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筑作为一种生涯——柳士英与夏昌世在喻家山麓的相遇 被引量:9
1
作者 冯江 《新建筑》 2013年第1期33-38,共6页
1953年,多位重要的建筑师为了武汉三校(即后来的华中工学院)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聚首于喻家山南麓,其中柳士英与夏昌世的设计理念相左,对新中国高等教育的理解也有所不同。上世纪20~30年代他们分别在日本和德国习得了建筑学,但在回到中... 1953年,多位重要的建筑师为了武汉三校(即后来的华中工学院)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聚首于喻家山南麓,其中柳士英与夏昌世的设计理念相左,对新中国高等教育的理解也有所不同。上世纪20~30年代他们分别在日本和德国习得了建筑学,但在回到中国之后的几十年里,又逐渐发展出各自的建筑理念。在两位先生屋顶形式之争中,华中工学院最早一批建筑很快便建成了,并成为新中国建筑史中弥足珍贵的遗产。通过这一段钩沉,讲述了两位建筑师从习得的建筑学到人生的建筑学的转变过程,从而认为有必要重新理解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及其作品,应辩证看待习得的建筑学与人生的建筑学共同构成的复杂建筑生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士英 夏昌世 华中工学院校园 习得的建筑学 生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