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柳宝诒辨治伏气温病经验浅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焦媛 万小娟 +2 位作者 张若诗 刘舒悦 李志更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9-41,55,共4页
晚清名医柳宝诒著有《温热逢源》《惜余医案》《柳选四家医案》等书,并提倡用养阴托邪一法治疗伏气温病,在温病学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柳宝诒强调伏邪为病,认为“冬伤于寒”“冬不藏精”是导致伏气化温的原因。他驳斥其他医家... 晚清名医柳宝诒著有《温热逢源》《惜余医案》《柳选四家医案》等书,并提倡用养阴托邪一法治疗伏气温病,在温病学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柳宝诒强调伏邪为病,认为“冬伤于寒”“冬不藏精”是导致伏气化温的原因。他驳斥其他医家“寒毒藏于肌肤”“鼎立三纲”等观点,引《黄帝内经》说明伏邪不伏别经而必伏少阴的合理性。辨证上柳宝诒以张仲景六经辨证为纲,兼参卫气营血,募原三焦等辨证方式。治疗上柳宝诒总以祛邪养阴为要,并根据肾气之亏虚分为三类:肾气始虚,泄热透邪;肾气虚甚,养阴托邪;肾阳虚馁,温托寒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气温病 温热逢源 惜余医案 六经辨证 柳宝诒
下载PDF
坚贞·愤懑·豁达——刘禹锡朗州时期心态探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贺秀明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8-74,共7页
“永贞革新”失败后 ,刘禹锡被贬谪朗州十年。他在朗州期间创作了大量的诗文 ,表现了诗人贬谪后的种种心态。其中主要有三种 :坚贞 ,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愤懑 ,对造谣中伤 ,打击革新人士的权贵表现出极大的愤怒与不屈 ;豁达 ,在逆境中不... “永贞革新”失败后 ,刘禹锡被贬谪朗州十年。他在朗州期间创作了大量的诗文 ,表现了诗人贬谪后的种种心态。其中主要有三种 :坚贞 ,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愤懑 ,对造谣中伤 ,打击革新人士的权贵表现出极大的愤怒与不屈 ;豁达 ,在逆境中不消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禹锡 朗州 心态 贬谪经历 诗歌 散文 唐代 文学研究 文学创作
下载PDF
永贞“革新”与中唐文人刘禹锡、柳宗元及韩愈 被引量:1
3
作者 阎琦 张淑华 《唐都学刊》 2013年第6期39-47,共9页
发生在中唐顺宗时期的王叔文、韦执谊的短期执政,一直被当代史学界美化为"革新",然依据史实,王、韦的所谓"革新",实则有名无实,其政治眼光既缺乏远见,执政粗莽,且个人品质亦甚低下,其"暴起"领事,失败在... 发生在中唐顺宗时期的王叔文、韦执谊的短期执政,一直被当代史学界美化为"革新",然依据史实,王、韦的所谓"革新",实则有名无实,其政治眼光既缺乏远见,执政粗莽,且个人品质亦甚低下,其"暴起"领事,失败在不旋踵之间,是意料中事。中唐文人刘禹锡、柳宗元固锐于进取,但终因遇人不淑,且个人较少把持,年少轻狂、未识几微,一味盲从,终为其所累。柳一贬不起,郁郁而终;刘虽获永年,仕进道途亦从此一蹶不振。皆令人为之洒一掬同情之泪。反映在他们的文学创作中,则是浓厚的王、韦"情结"和或激愤、或感伤的色彩。中唐另一文人韩愈因撰写《顺宗实录》,对王、韦新政及刘、柳多所批评,又长期被视作政治上的保守派。"史学的对象是史料,不是社会学";明乎此,我们方可对刘柳作品作出深刻解读,对韩愈《顺宗实录》作出正确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韦新政 王韦集团 刘禹锡 柳宗元 韩愈
下载PDF
唐代文士刘禹锡通医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颖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200-201,共2页
中国传统的文士多有治国、平天下的壮志,而通过医道救民于水火也是儒生们济天下的一个途径,文与医在哲学思想上的相通性,也使得文士们能够做到精儒与通医的完美结合。以唐代的刘禹锡为切入点,从他通医的原因和表现两个方面探析文士通医... 中国传统的文士多有治国、平天下的壮志,而通过医道救民于水火也是儒生们济天下的一个途径,文与医在哲学思想上的相通性,也使得文士们能够做到精儒与通医的完美结合。以唐代的刘禹锡为切入点,从他通医的原因和表现两个方面探析文士通医的状态、成就及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士 通医 刘禹锡
下载PDF
象外形无迹 寰中影有迁——论刘禹锡意境理论的构建 被引量:2
5
作者 朱学东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71-75,共5页
刘禹锡诗学理论深受佛禅的影响,从主体性灵心性出发,提出了因地乘气的主体心性论、因定得境的审美虚静论和至言无辩的言意论,从而构建了以境生象外为中心的意境理论。
关键词 刘禹锡 意境 理论
下载PDF
唐、五代笔记诗话纠缪——以刘禹锡事迹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卞孝萱 《阅江学刊》 2009年第2期108-113,共6页
以唐代著名文学家刘禹锡的事迹为例,将唐、五代笔记诗话中的有关记载,逐一考证,去伪存真。
关键词 文史互证 去伪存真 刘禹锡
下载PDF
刘禹锡对屈赋的接受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梦初 《唐都学刊》 2004年第1期28-32,共5页
刘禹锡贬谪朗州 ,始有意学屈原。其诗文的精神气格、内容体式、抒情手段、文词比兴均深受屈赋影响。刘禹锡是屈原骚怨精神和文学传统的优秀继承者和发扬者。
关键词 刘禹锡 屈原 骚怨精神 诗人 唐朝
下载PDF
万死投荒中的苦词苦调——谈中唐文人贬谪与贬谪词创作 被引量:1
8
作者 张英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53-56,61,共5页
中唐是文人词兴起的重要阶段,中唐词坛上几位词人都有过贬谪经历。刘长卿的《谪仙怨》是词体中贬谪题材的开山之作;刘禹锡的贬谪词表现了他贬谪后悲怆、反思和自信交融的复杂心情;白居易的贬谪词于悲伤基调之外另有重回富贵生活的感慨,... 中唐是文人词兴起的重要阶段,中唐词坛上几位词人都有过贬谪经历。刘长卿的《谪仙怨》是词体中贬谪题材的开山之作;刘禹锡的贬谪词表现了他贬谪后悲怆、反思和自信交融的复杂心情;白居易的贬谪词于悲伤基调之外另有重回富贵生活的感慨,反映了他贬谪前后思想的变化。这些贬谪词是唐宋词贬谪题材的重要开端,为两宋贬谪词的兴盛起到了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唐 贬谪 刘长卿 刘禹锡 白居易
下载PDF
刘禹锡《竹枝词》与巴楚民风 被引量:1
9
作者 吴思增 《天中学刊》 2005年第4期77-79,共3页
刘禹锡是中唐富有创作成就的一位诗人。他身历贬谪,寄情巴楚,写下许多佳篇,《竹枝词》即作于此间。其诗反映了当地的山川形貌和风土人情,同时巴楚独特的民风又影响着诗人的心绪情感,诗中寄寓着作者的漂泊之感和凄凉幽思,呈现出一种独特... 刘禹锡是中唐富有创作成就的一位诗人。他身历贬谪,寄情巴楚,写下许多佳篇,《竹枝词》即作于此间。其诗反映了当地的山川形貌和风土人情,同时巴楚独特的民风又影响着诗人的心绪情感,诗中寄寓着作者的漂泊之感和凄凉幽思,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意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禹锡 竹枝词 民风
下载PDF
“竹枝无限情”——论刘禹锡《竹枝词》的创作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铁峰 《娄底师专学报》 2002年第1期46-50,共5页
“竹枝词”以情感“含思宛转”见长。刘禹锡在被贬郎州、夔州之时 ,被当地风物所感 ,仿《九歌》而作《竹枝词》 ,用以表达个人的贬谪情怀 ,并在题材选择、情感蕴含和艺术表现等方面 ,表现出了较鲜明的个人风格特色。
关键词 刘禹锡 《竹枝词》 骚怨情怀 比兴双关 诗歌 题材选择 情感蕴含 艺术表现
下载PDF
愁极本凭诗遣兴 一成中隐一诗豪——“刘白”贬谪诗内容之比较
11
作者 杨晓霭 程萌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88-96,共9页
白居易、刘禹锡二人同庚,晚年诗歌酬唱,关系密切,有《刘白唱和集》,并称"刘白"。刘、白二人交情甚笃,均曾经历过痛苦忧愤之贬谪。贬谪期间二人凭诗遣兴,诗歌创作数量大,各成特色。他们听闻贬诏,均心怀惶怖;他们贬途劳苦,均满... 白居易、刘禹锡二人同庚,晚年诗歌酬唱,关系密切,有《刘白唱和集》,并称"刘白"。刘、白二人交情甚笃,均曾经历过痛苦忧愤之贬谪。贬谪期间二人凭诗遣兴,诗歌创作数量大,各成特色。他们听闻贬诏,均心怀惶怖;他们贬途劳苦,均满心凄怆;他们身临恶境,均苦闷抑郁;他们位处闲职,均落寞彷徨。他们同样选择了坚守,选择了超越。但不同的是,白居易在六年的江州、忠州转徙中,辩识了穷通,安放了一颗"中隐"之心,而刘禹锡在二十三年的磨难中,锻造出一身豪迈,养就了排云碧霄的志气胸襟。"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诗穷而后工",这"感动激发人意"的效果,何尝不是诗人之痛苦所换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禹锡 白居易 贬谪 诗歌 内容
下载PDF
论刘禹锡的地理意识及其诗学思想特点
12
作者 陈允锋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04年第3期106-110,共5页
地理意识与诗歌创作以及诗学思想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刘禹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不仅具有浓厚的地理意识 ,而且明显地渗透到他的诗文作品中 ,对他的诗学思想特点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对地理历史沿革、地域民风以及地方歌谣... 地理意识与诗歌创作以及诗学思想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刘禹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不仅具有浓厚的地理意识 ,而且明显地渗透到他的诗文作品中 ,对他的诗学思想特点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对地理历史沿革、地域民风以及地方歌谣的充分重视 ,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他的文学创作及其诗学思想特点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禹锡 地理意识 诗学思想 史学观念
下载PDF
论刘禹锡的诗序
13
作者 吴振华 《阅江学刊》 2015年第6期102-110,共9页
刘禹锡的诗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寓言咏物,寄意深远;冷静叙事,情感深厚;形象刻画,细致传神;绘景开阔,远离尘嚣;尊道向佛,寻求超越,以简古朴素、凝炼生动的艺术魅力成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重要成果。
关键词 刘禹锡 诗序 艺术成就
下载PDF
作为思想家的刘禹锡论说
14
作者 时红明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36-40,共5页
刘禹锡作为文学家几与唐宋八大家齐名,但却鲜有人知他也是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和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家。其著作《刘宾客集》,内有《天论》3篇就是他主要哲学思想的最鲜明体现。论中,刘禹锡不仅肯定了事物的客观性,而且对事物的客观规... 刘禹锡作为文学家几与唐宋八大家齐名,但却鲜有人知他也是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和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家。其著作《刘宾客集》,内有《天论》3篇就是他主要哲学思想的最鲜明体现。论中,刘禹锡不仅肯定了事物的客观性,而且对事物的客观规律性有着自己一定的认识,认为人与天皆是有形的物质并且各有其长,在某些情况下人可胜天,可以有意识地、自觉地去改造自然界。另外在认识论上他还对"天命论"思想根源进行了比较透彻深刻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禹锡 诗豪 思想家 天论 唯物主义自然观
下载PDF
从两篇拟作看朝鲜士人眼中的贬谪诗人刘禹锡
15
作者 陈彝秋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15-20,共6页
刘禹锡的诗文很早就在汉文化圈内具备广泛影响,古代朝鲜半岛的文人对其经典作品十分熟悉,也留下不少学习模仿之作。但较之于他的诗文作品,刘禹锡在朝鲜士人眼中,更典型的意义是作为一位贬谪诗人存在着。受儒家孝友之道,以及唐宋以来中... 刘禹锡的诗文很早就在汉文化圈内具备广泛影响,古代朝鲜半岛的文人对其经典作品十分熟悉,也留下不少学习模仿之作。但较之于他的诗文作品,刘禹锡在朝鲜士人眼中,更典型的意义是作为一位贬谪诗人存在着。受儒家孝友之道,以及唐宋以来中国文人及史学家既有观念的影响,朝鲜士人对刘禹锡的政品与人品大多持批评与否定的态度,但也有少数文人借助拟作的特殊形式,将自身的贬谪境遇与情怀,寄寓于对刘禹锡才华人品的认同与理解中,并进而成为刘禹锡以及中国贬谪诗人的异域知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禹锡 朝鲜 拟作 贬谪
下载PDF
刘禹锡与佛教
16
作者 何剑平 《唐都学刊》 2003年第3期10-14,共5页
刘禹锡与佛教的关系,贯穿其一生。他与僧人的交往具有文字之交、佛理之交和不拘宗派的特点。贬谪之后,刘禹锡奉佛尤盛,方式也有所不同。他会通儒释的观念代表了中唐文人的普遍看法。《维摩诘经》是对刘禹锡影响较大的一部经典,这不仅表... 刘禹锡与佛教的关系,贯穿其一生。他与僧人的交往具有文字之交、佛理之交和不拘宗派的特点。贬谪之后,刘禹锡奉佛尤盛,方式也有所不同。他会通儒释的观念代表了中唐文人的普遍看法。《维摩诘经》是对刘禹锡影响较大的一部经典,这不仅表现在他对与之相关的佛教传说故事的袭用及义理的阐发,还表现在他以维摩诘教义为人生践履,在尘俗世界一直顽强地坚守自己的信念和理想,并形成有别于其他文人的行为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禹锡 佛教 信仰
下载PDF
从意象选取论“刘柳”对后世迁谪文学的影响
17
作者 钱成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3-4,共2页
刘禹锡、柳宗元在遭贬后的诗文创作中,大量借助于禽鸟和山水意象,表现自身的迁谪命运,表达内心的幽寂拘囚之感,为唐代及以后文人迁谪情感的表达提供了一种成功的艺术范式,也使迁谪文学增添了新的表现题材和美学风格。
关键词 刘禹锡 柳宗元 迁谪诗文 意象
下载PDF
刘禹锡的佛教观
18
作者 崔海东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35-38,共4页
刘禹锡由于久遭贬谪,加上儒门工夫陵夷,无可解脱,故转佞佛教,将之作为精神寄托与生活方式。但是他对佛教义理并未深入,多以儒、道义理格义佛教。然而他不自觉地触及到唐代儒学的核心病因,即心性工夫之缺失,由此开启了唐代儒学的内圣转向。
关键词 刘禹锡 佛教观 儒佛互动
下载PDF
谈“陋室铭”
19
作者 王虎 《湘南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61-63,共3页
《陋室铭》的"陋室"常常被解释为"简陋的屋子",虽然从字面上解释得通,但是考虑到它的典故义和文章的篇章大意,以及作者的创作背景、人生际遇等,该句翻译成"这是个隐僻的居室"更为准确,也才与《陋室铭》... 《陋室铭》的"陋室"常常被解释为"简陋的屋子",虽然从字面上解释得通,但是考虑到它的典故义和文章的篇章大意,以及作者的创作背景、人生际遇等,该句翻译成"这是个隐僻的居室"更为准确,也才与《陋室铭》的创作主题"作者虽居于隐僻的居室,但希望能得到当权者的赏识,早日用世,为国效劳"相契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禹锡 《陋室铭》 和州
下载PDF
唐代亡佚医书《传信方》佚文考证
20
作者 侯酉娟 万芳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18年第6期59-61,共3页
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刘禹锡编撰的医书《传信方》是唐代颇具疗效和实用性的中医方剂类著作。惜之宋以后该书即亡佚不全,佚文散见于中国及日本的本草及方书类著作中。本文通过考察《传信方》一书的作者、成书,搜集整理散见于各类医籍... 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刘禹锡编撰的医书《传信方》是唐代颇具疗效和实用性的中医方剂类著作。惜之宋以后该书即亡佚不全,佚文散见于中国及日本的本草及方书类著作中。本文通过考察《传信方》一书的作者、成书,搜集整理散见于各类医籍中的佚文,考证和分析佚文的内容及特色,从而了解唐代亡佚医书《传信方》的学术内容及价值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医书 《传信方》 佚文考证 刘禹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