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CF/c-kit信号通路探讨理气通便方对气滞型慢传输型便秘大鼠肠道动力的影响
1
作者 柯丹枫 刘启鸿 +6 位作者 骆云丰 柯晓 胡露楠 严锦贤 任彦 方文怡 赵培琳 《福建中医药》 2024年第2期12-16,共5页
目的 基于SCF/c-kit信号通路探讨理气通便方对气滞型慢传输型便秘(STC)大鼠肠道动力的影响。方法 将36只Wistar雌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只和造模组30只。造模组采用“洛哌丁胺混悬液+夹尾刺激”复制气滞型STC大鼠模型,连续刺... 目的 基于SCF/c-kit信号通路探讨理气通便方对气滞型慢传输型便秘(STC)大鼠肠道动力的影响。方法 将36只Wistar雌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只和造模组30只。造模组采用“洛哌丁胺混悬液+夹尾刺激”复制气滞型STC大鼠模型,连续刺激14 d。当大鼠表现出激惹、易怒、烦躁等情况,正常喂养饲料时出现大便干硬、排便数量减少等表现时,说明气滞型便秘模型造模成功。将造模成功的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西药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各6只,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5.15、10.3、20.6 g/(kg·d)给予理气通便方药液灌胃;西药组按0.18 mg/(kg·d)给予琥珀酸普芦卡必利片混悬液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按10 mL/(kg·d)给予无菌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灌胃14 d。比较6组末次给药后6 h的粪便排出量、粪便含水量和小肠推进率;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结肠组织c-kit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c-kit、SCF蛋白表达量。结果 HE染色显示:对照组大鼠结肠黏膜完整,杯状细胞和腺体排列整齐,未见炎症细胞聚集;模型组结肠黏膜出现肠腺排列欠整齐,黏膜下层间质血管扩张;各给药组结肠黏膜肠腺排列整齐,未观察到明显上皮损伤。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粪便排出量、粪便含水量和小肠推进率均明显降低(P<0.05),结肠组织c-kit蛋白表达水平和c-kit、SCF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粪便排出量、粪便含水率和小肠推进率均明显提高(P<0.05),低剂量组粪便排出量和粪便含水率均明显提高(P<0.05);给药组结肠组织c-kit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提高(P<0.05);低、中、高剂量组结肠组织c-kit蛋白表达量均明显提高(P<0.05),高剂量组SCF蛋白表达量明显提高(P<0.05)。结论 理气通便方可提高气滞型STC模型大鼠结肠组织中ICC的表达及调控SCF/c-kit信号通路,恢复对胃肠道节律的正常调控来改善便秘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传输型便秘 气滞 理气通便方 ICC SCF/c-kit信号通路
下载PDF
理气通便方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气滞证30例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13
2
作者 刘启鸿 柯晓 +3 位作者 骆云丰 胡露楠 赵培琳 杨春波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04-608,共5页
目的评价理气通便方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气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传输型便秘气滞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理气通便方口服治疗,每日1剂;对照组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与小麦纤维素颗粒口服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 目的评价理气通便方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气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传输型便秘气滞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理气通便方口服治疗,每日1剂;对照组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与小麦纤维素颗粒口服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后对气滞证便秘症状评分、慢性便秘严重度评分、每周自发完全排便次数以及72h结肠排出率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粪便性状、排便费力、排便时间、排便不尽感、排便频率、腹胀、肠鸣、矢气、嗳气、情绪不畅、胸胁痞闷积分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各症状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每周完全自发排便次数、72h结肠排出率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有所增加,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慢性便秘严重度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在改善慢性便秘严重度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理气通便方可改善慢传输型便秘气滞证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自发排便,从而恢复结肠传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传输型便秘 理气通便方 气滞证 自发排便 结肠排出率
原文传递
理气通便方对功能性便秘气滞证大鼠脑肠肽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汤水华 李思汉 +4 位作者 林翔英 柯晓 柯敏辉 黄铭涵 杨春波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15-624,共10页
目的探讨理气通便方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机制。方法采用复方地芬诺酯灌胃及夹尾激怒法构建功能性便秘气滞证大鼠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48只雌雄各半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莫沙必利组(2 mg/kg)、理气通便方低剂量组(5.15 g/kg)、理气... 目的探讨理气通便方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机制。方法采用复方地芬诺酯灌胃及夹尾激怒法构建功能性便秘气滞证大鼠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48只雌雄各半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莫沙必利组(2 mg/kg)、理气通便方低剂量组(5.15 g/kg)、理气通便方中剂量组(10.3 g/kg)、理气通便方高剂量组(20.6 g/kg),每组8只,连续给药14 d。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灌胃墨汁后首粒黑便排出时间、粪便干湿重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5-羟色胺(5-HT)、血管活性肠肽(VIP)、去甲肾上腺素(NE)的含量。Real-time PCR法检测结肠组织中P物质(SP)、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结肠组织中SP、CRF蛋白表达。结果治疗前,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及各给药组大鼠首粒黑便排出时间延长(P<0.01),粪便含水率降低(P<0.01)。经过7 d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首粒黑便排出时间均缩短(P<0.05,P<0.01),理气通便方高剂量组大鼠粪便含水率升高(P<0.05)。治疗14 d后,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首粒黑便排出时间均缩短(P<0.01),莫沙必利组及理气通便方中、高剂量组大鼠粪便含水率升高(P<0.05,P<0.01)。与莫沙必利组比较,理气通便方高剂量组大鼠首粒黑便排出时间缩短(P<0.05)。经过14 d治疗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莫沙必利组和理气通便方各剂量组5-HT含量降低(P<0.05,P<0.01),模型组、莫沙必利组和理气通便方低剂量组NE含量升高(P<0.01),理气通便方高剂量组NE含量降低(P<0.01),模型组、莫沙必利组、理气通便方各剂量组VIP含量升高(P<0.05,P<0.01),模型组、莫沙必利组和理气通便方低剂量组SP、CRF mRNA及SP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P<0.01),理气通便方中、高剂量组SP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P<0.01),模型组、莫沙必利组及理气通便方各剂量组CRF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莫沙必利组及理气通便方各剂量组5-HT含量升高(P<0.01);莫沙必利组和理气通便方中、高剂量组NE含量降低(P<0.01);莫沙必利组及理气通便方各剂量组VIP含量降低(P<0.01);理气通便方中、高剂量组SP mRNA及SP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理气通便方各剂量组CRF mRNA及CRF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P<0.01),理气通便低剂量组大鼠SP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与莫沙必利组比较,理气通便方低剂量组NE、VIP含量升高(P<0.01),理气通便方中剂量组NE含量降低(P<0.01),VIP含量升高(P<0.05),理气通便方高剂量组NE、VIP含量均降低(P<0.05,P<0.01),理气通便方中、高剂量组5-HT含量、SP mRNA及SP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理气通便方各剂量组CRF mRNA及CRF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P<0.01)。结论理气通便方通过改善大鼠胃肠动力和肠道水液代谢达到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脑肠肽的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便秘 气滞证 理气通便方 脑肠肽 大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