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moving aluminum from a low-concentration lixivium of weathered crust elution-deposited rare earth ore with neutralizing hydrolysis 被引量:6
1
作者 Xian-Ping Luo Li-Ping Zou +3 位作者 Pei-Long Ma Cai-Gui Luo Jing Xu Xue-Kun Tang 《Rare Metals》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8期685-690,共6页
Aluminum,the main impurity in the lixivium of weathered crust elution deposited rare earth ore,not only results in an increasing consumption of precipitant in the rare earth precipitation process,but also lowers the p... Aluminum,the main impurity in the lixivium of weathered crust elution deposited rare earth ore,not only results in an increasing consumption of precipitant in the rare earth precipitation process,but also lowers the purity of final rare earth product.Aluminum in the weathered crust elution-deposited rare earth ore lixivium should be removed.Neutralizing hydrolysis method was employed to remove aluminum from the lixivium.Hexamethylenetetramine was found to be the optimum pH regulator for the removal of aluminum in the low concentration.When used to adjust the pH value of the lixivium to 5.0,aluminum in the lixivium can be effectively removed in the form of aluminum hydroxide precipitation with removal rate of 97.60%.It shows that hexamethylenetetramine has a good effect on the removing of aluminum ions from the lowconcentration lixivium.Moreover,hexamethylenetetramine in removing aluminum from lixivium has little adverse effect on the RE precipitation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athered crust elution-deposited rare earth ore lixivium Aluminum removing HEXAMETHYLENETETRAMINE
原文传递
Effects of Used Battery on Key Enzyme Activity during the Germination of Wheat Seeds
2
作者 张恒 许兆棠 +2 位作者 李帅庆 韩玉良 陈智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3年第1期135-137,143,共4页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used battery lixivium on wheat germination. [Method] The wheat seeds were treated with used battery lix- ivium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to detect the change of...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used battery lixivium on wheat germination. [Method] The wheat seeds were treated with used battery lix- ivium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to detect the change of activities of amylase, pro- tease, pyruvate dehydrogenase (PDH) and polyphenol oxidase (PPO) during the ger- mination period. [Resul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used battery affected enzyme activity. With the increase of concentration of used battery lixivium, trends of the changes of amylase and protease activities were not different. The activities were en- hanced at low concentrations of lixivium, while were inhibited at high concentrations. The tends of changes of pyruvate dehydrogenase (PDH) and polyphenol oxidase (PPO) activities were not consistent with that of either amylase or protease, which showed continuous downward trends with the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 of used battery lixivium. [Conclusion] This study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understanding the effects of used battery lixivium on the germination of wheat see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sed battery lixivium Germination of wheat seeds Activities of amylase protease pyruvate dehydrogenase(PDH) and polyphenol oxidase(PPO)
下载PDF
酸浸/电极法测定粮食中氟含量 被引量:32
3
作者 吴代赦 郑宝山 +2 位作者 陈依江 汪海 彭希珑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2-263,267,共3页
酸浸/电极法是当前广泛采用的测定粮食中氟含量的国家标准方法,该方法仅对样品进行一次酸液浸泡测定。研究表明对燃煤型地氟病区的主要携氟介质玉米一次酸浸即可提取全部酸溶性氟,但辣椒却需要经过多次酸浸提取;玉米和辣椒的酸不溶态氟... 酸浸/电极法是当前广泛采用的测定粮食中氟含量的国家标准方法,该方法仅对样品进行一次酸液浸泡测定。研究表明对燃煤型地氟病区的主要携氟介质玉米一次酸浸即可提取全部酸溶性氟,但辣椒却需要经过多次酸浸提取;玉米和辣椒的酸不溶态氟含量基本为一定值,这两点在制订粮食的含氟量及人体的摄氟量卫生标准时宜作适当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辣椒 酸浸 测定方法
下载PDF
培养基种类和培养条件对白腐真菌生长和产酶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王灿 胡洪营 +1 位作者 于茵 文湘华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13,共5页
以白腐真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为研究对象,比较了该菌种在人工合成培养基和天然培养基中的生长和产酶特性,考察了竹子浸出液,pH,载体和抗生素等对白腐真菌在天然培养基中生长和产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培养基中白腐真... 以白腐真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为研究对象,比较了该菌种在人工合成培养基和天然培养基中的生长和产酶特性,考察了竹子浸出液,pH,载体和抗生素等对白腐真菌在天然培养基中生长和产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培养基中白腐真菌的生物量、菌丝小球直径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活性均大于人工培养基.以天然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加入竹子浸出液可以促进白腐真菌的生长和提高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活性;较低pH(4.5)条件下菌丝小球直径较小;载体的加入使得菌体以附着形式生长;抗生素两性霉素B对白腐真菌的生长和产酶的影响存在阈值,当ρ(两性霉素B)超过50 mg/L时,白腐真菌的生长和产酶受到明显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腐真菌 天然培养基 生长特性 竹子浸出液 抗生素
下载PDF
固化法处理含油污泥的室内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屈撑囤 冯吉利 刘晓娟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9-70,92,共3页
以水泥作为固化剂对中原油田文一污的含油污泥进行了固化处理,测定了固化后产物的抗压强度和浸出液的COD、含油量及有毒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当固化块中水泥与污泥的质量比为2.0∶1.0时,抗压强度可以达到16MPa,当添加适量的外加剂后,固... 以水泥作为固化剂对中原油田文一污的含油污泥进行了固化处理,测定了固化后产物的抗压强度和浸出液的COD、含油量及有毒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当固化块中水泥与污泥的质量比为2.0∶1.0时,抗压强度可以达到16MPa,当添加适量的外加剂后,固化块的强度可以达到20MPa以上.当水泥与污泥的重量比大于1.0,在50℃、12h后,其浸出液的COD均低于150mg/L.水泥/污泥比值在1.0∶1.0~1.8∶1.0范围内,在25℃、120h后,所做固化块浸出液的污油浓度低于5mg/L,毒性化合物含量符合GB5085.3-1996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污泥 固化 强度 浸出液
下载PDF
芦苇秆浸出液对铜绿微囊藻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于淑池 姜燕 +5 位作者 邓红英 汪晓莹 李晶玮 童轶璇 韩志萍 赵明星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6-70,共5页
研究了芦苇浸出液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tuginosa)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不同部位的芦苇浸出液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抑制有差异,抑制效果为:根浸出液>穗浸出液>秆浸出液。新鲜烘干的芦苇秆和干燥的芦苇秆抑藻效果相当,粉... 研究了芦苇浸出液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tuginosa)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不同部位的芦苇浸出液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抑制有差异,抑制效果为:根浸出液>穗浸出液>秆浸出液。新鲜烘干的芦苇秆和干燥的芦苇秆抑藻效果相当,粉末状芦苇秆抑藻效果不明显;未过滤的芦苇秆浸出液与灭菌、过滤的浸出液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的抑制作用差距不大;每升水浸泡40 g芦苇秆,15 d时浸出液的抑藻效果最好,培养10 d后的抑制率达67.8%;同时藻细胞的生物量和叶绿素a含量显著降低,SOD酶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藻细胞出现聚集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秆 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 抑藻 化感物质
下载PDF
碱性介质中还原高浓度Cr(VI)细菌的分离及其特性 被引量:14
7
作者 龙腾发 柴立元 傅海洋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0-83,共4页
目前国内外处理含铬废水的微生物仅局限于酸性或中性环境,且处理Cr(VI)的浓度仅为200mgL-1左右,难以工业化应用,尤其是不可能处理诸如铬渣渗滤液之类的碱性含铬废水及铬渣.本研究从铬渣堆埋场附近取得菌样,经富集、分离、驯化,得到能在... 目前国内外处理含铬废水的微生物仅局限于酸性或中性环境,且处理Cr(VI)的浓度仅为200mgL-1左右,难以工业化应用,尤其是不可能处理诸如铬渣渗滤液之类的碱性含铬废水及铬渣.本研究从铬渣堆埋场附近取得菌样,经富集、分离、驯化,得到能在碱性介质中高效还原Cr(VI)的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sp.)菌株,该菌为G-,具有周身鞭毛及可运动性.对其生理及还原Cr(VI)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嗜碱,好氧,耐盐及高Cr(VI),在有氧、pH为10.30、30℃等条件下,含Cr(VI)1570mgL-1的废水经该菌处理16h后浓度降至0.6mgL-1.处理后的沉淀物中铬以Cr(OH)3的非晶形态存在,其中总铬含量为21.44%,Cr(VI)检测不出,具有很大的回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介质 六价铬还原菌 铬渣渗滤液 生物降解
下载PDF
废电池浸出液对鲫鱼红细胞DNA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季遥 沈盎绿 +2 位作者 平仙隐 马胜伟 沈新强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78-1182,共5页
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ingle cell gel-electrophoresis SCGE)研究了废电池浸出液对鲫鱼红细胞DNA的损伤作用,共分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二部分。采用自制废电池浸出液(废电池浸出液为45节1号松下废电池浸泡于40L自来水中90d得到,其... 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ingle cell gel-electrophoresis SCGE)研究了废电池浸出液对鲫鱼红细胞DNA的损伤作用,共分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二部分。采用自制废电池浸出液(废电池浸出液为45节1号松下废电池浸泡于40L自来水中90d得到,其中Cu的浓度为28.11μg·L-1,Zn的浓度为3755.61μg·L-1,Pb的浓度为11.70μg·L-1,Cd的浓度为2.01μg·L-1,Hg的浓度为0.77μg·L-1,As的浓度为2.02μg·L-1。),将废电池浸出液与自来水配成5%、10%、20%、30%的溶液进行试验。剂量-效应试验结果表明,5%、10%、20%和30%的废电池浸出液均能在较短时间(48h)内引起鲫鱼红细胞DNA链断裂,出现拖尾现象,即彗星细胞;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彗星细胞的数量、彗尾长度和拖尾率均显著增加;DNA损伤程度,在小于2%的范围内,属于中度损伤,在2%~10%的范围内,属于高度损伤,而在大于10%的范围内,属于重度损伤,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时间-效应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彗星细胞数量增加明显,其中对照组、6h组与其余各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彗尾长度及拖尾率也有显著增加,2h内DNA损伤属于中度损伤,2h以后DNA损伤属于高度损伤,呈现明显的时间-效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电池浸出液 鲫鱼 单细胞凝胶电泳 DNA损伤
下载PDF
广州城市河涌沉积物浸出液对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 被引量:14
9
作者 王翔 聂湘平 +2 位作者 黄卓尔 朱大明 李凯彬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80-185,共6页
研究了广州市石井河、澳口涌、沙河涌、东朗涌、车陂涌、花地涌6条河涌沉积物浸出液对小球藻、大型和斑马鱼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6条河涌沉积物浸出液对水生生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毒性,其中石井河和澳口涌毒性较大.对于河涌沉积物污... 研究了广州市石井河、澳口涌、沙河涌、东朗涌、车陂涌、花地涌6条河涌沉积物浸出液对小球藻、大型和斑马鱼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6条河涌沉积物浸出液对水生生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毒性,其中石井河和澳口涌毒性较大.对于河涌沉积物污染的生物检测,小球藻生长抑制率指标比大型和斑马鱼存活率指标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指示性,其顺序表现为小球藻>斑马鱼>大型.沉积物会构成河流的一个持久性污染源而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在治理河涌的过程中,河涌沉积物的二次污染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河涌 沉积物浸出液 急性毒性 水生生物
下载PDF
以红薯浸泡液为碳源的生物反硝化 被引量:9
10
作者 梅翔 占晶 +2 位作者 沙昊 谢玥 朱瑾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32-1036,共5页
为选择低碳氮比污水生物脱氮中合适的碳源,以搅拌罐浸泡淀粉类物质释放碳源,在确定利用红薯浸泡液为碳源后,以浸没式生物滤池为反应器进行生物反硝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20 g红薯置于2 L自来水中,采用250 r/m in的搅拌速度,搅拌频率为... 为选择低碳氮比污水生物脱氮中合适的碳源,以搅拌罐浸泡淀粉类物质释放碳源,在确定利用红薯浸泡液为碳源后,以浸没式生物滤池为反应器进行生物反硝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20 g红薯置于2 L自来水中,采用250 r/m in的搅拌速度,搅拌频率为每搅拌3 h停1 h,2 d后得到的浸泡液COD浓度平均为5 921 mg/L,最高可超过7 000 mg/L;将此红薯浸泡液和污水以1∶50的流量比例,采用分别投加的方式进入反应器,污水中总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及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8.6%、91.6%、88.2%和54.8%,出水COD平均在30 mg/L以下;在红薯浸泡液COD浓度为5 700 mg/L左右时,进水中亚硝酸盐氮浓度与硝酸盐氮浓度比为3∶2时总氮去除率为95.3%,当该比例为2∶3时总氮去除率为88.2%。研究表明,红薯浸泡液是一种经济合适的碳源,采用红薯浸泡液作为低碳氮比污水生物处理中反硝化的碳源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硝化 浸没式生物滤池 红薯浸泡液 碳源
下载PDF
长江口底泥浸出液和悬浮液对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徐兆礼 沈新强 马胜伟 《海洋渔业》 CSCD 2005年第4期309-313,共5页
以微绿球藻(Nannochloropsis oculata)和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为受试生物,检验不同浓度的底泥浸出液和悬浮液对其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试验,探讨长江口底泥污染物析出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浓度低于或等于20%时... 以微绿球藻(Nannochloropsis oculata)和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为受试生物,检验不同浓度的底泥浸出液和悬浮液对其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试验,探讨长江口底泥污染物析出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浓度低于或等于20%时,底泥浸出液对牟氏角毛藻和微绿球藻生长影响不显著;高于20%时,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加明显。悬浮液抑制作用强于浸出液。浸出液对叶绿素a含量增长的抑制作用,在牟氏角毛藻试验的第4天开始显现,在微绿球藻试验和悬浮液试验中,第3天就开始显现。在较低浓度中,微绿球藻对污染物的反应更加灵敏,而牟氏角毛藻是适合较高浓度的受试物种。底泥重金属溶出是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底泥 浸出液 悬浮液 微绿球藻 牟氏角毛藻 叶绿素a
下载PDF
酒蒸南五味子炮制原理初探 被引量:11
12
作者 崔九成 宋小妹 蔡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6-178,共3页
目的:探讨酒蒸南五味子炮制原理。方法:采用挥发油测定法测定挥发油含量,薄层色谱定性鉴别;分光光度法测 定总木脂素含量;用浸出物测定法测定水浸出物含量。结果:酒蒸南五味子挥发油的含量降低了35.3,薄层层析结果 显示增加了一个斑点;... 目的:探讨酒蒸南五味子炮制原理。方法:采用挥发油测定法测定挥发油含量,薄层色谱定性鉴别;分光光度法测 定总木脂素含量;用浸出物测定法测定水浸出物含量。结果:酒蒸南五味子挥发油的含量降低了35.3,薄层层析结果 显示增加了一个斑点;总木脂素含量酒蒸品较生品提高了28.9;水浸出物含量酒蒸品较生品降低了2。结论:传统 炮制理论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五味子 炮制 挥发油 木脂素 水浸出物
下载PDF
用N235从赤泥浸出液中提取铁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姜平国 吴筱 +2 位作者 廖春发 焦芸芬 夏李斌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14-16,共3页
采用20%N235+30%仲辛醇+50%煤油(均为体积百分比)萃取体系,在相比O/A=2誜1和单级萃取的条件下,处理含铁(13.47)的赤泥浸出液,振荡混合时间15min,铁的萃取率达到99.62%.然后用0.1mol/L的稀盐酸反萃有机相提取铁,在相比O/A=2誜1的条件下,... 采用20%N235+30%仲辛醇+50%煤油(均为体积百分比)萃取体系,在相比O/A=2誜1和单级萃取的条件下,处理含铁(13.47)的赤泥浸出液,振荡混合时间15min,铁的萃取率达到99.62%.然后用0.1mol/L的稀盐酸反萃有机相提取铁,在相比O/A=2誜1的条件下,经单级反萃,反萃后液含铁10.18g/L,铁的反萃率为75%.采用石灰中和,渣中含铁达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浸出液 N235萃取剂 萃取
下载PDF
底泥浸出液对脊尾白虾抗氧化解毒酶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蒋玫 李磊 +2 位作者 沈新强 吴庆元 牛俊翔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82-1186,共5页
以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糠虾幼体为实验材料,研究底泥浸出液对抗氧化解毒酶和基因表达的影响。用长江口水域的底泥浸出液与过滤海水按等比例间距稀释成4个体积浓度水平(1∶4,1∶2,1∶1,1.5∶1),以过滤海水为对照组,每一个... 以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糠虾幼体为实验材料,研究底泥浸出液对抗氧化解毒酶和基因表达的影响。用长江口水域的底泥浸出液与过滤海水按等比例间距稀释成4个体积浓度水平(1∶4,1∶2,1∶1,1.5∶1),以过滤海水为对照组,每一个浓度组设3个平行样本,进行20 d的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实验进行20 d,底泥浸出液对糠虾幼体肌肉组织CAT酶活性有一定的诱导作用,浸出液浓度与CAT酶活性表现出正相关的剂量效应关系。实验开始10 d,不同浸出液胁迫下,GST酶活性均出现增加受到诱导,实验20 d后,GST酶活性下降受到抑制作用,但不同浸出液浓度胁迫下抑制和诱导效应关系不明显。虾类肌肉组织3种基因(CAT、GSTD和HSP70)表达量基本都表现为实验开始10 d时升高,而实验20 d后表达量下降,仅为10 d数值的百分之一左右,表明底泥浸出液对CAT、GSTD和HSP70的3种基因的mRNA转录水平表达在一定时间内有一定的诱导作用,但胁迫时间过长时,则产生较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沙浸出液 脊尾白虾糠虾幼体 抗氧化解毒酶 基因表达
下载PDF
阴离子交换树脂法回收细菌浸出液中的铀 被引量:11
15
作者 刘金辉 陈功新 田娟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2-45,共4页
以相山铀矿田细菌浸铀为例,运用717#强碱阴离子交换树脂回收细菌浸出液中的铀。采用静态法对pH、浸出液铀浓度、振荡时间等对树脂吸附容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用动态法研究了树脂的饱和吸附容量,及分离和提取铀时,铁作为一种杂质的影响。... 以相山铀矿田细菌浸铀为例,运用717#强碱阴离子交换树脂回收细菌浸出液中的铀。采用静态法对pH、浸出液铀浓度、振荡时间等对树脂吸附容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用动态法研究了树脂的饱和吸附容量,及分离和提取铀时,铁作为一种杂质的影响。研究表明:该树脂对铀吸附性能好,铀回收率高,每克干树脂吸附铀容量可达62.2 mg,单位体积湿树脂吸附容量为145.7 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浸出液 离子交换 阴离子交换树脂
下载PDF
酸法地浸采铀过程中杂质离子的沉淀及对铀沉淀的影响 被引量:17
16
作者 闻振乾 姚益轩 +4 位作者 牛玉清 胥国龙 谢廷婷 何柯 张翀 《铀矿冶》 CAS 2015年第3期171-177,共7页
依据内蒙古某铀矿床酸法地浸浸出液成分,配制单一杂质金属离子的含铀溶液进行了沉淀试验,模拟了溶浸液迁移扩散过程中,随着SO2-4浓度的增加和pH升高,铀和杂质金属离子的沉淀行为。试验结果表明:Ca2+与SO2-4生成CaSO4沉淀,对铀无吸附作用... 依据内蒙古某铀矿床酸法地浸浸出液成分,配制单一杂质金属离子的含铀溶液进行了沉淀试验,模拟了溶浸液迁移扩散过程中,随着SO2-4浓度的增加和pH升高,铀和杂质金属离子的沉淀行为。试验结果表明:Ca2+与SO2-4生成CaSO4沉淀,对铀无吸附作用;浸出液pH升高至7的过程中,Ca2+、Mg2+不会生成氢氧化物沉淀,但形成的Al(OH)3和Fe(OH)3沉淀物则可加速铀的沉淀;浸出液体系铀的沉淀受Al的影响大,由于Al(OH)3的吸附作用,使沉淀的氢氧化物成分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法地浸 浸出液 沉淀
下载PDF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不同窖龄窖泥浸出液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卫春会 甄攀 +1 位作者 罗惠波 杨洁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5-97,共3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20、100、200、300年窖龄的窖泥浸出液进行分析,检出的20种主要物质中有10种是各个窖龄窖泥所共有的,从每种窖龄窖泥所检出的物质,可以得出结论:窖池窖泥使用时间越长,其中成分就越复杂,窖泥微生物代谢多样...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20、100、200、300年窖龄的窖泥浸出液进行分析,检出的20种主要物质中有10种是各个窖龄窖泥所共有的,从每种窖龄窖泥所检出的物质,可以得出结论:窖池窖泥使用时间越长,其中成分就越复杂,窖泥微生物代谢多样性越高,越利于产出优质白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窖龄 窖泥浸出液
下载PDF
黄磷炉渣浸出液制备硫酸钙结晶动力学 被引量:3
18
作者 苏毅 罗冬梅 +2 位作者 李国斌 胡亮 李沪萍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7-30,共4页
采用间歇动态法测定了黄磷炉渣HNO3浸出液中硫酸沉钙的硫酸钙结晶动力学参数。通过结晶生长速率方程和成核速率方程的计算回归,得到了一定搅拌速度下的结晶生长速率和成核速率方程。研究表明:温度为20℃、搅拌速度250 r/min时生长速率... 采用间歇动态法测定了黄磷炉渣HNO3浸出液中硫酸沉钙的硫酸钙结晶动力学参数。通过结晶生长速率方程和成核速率方程的计算回归,得到了一定搅拌速度下的结晶生长速率和成核速率方程。研究表明:温度为20℃、搅拌速度250 r/min时生长速率常数和成核速率常数分别为1.440×10-4和5.530×1011;温度为20℃、搅拌速度350 r/min时生长速率常数和成核速率常数分别为5.526×10-5和1.085×109;温度为20℃、搅拌速度450 r/min时生长速率常数和成核速率常数分别为2.512×10-5和7.114×1010。说明增加搅拌速度对硝酸浸出液体系中硫酸钙结晶动力学有较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浸出液 钙离子 沉淀 结晶动力学 硫酸钙
下载PDF
锌冶炼渣浸出液除铁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平 郭晓娜 张亚莉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4-6,共3页
锌湿法冶炼渣酸性浸出液中铁含量通常较高,分别以空气、双氧水和二氧化锰为氧化剂,对氧化中和除铁的效果进行比较,并研究了双氧水氧化中和除铁法中pH和反应温度对除铁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氧水氧化中和除铁法是最佳的除铁方法,常温下... 锌湿法冶炼渣酸性浸出液中铁含量通常较高,分别以空气、双氧水和二氧化锰为氧化剂,对氧化中和除铁的效果进行比较,并研究了双氧水氧化中和除铁法中pH和反应温度对除铁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氧水氧化中和除铁法是最佳的除铁方法,常温下pH 5以上除铁效果较好,除铁效果随温度升高而增强,且过滤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冶金 浸出液 除铁 氧化 中和
下载PDF
铀矿石浸出液中铀回收工艺及影响因素试验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玉龙 王清良 +1 位作者 李广悦 丁德馨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23,30,共4页
研究了从某铀矿石酸法柱浸液中金属铀的树脂吸附、淋洗剂淋洗、沉淀剂沉淀等铀提取工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采用201×7阴离子树脂吸附,吸附原液pH=1.5~2.0,合理控制阴离子浓度,且铀浓度越高越有利于树脂吸附;相同浓度下,阴离子... 研究了从某铀矿石酸法柱浸液中金属铀的树脂吸附、淋洗剂淋洗、沉淀剂沉淀等铀提取工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采用201×7阴离子树脂吸附,吸附原液pH=1.5~2.0,合理控制阴离子浓度,且铀浓度越高越有利于树脂吸附;相同浓度下,阴离子对铀淋洗的效果由大到小依次为硝酸根离子>氯离子>硫酸根离子,且浓度越大影响越大;沉淀的pH控制在7.0~8.0、温度控制在40~60℃,轻微的外界震动会加速铀颗粒沉淀,且提高黄饼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矿石 浸出液 树脂吸附 淋洗 沉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