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bizarre tandem-horned elasmothere rhino from the Late Miocene of northwestern China and origin of the true elasmothere 被引量:6
1
作者 DENG Tao WANG ShiQi HOU SuKua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3年第15期1811-1817,共7页
Although the modern Indian and Javan rhinos have a single horn on their noses,the extinct one-horned rhino Elasmotherium was a source for the legendary unicorn,because the latter had a very long horn on its forehead a... Although the modern Indian and Javan rhinos have a single horn on their noses,the extinct one-horned rhino Elasmotherium was a source for the legendary unicorn,because the latter had a very long horn on its forehead and lived with the prehistoric human beings who drew its images on cave paintings.Elasmothere rhinos first appeared in South Asia in the Early Miocene,but the origin of Elasmotherium has been unclear.All other elasmotheres have a weak or strong nasal horn,whereas Elasmotherium seems to lose the nasal horn of its ancestors and to get a huge frontal horn apparently abruptly.Here we report the first discovered skull of Sinotherium lagrelii from the Late Miocene red clays in the Linxia Basin,northwestern China.This skull has an enormous nasofrontal horn boss shifted posteriorly and a smaller frontal horn boss,which are connected to each other,indicating an intermediate stage for the single frontal horn of Elasmotherium.Morphological and phylogenetic analyses confirm that Sinotherium is a transitional taxon between Elasmotherium and other elasmotheres,positioned near the root of the giant unicorn clade and originated in a subarid steppe.The posteriorly shifted nasal horn has a more substantial support and the arched structure of the nasofrontal area is an adaptation for a huge hor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北地区 晚中新世 犀牛 原产地 串联 系统发育分析 调制解调器 人类居住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东北缘临夏盆地晚新生代构造变形及过程 被引量:51
2
作者 袁道阳 张培震 +3 位作者 方小敏 王志才 宋春晖 郑德文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43-250,共8页
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临夏盆地是一个挤压挠曲型的前陆盆地,褶皱和逆冲断裂带自7.8Ma开始由西向东向盆地内部扩展,形成生长地层和生长不整合,代表高原东北部持续的构造变形过程。这种同沉积的构造变形一直持续到大约1.8Ma左右东山... 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临夏盆地是一个挤压挠曲型的前陆盆地,褶皱和逆冲断裂带自7.8Ma开始由西向东向盆地内部扩展,形成生长地层和生长不整合,代表高原东北部持续的构造变形过程。这种同沉积的构造变形一直持续到大约1.8Ma左右东山组沉积结束,临夏盆地内部强烈褶皱变形,致使东山组及其以下的新生代地层均被卷入褶皱之中(与其上的最老黄河阶地——井沟砾石层为角度不整合接触),拉脊山断裂继续向北东方向扩展,银川背斜最终形成。随后黄河、大夏河出现,开始了发育河流阶地和堆积风成黄土的新阶段。由平衡地质剖面法得到临夏盆地西缘7.8Ma以来总的地壳缩短量为3.2~3.6km,缩短率为0.41~0.46mm/a。如果取从7.8到1.8Ma之间的大约6.0Ma作为临盘夏盆地的构造变形时段,其缩短速率则为0.5~O.6mm/a。从临夏盆地形成和演化过程来看,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构造变形以沿北西西向断裂的逆冲和地壳缩短为主要特征,导致挤压挠曲型前陆盆地的逐渐隆升和消亡,最终使新生代前陆盆地的大部分并入青藏高原东北缘,成为青藏高原的最新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临夏 晚新生代 构造变形 地壳缩短 盆地
下载PDF
甘肃临夏盆地晚中新世豪猪一新种 被引量:9
3
作者 王伴月 邱占祥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3-33,共11页
在甘肃临夏盆地发现豪猪化石一新种,甘肃豪猪(Hystrix gansuensis)。其主要特征是:个体大;鼻骨较宽大,后缘圆凸,达M3的后上方;门齿与P4间齿缺长,腭面较宽,两齿列彼此近于平行;后鼻孔前缘弧形;颊齿为中度单面高冠;P4的前边脊短,褶I向颊... 在甘肃临夏盆地发现豪猪化石一新种,甘肃豪猪(Hystrix gansuensis)。其主要特征是:个体大;鼻骨较宽大,后缘圆凸,达M3的后上方;门齿与P4间齿缺长,腭面较宽,两齿列彼此近于平行;后鼻孔前缘弧形;颊齿为中度单面高冠;P4的前边脊短,褶I向颊侧开口,具低小的前附尖;上臼齿褶I不向颊侧开口;M3较少退化。根据共生的哺乳动物群判断,其时代为晚中新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临夏盆地 晚中新世 豪猪科 新种 化石
下载PDF
甘肃临夏盆地中中新世皇冠鹿—新种(英文) 被引量:4
4
作者 邓涛 卢小康 +2 位作者 史勤勤 孙博阳 王世骐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1-182,共12页
根据在甘肃临夏盆地中中新世早期东乡组地层中发现的1支成年鹿角、3枚颊齿、1枚距骨和1枚跟骨建立了皇冠鹿新种——广河皇冠鹿(Stephanocemas guangheensis sp.nov.)。它是皇冠鹿属中一个体型相当小的种,其鹿角显著掌状化,在成年个体中... 根据在甘肃临夏盆地中中新世早期东乡组地层中发现的1支成年鹿角、3枚颊齿、1枚距骨和1枚跟骨建立了皇冠鹿新种——广河皇冠鹿(Stephanocemas guangheensis sp.nov.)。它是皇冠鹿属中一个体型相当小的种,其鹿角显著掌状化,在成年个体中具有6个角枝。新种鹿角的组合特征区别于皇冠鹿的其他已知种,如中等大小的掌状部和向上伸展的侧枝;掌状部腹面具短的角柄,其横截面为外缘平直的半圆形;未封闭的脱落疤痕浅凹并布满海绵状孔隙。S.guangheensis比早中新世晚期的S.aralensis和S.actauensis进步,但比中中新世的S.palmatus原始。东乡组是临夏盆地中含化石相当稀少的地层,S.guangheensis的发现为确定该组的地层时代提供了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临夏盆地 中中新世 东乡组 鹿科 皇冠鹿
下载PDF
中国首次发现恐象化石 被引量:6
5
作者 邱占祥 王伴月 +2 位作者 李虹 邓涛 孙燕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61-277,共17页
记述了一件恐象类的下颌。经查证,该下颌产于甘肃临夏州东乡县班土村晚中新世柳树组底部的砂岩透镜体中。根据联合部斜向前下方和p3具下内尖等特征,该下颌被归入原恐象属Prodeinotherium。该下颌以p3相对于其他颊齿特别小、无真正下外... 记述了一件恐象类的下颌。经查证,该下颌产于甘肃临夏州东乡县班土村晚中新世柳树组底部的砂岩透镜体中。根据联合部斜向前下方和p3具下内尖等特征,该下颌被归入原恐象属Prodeinotherium。该下颌以p3相对于其他颊齿特别小、无真正下外脊而区别于该属已知各种。这是中国目前所知惟一一件恐象化石,故定名为中华原恐象P.sinense。恐象类在欧洲、南亚和非洲早一中中新世已广泛分布,至晚中新世已十分进步。中华原恐象一方面保留了某些早期恐象的性状,另一方面又具有一些自身特有的性状。这表明中华原恐象可能较早从恐象主干中分出,而后成为独立发展起来的一支。在中国或周边地区早-中中新世地层中应该还有恐象化石,等待我们去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甘肃临夏 晚中新世 恐象
下载PDF
甘肃临夏盆地晚中新世大唇犀化石的年龄结构与生活环境 被引量:14
6
作者 梁忠 邓涛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9-230,共12页
甘肃临夏盆地的晚中新世红粘土堆积中含有大量的三趾马动物群化石,其中犀科化石,特别是大唇犀最为丰富。通过对临夏盆地晚中新世具有代表性的大唇犀化石的年龄结构的分析,初步了解到化石群各年龄段个体的百分比和种群动态。大唇犀化石... 甘肃临夏盆地的晚中新世红粘土堆积中含有大量的三趾马动物群化石,其中犀科化石,特别是大唇犀最为丰富。通过对临夏盆地晚中新世具有代表性的大唇犀化石的年龄结构的分析,初步了解到化石群各年龄段个体的百分比和种群动态。大唇犀化石中成年个体的数量占优势,明显多于老年个体,与正常生活群中的年龄结构吻合,由此可初步断定是突发性事件引起了犀牛种群的灾害性死亡。再进一步对化石的风化、磨蚀、聚集状态及所受的水动力特征等进行分析,发现骨骼受到了弱水流的短距离搬运,说明化石埋藏地离动物死亡地不远。以上分析结果与沉积学特征相结合,说明临夏盆地晚中新世三趾马动物群的集群死亡可能与严重的干旱化事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夏盆地 晚中新世 大唇犀 年龄结构 三趾马动物群 埋藏学
下载PDF
黑犀(奇蹄目,犀科)化石在中国的首次发现 被引量:10
7
作者 邓涛 邱占祥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87-306,共20页
黑犀(Diceros属)的惟一现生代表D.bicornis生活在非洲。该属在新近纪时期曾广泛分布于希腊、土耳其和伊朗等地区,但从未在东亚地区发现过。新种甘肃黑犀(Diceros gan- suensis sp.nov.)是该属在中国和东亚的首次发现。化石采自甘肃临夏... 黑犀(Diceros属)的惟一现生代表D.bicornis生活在非洲。该属在新近纪时期曾广泛分布于希腊、土耳其和伊朗等地区,但从未在东亚地区发现过。新种甘肃黑犀(Diceros gan- suensis sp.nov.)是该属在中国和东亚的首次发现。化石采自甘肃临夏盆地晚中新世柳树组中部。新种以尺寸较小、头型短、枕顶高耸、枕面窄而高、枕嵴无中沟、副枕突短小、下颌上升支距m3较近、前臼齿较小、DP1无后脊、P2原脊孤立、P2和P3后脊细窄而区别于东地中海地区的Diceros neumayri。D.neumayri的分类位置一直是一个争论的焦点,曾在黑犀(Diceros属)和白犀(Ceratotherium属)之间反复变更。研究显示,甘肃黑犀和D.neumayri的一系列共同的原始特征表明它们与更进步的白犀有明显的区别,应该归入黑犀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临夏盆地 晚中新世 柳树组 犀科
下载PDF
临夏盆地晚中新世爪兽亚科(奇蹄目,哺乳纲)一新种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少坤 邓涛 +1 位作者 何文 陈善勤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3-73,共21页
爪兽在我国新近纪地层中发现的数量和种类都相当稀少。本文根据产自甘肃省临夏盆地晚中新世柳树组的一批化石材料建立的一个爪兽化石新种临夏奈王爪兽(Nestoritherium linxiaense sp.nov.)是此属目前所发现的最原始的种类。新种以鼻骨... 爪兽在我国新近纪地层中发现的数量和种类都相当稀少。本文根据产自甘肃省临夏盆地晚中新世柳树组的一批化石材料建立的一个爪兽化石新种临夏奈王爪兽(Nestoritherium linxiaense sp.nov.)是此属目前所发现的最原始的种类。新种以鼻骨与泪骨相接触、上臼齿原小尖萎缩、原脊不太发育、下颌粗壮、齿隙短、下犬齿可能存在但发育较弱以及p4下内尖孤立而区别于其他各种。根据新发现的化石,确立了Nestoritherium属名的有效性,并将修订后的Nestoritherium wuduense(Xue&Coombs,1985)归入其中,认为此属是Hesperotherium的祖先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夏盆地 晚中新世 爪兽亚科 奈王爪兽
下载PDF
甘肃临夏盆地首次发现乌米兽(牛科,偶蹄类)头骨化石(英文) 被引量:2
9
作者 史勤勤 王世骐 +1 位作者 陈少坤 李刈昆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19-331,共13页
报道并描述了一件来自甘肃临夏盆地的中间乌米兽(Urmiatherium intermedium)头骨化石新材料,该材料产自柳树组上部,属于晚中新世晚期杨家山动物群。中间乌米兽是一种大型的晚中新世牛科动物,角心特化,短且呈薄板状,并且在基部相互靠近... 报道并描述了一件来自甘肃临夏盆地的中间乌米兽(Urmiatherium intermedium)头骨化石新材料,该材料产自柳树组上部,属于晚中新世晚期杨家山动物群。中间乌米兽是一种大型的晚中新世牛科动物,角心特化,短且呈薄板状,并且在基部相互靠近。在角心前后方的额骨和顶骨上,发育大片赘生骨疣,这些骨疣与角心一起,合称角器。20世纪初,步林报道了中国北方晚中新世地层中的大量中间乌米兽化石,包括产自山西保德和甘肃庆阳的20多件头骨以及很多破碎的齿列和骨骼。本文报道的乌米兽头骨化石是乌米兽在甘肃临夏盆地的首次发现,将其在中国北方的分布向西扩展到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带。乌米兽被普遍认为与近旋角羊(Plesiaddax)、和政羊(Hezhengia)和柴达木兽(Tsaidamotherium)等晚中新世"麝牛类"牛科动物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但其系统发育地位仍存有争议。相比其他晚中新世"麝牛类"牛科动物,乌米兽的分布较广,从伊朗至中国北方都有分布,但它鲜与其他晚中新世"麝牛类"牛科动物伴生。在临夏盆地,与其伴生的牛科动物目前仅发现中华羚(Sinotragus)一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夏盆地 晚中新世 牛科 乌米兽
下载PDF
临夏盆地晚中新世维氏大唇犀(奇蹄目,犀科)肢骨化石(英文) 被引量:10
10
作者 邓涛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05-316,共12页
大唇犀 (Chilotherium属 )是中国晚中新世三趾马动物群中占统治地位的类型 ,在亚洲的其他地区和南欧也有广泛的分布。然而 ,有关大唇犀头后骨骼的记述相当少。在山西保德和陕西府谷已经发现了丰富的大唇犀化石 ,但到目前为止仅有安氏大... 大唇犀 (Chilotherium属 )是中国晚中新世三趾马动物群中占统治地位的类型 ,在亚洲的其他地区和南欧也有广泛的分布。然而 ,有关大唇犀头后骨骼的记述相当少。在山西保德和陕西府谷已经发现了丰富的大唇犀化石 ,但到目前为止仅有安氏大唇犀 (Ch .anderssoni)的少量头后骨骼被记述。维氏大唇犀 (Ch .wimani)最早发现于陕西府谷 ,被记述的材料仅包括头骨标本。最近我们在甘肃临夏盆地发现了大量晚中新世的Ch .wimani化石 ,其中不仅有众多的头骨 ,头后骨骼也相当丰富。本文研究的标本采自临夏盆地内众多的晚中新世三趾马动物群化石地点 ,包括和政县的大深沟、南阳山、大山庄、禾托和高家山 ,广河县的后山、兰家山、山庄、寺沟、次滩、沙地沟、阳洼铺子和桥家 ,以及东乡县的双拱北等。在保德的三趾马动物群中 ,大唇犀以Ch .anderssoni和哈氏大唇犀 (Ch .habereri)为代表 ,而在临夏和府谷却是以Ch .wimani为代表。临夏盆地的三趾马动物群中共有 3种无角犀类 ,即Ch .wimani,Acerorhinuscornutus和A .hezhengensis。根据头骨材料的统计 ,Ch .wimani在犀类中占有绝对优势 ,A .hezhengensis和A .cornutus的个体数量很少。与此对应 ,动物群中的无角犀类肢骨明显可以分为 3组 ,其中具中等尺寸的一组占有绝对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夏盆地 晚中新世 维氏大唇犀 奇蹄目 犀科 肢骨化石
下载PDF
甘肃临夏盆地晚中新世貘类化石(奇蹄目、貘科)一新种 被引量:10
11
作者 邓涛 何文 陈善勤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90-209,共20页
描述在甘肃临夏盆地晚中新世地层中发现的貘属新种和政貘(Tapirus hezhengensis sp. nov.),它是貘属中已知最小的种之一。在基本特征上,临夏盆地的和政貘与现生貘已相当接近,前臼齿完全臼齿化,门齿、犬齿的数目和形态也与现生貘一致。... 描述在甘肃临夏盆地晚中新世地层中发现的貘属新种和政貘(Tapirus hezhengensis sp. nov.),它是貘属中已知最小的种之一。在基本特征上,临夏盆地的和政貘与现生貘已相当接近,前臼齿完全臼齿化,门齿、犬齿的数目和形态也与现生貘一致。东亚晚中新世缺少貘科化石的材料,和政貘的发现对中国第四纪貘类的来源提供了重要线索,显示中中新世起源于欧洲的真貘在晚中新世时期已扩散至东亚。貘类通常适应于潮湿的热带森林环境,但和政貘在华北三趾马动物群中的发现说明这类动物也能够生活于干旱的温带草原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临夏盆地 晚中新世 柳树组 貘科
下载PDF
甘肃临夏盆地晚中新世鬣狗类群头骨的几何形态测量学及生态形态学分析(英文) 被引量:8
12
作者 曾志杰 何文 陈善勤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35-246,共12页
在晚新生代大型食肉目动物中,鬣狗科动物地史分布广、种类和数量多,在中国出现于中中新世至更新世晚期的地层中。形态功能学家将鬣狗科的60多个化石种分为似豺、似狼和似灵猫等生态类群,这些生态类群和现生仅存的3个食骨和1个食虫类群... 在晚新生代大型食肉目动物中,鬣狗科动物地史分布广、种类和数量多,在中国出现于中中新世至更新世晚期的地层中。形态功能学家将鬣狗科的60多个化石种分为似豺、似狼和似灵猫等生态类群,这些生态类群和现生仅存的3个食骨和1个食虫类群形成鲜明的对比。生态形态学是基于生物形态与生态环境的密切关系研究不同物种形态所代表的生态位的一种方法;研究者依靠化石鬣狗类与现生种类牙齿和头骨整体形态的相似度进行了生态形态(ecomorphology)的分类,但尚未对这些已定的生态形态进行过多变量的头骨形状分析。本文拟采用平面几何形态测量学的方法对晚中新世临夏盆地的鬣狗类进行研究,并探讨以头骨形状划分其生态形态类型的可行性。几何形态测量法是以生物形态的轮廓作为数据的计算方法,虽然目前尚未被国内古生物研究者广泛采用,但自20世纪30年代多变量统计学的理论成熟以来,这一方法的理论基础和软件算法在国外得到迅速发展,至今已成为近代生物学(neontology)和古生物学形态研究领域的一个常用工具。三维几何形态测量分析也因为三维激光扫描仪的普及而变得更简单和直观。然而,化石标本由于埋藏和保存的关系通常会出现变形或残缺不全,使目前几何形态测量方法在古生物学的应用仍主要以平面数据分析为主。平面数据采集的第一步是从与标本某一平面相垂直的角度拍摄数码照片;虽然拍摄平面的选择通常由研究者自定,但一般会选择待研究类群形状变异最具代表性的一面(如,鱼类一般选取侧视)。第二步是形态的数字化,即使用某一种形态测量软件来标出地标点(landmarks;或称界标点、标志点、标点)。地标点的选择对于分析的结果有直接而且重要的影响,一般会选择Bookstein分类中的I型或II型作为地标点的标准。这两种地标点的共同点是可以从解剖学特征上准确地在每一个标本上找到,而无不明确或复现困难的可能性。数字化后的数据在软件中用数学算法叠加起来(superimposition,或称叠合,重叠),以去除原始图片数据中标本位置、角度及其他与几何形态无关的冗余信息。所有的数字化数据叠加起来后,利用软件计算所有标本之间的几何距离。现在常用的软件中都会以平均几何形状作为中心,而且利用类似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的多变量计算来呈现相对扭曲(或称相对反卷)轴(relative warp axis),后者即是可以用来把形态差异视觉化的多变量数据。这些数据可以用平面坐标图来看不同形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用所谓的薄板样条曲线图(thin-plate spline grid)来表示相对形态上的变化。相对扭曲轴所代表的形状数据还经常被拿来与代表几何物体大小的距心值(或称重心距离,centroid size)做回归曲线分析,以便发现种群中某些形态的异速生长模式(allometry)。本文采用几何形态测量的方法对产自和政地区的鬣狗科Hyaenictitherium,Ictitherium,Adcrocuta和旁鬣狗科Dinocrocuta的材料进行研究,分析了这4个属保存完好的头骨标本的侧面形态。与东非大草原现生食肉动物的头骨整体形态分布的比较和分析表明,和政的鼬鬣狗(Ictitherium)和鬣型鼬鬣狗(Hyaenictitherium)的头骨形状分布介于现生斑鬣狗(Crocuta crocuta)、犬科猎狗(Lycaon pictus)和金豺(Canis aureus)之间,为二者似豺生态形态的解释提供了几何形态测量证据。再者,上述两属化石鬣狗的形状分布与现生斑鬣狗的幼年个体形状重叠,表明现生斑鬣狗头骨的发育机制可能是在鼬鬣狗祖先类型的异速生长规律基础上的持续发育,进而演化出现有的粗壮形态。此外,巨鬣狗(Dinocrocuta)和副鬣狗(Adcrocuta)的头骨形状与现生的斑鬣狗在几何形态测量空间内有普遍重叠的现象,指示了这些异时出现的种类具有相似的生态形态,因而可能占据相近的生态位。结果还显示巨鬣狗和斑鬣狗的幼年个体形状相近,以及两者从幼年到成年发育的形状变化过程也具有相似的规律。因而,巨鬣狗和斑鬣狗之间的趋同演化不仅表现在成年头骨的粗壮程度上,而且在幼年发育模式中也存在平行演化现象。现生发育学与行为生态学已经证实,相对其他大型食肉动物,现生斑鬣狗发育粗壮头骨形态的机制不是以增速生长,而是以延长发育期来实现的。由此推断,巨鬣狗的发育期有可能和现生鬣狗相当(35个月),也可能由于具有相对粗壮和巨大的头骨形态,其发育期会延长些。当然,这个新解释仍需要更多的化石数据和发育研究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和政 临夏盆地 晚中新世 鬣狗科 巨鬣狗 生态形态学 几何形态测量学
下载PDF
豪猪化石在临夏盆地的新发现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伴月 邱占祥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04-220,共17页
近年来,在甘肃临夏盆地又发现了4件豪猪类的头骨化石,它们属于Hystrix的一新种,被命名为短吻豪猪(Hystrix brevirostra)。该种的主要特征是,个体大,头骨相对较低宽,吻部和齿隙较短,较短的鼻骨的后缘为向后凸的弧形,其后端约与泪骨相对... 近年来,在甘肃临夏盆地又发现了4件豪猪类的头骨化石,它们属于Hystrix的一新种,被命名为短吻豪猪(Hystrix brevirostra)。该种的主要特征是,个体大,头骨相对较低宽,吻部和齿隙较短,较短的鼻骨的后缘为向后凸的弧形,其后端约与泪骨相对。下颌骨的下齿隙较短,凹入较深。颊齿齿冠较H.gansuensis者稍低,较H.lufengensis者稍高。DP4的舌侧沟不与颊侧褶I相连,P4的舌侧沟伸向中脊,不与颊侧褶II相连。邓涛等(2011)曾将产于对康的一件豪猪头骨化石鉴定为H.gansuensis。现研究表明,他们描述的标本(HMV 2003)应属于不同于H.gansuensis的新种:H.brevirostra。将H.brevirostra(新种)的幼年的头骨与成年的头骨比较后发现,豪猪头骨的一些特征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变化:硬腭和鼻骨后缘的相对位置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后移,两上颊齿列在幼年彼此稍向后靠近,但在成年则彼此平行等。关于百花村(LX 200205)和山城(LX 200041)两地点产豪猪化石层位的时代,根据共生的哺乳动物群分析,其时代为晚中新世晚期。产于我国新近纪的豪猪化石目前仅已知3种(H.gansuensis,H.lufengensis和H.brevirostra)。新种H.brevirostra可能比H.lufengensis稍进步,但较H.gansuensis稍原始。由于H.brevirostra的吻部较H.gansuensis和H.lufengensis者都短,它可能代表不同于该两种的另一进化支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临夏盆地 晚中新世柳树组 早上新世何王家组 豪猪科
下载PDF
记临夏盆地维氏大唇犀—牙齿异常个体(英文)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少坤 邓涛 +1 位作者 何文 陈善勤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3-228,共6页
临夏盆地已知的大唇犀(Chilotherium属)共有3种,C.primigenius,C.anderssoni和C.wimani。其中,C.wimani是临夏盆地晚中新世三趾马动物群中的优势种类,在临夏盆地的柳树组中部和上部的各个化石地点均有出土,时代为晚中新世中期。该种下... 临夏盆地已知的大唇犀(Chilotherium属)共有3种,C.primigenius,C.anderssoni和C.wimani。其中,C.wimani是临夏盆地晚中新世三趾马动物群中的优势种类,在临夏盆地的柳树组中部和上部的各个化石地点均有出土,时代为晚中新世中期。该种下颌主要特征表现在联合部强烈地横向扩展和i2巨大且内刃上翻。本文所述标本为一件带畸形牙齿的C.wimani亚成年下颌,年龄约9岁,个体中等大小,其特征与C.anderssoni相差较大,而与C.wimani完全一致。其畸形之处表现在左、右两侧的p4为异常状态,并且在左侧还保留有dp4。左p4前后内外倒转,且下三角座仅为一锥形牙尖形态;右p4不仅内外反转,而且下三角座完全退失。这件标本从病因来看,左dp4的滞留很可能是左p4牙胚的不正常发育造成的,而左、右p4的畸形生长很可能是生物体遗传因素和营养不良共同造成的。C.wimani的数量庞大,种间和种内竞争都很激烈。牙齿的畸形影响了上下牙的咬合状况,在环境恶劣、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功能劣势是致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临夏盆地 晚中新世 大唇犀 牙齿畸形
下载PDF
临夏盆地早中新世上庄组的巨獠犀门齿化石(英文) 被引量:4
15
作者 邓涛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1-140,共10页
记述了在临夏盆地早中新世地层中发现的兰州巨獠犀(Aprotodon lanzhouensis)的下门齿化石,其特点为非常粗壮并强烈弯曲。新材料的发现使巨獠犀在临夏盆地的延续时代跨越渐新世/中新世界线的推测得到完全证实。巨獠犀分布的地质时代和地... 记述了在临夏盆地早中新世地层中发现的兰州巨獠犀(Aprotodon lanzhouensis)的下门齿化石,其特点为非常粗壮并强烈弯曲。新材料的发现使巨獠犀在临夏盆地的延续时代跨越渐新世/中新世界线的推测得到完全证实。巨獠犀分布的地质时代和地理范围与巨犀重合,但巨獠犀的化石地点和个体数量都相当稀少。巨獠犀的下颌形态功能特点指示其生活于晚始新世至早中新世中国西北、南亚和中亚干旱环境地带中镶嵌分布的少量近水环境。巨獠犀在中中新世之前彻底绝灭,其原因可能是气候变化的结果,也说明临夏盆地早中新世的环境特征与晚渐新世的疏林系统相似,而不同于中中新世的茂密森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临夏盆地 中新世 犀科 巨獠犀
下载PDF
副竹鼠(拟速掘鼠亚科,鼠超科)一新种在甘肃临夏盆地的发现
16
作者 王伴月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71-277,共7页
西北大学的野外考察队于2018年5月在甘肃广河县下杨湾附近的柳树组岩层的地表采得一啮齿类头骨的前部。该头骨的基本形态符合副竹鼠(Pararhizomys)的属征,但个体要比该属现已知的种都小,可能代表副竹鼠类一新种,命名为小副竹鼠(Pararhiz... 西北大学的野外考察队于2018年5月在甘肃广河县下杨湾附近的柳树组岩层的地表采得一啮齿类头骨的前部。该头骨的基本形态符合副竹鼠(Pararhizomys)的属征,但个体要比该属现已知的种都小,可能代表副竹鼠类一新种,命名为小副竹鼠(Pararhizomys parvulus)。新种的主要特征是:个体很小;臼齿齿冠较高,上臼齿系前侧高冠和舌侧高冠;M1‒3的舌侧内凹垂向深于颊侧的中凹;M3冠面视显示内凹和中凹均横向延伸,彼此稍重叠,内凹宽于中凹。根据Pararhizomys的进化趋势,在副竹鼠已知的4个种中,P.parvulus与P.huaxiaensis共有上臼齿具舌侧高冠和M3具横向延伸的内凹和中凹的特点,两种可能组成姐妹组。根据其臼齿的齿冠更高和内凹垂向深度更深的特点判断,P.parvulus可能比Pararhizomys目前已知的种(包括P.huaxiaensis)都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临夏盆地 晚中新世 柳树组 拟速掘鼠亚科 副竹鼠属
下载PDF
甘肃临夏盆地中新世鬣狗科一新属新种 被引量:1
17
作者 Henry GALIANO 曾志杰 +3 位作者 Nikos SOLOUNIAS 王晓鸣 邱占祥 Stuart CWHITE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1-116,共36页
非洲土狼(Proteles cristatus)是鬣狗科中牙齿最为退化的一个种类,与其他化石及现生鬣狗物种粗壮的碎骨型牙齿形态截然不同。它的化石记录可以追溯到上新世,但尚缺少中间过渡形态的化石记录,以致生物学家对这一罕见的食蚁性食肉目动物... 非洲土狼(Proteles cristatus)是鬣狗科中牙齿最为退化的一个种类,与其他化石及现生鬣狗物种粗壮的碎骨型牙齿形态截然不同。它的化石记录可以追溯到上新世,但尚缺少中间过渡形态的化石记录,以致生物学家对这一罕见的食蚁性食肉目动物的起源演化缺乏清楚的认知。描述了鬣狗科化石一新属甘肃鬣狗(Gansuyaena),并讨论其对于土狼起源的重要指示。所记述的标本为从海外收回的甘肃临夏盆地新近纪材料,包括两件破损头骨和下颌。基于甘肃鬣狗的形态特征,进行了一系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Proteles,Mesoviverrops,Plioviverrops和Gansuyaena组成一个相对原始的鬣狗类群,即土狼亚科(Protelinae)。而且,新的形态证据支持土狼亚科在形态粗壮的鬣狗亚科出现之前就已形成一个独立的支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临夏盆地 中晚中新世 鬣狗科 土狼亚科
下载PDF
New species of Tsaidamotherium(Bovidae,Artiodactyla) from China sheds new light on the skull morphology and systematics of the genus 被引量:2
18
作者 SHI QinQin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4年第2期258-266,共9页
A new species of Tsaidamotherium(Bovidae,Artiodactyla),T.brevirostrum,described here represents only the second discovery of the genus.Tsaidamotherium is a mid-sized late Miocene bovid with an odd-looking plate-like h... A new species of Tsaidamotherium(Bovidae,Artiodactyla),T.brevirostrum,described here represents only the second discovery of the genus.Tsaidamotherium is a mid-sized late Miocene bovid with an odd-looking plate-like horn-core apparatus so far known only from northwestern China.The holotype of T.brevirostrum is a cranial part of skull from the Liushu Formation(late Miocene)of the Linxia Basin.The new species differs from the type species,T.bohlini,mainly in horn-core morphology,having the frontal horn-cores proper much smaller and less distinctly separated from the plate-shaped posterior portion.Furthermore,the new species has smaller frontal sinuses,but a thicker layer of compact bone beneath the horn-core apparatus as seen in frontal section.A complete skull with a smaller horn-core apparatus is considered to represent a female individual of T.brevirostrum.The facial part of the skull,which is first known for this genus,is very short and high,with a high nasal cavity,strongly retracted nasals,and shortened premaxillae and premolar rows.All this probably suggests that the animal with an enlarged nasal cavity,like the modern Saiga and Budorcas,may have had a special adaptation to the high plateau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骨形态 中国西北部 新物种 偶蹄目 牛科 系统学 晚中新世 临夏盆地
原文传递
Foraging behavior of Chleuastochoerus(Suidae, Artiodactyla): A case study of skull and mandible morpho-functional analysis 被引量:2
19
作者 HOU SuKuan DENG Tao +1 位作者 HE Wen CHEN ShanQin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4年第5期988-998,共11页
The skull and mandible of a Late Miocene fossil pig,Chleuastochoerus,are compared morphologically with those of extant pigs and peccaries,and subjected to a functional analysis.The presence of a rostral bone in the sk... The skull and mandible of a Late Miocene fossil pig,Chleuastochoerus,are compared morphologically with those of extant pigs and peccaries,and subjected to a functional analysis.The presence of a rostral bone in the skull and relatively strong rostral muscles indicates that Chleuastochoerus possessed considerable digging ability,though the relatively narrow occipital surface and the shortness of the skull would have restricted the range of motion through which the skull could be swung.The distinctive pre-zygomatic plate and over-canine arch-niche may have played a role in protecting the skull and canines during digging.The massive masticatory muscles,reconstructed based on well-developed parietal and zygomatic crests,would have enabled the mouth to close quickly and contributed to moving the mandible both longitudinally and laterally.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cranio-mandibular joint and its relatively high position show clearly that Chleuastochoerus was capable of both crushing and grinding movements during mastication.The comparatively simple structure of the crown surfaces of the cheek teeth suggests that the food of Chleuastochoerus may have been softer than that of extant suids.The diet of Chleuastochoerus is postulated to fall between those of true forest pigs and open habitat pigs,and the habitat of Chleuastochoerus to be relatively humid forest edge or nearby areas of open step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功能 下颌骨 头骨 野猪 觅食行为 偶蹄目 案例 限制运动
原文传递
临夏盆地上中新统的年代地层划分与对比 被引量:9
20
作者 邓涛 侯素宽 +5 位作者 颉光普 王世骐 史勤勤 陈少坤 孙博阳 卢小康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17-427,共11页
中国上中新统的陆相地层非常发育,其中在华北地区广泛分布的红黏土堆积富含三趾马动物群化石。甘肃临夏盆地的上中新统即是一套红黏土地层,其岩石地层单位名称为柳树组。已发现柳树组的大量化石地点,按其在剖面中出现的层位可以自下而... 中国上中新统的陆相地层非常发育,其中在华北地区广泛分布的红黏土堆积富含三趾马动物群化石。甘肃临夏盆地的上中新统即是一套红黏土地层,其岩石地层单位名称为柳树组。已发现柳树组的大量化石地点,按其在剖面中出现的层位可以自下而上分为4个动物群,已根据代表性地点依次命名为郭泥沟、大深沟、杨家山和青卜山动物群。古地磁测年数据显示,柳树组涵盖了整个晚中新世的沉积,即包括上中新统下部的灞河阶和上中新统上部的保德阶。郭泥沟、大深沟和杨家山动物群属于灞河阶,青卜山动物群属于保德阶。灞河阶底界如与海相Tortonian阶一致,则这条界线(古地磁C5r.2n下界)存在于临夏盆地沉积序列中,年龄为11.6Ma,三趾马的首现位置略高于此界线,年龄为11.1Ma。保德阶底界如与海相Messinian阶一致,可以在柳树组和西藏吉隆的沃马组中准确划定这条界线的位置。由于山西保德是保德阶的命名地点,因此保德阶的底界层型应选择在保德县腰庄乡冀家沟剖面保德组靠近红黏土底部的古地磁C3Br.1r之内,年龄为7.25Ma,三趾马Hipparion forstenae的首现可作为其生物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代地层 陆相沉积 界线层型 灞河阶 保德阶 中新统 临夏盆地 甘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