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女性主义视域下的林斤澜创作——以《矮凳桥风情》为例
1
作者 耿艳艳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64-66,99,共4页
林斤澜在他的小城小说《矮凳桥风情》中,自觉地表现出对女性的深切关怀,女性与自然同为一体,女性成为了与男性和谐共存的强者,企图构建一种女性与自然、女性与男性的新型和谐关系,展示出作家超前的生态女性主义哲思。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林斤澜 《矮凳桥风情》 和谐
下载PDF
瓯越文化与林斤澜的小说创作
2
作者 林晶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125-128,共4页
林斤澜是少数的可以成功横跨十七年文学和新时期文学的老作家,愈到晚年,林斤澜的创作愈是老到。正是由于温州地域文化和方言的进入,令林斤澜上世纪80年代以后的小说创作得以别开生面,《矮凳桥风情》系列小说是林斤澜最具地域特色的作品... 林斤澜是少数的可以成功横跨十七年文学和新时期文学的老作家,愈到晚年,林斤澜的创作愈是老到。正是由于温州地域文化和方言的进入,令林斤澜上世纪80年代以后的小说创作得以别开生面,《矮凳桥风情》系列小说是林斤澜最具地域特色的作品。正如汪曾祺所概括的那样:和许多人一样,林斤澜在新时期前的文学写作,像是说着别人的话,用别人也用的方法写作。从《矮凳桥风情》开始,他才有了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感情,自己的语言,自己的叙述方式,于是也有了真正的林斤澜小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瓯越文化 林斤澜 《矮凳桥风情》
下载PDF
林斤澜与汪曾祺小城小说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3
作者 耿艳艳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8-10,共3页
林斤澜和汪曾祺以不同的美学风格而闻名,然而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来看,他们的小城作品却表现出共同的价值取向:都关注自然和女性的同一性,都批判女性"他者化"的现象,都企图构建一种女性与自然、女性与男性的新型和谐关系。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林斤澜 汪曾祺 小城小说 共同点
下载PDF
地域风情造就“怪味”书写——论林斤澜《矮凳桥风情》
4
作者 陈宁静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60-63,共4页
林斤澜被誉为"当代短篇小说的圣手",以"怪味"著称。通过对其《矮凳桥风情》系列小说的分析,认为:林斤澜小说的怪味来自于对温州地域文化和当代温州改革开放的体察,其中瓯越风情书写、幔式传说融入和温州方言运用,... 林斤澜被誉为"当代短篇小说的圣手",以"怪味"著称。通过对其《矮凳桥风情》系列小说的分析,认为:林斤澜小说的怪味来自于对温州地域文化和当代温州改革开放的体察,其中瓯越风情书写、幔式传说融入和温州方言运用,成就其独树一帜的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斤澜 《矮凳桥风情》 怪味 地域风情
下载PDF
《矮凳桥风情》的民间文化意蕴
5
作者 康馨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年第14期167-169,共3页
林斤澜毕生致力于短篇小说创作,发表于新时期的《矮凳桥风情》系列小说与他之前的作品风格迥异,被称为"怪味小说"。《矮凳桥风情》的创作扎根于民间,以民间价值立场叙写普通人的命运遭际。林斤澜将温州文化中保留的原型形象... 林斤澜毕生致力于短篇小说创作,发表于新时期的《矮凳桥风情》系列小说与他之前的作品风格迥异,被称为"怪味小说"。《矮凳桥风情》的创作扎根于民间,以民间价值立场叙写普通人的命运遭际。林斤澜将温州文化中保留的原型形象与人物的生存环境和性格特征相结合,以通俗典雅的方言土语与普通话相结合,做出了小说语言回归母语的努力。地域色彩浓厚的形象与原始而别致的小说语言,促成了作品充满文化意蕴的审美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斤澜 矮凳桥 民间 文化
下载PDF
創傷、“文革”記憶及疾病修辭:論林斤瀾《十年十癔·五分》及余華《一九八六年》中的瘋癲書寫
6
作者 梁淑雯 《人文中国学报》 2017年第2期285-304,共20页
本文以兩篇作品林斤瀾《十年十癔·五分》及余華《一九八六年》爲例,探討八十年代中期大陸當代小説是如何以'瘋癲'叙述'文革'的問題。本文首先從瘋癲'症狀'的角度切入,援引拉康等學者的精神分析理論,探討&#... 本文以兩篇作品林斤瀾《十年十癔·五分》及余華《一九八六年》爲例,探討八十年代中期大陸當代小説是如何以'瘋癲'叙述'文革'的問題。本文首先從瘋癲'症狀'的角度切入,援引拉康等學者的精神分析理論,探討'症狀'作爲'文革'創傷記憶的修辭方法,當中强調不同症狀有自身修辭特色。林斤瀾《十年十癔》以'五'符號象徵'文革'創傷記憶,而余華《一九八六年》則以幻覺將'文革'時空展現讀者眼前。接著從'症狀'來探問'病因',兩篇小説中的主人公發病源自'文革'創傷經歷,症狀便成爲'文革'病態社會對個人身體的烙印,探討作家是如何借個人的'不正常'症狀,來揭示及控訴'文革'政治壓抑年代的瘋狂。最後,應用卡露絲創傷理論,分析這兩篇小説中的疾病修辭效果——症狀延緩性,從而發掘這種以疾病修辭方式來叙述'文革'的意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斤瀾《十年十癔》 余華《一九八六年》 瘋癲 疾病修辭 “文革”創傷記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