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个保守者的思想转变与坚守——《英轺私记》中刘锡鸿的科学观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娟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21-225,共5页
作为一个保守者,刘锡鸿在历史研究中总是处于被批判的境况。抛除刘锡鸿反对洋务的保守观点,认真研读这位首批驻英大使的出使日志《英轺私记》,我们可以发现刘锡鸿对科学发展的额外关注。这本日志为我们呈现了当时英国科学教育发展的基... 作为一个保守者,刘锡鸿在历史研究中总是处于被批判的境况。抛除刘锡鸿反对洋务的保守观点,认真研读这位首批驻英大使的出使日志《英轺私记》,我们可以发现刘锡鸿对科学发展的额外关注。这本日志为我们呈现了当时英国科学教育发展的基本面貌,也展现了面对西方文化的质疑时,一个儒者是如何寻求和坚守本土文化精神价值的历程。通过分析刘锡鸿在英国期间科学思想的转变与坚持,可以从中理解当时大多数儒家知识分子在面对中西文化冲突时的内心感受和理性思考的逻辑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锡鸿 《英轺私记》 科学观
下载PDF
中国首任驻德使节刘锡鸿 被引量:1
2
作者 贾熟村 《怀化学院学报》 2007年第10期33-36,共4页
刘锡鸿坚持尊王攘夷,重本抑末的儒家学说,受到清流派李鸿藻等人的赏识,使他得为驻英副使,驻德正使。排斥洋务派李鸿章、郭嵩焘等,一再加以弹劾。不懂得文化可以交流,共同进步。他的观念,落后于不断前进的时代潮流,终被时代所淘汰。
关键词 刘锡鸿 郭嵩焘 李鸿藻 李鸿章 清流派 洋务派
下载PDF
略论刘锡鸿守旧思想的成因及特点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立胜 《德州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69-71,共3页
受以程朱理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刘锡鸿和倭仁、李鸿藻等晚清守旧派守旧的历史根源和共性原因,个人性格气质等心理特征、所受教育以及攀援守旧派等因素的影响是刘锡鸿成为典型的守旧派的自身原因,以中国国情的特殊论为理论基础,... 受以程朱理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刘锡鸿和倭仁、李鸿藻等晚清守旧派守旧的历史根源和共性原因,个人性格气质等心理特征、所受教育以及攀援守旧派等因素的影响是刘锡鸿成为典型的守旧派的自身原因,以中国国情的特殊论为理论基础,以清议为手段,以恪守传统文化为宗旨,善变,虚实兼备,构成了刘锡鸿守旧思想的基本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锡鸿 守旧思想 晚清守旧派
下载PDF
论刘锡鸿的守旧思想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立胜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29-33,共5页
刘锡鸿的思想主要表现为:在思想文化上固守程朱理学和“夷夏之防”,在政治上固守“为政以德”和君主专制制度,在经济上固守以农为本、重农抑商。受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刘锡鸿和倭仁、李鸿藻等晚清守旧派守旧的共性... 刘锡鸿的思想主要表现为:在思想文化上固守程朱理学和“夷夏之防”,在政治上固守“为政以德”和君主专制制度,在经济上固守以农为本、重农抑商。受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刘锡鸿和倭仁、李鸿藻等晚清守旧派守旧的共性原因;个人性格气质等心理特征、所受教育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是刘锡鸿成为典型守旧派的自身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锡鸿 守旧思想 晚清守旧派
下载PDF
邛关九折无平路 江水双源有急流——郭嵩焘与刘锡鸿纷争的考察
5
作者 张生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03年第4期83-86,共4页
郭嵩焘与刘锡鸿之间的矛盾与纷争,各种近代史著述均有论及。笔者认为郭、刘二人分歧中性格冲突是主要的。嵩焘之弟昆焘亦有言曰:“度家兄情性,终非能作自了汉者。独其平日待人以诚,而不甚鉴别,常恐为人所误,须得良友辅之乃妙,细思而未... 郭嵩焘与刘锡鸿之间的矛盾与纷争,各种近代史著述均有论及。笔者认为郭、刘二人分歧中性格冲突是主要的。嵩焘之弟昆焘亦有言曰:“度家兄情性,终非能作自了汉者。独其平日待人以诚,而不甚鉴别,常恐为人所误,须得良友辅之乃妙,细思而未得其人也。”此言可谓郭、刘二人矛盾的恰当注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嵩焘 刘锡鸿 性格冲突 清朝 历史人物
下载PDF
进步与保守的超越:刘锡鸿政治思想及其儒学基础新探
6
作者 刘富民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57-59,82,共4页
刘锡鸿是晚清第一批出使英国的外交官之一。他在洋务运动时期作为一个儒家士大夫目睹了英国政治的状况,这推动他对中国政治问题做进一步反思。以往研究在“进步—保守”框架引导之下,或认为刘锡鸿是一个保守思想家,或认为他的思想内涵... 刘锡鸿是晚清第一批出使英国的外交官之一。他在洋务运动时期作为一个儒家士大夫目睹了英国政治的状况,这推动他对中国政治问题做进一步反思。以往研究在“进步—保守”框架引导之下,或认为刘锡鸿是一个保守思想家,或认为他的思想内涵保存了支持洋务的进步性而与中国专制的保守性思想相矛盾冲突。但从刘锡鸿对中英政治时状的理解以及清代儒学的视角出发可以看到,刘锡鸿对洋务运动的支持与反对两种意见并非是矛盾的,而是他在儒家思想与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做出的理性判断。并且,以刘锡鸿为代表的儒家士大夫的政治思想为后来的救亡思潮酝酿了思想的萌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锡鸿 矛盾性 儒学 治理
下载PDF
郭嵩焘伦敦画像事件考:图像的政治与文化相遇中的他者套式
7
作者 王宏超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9-158,共20页
1878年,驻英公使郭嵩焘请英国画师古得曼(Walter Goodman)为自己画像,这本是一件普通之事,但国内的《申报》发表了关于画像的相关报道,提及画像过程的一些细节,郭嵩焘以为此报道"意取讪侮",十分不悦,他感到背后有人故意对其... 1878年,驻英公使郭嵩焘请英国画师古得曼(Walter Goodman)为自己画像,这本是一件普通之事,但国内的《申报》发表了关于画像的相关报道,提及画像过程的一些细节,郭嵩焘以为此报道"意取讪侮",十分不悦,他感到背后有人故意对其进行毁谤。其后有关"夫人外交"的争议,亦是此一事件的延续。郭嵩焘在驻英时期,正值国内政治局势动荡之际,革新与保守各派,多有交锋。担任郭嵩焘副手的刘锡鸿,与郭的思想立场迥异,是其身边主要的政治敌手。郭嵩焘以为《申报》的报道即是刘锡鸿等人的故意构陷。国内的反对势力趁此机会参劾郭嵩焘,终于造成了他被清廷召回的结果。郭嵩焘与古得曼关于画像的"分歧",体现的是中西文化间关于图像传统和文化观念的"冲突",折射出异文化观察中的"他者套式"(stereotype),而普通画像事件变成了一场政治角力,正可反映出图像的政治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的政治 他者套式 郭嵩焘 刘锡鸿 张佩纶 《申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