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六堡工艺两个云南茶树品种加工茶叶的香气组分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董蕊 高斯婷 +6 位作者 周小慧 郑茂新 张丽君 杨雪怡 肖雪 李亚莉 周红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54-264,共11页
为揭示云南两个品种基于六堡茶工艺加工后的茶叶的香气成分,探讨较为合适制作六堡茶的茶树品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 Extraction and 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HS-SPME-... 为揭示云南两个品种基于六堡茶工艺加工后的茶叶的香气成分,探讨较为合适制作六堡茶的茶树品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 Extraction and 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结合相对香气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法分析云南两个品种茶叶渥堆发酵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共检测出152种挥发性成分,以醇类、酯类挥发性成分种类为主,以芳樟醇、月桂烯醇、壬醛、二氢猕猴桃内酯、亚麻酸甲酯和棕榈酸甲酯相对含量较高。ROAV贡献值分析结果显示:两个品种加工过程中主要香气贡献挥发性成分有19种,两个样品显著(P<0.05)贡献的香气化合物包括苯甲醇、癸醛、壬醛、α-紫罗酮、1-辛烯-3-醇、雪松醇、芳樟醇、反式-芳樟醇氧化物(呋喃型)。壬醛、癸醛、β-紫罗兰酮等3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云抗10号(Y6)陈香的形成具有较大贡献,α-雪松醇、长叶蒎烯、β-柏木烯、右旋萜二烯、α-紫罗酮等5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黑龙潭群体种(H6)陈香透参香的形成具有较大贡献。本研究从香气成分的角度明确了云抗10号、黑龙潭群体种均适合作为六堡茶原料,其中黑龙潭群体种在感官审评、关键香气成分种类和含量都高于云抗10号,因此黑龙潭群体种相较于云抗10号更适合做六堡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堡工艺 茶树品种 品质 香气成分 相对香气活度值
下载PDF
关于梧州市六堡茶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2
2
作者 区永纯 谢映华 甘伟红 《区域金融研究》 2010年第1期80-84,共5页
本文调查分析广西梧州六堡茶产业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积极探索金融资本向地方优势产业资本渗透的途径,有效形成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努力促进地方优势产业发展成为强势支柱产业。
关键词 六堡茶 优势产业发展 金融支持
下载PDF
七星六堡茶——一款传统六堡茶的制作
3
作者 陈伯昌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33-35,83,共4页
传统七星茶由纯手工制作,工艺复杂,总共有11个步骤,每一个环节都有特殊的工艺要求,对技术和经验的要求很高。七星茶干茶色样为特有的鱼钩形,油亮乌黑,紧结重如铁丁,条索细腻紧结无碎状,可闻到锅香、油香和花香。新茶味甘,滋味醇厚,有杯... 传统七星茶由纯手工制作,工艺复杂,总共有11个步骤,每一个环节都有特殊的工艺要求,对技术和经验的要求很高。七星茶干茶色样为特有的鱼钩形,油亮乌黑,紧结重如铁丁,条索细腻紧结无碎状,可闻到锅香、油香和花香。新茶味甘,滋味醇厚,有杯盖香,有微小涩味和苦味,但易转化甘甜,经几年的好环境存放,会产生六堡茶独特的槟榔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星灶 六堡茶 传统工艺 工艺 制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