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理气通便方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气滞证30例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14
1
作者 刘启鸿 柯晓 +3 位作者 骆云丰 胡露楠 赵培琳 杨春波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04-608,共5页
目的评价理气通便方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气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传输型便秘气滞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理气通便方口服治疗,每日1剂;对照组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与小麦纤维素颗粒口服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 目的评价理气通便方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气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传输型便秘气滞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理气通便方口服治疗,每日1剂;对照组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与小麦纤维素颗粒口服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后对气滞证便秘症状评分、慢性便秘严重度评分、每周自发完全排便次数以及72h结肠排出率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粪便性状、排便费力、排便时间、排便不尽感、排便频率、腹胀、肠鸣、矢气、嗳气、情绪不畅、胸胁痞闷积分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各症状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每周完全自发排便次数、72h结肠排出率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有所增加,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慢性便秘严重度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在改善慢性便秘严重度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理气通便方可改善慢传输型便秘气滞证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自发排便,从而恢复结肠传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传输型便秘 通便 滞证 自发排便 结肠排出率
原文传递
理气化痰活血方对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模型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贤良 苏立硕 +3 位作者 毛静远 王帅 赵国元 王聪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1849-1853,1860,共6页
目的探讨理气化痰活血方对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245只随机分为理气化痰活血方组、缬沙坦组、模型组各80只,空白组5只。除空白组外,其余3组均采用经心尖部向左心室注射月桂酸钠的方法建立大鼠冠... 目的探讨理气化痰活血方对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245只随机分为理气化痰活血方组、缬沙坦组、模型组各80只,空白组5只。除空白组外,其余3组均采用经心尖部向左心室注射月桂酸钠的方法建立大鼠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模型。理气化痰活血方组及缬沙坦组术前1天及术后4周分别给予理气化痰活血方药(浓度2.25 g/ml)、缬沙坦悬浊液(浓度8.89 mg/ml)1 ml/100 g灌胃,模型组及空白组给予1 ml/100 g蒸馏水灌胃,均每日1次。实验期间观察各组大鼠死亡情况;理气化痰活血方组、缬沙坦组、模型组分别于术后1 h、24 h、1周、2周、3周、4周各时间点随机处死5只大鼠,空白组4周时处死,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浓度及心肌组织纤维介素(fgl 2)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理气化痰活血方组、缬沙坦组大鼠总计分别死亡44只、40只、42只,3组大鼠术中及术后死亡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时,模型组大鼠较空白组血清ET-1浓度升高,vWF浓度降低(P<0.01),血清NO浓度和心肌组织fgl 2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同时间比较,理气化痰活血方组和缬沙坦组术后1 h、24 h、1周、2周、3周、4周血清ET-1浓度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组和缬沙坦组同时间比较,术后4周理气化痰活血方组血清NO浓度升高,vWF浓度降低(P<0.05或P<0.01)。术后2周、3周理气化痰活血方组心肌组织fgl 2 mRNA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理气化痰活血方可能通过降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大鼠血清ET-1、vWF浓度及心肌组织fgl 2 mRNA表达,升高血清NO浓度,从而起到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化痰活血 心脏X综合征 内皮素1 一氧化氮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纤维介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