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阮玲玉自杀事件的诉讼视角、媒体钩沉及“新女性”形象建构
1
作者 刘素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9-89,共11页
阮玲玉自杀事件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影坛的大事件,关于其死因的探讨及引发的社会舆论长期存于中国影人的批评研究中,并呈现出多元融合的趋势。阮玲玉与张达民、唐季珊的情感纠葛及其所引起的报刊舆论风波,反映了女性个体名誉遭遇污名化... 阮玲玉自杀事件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影坛的大事件,关于其死因的探讨及引发的社会舆论长期存于中国影人的批评研究中,并呈现出多元融合的趋势。阮玲玉与张达民、唐季珊的情感纠葛及其所引起的报刊舆论风波,反映了女性个体名誉遭遇污名化的尴尬,揭示出女明星这一群体的命运浮沉与社会思潮、大众文化、市井心理等之间的深层关联。社会各界通过阮玲玉自杀事件而引发的对于女性意识、女性形象、女性职业等“新女性”建构问题的讨论,揭示出女性、媒介及各方权力之间的多重话语博弈,也是20世纪30年代妇女解放运动的重要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阮玲玉 张唐互讼 报刊舆论 “新女性”形象建构
下载PDF
Ruan Lingyu
2
作者 XIAO WEN XIAOHONG LIU 《Women of China》 1996年第3期41-42,共2页
RUAN Lingyu was a famous film star during the early years of China’s film industry. Originally named Ruan Yuying, she was born into a poor family in Shanghai in 1910. Her ancestors were from Zhongshan County, Guangdo... RUAN Lingyu was a famous film star during the early years of China’s film industry. Originally named Ruan Yuying, she was born into a poor family in Shanghai in 1910. Her ancestors were from Zhongshan County, Guangdong Province. Her father died when she was young, and the litt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HANG Ruan lingyu
原文传递
“母爱经验”的迭代与异化——试论上海早期电影《空谷兰》和《神女》中体现的现代女性困境
3
作者 安妮 张业松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72-81,共10页
在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女性性别主体结构的缺失在获取或付出“母爱”的感知经验方面变得明显。“母爱经验”主题的书写与接受在进入戏剧和电影的场域后需要被进一步关注其迭代和异化的过程,小说《空谷兰》从英国奇情小说脱胎而来,后被... 在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女性性别主体结构的缺失在获取或付出“母爱”的感知经验方面变得明显。“母爱经验”主题的书写与接受在进入戏剧和电影的场域后需要被进一步关注其迭代和异化的过程,小说《空谷兰》从英国奇情小说脱胎而来,后被改编成文明戏和情节电影,以不同的媒介形式不断更新“母爱经验”的表达方式。《空谷兰》及其周边作品利用“奇观”的文化趣味来反映父权体制的压迫,重复着试图反抗却无法成功,最终将女性推向脆弱的“母爱庇护所”的“母爱模型”。而无声电影《神女》对于“母爱经验”的重现则体现于将“母爱庇护所”重建后再彻底打破,褪去了奇观趣味,《神女》的主演阮玲玉则试图将现实生活中的身体经验与电影中看似可被反转的“母爱经验”结合,她在电影叙事中已经体验过相似的悲剧人生,却仍然不能依靠习得的“母爱”感知技能去应对现实生活中女性主体结构缺失所造成的困境,最终揭示出“母爱经验”发生异变的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电影 阮玲玉 母爱经验 女性主体
下载PDF
论阮玲玉自杀的社会意义赋予 被引量:8
4
作者 刘长林 马磊磊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4-130,共7页
1935年3月8日,著名女影星阮玲玉自杀身亡,轰动社会。媒体迅速报道,引起一场大讨论。舆论从将其自杀归于个人的恩怨情仇,到说她是被封建主义毒害、被黑暗社会制度压迫而死,批判对象由个人延伸到社会,烘托出她被杀的弱者形象;同时,又说她... 1935年3月8日,著名女影星阮玲玉自杀身亡,轰动社会。媒体迅速报道,引起一场大讨论。舆论从将其自杀归于个人的恩怨情仇,到说她是被封建主义毒害、被黑暗社会制度压迫而死,批判对象由个人延伸到社会,烘托出她被杀的弱者形象;同时,又说她是为妇女解放而牺牲,将她塑造成具有献身精神的新女性。对于预防自杀途径的探讨,舆论认为不但要有正确的人生观,而且要注重人际交流还有行业协会的建立及彻底的社会改造等。其自杀被演绎成具有丰富社会意义的重大事件,成为社会舆论言说妇女解放、社会改造等宏大时代主题的契机与符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阮玲玉 自杀 社会意义 赋予 话语分析
下载PDF
耐抽薹萝卜新品种凌玉的选育 被引量:6
5
作者 张秉奎 赵利民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98-100,共3页
凌玉是用自交不亲和系LS21-9作母本,LS39-5作父本配制的早熟、耐抽薹萝卜一代杂种。生育期60d(天),肉质根长圆筒形,白皮白肉,肉质根长30~35cm,直径7~8cm,单根质量900~1000g;田间对霜霉病、病毒病及黑腐病的抗性与对照白玉春相当;耐... 凌玉是用自交不亲和系LS21-9作母本,LS39-5作父本配制的早熟、耐抽薹萝卜一代杂种。生育期60d(天),肉质根长圆筒形,白皮白肉,肉质根长30~35cm,直径7~8cm,单根质量900~1000g;田间对霜霉病、病毒病及黑腐病的抗性与对照白玉春相当;耐抽薹性好,肉质根膨大快,歧根、裂根少,商品性好。适宜全国各地春季保护地及露地早熟栽培,也可作秋萝卜栽培。现已在陕西、甘肃、河南、四川、宁夏等地推广种植3200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 凌玉 一代杂种
下载PDF
民族主义立场的激进表达和艺术的超常发挥——对联华影业公司1933年出品的《小玩意》的当下读解 被引量:3
6
作者 袁庆丰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5期32-36,共5页
孙瑜不仅是中国左翼电影的滥觞和开创者、最高代表人之一,而且,他和他的作品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电影在整体性质、表现模式和艺术风格上提供了典型性范本。民族经济实力的增强、反强权和抗日救亡理念的传播构成《小玩意》中激进的民... 孙瑜不仅是中国左翼电影的滥觞和开创者、最高代表人之一,而且,他和他的作品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电影在整体性质、表现模式和艺术风格上提供了典型性范本。民族经济实力的增强、反强权和抗日救亡理念的传播构成《小玩意》中激进的民族主义立场的主要来源。影片的前半部分带有浓重的旧市民电影模式痕迹,但随着人物性格与主演阮玲玉个性气质的合二为一,影片后半部分"母子相见"和"情人相见"两场戏的处理,是左翼电影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得以迸发的成功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瑜 左翼电影 民族主义 激进 阮玲玉
下载PDF
水银灯下的阴影——民国电影的互文性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贾磊磊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14年第3期7-13,161,共7页
电影的互文性,指的是不同形态的文本之间所呈现的相互复制、相互映现、相互借鉴的同构性特征。电影,正如巴赞所言,永远不可能变成现实,而只能不断地抵近现实。然而,电影的创作从来就不仅源于作为社会存在的"第一现实",它还来... 电影的互文性,指的是不同形态的文本之间所呈现的相互复制、相互映现、相互借鉴的同构性特征。电影,正如巴赞所言,永远不可能变成现实,而只能不断地抵近现实。然而,电影的创作从来就不仅源于作为社会存在的"第一现实",它还来自于文学、戏剧、舞蹈这些不同的叙述话语体系。有时它还来自电影创作过程中产生的真实事件。有时它们甚至比现实本身更离奇、更精彩甚至更真实。就像身处逆境中的电影演员艾霞吞食了鸦片告别人世,她的悲剧人生被写成剧本《新女性》(1933)搬上银幕。生活中的艾霞变成了银幕上的"韦明",而扮演韦明的阮玲玉在复制艾霞的人生故事的同时,却在不知不觉间重蹈了前者的覆辙,在电影中预演了自己的悲情人生,成为了"第二个艾霞"。电影与现实就是这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电影的历史就是在这样互文性的演进中交替呈现,不断翻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电影 互文性 艾霞 阮玲玉
下载PDF
性别·媒介·符号:公共话语中的阮玲玉 被引量:2
8
作者 刘磊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63-70,共8页
消费主义盛行下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女明星的身体和情感成为一种隐含着性别话语的消费符号。立志于中国变革的社会精英也给予了女明星更多的社会角色和性别建构,女明星日益发展成为某种话语权力的符号系统,并"嵌入"到... 消费主义盛行下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女明星的身体和情感成为一种隐含着性别话语的消费符号。立志于中国变革的社会精英也给予了女明星更多的社会角色和性别建构,女明星日益发展成为某种话语权力的符号系统,并"嵌入"到女权主义、民族主义、现代性、阶级斗争等政治话语的权力斗争中。而这种符号系统在后现代思潮中被解构、拼贴与重塑,并形成一种新的符号——怀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 媒介 符号 女明星 阮玲玉
下载PDF
苓玉清络饮对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hs-CRP及血脂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张礼玉 谢勤 +2 位作者 李玲 陈晓雯 朱云洁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61-63,93,共4页
目的:观察苓玉清络饮对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清尿酸(U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的影响。方法:将60例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仅予以健康教育、低嘌呤饮食等基础措施治疗1个月。观察组在对... 目的:观察苓玉清络饮对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清尿酸(U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的影响。方法:将60例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仅予以健康教育、低嘌呤饮食等基础措施治疗1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苓玉清络饮颗粒剂,每日1剂,早晚分服,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UA、hsCRP、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水平及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有无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UA、hsCRP、TG及T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UA、TC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P<0.05或P<0.01),且前者较后者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hs-CRP、TG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hs-CRP及TG水平治疗前后未有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常规、肝肾功能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苓玉清络饮不仅能明显降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清UA,还可降低hs-CRP、TG及TC水平,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脂质代谢紊乱,降低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心血管风险,预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长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苓玉清络饮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 HS-CRP 血脂
下载PDF
许地山《空山灵雨》中的佛教思想及其矛盾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鑫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56-58,共3页
许地山是在为人和为文两方面都深受佛教影响的现代作家。他早期散文集《空山灵雨》表现出很强的佛教色彩和“爱”与“非爱”的内在矛盾冲突。许地山正是在这一思想的矛盾冲突中 ,形成了他坚韧、务实、慈爱。
关键词 许地山 《空山灵雨》 佛教思想 散文 人格
下载PDF
试析影星阮玲玉戏里戏外人生的悲剧价值
11
作者 尹晓虹 牛白琳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年第3期72-76,共5页
阮玲玉是我国早期电影界的一位传奇女星,她的一生都绕不过一个悲字。银幕之上,她对悲剧角色的刻画入木三分,成就了一系列富有悲剧色彩的典型形象;银幕之下,她生平坎坷,性格悲观,深受社会和时代的双重影响。于是,她现实中的悲剧命运与之... 阮玲玉是我国早期电影界的一位传奇女星,她的一生都绕不过一个悲字。银幕之上,她对悲剧角色的刻画入木三分,成就了一系列富有悲剧色彩的典型形象;银幕之下,她生平坎坷,性格悲观,深受社会和时代的双重影响。于是,她现实中的悲剧命运与之塑造的悲剧角色相互映照,共同构成一代影星阮玲玉戏里戏外人生的悲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阮玲玉 银幕形象 人生境遇 悲剧价值
下载PDF
宝山大住圣窟刻经中的北方礼忏系统 被引量:6
12
作者 罗炤 《石窟寺研究》 2010年第1期161-179,共19页
东魏—隋朝时期的高僧灵裕在开皇九年开凿的安阳宝山大住圣窟外壁上雕刻一系列佛名和《略礼佛忏悔文》。这些刻经反映出一种与南朝众多礼忏文献不同的、在北朝两次灭佛和'末法'思想盛行背景下形成的北方礼忏系统。这一系统是在... 东魏—隋朝时期的高僧灵裕在开皇九年开凿的安阳宝山大住圣窟外壁上雕刻一系列佛名和《略礼佛忏悔文》。这些刻经反映出一种与南朝众多礼忏文献不同的、在北朝两次灭佛和'末法'思想盛行背景下形成的北方礼忏系统。这一系统是在改造《观药王药上菩萨经》的六种佛名并融合《决定毗尼经》的《忏悔文》之后产生的。本文对比了《观药王药上菩萨经》、大住圣窟和三阶教的《七阶佛名》相关佛名的同异,比较了灵裕与三阶教创始人信行在宗教身份、地位、学养、对待权贵的态度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并且联系到开皇二十年三阶教被隋文帝禁断的史实,认为:三阶教的《七阶佛名》是沿袭大住圣窟的《略礼佛忏悔文》并稍加改动的产物。河北曲阳八会寺和北京房山石经山雷音洞的刻经,在礼忏方面与大住圣窟属于同一系统。龙门石窟擂鼓台中洞具有礼忏功能,是太平公主与神都太平寺僧众开凿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住圣窟 礼忏 灵裕 信行 三阶教 七阶佛名
原文传递
宝山灵泉寺大住圣窟浮雕艺术初探
13
作者 李光安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5-59,共5页
宝山灵泉寺大住圣窟石刻中浮雕线刻占有重要地位,其表现手法和艺术形式多样,风格独特,在中国佛教美术史中占有突出地位,其中最为典型的浮雕"护法神王像"和"二十四世尊去世传法圣师"是隋代石刻艺术之珍品。
关键词 释灵裕 那罗延窟 浮雕艺术
原文传递
复方苓榆洗剂治疗婴幼儿湿疹湿热浸淫型60例临床观察
14
作者 郭凯 黄长婷 +5 位作者 肖和印 陈艳霞 毛娜 杨兵宾 张丽 王红娟 《中医儿科杂志》 2022年第5期42-47,共6页
目的 观察复方苓榆洗剂治疗婴幼儿湿疹湿热浸淫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9月至2019年4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120例湿疹湿热浸淫型患儿,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冰黄肤乐软膏均匀涂擦患... 目的 观察复方苓榆洗剂治疗婴幼儿湿疹湿热浸淫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9月至2019年4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120例湿疹湿热浸淫型患儿,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冰黄肤乐软膏均匀涂擦患处,治疗组予复方苓榆洗剂涂擦患处,均每日3次。2组均连续治疗14 d后统计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33%(35/60),治疗组为96.67%(58/6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靶皮损程度(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糜烂、渗出/结痂/鳞屑、全身皮损面积)、瘙痒程度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上述积分均显著下降,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2组中医证候总积分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复方苓榆洗剂治疗婴幼儿湿疹湿热浸淫型,不仅能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疗效显著,而且操作方便,无刺激性,患儿及其家长易于接受,依从性较好,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湿疹 湿热浸淫型 复方苓榆洗剂 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舞蹈作品《阮玲玉》的空间构想、设置与运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蕾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3-15,共3页
本文通过对舞蹈作品《阮玲玉》创作中的空间构想,空间设置和运用的分析,显示不同空间在舞蹈作品表现中的感染力及影响力,展示编导创作中对于舞蹈形式的阐释及把握。
关键词 《阮玲玉》 舞台空间 空间构想 空间设置和运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