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dynamic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analysis of adhesively bonded material interface crack with damage under shear loading 被引量:1
1
作者 蔡艳红 陈浩然 +2 位作者 唐立强 闫澄 江莞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SCIE EI 2008年第11期1517-1526,共10页
This paper studies the dynamic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DSIF) at the interface in an adhesive joint under shear loading. Material damage is considered. By introducing the dislocation density function and using the i... This paper studies the dynamic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DSIF) at the interface in an adhesive joint under shear loading. Material damage is considered. By introducing the dislocation density function and using the integral transform, the problem is reduced to algebraic equations and can be solved with the collocation dots method in the Laplace domain. Time response of DSIF is calculated with the inverse Laplace integral transfor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 Ⅱ DSIF increases with the shear relaxation parameter, shear module and Poisson ratio, while decreases with the swell relaxation parameter. Damage shielding only occurs at the initial stage of crack propagation. The singular index of crack tip is -0.5 and independent on the material parameters, damage conditions of materials, and time. The oscillatory index is controlled by viscoelastic material parame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amic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interface crack adhesively bonded material DAMAGE singular integral eouation
下载PDF
DYNAMIC STRESS ANALYSIS OF THE INTERFACE IN A PARTICLE-REINFORCED COMPOSITE
2
作者 陈建康 黄筑平 白树林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SCIE EI 2000年第7期753-760,共8页
The analysis of the dynamic stress on the particle-matrix interface in particle-reinforced composite for the reason that this stress may lead to the microvoids' nucleation due to the interfacial debonding were stu... The analysis of the dynamic stress on the particle-matrix interface in particle-reinforced composite for the reason that this stress may lead to the microvoids' nucleation due to the interfacial debonding were studied. For simplification, a sphere containing a concentric rigid spherical particle was taken as the representative volume element (RVE). The Laplace transformation was used to derive the basic equations, and the analytical solutions were obtained by means of Hankel transformation. Moreover, the influences of the inertia and viscosity on the debonding damage were also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eological material dynamic stress interface debonding microvoids' nucleation
下载PDF
Steady-state growing crack-tip field characteristics of mode Ⅲ elastic-viscoplastic/rigid interface cracks
3
作者 梁文彦 王振清 杨增杰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SCIE EI 2010年第2期227-235,共9页
The existence of viscosity effect at the interface of double dissimilar materials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interface crack-tip field and the properties variety of the interface itself. The si... The existence of viscosity effect at the interface of double dissimilar materials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interface crack-tip field and the properties variety of the interface itself. The singularity and viscosity are considered in the crack-tip. The elastic-viscoplastic governing equations of double dissimilar materials at the interface crack-tip field are established. The displacement potential function and boundary condition of interface crack-tip are introduced. The numerical analysis of elastic-viscoplastic/rigid interface for mode Ⅲis worked out. The stress-strain fields are obtained at the crack-tip and the variation rules of solutions are discussed according to each parameter. The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viscosity effect is a main factor of the interface propagating in the crack-tip field, and the interface crack-tip is a viscoplastic field governed by the viscosity coefficient, Mach number (Ma), and singularity expon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face crack VISCOSITY dynamic propagation elastic-viscoplastic materials
下载PDF
Elastic-viscoplastic field at mixed-mode interface crack-tip under compression and shear
4
作者 梁文彦 王振清 +1 位作者 刘方 刘晓铎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SCIE EI 2014年第7期887-896,共10页
For a compression-shear mixed mode interface crack, it is difficult to solve the stress and strain fields considering the material viscosity, the crack-tip singularity, the frictional effect, and the mixed loading lev... For a compression-shear mixed mode interface crack, it is difficult to solve the stress and strain fields considering the material viscosity, the crack-tip singularity, the frictional effect, and the mixed loading level. In this paper, a mechanical model of the dynamic propagation interface crack for the compression-shear mixed mode is proposed using an elastic-viscoplastic constitutive model. The governing equations of propagation crack interface at the crack-tip are given. The numerical analysis is performed for the interface crack of the compression-shear mixed mode by introducing a displacement function and some boundary conditions. The distributed regularities of stress field of the interface crack-tip are discussed with several special parameters. The fin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viscosity effect and the frictional contact effect on the crack surface and the mixed-load parameter are important factors in studying the mixed mode interface crack- tip fields. These fields are controlled by the viscosity coefficient, the Mach number, and the singularity expon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ression-shear mixed mode interface crack dynamic propagation viscosity effect elastic-viscoplastic material friction effect mixed-load parameter
下载PDF
Green Synthesized Liquid-like Dynamic Polymer Chains with Decreased Nonspecific Adhesivity for High-Purity Capture of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5
作者 Feng Wu Xiaofeng Chen +6 位作者 Shuli Wang Ruimin Zhou Chunyan Wang Lejian Yu Jing Zheng Chaoyong Yang Xu Hou 《CCS Chemistry》 CSCD 2024年第2期507-517,共11页
The capture of 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reducing cancer mortality and complications.However,the nonspecific binding of proteins and white blood cells(WBCs)weakens the targeting capabili... The capture of 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reducing cancer mortality and complications.However,the nonspecific binding of proteins and white blood cells(WBCs)weakens the targeting capabilities of the capture surfaces,which critically hampers the efficiency and purity of the captured CTCs.Herein,we propose a liquid-like interface design strategy that consists of liquid-like polymer chains and anti-EpCAM modification processes for high-purity and high-efficiency capture of CTCs.The dynamic flexible feature of the liquid-like chains endows the modified surfaces with excellent antiadhesion property for proteins and blood cells.The liquid-like surfaces can capture the target CTCs and show high cell viability due to the environmentfriendly surface modification processes.When liquid-like surface designs were introduced in the deterministic lateral displacement(DLD)-patterned microfluidic chip,the nonspecific adhesion rate of WBCs was reduced by more than fivefold compared to that in the DLD chip without liquid-like interface design,while maintaining comparable capture efficiency.Overall,this strategy provides a novel perspective on surface design for achieving high purity and efficient capture of CT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een synthesis dynamic polymer chains liquid-like interface nonspecific adsorption capture of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microfluidics
原文传递
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结构热导率的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模拟
6
作者 李帅 李凌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3-538,共6页
为制备高性能的热界面材料,采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方法计算了三维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结构的热学特性,研究了复合结构的尺寸及系统温度对于整体结构热导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复合结构z方向长度的增加和温度的升高都能使复合结构的热导率... 为制备高性能的热界面材料,采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方法计算了三维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结构的热学特性,研究了复合结构的尺寸及系统温度对于整体结构热导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复合结构z方向长度的增加和温度的升高都能使复合结构的热导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并逐渐达到一个饱和值。为进一步探究整体及局部结构中声子能量传递的情况,计算了复合整体和连接处界面两侧的声子振动态密度,结果表明,碳纳米管与石墨烯界面处形变是阻碍复合结构热导率提高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界面材料 非平衡分子动力学 热导率 振动态密度
下载PDF
氦泡对Cu/Nb层状材料界面拉伸屈服强度影响的分子模拟
7
作者 张雅宁 吕陈扬韬 楚海建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4-912,共9页
基于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研究了含氦泡Cu/Nb层状材料的界面拉伸屈服强度,考察了氦泡内压、氦泡尺寸和层厚对界面拉伸屈服强度及其变形机理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界面氦泡可以诱导界面位错成核,改变层状材料微观演化过程,显著降低了Cu/Nb... 基于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研究了含氦泡Cu/Nb层状材料的界面拉伸屈服强度,考察了氦泡内压、氦泡尺寸和层厚对界面拉伸屈服强度及其变形机理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界面氦泡可以诱导界面位错成核,改变层状材料微观演化过程,显著降低了Cu/Nb层状材料的界面拉伸屈服强度.界面拉伸屈服强度随氦泡直径增大而减小,表现出明显的尺寸效应.典型的3 nm直径的平衡氦泡使得界面拉伸屈服强度(上屈服极限)相对于无氦泡情况降低约12%,而直径为6 nm的平衡氦泡使得界面拉伸屈服强度下降约33%.研究还发现,层厚对Cu/Nb层状材料的上屈服极限影响甚微,而对下屈服极限影响显著.前者归因于Cu/Nb界面的结构对称性和加载方式的对称性,使得界面应力及位错成核应力对层厚不敏感;后者则归因于层厚的增加给位错运动和演化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导致应力在屈服阶段的快速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氦泡 界面拉伸屈服强度 Cu/Nb层状材料 分子动力学方法
下载PDF
SiC界面热化学反应演化响应机理研究
8
作者 曹盈菲 叶致凡 +2 位作者 汤巨 赵瑾 文东升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6-104,I0002,共10页
超高温陶瓷是保障飞行器在极端热环境下安全服役的理想热防护材料之一,其中SiC组分由于其优异的力热性能已成为陶瓷基体或抗氧化涂层领域的研究热点。但由于目前尚未能清晰认知其在高温边界层内界面热响应演化的复杂机理,限制了其热防... 超高温陶瓷是保障飞行器在极端热环境下安全服役的理想热防护材料之一,其中SiC组分由于其优异的力热性能已成为陶瓷基体或抗氧化涂层领域的研究热点。但由于目前尚未能清晰认知其在高温边界层内界面热响应演化的复杂机理,限制了其热防护性能设计的进一步提升。为在微观尺度上研究SiC复杂界面演化及热响应机制提供新的可能,采用基于反应力场的反应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模拟了SiC界面的高温演化过程,并探究了界面在温度和压强变化下的热响应机理,包括热氧化反应及升华等;计算了典型工况下SiC界面的氧化反应速率、升华速率及烧蚀速率,并将计算获得的烧蚀后退速率结果与文献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发现误差在10%以内,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在材料界面热化学反应定量计算方面应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分子动力学 高温界面 SIC 热防护材料 烧蚀
下载PDF
与乙烯基酯共固化氢化羧基丁腈橡胶复合材料的研制与性能表征
9
作者 石豪启 梁森 +2 位作者 黄效建 张宗顺 吴召琦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3-208,212,共7页
提出了一种与乙烯基酯共固化氢化羧基丁腈橡胶复合材料的研制与性能表征,制备了一种抗腐蚀性能优异的乙烯基酯树脂基复合材料,采用分子动力学Materials Studio预测了氢化羧基丁腈橡胶与乙烯基酯树脂是否发生共固化反应。根据乙烯基酯树... 提出了一种与乙烯基酯共固化氢化羧基丁腈橡胶复合材料的研制与性能表征,制备了一种抗腐蚀性能优异的乙烯基酯树脂基复合材料,采用分子动力学Materials Studio预测了氢化羧基丁腈橡胶与乙烯基酯树脂是否发生共固化反应。根据乙烯基酯树脂固化特点,研发出一种在150℃下与乙烯基酯共固化的粘弹性阻尼材料,通过层间剪切试验分析粘弹性材料厚度对乙烯基酯树脂基复合材料阻尼性能与层间剪切力的相关性,并结合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与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得到了乙烯基酯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模拟 阻尼材料 正交试验法 界面结合机理
下载PDF
低温阻尼复合材料的自由能计算及性能研究
10
作者 田程 梁森 +2 位作者 王风全 吴召琦 郭健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7-181,共5页
为了降低固化温度,设计了一种80℃条件下由阻尼材料、碳纤维/酚醛树脂基体材料组成的共固化阻尼复合材料。应用分子动力学对阻尼材料和酚醛树脂基体材料进行共固化模拟分析,计算二者发生化学反应的自由能,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 为了降低固化温度,设计了一种80℃条件下由阻尼材料、碳纤维/酚醛树脂基体材料组成的共固化阻尼复合材料。应用分子动力学对阻尼材料和酚醛树脂基体材料进行共固化模拟分析,计算二者发生化学反应的自由能,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模拟结果进行可行性验证。由正交试验得到与基体材料在80℃共固化的阻尼材料组分,并按铺层工艺和共固化工艺制备出低温阻尼复合材料,探究了低温阻尼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及界面结合性能随阻尼层厚度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丁腈橡胶作为阻尼材料具有较好的阻尼性能;随着阻尼层厚度的减小,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逐渐增大,界面结合性能较好,当阻尼层厚度为0.1mm时,层间剪切强度达到6.2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模拟 阻尼材料 低温共固化 阻尼性能 界面结合性能
下载PDF
土工袋界面动力特性的循环直剪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柳江 刘斯宏 +2 位作者 赵志杰 沈超敏 鲁洋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25-1634,共10页
由于多层土工袋组合体袋子与袋子之间的非连续性,将其作为低层建筑物的地基具有较好的减振消能效果,但目前对土工袋界面动力特性的研究较少。为此,利用大型直剪仪,进行了土工袋界面和纯天然河砂的水平变幅循环剪切试验,分析循环荷载作... 由于多层土工袋组合体袋子与袋子之间的非连续性,将其作为低层建筑物的地基具有较好的减振消能效果,但目前对土工袋界面动力特性的研究较少。为此,利用大型直剪仪,进行了土工袋界面和纯天然河砂的水平变幅循环剪切试验,分析循环荷载作用下土工袋界面和纯天然河砂的剪应力、竖向位移、动剪切刚度以及等效阻尼比随剪切位移的变化规律,探讨水平循环荷载作用下上、下土工袋的界面摩擦特性。结果表明,土工袋界面初始剪切刚度、峰值剪应力和应变软化现象较纯天然河砂有所减弱,但其滞回曲线更为饱满,Kondner-Zelasko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其骨干曲线;除在较低竖向应力和较大剪切位移时表现出一定的剪胀性,土工袋界面主要表现为剪缩性,且总体剪缩量随着竖向压力、循环次数和剪切幅度的增加而增大,但每一个循环中的竖向位移变化幅度较纯天然河砂明显减小;相较于纯天然河砂,土工袋界面的动剪切刚度减小,等效阻尼比增大,这进一步阐明了土工袋结构体减隔振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袋界面 动力特性 循环剪切试验 阻尼比 减隔振材料
下载PDF
界面对复合材料静态及弯曲力学性能影响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2
12
作者 罗旋 钱革非 +1 位作者 刘秋云 费维栋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59-164,共6页
选用Ag,Ni两块理想金属,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以下两种情况下的弯曲过程,进而分析界面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1)二者在相距足够远以至于两类原子间无相互作用,不形成界面;(2)二者迭放一起取向形成界面。通过... 选用Ag,Ni两块理想金属,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以下两种情况下的弯曲过程,进而分析界面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1)二者在相距足够远以至于两类原子间无相互作用,不形成界面;(2)二者迭放一起取向形成界面。通过模拟这两种情况下的静态弛豫和动态弯曲过程,比较了它们的异同之处。结果表明,界面的存在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很大,有时甚至起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 复合材料 界面 力学性能 弯曲 静态
下载PDF
碱度对直流埋弧焊熔滴阶段电化学致氧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晓泉 杜则裕 +2 位作者 李云涛 刘鹏飞 王光耀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12,共4页
采用试验室设计各种碱度烧结焊剂在两种极性条件下进行快速焊接提取激冷态熔滴金属,应用LECO氧氮分析仪测定其氧氮含量,以间接分析焊接电弧阴极和阳极熔渣/液态金属界面发生的冶金电化学作用。结果表明,在焊丝末端熔滴生长阶段,直流反... 采用试验室设计各种碱度烧结焊剂在两种极性条件下进行快速焊接提取激冷态熔滴金属,应用LECO氧氮分析仪测定其氧氮含量,以间接分析焊接电弧阴极和阳极熔渣/液态金属界面发生的冶金电化学作用。结果表明,在焊丝末端熔滴生长阶段,直流反极性条件下存在电化学增氧,而直流正极性条件下则存在电化学脱氧。试验揭示出碱度对这种冶金电化学作用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随着碱度的增大,受熔渣离子特性电极反应动力学的影响,其产生的与热化学活性理论相反的电化学致氧效应愈加明显,从而成为有必要加以考虑的冶金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度 电化学反应 埋弧焊
下载PDF
Ⅲ型弹粘塑性/刚性界面裂纹的定常扩展裂尖场 被引量:3
14
作者 梁文彦 王振清 杨增杰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0-217,共8页
考虑裂纹尖端的奇异性和粘性效应,建立了双材料界面扩展裂纹尖端的弹粘塑性控制方程.引入界面裂纹尖端的位移势函数和边界条件,对刚性-弹粘塑性界面Ⅲ型界面裂纹进行了数值分析,求得了界面裂纹尖端应力应变场,并讨论了界面裂纹尖端场随... 考虑裂纹尖端的奇异性和粘性效应,建立了双材料界面扩展裂纹尖端的弹粘塑性控制方程.引入界面裂纹尖端的位移势函数和边界条件,对刚性-弹粘塑性界面Ⅲ型界面裂纹进行了数值分析,求得了界面裂纹尖端应力应变场,并讨论了界面裂纹尖端场随各影响参数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粘性效应是研究界面扩展裂纹尖端场时的一个主要因素,界面裂纹尖端为弹粘性场,其场受材料的粘性系数、Mach数和奇异性指数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裂纹 粘性效应 动态扩展 弹粘塑性材料
下载PDF
BFPC固定结合面虚拟材料参数识别 被引量:6
15
作者 徐平 曹泉 +2 位作者 于英华 沈佳兴 郑思贤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305-1312,共8页
为了准确识别玄武岩纤维树脂混凝土(Basalt fiber folymer concrete,BFPC)固定结合面虚拟材料参数,基于两自由度弹簧-阻尼动力学模型建立了BFPC固定结合面动态模型,在此基础上辅以实验测试方法确定了9组不同表面粗糙度和结合面压下的BFP... 为了准确识别玄武岩纤维树脂混凝土(Basalt fiber folymer concrete,BFPC)固定结合面虚拟材料参数,基于两自由度弹簧-阻尼动力学模型建立了BFPC固定结合面动态模型,在此基础上辅以实验测试方法确定了9组不同表面粗糙度和结合面压下的BFPC结合面动态特性参数。基于横观各向同性、赫兹接触理论和分形理论建立了BFPC结合面虚拟材料的动态特性参数数学模型,结合实验结果识别不同表面粗糙度和结合面压下的虚拟材料参数。通过对比含有BFPC结合面的组件模态振型和固有频率理论分析和有限元仿真分析结果,证明了BFPC结合面虚拟材料参数识别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树脂混凝土 结合面 动态特性参数 虚拟材料 实验测试 仿真分析
下载PDF
双材料界面Ⅰ型扩展裂纹尖端的弹黏塑性场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振清 梁文彦 吕红庆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17-422,共6页
双材料界面中存在材料黏性效应,对界面裂纹尖端场的分布和界面本身性能的变化起着重要的影响.考虑裂纹尖端的奇异性,建立了双材料界面扩展裂纹尖端的弹黏塑性控制方程.引入界面裂纹尖端的位移势函数和边界条件,对刚性-弹黏塑性界面I型... 双材料界面中存在材料黏性效应,对界面裂纹尖端场的分布和界面本身性能的变化起着重要的影响.考虑裂纹尖端的奇异性,建立了双材料界面扩展裂纹尖端的弹黏塑性控制方程.引入界面裂纹尖端的位移势函数和边界条件,对刚性-弹黏塑性界面I型界面裂纹进行了数值分析,求得了界面裂纹尖端应力应变场,并讨论了界面裂纹尖端场随各影响参数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黏性效应是研究界面扩展裂纹尖端场时的一个主要因素,界面裂纹尖端为弹黏塑性场,其场受材料的黏性系数、马赫数和奇异性指数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裂纹 黏性效应 动态扩展 弹黏塑性材料
下载PDF
双材料界面Ⅱ型扩展裂纹尖端的弹粘塑性场 被引量:2
17
作者 梁文彦 王振清 吕红庆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88-191,共4页
双材料界面中材料粘性效应的存在,粘性效应对界面裂纹尖端场的分布和对界面本身性能的变化起着重要的影响.考虑裂纹尖端的奇异性,建立了双材料界面扩展裂纹尖端的弹粘塑性控制方程.引入界面裂纹尖端的位移势函数和边界条件,对刚性——... 双材料界面中材料粘性效应的存在,粘性效应对界面裂纹尖端场的分布和对界面本身性能的变化起着重要的影响.考虑裂纹尖端的奇异性,建立了双材料界面扩展裂纹尖端的弹粘塑性控制方程.引入界面裂纹尖端的位移势函数和边界条件,对刚性——弹粘塑性界面Ⅱ型界面裂纹进行了数值分析,求得了界面裂纹尖端应力应变场,并讨论了界面裂纹尖端场随各影响参数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粘性效应是研究界面扩展裂纹尖端场时的一个主要因素,界面裂纹尖端为弹粘性场,其场受材料的粘性系数、马赫数和奇异性指数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裂纹 粘性效应 动态扩展 弹粘塑性材料
下载PDF
半空间中双相介质界面一侧多个圆形弹性孔洞对SH波的散射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杰 齐辉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8-137,共10页
SH波入射情况下,对半空间双相弹性介质界面一侧多个圆形孔洞动态力学响应的解析解答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复变函数方法建立SH波作用下含有多个圆形弹性孔洞的双相介质半空间理论模型,通过“镜像”思想和多极坐标技术构造满足控制方程... SH波入射情况下,对半空间双相弹性介质界面一侧多个圆形孔洞动态力学响应的解析解答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复变函数方法建立SH波作用下含有多个圆形弹性孔洞的双相介质半空间理论模型,通过“镜像”思想和多极坐标技术构造满足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的等效波场位移表达式。然后,结合分区思想建立“契合”模型,根据双相介质界面处连续性条件,并利用Green函数和“契合”模型建立第一类Fredholm积分方程组。通过有效截断求解该定解积分方程组,并且给出任意位置的圆形孔洞周边的动应力集中系数表达式。以介质中存在两个圆形弹性孔为例,通过讨论发现弹性常数的变化和其他介质缺陷的存在均会对圆孔周边动应力集中系数的分布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波 半空间 双相介质界面 多个孔洞 动应力集中
下载PDF
加层电磁弹性材料界面裂纹瞬态响应 被引量:2
19
作者 段淑敏 周敏娟 +1 位作者 薛雁 冯文杰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93-99,共7页
研究加层电磁弹性材料界面裂纹在反平面剪切冲击载荷和面内电磁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动态响应问题。假设裂纹面是电磁不导通的。采用Laplace变换、Fourier变换和位错密度函数将混合边值问题转化为求解Laplace域内Cauchy奇异积分方程。讨论... 研究加层电磁弹性材料界面裂纹在反平面剪切冲击载荷和面内电磁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动态响应问题。假设裂纹面是电磁不导通的。采用Laplace变换、Fourier变换和位错密度函数将混合边值问题转化为求解Laplace域内Cauchy奇异积分方程。讨论了磁冲击载荷、电冲击载荷、材料参数及加层厚度对能量释放率的影响。该问题的解有助于分析含裂纹电磁弹性材料的动态断裂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裂纹 电磁弹性材料 奇异积分方程 积分变换 动能量释放率
下载PDF
材料性质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凤明 胡超 黄文虎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37-141,共5页
 基于弹性动力学理论,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结构中弹性波散射及动应力集中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将非均匀界层区处理为具有相同厚度的多层弹性介质。给出了结构各区域弹性波分析解的表达式。根据位移与应力在界面处的连续条件,确定了弹性...  基于弹性动力学理论,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结构中弹性波散射及动应力集中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将非均匀界层区处理为具有相同厚度的多层弹性介质。给出了结构各区域弹性波分析解的表达式。根据位移与应力在界面处的连续条件,确定了弹性波模式系数。给出了界面处动应力集中系数的表达式。作为算例,计算了两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结构中各界面动应力集中系数的数值结果,并分析了界层材料性质以及结构尺寸对各界面动应力集中系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界面 弹性波散射 动应力集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