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ructure kinematics of a transtensional basin:An example from the Linnan Subsag, Bohai Bay basin,Eastern China 被引量:1
1
作者 Dong-Xiao Feng Fu Ye 《Geoscience Frontiers》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3期917-929,共13页
The Linnan subsag is a petroliferous, secondary tectonic unit of the Huimin sag that is located in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Jiyang depression in the Bohai Bay basin, eastern China. In this study, the authors calculated... The Linnan subsag is a petroliferous, secondary tectonic unit of the Huimin sag that is located in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Jiyang depression in the Bohai Bay basin, eastern China. In this study, the authors calculated basin extensional rate and slipping displacement of boundary faults in the dip and strike directions, using seismic and drilling data. The evolution of the Linnan transtensional basin from the Eogene through the Quaternary is quantitatively described, and a dynamic model is established. The Linshan and Xiakou boundary faults of the Linnan subsag are used as a case study to describe a method to calculate the strike and dip slipping displacements of active faults under oblique extension. The results quantitatively illustrate the behavior of the Linnan subsag boundary faults over time. The Linnan subsag transtensional basin experienced four stages of evolution: weak extension during the Kongdian Formation, rapid extension and fault depression during the fourth member of the Shahejie Formation,intensive transtension and fault depression during the third member of the Shahejie Formation-Dongying Formation, and weakening fault depression during the Guantao Formation-Pingyuan Formation.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provide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cesses of petroleum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in the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tensional BASIN FAULT activity QUANTITATIVE calculation BASIN evolution model linnan subsag Bohai BAY BASIN
下载PDF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crude oils from the Linnan Subsag,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被引量:1
2
作者 CHANG Xiangchun HAN Zuozhen SHANG Xiaofei YAN Chengpeng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2011年第1期132-137,共6页
Abundant aromatic fractions were detected in oils from the Linnan subsag, including aphthalenes, phenanthrenes, triaromatic steroids, biphenyl, fluorenes, dibenzothiophenes, dibenzofuranes, as well as some typical hig... Abundant aromatic fractions were detected in oils from the Linnan subsag, including aphthalenes, phenanthrenes, triaromatic steroids, biphenyl, fluorenes, dibenzothiophenes, dibenzofuranes, as well as some typical higher plant-sourced compounds, such as pyrene, benzopyrene, fluoranthene, chryaene, benzofluoranthrene, perylene and cadalene. Occurrences of biomarkers indicate that oils from the Linnan subsag are typical terrestrially genetic oils. Developed in the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is a strong reduction condition typical of brackish-saline lake. Thermal evolution has entered into the mature-high mature st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氢化合物 临南洼陷 地球化学特征 芳香族 山东省 原油 中国 成熟阶段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临南洼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源-储组合类型与致密(低渗)砂岩油差异富集模式
3
作者 韩载华 刘华 +3 位作者 赵兰全 刘景东 尹丽娟 李磊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22-738,共17页
为了揭示渤海湾盆地临南洼陷古近系沙河街组致密(低渗)砂岩油的差异富集机理,在依据空间配置和岩性组合划分源-储组合类型的基础上,综合利用测井、录井、试油和岩心分析测试资料,对不同源-储组合类型含油性及其供烃条件、储集条件、输... 为了揭示渤海湾盆地临南洼陷古近系沙河街组致密(低渗)砂岩油的差异富集机理,在依据空间配置和岩性组合划分源-储组合类型的基础上,综合利用测井、录井、试油和岩心分析测试资料,对不同源-储组合类型含油性及其供烃条件、储集条件、输导条件和运聚动力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致密(低渗)砂岩油差异富集模式。结果显示:①研究区存在源-储共生型(夹层型、互层型)、源-储紧邻型(源上型、源间型和源下型)、源-储间隔型(源下型)3大类6亚类源-储组合,对应3种致密(低渗)砂岩油富集模式。②源-储共生型具有“强供烃-强动力-高效充注-储集控富”模式,供烃条件和运聚动力最优,油气通过孔缝高效充注,储层含油性最好;相较于互层型,砂体厚度制约了夹层型油气富集规模。③源-储紧邻型具有“较强供烃-差异动力-联合输导-多元控富”模式,供烃条件较好,运聚动力变化大,油气通过孔缝-断裂-砂体联合输导,优先充注物性和孔隙结构好的储层,储层含油性较好;亚类中,源间型供烃条件和运聚动力优于源上型和源下型,含油性最好。④源-储间隔型具有“弱供烃-弱动力-断砂输导-输储控富”模式,供烃和运聚动力较弱,断裂、砂体组成的有效输导通道和优质储层发育对于油气富集至关重要,含油性整体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集条件 富集模式 源-储组合 致密(低渗)砂岩油 古近系 临南洼陷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临南洼陷沙三段辉绿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4
作者 李元哲 边伟华 +3 位作者 赵兰全 季金礁 柏佳伟 陆国超 《世界地质》 CAS 2024年第2期204-215,共12页
辉绿岩作为一种重要的非常规油气储集单元,其形成和分布通常受控于大地构造背景。笔者以渤海湾盆地临南洼陷沙三段辉绿岩为研究对象,采用岩石学、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法,探讨辉绿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研究... 辉绿岩作为一种重要的非常规油气储集单元,其形成和分布通常受控于大地构造背景。笔者以渤海湾盆地临南洼陷沙三段辉绿岩为研究对象,采用岩石学、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法,探讨辉绿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研究结果表明,辉绿岩属于富钠碱性玄武岩系列,高铝低钛,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Pb、Sr)和轻稀土元素富集,高场强元素(Th、U)相对亏损,显示Eu正异常。研究区辉绿岩源于不同壳幔端元相互混合的软流圈地幔。辉绿岩的形成与板内岩浆活动有关,且岩浆侵位过程中发生与地壳物质的混染,是大陆伸展构造背景下的产物。渤海湾盆地新生代伸展属于主动裂谷环境,软流圈地幔上涌与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和板内地幔柱的形成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绿岩 地球化学特征 SR-ND同位素 主动裂谷 临南洼陷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临南洼陷沙三中基山砂岩储层特征及有利目标预测
5
作者 王钊 《复杂油气藏》 2024年第2期139-144,共6页
渤海湾盆地临南洼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沙三中)基山砂岩石油资源潜力较大,但目前该区储层展布规律不清,严重制约着油藏的后续开发。利用钻井、测井、地震等基础资料,以地震沉积学、储层地质学理论为指导,剖析了沙三中基山砂岩的... 渤海湾盆地临南洼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沙三中)基山砂岩石油资源潜力较大,但目前该区储层展布规律不清,严重制约着油藏的后续开发。利用钻井、测井、地震等基础资料,以地震沉积学、储层地质学理论为指导,剖析了沙三中基山砂岩的储层成因类型,明确了有利储层特征,预测了有利储层分布。研究表明,临南洼陷沙三中基山砂岩为三角洲-浊积扇沉积体系,微相类型以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为主,边部发育席状砂,洼陷带发育浊积岩;储层岩石类型为块状岩屑细砂岩、岩屑粉砂岩及含砾砂岩,分选磨圆较差,平均孔喉半径约0.5μm,河口坝、水下分流河道成因的砂岩厚度大、物性好,为有利储层类型;应用均方根振幅、有效频宽、相位谱3类地震属性RGB融合储层反演,与实钻情况对应性好,可以较准确预测有利储层分布,对该区油藏进一步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成因 有利储层预测 基山砂岩 临南洼陷
下载PDF
临南油田隔层类型划分及其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34
6
作者 朱东亚 胡文瑄 +1 位作者 曹学伟 陈庆春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1-218,223,共9页
在对临南油田储层砂岩小层及单砂体精细划分对比基础上 ,通过对取心井的岩心观测和测井曲线分析 ,对小砂层之间的隔层进行了系统研究 ,按照岩性、岩相特征划分为 3种主要类型 :泥岩类隔层 (Ⅰ型隔层 )、粉砂岩类隔层 (Ⅱ型隔层 )和钙质... 在对临南油田储层砂岩小层及单砂体精细划分对比基础上 ,通过对取心井的岩心观测和测井曲线分析 ,对小砂层之间的隔层进行了系统研究 ,按照岩性、岩相特征划分为 3种主要类型 :泥岩类隔层 (Ⅰ型隔层 )、粉砂岩类隔层 (Ⅱ型隔层 )和钙质岩类隔层 (Ⅲ型隔层 ) .并根据沉积相特点把Ⅰ型隔层分为Ⅰ1型和Ⅰ2 型 ,把Ⅱ型隔层分为Ⅱ1型和Ⅱ2 型 .这些不同类型的隔层在测井曲线形态、沉积组合关系和空间展布上都具有不同的特点 .隔层分布不连续会造成砂层在垂向上局部的相互连通 ,上下砂层为砂坝砂体或河道砂体时 ,形成连通的原因不同 ,也分别具有各自不同的测井响应模式 .根据隔层的岩性、电性特征和建立的连通模式 ,从测井曲线出发 ,对研究区内 110多口井逐一进行了研究 ,最终揭示了隔层的空间展布规律 ,为剩余油预测和优化开采方案提供了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南油田 隔层分类 连通模式 测井响应 分布规律
下载PDF
临南地区断层输导体系与油气成藏模式 被引量:29
7
作者 付金华 刘玉亮 +3 位作者 刘金 郑明学 粱建军 高志卫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2年第3期55-58,共4页
在系统描述临南地区断裂体系及分布特征的基础上 ,对断层的封堵性和输导性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并着重分析了夏口断裂带的封堵和输导作用及其对临南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 ;提出了断层输导的三种模式 ,即 :垂向输导模式、侧向输导模式及... 在系统描述临南地区断裂体系及分布特征的基础上 ,对断层的封堵性和输导性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并着重分析了夏口断裂带的封堵和输导作用及其对临南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 ;提出了断层输导的三种模式 ,即 :垂向输导模式、侧向输导模式及阶梯状输导模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南地区 断层输导体系 油气成藏模式 断层封堵 惠民凹陷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临南洼陷张扭构造演化及应力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11
8
作者 郭兴伟 吴智平 +4 位作者 杨小秋 许鹤华 张志珣 施小斌 孙珍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5-82,共8页
为了考察渤海湾盆地临南洼陷张扭构造的发育特征和成因机制,在解释30余条三维地震剖面的基础上,估算及分析伸展率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绘制了Es3—Es1、Ed和Ng—Nm3个时期的断层平面展布图,利用FEPG有限元软件,建立二维线弹性数值... 为了考察渤海湾盆地临南洼陷张扭构造的发育特征和成因机制,在解释30余条三维地震剖面的基础上,估算及分析伸展率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绘制了Es3—Es1、Ed和Ng—Nm3个时期的断层平面展布图,利用FEPG有限元软件,建立二维线弹性数值模型,模拟了3个时期的构造应力场。结果表明,临南洼陷的最大主应力和最大剪应力,在平面上都是东北部大、西南部小;从Es3时期到Nm时期,最大主应力和最大剪应力都是逐渐减小的,数值模型边界上的剪应力分量均大于张应力分量,而且剪应力分量与张应力分量的比值是逐渐增加的。通过研究,将临南洼陷张扭构造发育的力学机制量化,并为郯庐断裂和兰聊断裂在惠民凹陷乃至渤海湾盆地的作用时间、方式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扭构造 构造演化 应力场 有限元 临南洼陷 渤海湾
下载PDF
临南地区石油运移方向与成藏期次研究 被引量:24
9
作者 陈庆春 林玉祥 唐洪三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11-616,共6页
根据原油及油砂抽提物中含氮化合物分析、原油生物标志成熟度参数及储层流体包裹体烃类成分分析 ,研究了临南地区石油运移的方向、距离、成藏期次。结果表明临南油田仅有一期油气运聚成藏过程 ,属中新世末形成的成熟原油 ,4 甲基甾烷含... 根据原油及油砂抽提物中含氮化合物分析、原油生物标志成熟度参数及储层流体包裹体烃类成分分析 ,研究了临南地区石油运移的方向、距离、成藏期次。结果表明临南油田仅有一期油气运聚成藏过程 ,属中新世末形成的成熟原油 ,4 甲基甾烷含量较高。曲堤油田存在两期油气运聚成藏过程 ,早期原油成熟度低 ,4 甲基甾烷含量低 ,运移距离较远 ,成藏后大部分散失 ;晚期充注的原油成熟度较高 ,4 甲基甾烷含量也较高 ,并保存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南地区 运移方向 含氮化合物 包裹体 成藏期次 油气运移 烃类成分分析 原油生物标志
下载PDF
临南洼陷三角洲地震岩相解释方法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云银 杨泽蓉 +2 位作者 孙淑艳 魏瑞香 王惠勇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04-410,共7页
惠民凹陷西南部临南洼陷沙三段浊积岩发育规模小、数量多、分布广。以砂组为单元的储层预测容易漏掉地震特征不明显的砂体,难于实现浊积岩的整体预测。在遵循层序及砂组"等时性"和沉积等相"穿时性"对比原则基础上,... 惠民凹陷西南部临南洼陷沙三段浊积岩发育规模小、数量多、分布广。以砂组为单元的储层预测容易漏掉地震特征不明显的砂体,难于实现浊积岩的整体预测。在遵循层序及砂组"等时性"和沉积等相"穿时性"对比原则基础上,由地质相、测井相和地震相建立了岩相的三元信息识别模式。通过层序、岩相和砂组单元的构造、厚度与储集体的地震属性研究,形成了岩相单元的浊积岩储层预测三步法:三级层序定古地貌,岩相定区带,砂组定储层。该方法在临南洼陷中应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建立了远砂坝与泥岩、远砂坝与浊积岩、河口坝与泥岩、河口坝与浊积岩4种三角洲前缘亚相与前三角洲亚相的接触模式;落实了多个前三角洲亚相的相构形,预测了洼陷带浊积岩有利发育区,为临南洼陷浊积岩油藏的整体评价和勘探部署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洲 浊积岩 地震岩相 储层预测 沉积相 临南洼陷 惠民凹陷
下载PDF
惠民凹陷临南地区第三系油气运移聚集特征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韩天佑 漆家福 +2 位作者 杨桥 席胜利 李慧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3年第6期21-23,共3页
为建立惠民凹陷临南斜坡带的复式油气聚集模式,分析了该区第三系油气成藏地质条件,研究了油气运移聚集形式和主要运聚成藏期。研究认为,该区油气聚集形式自源原生型、他源原生型和他源次生型三种成藏模式;其主要成藏期为晚第三纪的馆陶... 为建立惠民凹陷临南斜坡带的复式油气聚集模式,分析了该区第三系油气成藏地质条件,研究了油气运移聚集形式和主要运聚成藏期。研究认为,该区油气聚集形式自源原生型、他源原生型和他源次生型三种成藏模式;其主要成藏期为晚第三纪的馆陶组-明化镇组沉积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民凹陷 临南地区 第三系 油气运移 油气聚集 特征 成藏期 地质 成藏模式
下载PDF
临南油田油水井套损分析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辉 曲桂亮 +2 位作者 韩红霞 张子玉 刘京煊 《石油钻探技术》 CAS 2004年第6期22-24,共3页
临南油田日趋严重的套损状况,严重破坏了油田的注采平衡关系,制约着油田注采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影响了油田的开发效益。分析了临南油田油水井套损的6种主要类型,介绍了套管损坏在开发时间、生产区块、井别、构造位置及井深剖面上的分布规... 临南油田日趋严重的套损状况,严重破坏了油田的注采平衡关系,制约着油田注采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影响了油田的开发效益。分析了临南油田油水井套损的6种主要类型,介绍了套管损坏在开发时间、生产区块、井别、构造位置及井深剖面上的分布规律,论述了套管腐蚀穿孔和变形损坏的主要作用机理,提出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总方针,总结了近年来临南油田在预防和治理套损井方面的主要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管损坏 套管磨损 套管修理 机理 防治 临南油田
下载PDF
流动单元划分新方案及其在临南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胡文瑄 朱东亚 +2 位作者 陈庆春 王秀鹏 曹学伟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1-200,共10页
把沉积学与储层物性相结合,从流动单元体系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流动单元划分的新方案.在流动单元体系内部划分出流动单元、亚流动单元和渗流区3个不同层次.在储层精细小层对比的基础上,首先根据区域内连续分布的隔层把储层分成几个独立的... 把沉积学与储层物性相结合,从流动单元体系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流动单元划分的新方案.在流动单元体系内部划分出流动单元、亚流动单元和渗流区3个不同层次.在储层精细小层对比的基础上,首先根据区域内连续分布的隔层把储层分成几个独立的流体压力系统,即流动单元;然后再根据不连续分布的隔层,把一个流动单元进一步分成若干个亚流动单元;最后根据储层物性的差别把流动单元/亚流动单元划分成不同的渗流区.按照这个思路,选取临南油田的典型高产区块———以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为主的夏52块砂三中段三砂组,进行了流动单元、亚流动单元和渗流区的划分,共划分出7个流动单元、7个亚流动单元和63个渗流区,这样划分出来的流动单元体系同时包括了油藏整体与局部细节的特征,为油藏开发提供了详细的地质依据,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单元 划分方案 渗流区 储层物性 临南油田
下载PDF
烃源岩生排烃动力学研究——以惠民凹陷临南洼陷沙河街组烃源岩为例 被引量:11
14
作者 郭显令 熊敏 +2 位作者 周秦 田辉 肖贤明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23-731,共9页
本研究以惠民凹陷临南洼陷沙河街组为例,应用GOR—Evaluation模拟软件,提出了以动力学为基础、定量评价烃源岩生排烃历史的方法。该方法的要点在于:应用黄金管—高压釜限定体系热模拟实验装置,研究典型烃源岩生烃动力学参数;结合临南洼... 本研究以惠民凹陷临南洼陷沙河街组为例,应用GOR—Evaluation模拟软件,提出了以动力学为基础、定量评价烃源岩生排烃历史的方法。该方法的要点在于:应用黄金管—高压釜限定体系热模拟实验装置,研究典型烃源岩生烃动力学参数;结合临南洼陷烃源岩EOM/TOC—-深度剖面,模拟计算烃源岩开始排烃时的烃产率(Hpm);通过分析烃源岩地球化学资料,进行烃源岩分类、建立生排烃模拟的综合地球化学参数。应用该方法研究了临南洼陷Es31暗色泥岩、Es23-3暗色泥岩与暗色页岩的生排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临南洼陷Es32-3暗色页岩与暗色泥岩Hpm值分别为150mg/g与170mg/g;临南洼陷X101井Es32-3暗色页岩、Es32-3暗色泥岩及Es31底暗色泥岩生油门限分别出现在20Ma、13Ma与19Ma,排油门限分别出现在10Ma、8Ma及2Ma。这三类烃源岩的生烃门限对应EasyRo在0.55%左右,但他们的排油门限存在明显的差别,EasyRo变化范围0.61%~0.69%。该研究方法的优点在于,将实验数据模拟与实际地球化学资料相结合,避免了复杂排烃参数的设定与排烃机理的解释,研究结果可应用于烃源岩生排烃定量评价、有效烃源岩圈定及油气资源量预测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生烃动力学 排烃作用 沙河街组 临南洼陷
下载PDF
烃源岩与输导体系配置规律研究——以济阳坳陷临南洼陷为例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克 查明 +1 位作者 吴孔友 张晋芳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9-133,共5页
烃源岩与输导体系的配置组合,按二者的接触关系,可分为垂向、侧向和交错接触型3种;按输导体的类型不同,可分为源岩—断层、源岩—连通砂体和源岩—不整合3种。分析了形成各类组合的控制因素,指出了源岩与输导体系配置规律的研究意义。... 烃源岩与输导体系的配置组合,按二者的接触关系,可分为垂向、侧向和交错接触型3种;按输导体的类型不同,可分为源岩—断层、源岩—连通砂体和源岩—不整合3种。分析了形成各类组合的控制因素,指出了源岩与输导体系配置规律的研究意义。不同的配置组合油气运移方式、运移效率以及形成油气藏的类型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并最终导致油气空间分布的不同特点。济阳坳陷临南洼陷中央隆起带源岩—断层配置组合决定了油气垂向优势运移,而夏口断裂带源岩—连通砂体配置组合决定了油气横向优势运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输导体系 油气运移 临南洼陷 济阳坳陷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临南洼陷浊积岩储层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 被引量:7
16
作者 石世革 杨田 +2 位作者 操应长 张会娜 远光辉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7-62,共6页
针对临南洼陷沙三中亚段浊积岩储层成岩作用类型多样、孔隙演化过程复杂的问题,综合利用铸体薄片、荧光薄片观察及流体包裹体等技术方法,结合埋藏史和油气充注史对研究区浊积岩储层成岩作用类型与孔隙演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储... 针对临南洼陷沙三中亚段浊积岩储层成岩作用类型多样、孔隙演化过程复杂的问题,综合利用铸体薄片、荧光薄片观察及流体包裹体等技术方法,结合埋藏史和油气充注史对研究区浊积岩储层成岩作用类型与孔隙演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储层经历了压实、胶结、溶解及交代等多种成岩作用,其中,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减少孔隙,溶蚀作用增加孔隙。在成岩作用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埋藏史确定各关键成岩作用发生时间,借助铸体薄片计算各关键成岩作用对储层孔隙度的贡献量,最终定量恢复不同成岩特征储集层的实际孔隙度演化史。该研究不仅对有利储层预测意义重大,也为后期油气勘探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孔隙演化 流体包裹体 沙三中亚段 临南洼陷
下载PDF
惠民凹陷临南洼陷异常低压与油气聚集的关系 被引量:13
17
作者 赵阳 刘震 戴立昌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13-716,共4页
目的 探讨惠民凹陷临南洼陷异常压力类型与油气聚集的关系,指导油气勘探。方法 通过大量基础数据,分析了临南洼陷的异常压力特征,以及异常低压对本区油气分布的影响。结果 临南洼陷具有明显的负压型异常压力特征;油气主要在中深部地... 目的 探讨惠民凹陷临南洼陷异常压力类型与油气聚集的关系,指导油气勘探。方法 通过大量基础数据,分析了临南洼陷的异常压力特征,以及异常低压对本区油气分布的影响。结果 临南洼陷具有明显的负压型异常压力特征;油气主要在中深部地层富集。结论 临南洼陷的负压异常对该地区油气运聚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异常低压造成深部垂向运移动力较弱,使深部产生的油气不易快速有效地向浅部地层运移,通常只能从洼陷中心向湖盆边缘近距离的侧向和垂向运移,油气主要在中深部地层富集,并在深部形成自生自储式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民凹陷 临南洼陷 异常低压 油气分布 运移
下载PDF
临南油田油水井套损分析及治理对策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伟 宋桂芳 +2 位作者 石勇 刘玉功 李新平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3-98,共6页
临南油田日趋严重的套损状况,严重破坏了油田的注采平衡关系,制约着油田注采结构的进一步调整,造成大批治理资金被迫投入,成为影响油田开发效果的反面典型。分析了临南油田油水井套管弯曲、缩径、错断、破裂、穿孔及渗漏六种主要类... 临南油田日趋严重的套损状况,严重破坏了油田的注采平衡关系,制约着油田注采结构的进一步调整,造成大批治理资金被迫投入,成为影响油田开发效果的反面典型。分析了临南油田油水井套管弯曲、缩径、错断、破裂、穿孔及渗漏六种主要类型,介绍了套管损坏在开发时间、生产区块、井别、构造位置及井深剖面上的分布规律,论述了套管腐蚀穿孔和变形损坏的主要作用机理,提出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总方针,并提出了“套损井治理必须优选经济、有效、合理的修井方案,确保治理工艺的合理优化组合,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佳化”的方案,总结了近年来临南油田在预防和治理套损井方面的主要对策及措施,为今后临南油田的高效襦开发提出了宅贵建议.值得其他油田借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损类型 分布规律 套损机理 防治对策 临南油田
下载PDF
临南地区沙三段砂岩体及其成藏特征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玉亮 陈红汉 +1 位作者 刘金 梁建军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3年第4期10-13,共4页
从沉积环境的演化出发,探讨了临南地区沙三下段水下扇体、沙三上段河流三角洲、滑塌浊积体的发育特点及展布规律,进而结合临南地区构造、油源条件等,指出了不同砂岩体可形成多种类型油藏:断层河道砂油藏、断层扇体油藏、三角洲前缘滑塌... 从沉积环境的演化出发,探讨了临南地区沙三下段水下扇体、沙三上段河流三角洲、滑塌浊积体的发育特点及展布规律,进而结合临南地区构造、油源条件等,指出了不同砂岩体可形成多种类型油藏:断层河道砂油藏、断层扇体油藏、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体透镜状油藏。结果表明:临南地区具有广阔的勘探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南地区 沙三段 砂岩体 成藏特征 沉积环境 油气源 油气运移 储层特征 水下扇
下载PDF
惠民凹陷临南洼陷油气运移特征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朱志强 曾溅辉 王建君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3-38,共6页
在详细分析临南洼陷油气运移的动力系统、输导条件、运移方向以及运移时期的基础上,对临南洼陷内油气运移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临南洼陷油气运移系统具有明显的分层特征,在3000m以上地层为正常压力系统,3000m以下地层... 在详细分析临南洼陷油气运移的动力系统、输导条件、运移方向以及运移时期的基础上,对临南洼陷内油气运移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临南洼陷油气运移系统具有明显的分层特征,在3000m以上地层为正常压力系统,3000m以下地层为混合压力系统,浮力和异常压力构成了临南洼陷内油气运移的主要动力;(2)近东西走向的断层和相互连通的砂体共同组成了油气由洼陷中心向边缘运移的通道;(3)油气由洼陷中心向边缘运移共有4个优势运移方向;(4)油气运移时期出现在渐新世东营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南洼陷 油气运移 运移动力 输导体系 运移方向 运移时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