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跗骨窦小切口入路内固定术配合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
1
作者 巫敬文 周琦石 +1 位作者 陈信军 杨林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635-640,共6页
目的:研究跗骨窦小切口入路内固定术配合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回顾性分析为法,观察对象为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清远市中医院的80例跟骨骨折患者,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在跗骨窦小切口入路内固定术的... 目的:研究跗骨窦小切口入路内固定术配合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回顾性分析为法,观察对象为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清远市中医院的80例跟骨骨折患者,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在跗骨窦小切口入路内固定术的基础上配合中医正骨手法辅助治疗,对照组实施跗骨窦小切口入路内固定术。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影像学参数,并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长、疼痛程度、跟骨参数、足踝功能以及并发症予以分析。结果:组间对比性别、年龄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均下降,以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Gissane角、Bohler角、Pitch角、足踝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术前,两组术后Gissane角、Bohler角、Pitch角均增大,足踝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Gissane角、Bohler角、Pitch角、足踝评分手术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38%,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5.2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65,P>0.05)。结论:跗骨窦小切口入路内固定术配合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跟骨骨折患者临床疗效较好,能够配合手术进程,弥补不能充分暴露的缺点,达到良好复位的目的,并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疼痛程度,促进足部功能与骨折端解剖结构的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跗骨窦小切口入路内固定术 中医正骨 顺势复位 加速康复
下载PDF
小切口撬拨复位外固定支架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C3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毕楷 朱书朝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5期150-152,163,共4页
目的:比较小切口撬拨复位外固定支架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C3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该院收治的80例桡骨远端C3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 目的:比较小切口撬拨复位外固定支架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C3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该院收治的80例桡骨远端C3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切口撬拨复位外固定支架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术前、术后3个月时骨折复位情况(桡骨高度、掌倾角及关节面台阶高度),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时腕关节活动度(背伸、掌屈、桡偏及尺偏角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77.50%(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观察组桡骨高度、掌倾角及腕关节背伸、掌屈、桡偏、尺偏角度均大于对照组,关节面台阶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撬拨复位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C3型骨折患者疗效优良率高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而且能够缩短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骨折复位效果和腕关节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C3型骨折 粉碎性骨折 小切口撬拨复位 外固定支架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下载PDF
小切口辅助复位有限内固定联合支架外固定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3
作者 王新忠 《中外医疗》 2024年第4期42-45,74,共5页
目的探究小切口辅助复位固定+支架外固定对于胫骨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福建省将乐县总医院收治的80例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 目的探究小切口辅助复位固定+支架外固定对于胫骨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福建省将乐县总医院收治的80例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开放复位胫骨远端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胫骨远端内和/或外侧小切口辅助复位、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效果及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长和失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住院及伤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优良率为85.0%,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30,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少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小切口辅助复位有限内固定联合支架外固定治疗临床效果更佳,能缩短愈合和住院时间,并发症少,是一种良好的固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辅助复位有限内固定 外固定架 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下载PDF
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数字化技术辅助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4
作者 田桦 陆英超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分析予以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数字化技术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21年6月—2023年5月新沂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40例纳入对... 目的分析予以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数字化技术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21年6月—2023年5月新沂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40例纳入对照组,数字化技术辅助治疗的30例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屈、伸膝最大角度为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较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7,P<0.05)。结论予以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数字化技术辅助治疗均可发挥一定骨折复位作用,但数字化技术辅助治疗术中失血量更少,手术耗时更短,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更佳,并发症更少,住院、骨折愈合时间短,康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 数字化技术辅助 并发症
下载PDF
膝关节镜辅助小切口内固定术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及安全性的影响
5
作者 孙建军 姚绍华 代子辉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32期40-45,共6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辅助小切口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膝...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辅助小切口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膝关节镜辅助小切口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疼痛评分、膝关节功能、膝关节活动度、血清学指标、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82.65±6.34)min、(3.14±0.35)d、(11.69±1.45)周、(9.41±1.23)d,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01.52±9.36)、(55.36±5.12)m L,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24、48 h的疼痛评分分别为(5.69±1.12)、(4.36±0.85)、(2.89±0.34)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WOMAC骨关节炎指数中日常生活、疼痛、关节僵硬评分及总分分别为(17.53±2.19)、(2.61±0.45)、(0.65±0.14)、(21.26±3.26)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膝关节伸直、屈曲活动度分别为(6.89±0.67)°、(124.66±8.75)°,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的PGE2、SP、CRP水平分别为(128.96±11.35)pg/m L、(5.89±1.12)μg/m L、(14.63±1.52)mg/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WHOQOL-BREF评分中心理、生理、社会及环境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镜辅助小切口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效果更佳,可减轻手术创伤,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加快膝关节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膝关节镜 小切口内固定术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发际内弧形小切口切开复位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的效果
6
作者 冯雪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7期63-65,共3页
目的:观察发际内弧形小切口切开复位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该院收治的88例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观察组采取发际... 目的:观察发际内弧形小切口切开复位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该院收治的88例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观察组采取发际内弧形小切口切开复位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予以头皮冠状切口切开复位微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水平、术后康复指标(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水平、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48 h,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际内弧形小切口切开复位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可降低手术相关指标水平、术后康复指标水平、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头皮冠状切口切开复位微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际内弧形小切口切开复位微型钛板内固定术 头皮冠状切口切开复位微型螺钉内固定术 颧骨复合体骨折 疼痛 并发症
下载PDF
外侧小切口辅助复位与闭合复位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3
7
作者 袁毅 杨华 +2 位作者 蔺占彪 王杰 彭选文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6期3671-3673,共3页
目的比较外侧小切口辅助复位与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08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均来自该院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急诊收治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8例,给予外侧小切口辅... 目的比较外侧小切口辅助复位与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08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均来自该院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急诊收治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8例,给予外侧小切口辅助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对照组60例,给予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所有患者随访6-36个月,平均21.6个月,术后定期复查肘关节X线片,骨折愈合情况,是否出现感染、Volkmans挛缩、神经损伤、创伤性关节炎及肘内翻畸形等并发症。根据Flynn肘关节评分标准对患肘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肘内翻发生率为4.2%,低于对照组的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肘外翻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损伤发生率为4.2%,对照组为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化肌炎发生率为2.1%,对照组为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外侧小切口辅助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临床疗效优于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闭合复位 外侧辅助小切口 切开复位
下载PDF
闭合复位联合小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凡凡 刘朝阳 +2 位作者 徐毅 吴晓斌 周士进 《临床骨科杂志》 2018年第3期354-356,360,共4页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联合小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闭合复位联合小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26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术后行影像学检查观察骨折复位、固定及愈合情况,采用AOFAS踝-后足评分标准评...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联合小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闭合复位联合小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26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术后行影像学检查观察骨折复位、固定及愈合情况,采用AOFAS踝-后足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20(12.6±2.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8~12(10.7±3.8)周,未发生切口延迟愈合、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骨折畸形愈合及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1例SandersⅢ型患者因术后引流不畅出现切口皮下积液,经局部治疗后伤口按期治愈。末次随访时,Bhler角由术前7.2°±3.5°改善为25.1°±6.2°,Gissane角由术前89.6°±2.1°改善为113.7°±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AOFAS踝-后足评分:优16例,良7例,可3例。结论闭合复位联合小切口跟骨接骨钢板内固定创伤小,切口并发症少,能够满足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术中复位及内固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闭合复位 接骨板 小切口
下载PDF
改良小切口复位植骨联合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刘核达 刘林 +3 位作者 黄飞 左俊水 杨宗宇 李森田 《创伤外科杂志》 2018年第10期744-748,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复位植骨联合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5月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收治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9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切开复位钢... 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复位植骨联合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5月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收治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9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组45例(切开复位组)和改良小切口复位植骨联合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组46例(改良组)。切开复位组中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23~67岁,平均46. 0岁;骨折原因:高处坠落伤28例,道路交通伤17例。改良组中男性24例,女性22例;年龄23~68岁,平均46. 1岁;骨折原因:高处坠落伤29例,道路交通17例。分析统计治疗后的临床优良率,患者的住院情况,同时观察患者手术前后Bohler角、Gissane角、踝-后足评分(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跟骨长度、宽度及高度,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改良组患者临床优良率为93. 48%(43/46)明显高于切开复位组的62. 22%(28/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改良组患者出血量、伤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切开复位组,分别为[(25. 17±7. 62) mL vs.(69. 25±10. 54) mL、(5. 42±1. 03) d vs.(10. 57±2. 69) d、(6. 04±1. 21) d vs.(12. 19±3. 68) d],而手术时间和费用均显著高于切开复位组,分别为[(95. 24±20. 58) min vs.(60. 12±15. 23) min、(1. 09±0. 03)万元vs.(0. 68±0. 04)万元],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Bohler角、Gissane角、AOFAS、跟骨长度及高度明显升高,而跟骨宽度显著下降,同时改良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指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切开复位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改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 35%,明显低于切开复位组的17. 78%(P <0. 05)。结论改良小切口复位植骨联合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住院情况及临床相关指标,并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小切口 复位植骨 克氏针 内固定
下载PDF
外侧小切口辅助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夏永杰 曹琳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7年第15期31-34,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外侧小切口辅助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可行性以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6年6月于本院骨科收治入院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131例,按ID数分为对照组(n=80)与观察组(n=51)。对照组采用传统闭... 目的:研究分析外侧小切口辅助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可行性以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6年6月于本院骨科收治入院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131例,按ID数分为对照组(n=80)与观察组(n=51)。对照组采用传统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外侧小切口辅助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实施手术。观察组优良率为96.0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尺神经损伤发生率为1.96%,低于对照组的1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肘内翻、骨化性肌炎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侧小切口辅助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有效可行,相比传统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后并发症少,临床疗效好,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克氏针内固定 闭合复位 小切口
下载PDF
闭合复位或小切口撬拨复位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固定微创治疗桡骨远端C3型骨折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胜松 李绪松 梁武胜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16期14-15,共2页
目的为了提高桡骨远端C3型骨折的治疗效果,分析采用闭合复位或小切口撬拨复位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固定微创治疗的价值。方法 60例桡骨远端C3型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切开复位钢板螺... 目的为了提高桡骨远端C3型骨折的治疗效果,分析采用闭合复位或小切口撬拨复位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固定微创治疗的价值。方法 60例桡骨远端C3型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治疗组患者接受闭合复位或者小切口撬拨复位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固定微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桡骨远端骨折复位情况。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89、21.03、2.52、10.35,P<0.05)。对照组尺偏角、桡骨高度均大于治疗组,掌倾角小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9、5.09、2.62,P<0.05)。结论桡骨远端C3型骨折患者接受闭合复位或者小切口撬拨复位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固定微创治疗,不仅具有创伤小、术后易恢复的优点,而且术后对腕关节活动影响小,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C3型骨折 外固定支架 克氏针 微创 钢板螺钉内固定 闭合复位 小切口撬拨复位
下载PDF
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或经跗骨窦小切口有限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联合硫酸钙植骨术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熙 陈传远 +2 位作者 林学义 李平 施毅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13-16,181,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或经跗骨窦小切口有限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联合硫酸钙植骨术治疗跟骨SandersⅡ、Ⅲ型、Ⅳ型骨折的效果。方法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联合硫酸钙植骨术(A组)与经跗骨窦小切口有限切开复位微... 目的探讨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或经跗骨窦小切口有限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联合硫酸钙植骨术治疗跟骨SandersⅡ、Ⅲ型、Ⅳ型骨折的效果。方法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联合硫酸钙植骨术(A组)与经跗骨窦小切口有限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联合硫酸钙植骨术(B组)治疗跟骨SandersⅡ、Ⅲ型、Ⅳ型骨折患者,术后采用Ankle-Hindfoot scale系统评估相关肢体的功能,同时术后、术后3个月行影像学评估,测量Bohler角、Gissane角,并观察骨质愈合的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患者术后肢体功能均恢复较好,但两组之间术后相关肢体功能各项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相比,A组术后及术后3个月Bohler角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issane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或经跗骨窦小切口有限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联合硫酸钙植骨术治疗跟骨SandersⅡ、Ⅲ型、Ⅳ型骨折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微创术 硫酸钙 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 经跗骨窦小切口有限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
下载PDF
小切口丝线有限内固定治疗髌骨下极粉碎骨折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众 李强 +2 位作者 杨德兴 贾永鹏 王北岳 《临床骨科杂志》 2006年第2期166-166,共1页
关键词 小切口 有限内固定 髌骨骨折
下载PDF
联合切口结合内镜辅助治疗颧骨颧弓骨折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强 朱梅 +1 位作者 邓佳蕴 张杰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9年第7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联合切口结合内镜辅助治疗颧骨颧弓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9月在笔者医院接受治疗的56例颧骨颧弓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实验组采用联合切口内镜辅助下颧弓骨折切开复... 目的:探讨联合切口结合内镜辅助治疗颧骨颧弓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9月在笔者医院接受治疗的56例颧骨颧弓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实验组采用联合切口内镜辅助下颧弓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联合切口结合微型钛板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术后3个月双侧颧弓突度差值及面部软组织对称性评分、术后并发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骨折断端复位良好,伤口均达到一期愈合。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双侧颧弓突度差值无显著性差异[(1.21±0.32)mmvs(1.40±0.41)mm](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面部软组织对称性评分均明显降低,且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2.22±0.85)分vs(2.18±1.10)分](P>0.05)。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10.71%vs14.29%](P>0.05)。两组患者对术后颧弓外形、面部外形、张口受限及术后反应满意度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8.14±1.11)分vs(8.23±1.05分)、(8.43±1.02)分vs(8.08±1.33)分、(8.50±1.14)分vs(8.73±1.42)分、(8.65±1.23)分vs(8.89±1.10)分](P>0.05)。结论:联合切口内镜辅助下颧弓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颧骨颧弓骨折均可明显改善患者面部软组织对称性,平衡双侧颧弓突度,提高患者满意度,临床效果较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切口 微型钛板 内镜辅助下颧弓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 颧骨颧弓骨折
下载PDF
前外侧小切口结合L型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晓艳 王毅 徐永清 《当代医学》 2021年第24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前外侧小切口结合L型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2例胫骨远端闭合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 目的探讨前外侧小切口结合L型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2例胫骨远端闭合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前外侧小切口结合L型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后12个月踝关节功能(Johner-Wruh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痂生成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Johner-Wruhs评分优良率为92.7%,高于对照组的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44%,低于对照组的1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外侧小切口结合L型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具有固定可靠、骨折愈合时间短等优点,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远端骨折 远端外侧锁定钢板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有限切开
下载PDF
小切口有限内固定结合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治疗C2型肱骨骨折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勇 单德龙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2期40-42,共3页
目的观察应用小切口有限内固定结合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方法治疗C2型肱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应用小切口有限内固定结合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方法治疗50例C2型肱骨骨折,同时选取同期骨折程度类似的另外50例患者,应用传统钢板内固定治疗。通过Neer... 目的观察应用小切口有限内固定结合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方法治疗C2型肱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应用小切口有限内固定结合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方法治疗50例C2型肱骨骨折,同时选取同期骨折程度类似的另外50例患者,应用传统钢板内固定治疗。通过Neer骨折评分和HSS评分评定患者术后肩、肘关节功能,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肩关节功能恢复优秀者34例(68%),Neer骨折评分平均分(83.4±5.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肘关节功能恢复优秀者35例(70%),HSS评分平均分(82.6±5.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桡神经损伤率为8%(4/50),骨不连发生率为6%(3/5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6%和12%;并且肱骨骨折愈合时间为(4.6±1.5)月,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C2型肱骨骨折复发程度,相对比之下,小切口有限内固定结合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方法在治疗C2型肱骨骨折方面,较传统钢板内固定更为安全有效,临床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2型肱骨骨折 小切口有限内固定 外固定支架
下载PDF
小切口或加有限内固定结合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 被引量:3
17
作者 田晓华 朱宏炎 +1 位作者 乔惠 闫红旗 《实用全科医学》 2006年第1期27-28,共2页
目的探讨治疗胫腓骨骨折符合“生物学固定(BO)”有效手术方法。方法本组采用小切口或加简单、有限内固定结合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结果51例中48例获得随访,无骨延迟愈合或骨不连发生。结论本方法对局部软组织及血运破坏少,有... 目的探讨治疗胫腓骨骨折符合“生物学固定(BO)”有效手术方法。方法本组采用小切口或加简单、有限内固定结合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结果51例中48例获得随访,无骨延迟愈合或骨不连发生。结论本方法对局部软组织及血运破坏少,有限内固定可使骨折类型由不稳定型转为稳定型,从而发挥单侧外固定支架的固定优点,是一种符合“BO”理念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腓骨骨折 小切口 有限内固定 单侧外固定支架
下载PDF
跗骨窦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贾辉 智良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25-26,29,共3页
目的:探究跗骨窦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患者术中切口长度及术后疼痛(VA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患者74例,依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患者... 目的:探究跗骨窦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患者术中切口长度及术后疼痛(VA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患者74例,依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患者行跗骨窦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照组患者行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术,术后随访1年,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跟骨Bohler、Gissane角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较短,术后VAS评分较低(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Bohler、Gissane角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3.52%(5/37),低于对照组的40.54%(15/37)(P<0.05)。结论:跗骨窦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可有效缩短切口长度及手术时间,降低术后VAS评分,恢复患者Bohler、Gissane角,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跗骨窦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 切口长度 术后VAS评分
下载PDF
小切口有限内固定联合人工骨植入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19
作者 宋继淳 韩城龙 +1 位作者 岑怡彪 孔禄生 《中外医学研究》 2012年第22期111-112,共2页
目的:研究小切口有限内固定联合人工骨植入对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 年10 月-2011 年10 月笔者所在医院23例(25 足) 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进行小切口有限内固定联合人工骨植入治疗,运用足外侧小切口,羟基磷灰石人工骨... 目的:研究小切口有限内固定联合人工骨植入对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 年10 月-2011 年10 月笔者所在医院23例(25 足) 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进行小切口有限内固定联合人工骨植入治疗,运用足外侧小切口,羟基磷灰石人工骨进行关节面填充,钢板固定.结果:随访3~7 个月,平均5.4 个月,按AO 足踝评分系统评价,优15 足,良8 足,可2 足,平均88.5 分.结论:小切口有限内固定联合人工骨植入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较好,且创伤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小切口有限内固定 人工骨植入
下载PDF
膝关节镜辅助手术与传统术式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近期手术疗效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被引量:23
20
作者 郭明刚 冯志尉 +2 位作者 李亮 李伟 袁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68-72,共5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辅助手术与传统术式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近期手术疗效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将64例胫骨平台骨折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膝关节镜辅助下有限切开骨折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切开复位内固...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辅助手术与传统术式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近期手术疗效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将64例胫骨平台骨折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膝关节镜辅助下有限切开骨折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近期相关手术疗效指标,评估两组术后6个月后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和膝关节活动范围,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第1天的血清生化指标,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病例。结果观察组的切口长度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下床时间及负重下地活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膝关节RASMUSSEN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75%VS 75.00%,P<0.05),伸膝、屈膝最大角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的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血管细胞黏附因子(sVCAM)、碱性磷酸酶(AL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血清aVCAM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NGF、AL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9.38%VS 31.55%,P<0.05)。结论膝关节镜辅助下有限切开骨折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近期疗效确切,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及活动范围,并有效降低血清NGF、sVCAM及ALP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膝关节镜辅助下有限切开骨折复位内固定 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 近期手术疗效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