象的思维路径解读
15
作者 卞鲁晓 张允熠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126-130,共5页
《列子》以为存在于直观感性之下的体验皆是瞬间现象,因此必须追问这些现象背后解释世间万变的根据。以文学形式承载哲学思考,用跨越自然生存空间的想象创设意象启发人们去思考现象背后解释万变的理想根据,可以获得精神上的超越,实现对... 《列子》以为存在于直观感性之下的体验皆是瞬间现象,因此必须追问这些现象背后解释世间万变的根据。以文学形式承载哲学思考,用跨越自然生存空间的想象创设意象启发人们去思考现象背后解释万变的理想根据,可以获得精神上的超越,实现对现实世界的审美观照。这种思维历经三重路径:首先,体验感性直观经验世界的有限,描述自然状态下各类生命所经历的生存现象;其次,经由想象创设梦幻之境的人生镜像,在想象的空间里塑造一系列不受生存困扰的人物形象;最后,有限经由想象而见于无限,想象的无限可能使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趋于审美,使《列子》营造的生存充满意趣,最终使主体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世界 《列子》 意象世界 思维路径 自由境界
下载PDF
《列子》的“化”:本体设定与具象过程
16
作者 卞鲁晓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70-177,327,共8页
《列子》的"化"是由形而上抽象之根据向形而下之具象运化生成的哲学设定,是其解释宇宙现象、论人生形而上存在的核心概念。学界囿于《列子》文本问题,尚未对《列子》"化"展开深入研究。文章在两个层面多个维度展开... 《列子》的"化"是由形而上抽象之根据向形而下之具象运化生成的哲学设定,是其解释宇宙现象、论人生形而上存在的核心概念。学界囿于《列子》文本问题,尚未对《列子》"化"展开深入研究。文章在两个层面多个维度展开对"化"的讨论。在形而上层面,《列子》以动态之"化"体现本体恒动的态势和作用机制,以"无"标识"化"的生化根据、以"气"为"无"至"有"的中介,是时间上超越一切无始无终的永恒,根本目的在于对人的超越存在进行说明。在形而下层面,《列子》运"化"为"几"自然流变于多样生物之间,成为居于有成毁的现实空间中有始有终的具体存在,突出人类学习不异生死幻化之能的可操作性。《列子》"化"区别于道家之"道"的抽象和纯粹,在形而上和形而下两个层面自如运化,其目的在于实现《列子》超越的人生境界,这一思理路体现了中国哲学由"本"及"体"的思维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子》 形而上 形而下 具象 时空 境界
下载PDF
竹书《周易》文字试解三则
17
作者 刘信芳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13,共4页
竹书《周易》"■"字曾见于包山简,又作"■",何琳仪隶作"■"。学者或否定其说,释为"灭"。由竹书"■",帛本作戾,今本作冽,可知何琳仪隶■作"■"是正确的。"■"应... 竹书《周易》"■"字曾见于包山简,又作"■",何琳仪隶作"■"。学者或否定其说,释为"灭"。由竹书"■",帛本作戾,今本作冽,可知何琳仪隶■作"■"是正确的。"■"应是《说文》"瀱"字之异。竹书《周易》"畜",今本作"菑",二者音义皆近。竹书《周易》"■",帛《易》作"(扌短)",阜《易》作"端",今本作"朵",京《易》作"椯",论者或谓"■"为误字,其实"■"与"朵"音近,涵义与"朵"亦有联系,不宜认为有误。"(扌短)"、"端"、"椯"与"朵"的音义联系亦可得到合理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竹书 周易
下载PDF
《子虚》《上林》的分合及其相关问题新探 被引量:2
18
作者 富世平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34-36,共3页
传统上所说《子虚》《上林》当为一篇作品。前年左右的“子虚之赋”乃《天子游猎赋》前一部145分的部分初稿,具体讲,当是前一部分中子虚所对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 《子虚赋》 《上林赋》 《天子游猎赋》 分合 《史记·司马相如传》
下载PDF
《豫章丛书》本《芑山文集》点校后记 被引量:1
19
作者 谢苍霖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60-63,共4页
张自烈是明末清初一位“严气正性”的名士和著作家,其交游之广、著述之丰,世所罕见。所撰《芑山文集》经清初至康熙中叶三次辑刻后遭禁毁,民国初年始刊入《豫章丛书》,今为全国高校古籍整理重点规划项目子项目之一。通过版本考察与对比... 张自烈是明末清初一位“严气正性”的名士和著作家,其交游之广、著述之丰,世所罕见。所撰《芑山文集》经清初至康熙中叶三次辑刻后遭禁毁,民国初年始刊入《豫章丛书》,今为全国高校古籍整理重点规划项目子项目之一。通过版本考察与对比,整理者发现行世《豫章丛书》本与馆藏俞王爵校辑本同源,差异较小,而与馆藏清初叶瞻泉刻本无渊源关系,差异较大。这三种版本时代背景不同,风貌各异。取俞辑本以校《豫章丛书》本,使后者愈益完善,其中珍贵史料得以更好地发掘利用,便是今番点校整理的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自烈 《芑山文集》 古籍整理 《豫章丛书》
下载PDF
“太虚”与“涅槃”:《列子注》融庄佛之人生境界
20
作者 卞鲁晓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52-56,共5页
张湛注《列子》,建立了以"虚"为本体的"至虚"理论,其目的在于为东晋名士建立一种本体的体系,以便于追求一种理想的人格和自由的精神境界。这个精神境界被张湛规定为"太虚"之境,既有着庄子"逍遥游&qu... 张湛注《列子》,建立了以"虚"为本体的"至虚"理论,其目的在于为东晋名士建立一种本体的体系,以便于追求一种理想的人格和自由的精神境界。这个精神境界被张湛规定为"太虚"之境,既有着庄子"逍遥游"的心灵维度,又与佛教的"涅槃"之境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张湛赋予"太虚"宗主的地位,以此参悟死亡的真切含义,从终极关怀的意义上摆脱生与死的困惑,最终实现既符合本能的欲望,又不背离自然之道,达到形与神的和谐,成就人生的最高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子注》 “太虚” “涅槃” 精神境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