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ossible genetic reproductive isolation between two tilapiine genera and species:Oreochromis niloticus and Sarotherodon melanotheron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思发 赵岩 +2 位作者 范武江 蔡完其 许映芳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21-527,共7页
Successful crossbreeding between Oreochromis niloticus and Sarotherodon melanotheron to produce a commercial hybrid has been difficult.The karyotypes and isoenzyme of these two species and their reciprocal hybrids(O.... Successful crossbreeding between Oreochromis niloticus and Sarotherodon melanotheron to produce a commercial hybrid has been difficult.The karyotypes and isoenzyme of these two species and their reciprocal hybrids(O.niloticus ♀ × S.melanotheron ♂,S.melanotheron ♀ × O.niloticus ♂,the last not included in the isoenzyme study) were investigated via metaphase chromosomes obtained from head kidney cells and electropherogram of lactate dehydrogenase(LDH) isoenzymes from the liver,kidney,white muscle,heart,and eye balls.The diploid chromosome number(2n=44) and the fundamental number(NF=50) of the four tilapia genotypes were the same.However,the karyotype of O.niloticus had three pairs of sub-metacentric(sm),twelve pairs of sub-telocentric(st),and seven pairs of telocentric(t) chromosomes,while S.melanotheron had one pair of metacentric(m),two pairs of sm,12 pairs of st,and seven pairs of t chromosomes.The reciprocal hybrids both showed a mixed karyotype range between their parents:0.5 pair of m,2.5 pairs of sm,12 pairs of st,and seven pairs of t chromosomes.In view of the electropherogram of isozymes,only the LDH of the kidney showed significant clear bands,with five bands in O.niloticus,three bands in S.melanotheron,and duplicated six bands in the hybrids.The bands varied depending on their activities and mobilities.We considered that the differences in karyotype and isoenzyme were related to the genetic mechanism for post-mating isolation,and provided some additional basic genetic background of their taxonom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lapiine Oreochromis niloticus Sarotherodon melanotheron KARYOTYPE ISOENZYME Reproductive isolation taxonomy
下载PDF
百合花卉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69
2
作者 洪波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68-70,共3页
百合属世界名花.除观赏价值外.还具食用、药用等多种价值。通过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可知,目前国内外有关百合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分类学、繁殖及栽培生物学、细胞学、育种学等方面.并取得了可观的研究成果.但在珍稀濒危种保护、新品... 百合属世界名花.除观赏价值外.还具食用、药用等多种价值。通过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可知,目前国内外有关百合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分类学、繁殖及栽培生物学、细胞学、育种学等方面.并取得了可观的研究成果.但在珍稀濒危种保护、新品种繁育、种球复壮等方面尚需深入和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花卉 分类 繁殖 细胞 育种 栽培生物学
下载PDF
我国首次发现乡土旋毛虫的研究报告 被引量:24
3
作者 许汴利 崔兆麟 +2 位作者 张玉林 蔺西萌 夏胜利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57-262,共6页
目的 :对我国两株旋毛虫进行虫种归属鉴定。方法 :通过生物学特性的比较研究。结果 :单对虫体杂交试验 ,表明河南猪株与黑龙江犬株存在生殖隔离现象 ;冷冻耐力试验 ,在 - 15℃下 ,前者 9d即死亡 ,后者可存活 1年以上 ;在 4℃ ,前者肌肉... 目的 :对我国两株旋毛虫进行虫种归属鉴定。方法 :通过生物学特性的比较研究。结果 :单对虫体杂交试验 ,表明河南猪株与黑龙江犬株存在生殖隔离现象 ;冷冻耐力试验 ,在 - 15℃下 ,前者 9d即死亡 ,后者可存活 1年以上 ;在 4℃ ,前者肌肉期幼虫呈圆盘状卷曲 ,后者呈螺旋状卷曲 ;生殖力指数 ( RCI)在小鼠试验分别为 195.7和 6.2 ( P<0 .0 1) ,在大鼠分别为 191.3和 14.4 ( P<0 .0 1) ;前者对家猪易感 ,后者不易感 ;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指纹分析其扩增后产物的 DNA片段电泳带型 ,河南猪株旋毛虫与 T.spiralis基本相同 ,黑龙江犬株旋毛虫与 T.nativa一致。结论 :我国至少存在上述两种旋毛虫 ,即 :河南猪株旋毛虫系 T.spiralis,黑龙江犬株旋毛虫系 T.nativ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 乡土旋毛虫 多态性 DNA 生殖力 冷冻耐力
下载PDF
低温和赤霉素对亚洲百合开花及鳞茎繁殖的效应 被引量:15
4
作者 陈诗林 黄敏玲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11-517,共7页
以亚州百合为试材,探讨了低温冷藏、设施栽培和赤霉素结合低温处理对亚洲百合开花及新球繁殖的效应。结果表明:亚洲百合鳞茎在适宜温度5℃下冷藏56d,周径12cm以上的种球开花率达到95%以上;设施栽培(遮荫、保温及补光)比对照(露... 以亚州百合为试材,探讨了低温冷藏、设施栽培和赤霉素结合低温处理对亚洲百合开花及新球繁殖的效应。结果表明:亚洲百合鳞茎在适宜温度5℃下冷藏56d,周径12cm以上的种球开花率达到95%以上;设施栽培(遮荫、保温及补光)比对照(露地栽培)花期提早31d,开花率98.5%;低温(5℃,56d)冷藏处理结合设施栽培,花期提早82d,开花率96.5%;赤霉素200mg/L处理加低温冷藏,花期提早92d,比冷藏处理提早10d,开花率97.3%;低温冷藏后用赤霉素200~300meCL处理,可显著提高花茎长,但对花期没有影响;低温或低温结合赤霉素处理,新球周径比常规栽培显著提高,而新球繁殖数显著降低;二次开花显著影响新球发育,籽球退化,需复壮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百合 赤霉素 低温处理 开花 种球繁殖
下载PDF
中国百部属植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张雷 邱乾栋 +1 位作者 张晓林 臧德奎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5-108,共4页
全世界共有百部属植物27种,我国7种,其中3种是传统药用植物。现综述了近年来该属植物在系统分类、生物碱的分离与鉴定、药用研究、生物农药和繁殖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百部属 研究进展 系统分类 应用研究 繁殖技术
下载PDF
阿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9
6
作者 何爽 谭敦炎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1-7,共7页
本研究从分类学、解剖学、生殖生物学、药用价值及人工繁殖等方面对国内外有关阿魏属植物的研究进行了总结 ,对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从生物学特性、民族植物学及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等角度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
关键词 阿魏属 分类学 解剖学 生殖生物学 人工繁殖
下载PDF
头足类生殖系统及其在分类学上的应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必林 陈新军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219-1226,共8页
头足类被认为是未来重要蛋白质来源之一。生殖系统是头足类的重要系统之一,不仅是生物学研究的基础,也是繁殖生物学研究的重点,且在分类学上也具有重要作用。分析认为,雌性个体的输卵管和缠卵腺在柔鱼类、枪乌贼类、乌贼类和蛸类间存在... 头足类被认为是未来重要蛋白质来源之一。生殖系统是头足类的重要系统之一,不仅是生物学研究的基础,也是繁殖生物学研究的重点,且在分类学上也具有重要作用。分析认为,雌性个体的输卵管和缠卵腺在柔鱼类、枪乌贼类、乌贼类和蛸类间存在明显差别;十腕类的纳精囊位于口球内,而蛸类位于输卵管腺上;交配囊是耳乌贼亚科的特殊生殖结构,在小乌贼属的分类上具有一定意义。茎化腕是雄性头足类的重要生殖器官,也是重要的分类性状,各大类的茎化腕部位和特征有所差异;交配器为耳乌贼亚科茎化腕上的特殊结构,在分类上具有一定作用。绝大多数雄性个体的精囊结构复杂,其放射导管、连接管以及精团在帆乌贼科的分类上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足类 生殖系统 分类学
下载PDF
才女虫属复合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叶灵通 唐彬 +2 位作者 姜敬哲 喻子牛 王江勇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3-100,共8页
才女虫属复合体(Polydora Complex)是典型的底质摄食者,多数种类栖居于潮间带、海湾、河口等近岸水域。其中一些种类是贝类上常见的多毛类寄生虫,能够钻入贝类的壳内营寄生生活,阻碍宿主的生长发育,感染严重时会导致贝类的大量死亡,是... 才女虫属复合体(Polydora Complex)是典型的底质摄食者,多数种类栖居于潮间带、海湾、河口等近岸水域。其中一些种类是贝类上常见的多毛类寄生虫,能够钻入贝类的壳内营寄生生活,阻碍宿主的生长发育,感染严重时会导致贝类的大量死亡,是严重危害贝类养殖业发展的主要寄生虫类之一。文章从才女虫属复合体的形态分类、分子系统发育、栖居习性、生殖方式、幼体发育等5个方面综述才女虫属复合体的研究现状以及未来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才女虫属复合体 形态分类 栖居习性 生殖方式
下载PDF
姜科植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孔继君 刘刚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692-1699,共8页
姜科植物在种类、外部性状及内部解剖等方面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其传粉方式也显示出了丰富的多样性.因此,姜科植物的研究对姜目乃至单子叶植物的系统与进化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姜科植物在分类学、系统学、解... 姜科植物在种类、外部性状及内部解剖等方面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其传粉方式也显示出了丰富的多样性.因此,姜科植物的研究对姜目乃至单子叶植物的系统与进化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姜科植物在分类学、系统学、解剖学、花器官发生学和繁殖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和进展,以期能为该类群的系统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科 分类学 种子解剖学 花器官发生学 繁殖生物学
下载PDF
珍稀濒危植物穗花杉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何飞 刘兴良 +2 位作者 马钦彦 陈俊华 刘克旺 《四川林业科技》 2007年第6期31-38,共8页
穗花杉是第三纪残遗植物,雌雄异株,雄球花穗状,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经济价值,是我国的珍稀濒危树种。本文系统地综述了穗花杉在系统分类,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繁殖方法和濒危原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对穗花杉的研究历史和研究内容作... 穗花杉是第三纪残遗植物,雌雄异株,雄球花穗状,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经济价值,是我国的珍稀濒危树种。本文系统地综述了穗花杉在系统分类,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繁殖方法和濒危原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对穗花杉的研究历史和研究内容作一个较系统的介绍和评价,为恢复和扩大穗花杉种群,合理利用和保护穗花杉资源提供较全面的技术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穗花杉 系统分类 特性 繁殖 濒危原因
下载PDF
海洋红藻岩生多管藻绒毛变种Polysiphonia scopulorum var. villum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丁兰平 钟丽敏 +1 位作者 谭华强 黄冰心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2-48,共7页
2013 年11 月-2014 年2 月间, 在广东汕头南澳岛的野外调查过程中采集到一种丝状红藻, 经鉴定为岩生多管藻绒毛变种Polysiphonia scopulorum var. villum(J. Agardh)Hollenberg, 其主要特征为: 1. 藻体大量密集丛生于岩石上, 呈绒毛... 2013 年11 月-2014 年2 月间, 在广东汕头南澳岛的野外调查过程中采集到一种丝状红藻, 经鉴定为岩生多管藻绒毛变种Polysiphonia scopulorum var. villum(J. Agardh)Hollenberg, 其主要特征为: 1. 藻体大量密集丛生于岩石上, 呈绒毛垫状; 2. 藻体小, 由匍匐枝与直立枝构成, 直立枝高度不超过1cm; 3. 直立枝分枝少或不分枝, 枝端顶细胞钝圆; 4.假根由围轴细胞中部向外突出产生, 不被侧壁切割; 5. 毛丝体少量且较短, 1~3 叉, 脱落后留下的痕细胞明显; 6. 囊果长卵形,有喙; 7. 精子囊枝由毛丝体原发育形成, 螺旋排列于枝端, 圆柱状, 无不孕顶细胞; 8. 四分孢子囊4-6-(10)个微螺旋状直长列, 球形, 其孢子囊盖细胞为2 个.该种在南中国海为首次记录.为了精细观察藻体的内部结构, 摸索出了一套“染色-压片”方法, 以方便对此类属种的解剖学结构观察与分类研究.通过对该藻形态学及四分孢子囊的发育进行详细观察, 丰富了该物种的形态学知识, 扩展了其地理分布等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藻门 松节藻科 繁殖结构 分类 地理分布 “染色-压片”法
下载PDF
百合研究综述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杨利平 杨青杰 《韶关学院学报》 2003年第9期87-91,共5页
百合是世界名花,也是著名的食品和中药材。对百合的命名、地理分布和栽培历史等作了简要的阐述,并对百合的分类学、繁殖生物学及育种学进行了综述分析。
关键词 百合 栽培 繁殖 育种
下载PDF
长白山区野生百合引种驯化及园艺栽培技术 被引量:6
13
作者 崔凯峰 刘丽杰 +5 位作者 于长宝 赵莹 金慧 金英玉 尹航 金英子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3年第3期63-66,共4页
对长白山野生百合进行了资源调查和引种驯化,发现百合的病害较多,大多数品种喜肥并须遮荫;可进行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卷丹可利用腋球繁殖,有性繁殖种子须进行暖温处理。无性繁殖种球形成时间短,退化现象少于有性繁殖。培育基质为沙壤土... 对长白山野生百合进行了资源调查和引种驯化,发现百合的病害较多,大多数品种喜肥并须遮荫;可进行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卷丹可利用腋球繁殖,有性繁殖种子须进行暖温处理。无性繁殖种球形成时间短,退化现象少于有性繁殖。培育基质为沙壤土。试验证明,人工栽培的长白山野生百合在鳞茎的生长、观花、赏叶方面明显优于自然生长的野生百合,为开发利用该资源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百合 资源分布 物侯 繁殖 田间管理 病虫害 长白山区
下载PDF
尖天牛与坡天牛雌雄生殖器的比较研究——尖天牛分类地位的订正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文凯 蒋书楠 《湖北农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17-21,共5页
记述了4种尖天牛和4种坡天牛的雄性外生殖器及雌性生殖器,分析比较了二类天牛在雌雄生殖器结构上的差异,二者区别显著,认为BreuningS将尖天牛属(LychrosisPascoe)降为一个亚属并入坡天牛属(Ptero... 记述了4种尖天牛和4种坡天牛的雄性外生殖器及雌性生殖器,分析比较了二类天牛在雌雄生殖器结构上的差异,二者区别显著,认为BreuningS将尖天牛属(LychrosisPascoe)降为一个亚属并入坡天牛属(PterolophiaNewman)的处理是不恰当的,应恢复其属级地位。最后结合后翅翅脉特点及外部形态特征对尖天牛属的属征进行了重新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天牛属 坡天牛属 生殖器 分类 订正 比较研究
下载PDF
蜜蜂瓦螨研究的最新发现及其对探索瓦螨防治新途径的启示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双修 黄智勇 +1 位作者 周婷 姚军 《中国养蜂》 2003年第3期9-10,共2页
It is introduced that the recent research achievements on honey bee Varroa mites taxonomy and reproductive biology of Dr. Denis L Anderson etc.and our relative research results in China were reported in this paper. Us... It is introduced that the recent research achievements on honey bee Varroa mites taxonomy and reproductive biology of Dr. Denis L Anderson etc.and our relative research results in China were reported in this paper. Using Varroa destructor Anderson & Trueman as the scientific name of the Varroa mites in China instead of the former name? 玍arroa jacobsoni Oudema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蜂 瓦螨 防治 螨基因型
下载PDF
Description of a new parthenogenetic species of Thalassaphorura (Collembola: Onychiuridae) from East China, with DNA barcoding analyses
16
作者 高艳 卜云 《Entomotaxonomia》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共7页
Thalassaphorura houtanensis sp. nov. from Shanghai, East China is described. It is similar to T. encarpata (Denis, 1931) in having labial palp of type A and the same pseudocelli formula on the body. It can be distin... Thalassaphorura houtanensis sp. nov. from Shanghai, East China is described. It is similar to T. encarpata (Denis, 1931) in having labial palp of type A and the same pseudocelli formula on the body. It can be distinguished by the shape of unguis, chaetotaxy of labium, maxillary out lobe and ventral tube. It was confirmed as an absolutely parthenogenetic species after a reproduction test in the lab. In addition, the DNA barcoding sequences of this new species were sequenced and analyzed. The intraspecific genetic divergence is 0.18% on average and ranges from zero to 0.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hropleona SPRINGTAIL taxonomy genetic divergence reproduction
下载PDF
一对姊妹线虫的杂交试验研究
17
作者 黄任娥 叶建仁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58-160,共3页
基于李氏长尾线虫(Seinura liiHuang & Ye,2006)与吴氏长尾线虫(S.wuaeHuang & Ye,2006)是一对形态很相似的姊妹线虫,在原始描述之后,采用单一配对杂交方法来进一步探讨它们相互间的生殖关系。结果表明,李氏长尾线虫与吴氏长尾... 基于李氏长尾线虫(Seinura liiHuang & Ye,2006)与吴氏长尾线虫(S.wuaeHuang & Ye,2006)是一对形态很相似的姊妹线虫,在原始描述之后,采用单一配对杂交方法来进一步探讨它们相互间的生殖关系。结果表明,李氏长尾线虫与吴氏长尾线虫在生殖上相互隔离,并且它们之间的生物学特性可能存在着较大差异;研究还表明,李氏长尾线虫与吴氏长尾线虫的生殖方式都为有性生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氏长尾线虫 吴氏长尾线虫 杂交试验 生殖方式 线虫分类学
下载PDF
3种百合2a的引种试验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浩铮 郝渊鹏 +2 位作者 赵水榕 李伟 杜方 《山西农业科学》 2017年第2期223-226,共4页
研究3个百合新品种在山西太谷地区的生长适应性,以筛选出适宜当地栽培的百合品种。试验以亚洲百合小蜜蜂(‘Tiny Bee’)、小鬼(‘Tiny G host’)、小侵略(‘Tiny Invader’)为材料,通过同一批种球连续2 a的种植,观测3种百合物候期、外... 研究3个百合新品种在山西太谷地区的生长适应性,以筛选出适宜当地栽培的百合品种。试验以亚洲百合小蜜蜂(‘Tiny Bee’)、小鬼(‘Tiny G host’)、小侵略(‘Tiny Invader’)为材料,通过同一批种球连续2 a的种植,观测3种百合物候期、外观形态、开花性状及繁殖能力,比较其适应能力。结果表明,3个百合品种小侵略、小蜜蜂、小鬼在太谷地区均能完成正常的生长发育,花大色艳,茎秆粗壮,株高分别为18,20,27 cm,观赏价值高,经济效益好,适宜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物候期 繁殖 生长特性 形态
下载PDF
百合雄性生殖器官发育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被引量:3
19
作者 任韵 周可明 +3 位作者 鱼南洋 张志友 华水金 蒋立希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160-1166,共7页
百合的雄性生殖器官花药和花粉较一般植物大,因此是研究植物生殖发育生物学的常用材料之一。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在百合花药、花粉和花粉管等雄性生殖器官和不同发育时期通过SDS-PAGE,蛋白质双向电泳,SSH和RT-PCR等手段分离到了部分特异... 百合的雄性生殖器官花药和花粉较一般植物大,因此是研究植物生殖发育生物学的常用材料之一。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在百合花药、花粉和花粉管等雄性生殖器官和不同发育时期通过SDS-PAGE,蛋白质双向电泳,SSH和RT-PCR等手段分离到了部分特异表达的多肽和蛋白及cDNA片段;并且对部分多肽的功能进行了预测和验证。此外,还分离到一些编码百合在受精过程中花粉管与柱头互作的蛋白,并对其功能和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推测。本文不仅介绍了百合雄性生殖器官发育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而且还对在相应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在百合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雄性生殖器官 发育 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Species Concepts as Applied to the Whitefly Bemisia tabaci Systematics:How Many Species Are There? 被引量:78
20
作者 LIU Shu-sheng John Colvin Paul J De Barro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76-186,共11页
The worldwide distribution and extensive genetic diversity of the whitefly,Bemisia tabaci,has long been recognized.However,the levels of separation within B.tabaci and the nomenclature of the various genetic groups ha... The worldwide distribution and extensive genetic diversity of the whitefly,Bemisia tabaci,has long been recognized.However,the levels of separation within B.tabaci and the nomenclature of the various genetic groups have been a subject of debate.Recent phylogenetic analyses indicate that B.tabaci is a complex composed of 28 morphologically indistinguishable species.In this article,we first review the debate and difficulties associated with B.tabaci's taxonomy and systematics,and argue for the need to apply the biological species concept in order to elucidate B.tabaci's systematics.We summarize the accumulated genetic and behavioural data on reproductive incompatibilities evident amongst phylogenetic mtCOI groups of B.tabaci.Crossing studies have been conducted with 14 of the 28 putative species covering 54 reciprocal inter-species pairs,and observations on mating behaviour have been conducted for seven species pairs.Data from both crossing trials and behavioural observations indicate a consistent pattern of reproductive isolation among the putative species.We then discuss the technical and conceptual complexities associated with crossing experiments and behavioural observations designed to reveal reproductive incompatibility.Finally,we elaborate on a strategy for further clarifying the pattern of reproductive isolation between B.tabaci groups and propos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on the systematics of this comple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hitefly systematics biological species cryptic species phylogenetic species reproductive isolation mating behavior taxonomy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