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leomagnetic and Fission-Track Dating of a Late Cenozoic Red Earth Section in the Liupan Shan and Associated Tectonic Implications 被引量:6
1
作者 李云 宋友桂 +3 位作者 千琳勃 李小明 强小科 安芷生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4期506-518,共13页
The north-trending Liupan Shan (六盘山) is an important tectonic boundary between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the Ordos platform. The Late Cenozoic red earth deposits of the Liupan Shan record its tectonic history and e... The north-trending Liupan Shan (六盘山) is an important tectonic boundary between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the Ordos platform. The Late Cenozoic red earth deposits of the Liupan Shan record its tectonic history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In this article we report a new Late Cenozoic red earth section from an intermontane basin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Liupan Shan. Lithofacies analysis, paleomagnetic and fission-track chronologies, and paleocurrent analysis have been employed to identi- fy the tectonic uplift events of the Liupan Shan. Based on the age constraints of mammal fossils, the pa- leomagnetic polarity zones of the Huating (华亭) Section can be approximately correlated with the standard polarity zones that lie between C3An.2n and C5n.ln of the Geomagnetic Polar- ity Timescale; the bottom age of this section is approximately 10 Ma. Based on this and the previous studies, we infer that a tectonic event commenced in the southern Liupan Shan in this interval between 8.3 and 8.7 Ma, accompanied by a remarkable increase in sediment accumulation rate. Field observations, fission-track dating, determinations of grain-size frequency distribu- tions and the vertebrate fossils found there suggest that the red earth deposits were reworked by water and mainly transported by fluvial-alluvial processes from the adjacent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d earth MAGNETOSTRATIGRAPHY PALEOCURRENT fission-track dating liupan shan.
原文传递
The Late Cenozoic uplift of the Liupan Shan,China 被引量:4
2
作者 宋友桂 方小敏 +2 位作者 李吉均 安芷生 苗晓东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1年第S1期176-184,共9页
Based on paleomagnetic measurements and morphostratigraphy of red bed/clay sequences from pediments of the Liupan Shan and the Longdong Basin, the following results are revealed. The red bed/clay sediments became to a... Based on paleomagnetic measurements and morphostratigraphy of red bed/clay sequences from pediments of the Liupan Shan and the Longdong Basin, the following results are revealed. The red bed/clay sediments became to accumulate at around 8.1 MaBP, which implied that the plantation surface developed since Late Cretaceous was broken by active fault, and its development was terminated. The Liupan Shan began to slightly uplift. The Liupan Shan experienced a small-scale uplift around 5.2 MaBP, inferred from the appearance of fine gravel sediments at that time. Consequently, a pediment was developed. The Liupan Shan accelerated uplift since about 3.8 MaBP at a large scale, which caused the deep incision of the rivers and the termination of fluvial and lacustrine deposition. Meanwhile, typical eolian red clay appeared since then. This uplift process is well correlated and in response to that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the mountains around 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MAGNETOSTRATIGRAPHY red clay/bed TECTONIC evolution liupan shan LATE Cenozoic.
原文传递
六盘山地区新生代构造演化:来自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的证据
3
作者 陈国明 覃焕图 +4 位作者 黄兴富 郭晓玉 高锐 李旭成 张逸鹏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47-1168,共22页
青藏高原的隆升与扩展不仅导致欧亚大陆内部发生强烈的构造变形,亦对高原周缘的地貌格局及气候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以来的隆升时代与响应过程一直备受争议,而界定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带隆升时序是解决争议的关键之一... 青藏高原的隆升与扩展不仅导致欧亚大陆内部发生强烈的构造变形,亦对高原周缘的地貌格局及气候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以来的隆升时代与响应过程一直备受争议,而界定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带隆升时序是解决争议的关键之一.本研究围绕青藏高原东北缘,在陇中盆地、六盘山褶皱逆冲带和鄂尔多斯地块西南缘地区进行了磷灰石和锆石裂变径迹测试分析和热史模拟.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样品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范围分布于136~16 Ma,裂变径迹的长度范围介于11.9~13.3μm;锆石裂变径迹年龄结果为258~79 Ma,但多数样品的年龄介于160~99 Ma;热史模拟结果揭示了研究区新生代以来至少经历了两期隆升和冷却降温事件,即始新世期间(55~30 Ma)和中中新世(17~12 Ma)以来.始新世期间(55~30 Ma)发生的隆升事件可能是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陆陆碰撞远程效应的直接响应,表明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之初或不久,其应力即已传导至东北缘边界;中中新世(17~12 Ma)以来的隆升剥露冷却事件奠定了青藏高原东北缘现今构造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缘 六盘山 构造演化 低温热年代学 裂变径迹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缘六盘山地区新生代构造旋转及其意义 被引量:15
4
作者 刘永前 方小敏 +2 位作者 宋春晖 李立立 程彧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9-198,共10页
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变形的研究是认识高原隆起过程、机制和印度-欧亚板块碰撞远程效应的重要途径。新生代时期,海原-六盘山断裂、香山-天景山断裂、烟筒山-窑山断裂和青铜峡-固原断裂控制的青藏高原最东北缘六盘山地区山前盆地群,接受... 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变形的研究是认识高原隆起过程、机制和印度-欧亚板块碰撞远程效应的重要途径。新生代时期,海原-六盘山断裂、香山-天景山断裂、烟筒山-窑山断裂和青铜峡-固原断裂控制的青藏高原最东北缘六盘山地区山前盆地群,接受了巨厚的新生代沉积,较完整地记录了高原东北部的变形隆升历史。通过六盘山地区丁家二沟剖面的精细古地磁研究发现,白垩纪结束后至中新世六盘山地区发生了约23°的长期顺时针构造旋转,并主要发生在三个时期:可能于晚始新世至早渐新世六盘山地区发生了约9°的顺时针旋转、早渐新世晚期顺时针快速旋转约9°、早中新世初顺时针快速旋转约5°,同时它们也被地层变形侵蚀和沉积演化所记录,说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变形的前峰最迟在约始新世末-渐新世初就已经达到六盘山地区。这比目前普遍认同的六盘山地区变形隆升是青藏高原隆起中最晚形成(第四纪以来)的观点早了至少3千多万年,它为深入认识高原隆升过程和环境效应提供了新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缘 六盘山 新生代 构造旋转 高原隆升变形
下载PDF
六盘山弧形构造带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环境 被引量:7
5
作者 张韬 林畅松 +3 位作者 丁孝忠 杜玉良 翟刚毅 张文秦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53-558,共6页
六盘山弧形构造带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自震旦-寒武纪以来,经历了“威尔逊旋回”构造演化。在陆内裂谷和板块俯冲阶段,成矿类型主要为海底火山块状硫化物型和与韧性剪切作用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型,而在碰撞造山和陆内造山阶段,成矿类型演变... 六盘山弧形构造带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自震旦-寒武纪以来,经历了“威尔逊旋回”构造演化。在陆内裂谷和板块俯冲阶段,成矿类型主要为海底火山块状硫化物型和与韧性剪切作用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型,而在碰撞造山和陆内造山阶段,成矿类型演变为与大型推覆体构造有关的似层状热液型,显示出不同构造演化阶段所反映的成矿环境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多金属矿床 六盘山 弧形构造带 构造演化 成矿作用 成矿环境
下载PDF
综合数据分析青藏高原东北缘六盘山地区构造形变及其构造成因独特性探讨 被引量:13
6
作者 郭晓玉 高锐 +5 位作者 高建荣 徐啸 王海燕 黄兴富 李文辉 李洪强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058-2067,共10页
青藏高原边缘是研究青藏高原构造生长的重要场所.然而,青臧高原各边界却呈现出不同的地貌形态响应.尤其是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六盘山地区,与青藏高原东缘相比,它与邻近稳定鄂尔多斯地台之间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地形变化.青藏高原东边界所对... 青藏高原边缘是研究青藏高原构造生长的重要场所.然而,青臧高原各边界却呈现出不同的地貌形态响应.尤其是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六盘山地区,与青藏高原东缘相比,它与邻近稳定鄂尔多斯地台之间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地形变化.青藏高原东边界所对应的龙门山构造带呈现出高陡的地貌形态:在100 km范围内,海拔高程从四川盆地的500 m陡升至临近的龙门山构造带的3500 m.而青藏高原东北边界所对应的六盘山构造带则与邻近的鄂尔多斯盆地表现为宽缓的地形变化.之前由于缺少高精度的数据资料,对造成这一地表形态差异所对应的地壳结构缺少必要的了解.在本次研究中,将着重利用前期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六盘山地区所获得的165 km长高分辨率深反射地震数据,并结合在此区域所获得的航磁数据资料进行该地区地壳结构的综合解释,得出青藏高原东北缘一鄂尔多斯地块构造转换带的地壳结构变形模型.研究表明六盘山地区主要物质组成为构造增生楔,其两侧分别存在陇西火山岛弧和鄂尔多斯结晶基底.高原生长所产生的构造应力并不能使相对松散的构造增生楔无限制的抬高而是容易发生重力坍塌,从而造成六盘山地区比较宽缓的地形结构.同时本文还将此地壳结构研究结果与前人在青藏高原东缘所获得的地壳结构及变形机制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这两个地区的构造变形模式,并找出两个地区的构造变形共性和差异.研究结果也将为了解青藏高原侧向构造生长过程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缘 六盘山地区 深地震反射剖面 综合地球物理数据解释 构造变形模式
下载PDF
1219年宁夏固原地震考证与发震构造探讨 被引量:10
7
作者 袁道阳 雷中生 +2 位作者 张俊玲 刘百篪 梁明剑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48-657,共10页
根据对历史地震资料的考证和实地调查,论证了公元1219年宁夏固原地震应为一次地震,而不是二次或三次地震.现行地震目录所给的地震参数宜做如下修正:发震时间为8月7日11时左右;地震重破坏区(Ⅷ度区)位于固原、平凉和隆德一带,极震区介于... 根据对历史地震资料的考证和实地调查,论证了公元1219年宁夏固原地震应为一次地震,而不是二次或三次地震.现行地震目录所给的地震参数宜做如下修正:发震时间为8月7日11时左右;地震重破坏区(Ⅷ度区)位于固原、平凉和隆德一带,极震区介于三者之间的固原附近;震中烈度≥Ⅸ度,震级可达7级左右.本次地震重破坏区长轴方向为北北西向,大致与该区的六盘山逆掩推覆构造带的走向相吻合,其新构造活动导致了1219年固原地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原地震 历史地震考证 发震构造 六盘山东麓断裂带
下载PDF
基于GPS数据的海原-六盘山断裂带滑动速率亏损时空分布 被引量:13
8
作者 郝明 李煜航 秦姗兰 《地震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71-484,共14页
利用青藏高原东北缘及周缘地区1999—2007年和2009—2014年2个时段的GPS水平运动速度场做约束,反演获取了海原-六盘山断裂带的闭锁程度和滑动速率亏损的时空分布演化。结果表明,海原断裂带以左旋走滑亏损为主,六盘山断裂北段以逆冲倾滑... 利用青藏高原东北缘及周缘地区1999—2007年和2009—2014年2个时段的GPS水平运动速度场做约束,反演获取了海原-六盘山断裂带的闭锁程度和滑动速率亏损的时空分布演化。结果表明,海原断裂带以左旋走滑亏损为主,六盘山断裂北段以逆冲倾滑速率亏损为主,南段则以正向倾滑为主。其中,毛毛山断裂和老虎断裂西段在2个时段的闭锁深度都达到25km,最大左旋滑动亏损为6mm/a。老虎山东段和海原断裂(狭义)闭锁程度低,主要处于蠕滑状态。六盘山断裂2个时段的闭锁深度可达35km,最大逆冲滑动速率亏损为2mm/a。汶川地震后,六盘山断裂上逆冲滑动速率亏损高值区由中段迁移至北段且范围减小,南段则变成正倾滑速率亏损。毛毛山、老虎山西段和六盘山断裂的地震危险性要明显高于海原-六盘山断裂带其他断层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原-六盘山断裂带 闭锁蠕滑 滑动速率亏损 GPS
下载PDF
六盘山晚更新世以来抬升过程沉积响应及环境效应 被引量:5
9
作者 马兆颖 董晓朋 +1 位作者 张庆 崔加伟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2-164,共13页
六盘山构造带夹持于青藏高原与鄂尔多斯地块之间,记录了青藏高原抬升向东北方向推挤的远程效应。关于六盘山抬升过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白垩纪及新生代早期,而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晚更新世的研究很少涉及。以盆山响应关系理论为指导,立... 六盘山构造带夹持于青藏高原与鄂尔多斯地块之间,记录了青藏高原抬升向东北方向推挤的远程效应。关于六盘山抬升过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白垩纪及新生代早期,而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晚更新世的研究很少涉及。以盆山响应关系理论为指导,立足于与六盘山相邻的清水河盆地,开展系统的沉积学研究,查明清水河盆地晚更新世的地层序列、沉积充填过程,演绎了六盘山盆地晚更新世以来抬升的过程及其产生的环境效应。研究认为,清水河盆地晚更新世早中期发育2期古湖,以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为主,晚期由于相邻六盘山的快速抬升,湖水彻底退出了清水河流域,环境逐步开始恶化。晚更新世—全新世清水河流域发育了巨大的六盘山山前冲积扇,该扇体不断沿清水河河谷向东推移,有进一步阻隔清水河形成巨大堰塞湖的趋势。研究成果将为六盘山晚更新世抬升过程研究提供重要依据,为清水河流域的综合治理提供基础地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盘山构造带 清水河盆地 晚更新世 沉积序列 环境效应 萨拉乌苏组 水洞沟组
下载PDF
六盘山地区地壳重力均衡与隆升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佘雅文 付广裕 +4 位作者 苏小宁 孟国杰 祝意青 郭树松 徐云马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64-1472,共9页
2014年8月跨越六盘山东麓断裂带,在长度约为200公里的剖面上展开了流动重力/GPS联合剖面观测.观测结果表明,测线东端的布格重力异常约为-190 m Gal(10^(-5)ms^(-2)),西端则为-250 m Gal左右.在假设地壳均一的前提下,基于Airy均衡模型,... 2014年8月跨越六盘山东麓断裂带,在长度约为200公里的剖面上展开了流动重力/GPS联合剖面观测.观测结果表明,测线东端的布格重力异常约为-190 m Gal(10^(-5)ms^(-2)),西端则为-250 m Gal左右.在假设地壳均一的前提下,基于Airy均衡模型,利用布格重力异常和GPS观测数据,分别计算了测线所在剖面的莫霍面深度与均衡面深度,发现六盘山地区处于正均衡异常状态.使用布格重力异常数据反演六盘山地区的地壳密度结构,并据此地壳分层结构,计算了六盘山地区均衡面与莫霍面深度,对比显示该区域亦处于均衡正异常状态.为了确定青藏高原东北缘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和六盘山隆升机制,我们利用EMG2008自由空气异常和SRTM V18.1 DEM数据,使用自由空气重力异常导纳方法,研究了以六盘山地区为中心的青藏高原东北缘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Te)和加载机制,发现六盘山地区的Te为5 km,岩石圈加载主要来自于地表,占总加载的95%.最后,对比六盘山地区Airy均衡异常与弹性板均衡异常,发现六盘山东麓断层处地壳承载梯度值最大,表明该断裂带吸收了较多的应变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盘山 布格重力异常 地壳均衡 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 加载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