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鲤鱼墩新石器时代居民头骨的形态学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李法军 王明辉 +2 位作者 冯孟钦 陈诚 朱泓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2-318,共17页
本文对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鲤鱼墩新石器时代遗址所出土的5例人类头骨进行了形态学分析。这些个体在种族特征方面较为一致,应属于蒙古大人种的范畴,可被视为"古华南类型"群体,较接近于现代的南亚类型。岭南地区6组史前时期人... 本文对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鲤鱼墩新石器时代遗址所出土的5例人类头骨进行了形态学分析。这些个体在种族特征方面较为一致,应属于蒙古大人种的范畴,可被视为"古华南类型"群体,较接近于现代的南亚类型。岭南地区6组史前时期人群的聚类分析(马氏距离)和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鲤鱼墩组、东湾仔北组、鱿鱼岗组与河宕组之间存在相对较近的形态学关系;柳江人和甑皮岩组关系最为密切。在更为广泛的地理空间范围内,对18组不同时期人群进行的聚类分析(马氏距离)和因子分析的结果显示,鲤鱼墩人群与其他人群保持了相对较远的形态学距离。另外,岭南地区的古人类从晚更新世阶段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在颅骨的绝对测量值上反映出一个短颅化、狭颅化和高颅化的过程,而颅指数反映的却是长颅化的趋势,说明该地区古人类的颅宽值较之颅长值减小得更快,形成了颅骨尺寸在绝对值上的减小,在颅指数上却反映出长颅化趋势的现象。由此可以推测,现代南亚类型居民的典型长颅型特征可能是在全新世之初开始逐渐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湛江 鲤鱼墩 新石器时代 头骨 形态学
下载PDF
鲤鱼墩遗址出土人牙的牙齿磨耗和龋齿 被引量:9
2
作者 陈伟驹 李法军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5-51,共7页
距今约6000年以前,华南先民以渔猎采集经济为主,并辅之以块茎植物种植的观点已为学界所共识。这种类型的生业方式与长江中下游、华北及其以北地区有着较大的区别。这不仅反映在遗址出土的动植物遗存和生产工具的不同,也体现在出土人骨... 距今约6000年以前,华南先民以渔猎采集经济为主,并辅之以块茎植物种植的观点已为学界所共识。这种类型的生业方式与长江中下游、华北及其以北地区有着较大的区别。这不仅反映在遗址出土的动植物遗存和生产工具的不同,也体现在出土人骨体质特征的差异上。后者已初步为C、N稳定同位素的比较研究所证实。本文则利用鲤鱼墩遗址出土的人牙,从牙齿磨耗和龋齿两方面考察上述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鱼墩 牙齿 牙齿磨耗 龋齿 饮食结构 经济方式
下载PDF
鲤鱼墩遗址史前人类行为模式的骨骼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法军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3-215,共23页
近年来,许多研究都发现人类活动水平与其长骨截面有显著的相关性。地处雷州半岛的鲤鱼墩遗址史前人类被认为营以捕捞采集为主,辅以狩猎的综合经济。基于骨骼生物力学的方法,本文对鲤鱼墩遗址史前人类长骨中部总横截面形态、骨骼的抗压... 近年来,许多研究都发现人类活动水平与其长骨截面有显著的相关性。地处雷州半岛的鲤鱼墩遗址史前人类被认为营以捕捞采集为主,辅以狩猎的综合经济。基于骨骼生物力学的方法,本文对鲤鱼墩遗址史前人类长骨中部总横截面形态、骨骼的抗压、抗扭转、抗弯曲能力以及左右侧对称性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在此基础上与其他不同时期人群进行对比,进而对该人群的行为模式和生业方式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鲤鱼墩遗址史前人类在骨骼生物力学参数分布上与石器时代晚期南非人和原史安达曼岛人等已知的渔猎-采集型人群相类似。本研究结果支持目前考古学研究所认为的其社会经济是渔猎-采集型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生物力学 人类行为 生业方式 史前时期 鲤鱼墩遗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