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sinew-regulating and bone-setting manipulation combined with Xiaoyu Jiegu Powder in treating knee osteoarthritis
1
作者 Ting-Ting Wang Zhao-Hui Chen +3 位作者 Rong-Ting Hu Meng-Li Yao Han Xu Wei Shi 《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2021年第8期19-24,共6页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sinew-regulating and bone-setting manipulation(SRBSM)combined with Xiaoyu Jiegu Powder(XYJGP)in treating knee osteoarthritis(KOA).Methods:Sixty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sinew-regulating and bone-setting manipulation(SRBSM)combined with Xiaoyu Jiegu Powder(XYJGP)in treating knee osteoarthritis(KOA).Methods:Sixty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30 cases)and control group(30 cases).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RBSM combined with XYJG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intermediate frequency electrotherapy and XYJGP.Visual Analogue Scale(VAS).The 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Flexion range of motion of the knee joint,and 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were used to evaluate and compare the patients'knee functio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The efficacy was observed with diagnosis and efficacy standards of TCM.Results:After treatment,compared with the same group before treatment,muscle fatigue and muscle tension decreased,pain was reduced,range of motion of the knee joint was increased,and motor function was improved(P<0.05).The improvement degre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96.6%(29/30),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80.0%),P<0.05.Conclusion:SRBSM combined with XYJGP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pain of KOA patients,improve the range of motion of the joints,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patients,and its curative effect is better than that of intermediate frequency electrotherapy combined with XYJG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nee osteoarthritis Sinew-regulating and bone-setting manipulation Xiaoyu Jiegu Powder Intermediate frequency electrotherapy
下载PDF
Reduction in nerve root compression by the nucleus pulposus after Feng's Spinal Manipulation 被引量:3
2
作者 Yu Feng Yan Gao +1 位作者 Wendong Yang Tianyou Fe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12期1139-1145,共7页
Ninety-four patients with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Of these, 48 were treated with Feng's Spinal Manipulation, hot fomentation, and bed rest (treatment group). The remaining... Ninety-four patients with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Of these, 48 were treated with Feng's Spinal Manipulation, hot fomentation, and bed rest (treatment group). The remaining 46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hot fomentation and bed rest only (control group). After 3 weeks of treatment, clinical parameters including the angle of straight-leg raising, visual analogue scale pain score, and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 for low back pain were improved. The treatment group had significantly better improvement in score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Magnetic resonance myelography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imaging of the vertebral canal demonstrated that filling of the compressed nerve root sleeve with cerebrospinal fluid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e diameter of the nerve root sleeve was significantly larger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However, the sagittal diameter index of the herniated nucleus pulposus and the angle between the nerve root sleeve and the thecal sac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in either the treatment or control groups. The effectiveness of Feng's Spinal Manipul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symptoms associated with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may be attributable to the relief of nerve root compression, without affecting the herniated nucleus pulposus or changing the morphology or position of the nerve roo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al regenera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pinal column rotating reduction manipulation Chinese medicine bone-setting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intervertebral disc nerve roo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biomechanics grants-supported paper NEUROREGENERATION
下载PDF
理筋手法调控兔骨骼肌损伤修复中瘢痕形成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开颖 魏晓歌 +5 位作者 宋斐 杨楠 赵振宁 王燕 穆静 马惠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00-1608,共9页
背景:理筋手法能够促进骨骼肌修复,治疗骨骼肌损伤。但骨骼肌损伤在修复过程中的纤维化形成、瘢痕组织增生等与损伤修复质量密切相关。开展理筋手法对纤维化形成、瘢痕组织增生的调控作用研究,有利于阐述理筋手法提高骨骼肌损伤修复质... 背景:理筋手法能够促进骨骼肌修复,治疗骨骼肌损伤。但骨骼肌损伤在修复过程中的纤维化形成、瘢痕组织增生等与损伤修复质量密切相关。开展理筋手法对纤维化形成、瘢痕组织增生的调控作用研究,有利于阐述理筋手法提高骨骼肌损伤修复质量的相关机制。目的:探索理筋手法提高兔骨骼肌损伤后修复质量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45只健康成年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理筋组,每组15只。其中模型组和理筋组均进行腓肠肌打击造模;造模后理筋组于第3天开始进行理筋手法干预,1次/d,15 min/次。各组在造模后的第7,14,21天分别处死5只兔进行观察。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腓肠肌形态及炎性细胞量,Masson染色法观察腓肠肌胶原纤维量,ELISA法检测腓肠肌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10的表达量,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配对盒基因7、成肌分化因子、肌细胞生成素、肌动蛋白α、转化生长因子β1、Ⅰ型胶原蛋白的蛋白及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苏木精-伊红染色及Masson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理筋组各观察点炎性细胞浸润减少,胶原纤维量减少(P<0.01),肌纤维逐渐愈合;②ELISA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理筋组白细胞介素6表达持续降低(P<0.05),而白细胞介素10在造模后第7天时升高(P<0.05),随后呈下降趋势(P<0.05);③Western blot和RT-PCR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理筋组造模后第14天配对盒基因7、成肌分化因子、肌细胞生成素的蛋白及mRNA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而第21天时却较之前下降(P<0.05);理筋组各观察点肌动蛋白α、转化生长因子β1、Ⅰ型胶原蛋白的蛋白及mRNA表达量相较于模型组均显著降低(P<0.05);④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理筋组各观察点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量相较于模型组均显著降低(P<0.05);⑤结果表明,理筋手法能够通过抑制炎症、促进肌卫星细胞的增殖分化、减少纤维化的生成,从而提高兔骨骼肌损伤的修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筋手法 筋伤 骨骼肌损伤 炎症 肌卫星细胞 纤维化 瘢痕组织 修复质量
下载PDF
理筋手法减轻兔损伤骨骼肌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4
作者 李开颖 魏晓歌 +5 位作者 赵振宁 宋斐 杨楠 王燕 穆静 马惠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914-2921,共8页
背景:理筋手法能够减少纤维化瘢痕增生,促进骨骼肌修复。但不恰当的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能加剧损伤骨骼肌纤维化,对骨骼肌修复过程产生不利影响。开展理筋手法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研究,有利于阐述理筋手法减少... 背景:理筋手法能够减少纤维化瘢痕增生,促进骨骼肌修复。但不恰当的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能加剧损伤骨骼肌纤维化,对骨骼肌修复过程产生不利影响。开展理筋手法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研究,有利于阐述理筋手法减少纤维化瘢痕增生、促进骨骼肌损伤修复的相关机制。目的:探讨理筋手法促进兔骨骼肌损伤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45只普通级健康成年日本大耳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理筋组,每组15只。模型组和理筋组均进行腓肠肌打击造模,理筋组于造模后第3天开始进行理筋手法治疗,1次/d,15 min/次。各组在造模后第7,14,21天分别取5只进行取材。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腓肠肌一般形态结构,Masson染色观察腓肠肌胶原纤维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腓肠肌Wnt3a、β-catenin、GSK3β、p-GSK3β、TCF、Ⅰ型胶原蛋白、Ⅲ型胶原蛋白表达,RT-PCR检测腓肠肌Wnt3a、β-catenin、TCF mRNA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腓肠肌β-catenin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腓肠肌Ⅰ型胶原蛋白、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苏木精-伊红染色及Masson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理筋组各观察点炎性细胞浸润减少,胶原纤维量减少(P<0.001),肌纤维逐渐愈合;②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理筋组各观察点Wnt3a、β-catenin、TCF、Ⅰ型胶原蛋白、Ⅲ型胶原蛋白的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而p-GSK3β/GSK3β比值较模型组则明显升高(P<0.05);③RT-PCR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理筋组各观察点Wnt3a、β-catenin、TCF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01);④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理筋组各观察点β-catenin核表达荧光强度明显降低,且逐渐与空白组相近(P<0.001);⑤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理筋组各观察点Ⅰ型胶原蛋白、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量相较于模型组均显著降低(P<0.01)。结果表明:理筋手法能够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减少纤维化瘢痕增生,从而达到促进损伤骨骼肌修复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筋手法 筋伤 骨骼肌损伤 腓肠肌 纤维化 瘢痕 修复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下载PDF
基于骨正筋柔理论应用棍点理筋正骨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效果
5
作者 蒋海军 钟远鸣 +4 位作者 黄剑峰 尹保和 岑定善 眭金辉 何水文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5期102-106,共5页
目的探讨棍点理筋正骨手法在急性腰扭伤疾患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贺州市中医医院骨科及推拿科2020年7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6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棍点理筋正骨手法治疗,... 目的探讨棍点理筋正骨手法在急性腰扭伤疾患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贺州市中医医院骨科及推拿科2020年7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6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棍点理筋正骨手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效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的76.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率为73.33%,高于对照组的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VAS、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的VAS、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腰扭伤疾病的治疗中,对患者的疼痛缓解以及腰椎功能的改善方面棍点理筋正骨手法要优于传统推拿手法,且疗效更佳,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腰扭伤 骨正筋柔 棍点理筋正骨手法 推拿手法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回医理筋疗法治疗疼痛性肩关节挛缩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郑宝 魏永康 +3 位作者 赵宁建 刘如兰 马坚 石磊 《中国中医急症》 2018年第7期1237-1239,共3页
目的观察回医理筋疗法治疗疼痛性肩关节挛缩症与推拿手法治疗疼痛性肩关节挛缩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疼痛性肩关节挛缩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回医理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推拿手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的8... 目的观察回医理筋疗法治疗疼痛性肩关节挛缩症与推拿手法治疗疼痛性肩关节挛缩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疼痛性肩关节挛缩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回医理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推拿手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的82.50%(P<0.05);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VAS评分与肩关节功能活动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治疗完成后各项评分亦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各项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回医理筋疗法治疗疼痛性肩关节挛缩症能较好的解除疼痛和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性肩关节挛缩症 回医理筋疗法 手法
下载PDF
舒肝理筋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楚洪波 《长春大学学报》 2013年第8期989-992,共4页
将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推拿手法治疗组和西药治疗对照组,分别采用"舒肝理筋推拿手法"和口服西比灵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推拿手法治疗组治愈率为32.50%,总有效率为95.00%;西药治疗对照... 将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推拿手法治疗组和西药治疗对照组,分别采用"舒肝理筋推拿手法"和口服西比灵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推拿手法治疗组治愈率为32.50%,总有效率为95.00%;西药治疗对照组治愈率为10%,总有效率为80%。使用"舒肝理筋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且无药物治疗的毒副作用、安全舒适,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舒肝理筋 推拿手法
下载PDF
浅析孙树椿教授理筋手法在骨科临床检查法中的应用
8
作者 郑世江 李建伟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第3期236-237,共2页
骨科的临床诊疗活动中,不同关节部位的不同检查手法,构成了骨科临床检查的一大特色。骨关节疾病种类繁多,特殊检查手法运用也较多,在检查过程中,有许多是要求患者被动活动病变关节,患者会承受一定的痛苦,这就要求检查的医生手法要轻柔准... 骨科的临床诊疗活动中,不同关节部位的不同检查手法,构成了骨科临床检查的一大特色。骨关节疾病种类繁多,特殊检查手法运用也较多,在检查过程中,有许多是要求患者被动活动病变关节,患者会承受一定的痛苦,这就要求检查的医生手法要轻柔准确,而这与中医理筋手法的原则相一致,同时理筋推拿手法也是骨伤科治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孙树椿教授的宫廷理筋手法贯彻了柔和、均匀、持久、有力的原则,这与骨科临床检查法的操作规则是相一致的。在临床检查中配合中医理筋手法,收到了一举双得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筋手法 临床检查法 孙树椿
下载PDF
基于“骨-筋-肉”理论的理筋正骨手法配合核心肌群肌力训练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杨小欢 林金 王佳 《中医临床研究》 2019年第26期106-108,共3页
目的:观察基于“骨-筋-肉”理论的理筋正骨手法配合核心肌群肌力训练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方法:在本院收集40例该病患者,采取理筋正骨手法配合核心肌群肌力训练,为期8周。观测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Analogue Scal... 目的:观察基于“骨-筋-肉”理论的理筋正骨手法配合核心肌群肌力训练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方法:在本院收集40例该病患者,采取理筋正骨手法配合核心肌群肌力训练,为期8周。观测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Analogue Scale,VAS)、徒手肌力评定、以及膝关节运动功能评分(IKDC2000主观评分和Lysholm评分),并进行前后对比,并电话随访其出院1个月后的VAS评分。结果:治疗后疼痛、肌力、以及运动功能评分各指标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个月后与治疗8周后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骨-筋-肉”理论的理筋正骨手法配合核心肌群肌力训练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疼痛,提高核心肌群肌肉的力量,改善其功能障碍,同时核心肌群肌力的训练方案可以出院后自行练习,使得该病不易复发,其方案值得继续研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筋-肉”理论 理筋正骨手法 核心肌群肌力训练 膝骨关节炎
下载PDF
棍点理筋正骨手法治疗慢性腰肌劳损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德宇 王正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1年第5期976-979,共4页
目的:观察棍点理筋正骨手法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9年6—12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一科门诊就诊的慢性腰肌劳损26例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棍点理筋正骨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手法治疗,... 目的:观察棍点理筋正骨手法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9年6—12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一科门诊就诊的慢性腰肌劳损26例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棍点理筋正骨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手法治疗,2组治疗手法均隔日1次,共治疗5次,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功能障碍指数(ODI)和临床疗效评价,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疼痛vas评分、功能障碍指数(ODI)均明显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均降低更明显,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棍点理筋正骨手法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腰肌劳损 棍点理筋正骨手法 传统推拿手法
下载PDF
骨盆调整手法联合健腰利筋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骶髂关节错位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建洛 《河南中医》 2016年第10期1828-1830,共3页
目的:观察骨盆调整手法联合健腰利筋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骶髂关节错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本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骶髂关节错位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 目的:观察骨盆调整手法联合健腰利筋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骶髂关节错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本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骶髂关节错位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骨盆调整手法联合健腰利筋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有效率为87.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复发率为42.5%,观察组复发率为12.5%,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盆调整手法联合健腰利筋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骶髂关节错位临床疗效显著,且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骶髂关节错位 骨盆调整手法 健腰利筋汤
下载PDF
棍点理筋正骨手法联合腰痹通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12
作者 黄华生 詹晨光 +2 位作者 杨志东 彭建城 张顺聪 《中医临床研究》 2022年第27期114-116,共3页
目的:对比棍点理筋正骨手法联合腰痹通胶囊与单纯服用腰痹通胶囊治疗血瘀气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的临床疗效,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3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 目的:对比棍点理筋正骨手法联合腰痹通胶囊与单纯服用腰痹通胶囊治疗血瘀气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的临床疗效,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3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血瘀气滞型LDH患者85例,将患者分为甲组(46例)和乙组(39例)。甲组采取棍点理筋正骨手法联合腰痹通胶囊治疗;乙组单纯服用腰痹通胶囊治疗。收集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础资料,对比评估治愈率、总体有效率、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分数、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结果:甲组比乙组治愈率及总体有效率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甲组VAS评分较乙组降低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内JOA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治疗前后JOA评分大致相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棍点理筋正骨手法联合腰痹通胶囊和单纯服用腰痹通胶囊均可有效治疗血瘀气滞型LDH患者,但前者在缓解疼痛、改善腰椎功能、提高生活工作质量方面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棍点理筋正骨手法 腰痹通胶囊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棍点理筋正骨手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临床观察
13
作者 刘毅 江晓兵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14期125-127,共3页
目的 探讨棍点理筋正骨手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6月-2020年12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就诊的腰背肌筋膜炎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试验组采用棍点理筋正骨手法治疗,对照... 目的 探讨棍点理筋正骨手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6月-2020年12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就诊的腰背肌筋膜炎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试验组采用棍点理筋正骨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推拿手法治疗。每周治疗1次,共治疗3次。每次治疗后进行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Oswestry腰痛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并对2组患者1个月内的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 第1次治疗后试验组VAS评分(3.79±0.82)分低于对照组的(4.25±0.62)分;第1次及第2次治疗后试验组ODI评分(38.25±10.61)分、(25.59±6.81)分低于对照组的(62.29±16.62)分、(35.56±9.50)分;1月内试验组复发率为10%(5/50),低于对照组的38%(1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棍点理筋正骨手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效果显著,不仅可以快速缓解症状,恢复正常功能,还可以预防短期内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 腰背肌筋膜炎 棍点理筋正骨手法
下载PDF
筋骨并重理论方案治疗腰椎退变性疼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卢培根 许科铭 +3 位作者 黄斌 谢小红 张荣秀 方彬 《中国疗养医学》 2022年第6期660-662,共3页
目的探讨筋骨并重理论方案治疗腰椎退变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确诊腰椎退变性疼痛患者,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口服补肾壮筋汤组,四子散熨烫治疗组,理筋正骨手法治疗组和口服补肾壮筋汤联合四子散熨烫治疗与理... 目的探讨筋骨并重理论方案治疗腰椎退变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确诊腰椎退变性疼痛患者,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口服补肾壮筋汤组,四子散熨烫治疗组,理筋正骨手法治疗组和口服补肾壮筋汤联合四子散熨烫治疗与理筋正骨手法综合治疗组。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脊柱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综合治疗组VAS评分为(1.63±0.54)分,低于治疗前(7.88±0.82)分(P<0.05),JOA评分为(23.65±1.21)分,高于治疗前(11.78±0.97)分(P<0.05)。治疗后综合组VAS评分、JOA评分均优于口服补肾壮筋汤组、四子散熨烫组及理筋正骨手法组(P<0.05)。结论筋骨并重理论方案治疗腰椎退变性疼痛能有效减轻患者腰部疼痛症状,改善腰椎活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骨并重 腰椎退变性疼痛 补肾壮筋汤 四子散熨烫 理筋正骨手法
下载PDF
理筋手法干预兔骨骼肌损伤修复中炎症及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
15
作者 李开颖 魏晓歌 +7 位作者 宋斐 赵振宁 杨楠 李泓钰 赵丽丽 王燕 穆静 马惠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2025年第20期4215-4222,共8页
背景:骨骼肌细胞的过度凋亡将破坏肌细胞数量的动态平衡,导致骨骼肌病理性损伤。理筋手法治疗骨骼肌损伤疗效确切,但是否能抑制细胞凋亡从而促进损伤骨骼肌的修复尚未可知。目的:探究理筋手法对兔骨骼肌损伤修复过程中减少炎症和细胞凋... 背景:骨骼肌细胞的过度凋亡将破坏肌细胞数量的动态平衡,导致骨骼肌病理性损伤。理筋手法治疗骨骼肌损伤疗效确切,但是否能抑制细胞凋亡从而促进损伤骨骼肌的修复尚未可知。目的:探究理筋手法对兔骨骼肌损伤修复过程中减少炎症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45只成年健康日本大耳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理筋组。其中空白组不做处理,模型组和理筋组均造成腓肠肌损伤模型;造模后模型组不予治疗,理筋组于第3天开始对损伤腓肠肌进行理筋手法操作,1次/d,15 min/次。各组兔分别于造模后的第7,14,21天取材,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腓肠肌一般形态,透射电镜观察腓肠肌超微结构,TUNEL染色观察腓肠肌细胞凋亡情况,ELISA检测腓肠肌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10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腓肠肌BAX、BCL-2、Caspase3的蛋白表达,RT-PCR检测BAX、BCL-2 mRNA的表达。结果与结论:(1)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各观察点理筋组炎性细胞减少、肌细胞数量增多、肌组织逐渐愈合;(2)透射电镜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各观察点理筋组肌纤维排列逐渐整齐、线粒体逐渐完整、Z线排列逐渐趋于规则,游离核糖体聚集;(3)TUNEL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各观察点理筋组细胞凋亡率逐渐降低(P <0.05);(4)ELISA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理筋组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表达持续降低(P <0.05),而白细胞介素10在造模后第7天时升高,随后呈下降趋势(P <0.05);(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理筋组各观察点BCL-2/BAX蛋白的表达相较于模型组显著升高(P <0.05);Caspase3的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 <0.001),且逐渐与空白组相近;(6)RT-PCR结果显示:理筋组各观察点BCL-2/BAX mRNA的表达较模型组均显著升高(P <0.05);(7)结果说明:理筋手法能够抑制炎症、减少细胞凋亡,促进损伤骨骼肌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筋 筋伤 骨骼肌 修复 炎症 细胞凋亡
下载PDF
推拿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个体化综合方案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18
16
作者 卿伦学 王宾 +7 位作者 刘佳琪 李多多 江浩 杨晓明 孙艳艳 刘长信 王锡友 于长禾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8年第5期385-389,共5页
为了形成推拿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综合个体化临床干预方案的专家共识,课题组分析推拿专家的访谈、论著,总结形成推拿治疗KOA的初步方案,并采用专家共识会议的方式形成推拿治疗KOA方案的共识。经讨论,根... 为了形成推拿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综合个体化临床干预方案的专家共识,课题组分析推拿专家的访谈、论著,总结形成推拿治疗KOA的初步方案,并采用专家共识会议的方式形成推拿治疗KOA方案的共识。经讨论,根据KOA主症个体化分类形成3套推拿治疗KOA的具体方案,其中,75%~80%的条目为强推荐,其他为弱推荐,没有不推荐条目。故认为采用不同推拿手法治疗KOA的综合方案切实可行,标准化后具有可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骨 推拿 膝关节 骨关节炎 理筋手法
原文传递
李盛华应用陇中理筋调衡手法治疗“骨错缝、筋出槽”验案举隅 被引量:2
17
作者 吕子豪 周明旺 吉星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180-3183,共4页
文章介绍李盛华教授通过多年中医骨科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出的“顺于自然、手稳法巧、筋重于骨、内外兼治、身心并重”的治则内涵,以此内涵为基础,介绍了陇中理筋调衡手法治疗“骨错缝、筋出槽”两例典型病例的方案。陇中理筋调衡手法作为... 文章介绍李盛华教授通过多年中医骨科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出的“顺于自然、手稳法巧、筋重于骨、内外兼治、身心并重”的治则内涵,以此内涵为基础,介绍了陇中理筋调衡手法治疗“骨错缝、筋出槽”两例典型病例的方案。陇中理筋调衡手法作为陇中正骨学术流派中经典手法,通过医者对受术部位施加的外力巧妙作用于损伤部位,借自然力量和手法技巧调节机体的病理、生理变化,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伤 骨错缝 筋出槽 陇中理筋调衡手法 中医骨伤科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