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林语堂《浮生六记》英译研究述评 被引量:8
1
作者 翟红梅 姜家涛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84-86,共3页
近年来,对林语堂《浮生六记》英译研究多数属微观研究。深化林语堂翻译研究应坚持国内外研究相结合,翻译思想和实践研究相结合,汉英和英汉翻译研究相结合,语言学、诗学、文化学翻译研究方法相结合,翻译主、客体研究相结合。
关键词 林语堂 <浮生六记> 翻译研究
下载PDF
林语堂与沈复 被引量:8
2
作者 王兆胜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7期76-79,共4页
因俞平伯与林语堂的介绍,清人沈复与他的《浮生六记》才得以崭露头角,为世人所瞩目。尤其是林语堂对《浮生六记》情有独钟,不仅赞赏有加,而且还将它译成英文,广为传布。林语堂受沈复笔下的芸娘影响最大,主要是她的贤德、风韵、乐而忘忧... 因俞平伯与林语堂的介绍,清人沈复与他的《浮生六记》才得以崭露头角,为世人所瞩目。尤其是林语堂对《浮生六记》情有独钟,不仅赞赏有加,而且还将它译成英文,广为传布。林语堂受沈复笔下的芸娘影响最大,主要是她的贤德、风韵、乐而忘忧的人生观等方面。另外,独抒己见、善写生活琐屑、亲近自然、体察物性、笔调从容平淡,这也是林语堂与沈复的共同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语堂 沈复 《浮生六记》 文学评论 清朝 悲剧意识 芸娘 人物形象 女性 小说
下载PDF
刘玉堂小说中沂蒙方言的运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莉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94-98,共5页
刘玉堂的"沂蒙山系列小说",洋溢着浓重的乡土味、民间味,他的作品都是用沂蒙山最逼真、最日常的生活语言,展现着充沛的地域文化精神。刘玉堂小说的创作,正是以方言所承载的地域文化和民间话语为根基,才得以形成了质朴、浑厚... 刘玉堂的"沂蒙山系列小说",洋溢着浓重的乡土味、民间味,他的作品都是用沂蒙山最逼真、最日常的生活语言,展现着充沛的地域文化精神。刘玉堂小说的创作,正是以方言所承载的地域文化和民间话语为根基,才得以形成了质朴、浑厚、温馨、幽默的语言艺术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玉堂 小说 沂蒙方言
下载PDF
《浮生六记》林语堂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小亚 《海外英语》 2014年第13期126-127,148,共3页
文学作品中通常包含许多文化负载词,研究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对发展翻译事业,弘扬我国优秀文化意义重大。基于直译(音译)、直译(音译)加注释、直译(音译)加意译、意译、省译五种翻译方法,该文对《浮生六记》林语堂英译本中的文化负载... 文学作品中通常包含许多文化负载词,研究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对发展翻译事业,弘扬我国优秀文化意义重大。基于直译(音译)、直译(音译)加注释、直译(音译)加意译、意译、省译五种翻译方法,该文对《浮生六记》林语堂英译本中的文化负载词分五类进行描述性分析,指出林语堂针对每种文化负载词所采用的不同翻译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负载词 翻译方法 林语堂 浮生六记
下载PDF
沂蒙乡土中的生命形态——刘玉堂“钓鱼台”系列小说人物谱系之解读
5
作者 宋桂花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139-144,共6页
新时期以来,沂蒙作家刘玉堂的"钓鱼台"系列小说以其独特的叙述视角和语言风格引起了评论界的广泛关注,但是其人物形象的研究却鲜有涉及。根据人物身份及性格特点,可以将"钓鱼台"系列小说中的人物归纳为以下四种:一... 新时期以来,沂蒙作家刘玉堂的"钓鱼台"系列小说以其独特的叙述视角和语言风格引起了评论界的广泛关注,但是其人物形象的研究却鲜有涉及。根据人物身份及性格特点,可以将"钓鱼台"系列小说中的人物归纳为以下四种:一是乡土文化的代表者;二是乡土文化的叛逆者与清醒的审视者;三是以"公家人"身份存在的外来者系列;四是农民企业家系列。通过对"钓鱼台"系列小说人物形象的梳理,可以探知沂蒙乡土中丰富多彩的生命形态,并以期解读沂蒙的地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玉堂 “钓鱼台”系列小说 乡土文化伦理道德 人物形象
下载PDF
从龙兴寺到愚溪“草堂”——柳宗元在永州的寓所 被引量:1
6
作者 吕国康 《柳州师专学报》 2011年第2期14-18,共5页
从各种文献考证可知,柳宗元在永州生活十年,其寓所共三处,前四年住河东龙兴寺,后六年住河西愚溪两岸,先住愚堂一年,后居草堂五个年头(实际四年整,元和十年正月奉诏赴长安),其中"愚堂"具体地址,笔者认为柳子街说较为合理。
关键词 柳宗元 永州 寓所 愚堂
下载PDF
浅析林语堂的文化态度与跨文化传播实践——以林译《浮生六记》的翻译为例 被引量:25
7
作者 张季红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1-75,94,共5页
林语堂先生是享誉世界的作家和翻译家,堪称近百年来对外"输出"中国文化最成功的人物。本文以林语堂译《浮生六记》的翻译为研究个案,以林语堂的文化态度为切入点,从分析林译《浮生六记》的译本选择、翻译副文本以及异化-归化... 林语堂先生是享誉世界的作家和翻译家,堪称近百年来对外"输出"中国文化最成功的人物。本文以林语堂译《浮生六记》的翻译为研究个案,以林语堂的文化态度为切入点,从分析林译《浮生六记》的译本选择、翻译副文本以及异化-归化兼顾的翻译策略入手,试图探析林语堂先生的文化态度与其跨文化传播实践之间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态度 跨文化传播 林语堂 《浮生六记》 翻译
原文传递
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中文化专有项翻译策略的实证研究与跨文化阐释
8
作者 朱嘉春 《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 2019年第1期183-196,共14页
《浮生六记》是清代作家沈复的自传体散文,也是作者流传最广的作品。林语堂在上世纪30年代将此作品译成英文,成为《浮生六记》英译本中的里程碑。本文对该译本中译者处理文化专有项时采用的策略进行实证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定位译者在翻... 《浮生六记》是清代作家沈复的自传体散文,也是作者流传最广的作品。林语堂在上世纪30年代将此作品译成英文,成为《浮生六记》英译本中的里程碑。本文对该译本中译者处理文化专有项时采用的策略进行实证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定位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文化态度。除此之外,笔者通过个案分析,对译者所具有的文化态度做进一步展示,以期充分地解读译者在面对语言和文化冲突时所做出的抉择。本文认为译文所呈现出的中西合璧的文化特色是译者文化间性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生六记》 林语堂 文化专有项 翻译策略 文化间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