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3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under George Steiner's Fourfold Translation Motion Theory-A Case Study on Lin Yutang's Translation of Fu Sheng Liu Ji
1
作者 朱志遥 《海外英语》 2013年第14期164-167,共4页
Since the advent of the cultural turn in translation studies in the 1970s, the focus of translation studies has been shifted to the subjectivity of translator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make a tentative probe into the t... Since the advent of the cultural turn in translation studies in the 1970s, the focus of translation studies has been shifted to the subjectivity of translator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make a tentative probe into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manifested in the translation of Fu Sheng Liu Ji by Shen Fu on the basis of George Steiner's fourfold translation motion theory, namely"trust", "aggression","incorporation"and"compensation". By the study, we may obtain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of how the translation is shaped by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thus affirming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of the later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 Sheng liu ji the fourfold TRANSLATION MOTION th
下载PDF
新时代温州乡村文化生态建设研究——以刘伯温故里为例
2
作者 王春红 《江苏商论》 2025年第1期135-140,共6页
新时代的中国乡村,既要有看得见的绿水青山,也要有美好的文化生态。刘伯温作为温州的代表性地域历史文化名人,其故里文成文化资源丰富,具体从居住、建筑、交往空间、耕读、入仕、信仰、规训、民俗、技艺等九个方面,挖掘地域文化元素,并... 新时代的中国乡村,既要有看得见的绿水青山,也要有美好的文化生态。刘伯温作为温州的代表性地域历史文化名人,其故里文成文化资源丰富,具体从居住、建筑、交往空间、耕读、入仕、信仰、规训、民俗、技艺等九个方面,挖掘地域文化元素,并结合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分析如何进行乡村文化生态建设。文成作为刘伯温故里,文化资源具有自身的特性,但文成属于温州,文化资源更具有温州地域文化的共性。文成新时代背景下的乡村文化生态建设,对温州其他县市区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和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乡村 文化生态建设 刘伯温故里 文成
下载PDF
西汉昌邑王国辅臣规谏刘贺的政治意蕴
3
作者 陈金凤 韩超 《宜春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62-67,82,共7页
西汉昌邑王国国主刘贺的两大辅臣王吉、龚遂,基于儒士本色和自己的政治追求,积极规谏刘贺以止其非,教导刘贺成为积极有为的王国之主。值刘贺被权臣霍光选为嗣君并登帝位之时,两人又着力规谏刘贺要恪守家国的忠孝礼制,和好霍光。王吉、... 西汉昌邑王国国主刘贺的两大辅臣王吉、龚遂,基于儒士本色和自己的政治追求,积极规谏刘贺以止其非,教导刘贺成为积极有为的王国之主。值刘贺被权臣霍光选为嗣君并登帝位之时,两人又着力规谏刘贺要恪守家国的忠孝礼制,和好霍光。王吉、龚遂因各自的性格和人生履历,规谏刘贺的内容与方式虽不尽相同,但都富含作为王国辅臣的能力与智慧,特别是在刘贺被选为嗣君的关键时刻,他们向霍光曲折地表达了自己输诚的心声,从而在刘贺政治失败后只是受到了较轻的刑罚。王吉、龚遂规谏的刘贺言行及其政治宿命,从一个特别的层面揭示出西汉武帝尊崇儒术后对地方王国政治的深刻影响,以及昭宣之际的霍光政局的政治文化性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吉 龚遂 刘贺 霍光 规谏 政治
下载PDF
老官山汉墓天回医简《治六十病和齐汤法》含细辛方剂组方配伍规律研究
4
作者 刘兴隆 王一童 +1 位作者 陈丽平 刘进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68-72,共5页
目的:探讨老官山汉墓天回医简《治六十病和齐汤法》含细辛方剂组方配伍规律。方法:运用文献学方法,对本书含细辛方组成药物进行考证、梳理;通过分类统计各药物使用频次、频率等,结合方剂主治,对含细辛方组方配伍规律进行总结、提炼。结... 目的:探讨老官山汉墓天回医简《治六十病和齐汤法》含细辛方剂组方配伍规律。方法:运用文献学方法,对本书含细辛方组成药物进行考证、梳理;通过分类统计各药物使用频次、频率等,结合方剂主治,对含细辛方组方配伍规律进行总结、提炼。结果:本书15首含细辛方共配伍药物39味,累计运用92次;其中使用频次最多的三味药为蜀椒与桂各11次、姜9次。按功效分类,与细辛配伍使用最多的为温里药,其使用总频次为41次;使用频率排第二的药类为化痰药、补虚药和清热药,各使用7次。按药性分类,与细辛配伍使用药物药性以温热类药物为主,共使用63次。结论:本书含细辛方配伍规律是以同类药物相辅相成运用为主,异类药物相反相成运用为辅。“细辛-花椒-桂-姜”的配伍结构辛温散寒、通痹止痛,既切中病机,又针对症状,是本书细辛方以同类药物相辅相成运用为主的配伍规律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回医简 《治六十病和齐汤法》 细辛方 细辛-花椒-桂-姜 组方配伍规律
下载PDF
论刘宋时期嵇康形象的符号化及文化意义
5
作者 李鹏 周忠元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5-132,共8页
嵇康名士形象的多方位立体解读与构建,主要完成于刘宋时期。陈寿《三国志》对嵇康记载简略,刘宋时期是嵇康事迹、传记撰写最为丰富的重要阶段。在刘宋时期,嵇康的形象更加固定,呈现出文化符号的特征。他们以绘画方式将嵇康名士形象可视... 嵇康名士形象的多方位立体解读与构建,主要完成于刘宋时期。陈寿《三国志》对嵇康记载简略,刘宋时期是嵇康事迹、传记撰写最为丰富的重要阶段。在刘宋时期,嵇康的形象更加固定,呈现出文化符号的特征。他们以绘画方式将嵇康名士形象可视化,以文学描写将其固定化,以“嵇生琴”等文学意象加以强化。相较于两晋士人对嵇康艺术的、审美的、毫无功利的、纯粹的欣赏与赞美,刘宋士人对嵇康的接受与理解则有其深切的政治动因。刘宋士人对嵇康的追念既是对现实的对抗,又是情感上获得共鸣与自我宽解、心灵寄托的需要,从而形成了嵇康的立体多重艺术形象及文化符号意义,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宋士人 嵇康形象 文化符号
下载PDF
刘基战略思想刍议
6
作者 郑晓华 王珏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4-79,共6页
刘基战略思想是在参加元末农民战争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并用于指导元末农民战争和明初统一战争实践的军事战略指导思想。通过弱军战胜强军以求生存,兼顾时代呼声反抗元朝暴政,以及辅佐朱元璋取得统一战争的胜利,构成刘基战略思想... 刘基战略思想是在参加元末农民战争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并用于指导元末农民战争和明初统一战争实践的军事战略指导思想。通过弱军战胜强军以求生存,兼顾时代呼声反抗元朝暴政,以及辅佐朱元璋取得统一战争的胜利,构成刘基战略思想的基本底色,总体而言,可归结为三方面内容:一、建设巩固根据地;二、在被动中争取主动;三、“得算多(者)胜”“待时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基 战略思想 农民战争
下载PDF
制造刘伯温:刘基形象构建与传播刍议
7
作者 吕杨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78-97,共20页
明代开国文臣刘基在民众心目中是神机妙算、无所不知,才能不逊于张良、诸葛亮的高大形象。事实上,刘基只是朱元璋创业和开国时期众多幕僚之一,在世时宦海沉浮并不得志。刘基去世后,由于他是唯一未遭政治清算的开国伯爵,且具备天文知识,... 明代开国文臣刘基在民众心目中是神机妙算、无所不知,才能不逊于张良、诸葛亮的高大形象。事实上,刘基只是朱元璋创业和开国时期众多幕僚之一,在世时宦海沉浮并不得志。刘基去世后,由于他是唯一未遭政治清算的开国伯爵,且具备天文知识,故成为史家拔高、吹捧朱元璋的最佳陪衬人选。基于此原因,明代史家对刘基的传记书写刻意模仿《史记·留侯世家》的书写模式,受三国文化影响,又融入了大量三国文化元素。此类历史书写模式,虽然使刘基迅速登上神坛,并为民众所接受,但却导致刘基的历史叙述严重失真。特别是在明清野史、民间传说穿凿附会、层累叠加下,经浙籍官员推波助澜,被官方有意制造的刘伯温形象通过小说、话本、戏剧等文学形式进行传播,使刘基历史地位陡升,但元末明初文学家刘基的历史事迹却早已失去本来面貌。时至今日,民间只知制造出的刘伯温,而不知历史上真实的刘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基 朱元璋 《史记》 《三国演义》 浙籍官员
下载PDF
新见首部刘基年谱小考
8
作者 方韶毅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32-36,共5页
刘基作为一代名臣,其生平事迹旧时只仅限于行状、神道碑铭等。刘基年谱的编撰工作,一般认为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主要有王馨一《刘伯温年谱》、刘燿东《刘文成公年谱稿》。最近发现,比这两部年谱更早的是施晓湘编撰的《刘伯温先生年谱》... 刘基作为一代名臣,其生平事迹旧时只仅限于行状、神道碑铭等。刘基年谱的编撰工作,一般认为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主要有王馨一《刘伯温年谱》、刘燿东《刘文成公年谱稿》。最近发现,比这两部年谱更早的是施晓湘编撰的《刘伯温先生年谱》。施晓湘所撰可能受到晚近年谱学现代建构的影响,是他绘事之外的某种理论自觉,虽有筚路蓝缕之功,但以今天的学术要求来看,有着诸多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基 年谱 施晓湘 王馨一
下载PDF
论杨绛记忆书写的伦理与诗学
9
作者 孙大坤 《长江学术》 CSSCI 2024年第2期76-83,共8页
杨绛的记忆书写在新时期老作家的同类型作品中别具一格。一方面杨绛的写作自外于当时“组织制作记忆”的常规流程,更多体现出作家个人的主体意识,另一方面,杨绛在其中对知识分子身份及文学的社会功效提出自己独到的理解。杨绛回忆作品... 杨绛的记忆书写在新时期老作家的同类型作品中别具一格。一方面杨绛的写作自外于当时“组织制作记忆”的常规流程,更多体现出作家个人的主体意识,另一方面,杨绛在其中对知识分子身份及文学的社会功效提出自己独到的理解。杨绛回忆作品中所展现出的作家姿态和自我意识,及其对所忆内容的取舍着墨和对“改造”成效的自审,不仅从形式上丰富了新时期的记忆书写,同时也提示了知识分子反思历史的别样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绛 文化记忆 《干校六记》 《将饮茶》
下载PDF
文学作品英译本中的重构现象研究--以《浮生六记》四部英译本为例
10
作者 胡小兵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9期98-101,共4页
文学作品的英译一直被视为翻译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传统翻译观强调译本应对原文进行忠实再现,而现代翻译理论则开始转向译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认为翻译过程是对原作品的一种改写与重构。本文以文学作品《浮生六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 文学作品的英译一直被视为翻译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传统翻译观强调译本应对原文进行忠实再现,而现代翻译理论则开始转向译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认为翻译过程是对原作品的一种改写与重构。本文以文学作品《浮生六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四部英文译本的深度比较,从副文本、叙事结构和翻译策略三个方面对文学翻译中的重构现象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文学翻译中的译本重构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这种重构不仅丰富了译作的多样性,而且提高了文学作品译本在异域文化中的传播性与接受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生六记》 英译 译本研究 重构现象
下载PDF
刘基诗文跨媒介转化与开发的现实基础、理论与策略
11
作者 康楠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5-42,共8页
刘基诗文是承载、印证刘基人生轨迹的看点,具有先天的资源、价值优势,可适应在多元媒介间的迁移与转化。采捃刘基行吟于浙江诗路的履痕,以跨媒介视角观照刘基诗文与浙江诗路的联系,可于浙江诗路的统一叙事逻辑中丰富刘基诗文媒介产品纬... 刘基诗文是承载、印证刘基人生轨迹的看点,具有先天的资源、价值优势,可适应在多元媒介间的迁移与转化。采捃刘基行吟于浙江诗路的履痕,以跨媒介视角观照刘基诗文与浙江诗路的联系,可于浙江诗路的统一叙事逻辑中丰富刘基诗文媒介产品纬度,拓展诗文的文化创意应用场景及文旅开发空间格局。在跨媒介转化与开发中,刘基诗文将由单篇诗文的碎片化解读转向对情感意蕴的整体性诠释,浙江诗路文化景观也会从各自分散独立运行演变为因地制宜协同发展,最终实现诗人、诗文与诗路的多轨融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基诗文 跨媒介 浙江诗路 文旅开发
下载PDF
从《针方六集》论“八脉交会穴”
12
作者 杨帅 秦丽娜 宋裕如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13期69-72,共4页
《针方六集》是明代医家吴昆晚年之作,其中有大量篇幅对八脉交会穴进行了论述,有较强的实用性,被称为“针家纪纲”。文章对《针方六集》中“八法”相关内容进行了分类、分析、归纳,总结出“八法”形成不晚于元代窦杰的《针经指南》,并... 《针方六集》是明代医家吴昆晚年之作,其中有大量篇幅对八脉交会穴进行了论述,有较强的实用性,被称为“针家纪纲”。文章对《针方六集》中“八法”相关内容进行了分类、分析、归纳,总结出“八法”形成不晚于元代窦杰的《针经指南》,并通过《医学小经》以歌诀形式流传。《针方六集》提出了“列缺本络手阳明,心主犹乎心,又肝肾之邪同一治,皆不及之及也”,将十二经脉以及奇经八脉全部囊括其中;首次以伤寒六经“表、里、半表半里”理论解释“八脉”交会穴的治疗原理,提出了后溪穴与申脉穴主治在表之疼痛性疾病,内关穴与公孙穴主治在里之胃肠、心胸疾病,临泣穴与外关穴主治在半表半里之肝胆、三焦疾病。系统整理了八脉交会穴定位(值得注意的是照海穴、申脉穴、列缺穴的定位),强调“解结”与四穴同取,同时需要在针刺得气基础上进行补泻,以症状好转为一次治疗结束的标志等。文章最后以临床案例进行验证,并对八脉交会穴临床应用现状予以分析,提出了相应观点,以期为八脉交会穴的临床运用提供少许启发,为进一步临床研究和推广应用提供部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针方六集》 八脉交会穴
下载PDF
试析魏晋玄学下嗜酒的阮籍与刘伶
13
作者 陈浩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2-17,共6页
魏晋之际是中国古代政权与思想文化之大变局。在“食药饮酒”成风,儒学式微、玄学兴起的魏晋时期却孕育出像“竹林七贤”这样具有代表性的名士团体。“竹林七贤”中的阮籍与刘伶面对同样的社会背景和时代环境,都选择通过嗜酒方式以达避... 魏晋之际是中国古代政权与思想文化之大变局。在“食药饮酒”成风,儒学式微、玄学兴起的魏晋时期却孕育出像“竹林七贤”这样具有代表性的名士团体。“竹林七贤”中的阮籍与刘伶面对同样的社会背景和时代环境,都选择通过嗜酒方式以达避祸、入玄、反抗等目的,都在文章中描述了自己心目中的“大人先生”形象并为之效仿。然而,两人在现实中的行动却因思想上的差异显得不尽相同,并导致两人最终走向不同的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阮籍 刘伶 嗜酒 玄学
下载PDF
从《柳氏传》到《玉合记》的嬗变原因考察
14
作者 薛丽娜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72-77,共6页
唐代小说《柳氏传》在后世经历了多种形式的改编。其中,明代传奇《玉合记》是较为贴近原作且艺术成就较高的一种改编。从《柳氏传》到《玉合记》的嬗变受到文体特征、创作者心态以及时代风气等多方面影响。传奇的庞大体制促使《玉合记... 唐代小说《柳氏传》在后世经历了多种形式的改编。其中,明代传奇《玉合记》是较为贴近原作且艺术成就较高的一种改编。从《柳氏传》到《玉合记》的嬗变受到文体特征、创作者心态以及时代风气等多方面影响。传奇的庞大体制促使《玉合记》增添人物、细化情节;为满足舞台表演需要,设计更丰满合理、极具巧合性的情节;改变人物性格、增加滑稽内容以适应市民阶层的审美取向。由于创作者身份和心态的转变,作品主题由政治反思转变为个人理想寄寓。《玉合记》强调忠义、贞节,歌颂自由恋爱,深受明代时代风气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氏传》 《玉合记》 文体改编 文人心态 时代风气
下载PDF
空间视域下《永州八记》的再阐释
15
作者 陈珊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74-78,共5页
“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永州,使其所处空间发生了巨大变化。《永州八记》是柳宗元贬谪永州时的代表之作,从空间角度解读《永州八记》有助于对其文学创作进行更深入地挖掘。在《永州八记》中蕴含着居住空间、游历空间、文本空间... “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永州,使其所处空间发生了巨大变化。《永州八记》是柳宗元贬谪永州时的代表之作,从空间角度解读《永州八记》有助于对其文学创作进行更深入地挖掘。在《永州八记》中蕴含着居住空间、游历空间、文本空间三层空间。居住空间是创作的基础,为柳宗元提供了游历的可能性,营造了佛意的思想环境。而与现实空间有巨大差异的游历空间,则真实反映出《永州八记》山水之乐下掩盖的内心之苦。文本空间则是柳宗元对自我的建构,他通过以自我为参照的书写,在《永州八记》中建构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文本空间,并对空间进行改造,将自己的理想精神和人格精神寄托于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宗元 《永州八记》 空间视域
下载PDF
清刘文淇、刘毓崧地理方志校勘述评——以《宋元镇江志校勘记》《舆地纪胜校勘记》为例
16
作者 孙靖 王媛 《历史地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2期62-70,162,共10页
清人刘文淇、刘毓崧父子共同完成了4卷《宋元镇江志校勘记》和52卷《舆地纪胜校勘记》。针对未经编次的辑本宋、元《镇江志》,刘氏校正了文字段落、类目篇章、行款格式等,厘清了混杂的诸志并各复其貌。还利用新发现的影宋抄本《舆地纪胜... 清人刘文淇、刘毓崧父子共同完成了4卷《宋元镇江志校勘记》和52卷《舆地纪胜校勘记》。针对未经编次的辑本宋、元《镇江志》,刘氏校正了文字段落、类目篇章、行款格式等,厘清了混杂的诸志并各复其貌。还利用新发现的影宋抄本《舆地纪胜》,爬梳群籍、着力他校,通过地志体例特征,以理校的方式,配以精深的小学功底,最大程度存真复原。在整个校勘过程中,刘氏态度通达、实事求是,还归纳总结了校勘理论,虽偶有失误,但瑕不掩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文淇 刘毓崧 《镇江志》 《舆地纪胜》 校勘
下载PDF
岭南经方家黎庇留、易巨荪运用温阳法特点探析
17
作者 黄婕 贾金金 杨忠奇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3091-3096,共6页
黎庇留与易巨荪是近代岭南著名经方家,分别著有临床医案著作《黎庇留经方医案》和《集思医案》。通过研习此两本医案,发现两位医家均重视阳气、善用温阳法,且学术思想相近,具体表现为:方证辨证,在运用温阳法时尤为突出,不仅据证定方,还... 黎庇留与易巨荪是近代岭南著名经方家,分别著有临床医案著作《黎庇留经方医案》和《集思医案》。通过研习此两本医案,发现两位医家均重视阳气、善用温阳法,且学术思想相近,具体表现为:方证辨证,在运用温阳法时尤为突出,不仅据证定方,还根据方证病机延伸经方的应用范围;注重望神,通过望神辨知脏腑阳气虚损情况;重视胃气,以胃气知阳气、判病势;强调守阳,通过守方、守法以守阳;阴阳两伤,以补阳为要,补阳可化阴,阴分可渐自生。黎庇留与易巨荪两位医家重温阳、善温阳,其有别于岭南多数医家忌用温法的治疗思路,可为现代中医临床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庇留 易巨荪 《黎庇留经方医案》 《集思医案》 温阳法 经方 岭南医家
下载PDF
邹绍先与刘长卿、皇甫冉、张继交游暨任河南租庸判官时间新考
18
作者 赵鹿园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32-38,共7页
邹绍先赴河南任租庸判官,因刘长卿、皇甫冉、张继赠诗送别而值得关注。邹绍先任官时间,学界考订不一,多不自洽处。根据赠诗题目中“陈留”“毗陵”“洪州”的位置关系,结合三诗的形制特点,知三首诗为三诗人同在毗陵所作。根据三诗内容典... 邹绍先赴河南任租庸判官,因刘长卿、皇甫冉、张继赠诗送别而值得关注。邹绍先任官时间,学界考订不一,多不自洽处。根据赠诗题目中“陈留”“毗陵”“洪州”的位置关系,结合三诗的形制特点,知三首诗为三诗人同在毗陵所作。根据三诗内容典故,综合安史之乱以来尹子奇、史思明乱河南等史料及刘长卿、皇甫冉、张继交游轨迹,可考订邹绍先任官时间在乾元二年(758)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邹绍先 刘长卿 皇甫冉 张继 租庸判官 时间考
下载PDF
刘基与谶纬术数关系平议 被引量:5
19
作者 周松芳 范颖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6-110,共5页
与谶纬术数的关系,是理解与评价刘基的一个重要因素。迄来论者,或为之撇清,或妄加傅会,而所引证的材料,多为不可信不可用的传闻之词。本文通过考察一批新发现的可信可用材料,认为刘基以儒家正道为体,对于谶纬术数,抱持一种可信之、可习... 与谶纬术数的关系,是理解与评价刘基的一个重要因素。迄来论者,或为之撇清,或妄加傅会,而所引证的材料,多为不可信不可用的传闻之词。本文通过考察一批新发现的可信可用材料,认为刘基以儒家正道为体,对于谶纬术数,抱持一种可信之、可习之、可用之,然亦可弃之的活泛态度。这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与评价刘基,对于牵涉谶纬术数的其他文学史上人物的理解与评价,也颇资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基 谶纬术数 评价 儒家
下载PDF
元明之际的浙学走向--以刘基的理学思想为例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青云 张宏敏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7-133,159,共7页
研究元明之际思想家刘基的理学思想,可以为我们把握元明之际的"浙学"走向提供一个可供思考的案例。刘基理学思想的理论来源是两宋性理之学,其对濂、洛、关、闽之学均有继承与拓展,进而形成了具有自家特色的理气观。他的理气... 研究元明之际思想家刘基的理学思想,可以为我们把握元明之际的"浙学"走向提供一个可供思考的案例。刘基理学思想的理论来源是两宋性理之学,其对濂、洛、关、闽之学均有继承与拓展,进而形成了具有自家特色的理气观。他的理气观主要有两层涵义:一是传统文论关照之下的理气观,是谓"理明气足"的文学理论;一是针对宋元理学视域下宇宙生成论、哲学本体论意义而言,是谓哲学层面的"元气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学 刘基 理学 元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