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中医证候特征研究
1
作者 王嫱 郭洁 +1 位作者 宋殿荣 鲁娣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1669-1675,共7页
【目的】探究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者中医证候特征,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0年9月至2022年10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科就诊行HPV检测确诊为宫颈HR-HPV感染者进行中医证候调查,总结其病位、病... 【目的】探究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者中医证候特征,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0年9月至2022年10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科就诊行HPV检测确诊为宫颈HR-HPV感染者进行中医证候调查,总结其病位、病性特点及证型分布。【结果】宫颈HR-HPV感染者的临床特征主要以阴道分泌物异常为主,占63.40%。病位证素为胞宫、脾、肝、肾、经络、胃、心神、心,其中以胞宫、脾、肝最多见,分别占67.00%、58.80%和55.80%。病性证素为湿、热、气滞、血瘀、气虚、阳虚、阴虚、痰、寒,其中以湿、热、气滞、血瘀最多见,分别占66.40%、56.60%、36.00%和31.80%。各年龄段病位证素均以胞宫为主,病性证素均以湿、热为主。双病位证素以胞宫-脾最常见,三病位证素以胞宫-脾-肝最常见。双病性证素以湿-热最常见,三病性证素以湿-热-血瘀最常见。根据聚类分析结果,结合临床实际,发现宫颈HR-HPV感染者的主要证型分布为湿热瘀阻、肝郁气滞、心肾不交、脾胃阳虚。【结论】宫颈HR-HPV感染者的中医病位证素主要在胞宫,兼脾、肝、肾多脏腑合病;病性证素以湿、热为主,呈现虚实错杂的特点;中医证型主要是湿热瘀阻、肝郁气滞、心肾不交、脾胃阳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 中医证候特征 证素 胞宫 湿热瘀阻 肝郁气滞 心肾不交 脾胃阳虚
下载PDF
朱莹基于“土得木而达”理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2
作者 陈姣姣 朱莹 《河南中医》 2024年第4期529-535,共7页
朱莹教授在论治溃疡性结肠炎时强调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溃疡性结肠炎临床常见证型为肝脾不和证、湿热郁滞证、肝郁血虚证、脾肾亏虚证、气滞血瘀证。朱教授治疗肝脾不和型溃疡性结肠炎常用柴芍六君子汤加减疏肝健脾;湿热郁滞型溃... 朱莹教授在论治溃疡性结肠炎时强调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溃疡性结肠炎临床常见证型为肝脾不和证、湿热郁滞证、肝郁血虚证、脾肾亏虚证、气滞血瘀证。朱教授治疗肝脾不和型溃疡性结肠炎常用柴芍六君子汤加减疏肝健脾;湿热郁滞型溃疡性结肠炎多用香砂六君子汤加黄芩、黄连、苦参、蒲公英清利湿热、调和肝脾、祛湿止泻;肝郁血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常用逍遥散、四物汤化裁;脾肾亏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常用四君子汤合参苓白术散加补骨脂、肉桂、熟地黄、杜仲、干姜等中药温补脾肾;气滞血瘀型溃疡性结肠炎运用分期祛瘀通络之法,在瘀病初期运用丹参、川芎、桃仁等配合白芍达到行气活血、养血合营、缓急止痛之效;滞瘀同病期配伍莪术、牛膝、牡丹皮以行滞通络;虚瘀同病期常用地龙、土鳖虫等血肉有情之品配合山药、当归以搜风通络、攻积破瘀、补脾益气,从而起到标本兼治之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土得木而达” 肝脾不调证 湿热郁滞证 肝郁血虚证 脾肾亏虚证 气滞血瘀证 朱莹
下载PDF
功能性消化不良不同中医证型与焦虑抑郁及胃动素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欧邦权 赵云燕 雷晓兰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2131-2135,共5页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不同中医证型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胃动素(MLT)的关系。【方法】选择在广州市中医医院脾胃科门诊就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共77例,按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脾虚气滞型41例,肝胃不和型22例...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不同中医证型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胃动素(MLT)的关系。【方法】选择在广州市中医医院脾胃科门诊就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共77例,按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脾虚气滞型41例,肝胃不和型22例,脾胃湿热型14例,比较3种不同证型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SAS评分、SDS评分及MLT的差异。【结果】(1)77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44例(57.14%)存在焦虑,52例(67.53%)存在抑郁。(2)3组不同证型患者的年龄和发病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不同证型患者的性别分布、SAS评分、SDS评分及MLT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中,脾虚气滞型及肝胃不和型女性发病率均高于脾胃湿热型,脾虚气滞型及肝胃不和型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高于脾胃湿热型,脾虚气滞型及肝胃不和型患者MLT水平均低于脾胃湿热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容易合并焦虑抑郁,其不同证型与SAS评分、SDS评分及MLT水平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可为该病的中医辨证治疗提供客观化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中医证型 脾虚气滞 肝胃不和 脾胃湿热 焦虑抑郁 胃动素
下载PDF
熊国良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经验介绍
4
作者 庄佳美 傅甜 熊国良(指导)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23期214-217,共4页
总结熊国良教授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及遣方用药特色。熊教授认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与脾、肾、肝密切相关,立足于中气下陷这一证型,以补中益气汤为基础,结合岭南地区人群的体质特点,治法以健脾益气、疏肝行气、清热利湿... 总结熊国良教授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及遣方用药特色。熊教授认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与脾、肾、肝密切相关,立足于中气下陷这一证型,以补中益气汤为基础,结合岭南地区人群的体质特点,治法以健脾益气、疏肝行气、清热利湿为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器官脱垂 尿失禁 中气下陷 脾肾气虚 肝胆湿热 熊国良 补中益气汤
下载PDF
傅元谋基于六经辨证治疗带状疱疹的用药经验
5
作者 黄雨寒 陈科 +4 位作者 何沛聪 李金烨 李慧 曾钰淇 陈逊文 《四川中医》 2023年第9期13-16,共4页
总结傅元谋教授基于六经辨证治疗带状疱疹的用药经验。傅教授认为该病为久居湿地,湿遏阳气,脾虚湿滞,湿郁化热,郁结肝胆,外邪诱发所致,属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临证按六经辨证将带状疱疹分为:太阳湿热郁表、少阳肝胆湿热、少阴阳虚寒湿、... 总结傅元谋教授基于六经辨证治疗带状疱疹的用药经验。傅教授认为该病为久居湿地,湿遏阳气,脾虚湿滞,湿郁化热,郁结肝胆,外邪诱发所致,属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临证按六经辨证将带状疱疹分为:太阳湿热郁表、少阳肝胆湿热、少阴阳虚寒湿、太阴脾虚湿滞4种证型。遣方用药特点主要包括:重视经络病位;重视邪之出路;以方代药,以君臣药代方;重视自然无为的调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元谋 带状疱疹 六经辨证 太阳湿热郁表 少阳肝胆湿热 少阴阳虚寒湿 太阴脾虚湿滞
下载PDF
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胆囊炎 胆石症是手术切除的指征 被引量:7
6
作者 周峰 尹光耀 +2 位作者 何友钊 冯全林 姜东林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671-1672,共2页
目的:研究胆囊炎胆石症中医辨证分型与螺杆菌感染的成石关系以及临床意义。方法:62例经14C尿素酶呼气试验检测的胆囊炎胆石症患者,手术切除的胆囊标本作胆囊黏膜病理组织学和硷性品红染色法进行螺杆菌观察。结果:硷性品红染色的胆囊黏... 目的:研究胆囊炎胆石症中医辨证分型与螺杆菌感染的成石关系以及临床意义。方法:62例经14C尿素酶呼气试验检测的胆囊炎胆石症患者,手术切除的胆囊标本作胆囊黏膜病理组织学和硷性品红染色法进行螺杆菌观察。结果:硷性品红染色的胆囊黏膜病理切片中部分患者有红染的杆状和球状菌存在;肝郁气滞瘀血内停证胆囊成石率高,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肝郁气滞瘀血内停证胆囊成石率高,是多因素存在的结果,胆囊黏膜中螺杆菌的存在与胆石成因可能有一些关系,但不是主要的病因。不过为郑重起见,对胆囊炎胆石症患者做14C尿素酶呼气试验和胃黏膜硷性品红染色有螺杆菌存在的,可以作为手术切除胆囊的指征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气郁结间杂温热证 肝郁气滞瘀血内停证 胆囊炎 胆石症 幽门螺杆菌
下载PDF
辨证施针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及血清5-羟色胺的影响 被引量:19
7
作者 李湘力 林泳 +2 位作者 蔡敬宙 杨路 王升旭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259-262,266,共4页
【目的】观察辨证施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80例IBS-D患者按1∶3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135例(其中肝郁气滞组50例、肠道湿热组43例、脾肾阳虚组42例)。对照组给予酪酸梭菌活菌... 【目的】观察辨证施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80例IBS-D患者按1∶3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135例(其中肝郁气滞组50例、肠道湿热组43例、脾肾阳虚组42例)。对照组给予酪酸梭菌活菌片和匹维溴铵片治疗,治疗组分别给予辨证施针治疗,2组患者疗程均为4周。观察各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变化,并检测血清5-羟色胺(5-HT)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组中3种证型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0%、88.4%、88.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9%(P<0.05)。(2)治疗后,各组患者腹痛、腹泻、腹胀、大便急迫、肛门坠胀、倦怠乏力等症状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中的3种证型组在腹痛、腹胀、倦怠乏力等症状积分的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肝郁气滞组在改善腹痛、腹胀、肛门坠胀方面优于其他2种证型组(P<0.05)。(3)治疗后,各组患者血清5-H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3种证型组患者血清5-H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种证型组间比较,肝郁气滞组较肠道湿热组、脾肾阳虚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辨证施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抑制5-HT的过度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针灸疗法 肝郁气滞型 肠道湿热型 脾肾阳虚型 5-羟色胺
下载PDF
不同中医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核素胃排空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许卫华 李妮矫 +2 位作者 张艳丽 柯美云 姚树坤 《环球中医药》 CAS 2013年第5期321-324,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核素胃排空的特点。方法将多中心的84例FD患者分为湿热壅滞证、脾虚气滞证、肝胃气滞证和肝胃郁热证四组,并进行核素胃排空检查,分析比较不同中医证型的胃半排空时间...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核素胃排空的特点。方法将多中心的84例FD患者分为湿热壅滞证、脾虚气滞证、肝胃气滞证和肝胃郁热证四组,并进行核素胃排空检查,分析比较不同中医证型的胃半排空时间、胃排空速率、2小时存留率。结果 (1)84例FD患者中,胃排空延迟者46例(54.8%),胃排空正常者38例(45.2%);(2)胃半排空时间肝胃气滞型最长(140.7±55.3)分钟,其次为脾虚气滞型(134.3±64.6)分钟,肝胃郁热证(118.7±27.4)分钟,湿热壅滞型最短(100.8±26.7)分钟,经方差分析各证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壅滞证与肝胃气滞证、脾虚气滞证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胃排空速率经方差分析比较发现,不同中医证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壅滞型最高(0.53±0.12)与其它三个证型两两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2小时存留率经方差分析比较发现,不同证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壅滞证(37.2%±12.8%)与肝胃气滞证(51.0%±14.7%)、肝胃郁热证(46.9%±11.6%)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壅滞证与脾虚气滞证两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不同中医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不同的核素胃排空特点,湿热壅滞证呈胃排空加速表现,肝胃气滞证、脾虚气滞证呈胃排空延迟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湿热壅滞证 脾虚气滞证 肝胃气滞证 肝胃郁热证 核素胃排空试验
下载PDF
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辨治精要——名老中医谭新华临证经验 被引量:6
9
作者 袁振仪 周青 +3 位作者 朱伟 尹勇 何宜荣 谭新华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7期15-17,37,共4页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谭新华教授对本病的治疗独具见解,临床将其分为湿热下注、湿热瘀阻、肝气郁结、气血瘀滞、肾气亏虚、肝肾阴虚六个证型,治法有扶正固本、利湿泄浊、理气止痛、活血化瘀、软...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谭新华教授对本病的治疗独具见解,临床将其分为湿热下注、湿热瘀阻、肝气郁结、气血瘀滞、肾气亏虚、肝肾阴虚六个证型,治法有扶正固本、利湿泄浊、理气止痛、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等,临证辨治又视其孰所偏重而加减治之,常获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 中医辨治 湿热下注 肝气郁结 肾气亏虚 利湿泄浊 理气止痛 清热解毒 谭新华
下载PDF
胆道排石合剂治疗肝内三级以上胆管结石4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黄坚 熊风珍 +2 位作者 王峻 姚睿智 毕洁亮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188-190,共3页
[目的]探讨有疏肝利胆、清热祛湿、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在治疗肝内三级或三级以上胆管结石方面的优势。[方法] 对我院42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采用常规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胆道镜取石术配合中药胆道排石合剂(由金钱草、威灵... [目的]探讨有疏肝利胆、清热祛湿、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在治疗肝内三级或三级以上胆管结石方面的优势。[方法] 对我院42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采用常规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胆道镜取石术配合中药胆道排石合剂(由金钱草、威灵仙、茵陈、广木香、姜黄、郁金、枳壳、柴胡、青皮等药物组成)口服治疗,观察中药治疗肝内三级或三级以上胆管结石的疗效。[结果]本组42例患者在服中药治疗前,三级或三级以上肝内胆管结石无法取出,服中药治疗后行经T管逆行胆道造影检查,发现有39例排尽结石,治愈率达92.9%;3例发现胆总管内残留结石,8周后采用Olympus纤维胆道镜经胆总管T管窦道取石,一次取尽。[结论]胆道排石合剂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尤其是三级或三级以上的和较大的嵌顿性肝内胆管结石,具有良好的溶石排石效果,利于结石的排出,并能减少术后结石残留,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排石合剂/治疗应用 肝内胆管结石/中西医结合疗法 疏肝利胆 清热祛湿
下载PDF
茵兰益肝颗粒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肝胆湿热、气滞血瘀证)Ⅲ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帆 张进 +1 位作者 卢诚震 丁晋彪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610-2613,共4页
目的进一步评价茵兰益肝颗粒(茵陈、郁金、当归、连翘、丹参、板蓝根、拳参、淡竹叶)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肝胆湿热、气滞血瘀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茵兰益肝颗粒360例与阳性药利肝隆颗粒120例平行对照的研究... 目的进一步评价茵兰益肝颗粒(茵陈、郁金、当归、连翘、丹参、板蓝根、拳参、淡竹叶)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肝胆湿热、气滞血瘀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茵兰益肝颗粒360例与阳性药利肝隆颗粒120例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治疗期共12周,服药后2周、4周、8周、12周各进行1次访视,观察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复常率和未反跳率,中医证候总积分变化值,以及安全性指标。结果主要疗效指标丙氨酸转氨酶复常率试验组59.8%,对照组32.2%,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次要疗效指标天冬氨酸转氨酶复常率试验组61.5%,对照组45.8%;丙氨酸转氨酶未反跳率试验组87.9%,对照组58.8%;天冬氨酸转氨酶未反跳率试验组90.5%,对照组63.2%,以上指标以及中医证候总积分变化值两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安全性方面不良事件发生率试验组为0.8%,对照组为5.2%。结论茵兰益肝颗粒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肝胆湿热、气滞血瘀证)具有改善肝功能,恢复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抑制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反跳以及改善患者症状的作用,同利肝隆颗粒比较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兰益肝颗粒 慢性病毒性肝炎 肝胆湿热 气滞血瘀 临床试验
下载PDF
茵兰益肝颗粒治疗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帆 李学伟 +2 位作者 鲁俊侠 卢诚震 罗欣拉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19-521,527,共4页
目的初步评价茵兰益肝颗粒治疗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肝胆湿热、气滞血瘀证)的疗效及安全性,为Ⅲ期临床试验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药平行对照方法,治疗组60例,服用茵兰益肝颗粒;对照组60例,服用利肝隆颗粒;疗程4... 目的初步评价茵兰益肝颗粒治疗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肝胆湿热、气滞血瘀证)的疗效及安全性,为Ⅲ期临床试验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药平行对照方法,治疗组60例,服用茵兰益肝颗粒;对照组60例,服用利肝隆颗粒;疗程4周。服药后1周、2周、3周、4周各进行1次访视,观察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复常率,中医证候总积分以及安全性指标。结果治疗4周,试验组ALT、AST复常率分别为81.4%、83.1%,对照组分别为85.0%、88.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为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兰益肝颗粒治疗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有效、安全,能够恢复ALT、AST,改善患者症状,疗效与利肝隆颗粒相仿,可开展Ⅲ期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兰益肝颗粒 急性病毒性肝炎 肝胆湿热 气滞血瘀 临床试验
下载PDF
解毒利湿法佐用益气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胆湿热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晶晶 黄鸿娜 毛德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92-1393,共2页
目的:证实解毒利湿法佐益气扶正中药后疗效优于单纯解毒利湿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胆湿热证)。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7例慢乙肝(肝胆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采用党参、灵芝联合龙胆泻肝汤治疗,对照组... 目的:证实解毒利湿法佐益气扶正中药后疗效优于单纯解毒利湿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胆湿热证)。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7例慢乙肝(肝胆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采用党参、灵芝联合龙胆泻肝汤治疗,对照组采用龙胆泻肝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服药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等各项指标的改变情况。结果: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75%,对照组5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肝功能方面,有明显疗效(P<0.05)。结论:解毒利湿法佐用益气扶正中药可提高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胆湿热证)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毒利湿 益气 肝胆湿热
下载PDF
自拟茵柴护肝汤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洪慧闻 赵晓威 +2 位作者 张思淼 刘燕玲 郭朋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154-156,共3页
目的:探讨自拟茵柴护肝汤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肝郁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慢性胆囊炎(肝郁气滞、兼有湿热证)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自拟茵柴护肝汤)和对照组(消炎利胆胶囊),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和胆囊B超影像学的改... 目的:探讨自拟茵柴护肝汤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肝郁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慢性胆囊炎(肝郁气滞、兼有湿热证)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自拟茵柴护肝汤)和对照组(消炎利胆胶囊),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和胆囊B超影像学的改变。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改善和胆囊B超影像的改善优于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自拟茵柴护肝汤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肝郁气滞,兼有湿热患者,可消除临床症状,其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拟茵柴护肝汤 慢性胆囊炎 肝郁湿热证
下载PDF
中医肝脏常见四证评定量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泽奇 郭全 +1 位作者 刘小珍 傅擎宇 《中国医学工程》 2007年第8期660-664,共5页
目的编制中医肝脏常见四证(肝阳上亢证、肝胆湿热证、肝火上炎证、肝气郁结证)的评定量表,为四证提供有效的证候识别及疗效评定工具。方法根据心理学评定量表及WHO生活质量量表的研究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的回顾... 目的编制中医肝脏常见四证(肝阳上亢证、肝胆湿热证、肝火上炎证、肝气郁结证)的评定量表,为四证提供有效的证候识别及疗效评定工具。方法根据心理学评定量表及WHO生活质量量表的研究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的回顾、专家讨论、条目分析及经验性筛选等方法建立量表,通过对448例患者的测试,对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考核。结果编制出由14项条目组成的肝阳上亢证评定量表,由13项条目组成的肝胆湿热证评定量表,由14项条目组成的肝火上炎证评定量表,由10项条目组成的男性肝气郁结证评定量表,和由14项条目组成的女性肝气郁结证评定量表。5个量表的分半信度系数介于0.683~0.863,克朗巴赫α系数介于0.8123~0.8992。因子分析显示量表的结构效度良好。结论初编中医肝脏常见四证的评定量表均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对于四证的证候识别和疗效评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阳上亢证 肝胆湿热证 肝火上炎证 肝气郁结证 评定量表
下载PDF
琥珀消石颗粒治疗胆石症肝胆湿热、气血瘀滞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静 孙云霞 +3 位作者 沈洪 刘芳 邹建东 周万辉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20年第11期34-38,共5页
目的:评价琥珀消石颗粒治疗胆石症肝胆湿热、气血瘀滞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从6家医院选取218例胆石症患者,根据分层区组、随机双盲、平行对照法分为试验组(113例)和对照组(105例),在常规治疗(低脂、低蛋白饮食、忌酒、忌饱餐)的基... 目的:评价琥珀消石颗粒治疗胆石症肝胆湿热、气血瘀滞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从6家医院选取218例胆石症患者,根据分层区组、随机双盲、平行对照法分为试验组(113例)和对照组(105例),在常规治疗(低脂、低蛋白饮食、忌酒、忌饱餐)的基础上,对照组加用安慰剂治疗、试验组加用琥珀消石颗粒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结果:排石疗效方面,试验组总有效率(58. 41%)高于对照组(24. 76%),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 <0. 01)。症状治疗方面,试验组治疗后疼痛发作次数、疼痛程度、疼痛消失情况,以及纳差、嗳气、便秘、恶心、口苦、尿黄各指标评分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 <0. 01)。安全性方面,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结论:琥珀消石颗粒治疗胆石症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石症 肝胆湿热 气血瘀滞 琥珀消石颗粒 临床研究
下载PDF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湿热中阻和肝郁脾虚证与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和乙肝病毒-DNA病毒载量等实验指标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莉平 王丽 +3 位作者 延娅娅 权志博 李彦魁 丁延平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9期2222-2225,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湿热中阻和肝郁脾虚证与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和乙肝病毒(HBV)-DNA病毒载量等实验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湿热中阻型和肝郁脾虚型CHB患者各40例,另选取20名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肝脏生化指标[丙氨...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湿热中阻和肝郁脾虚证与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和乙肝病毒(HBV)-DNA病毒载量等实验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湿热中阻型和肝郁脾虚型CHB患者各40例,另选取20名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肝脏生化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胆红素(TBil)、白蛋白(A)、球蛋白(G)]、HBV-DNA病毒载量和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CD80、CD86、CD83、CD1a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表达,分析两证型与各检测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AST、ALT、TBil指标明显升高,湿热中阻型ALT、TBil高于肝郁脾虚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中阻型HBV-DNA病毒载量高于肝郁脾虚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健康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CD80、CD83、CD86、HLA-DR表达水平均降低,湿热中阻型CD86、HLA-DR表达水平高于肝郁脾虚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LT、TBil、HBV-DNA病毒载量、CD86、HLA-DR表达水平与CHB中医证型有相关性,可用作分型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湿热中阻证 肝郁脾虚证 病毒载量 树突细胞
下载PDF
酒精性肝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被引量:12
18
作者 聂晶晶 王骁 唐艳萍 《河南中医》 2016年第4期738-740,共3页
酒精性肝病是临床常见肝病之一,甘草酸制剂、水飞蓟素类、还原性谷胱甘肽等能起到抗氧化、抗炎、保护肝细胞膜等作用,是西医临床常用的保肝药物。中医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辨证论治,湿热蕴结型方选茵陈蒿汤加减;气滞血瘀型方选膈下逐... 酒精性肝病是临床常见肝病之一,甘草酸制剂、水飞蓟素类、还原性谷胱甘肽等能起到抗氧化、抗炎、保护肝细胞膜等作用,是西医临床常用的保肝药物。中医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辨证论治,湿热蕴结型方选茵陈蒿汤加减;气滞血瘀型方选膈下逐瘀汤加减;肝肾阴虚型方选一贯煎加减;脾肾阳虚型方选济生肾气丸加减;肝郁脾虚型方选逍遥散加减。中药对酒精性肝病的治疗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保护肝脏,减缓肝纤维化的进程,而且在减轻患者腹胀,腹水程度,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均有不错的临床效果。中西医结合治疗酒精性肝病,可以兼容中药和西药两者共同的优势,取长补短,可以获得更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病 湿热蕴结证 气滞血瘀证 肝肾阴虚证 脾肾阳虚证 肝郁脾虚证
下载PDF
肝癌放疗期间中医证候演变规律 被引量:3
19
作者 斯韬 宁雪坚 +3 位作者 冯献斌 石彧 冯驭臣 李蓉 《河南中医》 2016年第7期1169-1171,共3页
目的:观察肝癌放疗期间中医证候变化的规律,探寻放疗引起不良反应的中医病因病机。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回顾性调查289例接受放疗的肝癌患者放疗前、放疗30 GY、放疗后共3次的中医四诊资料,应用SPSS 19.0软件,采用聚类分析法及因... 目的:观察肝癌放疗期间中医证候变化的规律,探寻放疗引起不良反应的中医病因病机。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回顾性调查289例接受放疗的肝癌患者放疗前、放疗30 GY、放疗后共3次的中医四诊资料,应用SPSS 19.0软件,采用聚类分析法及因子分析法,将患者分类并确定每类的证候要素,归纳出每类的中医证候,比较放疗期间中医证候变化特点。结果:放疗期间,肝癌的中医分型以5型为主,分别为:肝郁气滞证、血瘀证、湿热蕴结证、脾虚证、阴虚证。放疗不同阶段常见基本证候整体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湿热蕴结证在放疗30GY、放疗后较放疗前均显著增多(P<0.05),脾虚证在放疗30 GY较放疗前显著减少(P<0.05),放疗后较放疗30 GY显著增多(P<0.05),而放疗后较放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肝郁气滞、血瘀证、阴虚证三类证候在放疗过程中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放疗前,肝癌患者以脾虚和肝郁气滞两型最为多见;放疗30 GY时以湿热蕴结证和肝郁气滞证为主;放疗后以脾虚和湿热蕴结两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放疗 肝郁气滞证 血瘀证 湿热蕴结证 脾虚证 阴虚证
下载PDF
209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及其证治思考 被引量:1
20
作者 史锁芳 魏瑜 +11 位作者 熊侃 叶德梁 高坤 万凌峰 汪为民 陈永昶 吴迪 张月清 李昀泽 崔磊 陈明祺 朱汇滨 《中医学》 2020年第4期319-326,共8页
目的:探索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恢复期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为COVID-19恢复期患者诊治提供证治参考。方法:纳入2020年2月14日~2020年3月31日武汉江夏方舱医院(86例)、武汉黄石有色医院(67例)、武汉江夏区中医院(20例)、淮... 目的:探索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恢复期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为COVID-19恢复期患者诊治提供证治参考。方法:纳入2020年2月14日~2020年3月31日武汉江夏方舱医院(86例)、武汉黄石有色医院(67例)、武汉江夏区中医院(20例)、淮安市中医院(20例)、扬州市中医院(10例)、镇江市第三人民医院(6例),总计209例均符合出院标准处于恢复期的普通型COVID-19患者,收集患者基本特征(年龄、性别、来源)、四诊信息,分析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09例符合出院标准处于恢复期的普通型COVID-19患者,男女比例为0.86:1,年龄11~79岁,平均年龄(48.90 &#177;14.02)岁。中医证型分布以肺脾不足证占65.1%,气阴两虚证占34.9%,兼夹证以湿热证最常见(14.4%),肝气郁结与心神失养证也可见到。结论:肺脾不足证为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患者主要证型,气阴两虚证次之,可以兼夹湿热证,也可出现肝气郁结与心神失养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恢复期 证型分布 肺脾不足证 气阴两虚证 湿热证 肝气郁结证 心神失养证 证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