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OLD1基因反义RNA对人正常肝细胞和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吴琼 黄怡 +1 位作者 谭晓虹 徐恒 《广西医学》 CAS 2015年第7期885-887,共3页
目的分析POLD1基因的反义RNA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和人正常肝细胞HL-7702增殖的影响,以探讨利用POLD1基因反义RNA干预治疗肝癌的可行性。方法构建人POLD1基因的反义RNA表达质粒;将实验分为阴性对照组(转染空质粒的肝癌细胞SMMC-7721和... 目的分析POLD1基因的反义RNA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和人正常肝细胞HL-7702增殖的影响,以探讨利用POLD1基因反义RNA干预治疗肝癌的可行性。方法构建人POLD1基因的反义RNA表达质粒;将实验分为阴性对照组(转染空质粒的肝癌细胞SMMC-7721和肝细胞HL-7702)、空白对照组(未转染质粒的肝癌细胞SMMC-7721和肝细胞HL-7702)和实验组(转染人POLD1基因反义RNA表达质粒的肝癌细胞SMMC-7721和肝细胞HL-7702);采用CCK-8法分析细胞增殖情况。结果在转染0 h、24 h、48 h、72 h后,3组间肝细胞HL-7702的450 nm处吸光度值(A450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肝癌细胞SMMC-7721在转染24 h、48 h、72 h后,A450值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 POLD1基因的反义RNA可在对正常肝细胞生长无明显影响下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POLD1基因 反义RNA 正常肝细胞 细胞增殖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肝脏肿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2
作者 宋淮 周立强 徐开鹏 《罕少疾病杂志》 2012年第5期21-25,共5页
目的探讨利用不同b值和测量位置得到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及灌注ADC值在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20例肝脏肿瘤进行常规MRI平扫和扩散加权成像扫描,其中48例肝脏肿瘤同时进行了多期增强扫描。采用表观扩散系数(b值)分别... 目的探讨利用不同b值和测量位置得到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及灌注ADC值在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20例肝脏肿瘤进行常规MRI平扫和扩散加权成像扫描,其中48例肝脏肿瘤同时进行了多期增强扫描。采用表观扩散系数(b值)分别为0s/mm2和1000s/mm2,测量病变整体、边缘及中心的表面扩散系数(ADC)值及灌注ADC值,分析不同b值时,各测量参数在良恶性肿瘤之间的差异。结果肝癌、肝脏转移瘤患者病变区的ADC值分别为(1.04±0.36)×10-3mm2/s、(1.46±0.49)×10-3mm2/s;肝囊肿、肝脏血管瘤患者病变区的ADC值分别为(2.38±0.81)×10-3mm2/s、(1.97±0.63)×10-3mm2/s;b值0s/mm2时,肝脏良恶性肿瘤之间AD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灌注ADC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b值1000s/mm2时,肝脏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区域内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灌注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不同的测量感兴趣区位置,在病灶边缘与中心之间,恶性肿瘤的灌注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良性肿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弥散成像对肝脏肿瘤的诊断具有很大的价值,特别是高b值及灌注ADC值对肝脏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更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肝脏肿瘤 鉴别诊断
下载PDF
无水乙醇碘油乳剂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病理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李小明 胡国栋 +1 位作者 陈孝平 吴人亮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1期749-752,共4页
10例肝癌病人接受了无水乙醇碘油乳剂栓塞后Ⅱ期手术切除。首次栓塞治疗至Ⅱ期手术切除时间为12~239天,平均84.5天。手术标本的病理结果:2例主瘤及周围子瘤均完全坏死,其余8例肿瘤的坏死率均>80%。在肿瘤坏死区内... 10例肝癌病人接受了无水乙醇碘油乳剂栓塞后Ⅱ期手术切除。首次栓塞治疗至Ⅱ期手术切除时间为12~239天,平均84.5天。手术标本的病理结果:2例主瘤及周围子瘤均完全坏死,其余8例肿瘤的坏死率均>80%。在肿瘤坏死区内,可见碘油沉积后形成的胆固醇结晶。在不完全坏死的肿瘤标本中,残癌主要在肿瘤的边周。10例肿瘤标本其包膜厚度为2~5mm,平均3.6mm,肿瘤周围的非癌组织未见明显变性坏死,仅见正常肝小叶结构及合并肝硬化而形成的假小叶,在汇管区未见胆小管变性及小动脉或小静脉栓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 栓塞疗法 治疗 肝肿瘤 病理学
原文传递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2
4
作者 甄作均 陈焕伟 《中国胃肠外科杂志》 1999年第2期104-105,共2页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外科治疗。方法 对1993 年1 月至1999 年1 月的19 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行外科治疗。其中6 例同期切除,10 例分期切除,1 例肝动脉结扎加无水乙醇注射,2 例通过肝动脉结扎加化学药...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外科治疗。方法 对1993 年1 月至1999 年1 月的19 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行外科治疗。其中6 例同期切除,10 例分期切除,1 例肝动脉结扎加无水乙醇注射,2 例通过肝动脉结扎加化学药物治疗(化疗) 泵灌注化疗而获得二期手术切除机会。手术方式行肝不规则楔形切除16 例,左半肝切除2 例。结果 术后1、3、5 年生存率分别为89% 、58% 、21% 。6 例同期肝切除者平均生存期23 个月,10 例分期肝切除者的平均生存期为32 个月。结论 掌握手术时机和适应证,积极进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提高手术切除成功率是提高存活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肝转移 外科手术 肝动脉
原文传递
复杂性肝脏肿瘤三维可视化精准诊治专家共识 被引量:64
5
作者 刘允怡 张绍祥 +4 位作者 姜洪池 梁力建 方驰华 蔡伟 卢绮萍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3-59,共7页
肝脏肿瘤三维可视化是指用于显示、描述和解释肝脏肿瘤三维解剖和形态特征的一种工具。它借助CT和(或)MRI图像数据,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融合、计算、分割、渲染等,将肝脏、胆道、血管、肿瘤等目标的形态、空间... 肝脏肿瘤三维可视化是指用于显示、描述和解释肝脏肿瘤三维解剖和形态特征的一种工具。它借助CT和(或)MRI图像数据,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融合、计算、分割、渲染等,将肝脏、胆道、血管、肿瘤等目标的形态、空间分布等进行描述和解释,并可直观、准确、快捷地将目标从视觉上分离出来,为术前准确诊断、手术方案个体化规划和手术入路选择提供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可视化 3D打印 仿真手术 手术规划 复杂性肝脏肿瘤
原文传递
18F-FDG PET/MR与PET/CT在肝脏肿瘤诊断中的初步对比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许远帆 宫健 +3 位作者 佀雯雯 李峰 余党凡 李成州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95-799,共5页
目的比较分析一体化PET/MR与PET/CT在肝脏肿瘤诊断中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怀疑肝脏肿瘤的患者,同日先后行全身18F-FDG PET/CT显像及PET/MR局部显像的相关资料。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Bland-Altman分析及t检验对两者的信噪比(SNR),... 目的比较分析一体化PET/MR与PET/CT在肝脏肿瘤诊断中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怀疑肝脏肿瘤的患者,同日先后行全身18F-FDG PET/CT显像及PET/MR局部显像的相关资料。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Bland-Altman分析及t检验对两者的信噪比(SNR),SUVmax及靶区/本底比值(Tissue/Backgroud,T/B)进行比较分析。运用χ2检验比较两者显像结果的差异。结果93例中,63例确诊肝脏恶性肿瘤。PET-MR图像SNR及T/B值较PET-CT高,有显著统计学差异(t=9.63,3.45,P<0.01)。66.7%(62/93)的病例PET/MR比PET/CT多发现肝脏病灶,包括恶性50例,两者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χ2=93.00,P<0.01);其中39例病例PET/MR比PET/CT有更多的PET阳性病灶,有显著统计学差异(χ2=34.65,P<0.01)。结论PET/MR对肝脏肿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与PET/CT相比,PET/MR的PET图像信噪比及靶本比更高,PET阳性率更高,MR提供的诊断信息更多,病灶检出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肿瘤 PET/CT PET/MR 检出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