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疗联合肝脾双介入治疗Ⅲ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1
作者 郭双 尹承龙 +1 位作者 黄东彬 梁梅兴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9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热疗联合肝脾双介入治疗Ⅲ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12月江门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30例Ⅲ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肝动脉化疗... 目的:探讨热疗联合肝脾双介入治疗Ⅲ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12月江门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30例Ⅲ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研究组给予热疗联合肝脾双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疾病控制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甲胎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理、心理、环境、社会关系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Ⅲ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热疗联合肝脾双介入治疗可增强近期疗效,控制肿瘤进展,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热疗 肝脾双介入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合并肺转移的双重介入治疗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正峰 吕维富 +1 位作者 王伟昱 鲁东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7年第6期437-439,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双重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肺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0例晚期原发性肝癌合并肺转移的患者,采用经股动脉穿刺插管选择性经肝动脉分支和支气管动脉进行化疗栓塞术。结果原发性肝癌有效率为45%(18/40),肺转移灶有效率为40%(1... 目的探讨临床双重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肺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0例晚期原发性肝癌合并肺转移的患者,采用经股动脉穿刺插管选择性经肝动脉分支和支气管动脉进行化疗栓塞术。结果原发性肝癌有效率为45%(18/40),肺转移灶有效率为40%(16/40)。原发性肝癌合并肺转移有效率为37.5%(15/40),半年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80%和37.5%。结论临床经肝动脉分支和支气管动脉双重联合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肺转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肺转移 双重介入治疗
下载PDF
肝癌双插管介入治疗 被引量:13
3
作者 朱上林 王天翔 +1 位作者 邱伟华 万亮 《临床外科杂志》 1997年第6期320-322,共3页
我院自1990年始,对无法手术切除的32例原发性肝癌及20例原发灶可切除的继发性肝癌行经肝动脉、门静脉双插管介入治疗。术后半年、一年、二年生存率分别为原发性肝癌40%、19%、6%:继发性肝癌95%、65%、20%。原发性肝癌肿瘤缩小>50%... 我院自1990年始,对无法手术切除的32例原发性肝癌及20例原发灶可切除的继发性肝癌行经肝动脉、门静脉双插管介入治疗。术后半年、一年、二年生存率分别为原发性肝癌40%、19%、6%:继发性肝癌95%、65%、20%。原发性肝癌肿瘤缩小>50%为37%,25%~50%为34%,<25%为28%:继发性肝癌分别为40%、25%、35%。部分患者AFP、CEA降至正常。结果表明双插管介人治疗对肝癌有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双插管介入治疗 栓塞疗法
下载PDF
部分脾栓塞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马炬明 陈达伟 +3 位作者 江晓肖 周红莉 余秀华 吴锦章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400-402,共3页
目的评估部分脾栓塞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 1988年6月-2004年6月期间对116例肝硬化脾亢患者实施了部分脾栓塞术,观察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和凝血功能,B超及彩色Doppler超声检查明确肝脾大小和门脉系统血流情况,并... 目的评估部分脾栓塞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 1988年6月-2004年6月期间对116例肝硬化脾亢患者实施了部分脾栓塞术,观察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和凝血功能,B超及彩色Doppler超声检查明确肝脾大小和门脉系统血流情况,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防治并发症.结果本组116例手术均成功(100%),术后随访6~12个月,其血红蛋白含量、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较术前显著增加(P<0.01)并恢复正常,同时其门脉直径、脾血流量和血白蛋白含量较术前改善(P<0.01).结论部分脾栓塞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一种疗效较好,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脾功能亢进 介入治疗 部分脾栓塞
下载PDF
创伤性肝、脾、肾破裂出血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煌 黄金旗 张庆贤 《创伤外科杂志》 2020年第3期209-212,共4页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治疗应用于创伤性肝、脾、肾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莆田市第一医院介入血管外科2016年2月—2018年2月介入栓塞治疗腹腔实质性脏器破裂出血患者共101例,患者术前均经腹部CT、彩超确诊为腹腔脏器挫裂伤...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治疗应用于创伤性肝、脾、肾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莆田市第一医院介入血管外科2016年2月—2018年2月介入栓塞治疗腹腔实质性脏器破裂出血患者共101例,患者术前均经腹部CT、彩超确诊为腹腔脏器挫裂伤出血。其中肝破裂组32例,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5~82岁,平均35.9岁;道路交通伤25例,坠落或摔伤3例,暴力性创伤2例和刀刺伤2例。脾破裂组45例,男性36例,女性9例;年龄16~85岁,平均45.6岁;道路交通伤20例,坠落或摔伤18例和暴力性创伤7例。肾破裂组24例,男性21例,女性3例;年龄18~71岁,平均40.6岁;道路交通伤16例,坠落或摔伤5例和暴力性创伤3例。介入时机为经内科非手术治疗无效,生命体征相对稳定,不能或不愿接受外科手术治疗。记录所有出血患者的术中造影情况、止血成功率和术后手术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1)肝破裂组:30例造影发现出血灶,余2例发现可疑出血灶。30例(93.8%)术后止血成功;术后出现肝区疼痛15例、发热5例、肝功能损害10例。(2)脾破裂组:41例造影发现出血灶,余4例造影发现可疑出血灶。42例(93.3%)术后止血成功;术后出现脾区疼痛22例、发热11例。(3)肾破裂组:24例造影均发现出血灶。23例(95.8%)术后止血成功,1例术后1 d再发肾出血,再次行栓塞治疗后好转;术后出现患侧肾区酸胀疼痛12例,发热4例。结论介入栓塞治疗应用于创伤性腹腔脏器破裂出血患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肝破裂 脾破裂 肾破裂 出血 介入治疗
下载PDF
双能量碘图与磁共振DWI对肝癌TACE介入治疗的应用评估 被引量:1
6
作者 邓勇 肖小艳 《肝脏》 2020年第7期699-701,共3页
目的探究双能量碘图与磁共振DWI对原发性肝癌经TACE介入治疗术后的临床应用评估。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间在我院确诊为肝癌的106例患者在TACE术前、术后进行上腹部DWI及双能量扫描,测量TACE术前、术后病灶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 目的探究双能量碘图与磁共振DWI对原发性肝癌经TACE介入治疗术后的临床应用评估。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间在我院确诊为肝癌的106例患者在TACE术前、术后进行上腹部DWI及双能量扫描,测量TACE术前、术后病灶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将数据调入Liver VNC后处理软件,检测病灶的阳性检出率。结果术后各组肝癌组织的ADC值均比术前明显升高,具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5 d病变的ADC值最高,是肿瘤细胞坏死高峰期,术后28 d ADC值有所下降;经DSA证实102个病灶,病灶的阳性检出率97.17%,阳性检出率高,敏感性高。结论联合双能量碘图和磁共DWI能有效评估肝癌TACE介入治疗术后病灶存活及坏死情况,避免碘油伪影的影响,检出肝内异常病灶,对后续深入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量碘图 磁共振DWI 肝癌TACE 介入治疗
下载PDF
内生场热疗联合肝脾双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观察
7
作者 郭双 龙光峰 +2 位作者 黄东彬 管静 姚金娥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第24期7-11,共5页
目的研究内生场热疗联合肝脾双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通过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内生场热疗联合肝脾双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 目的研究内生场热疗联合肝脾双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通过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内生场热疗联合肝脾双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生存情况[无进展生存期(PFS)、6个月生存率]、肝纤四项指标[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卡氏(KPS)评分、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客观缓解率(ORR)为65.00%,与对照组的4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疾病总控制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5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LN、PCⅢ、Ⅳ-C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的HA、LN、PCⅢ、Ⅳ-C水平分别为(74.65±10.03)ng/ml、(65.84±7.26)ng/ml、(79.90±10.01)μg/L、(78.63±9.34)μg/L,均低于对照组的(103.37±20.16)ng/ml、(93.20±11.53)ng/ml、(110.84±14.36)μg/L、(111.18±13.62)μ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恶心呕吐、腹胀、白细胞下降、发热、肝功能改变及肝区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KPS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KPS评分(80.55±6.30)分高于对照组的(74.02±5.1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PFS(4.48±0.79)个月长于对照组的(3.85±0.45)个月,6个月生存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晚期肝癌患者实施内生场热疗联合肝脾双介入治疗安全有效,可提升生存率且有利于肝纤维化、生存质量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肝癌 内生场热疗 肝脾双介入
下载PDF
肝癌的“双灌注”加部分脾栓塞治疗
8
作者 罗永荣 黄烟贵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02年第1期30-31,共2页
目的 探讨肝癌的“双灌注”加部分脾栓塞术治疗价值。方法  38例肝癌行肝动脉灌注化疗与栓塞、脾动脉或肠系膜上动脉灌注化疗加部分脾栓塞治疗。结果 患者术后血象好转 ,门脉高压症状减轻 ,肝功能改善 ,1,2 ,3年生存率分别为 6 3.2 %... 目的 探讨肝癌的“双灌注”加部分脾栓塞术治疗价值。方法  38例肝癌行肝动脉灌注化疗与栓塞、脾动脉或肠系膜上动脉灌注化疗加部分脾栓塞治疗。结果 患者术后血象好转 ,门脉高压症状减轻 ,肝功能改善 ,1,2 ,3年生存率分别为 6 3.2 %,42 .1%,2 6 .3%。结论 肝癌“双灌注”加部分脾栓塞术是治疗肝癌特别是伴有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的肝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对伴有门静脉癌栓、肝动脉 门静脉瘘者也同样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脾功能亢进 部分脾栓塞术 双灌注
下载PDF
健脾疏肝法防治代谢综合征时机的探讨 被引量:8
9
作者 张立平 刘晶 +2 位作者 王颖 刘雪梅 闫妍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17-622,F0003,共7页
目的探讨健脾疏肝法防治代谢综合征的最佳给药时机。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高盐饮食喂养方法复制大鼠代谢综合征模型,并分为模型组、中药组、罗格列酮组和正常组。中药组给予柴芪汤,按给药时间不同分为造模开始时给药(中药1组)和造模后第9周... 目的探讨健脾疏肝法防治代谢综合征的最佳给药时机。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高盐饮食喂养方法复制大鼠代谢综合征模型,并分为模型组、中药组、罗格列酮组和正常组。中药组给予柴芪汤,按给药时间不同分为造模开始时给药(中药1组)和造模后第9周给药(中药2组)2组,给药量均为5.71 g/(kg.d);对照组(罗格列酮组)从造模开始即给予罗格列酮,给药量为1.2 mg/(k.d)(给药剂量按大鼠的体表面积进行计算)。观察不同组别、不同时间大鼠的一般情况,实验室指标及血管组织学变化。用生化法检测血脂(TC、TG、HDC、LDC-C)、空腹血糖(FBG),放免法检测空腹胰岛素(FINS),HE染色法观察血管的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模型组大鼠一般情况逐渐变差,第8周代谢综合征造模成功。中药1组及罗格列酮组一般情况、血脂、血糖、胰岛素敏感性和血管病理学等指标均优于模型组。中药1组与罗格列酮组相比,在改善总胆固醇、降糖及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但其余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中药1组与中药2组比较,在血脂、胰岛素敏感性和血管病理学等指标均优于中药2组。结论健脾疏肝法治疗代谢综合征疗效明显,早期连续治疗对于预防并干预代谢综合征的出现和进展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芪汤 代谢综合征 干预时机 健脾疏肝法 大鼠
原文传递
肝脾双介入治疗对肝癌伴脾亢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崔淼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462-465,共4页
[目的]研究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对肝癌伴脾亢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肝癌伴脾亢患者76例,随机分为TACE+PSE组和TACE组各38例,其中TACE组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PSE组采用Selding穿刺法,进行肝动脉栓塞联... [目的]研究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对肝癌伴脾亢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肝癌伴脾亢患者76例,随机分为TACE+PSE组和TACE组各38例,其中TACE组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PSE组采用Selding穿刺法,进行肝动脉栓塞联合脾动脉栓塞。观察2组术前术后血常规、免疫功能、并发症情况。[结果]2组患者术前WBC、PLT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ACE+PSE组WBC、PLT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ACE组术后第1天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ACE+PSE组WBC、PLT术后第7天、28天均明显高于T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术前CD4^+、CD4^+/CD8^+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ACE+PSE组CD4^+、CD4^+/CD8^+术后第7天、28天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ACE+PSE组CD4^+、CD4^+/CD8^+术后第7天、28天均明显高于T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脾双介入治疗肝癌伴脾亢患者,有效抑制脾亢,提高免疫功能,增加血细胞,减少出血,临床治疗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肝癌伴脾亢 部分脾动脉栓塞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