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ransesterified Chinese Spicehush (Lindera communis) seed oil as a biodiesel fuel 被引量:4
1
作者 Wang Wei-gang Ma Lei Jiang Jian-xin Jiang Li Zhang Zhi-xiang 《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 CAS 2007年第2期132-136,共5页
Studies were carried out on the transesterification of the Chinese Spicehush (Lindera communis) seed (LCS) oil with methanol for the production of biodiesel. The methyl esters of LCS oil were compared with soybean... Studies were carried out on the transesterification of the Chinese Spicehush (Lindera communis) seed (LCS) oil with methanol for the production of biodiesel. The methyl esters of LCS oil were compared with soybean esters to determine biodiesel fuel performance and properties. The fatty acids content in the seed kernel oil (LKO) and coat oil (LCO) were quantified by gas chromatography and mass spectrometry method (C-C-MS). LKO contains 95.1% saturated acids (capric, lauric, myristic and palmitic) and 2.3% unsaturated acids (oleic). LCO contains 24.6% saturated acids (palmitic and stearic) and 73.6% unsaturated acids (oleic, linoleic and palmitoleic). The kinematic viscosity, cold filter plugging point, cloud point, flash point and cetane index were determined. The methyl esters of LKO had a higher kinematic viscosity and a lower cold filter plugging point value, so it has better performance in cold weather. The biodiesel of LCS oil has fuel properties within the limits prescribed by American (ASTM D 6751-02) standards, except for a slightly lower flash point of LKO biodiesel than that prescribed by these standards (130℃). Thus, LKO and LCO biodiesel have great potential to be used on a large scale as fuel for diesel engi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DIESEL lindera communis OIL TRANSESTERIFICATION PROPERTY
下载PDF
山橿中生物碱类成分Laetanine、Launobine对乙酸致GES-1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2
作者 李文博 任伟宏 孙孝亚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4年第5期1-8,共8页
目的利用乙酸建立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细胞)损伤模型,研究山橿中生物碱类成分Laetanine、Launobine对GES-1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MTT细胞增殖/毒性实验确定Laetanine、Launobine的最佳给药浓度。分别以浓度为0.01%~0.2%... 目的利用乙酸建立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细胞)损伤模型,研究山橿中生物碱类成分Laetanine、Launobine对GES-1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MTT细胞增殖/毒性实验确定Laetanine、Launobine的最佳给药浓度。分别以浓度为0.01%~0.2%的乙酸培养液作用于GES-1细胞,作用时间分别为3、4、5h,筛选最佳造模条件。利用乙酸建立GES-1细胞损伤模型,测定Laetanine、Launobine含药培养基处理后的细胞存活率;Griess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NO的浓度;ELISA法测定各组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前列腺素E2(PGE2)水平;WST-1法检测各实验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抑制率,计算SOD活力值。结果0.1%乙酸溶液处理3h为GES-1细胞损伤的最佳造模条件;与模型组比较,Laetanine、Launobine给药组均能显著升高GES-1细胞存活率(P<0.01);经Laetanine、Launobine处理后,细胞上清液中的NO、TNF-α、IL-6和PGE2水平显著降低,SOD活力显著升高(P<0.01或P<0.05)。结论山橿中生物碱类成分Laetanine和Launobine均能保护乙酸损伤的GES-1细胞,减轻GES-1细胞的受损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NO、TNF-α、IL-6和PGE2水平,升高SOD水平有关,表明Laetanine和Launobine可能为山橿发挥抗胃溃疡作用的有效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橿 生物碱 Laetanine Launobine 胃溃疡 GES-1细胞 保护 机制
下载PDF
山橿根大极性部位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3
作者 田志浩 孙孝亚 +4 位作者 张珊珊 郜志宁 李焱 陈若曦 陈随清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617-2623,共7页
目的研究山橿根大极性部位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方法山橿根大极性部位采用硅胶柱、Sephadex LH-20凝胶柱、半制备HPLC、ODS中压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MTT法测定其抗肿瘤活性。结果从... 目的研究山橿根大极性部位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方法山橿根大极性部位采用硅胶柱、Sephadex LH-20凝胶柱、半制备HPLC、ODS中压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MTT法测定其抗肿瘤活性。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6-二甲氧基-4-羟基苯基-1-O-β-D-葡萄糖苷(1)、3-羟基-4,5-二甲氧基苯酚-β-D-吡喃葡萄糖苷(2)、紫丁香苷(3)、1-O-3,4-二甲氧基-5-羟苯基-(6-O-3,5-二甲氧基没食子酰)-β-D-吡喃葡萄糖苷(4)、p-cymen-7-ylβ-D-glucopyranoside(5)、pisumionoside(6)、staphylionoside D(7)、dendranthemoside B(8)、lynoiside(9)、nudiposide(10)、淫羊藿次苷B1(11)、(2 S)-pinocembrin-7-O-(6-O-α-L-rhamnopyranosyl-β-D-glucopyranoside)(12)、(+)-N-(methoxycarbonyl)-N-norboldine(13)。化合物3、13对人肺癌细胞(A549)、人胃癌细胞(MGC80-3)表现出明显的细胞毒活性。结论化合物1~13为首次从山橿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13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橿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山橿抗Hp有效组分筛选及其对Hp感染胃癌AGS细胞的影响
4
作者 孙孝亚 段懿哲 +1 位作者 米阳 陈随清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4年第9期6-13,共8页
目的探究山橿乙酸乙酯部位及其化学成分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体外抑菌活性,筛选抗Hp有效组分;进一步研究有效组分对Hp感染人胃癌AGS细胞的影响。方法药敏纸片法比较山橿乙酸乙酯部位及其化学成分对Hp的体外抑菌效果,... 目的探究山橿乙酸乙酯部位及其化学成分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体外抑菌活性,筛选抗Hp有效组分;进一步研究有效组分对Hp感染人胃癌AGS细胞的影响。方法药敏纸片法比较山橿乙酸乙酯部位及其化学成分对Hp的体外抑菌效果,筛选山橿乙酸乙酯部位抗Hp有效成分,组建有效组分;对有效组分及抗Hp最强的化合物,以标准菌株Hp P12、三株多重耐药Hp菌株为实验菌株,克拉霉素为阳性对照药,采用倍比稀释法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值;细胞实验检测二者对人胃癌AGS细胞增殖、凋亡,Hp感染AGS细胞黏附能力的影响。结果山橿乙酸乙酯部位中二苯乙烯类成分的抗Hp作用优于黄酮类成分,其中银松素的抗Hp作用最为显著;依据山橿乙酸乙酯部位中8个二苯乙烯类成分的含量组建山橿抗Hp有效组分;山橿抗Hp有效组分对Hp标准菌株的MIC值为12~16μg/mL,对Hp耐药菌株的MIC值为256~512μg/mL;银松素对Hp标准菌株的MIC值为16~32μg/mL,对Hp耐药菌株的MIC值为64~128μg/mL,均明显优于山橿乙酸乙酯部位。山橿抗Hp有效组分、银松素对AGS细胞的IC50分别为14.10μg/mL,59.75μg/mL,且二者均不影响AGS细胞凋亡,又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Hp的定植。结论山橿乙酸乙酯部位抗Hp的主要有效成分为其中的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其中以银松素的作用最强,其抗Hp机制与减少Hp的定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橿 幽门螺杆菌 抗HP 有效组分 银松素 体外抑菌
下载PDF
香叶树优树自由授粉家系幼林生长性状遗传变异与初选
5
作者 胥清利 《武夷学院学报》 2023年第9期37-43,共7页
探究香叶树优树自由授粉家系的生长性状遗传特性与变异规律,为选择适合本地生长的乡土珍贵树种以及遗传改良提供参考。以3年生29个香叶树优树家系测定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家系间林木生长性状和遗传差异,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 探究香叶树优树自由授粉家系的生长性状遗传特性与变异规律,为选择适合本地生长的乡土珍贵树种以及遗传改良提供参考。以3年生29个香叶树优树家系测定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家系间林木生长性状和遗传差异,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香叶树幼林各生长性状变异丰富且在家系和区组×家系间均呈极显著(P<0.01),遗传和表型变异系数范围分别为0.37~1.39和0.62~2.34之间,其中以单株材积的变异系数最大,家系遗传力变化范围为0.90~0.96,均属于高强度变异。结合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按照20%入选率,选择1号、2号、4号、5号、6号和27号共6种家系为最优家系。研究结果可为香叶树自由授粉家系遗传改良、种质推广以及优质林分的营造,生态修复和景观提升,发挥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叶树 家系 生长性状 评价选择 遗传变异
下载PDF
香叶树种子休眠与萌发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郎思睿 高逸超 +2 位作者 赵航 汪晓峰 刘雪萍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4-129,共6页
为了研究低温层积处理在打破种子休眠、促进萌发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对层积不同时间的种子进行生活力和抗氧化酶系统测定、胚轴发育观察、抑制物检测。结果表明:随着香叶树种子层积时间的增长,种子萌发力及抗氧化酶活性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 为了研究低温层积处理在打破种子休眠、促进萌发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对层积不同时间的种子进行生活力和抗氧化酶系统测定、胚轴发育观察、抑制物检测。结果表明:随着香叶树种子层积时间的增长,种子萌发力及抗氧化酶活性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而丙二醛含量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层积过程中水分条件的变化对层积结果有较大影响;香叶树的萌发抑制因素主要来源于种皮的内源抑制物,种胚存在后熟作用,而低温层积处理对香叶树种子较快打破休眠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叶树 低温层积 休眠 种子抗氧化酶系统
下载PDF
香叶树叶精油的GC-MS分析与抑菌活性 被引量:19
7
作者 杨得坡 王发松 +1 位作者 彭劲甫 任三香 《中药材》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28-131,共4页
本文采用GC-MS技术分析了香叶树(Lindera communis Hemsl)叶精油的化学组成,测定了23种成分的结构与相对含量。主要成分为(-)-斯巴醇(22.50%)、1,3,3-三甲基-内-2-降冰片烷醇乙酯(10.06%)、氧化丁香烯(6.74%)和大根香叶烯B(6.71%)... 本文采用GC-MS技术分析了香叶树(Lindera communis Hemsl)叶精油的化学组成,测定了23种成分的结构与相对含量。主要成分为(-)-斯巴醇(22.50%)、1,3,3-三甲基-内-2-降冰片烷醇乙酯(10.06%)、氧化丁香烯(6.74%)和大根香叶烯B(6.71%)等。体外对八种人体皮肤真菌或细菌抗菌试验表明,该挥发油具有强大的抗菌活力,MIC值位于0.08~0.8 ml/L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叶树 精油 GC-MS分析 抑菌活性
下载PDF
香叶树果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和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发松 杨得坡 +1 位作者 任三香 鼓劲甫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9年第6期1-5,共5页
本文利用GC-MS技术确定了香叶树(Lindera communis)果挥发油18种成分的化 学结构和相对含量,这些化合物多为倍半萜烯类或其含氧衍生物,优势成分为双(2-羟乙 基)月桂酰胺(43.5%)和正癸酸(35.... 本文利用GC-MS技术确定了香叶树(Lindera communis)果挥发油18种成分的化 学结构和相对含量,这些化合物多为倍半萜烯类或其含氧衍生物,优势成分为双(2-羟乙 基)月桂酰胺(43.5%)和正癸酸(35.82%)。体外对12种真菌和细菌的药敏实验表明,该 挥发油具有很好的抑制活性,其中,对致病真菌的 MIC为 0. 03~0. 5 μl/ml,对污染霉菌 的 MIC为 1. 0~2. 0 μl/ml,对细菌的 MIC为 0. 02~0. 03 μl/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叶树 挥发油 抗真菌 抗细菌 樟科
下载PDF
山橿根、茎、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蔡进章 林崇良 +1 位作者 周子晔 林观样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8期1893-1895,共3页
目的:研究山橿根、茎、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进行定性分析,按峰面积归一化法,求出山橿各部位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的百分含量。结果:鉴定出99个化合物。山橿根挥发油中主要成分... 目的:研究山橿根、茎、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进行定性分析,按峰面积归一化法,求出山橿各部位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的百分含量。结果:鉴定出99个化合物。山橿根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桉树脑和樟脑,茎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E)-乙酸香叶酯及桉树脑,而叶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桉树脑、α-萜品醇和(E)-橙花叔醇。结论:山橿根、茎、叶挥发油含有丰富的药用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橿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化学成分
下载PDF
固定化脂肪酶催化制备香叶树籽生物柴油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蒋建新 王卫刚 +2 位作者 吴昱 蒲志鹏 朱莉伟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89-292,294,共5页
研究了Novozym435和LipozymeTLIM混合脂肪酶催化香叶树籽油制备生物柴油,2种酶按1∶3质量比混合使用时,既可提高反应转化率,又可降低酶的使用成本。应用响应面优化法确定了固定化酶催化香叶树籽生物柴油的最优工艺参数,采用叔丁醇作为... 研究了Novozym435和LipozymeTLIM混合脂肪酶催化香叶树籽油制备生物柴油,2种酶按1∶3质量比混合使用时,既可提高反应转化率,又可降低酶的使用成本。应用响应面优化法确定了固定化酶催化香叶树籽生物柴油的最优工艺参数,采用叔丁醇作为反应体系的溶剂,最优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38.5℃、甲醇与油摩尔比4∶1、叔丁醇与油体积比1∶1.5、酶用量为油质量的4%,此时反应转化率达90.09%。分析表明香叶树籽油的甘油三酯主要由短链脂肪酸甘油酯组成,生物柴油中原油的甘油三酯已完全转变成脂肪酸甲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香叶树籽油脂 固定化脂肪酶 催化
下载PDF
山橿治疗胃溃疡及镇痛抗炎有效部位的筛选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涛 陈随清 +1 位作者 张峰 雷敬卫 《中医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597-599,共3页
目的:筛选山橿对胃溃疡、镇痛抗炎作用的有效部位。方法:分别通过幽门结扎法和醋酸法制备大鼠胃溃疡模型实验;扭体法和热板法小鼠疼痛模型实验;二甲苯致小鼠耳壳水肿炎症模型实验,观察山橿不同溶剂提取部位对各模型的影响。结果:在抗胃... 目的:筛选山橿对胃溃疡、镇痛抗炎作用的有效部位。方法:分别通过幽门结扎法和醋酸法制备大鼠胃溃疡模型实验;扭体法和热板法小鼠疼痛模型实验;二甲苯致小鼠耳壳水肿炎症模型实验,观察山橿不同溶剂提取部位对各模型的影响。结果:在抗胃溃疡实验中,挥发油组、乙酸乙酯组和正丁醇组对胃溃疡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他部位组对胃溃疡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在镇痛抗炎实验中,挥发油组和乙酸乙酯组具有明显的镇痛抗炎作用,其他部位镇痛抗炎作用不明显。结论:山橿的挥发油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对山橿的抗胃溃疡及抗炎镇痛作用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檀 抗胃溃疡 抗炎 镇痛 有效部位
下载PDF
香叶树挥发油、油脂等主要成分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罗凡 费学谦 +3 位作者 车运舒 吴东顺 辛成莲 李康雄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84-288,共5页
香叶树(LinderacommunisHemsl.)为樟科(Lauraceae)山胡椒属(LinderaThunb.)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四川、湖北、湖南、广西、广东、海南、贵州、云南、福建、台湾等省(区)。由于生态条件、资源保护以及对其经济价值了解程度的... 香叶树(LinderacommunisHemsl.)为樟科(Lauraceae)山胡椒属(LinderaThunb.)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四川、湖北、湖南、广西、广东、海南、贵州、云南、福建、台湾等省(区)。由于生态条件、资源保护以及对其经济价值了解程度的不同,许多地区的香叶树零星分布和灌木化,资源数量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叶树 挥发油 油脂 成分
下载PDF
燃油植物香叶树的开发利用与栽培 被引量:10
13
作者 萧正春 张卫明 +1 位作者 张广伦 顾龚平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7年第6期9-12,共4页
我国木本油脂植物种类很多,特别是在我国亚热带地区分布很广,但分布零散。香叶树在云南腾冲县有比较集中的资源,其果实含油率很高,是加工生物柴油的良好原料。分析了香叶树油用于生物柴油的有利条件,并介绍了香叶树栽培技术要点,供有条... 我国木本油脂植物种类很多,特别是在我国亚热带地区分布很广,但分布零散。香叶树在云南腾冲县有比较集中的资源,其果实含油率很高,是加工生物柴油的良好原料。分析了香叶树油用于生物柴油的有利条件,并介绍了香叶树栽培技术要点,供有条件的地区发展香叶树资源与生产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叶树 亚热带油脂 生物柴油 栽培
下载PDF
香叶树和杉木人工林生态功能的比较 被引量:14
14
作者 刘爱琴 刘春华 《中南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7-51,共5页
通过对28年生香叶树和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和土壤肥力的测定,进行香叶树和杉木人工林培肥土壤和涵养水源功能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杉木人工林相比,营造香叶树人工林后林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增加,团聚体稳定性增强,土壤密度降低,总孔... 通过对28年生香叶树和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和土壤肥力的测定,进行香叶树和杉木人工林培肥土壤和涵养水源功能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杉木人工林相比,营造香叶树人工林后林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增加,团聚体稳定性增强,土壤密度降低,总孔隙度增加,林地土壤结构状况、孔隙和水分状况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表层土壤养分得到富集,香叶树具有比杉木林更好的培肥土壤功能;香叶树叶的最大持水率高于杉木叶,其林分地上部分持水量是杉木纯林的1.21倍,同时由于香叶树人工林土壤结构及孔隙状况的改善,林地的蓄水能力增强,使得香叶树人工林表现出比杉木林更好的涵养水源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 香叶树 杉木 人工林 土壤肥力 涵养水源功能 生态效益
下载PDF
吉龙草的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忠 芦燕玲 +2 位作者 黄静 李亮星 李干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3期16109-16110,16119,共3页
[目的]研究吉龙草的化学成分。[方法]以浓度75%的乙醇为溶剂对吉龙草样品进行提取,并采用经典层析法进行萃取分离,再运用核磁共振碳谱、氢谱和质谱等多种现代谱学方法对吉龙草化学成分的结构进行解析鉴定。[结果]从吉龙草中分离得到6个... [目的]研究吉龙草的化学成分。[方法]以浓度75%的乙醇为溶剂对吉龙草样品进行提取,并采用经典层析法进行萃取分离,再运用核磁共振碳谱、氢谱和质谱等多种现代谱学方法对吉龙草化学成分的结构进行解析鉴定。[结果]从吉龙草中分离得到6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1)、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2)、槲皮素-7-O-β-D-葡萄糖苷(3)、槲皮素-4'-O-β-D-葡萄糖苷(4)、芹菜素-5-O-β-D-葡萄糖苷(5)和山柰酚-7-O-β-D-葡萄糖苷(6)。[结论]化合物1~6均首次从吉龙草中分离获得,3~6为首次从香薷属植物中分离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龙草(Elsholtzia communis(Coll e themsl )Diels) 黄酮类化合物 化学成分
下载PDF
不同种源地香叶树籽的油脂含量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游惠明 杨金德 +5 位作者 康永武 李建民 范辉华 苏良佺 尤龙辉 曾桂华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8-101,共4页
为探明不同种源地香叶树作为油料树种的开发价值,采集了全国6省20县市的香叶树果实,对香叶树全果、果肉及籽的油脂含量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并采用ward法对不同种源地香叶树籽油脂肪酸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香叶树全果、果肉以... 为探明不同种源地香叶树作为油料树种的开发价值,采集了全国6省20县市的香叶树果实,对香叶树全果、果肉及籽的油脂含量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并采用ward法对不同种源地香叶树籽油脂肪酸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香叶树全果、果肉以及籽的平均油脂含量分别为43.31%、42.38%及46.12%;全果油脂肪酸组成以月桂酸、油酸和癸酸为主;果肉油以油酸和棕榈酸为主;而籽油则以月桂酸和癸酸为主,月桂酸含量为53.20%~70.30%,月桂酸和癸酸总含量达76.40%~90.10%;聚类分析将不同种源地香叶树分为3大类,云南省、贵州省及广西的香叶树属低月桂酸类型,福建省、江西省及湖南省的香叶树属中高月桂酸型。香叶树可作为生产中碳链脂肪酸的新晋树种,福建省的香叶树籽油脂含量高,且籽油中月桂酸含量高,作为中碳链脂肪酸的原料地具有明显的开发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叶树籽 油脂 脂肪酸 中碳链脂肪酸 聚类分析
下载PDF
CO_2超临界萃取山橿挥发油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尚朝利 陈随清 +1 位作者 贾永艳 代震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3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采用CO2超临界萃取法萃取山橿中挥发油,并优化萃取工艺。方法:通过均匀设计试验,以萃取物和桉油精的含量为指标,对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萃取压力等影响因素进行考察。结果:超临界CO2的最佳萃取工艺为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35℃,... 目的:采用CO2超临界萃取法萃取山橿中挥发油,并优化萃取工艺。方法:通过均匀设计试验,以萃取物和桉油精的含量为指标,对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萃取压力等影响因素进行考察。结果:超临界CO2的最佳萃取工艺为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35℃,萃取时间3.5h。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适合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橿 CO2超临界萃取 挥发油 桉油精
下载PDF
山橿对幽门螺杆菌的抑菌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雪菊 雷敬卫 陈随清 《中医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908-908,911,共2页
目的:研究山橿各部位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eri,HP)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采用棋盘法设计,以琼脂平板法测定山橿不同部位不同浓度提取物对HP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山橿石油醚部位提取物对HP的最低抑菌浓度为每升含相当于125g生药... 目的:研究山橿各部位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eri,HP)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采用棋盘法设计,以琼脂平板法测定山橿不同部位不同浓度提取物对HP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山橿石油醚部位提取物对HP的最低抑菌浓度为每升含相当于125g生药)。结论:找出山橿不同部位提取物的最低抑菌浓度,为进一步研究药材中抗HP活性物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橿 幽门螺杆菌 抑菌实验
下载PDF
香叶中挥发性组分的超临界萃取及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佟健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2期94-98,共5页
用正交试验法研究超临界萃取香叶挥发性成分的条件,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香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显示萃取条件按对结果影响大小依次排列为: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40℃、... 用正交试验法研究超临界萃取香叶挥发性成分的条件,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香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显示萃取条件按对结果影响大小依次排列为: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1 h。挥发油收率为2.6%,从中确认出47种化学成分,而用同时水蒸气蒸馏-溶剂萃取方法收率仅为0.8%,仅确认出30种挥发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叶 挥发油 超临界萃取 二氧化碳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下载PDF
香叶树人工林生长及生物生产力 被引量:8
20
作者 蒋宗垲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6-210,共5页
通过对福建三明莘口教学林场28年生香叶树人工林生物量与生产力及其生长过程的研究,结果表明:28年生香叶树人工林平均树高、胸径和林分蓄积量分别为16.9m、17.8cm和421.484m3.hm-2,林分生物量和乔木层生物量则分别达310.58和303.67t.hm... 通过对福建三明莘口教学林场28年生香叶树人工林生物量与生产力及其生长过程的研究,结果表明:28年生香叶树人工林平均树高、胸径和林分蓄积量分别为16.9m、17.8cm和421.484m3.hm-2,林分生物量和乔木层生物量则分别达310.58和303.67t.hm-2,乔木层生物量所占比例大小顺序为:干(63.47%)>根(17.86%)>枝(14.41%)>叶(4.25%);活枝和叶主要分布在12m以上;与杉木相比,香叶树与同龄杉木生长过程有所不同,前期生长较慢,中期变化强烈,后期较为平稳,成熟龄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叶树 生物量 生产力 生长过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