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palaeoearthquake event and its age revealed by the travertine layer along the Litang fault in the southeastern margin of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1
作者 Yao Yang Mingjian Liang +6 位作者 Chao Ma Jun Li Hualiang Shen Fang Du Song Luo Shao Liu Xuelian Rui 《Earthquake Research Advances》 CSCD 2023年第3期53-62,共10页
The Litang fault(LTF),located in the southeast of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is known for its high level of present-day seismicity,whereas its Pleistocene activity has been scarcely documented.This study focused on a... The Litang fault(LTF),located in the southeast of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is known for its high level of present-day seismicity,whereas its Pleistocene activity has been scarcely documented.This study focused on a tract of banded travertine deposits precipitated from thermal waters along the NW–SE-trending LTF trace.The role of travertine deposits in recording neotectonic activity has been studied by identifying their internal structure.Typical soft-sediment deformation structures observed within the banded travertines include micro folds,liquefied breccia,and liquefied diapirs.These deformed structures,which are restricted to a single unit separated unconformably by undeformed layers,can be traced for tens of meters,indicating that they were formed by seismic shaking triggered by LTF activity.The deformation of the banded travertine layers is attributed to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seismic shaking,liquefaction,and fluidization,and it can be related to a paleo earthquake event with a magnitude of MS>5.The U-series ages obtained from the banded travertine deposits perturbed by the earthquakes are in the range of 130.59–112.94 ka,indicating an important fault-assisted neotectonic activity that occurred during the Middle–Late Pleistocene.Analysis of such structures,in combination with the use of U-series dating methods,can yield a reliable timing of neotectonic activity and provide new evidence for under-standing the seismotectonic setting of the Litang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VERTINE PALEOEARTHQUAKE Soft-sediment deformation U-series dating litang fault
下载PDF
Co-Seismic Surface Rupture and Recurrence Interval of Large Earthquakes along Damaoyaba-Litang Segment of the Litang Fault on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in China 被引量:7
2
作者 Shiyuan Wang Rongjun Zhou +3 位作者 Mingjian Liang Shao Liu Nina Liu Jianyu Long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5期1139-1151,共13页
The Litang fault is a left-lateral secondary shear zone in the Sichuan-Yunnan active block that accommodates the tectonic de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the eastward extrusion of the upper crust of the Tibetan Plateau. B... The Litang fault is a left-lateral secondary shear zone in the Sichuan-Yunnan active block that accommodates the tectonic de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the eastward extrusion of the upper crust of the Tibetan Plateau. Based on 1 : 50 000 geological mapping of active faults, the Litang fault consists of three geometric segments, the Cuopuhu, Damaoyaba, and Litang segments, in the west of Litang, which are divided by the of Haizi Mountain uplift and the wide-angle bending and branching of the fault near Jinchanggou. This study also identifies the surface rupture of the A.D. 1890 earthquake, which is distributed intermittently along the ~28 km long Damaoyaba segments and ~25 km long Litang segments. The maximum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is 4.1 m along Damaoyaba segments, and 4 m along Litang segments. The rupture involves typical left-lateral shear movement. The two ruptures are divided by discontinuous segments or gaps that are ~18 km long;thus, the total surface rupture is approximately 71 km long. The estimated moment magnitude was M_(w)7.3±0.1.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data obtained from 5 trenches excavated along the Damaoyaba and Litang segments and the trench data by Xu et al.(2005) identifies age constraints of the 4 most recent paleoseimic events occurred B.C. 1468±54–1340±25, B.C. 52±25–A.D. 76±47, A.D. 1115±90, and A.D. 1890, respectively. The recurrence intervals are 1 415±80, 1 104±104, and 775±90 a, which are consistent with quasi-periodic earthquake recurrence behavior. The average recurrence interval is 1 098±112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ang fault surface rupture active fault recurrence intervals PALEOEARTHQUAKE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原文传递
Average slip rate, earthquake rupturing segmentation and recurrence behavior on the Litang fault zone, western Sichuan Province, China 被引量:28
3
作者 XU Xiwei1, WEN Xueze2, YU Guihua1, ZHENG Rongzhang1, LUO Haiyuan2 & ZHENG Bin2 1. Institute of Geology,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Beijing 100029, China 2.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of Sichuan Province, Chengdu 610041, China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5年第8期1183-1196,共14页
The Litang fault zone (LFZ) is an active fault zone within the northwestern Sichuan sub-block. Field investigation reveals new evidence for its late Quaternary offset, neoteric earthquake ruptures and surface-rupturin... The Litang fault zone (LFZ) is an active fault zone within the northwestern Sichuan sub-block. Field investigation reveals new evidence for its late Quaternary offset, neoteric earthquake ruptures and surface-rupturing segmentation, from which long-term slip-rates, char-acteristic earthquake magnitudes and recurrence intervals on the fault zone are estimated. This study shows that the LFZ consists of three subordinate faults, and they are the northern Maoyaba fault, Litang fault and Kangga-Dewu fault, respectively. All of them are dominated by left-lateral strike-slip with reverse dip-slip component on different segments. Based on offset landforms and ages of relevant deposits collected from seven sites, it is estimated that the average left-lateral slip-rate on the LFZ reaches 4.0±1.0 mm/a in the past 14 ka BP, and vertical (reverse) dip-slip rate in the range of 0.1―1.8 mm/a. Three subordinate faults are independent earthquake rup-turing segments, on which the maximum moment magnitude of the characteristic earthquakes is estimated to be 7.0―7.3, and their average recurrence interval to be 500―1000 a. The latest earthquake ruptures occurred 119±2 years ago on the northern Maoyaba fault, about 1890 AD on the Litang fault, and in 1948 AD on the Kangga-Dewu fault, and this may indicate a unidirectional migration for surface rupturing earthquakes along the Litang fault zone, related to stress trigger-ing between the seg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ang fault zone SLIP rate EARTHQUAKE rupturing segmentation RECURRENCE interval.
原文传递
川西理塘-义敦断裂措普湖段第四纪晚期滑动速率与古地震序列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世元 王竞 +7 位作者 李福鹏 陶志刚 梁明剑 刘韶 屈淼 张力文 曾维祖 晋云霞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5-288,共14页
理塘-义敦断裂是川滇菱形块体内部一条延伸约130 km的全新世活动的左旋走滑断裂带,是川西理塘地区地震活动的重要控震构造,目前其北段的措普湖段研究程度相对较低。将理塘-义敦断裂措普湖段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野外勘察、高精度测绘、探槽... 理塘-义敦断裂是川滇菱形块体内部一条延伸约130 km的全新世活动的左旋走滑断裂带,是川西理塘地区地震活动的重要控震构造,目前其北段的措普湖段研究程度相对较低。将理塘-义敦断裂措普湖段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野外勘察、高精度测绘、探槽与14C测年等方法对措普湖段进行滑动速率和古地震探究。开挖的2处探槽位于冬欧山坡麓处,通过识别探槽内断裂与地层的切割关系、地层沉积特征、断层运动性质等标志;共识别出4次古地震事件:事件Ⅰ发生于BC 3382±60 a之前;事件Ⅱ发生于BC 3382±60 a~BC 1094±51 a之间;事件Ⅲ与事件Ⅳ均发生于AD 1330±44 a之后。可以推断理塘-义敦断裂措普湖段具有大概率的古地震复发间隔为2.4 ka左右,不排除有小概率复发间隔0.4±0.3 ka的可能。理塘-义敦断裂措普湖段古地震事件与大毛垭坝段和理塘段古地震事件之间存在差异,但是不同分段断裂的地震活动性在全新世以来均表现出持续增强趋势。根据测绘断错地貌和末次冰期冰碛垄推算出晚更新世以来措普湖段平均滑动速率为4.15±0.5 mm/a,与理塘-义敦断裂第四纪晚期不同分支滑动速率处于同一量级水平。文章完善了理塘-义敦断裂的构造特征全貌和古地震、滑动速率等信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该断裂及该地区地震活动史和构造变形模式,为今后地震的中长期预测提供更多的数据,同时也有助于川藏铁路沿线相关工程的地震风险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断层 理塘-义敦断裂 古地震 运动速率 措普湖 青藏高原东缘
下载PDF
川西理塘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性及古地震复发特征
5
作者 张献兵 杨镇 +4 位作者 钟宁 于皓 郭长宝 杨桂芳 李海兵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84-2100,共17页
块体内部活动断裂具备发生7级以上大地震的能力,其空间展布特征、活动性及地震危险性不容忽视。理塘断裂带位于川滇块体内部,是川西高原理塘地区重要的发震构造。关于理塘盆地地表破裂的形成时代、理塘断裂的古地震复发特征及运动性质... 块体内部活动断裂具备发生7级以上大地震的能力,其空间展布特征、活动性及地震危险性不容忽视。理塘断裂带位于川滇块体内部,是川西高原理塘地区重要的发震构造。关于理塘盆地地表破裂的形成时代、理塘断裂的古地震复发特征及运动性质仍存在争议。本文基于遥感解译、野外调查、无人机摄影测量、古地震探槽、^(14)C测年等手段,厘定了理塘断裂的空间几何展布、活动性及古地震历史。研究结果表明,理塘盆地地表破裂可能为1948年理塘M71/4级地震和1729年理塘地震叠加形成。理塘断裂古地震复发行为符合丛集地震特征,与毛垭坝断裂强震复发特征较为相似,指示两者可能同时发生破裂。理塘断裂运动性质为左旋走滑兼有正断分量,除受控于青藏高原东南缘侧向挤出运动,可能还受雅江和香格里拉次级块体差异运动的影响。本研究为理解川滇块体内部活动断裂的地震危险性、构造变形机制,以及区域重大工程规划建设与安全运营提供了详实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第四纪 古地震 复发特征 变形机制 理塘断裂
下载PDF
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在川西毛垭坝地区活动断裂研究中的应用
6
作者 尹滔 宋元宝 +1 位作者 张伟 袁华云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4-186,共13页
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对构造微地貌精细结构的识别能力大大地提高了活动断层调查的效率。该文在系统总结活动断裂遥感影像标志的基础上,综合利用Landsat8和GF-2这2种影像数据,采用宏观地貌到微地貌的遥感解译方法,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野外实... 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对构造微地貌精细结构的识别能力大大地提高了活动断层调查的效率。该文在系统总结活动断裂遥感影像标志的基础上,综合利用Landsat8和GF-2这2种影像数据,采用宏观地貌到微地貌的遥感解译方法,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野外实地考察,对川西毛垭坝地区的活动断裂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研究表明,除义敦—理塘断裂带以外,研究区还发育数条呈近EW向具正断裂性质的活动断裂。综合区域地质背景分析认为,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强烈碰撞挤压背景下,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壳物质不断横向挤出,发育了右旋走滑的巴塘断裂和左旋走滑的理塘断裂2组共轭断裂。在2者的共同控制作用下,研究区正处于局部伸展阶段,并发育了近EW向的断裂构造,这些断裂控制了大毛垭坝、小毛垭坝以及北侧的措普盆地的发展与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遥感 解译标志 理塘断裂 活动断裂 川滇地区
下载PDF
川西理塘毛垭温泉群的成因及深部地热过程 被引量:4
7
作者 申华梁 杨耀 +7 位作者 周志华 芮雪莲 廖晓峰 赵德杨 梁明剑 陈梦蝶 官致君 任宏微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89-709,共21页
毛垭温泉目前的成因模式及深部地热过程的研究程度较低。文中以理塘毛垭温泉群和周边的冒火温泉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水化学组分和氢、氧同位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毛垭温泉群和冒火温泉的水化类型均为Na-HCO_(3)型。温泉水在深循环过程... 毛垭温泉目前的成因模式及深部地热过程的研究程度较低。文中以理塘毛垭温泉群和周边的冒火温泉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水化学组分和氢、氧同位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毛垭温泉群和冒火温泉的水化类型均为Na-HCO_(3)型。温泉水在深循环过程中,深部水、岩、气的相互作用使得热储层中的长石发生水解,是形成Na-HCO_(3)型地热水的主要原因。氢、氧同位素的测量结果表明温泉水均起源于大气降水。毛垭温泉群与冒火温泉相比,具有更高浓度的离子组分,且表现出轻微的氧同位素漂移现象,表明毛垭温泉的循环深度更深,经历了更强烈的水-岩作用,此外,Cl^(-)的深部来源比例更高。通过SiO_(2)温标和硅焓混合模型估算得到毛垭温泉群的浅部热储温度为75~103℃,深部热储温度为235℃,冷水混合比例为87%~94%。基于深部热储温度计算得到毛垭温泉的最终循环深度接近5km。深部地热水受静水压力和水热对流作用,沿理塘断裂带向上运移,在此过程中,受构造裂隙的影响,地热水与冷水发生第1次混合,混合水的温度约为100℃。地热水循环至近地表时,与盆地内的冷水进行第2次混合,最终出露地表,形成中低温温泉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垭温泉群 地热水 水文地球化学 热储温度 理塘断裂带
下载PDF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地震破裂带精细特征研究——以理塘断裂为例
8
作者 游子成 毕海芸 +4 位作者 郑文俊 彭慧 梁淑敏 段磊 覃乙根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57-1073,共17页
同震地表破裂是地震在地表最直观的地貌表现,其几何形态和展布特征记录了丰富的断层活动信息。近年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日益丰富和摄影测量方法等的快速发展,能帮助我们快速获取研究区高分辨率地形地貌数据,以便更好地识别地震地表破... 同震地表破裂是地震在地表最直观的地貌表现,其几何形态和展布特征记录了丰富的断层活动信息。近年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日益丰富和摄影测量方法等的快速发展,能帮助我们快速获取研究区高分辨率地形地貌数据,以便更好地识别地震地表破裂带的精细几何结构,并测量沿线断错位移分布等信息。文中选取川西理塘断裂1890年地震的同震地表破裂为研究对象,利用WorldView遥感卫星影像立体像对和摄影测量方法生成了研究区0.5m分辨率的正射影像和1m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基于此数据解译获取了1890年地震地表破裂带的空间展布范围和精细几何结构,沿破裂带测量了90组冲沟、田埂等线性地貌标志的左旋位移,并统计了其累积概率密度分布(COPD)。结果表明,理塘断裂全新世中期以来至少经历过4次规模相当的强震事件,其中最近一次的1890年地震事件的破裂长度约为27km,同震左旋位移约为1.3m,估算震级为MW6.8~7.1,其他3次由老到新的地震事件的同震位移约为1.8m、1.9m、1.1m。研究结果充分展示出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在同震地表破裂研究中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 摄影测量方法 同震地表破裂 位移分布 理塘断裂
下载PDF
滇西北地区鸣音断裂带地质特征及构造演化 被引量:1
9
作者 徐博伦 熊斌 《四川有色金属》 2023年第3期9-12,共4页
文章基于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通过对滇西北鸣音断裂带的野外地质特征、构造变形样式及断裂带物质组成的研究分析,得出该断裂具复杂的地质构造特征和漫长的演化历史,先后经历了伸展裂陷、褶皱造山、裂陷盆地、逆冲推覆-平行走滑四个... 文章基于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通过对滇西北鸣音断裂带的野外地质特征、构造变形样式及断裂带物质组成的研究分析,得出该断裂具复杂的地质构造特征和漫长的演化历史,先后经历了伸展裂陷、褶皱造山、裂陷盆地、逆冲推覆-平行走滑四个演化阶段。断裂多期次活动性,对该区构造格架、构造变形特征、沉积建造和岩浆活动等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同时该断裂对甘孜-理塘结合带南段也造成了显著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鸣音断裂带 构造变形 构造演化 甘孜-理塘结合带
下载PDF
川西理塘断裂带的空间展布与第四纪左旋走滑活动的遥感影像标志 被引量:30
10
作者 马丹 吴中海 +4 位作者 李家存 李跃华 蒋瑶 刘艳辉 周春景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417-1435,共19页
遥感技术具有宏观性、直观性、时效性以及不受其他外部因素制约的特点,在活动断裂的研究中具有很大的优势。文章在系统总结活动断裂的遥感影像标志的基础上,综合利用Landsat ETM、ALOS、Google earth及ASTER GDEM(ASTER全球数字高程模型... 遥感技术具有宏观性、直观性、时效性以及不受其他外部因素制约的特点,在活动断裂的研究中具有很大的优势。文章在系统总结活动断裂的遥感影像标志的基础上,综合利用Landsat ETM、ALOS、Google earth及ASTER GDEM(ASTER全球数字高程模型)等影像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及关键地段的野外实地考察,对展布于青藏高原东南缘之藏东-川西高原地区的理塘左旋走滑活动断裂带进行了详细分析与研究,结果显示该断裂带整体呈不连续的北西-南东向弧形展布,全长可达400km左右。根据该断裂的几何展布对其进行分段,自北西向南东可分五段,依次为:卡贡断裂、章德断裂、毛垭坝断裂、理塘断裂及康嘎-德巫断裂。综合分析不同断裂段的影像特征、错断地貌特征及现代地震活动情况表明,整条断裂带南段的毛垭坝-理塘-德巫断裂段的影像特征最明显、最连续,活动性明显较北段显著,这一特征可能暗示青藏高原内部物质向东挤出的速率有自西向东加快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影像解译 青藏高原东南缘 理塘断裂带 走滑活动断裂 古地震崩塌
下载PDF
川西理塘活动断裂最新同震地表破裂形成时代与震级的重新厘定 被引量:15
11
作者 周春景 吴中海 +5 位作者 张克旗 李家存 蒋瑶 田婷婷 刘艳辉 黄小巾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55-467,共13页
在开展理塘左旋走滑活动断裂带的同震地表破裂实测填图基础上,结合历史地震资料及地震事件测年,对该断裂带的最新同震地表破裂形成年代和震级进行了重新厘定。结果表明:理塘活动断裂带的最新同震地表破裂可分为南、北2段,其中北段最长约... 在开展理塘左旋走滑活动断裂带的同震地表破裂实测填图基础上,结合历史地震资料及地震事件测年,对该断裂带的最新同震地表破裂形成年代和震级进行了重新厘定。结果表明:理塘活动断裂带的最新同震地表破裂可分为南、北2段,其中北段最长约25km,最大左旋错动量1.8m;南段最长约41km,最大左旋错动量3.2m。综合探槽揭露的地震事件及AMS-14C测年结果和历史地震资料的分析结果,北段和南段同震地表破裂应为2次地震沿理塘断裂带不同段先、后破裂的结果,属典型的分段破裂现象。其中北段破裂极可能是历史记载的1729年地震活动的产物,而南段由1948年大地震所产生。根据震级和地表破裂长度的经验关系计算结果,前者的矩震级(MW)约为6.7,后者约为7.0。2次大地震沿同一断裂分段破裂的现象表明,该断层带尚未破裂的段可能是未来强震活动的危险地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震地表破裂 历史地震 地震危险性评价 理塘断裂带 1948年理塘地震
下载PDF
理塘断裂带沙湾段的晚第四纪活动性 被引量:15
12
作者 周荣军 叶友清 +3 位作者 李勇 黎小刚 何玉林 戈天勇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5-53,共9页
理塘断裂带沙湾段展布于四川西南部的木里河流域,处于理塘断裂带的南东尾端,为左旋走滑运动性质。文章在航空照片判译的基础上,通过野外研究发现,该断裂段的断错地貌现象主要集中分布在绒龙沟-沙湾的木里河东岸坡麓地带,表现为断层陡坎... 理塘断裂带沙湾段展布于四川西南部的木里河流域,处于理塘断裂带的南东尾端,为左旋走滑运动性质。文章在航空照片判译的基础上,通过野外研究发现,该断裂段的断错地貌现象主要集中分布在绒龙沟-沙湾的木里河东岸坡麓地带,表现为断层陡坎、断塞塘、断错冲沟、河流阶地及洪积扇等。由5个地点的断裂位错值和位错开始的年代学(TL和14C)测试结果,估计的该断裂段晚更新世以来的平均水平滑动速率为2.1±0.3mm/a。在该断裂上开挖的3个探槽资料表明,该断裂段存在史前强震的地质记录,最晚一次强震的发生时间介于1310±90~950±30aB.P.之间,强震所导致的垂直位错量约0.5m,同震水平位错1.30~1.45m左右。根据同震位错量及断裂长度估计的地震震级为7.0级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塘断裂带 滑动速率 断错地貌 史前强震
下载PDF
川西理塘断裂带奔戈-村戈段古地震事件及其非均匀性活动特征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克旗 吴中海 +3 位作者 周春景 田婷婷 李跃华 李家存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95-1303,共9页
在对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区的理塘左旋走滑活动断裂带野外调查研究中,在其奔戈-村戈段开挖了两个探槽LT1301和SLT1204。在对两个探槽上所揭示出的古地震事件进行详细划分的基础上,结合所获得的10个OSL年代样品和13个14C年代样品的测试年龄... 在对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区的理塘左旋走滑活动断裂带野外调查研究中,在其奔戈-村戈段开挖了两个探槽LT1301和SLT1204。在对两个探槽上所揭示出的古地震事件进行详细划分的基础上,结合所获得的10个OSL年代样品和13个14C年代样品的测试年龄,对理塘断裂带北段的古地震事件发生时代进行了厘定。结果表明2个探槽共揭示出至少4次古地震事件,其中小规模的探槽LT1301仅揭示出1次古地震,可能为发生于公元1729年的历史地震,或是可能发生于距现在950a^1.0ka之间的一次大地震,由于关键部位年代数据不足,上述两种可能性尚无法明确。较大的探槽SLT1204揭示出包含有探槽LT1301中古地震事件在内的古地震4次,最早的古地震事件I发生于9.9ka之前,而事件II、III和IV则发生在公元1729年~4.8kaBP之间,复发间隔为约1.6ka。川西理塘断裂带北段的古地震研究结果表明,该断裂的大地震复发具有非线性特征,不符合特征地震模式,其中全新世晚期的大地震活动频率明显增大,表明它正处于丛集活动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塘断裂带 光释光测年 14C测年 古地震事件 特征地震
下载PDF
甘孜—理塘断裂带北段新生代构造特征及金矿成矿作用 被引量:25
14
作者 付小方 应汉龙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13-418,共6页
甘孜—理塘断裂带自古生代以来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演化过程,为一规模宏大、结构复杂并受到新生代喜马拉雅期逆冲推覆和左行平移走滑剪切作用强烈改造肢解的蛇绿混杂岩带。金矿成矿主要与新生代喜马拉雅期逆冲推覆和平移走滑以及成矿期... 甘孜—理塘断裂带自古生代以来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演化过程,为一规模宏大、结构复杂并受到新生代喜马拉雅期逆冲推覆和左行平移走滑剪切作用强烈改造肢解的蛇绿混杂岩带。金矿成矿主要与新生代喜马拉雅期逆冲推覆和平移走滑以及成矿期后的表生氧化作用有关。沿该断裂带广泛发育水热活动,显示了现代热液成矿作用仍在进行中。重视新生代喜马拉雅期构造活动规律的研究对该区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带 新生代 构造特征 金矿 成矿作用
下载PDF
1948年川西理塘M7.3地震地表破裂特征及Riedel剪切构造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亢 李岩峰 +1 位作者 郭辉文 张迎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346-2360,共15页
1948年川西理塘M 7.3地震是川滇菱形块体内部近一个世纪以来发生的震级最大的走滑型地震。在对此次同震地表破裂进行详细调查基础上,利用差分GPS对同震地表破裂带进行了精确测量与统计分析。结果揭示该地表破裂的现存长度为36 km,北端... 1948年川西理塘M 7.3地震是川滇菱形块体内部近一个世纪以来发生的震级最大的走滑型地震。在对此次同震地表破裂进行详细调查基础上,利用差分GPS对同震地表破裂带进行了精确测量与统计分析。结果揭示该地表破裂的现存长度为36 km,北端始于无量河以北,往东南沿藏坝盆地北东缘、德巫盆地东南缘,延伸至德巫乡北,分为南、北两段,而在交德附近存在约3 km长的地表破裂空区。对同震地表破裂的线密度和同震水平位错量进行分段统计后揭示,此次地震的宏观震中应位于德巫盆地中部交德东南约4~5 km处。对理塘同震地表破裂的Riedel剪切分析结果指示,该破裂带主要由R剪切组成,以发育雁列状排列的挤压鼓包(Push-up)为主要特征,伴有少量R′剪切与T裂缝,缺少P型与X型剪切。其中R剪切占95%以上,其在藏坝段(北段)的优势方向为318°,德巫段(南段)为315°,整条地表破裂带的R剪切平均方向为316°。同时发现,此次地震形成的雁列状挤压鼓包主要以平缓的"弧形"为主,这与1981年道孚MS 6.9地震和2010年玉树MS 7.1地震地表破裂带中出现大量反"S"形挤压鼓包有所不同,推断与走滑断裂滑动速率密切相关。沿强滑动速率走滑断层地震破裂带的Riedel剪切发育会更为完善,挤压鼓包也更发育,易形成反"S"形,反之则以平缓的"弧形"为特征。综合分析认为,1948年理塘同震地表破裂带的展布主要受藏坝盆地与德巫盆地控制,而且藏坝段(北段)与德巫段(南段)的R剪切方向存在偏差,这可能与两个拉分盆地的发育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塘断裂带 同震地表破裂 Riedel剪切 地震破裂分段 走滑断层
下载PDF
四川阿加隆洼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被引量:7
16
作者 朱华平 《黄金》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8-20,共3页
甘孜—理塘断裂带是一发育在同名洋脊型火山岩—蛇绿岩带之上以金为主的成矿带,金矿化围岩以晚二叠—晚三叠世的火山—沉积岩系为主。阿加隆洼金矿床为产于成矿带中段的中型金矿床,矿床严格受断裂带控制,其容矿岩石主要为变碎屑岩和构... 甘孜—理塘断裂带是一发育在同名洋脊型火山岩—蛇绿岩带之上以金为主的成矿带,金矿化围岩以晚二叠—晚三叠世的火山—沉积岩系为主。阿加隆洼金矿床为产于成矿带中段的中型金矿床,矿床严格受断裂带控制,其容矿岩石主要为变碎屑岩和构造角砾岩,经综合分析,得出该矿床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成因 地质特征 甘孜-理塘断裂带 阿加隆洼金矿床
下载PDF
川西理塘断裂带木里段断层泥石英微形貌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罗绍强 肖进 胡林 《四川地质学报》 2022年第1期12-16,共5页
断层中的断层泥是断层活动的信息载体。在木里地区,理塘断裂带表现出多期次活动特征,早期以韧性剪切为主,晚期表现出高角度张性左行走滑特征。通过对理塘断裂带断层泥石英表面微形貌特征观察、统计及分析,结果表明:石英表面形貌结构以... 断层中的断层泥是断层活动的信息载体。在木里地区,理塘断裂带表现出多期次活动特征,早期以韧性剪切为主,晚期表现出高角度张性左行走滑特征。通过对理塘断裂带断层泥石英表面微形貌特征观察、统计及分析,结果表明:石英表面形貌结构以次贝壳状和桔皮状为主,表明断裂的最新活动期在早-晚更新世(Qp1-Qp3),与电子磁旋共振(ESR)测年结果(0.7±0.1Ma)基本吻合。断层存在多期次运动,运动方式以粘滑为主,兼有蠕滑,且粘滑运动表现更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微形貌 地质意义 理塘断裂带 木里
下载PDF
理塘—义敦断裂1∶5万活动断层填图数据库及防震减灾运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世元 梁明剑 +3 位作者 李伟 邓艳 安东妮 严媚 《四川地震》 2014年第4期6-10,共5页
理塘—义敦断裂1∶5万活动断层填图数据库存储了大量数据,主要包括室内资料和野外调查数据,前者主要包括地理信息数据、地层数据、地震目录、遥感影像数据等;后者主要包括野外的各类点、地表破裂带、活断层线、古地震探槽、断错地貌测... 理塘—义敦断裂1∶5万活动断层填图数据库存储了大量数据,主要包括室内资料和野外调查数据,前者主要包括地理信息数据、地层数据、地震目录、遥感影像数据等;后者主要包括野外的各类点、地表破裂带、活断层线、古地震探槽、断错地貌测量等数据。本文利用Arc GIS将这些数据录入、编辑、分析和制图输出,初步构建了一个包含基础地理信息的活动断层填图数据库。该数据库不仅实现了地质数据的空间位置和属性特征的综合管理,而且从数据库中可以得到相关断裂的空间展布、运动学特征、古地震研究等资料。这些资料在共享的情况下,用户可以根据需要,绘制相应的专题图件,深入分析理塘县及甘孜地区的地震应急、古地震研究以及当地的防震减灾规划,特别是对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生命线工程活动断层的避让带的确定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塘-义敦断裂 活动断层 数据库 防震减灾规划 避让带
下载PDF
四川理塘毛垭51泉水温在青藏高原东南缘中强地震前的异常特征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芮雪莲 杨耀 +5 位作者 官致君 杜方 薛乔文 龙锋 杨星 杨鹏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18-328,共11页
采用四川理塘毛垭51泉46年的人工观测水温数据,结合区域水文地质、水文地球化学、气象等资料,分析了水温的基本动态特征、水温异常的映震特征及其在漾濞M_(S)6.4地震前的异常变化,并初步讨论了异常机理。结果表明:理塘毛垭51泉水温在不... 采用四川理塘毛垭51泉46年的人工观测水温数据,结合区域水文地质、水文地球化学、气象等资料,分析了水温的基本动态特征、水温异常的映震特征及其在漾濞M_(S)6.4地震前的异常变化,并初步讨论了异常机理。结果表明:理塘毛垭51泉水温在不同背景温度下的震前水温上升幅度指标存在差异,2009年以来温泉变为低温温泉,水温上升异常阈值由原8℃降低为6℃。理塘毛垭51泉具有深循环特征,且处于构造交汇部位,水温异常变化能够反映地壳深度热流和构造活动信息,对青藏高原东南缘中强震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优势预测区域为川滇交界西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塘毛垭51泉 水温异常 漾濞M_(S)6.4地震 理塘断裂带
下载PDF
甘孜—理塘断裂带北段构造特征及其演化过程 被引量:9
20
作者 邹光富 《四川地质学报》 1993年第3期193-200,共8页
甘孜-理塘断裂带是义敦造山带与雅江褶皱带的分界断裂。该带由韧性又脆性冲断层、平移断层,以及各种岩块、构造岩片等组合而成。其演化历史主要经历了晚三叠世洋壳的俯冲、晚三叠世末期弧-陆碰撞、陆内会聚和喜马拉雅期断陷的复杂演化... 甘孜-理塘断裂带是义敦造山带与雅江褶皱带的分界断裂。该带由韧性又脆性冲断层、平移断层,以及各种岩块、构造岩片等组合而成。其演化历史主要经历了晚三叠世洋壳的俯冲、晚三叠世末期弧-陆碰撞、陆内会聚和喜马拉雅期断陷的复杂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孜—理塘断裂带 逆冲构造带 韧性剪切带 断陷盆地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