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2篇文章
< 1 2 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unctional Enrichment of Utopian Distribution of Plant Life-Forms
1
作者 James N. Furze Quanmin Zhu +1 位作者 Feng Qiao Jennifer Hill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2013年第12期37-48,共12页
Adaptive fuzzy neural inference systems are used to illustrate the primary nodal number of plant life-forms. Categorization of two candidate areas is carried out using the water-energy dynamic (for Ecuador, South Amer... Adaptive fuzzy neural inference systems are used to illustrate the primary nodal number of plant life-forms. Categorization of two candidate areas is carried out using the water-energy dynamic (for Ecuador, South America) and Macedonia, Southern Europe), within which the life-form spectra are distributed. Genetic optimization methods are used to expand the primary nodal number to the complete number of life-form categories.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elements exhibits a stochastic, binomial distribution and the utopia line and curve are summarized which enhance accuracy of the climatic data and of the consequent numbers of plant species occurrences. Expansion of the distribution of each life-form category is approximated within the Z utopia hyperplane with use of the functional approximation algorithm. This process gives additional structure and informative value to the Z plane, enhancing our ability to make informed policy decisions concerning species and ecosystem conserv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ptive Neural Fuzzy INFERENCE System PLANT life-form Genetic Optimization Stochastic UTOPIA FUNCTIONAL Approximation Algorithm
下载PDF
The image simulation arithmetic of the degradating process of porous biologic ceramic in life-form
2
《Chinese Journal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English Edition)》 2001年第3期152-154,共3页
关键词 life The image simulation arithmetic of the degradating process of porous biologic ceramic in life-form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of life-form and growth-form of plant species in an alpine ecosystem of North-West Himalaya 被引量:4
3
作者 R. K. Vashistha Neelam Rawat +3 位作者 A. K. Chaturvedi B. P. Nautiyal P. Prasad M. C. Nautiyal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4期501-506,共6页
The present study was conducted in the alpine pastures of Tungnath (30° 14' N and 79° 13' E) to observe life-form and growth-form patterns of alpine plant species under grazed and ungrazed conditions and... The present study was conducted in the alpine pastures of Tungnath (30° 14' N and 79° 13' E) to observe life-form and growth-form patterns of alpine plant species under grazed and ungrazed conditions and to work out the plant life form spectrum. Species were categorized as plant habit, height and length of growth-cycle and life-form classes according to Raunkiaer's syst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otal of 68 species at grazed site, hemicryptophytes (He) accounted for 50.00% species, followed by cryptophytes (26.47%), chamaephytes (16.18%), phanemphytes (4.41%) and therophytes (2.94%). At the ungrazed site in 65 plant species, hemicryptophytes (He) accounted fo'r 49.23% species, cryptophytes (26.15%), chamaephytes (15.38%), phanerophytes (6.15%) and ther6phytes (3.08 % species). In general, hemicrptophyte are dominant^in both sites i.e. graged and ungrazed. Growth form categories were classified as forbs, shrubs, grasses and sedges'and undershrubs, according to plant habit and height. On the basis of length of the growth cycle, species were categorized as plant species of short growth cycle, intermediate growth cycle and long growth cycle. The short forbs of plant habit and height, had the highest emergence, and grasses and sedges had the lowest emergence in representative species. Percentage of species with long growth cycle was highest in both si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PINE biological spectrum growth form HIMALAYA life
下载PDF
2011-2015年洞庭湖洲滩群落植物生态型、生活型和生长型组成数据集
4
作者 侯志勇 曾静 +4 位作者 李旭 谭佩阳 李阳 谢永宏 李峰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4年第1期127-136,共10页
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的关系可以通过研究植物生活型和生态型进行深入的解析,同时植物生活型是研究植物群落的发生、发展及演替规律的重要内容。中国科学院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按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监测指标体系,在洞庭... 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的关系可以通过研究植物生活型和生态型进行深入的解析,同时植物生活型是研究植物群落的发生、发展及演替规律的重要内容。中国科学院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按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监测指标体系,在洞庭湖周期性水文变化情势下,对洞庭湖湿地洲滩典型植物群落类型的物种组成进行长期定位监测。通过专家对洞庭湖湿地3个典型植物群落(苔草、南荻和水蓼)的长期监测数据集进行验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然后进行分类处理,得到洞庭湖洲滩2011-2015年植物群落植物生活型、生长型和生态型数据集。本数据集包含有植物种名、拉丁名、生活型、生长型、光生态型、水分生态型、土壤pH值生态型、淤积生态型,共8个指标,同时提供了完整的样地信息和样地管理记录,为数据的科学利用提供了空间和时间上的背景信息。本数据集为分析洞庭湖湿地洲滩植被群落生态型和生活型组成,植物群落与环境的相关提供了数据支撑,是深入研究洞庭湖湿地植物被演替的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洲滩植被 植物生活型 植物生态型 洞庭湖 长期定位监测
下载PDF
金马河沿岸次生林苔藓植物群落对人为干扰的响应
5
作者 曾洪 陈辉琴 +3 位作者 纳足 钟礼宝 钟欣艺 郝建锋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0-259,共10页
为探索人为干扰对四川金马河沿岸次生林苔藓植物群落的影响,通过分析比较不同干扰程度(轻度、中度、重度)区域苔藓植物的生态位、多样性、生活型、生长附着基质,研究苔藓植物群落特征和物种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金马河沿岸次生林地12... 为探索人为干扰对四川金马河沿岸次生林苔藓植物群落的影响,通过分析比较不同干扰程度(轻度、中度、重度)区域苔藓植物的生态位、多样性、生活型、生长附着基质,研究苔藓植物群落特征和物种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金马河沿岸次生林地12块样地中共调查到苔藓植物15科23属34种,其中,苔类植物3科4属4种,藓类植物12科19属30种。优势科主要为青藓科和羽藓科,其中,细叶小羽藓具有最大的重要值和生态优势度,其重要值、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优势度分别为0.5368、2.4648、0.1169,占据重要生态位,台湾青藓次之。耐旱性强的丛集型苔藓植物种类随着人为干扰程度的增强而增加,占比从30.43%逐渐增至40.91%,且其重要值在重度干扰区位于前列。重度干扰区苔藓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显著低于轻、中度干扰区(P<0.05),中度干扰区苔藓植物群落的Pielou均匀度指数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干扰区(P<0.05)。重度干扰区苔藓植物附着在腐(枯)木的数量显著少于轻度干扰区(P<0.05),附着在树干的数量显著少于中度干扰区(P<0.05),且主要附着在土壤和岩石上,附着基质逐渐倾向于单一类型。金马河沿岸次生林重度干扰区的苔藓植物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显著降低(P<0.05),过度干扰会导致林地内生态环境和苔藓植物群落结构遭受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为干扰 苔藓植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 生态位 生活型 附着基质 金马河
下载PDF
人类文明形态演进的生命辩证法
6
作者 吴宏政 文成栋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I0002,共10页
马克思的世界观实现了相对于旧哲学世界观的革命性变革,这就是把价值论的维度引入世界观,从而不仅回答了“世界是什么”的本体论问题,而且回答了“世界向何处去”的价值论问题。按照马克思的世界观,人类文明形态的演进本质上是人类这一... 马克思的世界观实现了相对于旧哲学世界观的革命性变革,这就是把价值论的维度引入世界观,从而不仅回答了“世界是什么”的本体论问题,而且回答了“世界向何处去”的价值论问题。按照马克思的世界观,人类文明形态的演进本质上是人类这一物种寻求永生的过程。于是,世界历史进程便表现为人类文明形态不断演进的过程。文明形态的演进遵循辩证法原理,而人类通过文明形态的演进,展现了人类独特的生命活动形式,即生命辩证法。共产主义社会文明形态实现了人类文明中“自然法则”和“理性法则”的辩证统一,使人类这一物种的永久生存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文明形态 生命辩证法 创造性永生 理性法则 共产主义社会文明形态
下载PDF
云南思茅松林植物区系、生活型与叶相特征分析
7
作者 王晓帆 彭明俊 +3 位作者 赵彪 马云飞 王崇云 彭明春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共8页
云南的思茅松林为我国云南省重要的战略森林资源,但其植物资源多样性未见系统报道,为揭示其区系特征及群落外貌,本研究基于144个群落调查样方数据,分析了云南的思茅松林的维管植物区系、生活型与叶相特征。结果显示:(1)云南的思茅松林... 云南的思茅松林为我国云南省重要的战略森林资源,但其植物资源多样性未见系统报道,为揭示其区系特征及群落外貌,本研究基于144个群落调查样方数据,分析了云南的思茅松林的维管植物区系、生活型与叶相特征。结果显示:(1)云南的思茅松林群落维管植物经合计共130科440属800种,其中包括蕨类植物18科36属61种,裸子植物2科4属7种,被子植物110科400属732种,优势科为豆科、壳斗科和禾本科,优势属为榕属、锥属和柯属。(2)科属的地理成分均以热带成分占优势,且均以泛热带成分为主;温带分布型以北温带及其变型为主。未见中国特有科,中国特有属9种。寡种和单种科属占比高,一定程度表明了该群落类型对生境选择的多样化响应。从演化趋势来看,古老成分与新生类群共存。(3)生活型谱中高位芽植物为该群落优势生活型,占比为61.25%,Raunkiaer生活型谱呈“L”型。(4)植物叶相以纸质(44.00%)、单叶(74.50%)、全缘(67.75%)、中型叶(46.38%)为主。该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思茅松林区系特征、为其生态保护和管理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区系 生活型 叶相 思茅松 云南省
下载PDF
张家口崇礼区森林生物多样性及其垂直分布格局
8
作者 冯舒芮 成莉莉 +2 位作者 张珊珊 石莎 夏建新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326-331,共6页
选择张家口崇礼区东部山林,沿海拔高度设置样地,开展森林植被组成结构调查,分析其植被特征和生物多样性沿海拔高度的垂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森林植被类型以白桦为优势种的落叶阔叶林为主,随着山地海拔升高,逐渐演变为以华北落叶松为优... 选择张家口崇礼区东部山林,沿海拔高度设置样地,开展森林植被组成结构调查,分析其植被特征和生物多样性沿海拔高度的垂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森林植被类型以白桦为优势种的落叶阔叶林为主,随着山地海拔升高,逐渐演变为以华北落叶松为优势种的针叶林和针叶阔叶混交林.森林木本植物的物种多样性沿海拔高度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多样性最大值区域位于海拔1900 m;森林物种丰富度主要受灌木层物种变化的影响.森林地表枯落物在海拔1500 m和1900 m样地积累较多,乔木植物对地表枯落物的贡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植被 物种多样性 生活型 地表枯落物 垂直分布
下载PDF
西北干旱区荒漠植物叶片和细根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9
作者 陈壹铭 单立山 +4 位作者 马静 王红永 解婷婷 杨洁 马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648-3659,共12页
植物的叶片和细根是植物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最重要的营养器官,其碳(C)、氮(N)、磷(P)化学计量特征反映了植物的养分限制状况及叶片与细根间的协同作用,开展叶片与细根化学计量关系的研究,对认识植物养分利用策略及元素间平衡关系有重要... 植物的叶片和细根是植物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最重要的营养器官,其碳(C)、氮(N)、磷(P)化学计量特征反映了植物的养分限制状况及叶片与细根间的协同作用,开展叶片与细根化学计量关系的研究,对认识植物养分利用策略及元素间平衡关系有重要意义。对西北干旱区21种荒漠植物叶片与细根C、N、P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了C、N、P含量及其计量比在不同生活型及不同器官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西北干旱区荒漠植物叶片与细根C含量相对稳定,叶N、P含量高于细根,说明在干旱生境中,植物对养分的分配侧重于地上部分,以完成其正常的生命活动;叶片与细根的N∶P无显著差异,有明显的保守性,表明植物地上与地下部分养分吸收策略与分配规律具有一致性;2)不同生活型植物叶片和细根的C、N、P含量及C∶N、C∶P存在显著差异,灌木与禾草具有较高的C∶N和C∶P,杂类草具有较高的N、P含量,说明灌木与禾草倾向于保守型养分适应策略,杂类草倾向于快速生长的资源竞争策略;3)21种荒漠植物叶片与细根N、P含量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西北干旱区荒漠植物体内N、P元素间存在相互作用;4)植物叶片与细根间C、N、P含量及C∶N、C∶P存在等速生长关系,表明植物光合产物和养分在地上与地下部分间的分配具有平行的比例关系,但这种关系受生活型影响。上述结果表明西北干旱区不同生活型植物在恶劣生境中存在不同的养分适应策略,且地上与地下部分的养分利用策略及分配规律存在协同作用,这为进一步认识西北干旱区荒漠植物的养分利用策略提供了试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化学计量 叶片 细根 生活型 西北干旱区 荒漠植物
下载PDF
紫花苜蓿与3种生活型多年生禾草混播的根系构型差异
10
作者 张辉辉 师尚礼 +4 位作者 李自立 武蓓 何龙 王文娟 刘旵旵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24年第1期47-57,共11页
【目的】探讨豆禾混播草地牧草根系构型对混播组分和比例的响应。【方法】以紫花苜蓿分别与3种生活型禾草(匍匐茎型草地早熟禾、根茎型无芒雀麦和丛生型苇状羊茅)以豆禾比为7∶3、5∶5和3∶7建植的人工草地为研究对象,以各草种单播为对... 【目的】探讨豆禾混播草地牧草根系构型对混播组分和比例的响应。【方法】以紫花苜蓿分别与3种生活型禾草(匍匐茎型草地早熟禾、根茎型无芒雀麦和丛生型苇状羊茅)以豆禾比为7∶3、5∶5和3∶7建植的人工草地为研究对象,以各草种单播为对照,测定不同混播处理下各组分的根系形态和构型特征。【结果】混播改变了牧草根系形态和构型,各草种通过增大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尖数,减小根直径,优化拓扑结构,增强空间占有能力和提高根系发达程度等生态策略来响应竞争环境,进而使得混播草地增产。但较高比例的紫花苜蓿会阻碍苇状羊茅根系的生长和产量。较单播草地而言,混播草地牧草根系分支结构均有由叉状分支向鱼尾状分支转变的趋势。混播处理下各草种根系性状变异明显,紫花苜蓿根系性状变异主要表现在根尖数,变异系数为51.95%,草地早熟禾匍匐茎型根系性状变异主要表现在拓扑指数,变异系数为81.13%,无芒雀麦根茎型根系和苇状羊茅根系性状变异主要表现在根体积,变异系数分别为52.29%和29.17%。【结论】以紫花苜蓿分别与3生活型禾草3∶7混播时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根系发育程度和混播草地增产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播 紫花苜蓿 多年生禾草 生活型 根系形态与构型
下载PDF
大理苍山杜鹃花属植物资源及其种质资源圃建设分析
11
作者 李静 杨淑娇 王有兵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2期163-167,共5页
基于苍山科学考察资料及文献资料,对苍山杜鹃花属植物资源特征及种质资源圃建设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苍山分布有杜鹃花属植物57种,占全国杜鹃花种数的9.5%,占云南省杜鹃花种数的14.3%;生活型以灌木型为主(73.6%),其次为灌木或乔木型(... 基于苍山科学考察资料及文献资料,对苍山杜鹃花属植物资源特征及种质资源圃建设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苍山分布有杜鹃花属植物57种,占全国杜鹃花种数的9.5%,占云南省杜鹃花种数的14.3%;生活型以灌木型为主(73.6%),其次为灌木或乔木型(24.6%);分布海拔大于2 500 m的种数达44种,占苍山杜鹃花总种数的77.2%;苍山地区杜鹃花花色极其丰富,其中白色系种类最多(33.3%),其次为粉红色系(19.3%);杜鹃花花期为2—8月,主要集中于4—6月开放。从海拔、可建面积、水路条件等方面对苍山范围内具备建设杜鹃花种质资源圃的地块进行分析,结果认为,苍山花甸坝及大理大学茶园具有较好的建设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花属 植物资源 生活型 种质资源圃 大理苍山
下载PDF
叶内生物量分配策略对生活型及叶性状响应研究进展
12
作者 施奇 卢杰 《四川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叶片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用于呼吸消耗和同化作用,进行物质生产的同时进行叶内生物量的分配,这种分配并不是柄叶之间生物量发生等比例变化,而是由于自身及外界因素的影响使柄叶之间出现异速生长关系,即柄叶权... 叶片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用于呼吸消耗和同化作用,进行物质生产的同时进行叶内生物量的分配,这种分配并不是柄叶之间生物量发生等比例变化,而是由于自身及外界因素的影响使柄叶之间出现异速生长关系,即柄叶权衡。目前未发现叶内生物量分配策略对生活型及叶性状响应的评述,研究主要对叶内生物量分配对不同生活型、叶型、叶大小、叶形状和叶含水量的响应机制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今后需要加强研究的几方面:(1)探索全部或者部分支持构件与叶内生物量分配之间的关系,揭示不同占比的支持结构是如何影响叶内生物量分配策略的,各个支持结构在叶内生物量分配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2)探索叶序与生物量分配的关系,揭示光合构件在不同排列方式下进行碳收益过程中叶内生物量如何分配,不同排列方式下的叶片水分养分输导过程对叶内生物量分配的影响又是如何;(3)探索叶柄及其他支撑结构与叶性状的作用关系;(4)探索叶经济谱(LES)作用范围,揭示LES是否包括叶片和叶柄的作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内生物量分配策略 生活型 叶性状 响应机制 展望
下载PDF
两种生活型木本植物叶功能性状变异特征研究
13
作者 周会萍 姜金矜 +1 位作者 黄艳丽 庄静静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8-305,共8页
以乔木和灌木两种生活型木本植物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植物叶性状及其变异特征,揭示两种生活型木本植物的适应机理。以新乡市16种木本植物: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五角枫(Acer elegantulum)、加拿大杨(Populus×ca⁃nadensis)、... 以乔木和灌木两种生活型木本植物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植物叶性状及其变异特征,揭示两种生活型木本植物的适应机理。以新乡市16种木本植物: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五角枫(Acer elegantulum)、加拿大杨(Populus×ca⁃nadensis)、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法桐(Platanus orientalis)、白蜡(Fraxinus chinensis)、玉兰(Magnolia denudata)、银杏(Ginkgo biloba)、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日本晚樱(Cerasus serrulata)、紫荆(Cercis chinensis)、紫叶李(Prunus cerasifera)、垂丝海棠(Malus Halliana)、西府海棠(Malus micromalus)、榆叶梅(Amygdalus triloba)和丁香(Syzygium aromaticum)为试材,对其叶面积(leaf area,LA)、叶厚度(leaf thickness,LT)、叶干物质含量(leaf dry matter content,LDMC)、比叶面积(specific leaf area,SLA)、叶鲜重(fresh leaf weight,FW)、叶干重(dry leaf weight,DW)、叶绿素含量(chlorophyll,Chl)和叶含水率(leaf moisture content,LWC)这8种叶功能性状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8种叶性状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乔木树种的叶鲜重(90.13%)、叶干重(86.36%)和叶面积(95.13%)呈强变异,叶干物质含量(18.79%)和叶含水率(12.81%)属于弱变异;灌木树种的比叶面积(54.03%)、叶鲜重(60.17%)和叶面积(62.17%)属于强变异;叶含水率(14.60%)属于弱变异。叶功能性状间关系密切,乔木树种的叶面积与叶鲜重和叶干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比叶面积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灌木树种的叶面积与叶鲜重、叶干重、比叶面积和叶含水率都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叶干物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主成分分析显示,8种叶功能性状指标中,叶鲜重、叶干重、叶绿素含量贡献率最大,可作为木本植物适应生境的重要指标。总体来说,乔木树种的大多叶功能性状的稳定性和性状间的相关性与灌木植物相比较弱,乔木树种为适应生态环境,在生存机制上做出的调整程度大于灌木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型 木本植物 叶功能性状 变异
下载PDF
松嫩草甸草原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和多样性对刈割和长期放牧的响应
14
作者 卢彦达 丰吉 +3 位作者 邵泽 付国猛 卢昱润 李海燕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1-283,共13页
为明晰不同利用方式对松嫩草甸草原不同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松嫩平原西部地带性植被草甸草原在刈割和长期放牧利用下两种典型群落-羊草(Leymus chinensis)群落和野古草(Arundinella hirta)群落的调查与分析,探... 为明晰不同利用方式对松嫩草甸草原不同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松嫩平原西部地带性植被草甸草原在刈割和长期放牧利用下两种典型群落-羊草(Leymus chinensis)群落和野古草(Arundinella hirta)群落的调查与分析,探究了两种利用方式对群落植物物种组成、重要值、生活型、数量特征及多样性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刈割和长期放牧下羊草群落物种数为18种和21种,禾本科植物占比最高,分别为33.3%和45.45%;野古草群落物种数分别为39种和32种,禾本科植物占比为23.1%和21.9%。长期放牧增加羊草群落地面芽植物和野古草群落一年生植物占比,降低野古草群落地面芽植物占比。两种利用方式下两个群落饲用价值类型均以优良牧草的种类最多,占比分别为58.76%(刈割羊草群落)、53.33%(长期放牧羊草群落)、46.56%(刈割野古草群落)和46.63%(长期放牧野古草群落)。长期放牧显著降低了两个植物群落的盖度、高度和生物量(P <0.05)。与刈割相比,长期放牧下植物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均呈增加趋势。长期放牧下羊草群落和野古草群落S?rensen相似性指数更高,两个群落植物物种相似度更高;而Cody指数在刈割利用下更高,两个群落物种组成在刈割利用下的变化幅度更大。刈割和放牧对松嫩草甸草原不同植物群落的组成和多样性能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合理适度的利用方式和保护措施将更有利于对草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嫩草原 利用方式 生活型 饲用价值 物种多样性 群落物种相似性 群落数量特征
下载PDF
未来教育发展呈现“元宇宙+智网空间站”的生命形态探析
15
作者 罗瑶 《继续教育研究》 2024年第5期66-71,共6页
新生代网络信息技术、超级算力算法技术、数字技术与NFT/NFR带来了教育场景向数字化虚拟空间升维的现实可能。相关政策解读方案也反映出中国政府对“元宇宙”谋定于成、落棋有方和精化全局的态度。洞悉未来教育发展呈现新生命形态的显... 新生代网络信息技术、超级算力算法技术、数字技术与NFT/NFR带来了教育场景向数字化虚拟空间升维的现实可能。相关政策解读方案也反映出中国政府对“元宇宙”谋定于成、落棋有方和精化全局的态度。洞悉未来教育发展呈现新生命形态的显性趋势特征,前瞻未来教育数字化转型以“元宇宙”为入口,建立以国家为中心总控枢纽、以地方各级为分控枢纽的智慧网络空间工作站链接枢纽工程,创造跨界融合、人机交互、泛在学习和虚实共生的颠覆体验沉浸式超大型教育培训综合网络虚拟空间,并呈现未来教育共创共享、平等自由、绿色开放、关注生命、返璞归真的“元宇宙+智网空间站”的生命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教育 元宇宙 智网空间 生命形态
下载PDF
西藏墨脱苔藓植物多样性初步研究
16
作者 马和平 司孟鑫 高智远 《亚热带植物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53-59,共7页
墨脱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巨大的海拔高差使得该地区拥有丰富的植物种类,其独特的自然地理和独特的气候条件为苔藓植物的分布孕育了多种多样的生境,形成了多样化的苔藓植物群落。为研究西藏墨脱苔藓植物多样性及其生活型组成特征,采用... 墨脱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巨大的海拔高差使得该地区拥有丰富的植物种类,其独特的自然地理和独特的气候条件为苔藓植物的分布孕育了多种多样的生境,形成了多样化的苔藓植物群落。为研究西藏墨脱苔藓植物多样性及其生活型组成特征,采用线路采集的方式对该地区苔藓植物进行调查和标本采集,物种鉴定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墨脱共有苔藓植物83科239属631种(含变种、亚种),其中,角苔2科2属2种,苔类植物38科68属217种,藓类植物43科169属412种。该区苔藓植物有19个优势科,26个优势属和19个优势种。(2)墨脱不同基质苔藓植物群落类型特征中,岩面薄土生群落共有苔藓植物327种,占该区苔藓植物总数的51.83%;石生群落共有苔藓植物216种,占该区苔藓植物总数的34.23%;土生群落共有苔藓植物173种,占该区苔藓植物总数的27.42%;树附生群落共有苔藓植物97种,占该区苔藓植物总数的15.37%,叶附生群落共有苔藓植物21种,占该区苔藓植物总数的3.32%。总体分析,墨脱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为丰富的苔藓植物生存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藓植物 物种多样性 群落特征 生活型 墨脱
下载PDF
扬州市森林、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植物调查分析与管理对策
17
作者 郝奇林 赵景奎 +2 位作者 赵明 殷海天 方天雨 《江苏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36-40,共5页
通过线路踏查、资料分析,对扬州市森林、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组成、生活型、繁殖方式、原产地、入侵方式、生态系统类型及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扬州市外来入侵植物共有18种,隶属于9科15属,其中菊科种类最多(9种),占比50... 通过线路踏查、资料分析,对扬州市森林、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组成、生活型、繁殖方式、原产地、入侵方式、生态系统类型及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扬州市外来入侵植物共有18种,隶属于9科15属,其中菊科种类最多(9种),占比50.00%;调查到的外来入侵植物均为草本植物,以一二年生草本植物最多(10种),占比55.56%;这些草本植物大多均依靠种子繁殖,仅有空心莲子草、大薸和凤眼蓝3种水生草本植物依靠营养繁殖;按原产地统计来看,原产于美洲的植物种类最多(15种),占83.33%;有50.00%(9种)入侵植物属于有意引入,44.44%(8种)属于无意引入,自然传入的仅有豚草1种。按生态系统来看,乔木林地和灌木林地中的外来入侵植物种类最多,有15和13种。就扬州市外来入侵植物发生情况进行了讨论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入侵植物 生活型 森林 湿地 生态系统 植物区系 扬州市
下载PDF
阿甘本主权运作模式的内在基质与嬗变逻辑
18
作者 刘黎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41-47,共7页
在主权领域中,阿甘本建构了一种弥漫式的无所不在的主权形象和话语逻辑。这既相异于福柯将主权权力视为逐渐隐退的历史发展过程,又区别于奈格里与哈特描述的那种超越民族国家的全球化的资本主义统治帝国主权。他将赤裸生命的生产视为主... 在主权领域中,阿甘本建构了一种弥漫式的无所不在的主权形象和话语逻辑。这既相异于福柯将主权权力视为逐渐隐退的历史发展过程,又区别于奈格里与哈特描述的那种超越民族国家的全球化的资本主义统治帝国主权。他将赤裸生命的生产视为主权原初政治活动的内在基质,并以禁止、纳入-排除、例外状态机制为构境,阐释生命与主权、政治间的互动关系,以批判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虚伪性。阿甘本具有一种激进政治哲学批判立场,其颇具敏锐性、挑衅性的解释框架容易引起共鸣和关注。这一解释框架虽然没有为人获得自由和解放提供合法性依据,但为审视生命政治技术治理模式下人的生存境遇和被宰制局面提供了崭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权 禁止 纳入-排除 例外状态 生命-形式
下载PDF
河北茅荆坝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
19
作者 陈玉新 高焕 +2 位作者 姚迪 王思宇 王凯月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3期35-40,共6页
通过田野调查和资料查询,对茅荆坝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生活型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显示,该区域主要有58科123属149种审美价值较高的野生观赏植物。以此为基础,梳理归纳这些植物各自的生长类型、生态习性、分布状况、花(果)期、观... 通过田野调查和资料查询,对茅荆坝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生活型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显示,该区域主要有58科123属149种审美价值较高的野生观赏植物。以此为基础,梳理归纳这些植物各自的生长类型、生态习性、分布状况、花(果)期、观赏部位、观赏特性和绿化用途等,分析其在保护开发中存在的被破坏、被取代、被淘汰等问题,提出保护优先、合理开发、适度利用,按难易程度递进开发利用,尊重生物多样性以及多层次开发、复合式利用等保护开发原则,为冀北地区和地理环境相近地区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观赏植物 观赏特性 生活型 园林绿化 茅荆坝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自然保护区野生兰科植物多样性与保护对策——以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怒江片区为例
20
作者 苏建永 郭志红 郭龙洁 《绿色科技》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东亚植物区系的摇篮,野生兰科植物种类丰富。通过对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怒江片区野生兰科植物生物多样性现状分析,探讨了该区域兰科植物的保护策略。结果显示: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怒江片共发现兰科植...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东亚植物区系的摇篮,野生兰科植物种类丰富。通过对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怒江片区野生兰科植物生物多样性现状分析,探讨了该区域兰科植物的保护策略。结果显示: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怒江片共发现兰科植物78属288种,其中贡山片区最多(235种),其次为泸水(83种)和福贡(78种)。兰科植物物种数量随海拔升高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海拔1600~2000 m兰科植物最为丰富。该区域兰科植物以地生型为主(152种),其次是附生型(127种)、腐生型(7种)和附生/地生型(2种)。怒江片区兰科植物属分布区类型显示出明显的热带性质。此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兰科植物丰富,包括3种国家I级和40种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为此,提出了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怒江片区的兰科植物需要从就地保护、迁地保护与种群回归、科普宣传与普法、建立健全法规等方面来提高野生兰科植物保护效率,为自然保护区野生兰科植物科学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区系 生活型 保护植物 海拔 生物多样性保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