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的偏颇看刘勰文艺思想的保守成分 被引量:7
1
作者 赵树功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105-107,共3页
刘勰“情以物兴 ,故义必明雅”的观点 ,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 ,由此带来的是他对晋宋之际一些新的文学现象在关注时的偏见。
关键词 文心雕龙 辨析
下载PDF
文心雕龙宗经篇疏释 被引量:2
2
作者 莫恒全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65-68,共4页
刘勰提倡“宗经” ,并不是推崇和宣扬儒家思想 ,而是提倡学习儒家经典著作中所体现的文章写作的各种表达方式和技巧 ,写出既有充实内容又有生动表达技巧的有补于世的好文章 ,以抵制当时愈演愈烈的浮华文风。儒家五经在文章写作上表现方... 刘勰提倡“宗经” ,并不是推崇和宣扬儒家思想 ,而是提倡学习儒家经典著作中所体现的文章写作的各种表达方式和技巧 ,写出既有充实内容又有生动表达技巧的有补于世的好文章 ,以抵制当时愈演愈烈的浮华文风。儒家五经在文章写作上表现方法齐全 ,艺术技巧多样 ,文体类别兼备 ,源远流长 ,这是刘勰把它奉为文章写作典范的理由和根据。“六义说”是刘勰主张宗经而在文章写作方面所要遵循的原则和标准 ,是刘勰对文章写作理论的贡献。它对于现代各种体裁的文章写作 ,仍不失理论指导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勰 宗经 文章写作 文心雕龙 为文 浮华 艺术技巧 文风 表达技巧 生动
下载PDF
《文心雕龙》声律论对格律诗文制式形成的作用与影响(上) 被引量:1
3
作者 祝诚 江慰庐 《镇江高专学报》 2002年第2期3-7,共5页
论文在概括论述刘勰以前及齐梁时人对诗、骈中声律的认识和运用的基础上 ,全面地分析了《文心雕龙》声律论对诗、骈内声律运用的革新性、拓展性见解 ,并以《文心雕龙·声律》等篇的写作实践为依据 ,深入探讨了刘勰《文心雕龙》声律... 论文在概括论述刘勰以前及齐梁时人对诗、骈中声律的认识和运用的基础上 ,全面地分析了《文心雕龙》声律论对诗、骈内声律运用的革新性、拓展性见解 ,并以《文心雕龙·声律》等篇的写作实践为依据 ,深入探讨了刘勰《文心雕龙》声律论尤其是“浮切相调、飞沉交错”说对后世格律诗文制式形成的导向、定位作用与深远、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声律论 格律诗 格律文 制式 骈文 刘勰 文学评论
下载PDF
《文心雕龙》声律论对格律诗文制式形成的作用与影响(下) 被引量:1
4
作者 祝诚 江慰庐 《镇江高专学报》 2002年第3期3-8,共6页
论文在概括论述刘勰以前及齐梁时人对诗、骈中声律的认识和运用的基础上 ,全面地分析了《文心雕龙》声律论对诗、骈内声律运用的革新性、拓展性见解 ,并以《文心雕龙·声律》等篇的写作实践为依据 ,深入探讨了刘勰《文心雕龙》声律... 论文在概括论述刘勰以前及齐梁时人对诗、骈中声律的认识和运用的基础上 ,全面地分析了《文心雕龙》声律论对诗、骈内声律运用的革新性、拓展性见解 ,并以《文心雕龙·声律》等篇的写作实践为依据 ,深入探讨了刘勰《文心雕龙》声律论尤其是“浮切相调、飞沉交错”说对后世格律诗文制式形成的导向、定位作用与深远、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声律论 格律诗 刘勰 制式 格律文 文学评论
下载PDF
刘勰《文心雕龙》的汉乐府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赵明正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1-54,共4页
刘勰《文心雕龙·乐府篇》是“乐府史”研究的开山之作。刘勰从诗旨和诗艺的双重标准出发,确立了“雅义丽辞”的歌辞观,对汉乐府持否定态度。刘勰还从正统乐教观出发,崇雅斥郑,确立了“雅正平和”的乐曲观,对汉乐府进行了严苛的批... 刘勰《文心雕龙·乐府篇》是“乐府史”研究的开山之作。刘勰从诗旨和诗艺的双重标准出发,确立了“雅义丽辞”的歌辞观,对汉乐府持否定态度。刘勰还从正统乐教观出发,崇雅斥郑,确立了“雅正平和”的乐曲观,对汉乐府进行了严苛的批评。刘勰诗、乐分论,“乐府观”较正统,“诗歌观”却较为新变。刘勰持论在诗、声两方面都显得过于严苛,但其“务塞淫滥”的宗旨对当时诗坛的绮艳之风有针对意义,开创之功也不可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勰 《文心雕龙》 汉乐府
下载PDF
浅谈魏晋南北朝意境理论的生成——以刘勰《文心雕龙》之“意象”观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车孟杰 《韶关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19-24,共6页
"意象"和"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两个重要范畴。魏晋南北朝时期,刘勰在总结前人对"言"、"象"、"意"关系的哲学讨论和文学艺术创作实践的基础上,在《文心雕龙》中首次提出了具有美学... "意象"和"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两个重要范畴。魏晋南北朝时期,刘勰在总结前人对"言"、"象"、"意"关系的哲学讨论和文学艺术创作实践的基础上,在《文心雕龙》中首次提出了具有美学意义上的"意象"观点。刘勰的"意象"观不仅丰富了前人"意象"理论的内涵,也开了魏晋南北朝讨论"意境"理论的先河,并为促进中国古典"意境"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 意境 刘勰 《文心雕龙》
下载PDF
道教生命哲学与刘勰的养气说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清之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108-111,共4页
汉魏六朝是道教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也是道教理论的草创期。刘勰虽然“崇佛抑道”,但他并没有全盘否定道教理论。相反,由于借助了道教生命哲学这一独特的视角,刘勰洞察到文学创作与作家的“神”“气”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创造性地提出“... 汉魏六朝是道教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也是道教理论的草创期。刘勰虽然“崇佛抑道”,但他并没有全盘否定道教理论。相反,由于借助了道教生命哲学这一独特的视角,刘勰洞察到文学创作与作家的“神”“气”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创造性地提出“养气”说,这是他对文学理论的一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 生命哲学 刘勰 文心雕龙 养气说
下载PDF
从《文心雕龙》对陈琳的评价看刘勰文学批评观的局限性 被引量:1
8
作者 郑晓霞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5期58-60,共3页
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文心雕龙》无疑是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无论是思想上,艺术上都达到了极高峰。本文试图从它对建安时代的重要作家之一陈琳的论述中探讨其基于时代的局限性和不足。
关键词 《文心雕龙》 刘勰 陈琳
下载PDF
“隐秀”释义 被引量:2
9
作者 成迅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37-39,共3页
元至正本刘勰《文心雕龙·隐秀》篇,原文无缺,其文语意已足,无需补述。此本刻工漏刻一字,为"朔风动秋草,边马有归心"中的"朔"字。宋人张戒《岁寒堂诗话》所引二语应为张戒自己所理解隐秀之意,非《隐秀》篇原文... 元至正本刘勰《文心雕龙·隐秀》篇,原文无缺,其文语意已足,无需补述。此本刻工漏刻一字,为"朔风动秋草,边马有归心"中的"朔"字。宋人张戒《岁寒堂诗话》所引二语应为张戒自己所理解隐秀之意,非《隐秀》篇原文,这是古今引文中常见的现象,"隐秀"一词不是并列的单纯词,而是联合结构的合成词。《文心雕龙》除文体论部分外没有用并列的单纯词作文章题目的例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勰 文心雕龙 隐秀
下载PDF
《文心雕龙》的思维方式局限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炫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18-31,共14页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发展与改造问题 ,是当前文艺理论界的热点话题之一。《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文论的瑰宝 ,其研究成果也已丰厚 ,但如何以当代文学问题为视野对之进行反思 ,或可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本组文章组织高校文艺学专业的博导...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发展与改造问题 ,是当前文艺理论界的热点话题之一。《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文论的瑰宝 ,其研究成果也已丰厚 ,但如何以当代文学问题为视野对之进行反思 ,或可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本组文章组织高校文艺学专业的博导和博士生 ,对此进行初步探讨 ,以期引发更多更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思维方式 传统文论 儒家 刘勰
下载PDF
从《文心雕龙》看礼乐文化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建构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玉纯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7年第1期124-128,共5页
以《文心雕龙》为例,分析古代礼乐制度和文化对古代文学理论建构的影响。阐述其围绕社会等级观念,以约束人的感情、维护统治稳定为目的,以文学艺术为手段,通过其感染力影响人,并逐渐衍生出文质相称、尚雅等文学批评标准。说明礼乐文化... 以《文心雕龙》为例,分析古代礼乐制度和文化对古代文学理论建构的影响。阐述其围绕社会等级观念,以约束人的感情、维护统治稳定为目的,以文学艺术为手段,通过其感染力影响人,并逐渐衍生出文质相称、尚雅等文学批评标准。说明礼乐文化作为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基础和组成部分,对古代文学理论的建构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乐文化 等级观念 《文心雕龙》 刘勰
下载PDF
应用写作并不一概拒绝文学手法——刘勰哀祭文写作理论的启示 被引量:2
12
作者 莫恒全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21-125,共5页
哀祭文作为应用文的一大类别,它在材料的选择、感情的抒发以及语言运用等方面,都或多或少地采用了一些文学的表现手法,体现了其它应用文体所不具有的特殊要求。从哀祭文写作的特殊性,可以推知应用写作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刘勰的哀祭文写... 哀祭文作为应用文的一大类别,它在材料的选择、感情的抒发以及语言运用等方面,都或多或少地采用了一些文学的表现手法,体现了其它应用文体所不具有的特殊要求。从哀祭文写作的特殊性,可以推知应用写作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刘勰的哀祭文写作理论给我们一个极其重要的启示:尽管应用文都具有实用的功能,但由于适用于不同的场合,体现不同的目的,因而需要或"全任质素"或"杂用文绮"的写法。一句话,应用写作并不一概拒绝文学的手法!把应用文一概视为"简易通俗",这是未能深入地认识应用文写作规律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勰 文心雕龙 哀祭文 应用文 应用写作
下载PDF
《文心雕龙·隐秀篇》言意观解析
13
作者 岳爱华 姜一 《运城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7-9,共3页
《文心雕龙.隐秀篇》"隐"与"秀"二者是辩证统一的独立美学范畴,是刘勰对创作中外在形式与内在意蕴统一性的深刻思辨认识。《隐秀》致力于解决文学活动中的言意矛盾、探讨文学创作的规律,通过"隐"、"... 《文心雕龙.隐秀篇》"隐"与"秀"二者是辩证统一的独立美学范畴,是刘勰对创作中外在形式与内在意蕴统一性的深刻思辨认识。《隐秀》致力于解决文学活动中的言意矛盾、探讨文学创作的规律,通过"隐"、"秀"的相契相协,文学创作就能够做到更好的依言达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勰 文心雕龙 隐秀 言意
下载PDF
刘勰“风骨”理论通诠
14
作者 高玉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94-98,共5页
现代文艺理论体系及其标准是造成风骨概念混乱的根源。“风骨”不是一个概念 ,而是两个概念 ,现代文艺理论体系中没有与之相对应的概念。大致来说 ,“风”指的是作家创作过程中的一种特质 ;“骨”
关键词 刘勰 《文心雕龙》 风骨
下载PDF
析《文心雕龙》论述文理对自然之理的借用
15
作者 黄仲山 《天中学刊》 2008年第1期71-73,共3页
《文心雕龙》在论述文理时,借用了大量自然山川风物的现象和规律,这些对自然之理的描状在《文心雕龙》的论述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借用可以在中国哲学"天人合一"等观念中找到理论基础,对后世文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刘勰 《文心雕龙》 自然之理 行文之理
下载PDF
引史失实 论理不周——《文心雕龙·知音篇》商榷
16
作者 乔守春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46-49,共4页
作为《文心雕龙》中的名篇,《知音》一直备受推崇、好评如潮。然其亦有可商之处:一是史实的引用不够准确,对所要说明的观点不能充分论证,有的还与原文材料不相一致;更有甚者,主观臆度,望文生义。二是理论的阐述不够成熟、周密,对因古代... 作为《文心雕龙》中的名篇,《知音》一直备受推崇、好评如潮。然其亦有可商之处:一是史实的引用不够准确,对所要说明的观点不能充分论证,有的还与原文材料不相一致;更有甚者,主观臆度,望文生义。二是理论的阐述不够成熟、周密,对因古代文人文化心理的超前而造成的知音难觅这一现象认识不足,"平理若衡"的追求过于绝对,也没有认识到文学鉴赏、批评具有意识形态评价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刘勰 知音 商榷
下载PDF
《史通》“亡篇”说献疑
17
作者 张固也 徐伟连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58-64,共7页
所谓《史通》有几个"亡篇"的说法,与史传记载不相符合,且自相矛盾之处颇多。这些篇名内涵丰富,关联甚广,在书内其他各篇多已有所论述,没有必要别撰单篇。晚唐柳璨著书,逐篇批驳《史通》,共四十九篇,则《史通》篇数亦应相同。... 所谓《史通》有几个"亡篇"的说法,与史传记载不相符合,且自相矛盾之处颇多。这些篇名内涵丰富,关联甚广,在书内其他各篇多已有所论述,没有必要别撰单篇。晚唐柳璨著书,逐篇批驳《史通》,共四十九篇,则《史通》篇数亦应相同。刘知幾之著《史通》四十九篇,不多不少,这是在刻意模拟《文心雕龙》,用刘勰的话来说,即"其为文用四十九篇而已"。因此,《史通》不可能另有"亡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知幾 《史通》 亡篇 刘勰 《文心雕龙》
下载PDF
从《文心雕龙》看檄文文体特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榕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1年第2期66-68,共3页
檄文是我国古代一种军事文书,刘勰在《文心雕龙.檄移篇》中对其起源、文体特征等,都做了归纳和阐述。具体说来,檄文的功用是声讨罪责,晓谕臣民;风格是先声夺人,威震雷电。它书于木简,简短精要;颇具号召性和煽动性;也具有公开性和传播性... 檄文是我国古代一种军事文书,刘勰在《文心雕龙.檄移篇》中对其起源、文体特征等,都做了归纳和阐述。具体说来,檄文的功用是声讨罪责,晓谕臣民;风格是先声夺人,威震雷电。它书于木简,简短精要;颇具号召性和煽动性;也具有公开性和传播性等特点。此外,檄文对后代影响久远,名家辈出,名作纷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勰 《文心雕龙》 檄文
下载PDF
《文心雕龙》之“博”探究
19
作者 吴明明 吴建民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116-121,共6页
在中国古代文论体系中"博"是一个重要概念,历代文论都不乏关于"博"的深刻论述及不懈追求。《文心雕龙》作为我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的不朽之作,其中也有大量涉"博"字句,如"博练""博观"... 在中国古代文论体系中"博"是一个重要概念,历代文论都不乏关于"博"的深刻论述及不懈追求。《文心雕龙》作为我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的不朽之作,其中也有大量涉"博"字句,如"博练""博观"等,是在显性层面显现刘勰对"博"创造性的生发;而在隐性层面,《文心雕龙》的理论建构、思想资源无一不体现了"博"的渗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勰 文心雕龙
下载PDF
从《文心雕龙》看刘勰的文人观
20
作者 李桂芹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93-96,共4页
本文对刘勰的文人观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文人"才性"论,文人修养论,文人品行论。根据刘勰的思想和所处时代的社会文化阐述其文人观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 《文心雕龙》 刘勰 才性 修养 品行 文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