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valuation of Bilateral Mental Nerve Block as an Alternative to General Anesthesia for Resection of Lower Lip Tumors 被引量:1
1
作者 Ashraf Khater Islam A. Elzahaby +13 位作者 Mohamed Hamdy Mohammad Zuhdy Omar Hamdy Mohamed Ezzat Mahmoud Abdelaziz Ahmad M. Farid Mansour Elmoatasem Amr Hassan Khalid Atallah Mahmoud Mostafa Saleh Maha A. Abo-Zeid Amr Yassin Ola Taha Abd Eldayem Mona Gad 《Surgical Science》 2017年第8期319-325,共7页
Objective: Nerve blockade is commonly used in oncosurgical procedures as an alternative to general anesthesia for older patients and those with significant medical problems. We report a single tertiary oncology center... Objective: Nerve blockade is commonly used in oncosurgical procedures as an alternative to general anesthesia for older patients and those with significant medical problems. We report a single tertiary oncology center experience in performing various lip resections and reconstructive techniques using this technique. Patients and methods: sixty patients with lower lip tumors were enrolled into this study with exclusion of refusing, non-compliant and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A solution of 4 ml 2% Lidocaine and epinephrine was put in a 5 ml syringe. Half the solution (2 ml) was injected into each side with a 23 gauge needle and after 5 minutes the surgical resection was carried out after testing for anesthesia. Results: The mean age was 68 ± 6.2 years. The mean ASA score was 3 ± 0.75. There were 4 cases who expressed painful sensation and their operations were completed with fentanyl increments. Mean hospital stay was 1 ± 0.75 days. There were three cases of wound gaping who were treated with secondary closure in an outpatient basis. One patient expressed postoperative acute ischemic heart pain that was managed with anti-ischemic measurements. Conclusion: Bilateral mental nerve block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alternative to general anesthesia in lower lip tumors’ resection especially in older patients and those with poor tolerance for general anesthesia provided that there is no need for cervical nodal diss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NTAL NERVE Block lip tumorS LIDOCAINE
下载PDF
唇缺损局部组织瓣修复重建专家共识 被引量:7
2
作者 刘建华 张志愿 +5 位作者 石冰 郭传瑸 孙坚 王慧明 孙长伏 郑谦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391-396,共6页
唇缺损除导致患者面部外貌缺陷外,常引起面部功能障碍,如进食不便、语言障碍、咀嚼困难、流涎等,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唇缺损一般是指全层复合组织缺损,可由先天性疾病、炎症、外伤或肿瘤所导致,唇癌是造成唇缺损的重要原因。然而,目前... 唇缺损除导致患者面部外貌缺陷外,常引起面部功能障碍,如进食不便、语言障碍、咀嚼困难、流涎等,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唇缺损一般是指全层复合组织缺损,可由先天性疾病、炎症、外伤或肿瘤所导致,唇癌是造成唇缺损的重要原因。然而,目前唇癌切除术后缺损的修复各单位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统一标准,导致许多患者术后唇外形与功能缺陷,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为进一步规范唇癌切除术后修复重建的诊疗技术,使唇癌切除手术修复治疗更加标准化,提高唇癌切除后修复重建的治疗效果,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我们组织国内相关专家,讨论并制定了唇缺损局部组织瓣修复重建的专家共识。由于游离组织瓣修复唇缺损种类繁多,过于复杂,仅适用于局部组织瓣无法修复的情况,难以制定统一标准,故未纳入本专家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缺损 唇肿瘤 唇畸形 修复重建 专家共识
下载PDF
双颏神经血管蒂V-Y岛状推进皮瓣联合舌瓣功能性重建完全性下唇缺损 被引量:3
3
作者 梁启祥 陈伟良 +2 位作者 王友元 杨朝晖 张大明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235-237,共3页
目的:评价双颏神经血管蒂V-Y岛状推进皮瓣联合舌瓣功能性重建完全性下唇缺损的效果。方法:对9例唇癌患者进行肿瘤切除术,并利用以颏神经血管束为蒂的双颏V-Y岛状推进皮瓣联合舌瓣功能性重建下唇缺损。结果:皮瓣存活率达100%。随访6~20... 目的:评价双颏神经血管蒂V-Y岛状推进皮瓣联合舌瓣功能性重建完全性下唇缺损的效果。方法:对9例唇癌患者进行肿瘤切除术,并利用以颏神经血管束为蒂的双颏V-Y岛状推进皮瓣联合舌瓣功能性重建下唇缺损。结果:皮瓣存活率达100%。随访6~20个月,患者唇部功能、感觉正常,且形态美观;均无局部复发或淋巴结转移。结论:双颏神经血管蒂V-Y岛状推进皮瓣联合舌瓣是唇癌切除后造成完全性下唇缺损的理想功能性修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唇缺损 V—Y推进皮瓣 舌瓣 唇癌
下载PDF
H_2O_2、LPS和TNF-α诱导人类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娄振凯 罗旺 +2 位作者 李兴国 赵学凌 王兵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5年第3期207-210,共4页
目的探讨人类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模型建立方法,为体外研究血管内皮细胞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分离培养人类脐静脉内皮细胞,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H2O2)、脂多糖(LPS)、肿瘤坏死因子(TNF)-α刺激细胞,孵育不同时间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 目的探讨人类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模型建立方法,为体外研究血管内皮细胞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分离培养人类脐静脉内皮细胞,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H2O2)、脂多糖(LPS)、肿瘤坏死因子(TNF)-α刺激细胞,孵育不同时间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活力(OD值)。结果各浓度H2O2损伤组较对照组OD值显著降低(P<0.01),不同浓度H2O2损伤组间OD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0.1μg/mL LPS损伤组与对照组OD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浓度LPS损伤组较对照组OD值显著降低(P<0.05),且LPS浓度在一定范围内,OD值随LPS浓度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具有一定的浓度与时间依赖性。各浓度TNF-α损伤组较对照组OD值显著降低(P<0.01),且TNF-α浓度在一定范围内,OD值随TNF-α浓度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具有一定的浓度与时间依赖性。结论 H2O2、LPS和TNF-α能体外损伤人类脐静脉内皮细胞,成功建立人类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模型,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各损伤因子对人类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程度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氢 脂多糖 肿瘤坏死因子-Α 人类脐静脉内皮细胞
下载PDF
唇和舌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因素差异性分析
5
作者 景捷 张蕾 +2 位作者 王仪 孙小娟 韩恩善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5期458-460,共3页
目的 研究唇和舌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差异性。方法 用临床和病理参数对50例唇鳞状细胞癌和26例舌鳞状细胞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唇和舌鳞状细胞癌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病理核分裂数等无显著性差异,在浸润深度,毛细血管数等方面有统... 目的 研究唇和舌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差异性。方法 用临床和病理参数对50例唇鳞状细胞癌和26例舌鳞状细胞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唇和舌鳞状细胞癌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病理核分裂数等无显著性差异,在浸润深度,毛细血管数等方面有统计学意义。浸润深度和病理核分裂数与复发转移有关。结论 当唇鳞状细胞癌浸润深度大于5.1 mm,舌鳞状细胞癌大于6.5mm时,易出现复发转移。唇鳞状细胞癌的病理核分裂数大于2个时,易出现复发转移,大于3个时,易出现颈淋巴结转移;而病理核分裂数与舌鳞状细胞癌的颈淋巴结转移无关,与复发转移有关,当其多于2个时易出现复发转移;机体对唇鳞状细胞癌免疫反应程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肿瘤 病理学 舌鳞状细胞癌
下载PDF
脂多糖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增敏作用
6
作者 杨静丽 乔丽丽 +2 位作者 程秀永 朱长连 胡生海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2年第3期209-211,共3页
目的 :探讨感染是否对缺氧缺血造成的脑损伤有增敏作用。方法 :①用不同剂量脂多糖 (LPS)腹腔注射 7日龄Wistar大鼠 ,观察体温变化以确定引起亚临床感染LPS剂量 ;②用 7日龄Wistar大鼠分别制成缺氧缺血脑损伤 (HIBD)模型 (HI 5 5min)、... 目的 :探讨感染是否对缺氧缺血造成的脑损伤有增敏作用。方法 :①用不同剂量脂多糖 (LPS)腹腔注射 7日龄Wistar大鼠 ,观察体温变化以确定引起亚临床感染LPS剂量 ;②用 7日龄Wistar大鼠分别制成缺氧缺血脑损伤 (HIBD)模型 (HI 5 5min)、感染与轻度HI联合作用脑损伤模型 (LPS +HI 2 0min)和对照组 ;③分别用微管相关蛋白 2 (MAP -2 )和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免疫组化染色测脑梗塞面积和脑TNF α阳性细胞计数。结果 :①LPS 0 3mg/kg是引起亚临床感染的剂量 ;②LPS +HI 2 0min组与HI 5 5min组脑梗塞面积和脑组织TNF α阳性细胞计数明显增加 ,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LPS +HI 2 0min组与HI 5 5min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LPS对HI引起的脑损伤有增敏作用 ;其增敏作用可能是通过TNF α介导的炎症反应引起的。临床中对轻度窒息儿应警惕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新生大鼠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增敏作用 肿瘤坏死因子-Α 微管相关蛋白-2
下载PDF
眼睑原发性恶性肿瘤组织P21^(waf1/cip1)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
7
作者 岳红云 张百红 《眼科学报》 2001年第4期206-208,共3页
目的:分析抑癌基因表达产物P21waf1/cip1蛋白在眼睑原发性恶性肿瘤(Eye-lip Primary MalignantTumor,E-LPMT)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情况。方法:采用人P21waf1/cip1蛋白单克隆抗体,以免疫组化streptavidinbiotin peroxidase complex(S... 目的:分析抑癌基因表达产物P21waf1/cip1蛋白在眼睑原发性恶性肿瘤(Eye-lip Primary MalignantTumor,E-LPMT)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情况。方法:采用人P21waf1/cip1蛋白单克隆抗体,以免疫组化streptavidinbiotin peroxidase complex(SP)染色方法检测眼睑原发性恶性肿瘤组织病理切片。结果:P21waf1/cip1蛋白阳性表达于部分眼睑原发性恶性肿瘤组织细胞核中,61例患者病理切片染色后得出不同类型的眼睑原发性恶性肿瘤组织P21waf1/cip1蛋白阳性表达率:基底细胞癌组织P21waf1/cip1蛋白阳性表达率大于鳞状上皮癌组织P21waf1/cip1蛋白阳性表达率(P<0.01);鳞状上皮癌组织P21waf1/cip1蛋白阳性表达率大于睑板腺癌组织P21waf1/cip1蛋白阳性表达率(P<0.05),且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分化程度高的乳头状癌和囊腺癌组织P21waf1/cip1蛋白阳性表达率大于分化程度低的结节型肿瘤组织组织P21waf1/cip1蛋白阳性表达率(P<0.01)。结论:抑癌基因表达产物P21waf1/cip1蛋白阳性表达率与眼睑原发性恶性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相关。对临床治疗及预后具有指导意义。眼科学报2001;17:206~2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睑原发性恶性肿瘤 P21^wafl/cipl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蛋白表达
下载PDF
上唇皮肤混合瘤1例报告
8
作者 胡永 马三成 赵大勇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575-576,共2页
上唇皮肤混合瘤临床少见,表现为上唇皮下无症状肿块,手术切除预后良好。本文报道1例上唇皮肤混合瘤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期提高对唇部皮肤混合瘤的认识。
关键词 皮肤混合瘤 软骨样汗管瘤 上唇
下载PDF
1例溃疡型上唇癌伴创面感染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6
9
作者 陈霞 刘伟 +2 位作者 胡叶丽 蔡小霞 瞿梅 《现代临床护理》 2017年第10期80-82,共3页
唇癌是指原发于唇红表面及口角的癌,以分化好的鳞癌为主,其他病理类型为基底细胞瘤。90%唇癌发生于下唇,5%发生于上唇,其他发生于口角,上唇癌淋巴结转移率为20%[1]。唇癌分型:菜花状,向外生长型,肿块突出表面,基底部可见浸润;溃疡型,黏... 唇癌是指原发于唇红表面及口角的癌,以分化好的鳞癌为主,其他病理类型为基底细胞瘤。90%唇癌发生于下唇,5%发生于上唇,其他发生于口角,上唇癌淋巴结转移率为20%[1]。唇癌分型:菜花状,向外生长型,肿块突出表面,基底部可见浸润;溃疡型,黏膜表面溃疡、感染,向深部浸润,周围及基底组织变硬,中心有脓液及坏死组织;疣状型,为黏膜上界限清楚的疣状肿物,表面不规则,生长较慢,浸润较浅[2]。2016年12月本科室收治1例溃疡型上唇癌伴创面感染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的患者,唇癌分型为溃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唇癌 糖尿病 高血压 创面感染 护理
下载PDF
Yu瓣和Karapandzic瓣修复下唇2/3以上缺损的临床效果比较
10
作者 张冲冲 辛雨琪 +3 位作者 刘茂朋 苑洪 曹钟义 章杰 《口腔疾病防治》 2021年第9期604-610,共7页
目的对比Yu瓣和Karapandzic瓣修复下唇2/3以上缺损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下唇肿瘤与血管畸形手术切除后下唇缺损达2/3以上患者10例,5例采用Yu瓣修复(Yu瓣组),5例采用Karapandzic瓣修复(Karapandzic瓣组),术后随访至少1年... 目的对比Yu瓣和Karapandzic瓣修复下唇2/3以上缺损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下唇肿瘤与血管畸形手术切除后下唇缺损达2/3以上患者10例,5例采用Yu瓣修复(Yu瓣组),5例采用Karapandzic瓣修复(Karapandzic瓣组),术后随访至少1年,对重建的下唇进行形态评价(口角对称、小口畸形、唇红暴露)和功能评价(唇部感觉功能、唇部运动功能)。结果所有患者皮瓣均存活,伤口均获得一期愈合,采用Yu瓣或Karapandzic瓣重建的下唇获得相似的令人满意的口腔功能:感觉功能基本恢复,言语、表情无明显障碍,无口水外漏现象发生;Yu瓣组1例出现轻微小口畸形,Karapandzic瓣组2例有轻微小口畸形,3例有中度小口畸形;90%(9/10)患者对术后效果非常满意,Karapandzic瓣组1例基本满意。结论 Yu瓣和Kara-pandzic瓣均可用于修复下唇2/3以上缺损,效果可靠,这两种方法可以取得相似的术后口腔功能,但在美观方面Karapandzic瓣逊色于Yu瓣,常有小口畸形情况发生,而使用Yu瓣修复一般可保持原有口裂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肿瘤 唇癌 唇血管畸形 下唇缺损 重建 Yu瓣 Karapandzic瓣 推进皮瓣 旋转皮瓣 小口畸形
下载PDF
云南汉族非综合征性唇腭裂与p53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邵帅 张莉 +2 位作者 刘华 陈涌 岳万远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0年第4期108-112,共5页
目的:分析p5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的多态性,探究云南汉族非综合征性唇腭裂与p53基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于笔者医院就诊的非综合征性唇腭裂患儿100例为试验组,选取医院同期无先天性畸形正常患儿100例为对... 目的:分析p5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的多态性,探究云南汉族非综合征性唇腭裂与p53基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于笔者医院就诊的非综合征性唇腭裂患儿100例为试验组,选取医院同期无先天性畸形正常患儿100例为对照组。采用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法对p53基因的SNPs位点rs12947788和rs1042522进行基因分型,并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多态位点与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相关性。结果:p53的基因SNPs位点rs12947788的等位基因变体A携带者(AA+GA vs GG)发生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风险增加(OR=1.393,95%CI 1.030~1.884,P=0.032)。rs1042522(CC vs CG+GG)增加吸烟者母亲生下NSCL/P患儿的风险(OR=2.561,95%CI=1.146~5.721,P=0.022)。rs12947788(AA+GA vs GG)可明显增加有饮酒史母亲(OR=3.235,95%CI=1.158~9.040,P=0.025)生下NSCL/P患儿的风险。结论:云南汉族人群非综合征性唇腭裂与p53基因rs1042522、rs12947788多态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综合征性唇腭裂 抑癌基因P53 基因多态性 相关性
下载PDF
开窗减压术治疗颌骨大型囊性肿瘤临床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比力克孜.玉素甫 达成利 +1 位作者 帕拉提.艾斯卡 阿力木江.苏甫尔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8年第10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开窗减压术治疗上、下颌骨大型囊性肿瘤的效果以及应用价值,旨在为该疗法的临床应用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前瞻性随机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08例大型囊性肿瘤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54例,... 目的:探讨开窗减压术治疗上、下颌骨大型囊性肿瘤的效果以及应用价值,旨在为该疗法的临床应用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前瞻性随机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08例大型囊性肿瘤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54例,采用开窗减压术;对照组:54例,采取传统囊肿刮除术,随访调查美观度影响,记录患者病变大小形态的改变、下唇感觉功能检测、受累牙附近牙牙髓活力检测、感染发生率及复发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囊腔缩小情况显示,观察组54例患者美观度优良率、牙髓活力检测以及病变侧下唇感觉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未出现病理性骨折、复发等情况,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型囊性肿瘤患者行开窗减压术疗效较佳,有较高安全性,并且可恢复美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活力检测 下唇感觉功能 开窗减压术 大型囊性肿瘤 美观度
下载PDF
异体巩膜移植与自体唇黏膜以及邻近皮瓣转移修复眼睑肿瘤切除后眼睑缺损的美容效果对比 被引量:5
13
作者 吴松一 周瑞武 +1 位作者 李贵洲 戴丽霞 《中国医疗美容》 2019年第10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异体巩膜移植与自体唇黏膜以及邻近皮瓣转移修复眼睑肿瘤切除后眼睑缺损的美容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3月间收治眼睑肿瘤切除后眼睑缺损患者21例(21眼)进行研究,根据修复方法不同分组,A组11例(11眼)采用异体巩膜移植,... 目的探讨异体巩膜移植与自体唇黏膜以及邻近皮瓣转移修复眼睑肿瘤切除后眼睑缺损的美容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3月间收治眼睑肿瘤切除后眼睑缺损患者21例(21眼)进行研究,根据修复方法不同分组,A组11例(11眼)采用异体巩膜移植,B组10例(10眼)采用自体唇黏膜以及邻近皮瓣转移修复,对两组修复效果及美容评分、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两组修复前的睑裂长度、睑裂高度差值无明显差异(P> 0.05),A组修复后的睑裂长度、睑裂高度差值与B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 <0.05);修复前,两组美容评分无明显差异(P> 0.05),A组修复后的美容评分明显较B组高(P <0.05);A组修复后感染、上睑下垂、缝线崩脱、睑缘切痕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B组低(P <0.05)。结论修复眼睑肿瘤切除后缺损应用异体巩膜移植的效果更好,可促进眼睑形态恢复,也能提高美容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体巩膜 自体唇黏膜 邻近皮瓣 移植 眼睑肿瘤切除
下载PDF
影响唇鳞癌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分析
14
作者 乔怀东 白治东 +1 位作者 李宁 王晶 《内蒙古中医药》 2008年第9期4-6,共3页
目的:研究影响唇鳞癌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以各临床病理指标来研究与唇鳞癌预后有关的因素。结果:1.区域淋巴结转移:T1有5.4%,T2有6.5%,T3有41.7%的病例出现区域淋巴结转移(0.01<P<0.025)。高、中、低分化出现淋巴结转移者... 目的:研究影响唇鳞癌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以各临床病理指标来研究与唇鳞癌预后有关的因素。结果:1.区域淋巴结转移:T1有5.4%,T2有6.5%,T3有41.7%的病例出现区域淋巴结转移(0.01<P<0.025)。高、中、低分化出现淋巴结转移者分别为3.6%、6.7%和66.7%(P<0.005)。出现淋巴结转移者的病理核分裂数为3.25个,明显高于未出现淋巴结转移(P<0.01)。而浸润厚度和微血管数与淋巴结转移无关。2.术后复发:复发组浸润厚度为5.07mm,明显高于无复发组(P<0.05);而且复发组的病理核分裂数也明显高于无复发组。高、中、低分化者出现复发的分别为7.1%、13.3%、55.6%(P<0.005);从淋巴细胞浸润程度来看,两组间无明确关系。结论:肿瘤直径大、分化程度低、病理核分裂数大于3个时,易出现区域淋巴结转移。浸润厚度大于5mm、病理核分裂数大于2个、分化程度低时易出现复发。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及微血管数与区域淋巴结转移和复发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 唇肿瘤 病理学 口腔
下载PDF
影响唇鳞癌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分析
15
作者 景捷 孙小娟 +1 位作者 武才 赵福运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0年第4期214-215,218,共3页
目的 研究影响唇鳞癌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 以各临床病理指标来研究与唇鳞癌预后有关的因素。结果  1.区域淋巴结转移 :T1 有 5 .4% ,T2 有 6 .5 % ,T3有 41.7%的病例出现区域淋巴结转移 (0 .0 1<P<0 .0 2 5 )。高、中、... 目的 研究影响唇鳞癌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 以各临床病理指标来研究与唇鳞癌预后有关的因素。结果  1.区域淋巴结转移 :T1 有 5 .4% ,T2 有 6 .5 % ,T3有 41.7%的病例出现区域淋巴结转移 (0 .0 1<P<0 .0 2 5 )。高、中、低分化出现淋巴结转移者分别为 3.6 %、6 .7%和 6 6 .7% (P<0 .0 0 5 )。出现淋巴结转移者的病理核分裂数为 3.2 5个 ,明显高于未出现淋巴结转移 (P<0 .0 1)。而浸润厚度和微血管数与淋巴结转移无关。 2 .术后复发 :复发组浸润厚度为 5 .0 7mm,明显高于无复发组 (P<0 .0 5 ) ;而且复发组的病理核分裂数也明显高于无复发组。高、中、低分化者出现复发的分别为 7.1%、13.3%、5 5 .6 % (P<0 .0 0 5 ) ;从淋巴细胞浸润程度来看 ,两组间无明确关系。结论 肿瘤直径大、分化程度低、病理核分裂数大于 3个时 ,易出现区域淋巴结转移。浸润厚度大于 5 mm、病理核分裂数大于 2个、分化程度低时易出现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 唇肿瘤 病理学 口腔
原文传递
面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上唇皮肤恶性肿瘤切除后创面 被引量:11
16
作者 姚远镇 唐修俊 +5 位作者 王达利 魏在荣 王波 邓呈亮 张子阳 金文虎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0-214,共5页
目的探讨面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上唇皮肤恶性肿瘤切除后创面的疗效。方法 2012年7月—2017年1月,收治上唇皮肤恶性肿瘤17例。男3例,女14例;年龄35~82岁,平均57岁。其中鳞状细胞癌5例,基底细胞癌12例。病程4个月~11年,平均20个月。肿... 目的探讨面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上唇皮肤恶性肿瘤切除后创面的疗效。方法 2012年7月—2017年1月,收治上唇皮肤恶性肿瘤17例。男3例,女14例;年龄35~82岁,平均57岁。其中鳞状细胞癌5例,基底细胞癌12例。病程4个月~11年,平均20个月。肿瘤范围1.4 cm×0.3 cm^3.1 cm×1.4 cm。术中扩大切除肿瘤后,根据创面位置、大小、形状及超声多普勒探查血管情况设计面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以穿支动脉所在位置为旋转点切取皮瓣修复创面及部分供区,皮瓣切取面积为5 cm×2 cm^7 cm×3 cm;穿支血管蒂长度为0.5~1.0 cm,平均0.8 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术后3例皮瓣远端出现青紫,经对症处理后愈合;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8个月。患者上唇形态良好,供区无明显瘢痕,无口角畸形、嘴唇歪斜、鼻翼偏移,张、闭口口裂基本对称,面部无紧绷感,鼻腔通气无影响。随访期间肿瘤无复发。末次随访,患者自评满意度达非常满意13例、满意4例。结论面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具有血供好、旋转幅度大、色泽与受区相似、供区损伤小等优点,用于修复上唇皮肤恶性肿瘤切除后创面不仅能恢复良好功能,还能实现理想的美学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动脉穿支皮瓣 螺旋桨皮瓣 面部肿瘤 上唇 创面修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