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9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gnetic Properties of Tree Leaves and Their Significance in Atmospheric Particle Pollution in Linfen City,China 被引量:6
1
作者 YIN Gang HU Shouyun +2 位作者 CAO Liwan Wolfgang ROESLER Erwin APPEL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3年第1期59-72,共14页
Fifty-one tree leaves were sampled in the industrial area,residential area,and Fenhe River ecological zone,for the purpose of a magnetic study on atmospheric pollution in Linfen City,Shanxi Province,China.Measurements... Fifty-one tree leaves were sampled in the industrial area,residential area,and Fenhe River ecological zone,for the purpose of a magnetic study on atmospheric pollution in Linfen City,Shanxi Province,China.Measurements of mass-specific magnetic susceptibility(χ) show a significant variation range(from 11.6 × 10-8 m3/kg to 129.7 × 10-8 m3/kg).Overall values of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decline in the following sequence:industrial area > residential area > Fenhe River ecological zone.The relatively elevated concentration-related magnetic parameters(saturation isothermal remanent magnetization,anhysteretic remanent magnetization and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appear in the industrial area,with their highest values in the vicinity of Linfen Steel Mill.Magnetic particles are dominated by multidomain,magnetite-like minerals.Magnetic particle concentration and grain size both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ing distance from industrial area,indicating the industrial area,especially Linfen Steel Mill,is the main source of atmospheric particle pollution.Residential area and Fenhe River ecological zone are also affected by industrial emission to a certain extent.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dicate that magnetic measurements of tree leaves are practicable for monitoring and determination of atmospheric pollution in Linfen 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污染 磁学性质 临汾市 中国 树叶 饱和等温剩磁 大气污染 工业区
下载PDF
Simulation by Dislocation Model and Anomaly Property Determination of Huge Leveling Deformation at Linfen Seismic Station 被引量:1
2
作者 Liu Ruichun Jin Hongliang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CSCD 2016年第1期100-107,共8页
In this study,under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two huge leveling deformation anomalies at Linfen seismic station were caused by the Luoyunshan fault( Tumen-Yuli section)movement, we computed the vertical deformation fiel... In this study,under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two huge leveling deformation anomalies at Linfen seismic station were caused by the Luoyunshan fault( Tumen-Yuli section)movement, we computed the vertical deformation field distribution based on the rectangular fault dislocation model and measured the ground deformation field of the study area using D-InS AR technology.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Theoretically,the ground vertical deformation field caused by fault movement could be within the elliptical deformation area with the long axis parallel to the fault strike. The largest deformation region is located in the center of the area in the hanging wall of the fault,and the deformation gradually decreases to zero toward the periphery; the impact range induced by the two deformations is respectively as follows: The long axes are about 18 km and26km,the short axes are about 12 km and 17 km and the obvious deformation amplitude is about 1- 3mm and 4- 14 mm.( 2) The measured deformation field by D-InS AR shows that there is no continuous deformation area consistent with the fault strike,and only the presence of land subsidence possibly caused by groundwater excessive exploitation,with the deformation amplitude about 10- 12 mm and 1- 5mm.( 3) The measured deformation field is not consistent with the theoretical result on deformation area and amplitude,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fault movement is not the main cause of Linfen huge leveling deformation,but may rather be because of local deformation of the soil layers in the hanging wall of the fault.( 4) By combining the fault dislocation model simulation with the D-InS AR technology measurement,we can determine effectively the nature of the anomalyof the huge cross-fault leveling deformation,thus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verification of significant leveling anomal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变异常 位错模型 变形区 短水准 地震台 特性模拟 临汾 D-INSAR
下载PDF
极端强降雨诱发临汾黄土地区公路灾害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李永勤 王鹏 +2 位作者 李琛 尉学勇 闫肖楠 《公路工程》 2024年第1期112-117,130,共7页
由于近年来极端天气影响,黄土地区传统路基工程设计理念和防护结构已经不起极端天气的检验。以“2021年10月山西省极端暴雨天气”诱发黄土地区公路地质灾害为例,对临汾地区G209线(南北向)和G341线(东西向)走廊带沿线地质灾害类型进行统... 由于近年来极端天气影响,黄土地区传统路基工程设计理念和防护结构已经不起极端天气的检验。以“2021年10月山西省极端暴雨天气”诱发黄土地区公路地质灾害为例,对临汾地区G209线(南北向)和G341线(东西向)走廊带沿线地质灾害类型进行统计,重点分析了极端天气下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和致灾机理,探析了极端天气、地形地貌及地层结构等因素对黄土地区公路走廊带地质灾害的影响。通过分析可知:黄土沟壑区灾害多样,黄土残塬及梁峁区灾害种类单一,主要以路基塌陷为主;受降水量不同影响,南北向G209线较东西向G341线沿线灾害更为发育,灾害密度分别为0.6、0.4处/km;灾害发育密度显现出从沟壑坡脚—黄土梁峁—黄土残塬依次减少的空间分布特征,G209线崩塌灾害多发,G341线路基塌陷发育,并且灾害规模大,危害严重,治理难度大;极端强降雨为本次地质灾害的致灾因子。此外,针对临汾黄土地区灾害发育特征和影响因素,提出了今后公路建设和地质灾害防治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气候 临汾黄土 公路灾害 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近三年临汾周边二县胃肠道肿瘤病理调查总结
4
作者 吴晓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6期44-47,共4页
目的研究近三年临汾周边两个大县胃肠道肿瘤情况,和1例典型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临床治疗情况。方法本研究选取近三年临汾周边两个大县随机胃肠道肿瘤患者23例病理数据进行探索和分析,并取其中1例代表性患者进行个体报告。结果23例胃肠道肿... 目的研究近三年临汾周边两个大县胃肠道肿瘤情况,和1例典型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临床治疗情况。方法本研究选取近三年临汾周边两个大县随机胃肠道肿瘤患者23例病理数据进行探索和分析,并取其中1例代表性患者进行个体报告。结果23例胃肠道肿瘤患者中,8例中分化腺癌,位置分别在贲门、直肠、食管和胃小弯,肉眼观属于溃疡型,镜下观察:可能有大网膜、淋巴结转移;1例单纯息肉,位置在胃底,肉眼观是灰白组织;5例非典型增生,位置在食管、直肠和贲门,肉眼观是灰白小米,镜下观是鳞状上皮、巢团状;11例腺瘤,位置在结肠、直肠、贲门、胃窦和角、胃体,肉眼观是灰白组织、息肉状。结论近三年临汾周边县胃肠道肿瘤情况和国家大趋势基本相近,所选典型患者病情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肿瘤 病理调查 临汾 治疗
下载PDF
临汾市大气臭氧污染特征及治理分析
5
作者 逯艳丽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4年第1期131-134,共4页
临汾市是我国重要的焦煤生产基地,臭氧污染严重,它成为制约城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关键因素。本文结合2020—2022年临汾市5个环境空气质量国控站点的臭氧在线监测数据,分析臭氧污染的总体变化特征、时间变化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然后提... 临汾市是我国重要的焦煤生产基地,臭氧污染严重,它成为制约城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关键因素。本文结合2020—2022年临汾市5个环境空气质量国控站点的臭氧在线监测数据,分析臭氧污染的总体变化特征、时间变化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然后提出治理对策,为临汾市臭氧污染治理提供支持。总体来说,要加强工业源、移动源和生活源排放控制,推进臭氧污染协同治理,以提高臭氧污染治理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 臭氧污染 特征 治理 临汾市
下载PDF
ZK-2井SK-DLS 2000录井系统应用
6
作者 刘荆成 李建军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24年第3期23-26,32,共5页
ZK-2井是位于临汾盆地西部罗云山断裂东部的一口地质钻探井,实际完钻井深1413.95m,井身结构为小井眼三开结构(Ф153mm×825.43m/Ф139.7mm×825m+Ф122mm×1158.37m/Ф114mm×1158m+Ф98mm×1413.95m),其中二开三... ZK-2井是位于临汾盆地西部罗云山断裂东部的一口地质钻探井,实际完钻井深1413.95m,井身结构为小井眼三开结构(Ф153mm×825.43m/Ф139.7mm×825m+Ф122mm×1158.37m/Ф114mm×1158m+Ф98mm×1413.95m),其中二开三开段为绳索取芯,因此,准确进行现场常规钻井参数录测对于现场的施工作业以及各层段油气发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ZK-2井积极引入了神开公司SK-DLS 2000录井系统,通过对现场钻探施工钻时参数、井口返出泥浆的气测参数、迟到时间参数、钻具组合参数等参数的实时测量,产生了基于ZK-2井施工的大量现场数据,通过现场录井相关参数对比和拟合发现,SK-DLS 2000实时生成的录井数据能指导现场钻井参数优选,能辅助发现现场井漏等钻井复杂,同时SK3Q04色谱仪精度高,基线漂移量小,在地质岩芯钻探录井方面有广阔应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汾盆地 ZK-2 SK-DLS2000录井系统 钻时 气测
下载PDF
Determination of the crustal structure and seismicity of the Linfen rift with S-wave velocity mapping
7
作者 Zigen Wei Risheng Chu +3 位作者 Meiqin Song Xiaolin Yang Shanshan Wu Feng Bao 《Frontiers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3期647-659,共13页
The Linfen rift is a Cenozoic extensional rift with significant seismicity and seismic hazards.Studies of this rift shed light on deep dynamic processes and seismogenic mechanisms relevant to crustal structure and sei... The Linfen rift is a Cenozoic extensional rift with significant seismicity and seismic hazards.Studies of this rift shed light on deep dynamic processes and seismogenic mechanisms relevant to crustal structure and seismic activity.We first conducted a joint inversion of receiver functions and surface wave dispersion on waveform data collected from 27 broadband seismic stations to image the crustal S-wave velocity in the Linfen rift and its surroundings.We then relocated the source parameters for 10 earthquake events with depths>20 km and studi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ustal S-wave velocity and seismicity.The results show that low-velocity zones of different scales exist in the middle-lower crust,and that the depth of the seismogenic layer gradually increases from^25 km in the south to^34 km in the north,roughly corresponding to the bottom of the low-velocity zone.We found that most of the relocated earthquakes occurred in the low-velocity zone at depths of 18 km to 34 km,with the deepest at 32 km.Two of the greatest historic earthquakes,Linfen(Ms 7.75)in 1695 and Hongtong(Ms 8.0)in 1303,occurred at the bottom of the high-velocity zone at depths of 12 km to 18 km.Our results,combined with previous studies,suggest that the upwelling mantle material below the rift did not remarkably affect the velocity structure from the bottom of the seismogenic layer down to the uppermost mantle nor heat the crust.It is likely that neither crustal-scale faults nor mantle earthquakes exist in the Linfen rif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fen rift joint inversion S-wave velocity seismogenic layer deep crustal earthquake
原文传递
临汾全区域谷子产业发展优化对策
8
作者 张林田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3期66-68,共3页
为了针对性地指导临汾市谷子产业的发展,在对全区域谷子种植情况、种植农艺特点、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现状及其发展前景等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临汾谷子产业发展优化措施,即优化谷子生产空间布局顶层设计、支撑全产链科技融合... 为了针对性地指导临汾市谷子产业的发展,在对全区域谷子种植情况、种植农艺特点、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现状及其发展前景等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临汾谷子产业发展优化措施,即优化谷子生产空间布局顶层设计、支撑全产链科技融合三产发展、完善谷子生产多元化技术推广培训体系,促进谷子产业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产业 优化发展 临汾市
下载PDF
山西临汾地区元林核桃适宜采收期初探
9
作者 魏琴 康建玲 常月梅 《山西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4-7,共4页
以山西省临汾地区的元林核桃为试验材料,通过研究不同生育期果实品质的动态变化情况,以明确其适宜的采收期。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期的延长,元林核桃青果三径均值、坚果三径均值、坚果干重、鲜仁重、干仁重、径仁率、出仁率、脂肪含量、蛋... 以山西省临汾地区的元林核桃为试验材料,通过研究不同生育期果实品质的动态变化情况,以明确其适宜的采收期。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期的延长,元林核桃青果三径均值、坚果三径均值、坚果干重、鲜仁重、干仁重、径仁率、出仁率、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和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整体呈增长趋势,含水率、可溶性糖含量、果糖含量和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花后128 d,坚果三径均值、出仁率和脂肪含量均达到最高值,含水率降到最低值后趋于平稳,可溶性糖含量和果糖含量显著高于前后两个时间节点,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也达到最高值。因此,不同采收时间对核桃果实品质影响较大,花后128 d为山西临汾地区元林核桃的适宜采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林核桃 营养成分 动态变化 采收期 临汾地区
下载PDF
淤地坝系风险预警防控平台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于沭 李颖哲 +3 位作者 姚雪飞 王志坚 尹鹏海 耿爽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4-91,共8页
[目的]研究在极端降雨条件下淤地坝系的风险预警防控问题,实现智能巡检,防止淤地坝发生水毁溃决,为防汛管理和风险预警提供专业、快速、精确的技术支持。[方法]基于iVX语言,使用MySQL数据库,采用“家谱法”理论和淤地坝系溃决风险分析程... [目的]研究在极端降雨条件下淤地坝系的风险预警防控问题,实现智能巡检,防止淤地坝发生水毁溃决,为防汛管理和风险预警提供专业、快速、精确的技术支持。[方法]基于iVX语言,使用MySQL数据库,采用“家谱法”理论和淤地坝系溃决风险分析程序FT-IWHR,结合工程实际,通过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开发形成全覆盖、高效率软件系统。[结果]建立了淤地坝系风险预警防控平台,以可视化、移动化的方式将淤地坝系基础信息、巡检监测系统和溃决风险预警系统应用到淤地坝系的日常风险管理中。该平台在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西廒沟小流域得到应用。[结论]通过信息化建设对淤地坝系进行风险预警防控是可行的。它可以提供快捷直观的信息传递平台,方便工作人员对淤地坝进行运行管理,有效预防淤地坝系发生风险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地坝 风险预警 防控平台 山西省临汾市
下载PDF
临汾盆地及周边地区双差层析成像研究
11
作者 张聪聪 宋美琴 吴昊昱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15-721,共7页
使用固定台网与喜马拉雅三期台阵数据,采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对临汾盆地及周边地区的地震位置和速度结构进行联合反演,最终获得研究区地震精定位和精细速度结构。地震重定位结果表明,临汾盆地地震具有2个优势地震地层,分别为5~9 km和18~2... 使用固定台网与喜马拉雅三期台阵数据,采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对临汾盆地及周边地区的地震位置和速度结构进行联合反演,最终获得研究区地震精定位和精细速度结构。地震重定位结果表明,临汾盆地地震具有2个优势地震地层,分别为5~9 km和18~25 km,且下层地震多于上层;地震具有明显的丛集性,发震层下界清晰;洪洞凹陷和辛置凸起下方地震成簇,震源深度最深的小震全部集中在该区域。速度结构研究表明,研究区浅层速度梯度与出露地质构造高度吻合,说明反演结果具有可靠性,12 km以下速度结构与浅部构造特征不同,说明该区域地壳总体呈现深浅构造不一致的特征;灵石隆起先期存在连通临汾、太原盆地的古河道,后期发生断块式穹状隆起,本研究可为其提供地球物理佐证,并推测古河道位于灵石隆起西侧;地震条带处于灵石隆起西侧的原因为西侧较东侧具有低速构造,在鄂尔多斯块体逆时针转动作用力下西侧易于破碎;临汾盆地下方至18 km处整体呈现低速低密度特征,这与构造含水有关;临汾1695年M7地震发生在速度转换带上,洪洞1303年M8地震发生在高速构造区,这说明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及机理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定位 速度结构 双差层析成像 临汾盆地
下载PDF
临汾盆地及邻区地震重定位和b值研究
12
作者 张聪聪 张英杰 《山西地震》 2023年第2期5-10,共6页
选取2010年-2020年地震台网记录的震相数据,采用双差定位法对临汾盆地及邻区中小地震进行重定位,并对研究区域进行b值空间扫描。结果表明,临汾盆地及邻区具有明显的两个优势地层发震层,深度分别为4~10 km和18~24 km,地震多数集中于较深... 选取2010年-2020年地震台网记录的震相数据,采用双差定位法对临汾盆地及邻区中小地震进行重定位,并对研究区域进行b值空间扫描。结果表明,临汾盆地及邻区具有明显的两个优势地层发震层,深度分别为4~10 km和18~24 km,地震多数集中于较深的发震层附近;贯穿太原盆地、灵石隆起和临汾盆地存在一条呈“S”状的地震条带,在临汾盆地北端的地震条带清晰且发生北西向转折,在灵石隆起西侧可能存在深层地震破碎带或隐伏断裂;在临汾盆地洪洞凹陷和辛置凸起下方存在一个地震空区;临汾盆地洪洞凹陷及周边处于低应力异常区,该区域地震密集成簇,是1303年洪洞8.0级地震的震后应力构造调整区;鄂尔多斯块体的逆时针转动和灵石隆起的阻挡作用,造成灵石隆起与临汾盆地交界处容易积累应力,地震频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值 地震条带 临汾盆地 双差定位
下载PDF
临汾市大气污染物的时间分布特征与源区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吴张伟 刘立文 +2 位作者 段永红 徐立帅 陈香玲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5-106,共12页
多年来,临汾市多次名列我国生态环境部公布的空气质量最差的重点城市之列,对其大气污染的时间分布特征和潜在源区进行分析对其环境管理与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15—2019年临汾市5个国控空气环境质量监测站点的6种空气污染物(SO_... 多年来,临汾市多次名列我国生态环境部公布的空气质量最差的重点城市之列,对其大气污染的时间分布特征和潜在源区进行分析对其环境管理与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15—2019年临汾市5个国控空气环境质量监测站点的6种空气污染物(SO_(2)、NO_(2)、CO、O_(3)、PM_(2.5)和PM_(10))浓度数据和气象观测数据,使用HYSPLIT模型研究了该市空气污染物的时间变化特征、轨迹输送特征和可能的来源。结果表明,PM_(2.5)和PM_(10)的年均浓度均超过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Ⅱ级标准,SO_(2)仅在2016—2017年超过该标准,其余3种污染物的年均浓度均低于该标准。6种污染物2015—2019年的月均浓度的变化特征表现为O_(3)浓度呈以6、7月为中心的近似正态分布,SO_(2)、NO_(2)和CO以及PM_(2.5)和PM_(10)浓度均呈U型分布。大气污染物还存在明显的季节和日变化特征,O_(3)浓度表现为夏高冬低,其余污染物浓度为冬高夏低;SO_(2)、NO_(2)、CO、PM_(2.5)和PM_(10)冬季的日变化均呈W型分布,在每日的11:00和23:00左右污染较为严重,O_(3)在夏季的16:00左右污染最严重。浓度权重轨迹(CWT)分析结果显示,临汾市本地、陕西北部和河南西北部是冬季空气污染的潜在源区,该市周边县域及河南省西北部则是其夏季空气污染的潜在源区。本研究可为汾渭平原空气污染的联防联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物 时间变化 污染源 临汾市 后向轨迹
下载PDF
临汾-运城盆地氦气富集要素及成藏条件 被引量:1
14
作者 司庆红 曾威 +5 位作者 刘行 胡少华 张超 王佳营 黄忠峰 何鹏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9-141,共13页
为认识临汾-运城盆地氦气资源前景,促进氦气勘查工作,笔者根据地球物理资料、元素地球化学实验及构造资料,分析了临汾-运城盆地氦源岩分布和氦气运移通道条件;在收集和整理临汾-运城盆地前新生界地热、气测录井及物探资料的基础上,开展... 为认识临汾-运城盆地氦气资源前景,促进氦气勘查工作,笔者根据地球物理资料、元素地球化学实验及构造资料,分析了临汾-运城盆地氦源岩分布和氦气运移通道条件;在收集和整理临汾-运城盆地前新生界地热、气测录井及物探资料的基础上,开展了以地热和煤系气为主的氦载体特征研究。研究发现:①临汾-运城盆地具备地幔物质上涌和本溪组铝土岩系2种氦源条件。②控制盆地和凹陷的深大断裂贯通了深部氦源与前新生代地层,盆地内发育的正断层在很大程度上可提高前新生界各地层间的连通性,有良好的运移通道。③临汾-洪洞地区石炭系—二叠系具有优越的煤系气成藏条件。综合氦源岩分布、氦气运移通道、氦载体和保存等氦气成藏条件,认为临汾-运城盆地中奥陶统马家沟组为主要富氦地热储层,且临汾-洪洞地区太原组和山西组具备富氦煤系气的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汾-运城盆地 氦气 前新生界 成藏条件 煤系气 地热
下载PDF
临汾盆地地下水位动态变化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段旭东 李海明 +4 位作者 仇亚琴 肖瀚 吕向林 董颢 郑昊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18,10,共5页
采用GMS软件构建临汾盆地地下水数值模型,预测了不同驱动因素情景下地下水位的变化规律,并量化不同驱动因素对地下水位变化的影响程度,发现仅降水情景(枯、平、丰)时,浅层地下水位变幅大于承压地下水水位,降水量由458.8 mm至568.0 mm时... 采用GMS软件构建临汾盆地地下水数值模型,预测了不同驱动因素情景下地下水位的变化规律,并量化不同驱动因素对地下水位变化的影响程度,发现仅降水情景(枯、平、丰)时,浅层地下水位变幅大于承压地下水水位,降水量由458.8 mm至568.0 mm时,浅层地下水年平均水位变化速率差绝对值为0.11 m;仅压采情景(以2018年开采量为基准)下,浅层地下水位与承压地下水位有较大变化,压采由0%升至50%时,浅层地下水和中深层承压水年平均水位变化速率差绝对值分别为0.16、0.25 m;在汾河水位抬升情境下,仅对河流两侧的浅层地下水产生一定影响。研究结果可为临汾盆地地下水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数值模拟 地下水水位 GMS 临汾盆地
下载PDF
基因枪介导的冬小麦临汾5064遗传转化体系构建
16
作者 乔麟轶 李锐 +5 位作者 郝宇琼 乔玲 李欣 张晓军 畅志坚 郑兴卫 《山西农业科学》 2023年第12期1347-1352,共6页
以中国小麦优质骨干亲本临汾5064幼胚为试验材料,对诱导、分化、生根培养基中的激素浓度和基因枪轰击压力等关键参数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总结出临汾5064的最适遗传转化体系,为山西小麦育种提供技术平台。结果表明,临汾5064幼胚在3种激素... 以中国小麦优质骨干亲本临汾5064幼胚为试验材料,对诱导、分化、生根培养基中的激素浓度和基因枪轰击压力等关键参数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总结出临汾5064的最适遗传转化体系,为山西小麦育种提供技术平台。结果表明,临汾5064幼胚在3种激素浓度的诱导培养基中均可形成愈伤组织。其中,在含2.0 mg/L 2,4-D的诱导培养基中,参试幼胚具有最高的出愈率(83.0%)。临汾5064愈伤组织在4种激素浓度的分化培养基中均有再生芽产生,当分化培养基包含0.2 mg/L 2,4-D和0.2 mg/L 6-BA时,愈伤组织具有最高的分化率(70.0%)。临汾5064分化愈伤组织在4种激素浓度的生根培养基中均有根生成,当生根培养基包含0.1 mg/L 2,4-D且不添加6-BA时,分化愈伤组织具有最多的生根率(77.5%),并且形成较多数目的根。利用上述优化激素浓度的培养基对临汾5064幼胚开展基因枪介导的遗传转化,在轰击步骤设置3个压力处理组分别导入测试质粒。结果显示,在900 psi轰击压力下获得192株再生植株,再生植株获得率为28.3%,其中有4株成功扩增出目标条带,具有最高的遗传转化率(0.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小麦 临汾5064 基因枪 遗传转化
下载PDF
气候变暖对临汾合欢物候期的影响
17
作者 任玉欢 姚闯 +3 位作者 赵海燕 范志宣 刘吉勤 李晶晶 《农学学报》 2023年第5期89-95,共7页
为揭示气候变暖对黄土高原城市典型木本植物物候的影响,以临汾合欢为研究对象,采用线性回归、小波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探讨气温、积温等气候因子对临汾合欢各物候期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气候变暖,临汾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1983... 为揭示气候变暖对黄土高原城市典型木本植物物候的影响,以临汾合欢为研究对象,采用线性回归、小波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探讨气温、积温等气候因子对临汾合欢各物候期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气候变暖,临汾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1983—2021年上升了2.9℃;年降水量存在6年和15年2个周期。临汾合欢春季物候期提前,秋季物候期变化趋势不明显,生长季延长。气温和积温对合欢展叶始期和开花始期表现为极显著相关,对果实成熟期表现为显著相关。叶变色始期、落叶末期对气象条件反应不敏感,主要受果实成熟期的出现日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候期 合欢 气候变暖 临汾 气温 降水 日照
下载PDF
基于GIS的山西临汾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8
作者 何雪宁 张仲伍 +2 位作者 孙九林 魏凯艳 赵雪倩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02-109,共8页
为保护和发展临汾市传统村落,将临汾市47处传统村落作为研究对象,应用ArcGIS10.2,对临汾市47处传统村落运用核密度估计、地理集中指数、最邻近距离等空间分析方法以及对河流、铁路进行缓冲区分析,对山西临汾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 为保护和发展临汾市传统村落,将临汾市47处传统村落作为研究对象,应用ArcGIS10.2,对临汾市47处传统村落运用核密度估计、地理集中指数、最邻近距离等空间分析方法以及对河流、铁路进行缓冲区分析,对山西临汾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临汾市传统村落分布趋于聚集型,传统村落密度最高区域分布于临汾市的北部、西南部以及东南部,南多北少,南部村落呈条带状分布.其中翼城县分布最为集中.传统村落在各个县区分布比较集中,且在地形起伏较小、水系发达的阳坡地区分布较多.另外传统村落的形成阶段大多数为先秦时期.同时,传统村落分布在人口较多,经济水平较低、交通相对不便利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临汾市 传统村落 空间格局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城市文化视角下临汾贡院街街道景观分析及建议
19
作者 孙天瑾 黄清俊 《山西建筑》 2023年第13期58-62,共5页
如今城市特色已然成为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城市文化特色缺失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对临汾市贡院街街道调研,对临汾文化的内涵和街道现存问题进行分析,针对贡院街街道的景观设计提出合理建议。阐明了街道景观结合文化特色的必要性,重... 如今城市特色已然成为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城市文化特色缺失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对临汾市贡院街街道调研,对临汾文化的内涵和街道现存问题进行分析,针对贡院街街道的景观设计提出合理建议。阐明了街道景观结合文化特色的必要性,重新激活城市活力,为贡院街街道景观设计的更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文化 街道景观设计 临汾文化 临汾贡院街
下载PDF
基于多源空间数据的市域洪涝灾害风险评价——以山西省临汾市为例
20
作者 荀佳常 聂聪 +1 位作者 徐栋 方贺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8期189-196,共8页
从自然灾害风险理论出发,结合多源空间数据(遥感数据、再分析数据、社会经济数据),对山西省临汾市洪涝灾害的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防灾减灾能力进行评价,综合考虑临汾市实际情况,最终选取15项评价指标,并采用加权综合指数... 从自然灾害风险理论出发,结合多源空间数据(遥感数据、再分析数据、社会经济数据),对山西省临汾市洪涝灾害的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防灾减灾能力进行评价,综合考虑临汾市实际情况,最终选取15项评价指标,并采用加权综合指数法定量分析,构建洪涝灾害综合风险评价模型,探究洪涝风险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致灾因子危险性分布呈东部、西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且东部整体高于西部的趋势;地势低、坡度小的平原和盆地易发生洪水汇入现象,孕灾环境敏感性更高,山地、丘陵等地区孕灾环境敏感性普遍较低;城镇化水平高、人口密集地区防灾减灾能力强,河谷、山地等自然区域的防灾减灾能力则整体较弱;洪涝灾害综合风险分布整体呈由西部向东部逐渐升高的趋势,具体表现为经济水平低、降水多、径流量大的河谷、平原和盆地风险较高,临汾市超过50%的地区面临洪涝灾害风险。总体来看,洪涝灾害对临汾市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发展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灾害综合风险评价 空间数据 遥感数据 再分析数据 山西省临汾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