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spatial tempor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oad/unload response ratio(LUR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predicting the three elements of earthquakes
1
作者 宋治平 尹祥础 陈学忠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SCD 1996年第2期235-244,共10页
Thespatialtemporalevolutioncharacteristicsoftheload/unloadresponseratio(LURR)anditsimplicationsforpredicting... Thespatialtemporalevolutioncharacteristicsoftheload/unloadresponseratio(LURR)anditsimplicationsforpredictingthethreeelements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ad/unload response ratio (lurr ) time-space EVOLUTION of lurr three ELEMENTS of EARTHQUAKES earthquake prediction.
下载PDF
The Natural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of Load and Unload Response Ratio
2
作者 Chen Qifu,Yin Xiangchu,and Ma LiCenter for Analysis and Prediction,SSB,Beijing 100036,China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1997年第1期43-49,共7页
In this paper,the Gutenberg-Richter model is used to generate seismic events.The events that satisfy the random distribution are also generated.With those events,the natural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of Load and Unload... In this paper,the Gutenberg-Richter model is used to generate seismic events.The events that satisfy the random distribution are also generated.With those events,the natural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of Load and Unload Response Ratio(LURR),which measures quantitatively the degree of instability of a nonlinear system,is discussed.The study is based on stress energy release,which is chosen as the response of nonlinear system F3.The comparative results from the observation catalogue and generating data are also studied.It is revealed that the natural probability of LURR is mostly stable when the sample number is sufficient.The lower the natural probability of LURR,the more the precursory is information it may contain.The influence of Y3 resulting from the sample number and the magnitude range of events is also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URAL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System EVENT load-unload response ratio.
下载PDF
Local Anomalies of the Load-Unload Response of the Geomagnetic Field to Solar Wind and Earthquakes in Southwest China
3
作者 Xu Chunrong, Lin Yunfang, Lu Guifang, Zhao Ming, Li Shengxiang, Gou Xianbin, Yu Jingzhong, and Zeng XiaopingInstitute of Crustal Dynamics, CSB, Beijing 100085, China Institute of Geophysics, CSB, Beijing 100081, China Seismological Bureau of Yunnan Province, Kunming 650041, China Seismological Office of Chongqing Municipality, Chongqing 630056, China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1998年第4期92-98,共7页
Many earthquakes occurred during the period 1994 -1996 in Sichuan and Yunnan Provinces, Southwest China. Taking the process of the initial main phase recovery phase of the magnetic storm as the process of load-unload ... Many earthquakes occurred during the period 1994 -1996 in Sichuan and Yunnan Provinces, Southwest China. Taking the process of the initial main phase recovery phase of the magnetic storm as the process of load-unload response of the geomagnetic field to the solar wind, we have estimated and analyzed the distribution in time and space of the load-unload response ratio P(z) of the storm time disturbance daily variation of the vertical component Z of the geomagnetic field at ten stations in Southwest China. We found that the area with high ratio P(z) was just the area where moderately strong earthquakes would occur from 44 days to 15 months lat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igh ratio P(z) and weather disasters in both seismic and non-seismic areas is discussed brief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tic STORM load-unload response ratio of solar WIND Seismogeomagnetic relationship.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Load/Unload Response Ratio in the Study of Seismicity in the Region of Iran
4
作者 Zhang Langping Yin Xiangchu Liang Naigang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2007年第2期147-155,共9页
The variation of Load/Unload Response Ratio (LURR) against time for earthquakes in Kerman Province, Iran, on February 22, 2005, M6.4 and in Lorestan Province, Iran, on March 31, 2006, M6.1, has been calculated and ana... The variation of Load/Unload Response Ratio (LURR) against time for earthquakes in Kerman Province, Iran, on February 22, 2005, M6.4 and in Lorestan Province, Iran, on March 31, 2006, M6.1, has been calculated and analysed in this paper. The tempo-spatial scanning of LURR in the region of Iran during January 1, 2003 to March 31, 2006 has been conducted, with 1 year as a time-window, 1 month as a time-step, and the comparison of the LURR anomalous regions in 2004 with the actual earthquakes with M≥5.0 in the next year (2005) is also given, which shows that 11 earthquakes with M≥5.0 occurred in LURR anomalous regions while 12 earthquakes with M≥5.0 in LURR regions in 2005. Furthermore, the seismicity in this region is studied by investigating the evolvement of the anomalous LURR reg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扫描 地震活动 伊朗 监测方式
下载PDF
模拟引潮力作用下岩石破坏前兆的实验研究——加卸载响应比(LURR)理论和能量加速释放(AER) 被引量:16
5
作者 张晖辉 尹祥础 +7 位作者 梁乃刚 李世愚 余怀忠 Y.C.Wang C.Yin Victor Kukshenko Nikita Tomiline Surguei Elizarov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7期3172-3179,共8页
大地震前加卸载响应比升高和能量加速释放这2种现象可以用来对地震进行中期预报。同时,加卸载响应比升高和能量加速释放有相同的物理机制。实验对于揭示地壳岩石的变形和破坏规律是非常重要的。在三轴应力条件下进行了岩石破坏声发射实... 大地震前加卸载响应比升高和能量加速释放这2种现象可以用来对地震进行中期预报。同时,加卸载响应比升高和能量加速释放有相同的物理机制。实验对于揭示地壳岩石的变形和破坏规律是非常重要的。在三轴应力条件下进行了岩石破坏声发射实验,声发射技术是研究岩石变形破坏微观机理的重要手段。为了模拟日月引潮力对地球的加载和卸载作用,在一常数加载率的轴向压力作用下,叠加上微小的正弦扰动,力求能够模拟地下岩石复杂的受力状态。实验过程中记录到大量的声发射信息,声发射记录包括声发射发生的时间、空间坐标和振幅,它能够反映岩石试件内部每一个损伤(微裂纹)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利用声发射记录系统地分析了岩石试件破坏前能量释放及加卸载响应比的演化情况,结果显示,岩石试件宏观破坏前出现了能量加速释放及加卸载响应比剧增这2种前兆现象,从而对地震临界点理论给予了实验支持,同时也为地震预测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加卸载响应比 能量加速释放 声发射 循环载荷 临界点理论
下载PDF
青海玛多M_(S)7.4地震前LURR与OLR短临异常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淑艳 田辉 +3 位作者 马克祥 于晨 马未宇 余怀忠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47-852,859,共7页
加卸载响应比(LURR)是根据岩石应力-应变关系的动态演化规律提出的地震预测方法。以Benioff应变为响应量,分析青海玛多M_(S)7.4地震前震中及其周边400 km内的LURR异常的演化特征发现,在震前一个月LURR值达到最高值,半个月之后出现高值... 加卸载响应比(LURR)是根据岩石应力-应变关系的动态演化规律提出的地震预测方法。以Benioff应变为响应量,分析青海玛多M_(S)7.4地震前震中及其周边400 km内的LURR异常的演化特征发现,在震前一个月LURR值达到最高值,半个月之后出现高值回落的现象,说明此时孕震区岩石介质已进入屈服阶段的末端。在此基础上,利用NOAA卫星地面长波辐射(OLR)数据,分析高值回落后(5月14—25日)地面长波辐射值的短临异常演化规律。结果显示:震前在空间上仅仅在震中北部出现OLR显著且连续的短临异常变化并呈现向震中扩展的趋势,在时间上整个演化过程经历了初始增温-异常扩展-达到峰值-异常减弱-地震发生-异常消失等6个阶段。LURR和OLR震前短临异常特征说明,回落前的LURR高值反映了岩石介质屈服阶段的结束,OLR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征处于临界状态的活动断层的构造应力累积状态,综合研究两种物理参量震前异常演化特征,有助于更准确评估地震活动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多地震 加卸载响应比(lurr) 长波辐射(OLR) 短临异常
下载PDF
2020年6月26日于田MS6.4地震前和田地电场LURR异常演化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于晨 王淑艳 +2 位作者 王亚丽 马未宇 余怀忠 《内陆地震》 2020年第3期274-285,共12页
加卸载响应比(Load/Unload Response Ratio,LURR)是根据岩石介质本构关系的动态演化特征提出的地震预测方法。采用以固体潮在断层面处引起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判断加卸载的方法,以地电场观测资料为响应量,计算2020年6月26日新疆于田MS6.... 加卸载响应比(Load/Unload Response Ratio,LURR)是根据岩石介质本构关系的动态演化特征提出的地震预测方法。采用以固体潮在断层面处引起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判断加卸载的方法,以地电场观测资料为响应量,计算2020年6月26日新疆于田MS6.4地震周边的和田地电场长、短极距共6个测道的LURR异常时序曲线。结果表明:在于田地震前1~3个月,和田地电场长、短极距的北南向和北西向共4个测道出现了LURR曲线逐渐增大的同步变化;结合2017年九寨沟M S7.0和2016年云龙M S5.0地震的计算结果,基于电磁观测资料的震前LURR异常并非是单一案例,震前都出现了“平静—增大—恢复—发震”的共性特征,这可能反映了孕震区介质因微裂隙的产生和扩展导致流体在裂隙中的运移引起动电效应,进而引起地下电磁场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卸载响应比 地电场 于田MS6.4地震 lurr异常
下载PDF
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LURR and Seismic Tendency in Western United States 被引量:2
8
作者 Zhang Huihui Yin Xiangchu Liang Naigang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2005年第3期338-345,共8页
Load-Unload Response Ratio (LURR) is a new promising approach to earthquake prediction. In the previous years, a series of successful medium-term predictions have been made for strong earthquakes on the Chinese mainla... Load-Unload Response Ratio (LURR) is a new promising approach to earthquake prediction. In the previous years, a series of successful medium-term predictions have been made for strong earthquakes on the Chinese mainland using this method.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he LURR method applies to different tectonic regimes, i.e., whether it is universal, the San Andreas Fault and its vicinities are chosen as the study region in this paper. 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LURR in the western United States (30°~50°N, 100°~130°W) is studied in detail and the earthquake tendency in this region is discussed based on historic earthquake c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地震 空间变化 lurr 活动性
下载PDF
于田地区强震前加卸载响应比异常及强震复发间隔
9
作者 刘月 田勤俭 +2 位作者 张永仙 王辉 尹祥础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16-625,共10页
21世纪以来,于田地区发生了4次MS≥6.0地震,包括两次MS7.3地震,引起广泛关注.我们基于加卸载响应比方法 (Load-Unload Response Ratio, LURR),以地震目录(来自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为资料,对2008-2020年于田地区4次强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21世纪以来,于田地区发生了4次MS≥6.0地震,包括两次MS7.3地震,引起广泛关注.我们基于加卸载响应比方法 (Load-Unload Response Ratio, LURR),以地震目录(来自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为资料,对2008-2020年于田地区4次强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4次地震前,均在震源区及附近检测到LURR异常,且震前LURR异常空间分布随时间的变化过程类似.强震发生滞后于LURR异常峰值:2008年MS7.3、2014年MS7.3及2020年MS6.4地震,滞后于LURR异常峰值1~2 a;2012年MS6.2地震发生于LURR异常峰值后半年.相邻的民丰地区,1924年发生了MS7.3和MS7.2地震,于田-民丰地区强震较为活跃.我们基于地震导致的地壳介质损伤的平板模型,探索于田及周边地区的强震复发特征.得到于田-民丰地区长期的损伤-愈合速率为3.86×10^(-4)/a.基于单次M 7.5地震造成的损伤,估算这一区域7.5级左右地震的复发间隔约50 a.本文对于田地区强震前介质特征的变化,及区域强震复发间隔提出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田地震 加卸载响应比 阿尔金断裂带 平板模型 损伤演化
下载PDF
美国加州地区地震前加卸载响应比的时空演化特征及预测意义 被引量:9
10
作者 宋治平 尹祥础 +2 位作者 王裕仓 徐平 薛艳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88-595,共8页
对美国加州地区 1 976~ 1 994年 6级以上强震的加卸载响应比的时空演化过程进行了系统分析 ,指出该地区强震前响应比在震前 3~ 4年开始大范围出现与该地区的区域构造走向一致的高 Y区 ,高 Y区以每年数十公里的速率向震中附近地区收缩 ... 对美国加州地区 1 976~ 1 994年 6级以上强震的加卸载响应比的时空演化过程进行了系统分析 ,指出该地区强震前响应比在震前 3~ 4年开始大范围出现与该地区的区域构造走向一致的高 Y区 ,高 Y区以每年数十公里的速率向震中附近地区收缩 .震中附近地区的响应比异常主要呈“升—降”型特征 ,多数地震在震前 1年内响应比才升高 ,并且上升曲线较陡 .该区内正地震一般形成丛集区 ,主震发生在正地震丛集区内或边缘 .在分析美国加州地区地震与中国大陆地区地震特征异同的基础上 ,讨论了如何应用响应比的时空演变特征 ,对美国加州地区强地震三要素 (地点、时间、强度 )的中期预测进行估计的步骤与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卸载响应比 中期预测 系统分析 时空演化 地震 震前响应比 异常
下载PDF
基于加卸载响应比理论的边坡动力稳定分析方法 被引量:18
11
作者 姜彤 马瑾 许兵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26-631,共6页
将加卸载响应比(LURR)理论引入边坡动力稳定分析研究中,建立边坡在地震作用下的加卸载响应模型,通过对边坡动力加卸载响应规律的研究,提出以代表边坡系统整体响应的加卸载响应度(LURD)代替边坡稳定分析传统方法中的安全系数,将边坡的变... 将加卸载响应比(LURR)理论引入边坡动力稳定分析研究中,建立边坡在地震作用下的加卸载响应模型,通过对边坡动力加卸载响应规律的研究,提出以代表边坡系统整体响应的加卸载响应度(LURD)代替边坡稳定分析传统方法中的安全系数,将边坡的变形分析和稳定性评价有机结合,探讨边坡动力稳定评价的新方法,并给出边坡在动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评价问题的解答。以马家岩水库右岸边坡为例,采用所提出的新方法进行计算,并与拟静力法、有限单元法和Newmark滑块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所提出方法的合理性及正确性,证明新方法可同时进行变形和稳定分析,较传统的动力分析方法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加卸载响应比 动力响应 稳定分析
下载PDF
量纲分析应用于地震预测的探索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月 尹祥础 +1 位作者 袁帅 张浪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043-3050,共8页
加卸载响应比(LURR)的基本思路是希望能够通过刻画震源区介质的损伤程度,反映地震孕育的进程,从而预测地震.近30年来,很多人对加卸载响应比做了大量基础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进展.加卸载响应比在地震预测实践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异... 加卸载响应比(LURR)的基本思路是希望能够通过刻画震源区介质的损伤程度,反映地震孕育的进程,从而预测地震.近30年来,很多人对加卸载响应比做了大量基础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进展.加卸载响应比在地震预测实践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异常区与地震发生的位置有较好的对应性,但是预测效果仍不够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实际预测中对当地的地球物理情况考虑的不够.本文采用量纲分析与加卸载响应比结合的方法,综合考虑当地的地球物理情况,例如剪应变率和平均地震波能量等因素的影响.文中选取1970年以来发生在中国大陆的34个震例资料,通过分析得到了与发震震级和时间相关的无量纲量π1和π3,根据对实际数据的拟合,π1和π3均与震级成指数关系.在应用于地震预测实践时,首先根据LURR空间扫描结果选取异常区,然后确定异常区的地球物理参数,通过π1确定震级M,再由π3确定发震时间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卸载响应比 量纲分析 地震预测
下载PDF
干燥及饱和岩石循环加卸载过程中声发射特征试验研究 被引量:30
13
作者 夏冬 杨天鸿 +2 位作者 王培涛 张鹏海 赵永川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43-1247,共5页
利用YAG-3000微机控制岩石刚性试验机和PCI-Ⅱ声发射监测系统,对中关铁矿深部闪长岩分别进行干燥、饱和2种条件下循环加卸载过程的声发射试验,以探讨这2种含水条件下岩石的力学特性、声发射特征、加卸载响应比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水... 利用YAG-3000微机控制岩石刚性试验机和PCI-Ⅱ声发射监测系统,对中关铁矿深部闪长岩分别进行干燥、饱和2种条件下循环加卸载过程的声发射试验,以探讨这2种含水条件下岩石的力学特性、声发射特征、加卸载响应比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水对岩石的力学特性和声发射特征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岩样从干燥状态到饱和状态,其抗压强度降低了6.96%;整个加卸载过程中,饱和岩样的声发射能量累积数为干燥岩样的17.94%,且试件发生宏观破坏之前,饱和岩样的声发射能量累积数为干燥岩样的4.6%;干燥岩样的加卸载响应比的最大值出现在峰值强度前的很短时间内,而饱和岩样的最大值出现在裂纹的非稳定扩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加卸载 不同含水状态 声发射 加卸载响应比 破坏前兆
下载PDF
汶川余震序列的加卸载响应比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浪平 尹祥础 +3 位作者 庄建仓 张晓涛 袁帅 梁乃刚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0-67,共8页
该文首先将汶川余震序列分成西南、东北两段,用加卸载响应比方法分别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震后两段的响应比值都比较低,明显小于1,这可判断汶川地震属于主余震型地震;且地震序列中的强余震(M≥5.0)发生前加卸载响应比值出现明显异常,大都... 该文首先将汶川余震序列分成西南、东北两段,用加卸载响应比方法分别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震后两段的响应比值都比较低,明显小于1,这可判断汶川地震属于主余震型地震;且地震序列中的强余震(M≥5.0)发生前加卸载响应比值出现明显异常,大都是加卸载响应比出现峰值,之后发生强余震。考虑到主震后余震的时空丛集现象,结合ETAS模型对原有的加卸载响应比计算式进行改造,并分析了主震之后15天的改造后响应比值,发现改造后的响应比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丛集的影响,并展示了对紧随主震发生的强余震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卸载响应比 强余震预测 ETAS模型 汶川地震
下载PDF
中国大陆地区中强地震前加卸载响应比异常时间尺度的统计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张晖辉 尹祥础 梁乃刚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86-495,共10页
加卸载响应比理论是近年来提出的地震预测方法.本文进行了加卸载响应比异常时间尺度的统计研究,其中包括中国大陆地区5.0~8.1级的部分中强地震共30个震例,并得出加卸载响应比异常的时间尺度与未来地震震级之间的拟合函数.结果表明,地... 加卸载响应比理论是近年来提出的地震预测方法.本文进行了加卸载响应比异常时间尺度的统计研究,其中包括中国大陆地区5.0~8.1级的部分中强地震共30个震例,并得出加卸载响应比异常的时间尺度与未来地震震级之间的拟合函数.结果表明,地震前加卸载响应比异常的时间尺度与未来地震的震级具有正变关系,即震级越高,地震前加卸载响应比异常的时间尺度越长.根据加卸载响应比异常的时间尺度与震级之间的关系可以估计未来地震的发震时间,同时,可以确定加卸载响应比时空扫描过程中时间长度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强地震 加卸载响应比(lurr) 时间尺度
下载PDF
加卸载响应比与损伤变量关系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张浪平 尹祥础 梁乃刚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874-1881,共8页
首先介绍加卸载响应比的2个基本参量,并从损伤力学的基本理论出发,引入损伤变量,结合加卸载响应比方法的思想,推导用损伤和应变定义的加卸载响应比,并以Weibull分布作为随机分布函数,建立且分析损伤变量与加卸载响应比之间的联系,并进... 首先介绍加卸载响应比的2个基本参量,并从损伤力学的基本理论出发,引入损伤变量,结合加卸载响应比方法的思想,推导用损伤和应变定义的加卸载响应比,并以Weibull分布作为随机分布函数,建立且分析损伤变量与加卸载响应比之间的联系,并进一步考察Weibull指数对两者关系的影响。然后利用岩石破坏声发射实验的数据,用声发射数密度描述岩石试件的损伤演化过程,并由此根据损伤和应变定义的加卸载响应比,结合实验过程中的损伤和应变,计算花岗岩试件的加卸载响应比曲线,并与用Benioff应变作响应量计算的加卸载响应比曲线进行比较,发现两者具有相当程度的一致性,两者的加卸载响应比值都经历了出现异常→升高到最大值→急剧回落→岩石试件破裂或失稳,这一规律与实际地震震例中加卸载响应比的演化趋势是一致的,同时也说明在实际地震预测中用Benioff应变作为响应量来计算加卸载响应比是合理的。最后介绍意大利那不勒斯大学完成的二层楼房的加卸载实验,且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建立的加卸载响应比与损伤变量的关系,不仅为加卸载响应比用来定量研究脆性介质的损伤程度提供更为坚实的基础,而且也可能为评估大型建筑的损伤和预测工程事故开辟新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力学 加卸载响应比 WEIBULL分布 声发射实验 Benioff应变 地震预测
下载PDF
中国大陆活动地块边界带强震趋势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浪平 李志雄 +1 位作者 邵志刚 尹祥础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3-63,共11页
已有研究表明,中国大陆活动地块边界带是我国大陆强震的主体带和集中区,因此有必要对各边界带开展强震危险性的跟踪分析。本文分别从加卸载响应比时序演化特征、基于对数正态分布的概率方法和b值变化特征3个方面对各边界带未来强震趋势... 已有研究表明,中国大陆活动地块边界带是我国大陆强震的主体带和集中区,因此有必要对各边界带开展强震危险性的跟踪分析。本文分别从加卸载响应比时序演化特征、基于对数正态分布的概率方法和b值变化特征3个方面对各边界带未来强震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分别根据加卸载响应比时序演化特征、综合累积概率与条件概率、b值下降判断了各边界带未来发生强震的危险程度。最后,根据3种方法的分析结果,探讨了中国大陆未来5年发生强震的可能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地块边界带 加卸载响应比 对数正态分布 B值 强震趋势 中国大陆
下载PDF
美国西部地区加卸载响应比的时空扫描及其地震趋势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晖辉 尹祥础 +1 位作者 梁乃刚 颜玉定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26,共7页
加卸载响应比理论是近年来提出的地震预报新方法,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实际地震预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了研究加卸载响应比理论是否适用于不同地质条件的地震,是否具有普适性,选择了典型的美国圣安德烈斯断层带及其周围地区的地震作为... 加卸载响应比理论是近年来提出的地震预报新方法,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实际地震预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了研究加卸载响应比理论是否适用于不同地质条件的地震,是否具有普适性,选择了典型的美国圣安德烈斯断层带及其周围地区的地震作为研究对象,计算分析了美国西部地区加卸载响应比的变化情况,并对该地区未来的地震趋势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卸载响应比(lurr) 时空扫描 地震趋势 美国西部地区
下载PDF
多方法联合分析未来地震发生趋势 被引量:7
19
作者 余怀忠 程佳 +3 位作者 张小涛 刘杰 李纲 张永仙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9,共9页
综合多种前兆方法分析地震活动规律,研究目标地区未来地震发生的趋势。首先采用图像信息法(PI)进行扫描,从长期尺度上找出研究区域内地震活动异常的地区,并结合相关的活动断裂分布及区域地震活动确定未来地震的发震危险区;然后采用加卸... 综合多种前兆方法分析地震活动规律,研究目标地区未来地震发生的趋势。首先采用图像信息法(PI)进行扫描,从长期尺度上找出研究区域内地震活动异常的地区,并结合相关的活动断裂分布及区域地震活动确定未来地震的发震危险区;然后采用加卸载响应比(LURR)、态矢量(SV)、矩张量加速释放(AMR)等中短期前兆方法分析这些区域的地震发生可能,并对地震发生的相关信息做进一步估算;在空间上实现向地震危险区域的逐渐逼近,时间上实现从长期预测到中短期预测的自然过渡。作为回顾性震例研究,我们对近3年来发生在中国西部的强震(ML>6.5)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单一算法而言,将不同前兆方法适当组合结合能够更为明确地为未来地震危险性评估提供信息和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趋势 图像信息 加卸载响应比 态矢量 矩张量加速释放 地震前兆
下载PDF
“泛西南”地区加卸载响应比异常及大震活动预测与追踪 被引量:3
20
作者 尹祥础 刘月 +3 位作者 张浪平 李文军 袁帅 张小涛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7-49,共13页
21世纪初,在中国西南及周边地区(本文称为"泛西南")开始出现大面积的加卸载响应比(以下简称LURR)异常,根据LURR异常演化,我们于2008年首次提出该地区正在孕育着"超大地震"。追踪研究结果显示,孕震积分It于2012年7... 21世纪初,在中国西南及周边地区(本文称为"泛西南")开始出现大面积的加卸载响应比(以下简称LURR)异常,根据LURR异常演化,我们于2008年首次提出该地区正在孕育着"超大地震"。追踪研究结果显示,孕震积分It于2012年7月达到峰值。根据LURR与量纲分析方法结合得到的预测地震时空强的新方法,我们预测:2015年7月前后(±25月),在"泛西南"地区将发生8级左右"超大地震"。我们在2014年参加的两次会议上交流了这一预测结果,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M_S8.1强震发生在预测范围内。尼泊尔M_S8.1地震后,"泛西南"地区的加卸载响应比大尺度异常不仅没有消退,反而更加增强。It于2015年7月达到新峰值,超过了尼泊尔地震前的水平,因此,"泛西南"地区可能仍面临非常严重的地震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震预测 加卸载响应比 量纲分析 孕震积分 “泛西南”地区 尼泊尔MS8.1地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