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scussion on the Writing Techniques and Female Image Creation of Ling Shuhua's Novels
1
作者 Naifang W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4年第2期79-80,共2页
In the female writers of "5.4" , the quantity of Ling Shuhua' s works is not large, but the achievement isn't low because of her practiced skill and acute observation. By taking the novels for example, it is a ref... In the female writers of "5.4" , the quantity of Ling Shuhua' s works is not large, but the achievement isn't low because of her practiced skill and acute observation. By taking the novels for example, it is a reflection on three aspects: a kind of sad feeling under the poetic charm; the contrast of backward and new thought; the concealed comment and revealed value judgment. From these contrasts, people can know the Chinese female' s true state in the transition and the writer' s skill of fiction cre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g shuhua Poetic Charm Sad Feeling Backward and New Thoughts Value Judgment
下载PDF
凌叔华《古韵》的自译行为与主体重构
2
作者 吴冰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5-30,共6页
“新闺秀派”女作家凌叔华在其英语自传《古韵》中,借由对早期中文作品的自译行为,重构其在特殊历史时期和时空错位中作为一名女性与中国作者的主体性。对信件与生平的实证考察表明,《古韵》从最初成形到出版,与凌个人进入世界文学的野... “新闺秀派”女作家凌叔华在其英语自传《古韵》中,借由对早期中文作品的自译行为,重构其在特殊历史时期和时空错位中作为一名女性与中国作者的主体性。对信件与生平的实证考察表明,《古韵》从最初成形到出版,与凌个人进入世界文学的野心,以及在抗日战争和侨居伦敦中经历的身份、文化巨大落差密不可分。在此基础上比照《古韵》中英文本,可以发现凌在《古韵》中,借由对过往文学产出和童年经历的自译,找到了进入译入语文化的写作方式,在与过去的对话基础上产生了合于该文化的新主体;而文本中的矛盾与争议,则反映出一种企图弥合新旧主体间分裂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叔华 《古韵》 自译 主体性
下载PDF
道路的另一种——五四妇女解放思潮与凌叔华的写作
3
作者 孟宁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4年第3期59-70,共12页
五四以来,现代知识分子通过演绎旧式女子的悲惨命运,控诉封建旧伦理、旧秩序的不合理成分;同时,借助宣讲易卜生主义,创作大量模式化的“娜拉剧”,建构起对妇女解放思潮的理解以及新女性的设想。伴随着大革命的惨淡煞尾以及社会上对“娜... 五四以来,现代知识分子通过演绎旧式女子的悲惨命运,控诉封建旧伦理、旧秩序的不合理成分;同时,借助宣讲易卜生主义,创作大量模式化的“娜拉剧”,建构起对妇女解放思潮的理解以及新女性的设想。伴随着大革命的惨淡煞尾以及社会上对“娜拉走后怎样”这一问题的讨论,知识分子对妇女解放方式的探索逐渐深入且多元,突破了既定的二元模式。作为激进时代中的渐进者,凌叔华借助性别的对立缓释了旧式家庭内部“父”与“子”的冲突,并以撕裂的女性欲望书写、绝望的“新”之变局呈现,打破了五四时期知识界在妇女解放命题上的乐观想象。凌叔华独特的“破旧立新”表达根植于个体的成长经验和知识结构,呈现出超脱时代的倾向,展示了五四时期妇女解放道路的“另一种”形态及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叔华 五四文学 妇女解放 新文化运动
下载PDF
物叙事:凌淑华《绣枕》另一种角度的阐释
4
作者 吴敏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54-61,共8页
凌淑华《绣枕》以“绣枕”串联整个故事,暗喻了女性的悲剧命运及所面临的困境,绣枕成为叙事的主体,作用于叙事进程,推动了叙事的发展。绣枕作为彰显女性女红能力的象征,寄寓了女性对美好婚姻的渴望,而绣枕的毁弃则暗喻了女性作为物被忽... 凌淑华《绣枕》以“绣枕”串联整个故事,暗喻了女性的悲剧命运及所面临的困境,绣枕成为叙事的主体,作用于叙事进程,推动了叙事的发展。绣枕作为彰显女性女红能力的象征,寄寓了女性对美好婚姻的渴望,而绣枕的毁弃则暗喻了女性作为物被忽视的悲剧命运,其批判锋芒直指向以男性为中心话语的封建社会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淑华 《绣枕》 物叙事 叙事进程 文化符号
下载PDF
凌叔华小说中的女性世界及意识探索
5
作者 刘鑫宇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35-37,84,共4页
伴随着五四时期人的觉醒,对于女性的关注逐渐进入了作家的视野,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应运而生。受到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双重影响的“新闺秀”凌叔华在高门巨族的背景下,本着对深闺女性的熟稔塑造了众多女性形象,构筑了新旧女性面临的不同生... 伴随着五四时期人的觉醒,对于女性的关注逐渐进入了作家的视野,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应运而生。受到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双重影响的“新闺秀”凌叔华在高门巨族的背景下,本着对深闺女性的熟稔塑造了众多女性形象,构筑了新旧女性面临的不同生存困境。同时作为受到新文化影响的知识女性,凌叔华也在笔下的女性世界中渗透着自身的女性意识,从自审和反思中推动中国现代女性意识及女性文学走向新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叔华 女性形象 女性意识
下载PDF
跨文化视野下凌淑华的海外文化交流与文化传播研究
6
作者 李爱云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18期164-168,共5页
兼具中西方双重文化身份的凌淑华,在跨文化的女性主义文化场域和离散经历中,凭借英语写作和书法、绘画在西方传播中国文化,以期让不懂中文的西方读者深入了解中国文化中“水下冰山”的思想方法、价值观,从而改变对中国及中国人的固有成... 兼具中西方双重文化身份的凌淑华,在跨文化的女性主义文化场域和离散经历中,凭借英语写作和书法、绘画在西方传播中国文化,以期让不懂中文的西方读者深入了解中国文化中“水下冰山”的思想方法、价值观,从而改变对中国及中国人的固有成见。凌淑华的第一部英语自传体小说《古韵》及小说中的绘画和她的画展均是海外传播中国文化的一种媒介载体,该文从中英文化交流的角度,采用跨文化的方法梳理凌淑华如何通过女性文化共同体,采用化异为同在“第三空间”实现跨文化的传播自觉,以期为中国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淑华 海外文化交流 传播 传统 中国文化 《古韵》
下载PDF
浅谈凌叔华小说的叙事艺术
7
作者 徐欣怡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3期1-4,共4页
凌叔华在20世纪初的女性作家中脱颖而出,她是“五四”时期较早开始研究叙事艺术的女性作家,其小说变幻的叙事视角多角度地展示了高门巨族的生活;循环与戏剧式的叙事结构揭开了新旧女性悲剧命运的面纱;客观委婉的叙事态度道出了时代变革... 凌叔华在20世纪初的女性作家中脱颖而出,她是“五四”时期较早开始研究叙事艺术的女性作家,其小说变幻的叙事视角多角度地展示了高门巨族的生活;循环与戏剧式的叙事结构揭开了新旧女性悲剧命运的面纱;客观委婉的叙事态度道出了时代变革时期女性的生存困境。她以独特的叙事策略和娴熟的叙事技巧在时代的底稿上,落下了沉重又亮丽的一笔。尽管时光已逝,但是她笔下的那些挣扎在命运中的女性身影,依然生动地映在今日的读者心上。该文从叙事学的角度,浅谈凌叔华小说的艺术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叔华 小说 叙事艺术
下载PDF
凌叔华对婚姻与女性解放的拷问 被引量:2
8
作者 苏文兰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1-114,127,共5页
婚姻到底给女性带来了什么?女性解放的出路在哪里?凌叔华的作品通过塑造一系列女性形象,展现了五四时期女性的生存现状。不论是传统豪门巨族中的女性婚姻,还是为寻求个性解放,努力实现婚姻自主的现代女性婚姻,都呈现出悲剧状态。在凌叔... 婚姻到底给女性带来了什么?女性解放的出路在哪里?凌叔华的作品通过塑造一系列女性形象,展现了五四时期女性的生存现状。不论是传统豪门巨族中的女性婚姻,还是为寻求个性解放,努力实现婚姻自主的现代女性婚姻,都呈现出悲剧状态。在凌叔华看来,在社会的整体解放没有实现的大环境下,单纯的女性解放,只能是空想。只有摧毁腐朽的婚姻制度,提升女性主体意识,才能冲破限制女性发展的婚姻枷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叔华 婚姻家庭 主体意识 女性解放
下载PDF
从容温婉 不饰铅华——凌叔华的女性主义写作 被引量:1
9
作者 耿春明 孙亚茹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97-99,共3页
凌叔华作为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代女作家的代表,对女性文学创作颇多贡献,但由于种种原因一度不为研究者提及。她的小说温婉而富有韵致,在耐心的叙事过程中表达她的女权思想,虽无大声疾呼、厉声声讨,却能感人至深、发人深省。
关键词 凌叔华 女权主义 女性写作 叙事
下载PDF
“五四”女性叙事的另一种声音——凌叔华小说中女性主体意识的文化解读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丹丹 《绥化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80-82,共3页
"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启了现代中国真正的"人"的时代的帷幕,女性在时代潮流的裹挟下发出了个体生命的"呐喊"。作为"五四"时期的女作家凌叔华以特异于同时代作家的文学书写,在"人的解放"... "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启了现代中国真正的"人"的时代的帷幕,女性在时代潮流的裹挟下发出了个体生命的"呐喊"。作为"五四"时期的女作家凌叔华以特异于同时代作家的文学书写,在"人的解放"的同声合唱中发出了女性叙事的另一种声音。本文主要从时代"寓言"的祛魅、女性主体的自审、语言的诗意栖居三个维度解读凌叔华对于"女性"主体意识的探寻和思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 凌叔华 主体意识 文化解读
下载PDF
重估现代女作家的出现——以新文学期刊(1917-1925)中的女作者创作为视点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莉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3-79,共7页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进入学堂学习的女学生迅速成为了新文学杂志的重要作者,在女作家成长的过程中,新文学期刊及其主办者、编辑者的帮助和扶持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女作者们借助现代出版的平台走向社会,走向读者,以集体的方...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进入学堂学习的女学生迅速成为了新文学杂志的重要作者,在女作家成长的过程中,新文学期刊及其主办者、编辑者的帮助和扶持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女作者们借助现代出版的平台走向社会,走向读者,以集体的方式浮出历史地表,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代女作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学期刊 现代女作家 冰心 庐隐 凌叔华
下载PDF
素雅婉约的女性之歌——曼斯菲尔德的《幸福》与凌叔华的《花之寺》之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春红 郑友奇 《怀化学院学报》 2006年第12期107-108,共2页
曼斯菲尔德是20世纪初英国文坛上杰出的优秀女作家之一,文笔流畅,语言细腻。富有中国“曼斯菲尔德”之称的凌叔华文风亦清新明畅。两位女作家的代表作《幸福》与《花之寺》都以婚姻为主题,反映了两位作家相似的风格和看待女性问题独特... 曼斯菲尔德是20世纪初英国文坛上杰出的优秀女作家之一,文笔流畅,语言细腻。富有中国“曼斯菲尔德”之称的凌叔华文风亦清新明畅。两位女作家的代表作《幸福》与《花之寺》都以婚姻为主题,反映了两位作家相似的风格和看待女性问题独特的视角以及对女性的关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斯菲尔德 《幸福》 凌叔华 《花之寺》
下载PDF
凌叔华小说语言风格浅论 被引量:3
13
作者 崔涛 《榆林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84-85,88,共3页
凌叔华的小说有意追求语言的通俗性与典雅性的统一,擅长用对话塑造形象,善于调配使用色彩词汇,从而形成 了温婉清幽的独特语言风格。
关键词 凌叔华 小说语言 清幽 独特 典雅 色彩词汇 追求 华小 通俗性 塑造形象
下载PDF
浮出历史地表之后——凌叔华女性观发展轨迹探寻 被引量:3
14
作者 韩仪 《北方论丛》 2003年第5期98-101,共4页
凌叔华在“五四”时期虽然积极投入“妇女解放运动” ,但是在“妇女问题”上她的女性观要比同时代女作家成熟、明了得多 ;通过凌叔华对新旧女性的全面观察与评价可以发现 ,她的女性观具有海德格尔式的诗性存在色彩。完整清晰地描述凌叔... 凌叔华在“五四”时期虽然积极投入“妇女解放运动” ,但是在“妇女问题”上她的女性观要比同时代女作家成熟、明了得多 ;通过凌叔华对新旧女性的全面观察与评价可以发现 ,她的女性观具有海德格尔式的诗性存在色彩。完整清晰地描述凌叔华的女性观发展轨迹 ,不仅有助于深入解读凌叔华 ,而且对现代和当代的女性文学认知都具有不可忽略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叔华 女性观 日常生活
下载PDF
从女同性恋书写看凌叔华的女性观——以《说有这么一回事》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海鹰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1年第6期57-60,共4页
本文从女同性恋书写的叙事立场、叙事角度等方面,将"五四"女作家凌叔华《说有这么一回事》与同期男作家杨振声《她为什么忽然发疯了》和女作家庐隐《丽石的日记》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凌叔华独特的女性观。
关键词 《说有这么一回事》 女同性恋书写 凌叔华 女性观
下载PDF
1920年代女作家群小说物象论 被引量:1
16
作者 柯贵文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34-37,93,共4页
1920年代女作家群小说物象分实象、比象、兴象三类,又以兴象为主,其中季节、水及花草树木等物象所占比重较大。实象没有受到充分重视,比象在小说中的各类功能虽得到初步把握,但有待进一步拓展。物象的运用,明显地影响到女作家群小说的... 1920年代女作家群小说物象分实象、比象、兴象三类,又以兴象为主,其中季节、水及花草树木等物象所占比重较大。实象没有受到充分重视,比象在小说中的各类功能虽得到初步把握,但有待进一步拓展。物象的运用,明显地影响到女作家群小说的文体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20年代女作家群 兴象 比象 现代小说 凌叔华
下载PDF
“回首往事,既喜且忧”——凌叔华《古韵》的情感基调 被引量:1
17
作者 冯慧敏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73-75,共3页
"回首往事,既喜且忧"是《古韵》的情感基调,在对往事的回想中凌叔华抒发了对童真世界的向往,对传统文化的眷恋,并对大家庭中女性的不幸命运寄寓了深切的同情。作品中诗化的语言恰如其分地传达了凌叔华回首往事的感伤和甜蜜。... "回首往事,既喜且忧"是《古韵》的情感基调,在对往事的回想中凌叔华抒发了对童真世界的向往,对传统文化的眷恋,并对大家庭中女性的不幸命运寄寓了深切的同情。作品中诗化的语言恰如其分地传达了凌叔华回首往事的感伤和甜蜜。《古韵》是回忆诗学这一文学理念的文本实践,和作家一起品味沉浸于回忆中的莫大满足和微微苦涩是它带给读者最美妙的审美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叔华 《古韵》 回忆 回忆诗学
下载PDF
试论凌叔华小说反讽的文体模式 被引量:1
18
作者 薛双芬 张丽 王睿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72-76,共5页
凌叔华从小在大家族里长大,对女性卑微的地位以及情感有更深的了解,通过客观冷静的叙事方式建构了她们矛盾的生存状态,形成其小说反讽模式。这种反讽的矛盾不仅体现在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中西文化的冲突,也体现在两种冲击下人物自身的矛... 凌叔华从小在大家族里长大,对女性卑微的地位以及情感有更深的了解,通过客观冷静的叙事方式建构了她们矛盾的生存状态,形成其小说反讽模式。这种反讽的矛盾不仅体现在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中西文化的冲突,也体现在两种冲击下人物自身的矛盾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叔华 反讽 现代性
下载PDF
论凌叔华小说的女性意识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邓双荣 《职大学报》 2019年第4期40-43,共4页
作为五四时期的女性作家,凌叔华以她强烈的女性主体意识以及出身高门巨族的独特女性视角审视着那些“太太”与“小姐”种种不同的“女性”状态。她的笔触没有五四时期其他女性作家的高越激昂,却更具理性客观与真实,她用她的作品告诉人... 作为五四时期的女性作家,凌叔华以她强烈的女性主体意识以及出身高门巨族的独特女性视角审视着那些“太太”与“小姐”种种不同的“女性”状态。她的笔触没有五四时期其他女性作家的高越激昂,却更具理性客观与真实,她用她的作品告诉人们什么是女性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叔华 女性意识 觉醒
下载PDF
论海外华人女作家的家族传奇书写——以凌叔华《古韵》与虹影《饥饿的女儿》为例
20
作者 汪云霞 李思瑶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83-89,128,共7页
从凌叔华的《古韵》、虹影的《饥饿的女儿》,跨越了20世纪从三四十年代到八九十年代的历史。海外华人女性作家创造的家族传奇在东西方经久不衰,西方人借此看陌生神秘的东方世界,东方人借此回顾历史和文化。这两位作家的自传体小说所呈... 从凌叔华的《古韵》、虹影的《饥饿的女儿》,跨越了20世纪从三四十年代到八九十年代的历史。海外华人女性作家创造的家族传奇在东西方经久不衰,西方人借此看陌生神秘的东方世界,东方人借此回顾历史和文化。这两位作家的自传体小说所呈现的家庭状态、异国情调以及书写技巧,既来源于自身独特的经历,也迎合了西方读者的阅读期望所创造的"中国想象"。两者的写作探讨了海外华人女作家写作家族传奇的规律,以及随着时代的演进,隐含在文本中的文化心态和文学传播技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叔华 虹影 家族传奇 自我 中国想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