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局部麻醉与透皮给药技术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董薪 熊丽丹(综述) 李利(审校)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189-192,共4页
作为一种非侵入式给药方法,透皮给药可以克服传统注射给药引起的不适、经肝脏代谢的首过消除效应等弊端,具有方便、安全、无痛等优势。近年来,随着经皮渗透机制的深入研究以及透皮技术的更新迭代,各种经皮局部麻醉制剂与透皮给药方式层... 作为一种非侵入式给药方法,透皮给药可以克服传统注射给药引起的不适、经肝脏代谢的首过消除效应等弊端,具有方便、安全、无痛等优势。近年来,随着经皮渗透机制的深入研究以及透皮技术的更新迭代,各种经皮局部麻醉制剂与透皮给药方式层出不穷。本文主要概述经皮局部麻醉药物以及透皮给药技术的进步和新方法,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为经皮局部麻醉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麻醉 透皮给药 经皮渗透 皮肤美容 利多卡因
下载PDF
局麻药温度影响硬膜外麻醉后寒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李振伟 李宪营 岳志香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6-97,100,共3页
目的对比观察不同温度的局麻药对硬膜外麻醉后寒战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或附件手术的妇科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例):T35组、T30组、T25组和T20组。硬膜外分别注入温度为35℃,30℃,25℃和20℃的局麻药。观察麻... 目的对比观察不同温度的局麻药对硬膜外麻醉后寒战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或附件手术的妇科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例):T35组、T30组、T25组和T20组。硬膜外分别注入温度为35℃,30℃,25℃和20℃的局麻药。观察麻醉后寒战的发生率、寒战的严重程度、寒战的发生时间及术中体温的变化等。结果T35组和T30组的寒战发生率约为10%,T25组为30%,T20组为40%,T35组和T30组分别与T25组和T20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时用温度大于30℃的局麻药,可有效地降低寒战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麻药 温度 寒战 硬膜外麻醉
下载PDF
不同温度局麻药物对硬膜外麻醉后寒战的影响作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林森 周亮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第2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的局麻药对硬膜外麻醉后寒战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或附件手术的妇科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T35组、T30组、T25组和T20组。硬膜外分别注入温度为35、30、25和20℃的局麻药。观察并分析麻醉...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的局麻药对硬膜外麻醉后寒战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或附件手术的妇科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T35组、T30组、T25组和T20组。硬膜外分别注入温度为35、30、25和20℃的局麻药。观察并分析麻醉后寒战的发生率、寒战的严重程度、寒战的发生时间及术中体温的变化等情况。结果T35组和T30组的寒战发生率约为10%,T25组为30%,T20组为40%,T25组、T30组与T25组和T20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或0.01)。结论硬膜外麻醉时用温度大于30℃的局麻药,可有效地降低寒战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麻药物 温度 寒战 硬膜外麻醉
下载PDF
术中局部应用镇痛药对股骨头坏死术后镇痛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谢辉 曹孟 +2 位作者 王本杰 傅维民 赵德伟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02-207,共6页
目的:探讨术中局部应用混合镇痛药物对股骨头坏死行“带血管蒂髂骨瓣转移术”后的镇痛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行“带血管髂蒂骨瓣转移术”的股骨头坏死病人50例,年龄为18~40岁,根据随机数字表... 目的:探讨术中局部应用混合镇痛药物对股骨头坏死行“带血管蒂髂骨瓣转移术”后的镇痛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行“带血管髂蒂骨瓣转移术”的股骨头坏死病人50例,年龄为18~40岁,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注射组26例,术中髋周使用混合镇痛药物行局部浸润麻醉,混合镇痛药物(包括吗啡10 mg、罗哌卡因268.2 mg、曲安奈德50 mg、头孢替唑钠1 g,加生理盐水至100 ml)和对照组24例,术中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随访72 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病人术后6 h、12 h、24 h、48 h、72 h静息疼痛和对疼痛满意度的评分,以及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注射组术后6 h、12 h、24 h、48 h静息状态疼痛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两组病人对术后疼痛满意度的VAS评分在术后6 h内注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12~72 h内的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注射组术后阿片类药物消耗总量明显减少(P<0.05);且注射组有较低的术后并发症。结论:在股骨头坏死保髋术中局部应用混合镇痛药物具有操作简单,减少阿片类药物消耗量及并发症的优点,有利于术后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镇痛药物 局部浸润麻醉 带血管蒂髂骨瓣转移术 股骨头坏死
下载PDF
针药复合麻醉应用于乳房良性肿瘤手术中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胡高武 赵春英 《河南中医》 2016年第5期830-831,共2页
目的:观察针药复合麻醉应用于乳房良性肿瘤手术中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2013年5月在本科手术治疗的乳房良性肿瘤患者,针药复合组732例,常规使用利多卡因(1%利多卡因和生理盐水按1:1稀释备用)联合针刺麻醉(疏... 目的:观察针药复合麻醉应用于乳房良性肿瘤手术中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2013年5月在本科手术治疗的乳房良性肿瘤患者,针药复合组732例,常规使用利多卡因(1%利多卡因和生理盐水按1:1稀释备用)联合针刺麻醉(疏密波2/15 Hz 30min电流量,患者能耐受为宜),取穴:双侧合谷、内关、梁丘。对照组652例,常规使用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结果:1针药复合组术前、术中SBP、DBP、HR差异显著(P<0.05),局麻组术前、术中SBP、DBP、HR无差异(P>0.05)。2两组术前SBP、DBP、HR比较无差异(P>0.05),术中SBP、DBP、HR比较差异显著(P<0.05)。3两组治疗后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4两组利多卡因用药量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药复合麻醉可以减少利多卡因的用药量,应用于乳房良性肿瘤术中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良性肿瘤 针药复合麻醉 局部麻醉
下载PDF
超声介入囊肿治疗术中局麻药应用技巧的研究
6
作者 刘强 王凌 +3 位作者 武麦蕊 朱一平 王焱 漆家高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65-167,共3页
目的:研究超声介入治疗囊肿术中局麻药物的应用技巧。方法:将368例进行超声介入治疗的单纯性肝、肾囊肿和巧克力囊肿的患者,按局麻药是否使用分为两组;A组(114例)患者在抽尽囊液后直接注入硬化剂进行治疗。B组(254例)患者在抽尽囊液后,... 目的:研究超声介入治疗囊肿术中局麻药物的应用技巧。方法:将368例进行超声介入治疗的单纯性肝、肾囊肿和巧克力囊肿的患者,按局麻药是否使用分为两组;A组(114例)患者在抽尽囊液后直接注入硬化剂进行治疗。B组(254例)患者在抽尽囊液后,先向囊腔内注入5ml局麻药,根据抽出局麻药的量,判定针尖所处的位置,再向囊腔内注入硬化剂实施治疗。结果:A组患者术中未使用局麻药,78.9%(90/114)例患者表现为中等程度的酸胀痛,患者术中配合差,21.05%(24/114)症状明显,患者因无法耐受剧烈疼痛而无法使用无水酒精。B组患者用利多卡因冲洗囊腔后,仅16例患者有轻微的酸胀痛,其余患者均无明显不适,手术平稳顺利。两组表现有明显差异(P值<0.05)。结论:超声介入硬化剂治疗各种囊肿术中巧妙的利用局麻药物注入的技巧,判定穿刺针尖的位置;在确保疗效的同时,能有效减轻术中疼痛,还能有效避免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介入 囊肿治疗 局麻药
下载PDF
辛酥酊外用皮肤表麻作用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万山 林励 +3 位作者 廖惠芳 李万瑶 项冬梅 柳垂亮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65-166,共2页
对外用中药皮肤表麻制剂“辛酥酊”进行了药效学的初步研究。经温浴法疼痛实验结果表明,小鼠尾贴敷60min后痛阈值增加9.2±7.6(s),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人体前臂内侧皮肤贴敷实验结果表明,贴敷2h... 对外用中药皮肤表麻制剂“辛酥酊”进行了药效学的初步研究。经温浴法疼痛实验结果表明,小鼠尾贴敷60min后痛阈值增加9.2±7.6(s),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人体前臂内侧皮肤贴敷实验结果表明,贴敷2h后的针刺皮肤痛觉(VAS)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其皮肤表麻效果与日本的Penles○R皮肤表麻贴片基本相同。结果表明辛酥酊具有明显的皮肤表麻作用,但其轻度刺激性尚待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酥酊 药理学 中药麻醉 皮肤投药
下载PDF
鞘内应用辅助药物复合局部麻醉药在蛛网膜下腔阻滞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吴佳旻 张延卓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期93-96,共4页
在蛛网膜下腔阻滞中,影响阻滞平面和效果的最主要因素是药物总剂量。然而,局部麻醉药剂量过大易引起很多不良反应,局麻药剂量过小会导致阻滞平面和效果不足。现有的文献表明,已经有很多减少局部麻醉药剂量同时添加一些鞘内辅助药物如右... 在蛛网膜下腔阻滞中,影响阻滞平面和效果的最主要因素是药物总剂量。然而,局部麻醉药剂量过大易引起很多不良反应,局麻药剂量过小会导致阻滞平面和效果不足。现有的文献表明,已经有很多减少局部麻醉药剂量同时添加一些鞘内辅助药物如右美托咪定、阿片类药物、氯胺酮等来提高阻滞效果的试验,使用这些辅助用药可以延长阻滞时间,提高腰麻成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与全麻相比,可以减少耗材的使用以及加快患者恢复。现主要对鞘内应用辅助药物复合局部麻醉药在腰麻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麻 鞘内辅助药物 局部麻醉药 镇痛
下载PDF
反毒为药:精准控制河鲀毒素用作局部麻醉药的新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惠冬 储智勇 +1 位作者 钱晓明 龙程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31-1041,共11页
钠离子通道阻断剂河鲀毒素(TTX)是致命的毒素之一,却是极具价值的神经生物学和生理学等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工具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TTX具有强大的局部麻醉潜能,有望成为替代氨基酯类和氨基酰胺类局部麻醉药、避免阿片类药物... 钠离子通道阻断剂河鲀毒素(TTX)是致命的毒素之一,却是极具价值的神经生物学和生理学等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工具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TTX具有强大的局部麻醉潜能,有望成为替代氨基酯类和氨基酰胺类局部麻醉药、避免阿片类药物滥用的新型麻醉药物.本文综述TTX局部麻醉应用的辅助药物、TTX缓释及控释给药系统等相关研究,旨在为局部麻醉新药研发提供参考并探讨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鲀毒素 局部麻醉 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 给药系统 化学修饰
下载PDF
药物控释体系用于局部麻醉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龙凯 曹佩 季天骄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3期363-369,共7页
减少用药次数、延长术后镇痛时间是临床局部麻醉的重要需求。然而,无论是当前临床使用的局麻药,还是生物毒素类潜在新型麻醉药均存在时效较短的问题。利用脂质体、聚合物微球等药物载体装载局麻药进行控释,可实现药物的长效、按需释放,... 减少用药次数、延长术后镇痛时间是临床局部麻醉的重要需求。然而,无论是当前临床使用的局麻药,还是生物毒素类潜在新型麻醉药均存在时效较短的问题。利用脂质体、聚合物微球等药物载体装载局麻药进行控释,可实现药物的长效、按需释放,从而满足临床需求。本文简要概述可用于局麻药控释的药物载体,并介绍具有代表性的药物控释体系的设计、功能及其用于局部麻醉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对此研究领域的挑战及未来前景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载体 局部麻醉 缓释 响应释放 长效
下载PDF
低浓度布比卡因、利多卡因、地卡因用于无痛分娩效果的比较
11
作者 刘革 谢斌 《四川医学》 CAS 2009年第6期897-898,共2页
目的探讨布比卡因、利多卡因与地卡因混合液3种常用局麻药低浓度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镇痛分娩效果的差异。方法将在本院产科137例孕妇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不采取镇痛措施,其余3组分别使用低浓度的布比卡因、利多卡因、地卡因镇痛,比较该3... 目的探讨布比卡因、利多卡因与地卡因混合液3种常用局麻药低浓度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镇痛分娩效果的差异。方法将在本院产科137例孕妇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不采取镇痛措施,其余3组分别使用低浓度的布比卡因、利多卡因、地卡因镇痛,比较该3种局麻药对无痛分娩的效果。结果3种低浓度局麻药均可降低分娩产妇的疼痛,镇痛效果有差异。结论分娩镇痛对母婴并无不良影响,3种局麻药均能达到分娩镇痛目的,但0.125%布比卡因镇痛效果最佳,可作为临床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 硬膜外 分娩 低浓度局麻药
下载PDF
局麻药的急性耐受性:可能只是药物浓度降低的表现
12
作者 马凯 《医学争鸣》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9-21,25,共4页
为了了解布比卡因在硬膜外腔的浓度变化情况,作者设定了估算条件,依此来计算硬膜外腔布比卡因的浓度。从计算的结果发现:1给予常用浓度的维持量后,硬膜外腔布比卡因的浓度降低;维持肌肉松弛的时间缩短。2提高维持量的浓度,硬膜外腔的布... 为了了解布比卡因在硬膜外腔的浓度变化情况,作者设定了估算条件,依此来计算硬膜外腔布比卡因的浓度。从计算的结果发现:1给予常用浓度的维持量后,硬膜外腔布比卡因的浓度降低;维持肌肉松弛的时间缩短。2提高维持量的浓度,硬膜外腔的布比卡因能维持较高的浓度,达到较好的肌肉松弛度。由此提出假说:1局麻药的急性耐受性(tachyphylaxis/acute tolerance)是局麻药浓度降低的表现;2提高维持量的浓度可以克服局麻药的急性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比卡因 硬膜外麻醉 维持量 药物浓度 局部麻醉药 急性耐受性
下载PDF
预用局部浸润麻醉对瘢痕疙瘩内药物注射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杰 吴烈霞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75-178,共4页
目的 观察预用局部浸润麻醉对瘢痕疙瘩皮损内药物注射疼痛的影响。方法 自2019年10月至2021年12月,苏州明基医院美容整形外科收治46例(92个区域)瘢痕疙瘩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46个区域/组,并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设定... 目的 观察预用局部浸润麻醉对瘢痕疙瘩皮损内药物注射疼痛的影响。方法 自2019年10月至2021年12月,苏州明基医院美容整形外科收治46例(92个区域)瘢痕疙瘩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46个区域/组,并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设定每一患者2种注射方法的先后次序。观察组预用局部浸润麻醉后对瘢痕疙瘩内注射药物;对照组常规注射。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价两组疼痛程度和重度疼痛的比例。统计比较两组治疗时长。对照组VAS评分数据以年龄为检验结果变量,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曲线。结果 观察组VAS评分为(6.41±1.79)分,对照组为(8.29±1.74)分,经配对t检验两组差值为(-1.88±1.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时长为(10.68±5.05)min,对照组为(7.02±3.95)min,两组差值为(3.66±1.6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重度疼痛比例为41.30%,对照组为86.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VAS评分数据以年龄为检验结果变量,ROC曲线分析结果:ROC曲线下面积为0.917,标准误为0.070,95%CI为(0.779,1.000)。以50岁为临界值预测轻中度疼痛,其敏感度(sensitivity,SEN)为83.3%,特异度(specificity,SPE)为97.5%,约登指数为0.808,较其他临界值更大。结论 预用局部浸润麻醉可以有效减轻瘢痕疙瘩内药物注射的疼痛程度,可提高患者接受度并且完成必要的多次治疗。预用局部浸润麻醉使治疗时长平均增加数分钟,患者可接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以50岁为临界值预测轻中度疼痛较适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用局部浸润麻醉 瘢痕疙瘩 药物注射治疗 疼痛 ROC曲线
原文传递
围手术期缓解活体肾移植供者术后疼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侯雨时 吕竟成 +1 位作者 侯海军 朱一辰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23年第2期132-139,共8页
近年来,随着供肾需求量的增加,活体供肾开始逐渐被人们重视。同时,因为活体肾移植供者无法从供肾切取术中获得任何受益,并且术后疼痛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比其他肾脏相关治疗性手术患者更高,所以如何通过围手术期的各种措施缓解供肾者的... 近年来,随着供肾需求量的增加,活体供肾开始逐渐被人们重视。同时,因为活体肾移植供者无法从供肾切取术中获得任何受益,并且术后疼痛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比其他肾脏相关治疗性手术患者更高,所以如何通过围手术期的各种措施缓解供肾者的术后疼痛逐渐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随着多学科合作的开展,术前预见性护理、术中改变麻醉方式和改良气腹术以及术后应用不同种类镇痛药物均可使活体供肾者的术后疼痛得到进一步缓解,并降低术后阿片类镇痛药物的使用。本文对以上各种围手术期缓解活体供肾者术后疼痛的方法进行综述,以期对临床决策的制定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活体供者 围手术期医护 心理干预 局部麻醉 药物镇痛
原文传递
口腔局部麻醉药物选择 被引量:3
15
作者 余东升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661-664,共4页
局部麻醉在口腔诊疗中应用十分普遍,口腔医生往往要在较短时间内对患者病情及身体状况进行评估,选择出合适的麻醉药物。如何保证所选择麻醉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备受关注。文章对常用口腔局麻药物的成分、分类、特性以及特殊患者的局麻... 局部麻醉在口腔诊疗中应用十分普遍,口腔医生往往要在较短时间内对患者病情及身体状况进行评估,选择出合适的麻醉药物。如何保证所选择麻醉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备受关注。文章对常用口腔局麻药物的成分、分类、特性以及特殊患者的局麻药物选择进行系统阐述,为口腔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麻药物 口腔局部麻醉 特殊患者
原文传递
不同浓度的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6
作者 宁贤友 尹学军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78-181,共4页
目的评价不同浓度的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上肢手术90例,术后随机分成A、B、C三组:A组0.158%甲磺酸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B组0.... 目的评价不同浓度的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上肢手术90例,术后随机分成A、B、C三组:A组0.158%甲磺酸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B组0.238%甲磺酸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C组0.238%甲磺酸罗哌卡因。手术结束前20min接自控镇痛泵,输注速率0.05ml/(kg·h),PCA1ml,锁定时间15min。记录术后4、8、16、32、48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amesay镇静评分、术后运动神经阻滞恢复评分(改良Bromage分级)及PCA使用的次数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三组在术后4、8、16、32、48h各时间点均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VAS1.58±9;1.90±0.8;1.62±0.6;1.59±0.7;1.53±0.7)(P〉0.05);三组间Ramesay评分、改良Bromage评分、肢体麻木不适、恶心、呕吐、嗜睡、皮肤瘙痒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PCA使用的次数明显多于B、C两组(P〈0.05)。结论甲磺酸罗哌卡因在低浓度(0.158%-0.238%)时,舒芬太尼能够明显的增强镇痛效果,但在浓度达0.238%时单纯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却具有相似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药 局部 投药和剂量 舒芬太尼 治疗应用 药物疗法 联合 臂丛 麻醉 局部 神经传导阻滞 镇痛 方法
原文传递
腰方肌阻滞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7
作者 庄欢(综述) 何开华(审校) 《重庆医学》 CAS 2021年第7期1222-1226,共5页
目前,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在恢复患肢功能方面的应用日渐突出,但患者术后常常并发剧烈疼痛,尤其是功能锻炼时引发强烈活动痛,这一问题亟待解决。大量文献报道了腰方肌阻滞(QLB)应用于THA术后镇痛,效果确切,根据临床实践,QLB有望成为THA... 目前,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在恢复患肢功能方面的应用日渐突出,但患者术后常常并发剧烈疼痛,尤其是功能锻炼时引发强烈活动痛,这一问题亟待解决。大量文献报道了腰方肌阻滞(QLB)应用于THA术后镇痛,效果确切,根据临床实践,QLB有望成为THA术后镇痛的首选方法。该文将从QLB的解剖基础、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局部麻醉药物的浓度及容量选择、与其他神经阻滞方法的比较等方面综述QLB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腰方肌阻滞 术后镇痛 局部麻醉 药物浓度
下载PDF
PVC材质一次性输注泵在常用局麻药应用中的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耿红 章梅华 钟海平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2014年第5期589-594,共6页
目的考察一次性使用输注泵与常用局麻药的相容性,评定其在临床常用局麻药物使用中的安全性。方法 3种常用局麻药分别与2种液体(生理盐水及乳酸林格氏液)按临床使用浓度配伍,在不同时间点分别采用LC-MS/MS法、光阻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 目的考察一次性使用输注泵与常用局麻药的相容性,评定其在临床常用局麻药物使用中的安全性。方法 3种常用局麻药分别与2种液体(生理盐水及乳酸林格氏液)按临床使用浓度配伍,在不同时间点分别采用LC-MS/MS法、光阻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含量、不溶性微粒和药物浓度。结果 DEHP含量低于LC-MS/MS测定方法定量下限(0.072μg·mL-1),更低于考核标准静脉晶体溶液输注成年人(70 kg)DEHP剂量上界估算值(0.005 mg·kg-1·d-1);48 h内各实验药物在一次性使用输注泵中药物含量相对0 h均>96.0%,受试输注泵与各种药物在48 h内未见明显吸附;输注泵中溶液稳定,0 h每1 mL粒子直径≥10μm粒子数(n=30)(35.13±14.4)粒;每1 mL粒子直径≥25μm粒子数(n=30)(0.61±0.49)粒,符合中国药典2010版标准。结论研究表明本一次性使用输注泵应用于3种常用局麻药物较为稳定,其DEHP溶出、不溶性微粒及药物吸附性等方面符合安全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使用输注泵 局麻药物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 不溶性微粒 药物吸附性 高效液相色谱一质谱法
原文传递
阿米替林对大鼠静脉局部麻醉效应的半数有效浓度
19
作者 康仙慧 宋莉 +4 位作者 柴云飞 杨邦祥 杨帆 上官王宁 刘慧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26-629,共4页
目的探讨阿米替林对大鼠静脉局部麻醉效应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方法健康雄性大鼠90·只,体重190~240g,随机分为3组(n=30):阿米替林组、布比卡因组和利多卡因组。将大鼠鼠尾均分成上段(近心端)、中段、末段(远心端)三... 目的探讨阿米替林对大鼠静脉局部麻醉效应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方法健康雄性大鼠90·只,体重190~240g,随机分为3组(n=30):阿米替林组、布比卡因组和利多卡因组。将大鼠鼠尾均分成上段(近心端)、中段、末段(远心端)三部分并做标记。尾静脉穿刺置入套管针并接肝素帽,用驱血带从尾尖驱血至鼠尾上段和中段交界处,于驱血带上缘处固定止血带,随后各组于10s内分别注入规定浓度的阿米替林、布比卡因和利多卡因各0.5ml,均以0.9%生理盐水稀释,10min后松开止血带。采用序贯法进行实验,阿米替林组第1只大鼠尾静脉注射0.05%阿米替林,相邻浓度比值为1.414;布比卡因组第1只大鼠注射0.03%布比卡因,相邻浓度比值为1.667;利多卡因组第1只大鼠注射0.08%利多卡因,相邻浓度比值为1.250。计算各组的EC50和95%可信区间。于给药前1h(基础状态)、给药后3min和2d时测定甩尾反应时间(TFL)。观察大鼠是否出现局麻药神经毒性反应(烦躁不安、惊厥、死亡等)和鼠尾局部组织损伤。结果阿米替林组、布比卡因组及利多卡因组的EC50分别为0.111%(95%可信区间0.092%~0.133%)、0.058%(95%可信区间0.048%~0.078%)及0.129%(95%可信区间0.103%~0.160%);与阿米替林组比较,布比卡因组EC。降低(P〈0.01),利多卡因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布比卡因组比较,利多卡因组EC50升高(P〈0.01)。与基础值比较,各组给药后各时点鼠尾上段TF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3min时鼠尾中段TFL升高(P〈0.01),给药后2d时TF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大鼠均未见神经毒性反应和鼠尾局部组织损伤。结论阿米替林产生的静脉局部麻醉效力低于布比卡因,与利多卡因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米替林 麻醉 静脉 麻醉 局部 剂量效应关系 药物
原文传递
我国口腔局部麻醉药物的发展历程
20
作者 李元 郑雪妮 +1 位作者 胡开进 薛洋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648-651,共4页
口腔局部麻醉是大部分口腔治疗尤其是口腔外科治疗的重要步骤,而口腔局部麻醉药物是决定麻醉效果优劣及无痛治疗的首要选项。在无痛治疗的基础上,包括拔牙、种植、植骨等在内的一系列手术得以顺利进行。自20世纪中叶以来,口腔局部麻醉... 口腔局部麻醉是大部分口腔治疗尤其是口腔外科治疗的重要步骤,而口腔局部麻醉药物是决定麻醉效果优劣及无痛治疗的首要选项。在无痛治疗的基础上,包括拔牙、种植、植骨等在内的一系列手术得以顺利进行。自20世纪中叶以来,口腔局部麻醉药物及无痛治疗理念的应用让各类口腔治疗方式得以施展。在长期的生物医药领域研发中,我国口腔局部麻醉药物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历史进程,也让我国口腔舒适化治疗进入新的时代。文章就我国应用于口腔的局部麻醉药物的发展历程做一简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局部麻醉 药物 舒适化 发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