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ectono-thermal evolution of the Liwan Sag, deepwater area in the Zhujiang River Mouth Basin,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被引量:2
1
作者 TANG Xiaoyin HUANG Shaopeng +3 位作者 YANG Shuchun JIANG Guangzheng JI Mo HU Shengbiao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2期66-75,共10页
The Liwan Sag, with an area of 4 000 km-2, is one of the deepwater sags in the Zhujiang River(Pearl River) Mouth Basin,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Inspired by the exploration success in oil and gas resources in the d... The Liwan Sag, with an area of 4 000 km-2, is one of the deepwater sags in the Zhujiang River(Pearl River) Mouth Basin,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Inspired by the exploration success in oil and gas resources in the deepwater sags worldwide, we conducted the thermal modeling to investigate the tectono-thermal history of the Liwan Sag,which has been widely thought to be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ectonic activities as well as hydrocarbon potential of a basin. Using the multi-stage finite stretching model, the tectonic subsidence history and the thermal history have been obtained for 12 artificial wells, which were constructed on basis of one seismic profile newly acquired in the study area. Two stages of rifting during the time periods of 49–33.9 Ma and 33.9–23 Ma can be recognized from the tectonic subsidence pattern, and there are two phases of heating processes corresponding to the rifting.The reconstructed average basal paleo-heat flow values at the end of the rifting events are -70.5 and -94.2 mW/m^2 respectively. Following the heating periods, the study area has undergone a persistent thermal attenuation phase since 23 Ma and the basal heat flow cooled down to -71.8–82.5 mW/m^2 at pres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ctono-thermal evolution thermal history heat flow deepwater area liwan sag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深水区白云南洼-荔湾凹陷新生代构造-热演化模拟
2
作者 张向涛 张丽丽 +4 位作者 胡杰 张青林 张涛 郑文义 魏成豪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12-1926,共15页
白云南洼-荔湾凹陷位于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为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地质背景复杂,经历了多期拉张和沉降。始新世—中新世的构造演化包括裂谷作用和坳陷作用,形成多层沉积结构。本次研究利用构造-热演化模拟,揭示研究区的构造沉降史和基底... 白云南洼-荔湾凹陷位于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为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地质背景复杂,经历了多期拉张和沉降。始新世—中新世的构造演化包括裂谷作用和坳陷作用,形成多层沉积结构。本次研究利用构造-热演化模拟,揭示研究区的构造沉降史和基底热流史,从而探讨盆地演化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共选取19条测线(东西向7条,南北向12条),建立380口模拟井,进行构造-热演化模拟,恢复白云南洼-荔湾凹陷的构造沉降史及构造-热演化史。研究发现白云南洼-荔湾凹陷自始新世以来存在两期快速沉降,分别发生在始新世(47.8~33.9 Ma)和中新世(23.0~13.8 Ma),并且构造沉降具有显著的东西、南北差异。同时基底热流经历了两次显著上升:第一次在始新世,基底热流快速上升至约86 mW/m^(2);第二次在中新世,基底热流在13.8 Ma达到最高值,其中荔湾凹陷南部达到125 mW/m^(2)。上述表明,白云南洼-荔湾凹陷的沉降和热流特征与其构造演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热演化模拟 构造沉降 基底热流 白云南洼-荔湾凹陷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荔湾凹陷北部早中新世沟槽特征及其成因 被引量:3
3
作者 邢作昌 张忠涛 +3 位作者 林畅松 冯轩 洪方浩 宫越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39-350,共12页
沟槽及其成因是近年来沉积学和古海洋学的研究热点。本研究基于珠江口盆地荔湾凹陷内的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在研究区早中新世地层中首次识别出延伸千米的沟槽。这些沟槽形成时研究区位于远离陆架坡折的深水盆地,其走向大致平行于早中新... 沟槽及其成因是近年来沉积学和古海洋学的研究热点。本研究基于珠江口盆地荔湾凹陷内的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在研究区早中新世地层中首次识别出延伸千米的沟槽。这些沟槽形成时研究区位于远离陆架坡折的深水盆地,其走向大致平行于早中新世南海北部陆架坡折走向,可细分为4个亚区,形态呈直线形、拱形或似波痕状,几何学参数在不同分区各有特点。另外,在部分沟槽底部具有规模较大的条带状高振幅异常,可能对应粗粒沉积或富含天然气。根据沟槽特征推测其成因可能与盆内广布的中层水环流影响下的底流活动有关。古地貌控制下的早中新世古底流,通过其水体对海底产生侵蚀进而形成侵蚀沟槽。此研究不仅有助于南海北部超深水区的油气勘探,同时可为南海早中新世古海洋学研究提供新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槽 早中新世 底流 荔湾凹陷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荔湾3-1井区珠江组深水扇高分辨率层序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昌勇 杨宝泉 +3 位作者 高博禹 胡晓庆 朱国金 郑荣才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22-1129,共8页
以高分辨率层序分析为指导思想,以岩芯和测井分析为基础,结合地震资料对荔湾3-1井区珠江组下部深水扇沉积层序界面和海泛面成因类型进行综合研究,探讨了深水扇短期旋回结构类型和分布规律,建立了主要产层时间—地层格架,并对地层格架中... 以高分辨率层序分析为指导思想,以岩芯和测井分析为基础,结合地震资料对荔湾3-1井区珠江组下部深水扇沉积层序界面和海泛面成因类型进行综合研究,探讨了深水扇短期旋回结构类型和分布规律,建立了主要产层时间—地层格架,并对地层格架中的小层砂体进行劈分和等时追踪对比,讨论了不同基准面旋回条件下储层发育特征。通过层序—岩相古地理编图,结合GR约束反演,刻画了不同发育阶段深水扇砂体展布特征,建立了深水扇水道砂体的时空间展布模式,对今后深水扇型油藏的砂体预测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扇 高分辨率层序 层序结构 珠江组 白云凹陷 荔湾井区
下载PDF
白云凹陷荔湾井区珠江组深水沉积类型及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江艳 张昌民 +2 位作者 朱锐 余烨 秦成岗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10期6-9,4,共4页
综合岩性、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对荔湾井区新近系珠江组(Nzj)的沉积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深水重力流沉积夹少量牵引流沉积。重力流沉积的主要类型为浊流、碎屑流和颗粒流,自然伽马曲线多呈中-高振幅的钟形,在地震剖面上主... 综合岩性、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对荔湾井区新近系珠江组(Nzj)的沉积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深水重力流沉积夹少量牵引流沉积。重力流沉积的主要类型为浊流、碎屑流和颗粒流,自然伽马曲线多呈中-高振幅的钟形,在地震剖面上主要表现为丘状反射特征,内部成层性差。牵引流沉积的主要类型为等深流,因沉积厚度较薄自然伽马曲线多呈指状,此类特征是受海平面升降影响所致。Nzj沉积早期海平面处于较低位置,粗碎屑物质的注入及顺坡而下的流动为重力流沉积提供了条件,沉积后期海平面不断上升,粗碎屑注入减少,重力流活动减弱,等深流发育并改造了早期重力流沉积中砂级或砂级以下的沉积物,从而形成了重力流-等深流沉积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凹陷 荔湾井区 珠江组 深水沉积 重力流 等深流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荔湾凹陷晚渐新世--早中新世重力流沉积类型及其特征 被引量:7
6
作者 邢作昌 张忠涛 +3 位作者 林畅松 张博 洪方浩 宫越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43-1156,共14页
针对珠江口盆地荔湾凹陷内重力流沉积特征不清楚的问题,在大量高精度地震及少量钻孔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地震相组合分析,对荔湾凹陷珠海组—珠江组底部重力流体系的沉积类型、时空演化及控制因素进行归纳。根据地震相组合的差异,认为研究... 针对珠江口盆地荔湾凹陷内重力流沉积特征不清楚的问题,在大量高精度地震及少量钻孔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地震相组合分析,对荔湾凹陷珠海组—珠江组底部重力流体系的沉积类型、时空演化及控制因素进行归纳。根据地震相组合的差异,认为研究区存在前三角洲浊积扇、块体搬运沉积、水道化斜坡扇、盆底扇4种重力流沉积类型:前三角洲浊积扇为与陆架边缘三角洲同期形成的较小规模浊积扇体(裙),富砂可能性大;块体搬运沉积以头部具有断坡崖和多条小型滑脱断裂、内部显示滑移和挤压等变形构造、整体向东南移动为特征;水道化斜坡扇头部发育多条小型水道,沉积相由浊积水道、堤岸复合体等微相构成;盆底扇以双向下超丘形强振幅连续中频地震相为识别标志,可识别出下切谷、水道充填、前缘决口扇、席状朵叶体等微相。推测构造、气候、海平面变化及沉积物供给的耦合作用造就了研究区内的重力流沉积,在基准面旋回变化的不同阶段发育不同类型的重力流沉积。该研究成果可为盆地超深水区重力流沉积规律的总结和油气勘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流体系 沉积类型 沉积演化 珠江组 珠海组 荔湾凹陷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荔湾凹陷上渐新统—早中新统物源特征及其对沉积充填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邢作昌 张忠涛 +3 位作者 林畅松 张博 洪方浩 张正涛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77-1588,共12页
利用化学蚀变指数法恢复物源区的风化历史及沉积物通量是一种经济实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前人对珠江口盆地荔湾凹陷对应物源区的研究相对薄弱。本文通过对区内岩心测试数据进行化学蚀变指数分析,恢复晚渐新世—早中新世物源区的风化历史... 利用化学蚀变指数法恢复物源区的风化历史及沉积物通量是一种经济实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前人对珠江口盆地荔湾凹陷对应物源区的研究相对薄弱。本文通过对区内岩心测试数据进行化学蚀变指数分析,恢复晚渐新世—早中新世物源区的风化历史,并进行沉积物通量的估算,在此基础上探讨物源特征对研究区内沉积充填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晚渐新世研究区对应物源区经历了强烈风化阶段,该阶段产生的丰富的沉积物供给是研究区西北部快速进积、规模壮观的陆架边缘三角洲及斜坡重力流沉积体系发育的重要控制因素之一;早中新世,西北物源区风化减弱,沉积供给减少,但研究区东部沉积物供应较西部要充分得多,表明早中新世,研究区南部除了来自西北部的主要物源外,局部物源对该时期的沉积具有重要影响;推测东部物源(东部古隆起、兴宁古隆起)的突然复活是促进研究区东部早中新世沟槽形成发育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超深水区进行沉积物源区的研究中,这种半定量的方法对盆内局部物源的确定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蚀变指数 物源 风化历史 沉积物通量 渐新世—中新世 油气勘查工程 荔湾凹陷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白云—荔湾深水区油气成藏条件及勘探方向 被引量:27
8
作者 林鹤鸣 施和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9-36,共8页
珠江口盆地白云—荔湾深水区的天然气勘探已经历了5个阶段,经地质综合研究认为:①白云凹陷具备优越的烃源条件,经历了断陷—断坳—坳陷3大构造演化阶段,断陷期沉积的文昌组—恩平组具有巨大的生烃能力,断坳期和坳陷期受渐新世和中新世2... 珠江口盆地白云—荔湾深水区的天然气勘探已经历了5个阶段,经地质综合研究认为:①白云凹陷具备优越的烃源条件,经历了断陷—断坳—坳陷3大构造演化阶段,断陷期沉积的文昌组—恩平组具有巨大的生烃能力,断坳期和坳陷期受渐新世和中新世2个陆架坡折带的控制,形成的渐新世珠海组浅海三角洲—滨岸沉积体系和中新世珠江组—韩江组深水扇沉积体系,是深水区最有利的2套储盖组合;②该深水区油气的成藏规律不同于北部浅水区,陆架坡折带、构造脊+断裂+砂体+不整合+流体底辟复合油气输导体系及晚期构造运动是控制该区油气运移和成藏的3大要素;③荔湾3-1深水气田是上述成藏条件共同作用下的典型代表,优越的圈闭条件,受陆架坡折带控制的三角洲分流河道相优质储层,断层+底辟构造构成的垂向输导体系和上覆巨厚的海相泥岩盖层,是大气田形成的有利地质条件。进而指出近期该区天然气的勘探方向:①凹陷中央的深水扇体系;②白云凹陷主洼东西两侧的隆起区构造—地层复合圈闭群;③主洼西南侧断阶带上一系列的大型构造圈闭群;④南侧荔湾等一系列凹陷的超深水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白云凹陷 荔湾凹陷 荔湾深水气田 油气藏形成 坡折带 底辟构造 勘探区
下载PDF
南海北部超深水区荔湾凹陷恩平组三角洲沉积体系及其烃源岩特征 被引量:12
9
作者 苗顺德 张功成 +4 位作者 梁建设 杨海长 纪沫 沈怀磊 陈莹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02期57-65,共9页
荔湾凹陷是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超深水区的一个勘探新区,烃源岩是最重要的基础地质问题之一。通过荔湾凹陷地震反射特征分析,认为地震反射具有典型S型反射特征,为三角洲沉积体系。与相邻的白云凹陷类比研究,结合地震、钻井分析,提出荔湾... 荔湾凹陷是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超深水区的一个勘探新区,烃源岩是最重要的基础地质问题之一。通过荔湾凹陷地震反射特征分析,认为地震反射具有典型S型反射特征,为三角洲沉积体系。与相邻的白云凹陷类比研究,结合地震、钻井分析,提出荔湾凹陷恩平组三角洲体系是主力烃源岩发育带的新认识。以古生物分析为基础,从沉积环境入手,认为荔湾凹陷与白云凹陷恩平组沉积环境相似,为受限海相沉积环境。荔湾凹陷北部隆起提供物源,进入荔湾海相环境中,形成大规模三角洲体系。该三角洲体系与白云凹陷北坡恩平组三角洲体系具有相似的成煤环境,能够形成煤系烃源岩。同时受三角洲影响,在近三角洲体系的海相环境中,发育陆源海相烃源岩和海相烃源岩。通过地球化学分析认为煤系烃源岩、陆源海相烃源岩和海相烃源岩具有明显的不同,这3类烃源岩对于深水、超深水区域的勘探潜力具有很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洲体系 煤系烃源岩 超深水 恩平组 荔湾凹陷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南海北部深水区荔湾凹陷构造演化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8
10
作者 纪沫 张功成 +2 位作者 赵志刚 杨海长 曾清波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23-732,共10页
荔湾凹陷北与白云凹陷相邻,南与双峰盆地(南海西北次海盆)相接,发育于洋陆过渡边界,具有独特的结构构造特征。选取荔湾凹陷为研究对象,在3D地震资料解释的基础上,以断裂特征分析厘定凹陷性质、构造古地貌恢复解析凹陷结构,进而指出古地... 荔湾凹陷北与白云凹陷相邻,南与双峰盆地(南海西北次海盆)相接,发育于洋陆过渡边界,具有独特的结构构造特征。选取荔湾凹陷为研究对象,在3D地震资料解释的基础上,以断裂特征分析厘定凹陷性质、构造古地貌恢复解析凹陷结构,进而指出古地貌恢复和构造演化对油气勘探的影响。研究获得三方面的创新性认识:①荔湾凹陷为洋陆过渡壳上发育的断坳,断坳作用占主导地位;②32Ma的底辟作用将荔湾凹陷改造为"四洼三凸"的构造格局,恩平组沉积期凹陷北部是一个连通的洼陷;③恩平组沉积期连通洼陷的古地貌有利于三角洲(烃源岩)的发育,背斜型圈闭的定型受控于32Ma的底辟作用,是荔湾凹陷油气勘探的有利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 深水区 荔湾凹陷 构造演化 底辟作用 断坳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荔湾凹陷W22井渐新世生物地层研究
11
作者 玄昌姬 李前裕 刘传联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52,共8页
通过对珠江口盆地荔湾凹陷超深水井W22井3 266~3 991 m井段72个样品开展有孔虫和钙质超微化石分析,讨论了该层段的地层划分并确定了其年代。研究层位含有丰富的有孔虫和钙质超微化石,详细的生物地层学分析显示其属于渐新世。其中,有孔... 通过对珠江口盆地荔湾凹陷超深水井W22井3 266~3 991 m井段72个样品开展有孔虫和钙质超微化石分析,讨论了该层段的地层划分并确定了其年代。研究层位含有丰富的有孔虫和钙质超微化石,详细的生物地层学分析显示其属于渐新世。其中,有孔虫分析发现3 390 m以下为早渐新世P18-P21a带沉积、3 380 m以上为晚渐新世P21b-P22带至N4带下部沉积,显示其地层年代为33-23 Ma;而钙质超微化石分析则揭示出该层位包含了自NP25带底部到NP21带的地层,下渐新统/上渐新统的沉积界限在3 390 m左右, Coccolithus formosus的末现面出现在3 841 m表明钻井3 841 m以深地层年代大于32.92 Ma,但更深地层未发现始新世钙质超微化石,表明底部年龄仍为早渐新世,但推测已经接近渐新世/始新世界限(33.89 Ma)。荔湾凹陷渐新世经历了从陆架浅海到上陆坡半深海环境的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孔虫 钙质超微化石 生物地层 渐新世 荔湾凹陷
原文传递
珠江口盆地荔湾凹陷珠江组关键地质界面SB21的识别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思青 张翠梅 +3 位作者 孙珍 庞雄 申俊 邱宁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75-486,共12页
荔湾凹陷是珠江口盆地最南部的一个超深水凹陷,其结构特点、沉积过程研究是认识被动陆缘演化的重要内容.运用地震地层学方法,基于高分辨率2D/3D地震资料的沉积追踪与对比,一个特征明显且全区可追踪的地质界面——SB21界面被识别出.该界... 荔湾凹陷是珠江口盆地最南部的一个超深水凹陷,其结构特点、沉积过程研究是认识被动陆缘演化的重要内容.运用地震地层学方法,基于高分辨率2D/3D地震资料的沉积追踪与对比,一个特征明显且全区可追踪的地质界面——SB21界面被识别出.该界面上下揭示出多种沉积现象:北部剥蚀区、中北部的沉积物过路区、中南部冲沟和沉积物波叠置区、南部的沉积物堆积区.推测这种沉积样式的多样性与发生在23.8Ma前后的白云运动有密切关系,该构造运动造成荔湾凹陷的差异性沉降,主要表现为荔湾凹陷中南部的快速沉降,导致凹陷北部及中东部的相对抬升.该期构造运动使原有的沉积平衡发生改变,造成沉积物的再分配,沉积物从北部剥蚀区经过路区向中南部堆积区运移.自东向西发育的冲沟,推测与该时期差异沉降导致中东部近南北走向的相对隆起与西侧沉降区的差异沉降,以及有来自凹陷东北角的物源叠加作用有关.SB21界面的沉积反射特征研究,揭示了洋陆边界复杂多变的沉积过程及其驱动机制,对我们认识更大区域的构造沉积过程具有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组 冲沟 沉积物波 海底扇 荔湾凹陷 珠江口盆地 海洋地质
原文传递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深水区下陆坡盆地沉积特征 被引量:3
13
作者 唐勇 黎明碧 +3 位作者 方银霞 何敏 吴招才 丁巍伟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69-876,共8页
为了解南海北部下陆坡深水盆地的沉积特征和地层分布对构造环境的影响,利用973、SO49等航次所获得的地震测线,对南海北部大陆边缘深水区下陆坡盆地新生代地层层序进行了划分,并与北部的白云凹陷的层序进行了对比,识别出了8套地震反射层... 为了解南海北部下陆坡深水盆地的沉积特征和地层分布对构造环境的影响,利用973、SO49等航次所获得的地震测线,对南海北部大陆边缘深水区下陆坡盆地新生代地层层序进行了划分,并与北部的白云凹陷的层序进行了对比,识别出了8套地震反射层组,自上而下地层时代分别为上新世-第四纪(N2-Q)、晚中新世(N13)、中中新世(N21)、早中新世(N11)、晚渐新世(E32)、晚始新世-早渐新世(E32-E31)、中始新世(E22)和古新世-早始新世(E1-E21).在此基础上,对荔湾和潮南坳陷南部深水区内主要层组的沉积特征和沉积充填作了初步分析,认为南海中北部下陆坡区的构造演化可以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古新世-早渐新世的断陷-断坳陆相湖盆沉积阶段、晚渐新世的裂陷-坳陷过渡阶段以及新近系以来的热力学沉降半深水-深水沉积阶段,沉积环境经历了河流-湖泊-浅海-深海的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下陆坡 荔湾坳陷 构造 沉积 海洋地质.
原文传递
白云-荔湾凹陷珠江组大型深水水道体系沉积特征及成因机制 被引量:18
14
作者 廖计华 徐强 +5 位作者 陈莹 王颖 蔡露露 邹梦君 曾清波 焦振华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41-1054,共14页
深水水道体系是近年来在白云-荔湾凹陷东缘珠江组上段深海泥岩背景中新发现的大型深水沉积体系,但是其沉积特征、沉积过程与主控因素尚不清楚.综合利用大量二维、三维地震数据以及钻井、测井资料,揭示了白云-荔湾凹陷东缘珠江组大型深... 深水水道体系是近年来在白云-荔湾凹陷东缘珠江组上段深海泥岩背景中新发现的大型深水沉积体系,但是其沉积特征、沉积过程与主控因素尚不清楚.综合利用大量二维、三维地震数据以及钻井、测井资料,揭示了白云-荔湾凹陷东缘珠江组大型深水水道体系的沉积要素构成、外部几何形态、内部充填结构及其沉积演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物源供给、陆架坡折带、古地貌对深水水道体系的控制作用,明确了其主控因素,提出了"源貌共控"的成因机制.研究表明珠江组大型深水水道体系由水道、天然堤和朵叶3种沉积要素构成,并以水道为主体.从北至南可依次细分为白云凹陷段、南部隆起段和荔湾凹陷段,其中白云凹陷段以侵蚀型水道为主,南部隆起段以侵蚀-加积型水道为主,荔湾凹陷段以加积型水道为主,在空间上构成了重力流流体能量逐级递减的"三级水道"充填演化特征.3个分段水道内部均可识别出两期水道事件,且充填样式各具特征.珠江组深水水道体系的发育与展布受北部珠江三角洲体系、陆架坡折带和限制性地貌3大因素共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水道体系 白云凹陷 荔湾凹陷 珠江组 珠江口盆地 深水勘探 石油地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