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新编梨园戏《促织记》的互文性书写策略
1
作者 任奕洁 《蒲松龄研究》 2024年第2期114-124,共11页
新编梨园戏《促织记》是蒲松龄小说《促织》在当代的重演与再生产,该剧采纳了对《促织》进行互文性改写的策略,在衍续原作整体架构和怪诞色彩的同时,更将文本上升到人性悲剧的高度,呈现出新编戏曲独特的风神韵致。通过比对两个文本之间... 新编梨园戏《促织记》是蒲松龄小说《促织》在当代的重演与再生产,该剧采纳了对《促织》进行互文性改写的策略,在衍续原作整体架构和怪诞色彩的同时,更将文本上升到人性悲剧的高度,呈现出新编戏曲独特的风神韵致。通过比对两个文本之间的对话关系,可以发现前者对后者既有认同和关涉,又存在颠覆与重构。借助互文性的视角,无疑能够从《促织记》的情节营构、艺术情境、立意主旨等层面窥见一次现代对经典的重释与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织记》 《促织》 互文性 改写 梨园戏
下载PDF
基于动作捕捉技术的梨园戏虚拟现实数字化保护 被引量:4
2
作者 王鸿伟 刘清彬 +2 位作者 谢叻 陈明玉 吴伊萍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28-33,共6页
以泉州梨园戏为研究对象,运用惯性动作捕捉技术来研究梨园戏的虚拟现实数字化保护.使用惯性动作捕捉技术获取梨园戏艺人的表演数据,然后在对动作捕捉数据进行优化和修正后,结合三维人物模型和建筑仿真模型,在Unity平台上实现梨园戏的虚... 以泉州梨园戏为研究对象,运用惯性动作捕捉技术来研究梨园戏的虚拟现实数字化保护.使用惯性动作捕捉技术获取梨园戏艺人的表演数据,然后在对动作捕捉数据进行优化和修正后,结合三维人物模型和建筑仿真模型,在Unity平台上实现梨园戏的虚拟现实三维数字化保护.在使用HTC Vive虚拟现实头盔后,可以实现360度沉浸式浏览.实验表明,使用惯性动作捕捉技术可以实现对梨园戏的虚拟现实数字化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作捕捉 梨园戏 虚拟现实 数字化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载PDF
从“台湾汉唐乐府”看南音古乐的新发展 被引量:3
3
作者 钱陈翔 《音乐探索》 CSSCI 2011年第4期31-34,共4页
台湾汉唐乐府在台湾成立二十余年,以演奏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音并结合传统舞蹈梨园戏为主要演出形式,享誉海内外。本文分析了台湾汉唐乐府如何在古南音的基础上加以创新,从而再造传统,大获成功,希望对我国传统音乐的传承有所启迪。
关键词 台湾汉唐乐府 南音 梨园戏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载PDF
朱熹理学思想与精神对闽南梨园戏发展的制约 被引量:2
4
作者 陈雅谦 谢英 《闽江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13-16,共4页
制约闽南梨园戏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但主要的是来自于社会和心灵的"思想禁锢"因素。闽南历史上出现的"礼俗犹蒙面"习俗、"乌巾戏"现象和"西厢风波"事件,正是这种"思想禁锢"的反映。... 制约闽南梨园戏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但主要的是来自于社会和心灵的"思想禁锢"因素。闽南历史上出现的"礼俗犹蒙面"习俗、"乌巾戏"现象和"西厢风波"事件,正是这种"思想禁锢"的反映。它反映出朱熹理学思想和精神对闽南大众的深远影响。朱熹理学思想和精神在历史上如同"细腰蜂"一般毒害和麻醉着闽南大众,也制约着闽南梨园戏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梨园戏 制约因素 朱熹理学思想与精神 思想禁锢
下载PDF
论梨园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郭丽妮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76-81,共6页
进入21世纪以来,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竞争已经上升为文化的竞争,文化旅游越来越受到旅游者的青睐.梨园戏素有"宋元南戏活化石"之称,文化遗产价值突出,旅游开发意义重大.文章系统论述梨园戏文化旅游资源的特征及其旅游开发意义,... 进入21世纪以来,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竞争已经上升为文化的竞争,文化旅游越来越受到旅游者的青睐.梨园戏素有"宋元南戏活化石"之称,文化遗产价值突出,旅游开发意义重大.文章系统论述梨园戏文化旅游资源的特征及其旅游开发意义,分析其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认为应把梨园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纳入泉州旅游发展规划,并从旅游品牌打造、旅游产品设计、人才培养、宣传促销等方面提出开发利用的具体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泉州 梨园戏 文化旅游 旅游开发
下载PDF
论潮剧、梨园戏《陈三五娘》的音乐特色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富琳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0期33-41,95,共10页
《陈三五娘》是流行于粤东潮汕、闽南泉厦漳及台湾等地闽南语方言区的一个民间爱情故事,戏曲搬演以潮剧、梨园戏为著。通过比较潮剧、梨园戏《陈三五娘》的音乐结构、人物唱腔和器乐曲牌等,探讨潮剧与梨园戏的音乐特色,发现潮剧《陈三... 《陈三五娘》是流行于粤东潮汕、闽南泉厦漳及台湾等地闽南语方言区的一个民间爱情故事,戏曲搬演以潮剧、梨园戏为著。通过比较潮剧、梨园戏《陈三五娘》的音乐结构、人物唱腔和器乐曲牌等,探讨潮剧与梨园戏的音乐特色,发现潮剧《陈三五娘》的音乐与时俱进,偏于抒情;梨园戏的音乐固守传统,偏于古朴,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而此正是两剧种“同源异流”的魅力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剧 梨园戏 陈三五娘 人物唱腔 器乐曲牌 音乐特色
下载PDF
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梨园戏英译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谢燕鸿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52-54,共3页
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梨园戏享有"古南戏活化石"的美誉,历经千年传承。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今天,梨园戏英译前景广阔,任重道远。在功能翻译理论框架下,译者应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制定相应的翻译策略,... 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梨园戏享有"古南戏活化石"的美誉,历经千年传承。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今天,梨园戏英译前景广阔,任重道远。在功能翻译理论框架下,译者应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制定相应的翻译策略,尽量体现梨园戏丰富的语言风格、文化内涵和思想底蕴,让更多的国际友人领略到梨园戏的独特魅力,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翻译理论 梨园戏 英译
下载PDF
梨园戏开发的可行性与旅游利用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郑耀星 谢胜林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18-21,共4页
以梨园戏为研究对象,探讨梨园戏的历史渊源及存在的问题,并从资源优势、竞争优势和政策支持优势等方面对梨园戏开发进行可行性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注重梨园戏人才培养、开发梨园戏旅游产品、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和... 以梨园戏为研究对象,探讨梨园戏的历史渊源及存在的问题,并从资源优势、竞争优势和政策支持优势等方面对梨园戏开发进行可行性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注重梨园戏人才培养、开发梨园戏旅游产品、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和做好宣传五个方面的梨园戏保护性开发对策,以期为梨园戏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梨园戏 旅游开发
下载PDF
梨园戏用韵所反映的泉州方言韵母系统之演变 被引量:1
9
作者 朱媞媞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99-104,共6页
泉州传统梨园戏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因其严格的师承,该剧种保留了许多泉州话的古语特色。通过从梨园戏传统经典剧目入手,全面考察其用韵情况,并与(《彙音妙悟》及现代泉州话韵母系统的比较,以... 泉州传统梨园戏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因其严格的师承,该剧种保留了许多泉州话的古语特色。通过从梨园戏传统经典剧目入手,全面考察其用韵情况,并与(《彙音妙悟》及现代泉州话韵母系统的比较,以期发现泉州方言四五百年间的音变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园戏用韵 韵母系统 语音演变
下载PDF
明代潮调剧本的版本及其遗存 被引量:3
10
作者 郑守治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29-34,共6页
潮调作为地方戏曲声腔,在明代就形成了完整、成熟的剧目、唱腔体系,拥有《荔枝记》、《荔镜记》、《金花女》、《苏六娘》等剧本。该文对这些剧本的潮调性质进行了考析。明清以来,潮调流传于粤东、福建、台湾的潮剧、梨园戏、白字戏、... 潮调作为地方戏曲声腔,在明代就形成了完整、成熟的剧目、唱腔体系,拥有《荔枝记》、《荔镜记》、《金花女》、《苏六娘》等剧本。该文对这些剧本的潮调性质进行了考析。明清以来,潮调流传于粤东、福建、台湾的潮剧、梨园戏、白字戏、竹马戏等剧种,它们都继承了明代潮调的剧目、剧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调 剧本 版本 潮剧 梨园戏
下载PDF
梨园戏旦角舞蹈表演的艺术形态与文化价值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郑丽红 《学术问题研究》 2015年第1期91-96,共6页
梨园戏,因其崇古、细腻、尚雅的独特风格溢满海内外,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其"科母""科步"和舞蹈表演自成体系,尤以旦角舞蹈表演形式最为突显。通过运用戏曲舞蹈形态学和民族舞蹈学的研究方法,分析"旦角"舞蹈形态特征和动... 梨园戏,因其崇古、细腻、尚雅的独特风格溢满海内外,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其"科母""科步"和舞蹈表演自成体系,尤以旦角舞蹈表演形式最为突显。通过运用戏曲舞蹈形态学和民族舞蹈学的研究方法,分析"旦角"舞蹈形态特征和动作特点规律,考察其历史由来,探究其艺术价值,对研究梨园戏何以长存以及今后的保护、传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园戏旦角 舞蹈表演 艺术形态 研究
下载PDF
戏曲经典剧目在地域传播中的差异化——以梨园戏《吕蒙正》为例
12
作者 骆婧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2-154,共13页
关于经典剧目地域传播问题,过去学界多留意改编本对原作的继承即共通点,却往往忽略了传播之另一大面向,即差异化问题。不同地域剧种,甚至是同一剧种之不同流派,在接受经典剧目时都面临多样化选择。以梨园戏《吕蒙正》为例,其与明代几大... 关于经典剧目地域传播问题,过去学界多留意改编本对原作的继承即共通点,却往往忽略了传播之另一大面向,即差异化问题。不同地域剧种,甚至是同一剧种之不同流派,在接受经典剧目时都面临多样化选择。以梨园戏《吕蒙正》为例,其与明代几大同题材传奇文本的比对,生动地诠释了《破窑记》经历南戏—明改本—泉州本土本的历程,据此可推其泉州改本出现时间不晚于明万历初期。同存于小梨园、下南二派的两本《吕蒙正》,有着泾渭分明的场口安排。“小梨园”本以可充分发挥生、旦二行唱功及表演程式的关目为重,“下南”本则在能够发挥净、末、丑行优势的关目上更加用心。显然,经典剧目在特定地域的差异性传播,与该地域多样化的审美趣味息息相关。同时,多元化的艺术环境亦是产生差异性文本的重要条件,譬如“小梨园”本《千金叹》一出,即受闽南南音艺术之影响而添入。正是多样化的审美选择促成戏曲经典在民间生生不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园戏 小梨园 下南 《吕蒙正》 戏曲传播
下载PDF
泉州传统梨园戏用韵分析
13
作者 朱媞媞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17-22,共6页
泉州传统梨园戏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因保留了大量宋元剧目,古语积淀十分丰富,被誉为"戏曲历史博物馆"。梨园戏韵部系统共20韵部,包含《彙音妙悟》42韵共83个韵母,这些韵母分为阴声韵、阳声韵、鼻化韵等6种韵类。韵母... 泉州传统梨园戏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因保留了大量宋元剧目,古语积淀十分丰富,被誉为"戏曲历史博物馆"。梨园戏韵部系统共20韵部,包含《彙音妙悟》42韵共83个韵母,这些韵母分为阴声韵、阳声韵、鼻化韵等6种韵类。韵母之间可以跨韵类相押和-m、-n、-三种阳声韵之间可以通押是梨园戏押韵最显著的两个特征。这些特征,一方面缘于闽南戏曲演唱行腔吐字的特殊规律,另一方面与闽南话的语音特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园戏 韵部系统 《彙音妙悟》
下载PDF
论梨园戏小梨园的市井文人价值取向──以《陈三五娘》《董生与李氏》为例 被引量:7
14
作者 黄文娟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9-106,共8页
如果深入细究小梨园经典剧目,会发现梨园戏的"才子佳人"模式有别于正统文人戏的样式,即并不表现为"士大夫文人"戏,而是呈现为"市井文人"式的独特文化取向,蕴含着不同的伦理逻辑。本文拟从这一个视角,选... 如果深入细究小梨园经典剧目,会发现梨园戏的"才子佳人"模式有别于正统文人戏的样式,即并不表现为"士大夫文人"戏,而是呈现为"市井文人"式的独特文化取向,蕴含着不同的伦理逻辑。本文拟从这一个视角,选取传统剧目《陈三五娘》与新编戏《董生与李氏》为例子,通过以市井文人价值取向来选择传统文本,以及市井文人价值取向在结构、人物、语言上的呈现,分析小梨园的剧种特色,以此回应中国戏曲回归传统、回归古典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园戏 小梨园 市井文人 价值取向 陈三五娘 董生与李氏
下载PDF
泉腔探证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星群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8-26,共9页
本文三部分 ,一证中国南戏形成的机缘、称谓、特点。二证梨园戏是中国南戏的始创剧种。其内容包括梨园戏形成的机缘 :宋代福建经济、文化、艺术大发展 ;中原人口几次入闽 ;宗正司两次入闽。三证泉腔是中国南戏形成的始创声腔 ,从戏曲腔... 本文三部分 ,一证中国南戏形成的机缘、称谓、特点。二证梨园戏是中国南戏的始创剧种。其内容包括梨园戏形成的机缘 :宋代福建经济、文化、艺术大发展 ;中原人口几次入闽 ;宗正司两次入闽。三证泉腔是中国南戏形成的始创声腔 ,从戏曲腔调、方言语音、演唱风格、特色乐器、曲体结构、剧种家族、独有剧目、曲调音型、节奏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南戏 梨园戏 泉腔 宗正司 声腔 演唱风格 曲体结构 曲调音型 方言语音
下载PDF
梨园戏在新中国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16
作者 郑红燕 马华祥 《龙岩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117-121,130,共6页
梨园戏在1949年建国后逐渐稳定于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作为梨园戏唯一传承中心,在6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因其严格的师承、坚持对传统剧目的复排、以剧目创新带动剧种创新以及公益演出重新获得了勃勃生机,但也无法避免面临着市场狭小、人... 梨园戏在1949年建国后逐渐稳定于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作为梨园戏唯一传承中心,在6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因其严格的师承、坚持对传统剧目的复排、以剧目创新带动剧种创新以及公益演出重新获得了勃勃生机,但也无法避免面临着市场狭小、人才匮乏等剧种普遍面临的问题,又因其作为古老的地方剧种的身份还有着特殊的困境。在梨园戏的当代发展中,通过结合时代精神改变剧目,守护传统,回归乡土寻求新的发展是可以尝试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园戏 剧种性 传承 发展
下载PDF
泉州梨园戏与日本歌舞伎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玫瑰 《日本研究》 2017年第2期84-90,共7页
在海丝文化大背景下,艺术之间都是相通的。特别是在亚洲戏剧舞台艺术表演方面,泉州的梨园戏与日本的歌舞伎这两种传统的舞台表演形式,既体现了各自传统文化的个性精髓,又反映了同为东方戏剧在审美方面具有共性、共通的一面。本文通过剧... 在海丝文化大背景下,艺术之间都是相通的。特别是在亚洲戏剧舞台艺术表演方面,泉州的梨园戏与日本的歌舞伎这两种传统的舞台表演形式,既体现了各自传统文化的个性精髓,又反映了同为东方戏剧在审美方面具有共性、共通的一面。本文通过剧种演变、思想内容、艺术表演三个方面比较两者在戏剧舞台表演上的差异,从异同中寻找现存于这两者中的舞台艺术发展规律,是戏剧比较学和本文探寻的意义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园戏 歌舞伎 剧种演变 舞台表演
下载PDF
泉腔梨园戏的创作新变 被引量:1
18
作者 樊庆彦 余宁宁 《闽台文化研究》 2019年第2期53-62,共10页
梨园戏是发端于福建泉州的传统地方剧种,保存了许多宋元时期的戏剧文献和活态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它不仅见证了与传统南戏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作为闽南地区人民历史生活的生动写照,在泉州独有的社会环境、重商风尚、文化心理... 梨园戏是发端于福建泉州的传统地方剧种,保存了许多宋元时期的戏剧文献和活态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它不仅见证了与传统南戏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作为闽南地区人民历史生活的生动写照,在泉州独有的社会环境、重商风尚、文化心理、信仰习俗等诸种因素影响下,经过漫长的繁衍积淀,形成了特有的艺术风格,具有结构布局精简化、情节设置戏谑化、人物角色倒置化、题材命意世俗化的创作倾向,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本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园戏 泉州 南戏 创作倾向 生成背景
下载PDF
论梨园戏《蔡文姬》中的人性化书写
19
作者 施珍妮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2022年第3期29-34,共6页
泉州籍国家一级编剧王仁杰在新世纪初创作了梨园戏《蔡文姬》的剧本,用人性化的书写生动塑造了东汉末年的女性人物蔡文姬。全剧充满人文关怀,闪烁着人文精神。在这一部新编历史剧中,不仅可以从蔡文姬这一女性人物身上看到她所陷入的情... 泉州籍国家一级编剧王仁杰在新世纪初创作了梨园戏《蔡文姬》的剧本,用人性化的书写生动塑造了东汉末年的女性人物蔡文姬。全剧充满人文关怀,闪烁着人文精神。在这一部新编历史剧中,不仅可以从蔡文姬这一女性人物身上看到她所陷入的情感泥淖与文化困境,还可以从中探讨王仁杰所践行的“返本开新”的创作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文姬》 梨园戏 人性化书写 人文精神 返本开新
下载PDF
福建地方戏音乐之“和”——梨园戏、歌仔戏音乐创作作品个案分析
20
作者 李晖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2年第5期59-64,共6页
梨园戏音乐与传统科步紧密配合,在内容和形式上实现了现代和传统艺术和谐统一。歌仔戏音乐在把握传统意味的同时兼顾时代的审美趋向,充分地彰显现代与传统的差异又始终渗透着浓厚的歌仔戏韵味。无论是属于“南管”系统的古老剧种梨园戏... 梨园戏音乐与传统科步紧密配合,在内容和形式上实现了现代和传统艺术和谐统一。歌仔戏音乐在把握传统意味的同时兼顾时代的审美趋向,充分地彰显现代与传统的差异又始终渗透着浓厚的歌仔戏韵味。无论是属于“南管”系统的古老剧种梨园戏的音乐,还是属于“歌仔”系统的年轻剧种歌仔戏,其音乐架构都体现了对“和”的美学追求,在文乐与唱腔、文武乐与表演、文乐内部之间,“和”的追求无处不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园戏 歌仔戏 戏曲音乐美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