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刘亮程小说的空间叙事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凯丽 张凡 《伊犁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50-55,78,共7页
作家刘亮程的小说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多重的审美维度和文化内涵。将刘亮程的小说置于空间叙事学这一层面进行审视与阐发,重点从小说空间叙事的意象化、仪式化、梦幻化和孤独化四个方面来深入分析刘亮程小说中空间意象的象征内涵及空间... 作家刘亮程的小说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多重的审美维度和文化内涵。将刘亮程的小说置于空间叙事学这一层面进行审视与阐发,重点从小说空间叙事的意象化、仪式化、梦幻化和孤独化四个方面来深入分析刘亮程小说中空间意象的象征内涵及空间叙事的生成特征,从而揭示作家刘亮程在探索文化书写与地域建构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亮程小说 空间叙事 空间意象 梦幻化叙事
下载PDF
论刘亮程作品中“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 被引量:1
2
作者 叶继群 杨钦增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117-124,共8页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关涉人与自然关系的核心思想,是指导当代生态创作的思想基础。刘亮程作品中体现的“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包括人与自然共生的整体观,人与万物生命的动态交融及人与自然繁荣的存在观三个层次。人与万物平等...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关涉人与自然关系的核心思想,是指导当代生态创作的思想基础。刘亮程作品中体现的“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包括人与自然共生的整体观,人与万物生命的动态交融及人与自然繁荣的存在观三个层次。人与万物平等、感知、亲和的生命交融中,指向了一个人与万物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生态整体,实现从认识论层面生态整体的探讨和存在论层面人与自然繁荣的生态建构。对现代人生态自我的塑造和社会生态文明的反思与助力,彰显了作家面对社会发展的责任意识和问题意识。其作品既发展了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的有利因素,促进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又契合当代生态存在论中“人—自然—社会”系统整体繁荣的生态思想,有着独特的美学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亮程 天人合一 整体观 生命交融 生态观
下载PDF
刘亮程研究综述(2009-2023)
3
作者 何家辉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66-72,共7页
自1999年《天涯》杂志推出“刘亮程散文专辑”以来,刘亮程散文经历了一个由研究热到回归平静的过程,但散文研究以及之后长篇小说研究的热度一直不减。从2009年到至今,在国内外有关刘亮程创作研究的文章中,根据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大致分... 自1999年《天涯》杂志推出“刘亮程散文专辑”以来,刘亮程散文经历了一个由研究热到回归平静的过程,但散文研究以及之后长篇小说研究的热度一直不减。从2009年到至今,在国内外有关刘亮程创作研究的文章中,根据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大致分类,研究者多集中于从文本细读视角,中外作家作品比较视角以及多元学科交叉视角出发进行解读,以此来全面深入地了解刘亮程及其文学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亮程 生命 意象 乡土世界
下载PDF
从《一个人的村庄》看刘亮程对生命与精神的哲思
4
作者 王晓侠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88-91,共4页
刘亮程在《一个人的村庄》中描绘了西部山村黄沙梁的荒凉与静谧,在村庄意象中隐喻出其对生命荒凉的恐惧。在“故土”空间结构中,作者为荒芜而焦虑,体现出对生命与精神的一种哲思,这种哲思的起点是村庄即将崩溃,人的精神又时刻处于“流... 刘亮程在《一个人的村庄》中描绘了西部山村黄沙梁的荒凉与静谧,在村庄意象中隐喻出其对生命荒凉的恐惧。在“故土”空间结构中,作者为荒芜而焦虑,体现出对生命与精神的一种哲思,这种哲思的起点是村庄即将崩溃,人的精神又时刻处于“流浪”状态。刘亮程在想象中不断追寻心灵的栖息地,引发人们对生与死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亮程 一个人的村庄 生命 精神 情感意向
下载PDF
现代性境遇下的刘亮程散文 被引量:2
5
作者 胡新华 王敏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2期130-134,共5页
从《一个人的村庄》到获得鲁迅文学奖的《在新疆》,刘亮程勾勒了不同的乡村生活情状,实现了从个体孤独体验书写到群体生活心理揭示的扩展过程。这实质上均指涉着新疆乡村在现代性境遇下的不同生活情状和个体与群体的生存体验,更突出了... 从《一个人的村庄》到获得鲁迅文学奖的《在新疆》,刘亮程勾勒了不同的乡村生活情状,实现了从个体孤独体验书写到群体生活心理揭示的扩展过程。这实质上均指涉着新疆乡村在现代性境遇下的不同生活情状和个体与群体的生存体验,更突出了新疆的乡村之变,有着文学社会学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亮程 现代性 移民 体验
下载PDF
刘亮程散文中的“慢”哲学——以《一个人的村庄》为例 被引量:6
6
作者 黄增喜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5年第2期83-88,共6页
刘亮程的散文创作中蕴含着一种引人注目的"慢"哲学。基于对时空和死亡的体悟,这种"慢"哲学认为,"进步"观念导致了个体存在的焦虑与生命意义的迷失;现代人追求的进步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往往是以令人难以... 刘亮程的散文创作中蕴含着一种引人注目的"慢"哲学。基于对时空和死亡的体悟,这种"慢"哲学认为,"进步"观念导致了个体存在的焦虑与生命意义的迷失;现代人追求的进步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往往是以令人难以忍受的损失为代价的;唯有减缓速度,让生命慢下来,才能取得人与自我、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解,进而重新确证生命的价值。此外,"慢"哲学还对当代文学创作中的发展观念构成了有力的质疑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亮程散文 “慢”哲学 生命意义
下载PDF
关于村庄的非诗情画意的“诗意”写作姿态及其他——刘亮程散文论 被引量:9
7
作者 张国龙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0-103,共4页
自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出版后,刘亮程被誉为"中国20世纪最后一位散文家"。围绕其作品展开的争鸣蔚为大观,形成了"刘亮程现象"。争鸣的关键词为"诗意的乡村"、"乡村哲学家"和"乡村神话&... 自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出版后,刘亮程被誉为"中国20世纪最后一位散文家"。围绕其作品展开的争鸣蔚为大观,形成了"刘亮程现象"。争鸣的关键词为"诗意的乡村"、"乡村哲学家"和"乡村神话"等。本文从"叙事策略——非诗情画意的乡关心境,及形而上言说村庄的诗意姿态"、"无处不在的生命意识"和"性描写——旺盛的生命张力与粗鄙、无聊"等方面,试图对刘亮程散文予以全面、客观、公正的评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亮程散文 村庄 诗意 生命意识 性描写
下载PDF
浅论刘亮程散文中的生态美学意蕴 被引量:3
8
作者 和谈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1期141-144,共4页
在新疆作家的作品中,表达对自然界生命的亲近感和平等感是潜意识的产物,不需要任何假饰,蕴含着浓厚的生态美学意蕴。新疆本土散文作家刘亮程把观照者、观照物与创作主体融为一体,用拟人化的叙事手法赋予了动植物以人的思想意识,运用内... 在新疆作家的作品中,表达对自然界生命的亲近感和平等感是潜意识的产物,不需要任何假饰,蕴含着浓厚的生态美学意蕴。新疆本土散文作家刘亮程把观照者、观照物与创作主体融为一体,用拟人化的叙事手法赋予了动植物以人的思想意识,运用内视角的叙事方式,把自己幻化成他所观照的事物,再现了一个和谐纯美的生态村庄,同时也隐括出自然生命的哲学辩证思想,显现了自然圆融的生态美学意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亮程 散文 生态美学 拟人化 内视角叙事
下载PDF
理想主义散文作家群落创作论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谷海慧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9-173,共5页
回顾20世纪90年代的散文创作,在史铁生终极的人间关怀、周涛不泯的英雄梦想、张承志极端的刺客精神,以及张炜与刘亮程的“故地”情结中,一个颇具阵势的理想主义散文作家群落形成了。因创作主体强烈的鼓呼意识,他们的散文不适合仅作为纯... 回顾20世纪90年代的散文创作,在史铁生终极的人间关怀、周涛不泯的英雄梦想、张承志极端的刺客精神,以及张炜与刘亮程的“故地”情结中,一个颇具阵势的理想主义散文作家群落形成了。因创作主体强烈的鼓呼意识,他们的散文不适合仅作为纯文学文本来赏析,而更适合被置于当下文化语境中去解读,并在这种语境中尤见可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主义 史铁生 周涛 张承志 张炜 刘亮程
下载PDF
生态与生活——对刘亮程部分散文的生态批评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新华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71-74,共4页
该文拟以生态批评的范式对刘亮程的某些散文进行解读,以自然写作为分析之纬,勾勒出散文中的生态精神;以场所及场所意识为解读之经,深入探讨村庄生态系统于人之重。
关键词 刘亮程 生态批评 自然写作 场所意识
下载PDF
慢,作为自然的节律——论刘亮程散文的生态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增喜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52-58,共7页
刘亮程散文对文明、自然与时间三者关系的独特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慢"的哲学,与当代生态哲学思考存在着诸多契合。他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矛盾性认识,一方面体现了恢复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努力与可能,另一方面则肯定了自... 刘亮程散文对文明、自然与时间三者关系的独特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慢"的哲学,与当代生态哲学思考存在着诸多契合。他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矛盾性认识,一方面体现了恢复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努力与可能,另一方面则肯定了自然的复杂性,以及人认识、融入自然的限度。他的思考植根于中国传统思想与文化,或可对当代西方生态哲学、生态批评中若干争议的澄清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亮程 “慢”的哲学 自然的节律 共时化 人与自然
下载PDF
土地的思念与回归——解读刘亮程散文中的农民叙述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飞伶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86-90,共5页
《一个人的村庄》是刘亮程的散文集,也是他散文所经营的一个意象。“一个人的村庄”,是人的一种生存心境,是“城市”对“土地”的一种思念,这种思念是在现实的城乡互为参照下所产生的,是人类社会在城市化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对回归大自然... 《一个人的村庄》是刘亮程的散文集,也是他散文所经营的一个意象。“一个人的村庄”,是人的一种生存心境,是“城市”对“土地”的一种思念,这种思念是在现实的城乡互为参照下所产生的,是人类社会在城市化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对回归大自然的一种人性呼吁,是对“天人合一”的诗意存在的一种向往;他旨在呼吁我们不能抛下土地不管,那里是我们最终的家园,它不能被荒落,否则我们将成为永远的无家可归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亮程 一个人的村庄 农民 家园
下载PDF
苇岸、刘亮程散文创作同异比较
13
作者 刘涵华 《莆田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68-71,共4页
苇岸和刘亮程的散文创作都着眼于延续了几千年的农业文明,着眼于农业文明面向现代性时所发生的转化,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转化着的农业文明所养育的灵魂。其中刘亮程以民间改造过的老庄思想为主要源泉;苇岸则受西方20世纪哲学影响... 苇岸和刘亮程的散文创作都着眼于延续了几千年的农业文明,着眼于农业文明面向现代性时所发生的转化,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转化着的农业文明所养育的灵魂。其中刘亮程以民间改造过的老庄思想为主要源泉;苇岸则受西方20世纪哲学影响较大。同时,两者都具有诗性因素,但刘亮程注重表现人置身现实生活时的欲望与感受,苇岸则高度关注人类灵魂的纯洁,将现世生活欲望压抑到最低点。他们的创作延续了五四以来的乡土散文传统,并对当代散文的创作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苇岸 刘亮程 散文 创作 农业文明
下载PDF
刘亮程小说《捎话》的动物叙事探析
14
作者 纪兰香 《嘉兴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70-75,共6页
在《捎话》中,动物成为故事主角,动物视角成为小说叙事的主要视角,动物成为推动小说叙事和情节发展的重要力量。从叙事视角而言,小说从他物和旅行者双重视角来呈现人世;从对叙事开拓的角度而言,小说在声音叙事、叙事空间方面都有新的突... 在《捎话》中,动物成为故事主角,动物视角成为小说叙事的主要视角,动物成为推动小说叙事和情节发展的重要力量。从叙事视角而言,小说从他物和旅行者双重视角来呈现人世;从对叙事开拓的角度而言,小说在声音叙事、叙事空间方面都有新的突破。从艺术价值角度而言,可以归纳为三点:虚构中呈现万物有灵、对比中彰显创作题旨、荒诞中蕴含哲理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亮程 《捎话》 动物叙事
下载PDF
刘亮程的生态存在论意义
15
作者 白浩 《励耘学刊》 2015年第2期147-169,共23页
刘亮程之于当代文坛的首要意义在于自然人主体的出现,其乡村哲学的神话是对现代性神话的戳破和反思,他的自然人具有看似反现代性,但实质却具拯救现代性的功效。“一个人的村庄”中,面对人的世界的枯竭与荒凉,物的丰富与生机拯救了... 刘亮程之于当代文坛的首要意义在于自然人主体的出现,其乡村哲学的神话是对现代性神话的戳破和反思,他的自然人具有看似反现代性,但实质却具拯救现代性的功效。“一个人的村庄”中,面对人的世界的枯竭与荒凉,物的丰富与生机拯救了人,在物的生机与人的荒凉对比中,面对主客二分、天人相抗的现代性文化建立起一个道法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生态存在论哲学世界,一个天人合一、主客交融的传统审美境界。考虑到从诗到散文,再到小说的文体变迁历程,才能有效理解这个“闲人”刘亮程修炼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亮程 生态存在论 乡村哲学
下载PDF
从语言层面看刘亮程《凿空》的乡村表意系统
16
作者 马桂君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92-96,共5页
写作主体与现实的位置关系及相应的认知观念决定了文本语言的走向。刘亮程从自己与乡村"在而且属于"的位置关系出发,用乡村的语言言说乡村本真的生命体验,在长篇小说《凿空》中形成了独特的乡村表意系统,即以乡村生活要素为材... 写作主体与现实的位置关系及相应的认知观念决定了文本语言的走向。刘亮程从自己与乡村"在而且属于"的位置关系出发,用乡村的语言言说乡村本真的生命体验,在长篇小说《凿空》中形成了独特的乡村表意系统,即以乡村生活要素为材料,以乡村生活经验方式组织,通过感官融合和视点切换的功能,用原生性语言代替既成话语表达,将生命和乡土在本体性层面进行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凿空》 刘亮程 乡村表意系统 语言 乡土
下载PDF
一个人的村庄——刘亮程乡土散文散论
17
作者 沈艺虹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41-43,共3页
刘亮程笔下的村庄是他的生命之根,是他观察世界的起点和方式,他对日常岁月诗意的感悟使单调、平凡、琐碎的农村生活变得灿烂多姿。但刘亮程过于沉浸在乡村宁静与诗意的抒写中,常常忽略了乡村固有的愚昧和简陋,他对都市文化的拒绝与恐惧... 刘亮程笔下的村庄是他的生命之根,是他观察世界的起点和方式,他对日常岁月诗意的感悟使单调、平凡、琐碎的农村生活变得灿烂多姿。但刘亮程过于沉浸在乡村宁静与诗意的抒写中,常常忽略了乡村固有的愚昧和简陋,他对都市文化的拒绝与恐惧、批判与嘲弄,其实暴露了作者生活经历、知识结构、学养性情和文化理念的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亮程 村庄 拒绝都市
下载PDF
挖掘日常生活的神性——刘亮程创作论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硕 张栋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2期135-141,共7页
在刘亮程的系统创作中,存在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创作特征,而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发掘神性,则是刘亮程创作的主要特色。对神性的发现基于作家的日常生活经验与更具神话倾向的思维特征,而神性发掘则借助作家的创作实践,于文本中再创造一个... 在刘亮程的系统创作中,存在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创作特征,而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发掘神性,则是刘亮程创作的主要特色。对神性的发现基于作家的日常生活经验与更具神话倾向的思维特征,而神性发掘则借助作家的创作实践,于文本中再创造一个审美化的现实世界。通过探讨日常之梦发掘时间的意义,通过对驴、坎土曼等俗世事物的表现展示由之延伸的神圣空间,乃至通过人对宗教的情感认知与实践活动来深刻描摹人性,日常生活中的神性面目得到全面地展示。刘亮程神性探寻书写的最终目的,是召唤一种自然的生命状态与生活态度,从而与现实生活中的驳杂、无聊隔离开来,最终实现一种更具艺术特性的、诗化的日常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亮程 日常生活 神性 梦境 俗世事物
下载PDF
简析散文《一个人的村庄》的家园孤独意境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雯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78-80,共3页
刘亮程的散文《一个人的村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他自己的感情以及对村庄的热爱。虽然写的是一个人的村庄,但也包含了他所有的感情。与其说刘亮程写的是村庄,不如说是他用在村庄中的感受与视野,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刘亮程为我们展现了现... 刘亮程的散文《一个人的村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他自己的感情以及对村庄的热爱。虽然写的是一个人的村庄,但也包含了他所有的感情。与其说刘亮程写的是村庄,不如说是他用在村庄中的感受与视野,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刘亮程为我们展现了现代文明中精神的匮乏,告诉我们乡村文学也是一种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 家园孤独
下载PDF
回归自然与逃避都市——叶尔克西与刘亮程散文创作的相似性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陶思莉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0-12,共3页
将哈萨克族作家叶尔克西的《永生羊》和汉族作家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这两本散文集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两位作家都在琐碎的事物中阐发了大道理,在平凡的生活中表达了对生死的独特看法,并诉说了回归自然和逃避都市的心声。
关键词 叶尔克西 刘亮程 散文创作 对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