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n Radar Characteristics of a Short-time Heavy Rainfall Event in Wuchuan County
1
作者 Jianfei GAO Xia LI +2 位作者 Xinxing WU Yu LI Zirui HUANG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22年第6期35-41,共7页
Using minute rainfall data of automatic ground station and a variety of products from new generation Doppler weather radar in Wuchua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short-time heavy precipitation process on April 23, 2022 ... Using minute rainfall data of automatic ground station and a variety of products from new generation Doppler weather radar in Wuchua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short-time heavy precipitation process on April 23, 2022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ppearance of differential reflectivity(ZDR) column and big-value zone of high-elevation ZDR had better indication on short-term heavy rainfall process in Shichao station. Ice phase process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particle growth. The storm tracking information product can predict the path of the storm 15 min in advance. The storm stayed and moved less or even turned back to more than two to three scanning volumes in one place, indicating the occurrence of short-term heavy rainfall. One-hour accumulated precipitation(OHP) had a good effect on the estimation of continuous precipitation in a large area where the hourly rainfall exceeded 50 mm for more than two stations. It had the ability to estimate short-term heavy precipitation in areas lacking automatic st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ort-term heavy rainfall Weather radar products short-term approaching forecast and early warning
下载PDF
基于分钟数据的济南局地短时强降水演变特征
2
作者 郝悦涵 李超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24年第1期96-98,103,共4页
文章利用济南市2012-2020年123个地面观测站的逐分钟降水数据,采用个例统计方法分析了短时强降水过程的演变特征。统计得出济南市共发生113次局地短时强降水,降水日变化特征明显,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短时强降水演变过程具有非对称性。... 文章利用济南市2012-2020年123个地面观测站的逐分钟降水数据,采用个例统计方法分析了短时强降水过程的演变特征。统计得出济南市共发生113次局地短时强降水,降水日变化特征明显,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短时强降水演变过程具有非对称性。研究结果可为短时强降水预警预报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强降水 演变特征 峰值特征 非对称性特征 局地性
下载PDF
Analysis of Short-term Heavy Precipitation in Ulanqab City from 2017 to 2022
3
作者 Qiang MA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24年第5期7-8,共2页
Based on the data of hourly precipitation in 11 national stations and 262 regional stations in Ulanqab City from 2017 to 2022,the annual,monthly and daily variations of short-term heavy precipitation in Ulanqab City w... Based on the data of hourly precipitation in 11 national stations and 262 regional stations in Ulanqab City from 2017 to 2022,the annual,monthly and daily variations of short-term heavy precipitation in Ulanqab City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requency of short-term heavy precipitation in Ulanqab City was high in the south and low in the north,and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terrain.Short-term heavy precipitation in Ulanqab City was mainly concentrated from June to August,of which it was the frequentest in July.Short-term heavy precipitation mainly occurred from the afternoon to evening,and was concentrated from 13:00 to 20:00,especially at 19:00.The rainfall in Ulanqab City ranged mainly from 20 to 30 mm,accounting for 74.7%,and the rest accounted for 2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ort-term heavy precipitation Terrain rainfall
下载PDF
2022年9月16日石林、罗平、江城局地短时强降雨分析
4
作者 张婧琦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10期148-150,共3页
9月16日09:00~11:00石林、罗平、江城经历了一次暴发速度快、降水量多、局地边界明显、破坏性强的降水过程。通过分析雷达和地形,得出了“速度值越大,降水越强;坡度越大,降水越强”的结论,指出了预报此类降水的手段是“看速度的变化,注... 9月16日09:00~11:00石林、罗平、江城经历了一次暴发速度快、降水量多、局地边界明显、破坏性强的降水过程。通过分析雷达和地形,得出了“速度值越大,降水越强;坡度越大,降水越强”的结论,指出了预报此类降水的手段是“看速度的变化,注意云团移动方向前方是否有陡峭的山脉”,提出了快速发布的建议,即让智能程序自动检测采用“自下而上”的预警流程;并提出了规避风险的做法,即推广半永久性钢架大棚,使作物生长周期避开灾害多发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强降雨 地形坡度 局地边界 强降雨
下载PDF
一次大范围对流大风及局地短时强降水多尺度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吴迎旭 周一 +3 位作者 周奕函 孟莹莹 李兴权 谢玉静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4-197,共14页
本文利用常规资料、NECP1°×1°再分析资料、EC细网格、FY-2静止气象卫星云图、新一代天气雷达、区域自动站资料对2017年7月18-19日发生在黑龙江省北部至东南部大范围大风天气以及南部、东南部局地强降水过程进行详细的多... 本文利用常规资料、NECP1°×1°再分析资料、EC细网格、FY-2静止气象卫星云图、新一代天气雷达、区域自动站资料对2017年7月18-19日发生在黑龙江省北部至东南部大范围大风天气以及南部、东南部局地强降水过程进行详细的多尺度分析。这次过程中,18日对流云团前沿的飑线发展移动过程中在黑龙江北部和中部地区出现对流大风,飑线成熟后期在黑龙江南部、东南部产生大风同时伴有局地强降水,19日中午前后黑龙江南部又出现新的对流云团产生局地极端强降水。分析结果表明:高空弱槽东移加强并推动副热带高压南撤,同时配合地面气旋底部多次分裂出尺度和强度相对较小的闭合低压是强天气产生的环境背景;副高南撤使得水汽通道畅、水汽集中程度加强,上冷下暖,干侵入、大的对流有效位能、逆温层的存在使高的能量得到短时间存储,最后在阵风锋、地形、中尺度辐合线、热力抬升等触发下集中释放是强对流天气产生和类型变化的根本原因;典型飑线和热带飑线均有出现,并观测到有界弱回波区、穹窿和前侧入流、风暴顶辐散等超级单体结构,这些超级单体之间出现断裂,引发强天气,并由于移速不同导致飑线走向的变化;超级单体的出现和出流边界的消失使得强降水开始产生或加强;强降水超级单体、列车效应、回波缓慢移动是产生强降水直接原因;冷区面积突然增大、云顶亮温陡降至低值后维持稳定、云顶亮温梯度增长速度变缓、多个小云团和大云团合并是强对流产生的初始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分析 大范围大风 局地强降水 极端强降水
下载PDF
北京城区一次大到暴雨的预报难点分析 被引量:33
6
作者 李津 王华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2-97,共6页
2005年6月25日夜间北京城区出现了大到暴雨过程,与预报的小到中雨有很大偏差。通过对常规资料及雷达、卫星、风廓线仪和自动站资料的综合分析,发现这次降水不属于北京典型的大降水过程,而是具有明显的中尺度特征。25日23时低层弱冷空气... 2005年6月25日夜间北京城区出现了大到暴雨过程,与预报的小到中雨有很大偏差。通过对常规资料及雷达、卫星、风廓线仪和自动站资料的综合分析,发现这次降水不属于北京典型的大降水过程,而是具有明显的中尺度特征。25日23时低层弱冷空气从北面侵入,触发了具有高不稳定能量的对流发展;同时,低空西南急流携带大量水汽和能量到北京,使降水得以加强并维持。另外,位于山西的中尺度低压的东部有一条纬向辐合线,北京的城区和南部成为了地面上偏东和偏南气流的风速辐合区。根据以上分析提出了预报着眼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地大到暴雨 预报 低空急流 中尺度辐合线
下载PDF
北京一次短时局地大暴雨过程的特征及对云物理方案的敏感性数值模拟试验 被引量:5
7
作者 陈赛男 郭学良 付丹红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44-1364,共21页
云物理过程是云和降水形成的重要环节。本文针对2011年6月23日发生在北京地区的一次大暴雨过程进行了云降水与天气特征分析,并开展了WRF模式中10种不同云微物理方案对此次暴雨强度、落区和发生时间的敏感性数值模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云物理过程是云和降水形成的重要环节。本文针对2011年6月23日发生在北京地区的一次大暴雨过程进行了云降水与天气特征分析,并开展了WRF模式中10种不同云微物理方案对此次暴雨强度、落区和发生时间的敏感性数值模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此次大暴雨是由多单体组织、合并形成深厚的中尺度对流系统,并具有明显的短时局地特征和有利的高低空、高低纬度大中尺度天气环流形势及强烈的水汽输送条件。暴雨强度、落区和发生时间的数值模拟结果对云物理方案非常敏感。不同云物理方案对累积降水量≥50 mm和≥100 mm的暴雨模拟的ETS评分显示,只有Thompson方案对此暴雨量级的评分均为正,其他方案的ETS评分均不理想,特别是对累积降水量≥100 mm的大暴雨模拟。在小时暴雨强度和发生时间方面,Thompson方案模拟效果也较好,其次是Lin方案和WSM6方案;对区域累积最大降水量和落区的模拟方面,Thompson方案和Morrison方案模拟的最大累积降水量更接近观测值,但在落区方面,一些具有完整云物理过程的单参数方案(Lin方案、WSM6方案)模拟效果较好,但模拟的最大降水量偏小。针对暖雨的双参数方案WDM6对区域平均降水模拟较好,但对暴雨极端降水模拟较差。对造成差异的原因分析表明,不同云物理方案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雪和霰的参数化方面,由于采用的粒子谱分布、密度和末速度不同,导致云中粒子间的碰并和形成过程不同,大部分云物理方案模拟的霰含量高,雪含量低。这种云微物理过程的差异会导致云动力过程的反馈作用出现明显不同,但这种反馈作用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降水粒子对上升气流的拖曳作用不同。尽管云中相变潜热过程对云动力过程具有很重要的影响,但不同云物理方案在相变潜热过程和温度廓线分布方面造成的差异并不明显。因此,云物理方案中考虑合理的粒子谱分布、形态和密度变化,有利于提高暴雨的模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物理方案 局地大暴雨 数值模拟 北京
下载PDF
北京地区深秋季节一次对流性暴雨天气中尺度分析 被引量:23
8
作者 魏东 杨波 孙继松 《暴雨灾害》 2009年第4期289-294,共6页
使用加密自动站、微波辐射计和风廓线仪等探测资料,详细分析了深秋季节(2007年10月27日)发生在北京地区的一次强对流局地暴雨过程的天气系统结构特征,探讨系统的发生发展机制。分析表明,此次局地暴雨天气是在高空冷槽和地面冷锋系统相... 使用加密自动站、微波辐射计和风廓线仪等探测资料,详细分析了深秋季节(2007年10月27日)发生在北京地区的一次强对流局地暴雨过程的天气系统结构特征,探讨系统的发生发展机制。分析表明,此次局地暴雨天气是在高空冷槽和地面冷锋系统相配合的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地形和热岛效应共同作用产生的中尺度系统造成的。前人对夏季暴雨的研究结果可以很好地解释此次秋季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机理,低层偏东气流与北京西部山脉的相互作用使得气旋式涡度增加,产生中低层垂直风切变,使山脉迎风坡的降水增强。城市热岛形成的城区与郊区之间的水平温度梯度在迎风坡强迫产生的中尺度垂直切变是对流性局地强降水发生发展的重要条件。吹向迎风坡的风速与降水强度之间存在正反馈过程,这也是局地降水增强的可能因素。此次秋季过程主要是较强冷空气与较好的水汽条件配合造成,而夏季强对流过程则多是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弱冷空气入侵造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对流 局地暴雨 中尺度分析
下载PDF
山东一次局地暴雨的中尺度风场特征 被引量:5
9
作者 盛日锋 王俊 +2 位作者 陈西利 龚佃利 卢培玉 《暴雨灾害》 2010年第4期386-391,共6页
利用山东济南及滨州多普勒雷达体扫资料,结合NCEP/NCAR(1°×1°)再分析资料及地面自动站观测资料,对2007年6月29日鲁中地区的一次局地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局地暴雨为对流性降水,该过程风场水平和垂直结构与回... 利用山东济南及滨州多普勒雷达体扫资料,结合NCEP/NCAR(1°×1°)再分析资料及地面自动站观测资料,对2007年6月29日鲁中地区的一次局地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局地暴雨为对流性降水,该过程风场水平和垂直结构与回波强度及其演变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中低层存在明显的中尺度切变线,垂直方向上,暴雨系统存在明显的上升气流,二者是产生暴雨的重要条件;中低层辐合线造成水汽集中,为强回波带的形成提供水汽和动力条件;强回波带上的上升气流将水平输送到局地的水汽向上输送,有利于系统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多普勒雷达 局地暴雨 中尺度风场
下载PDF
区域性暴雨过程评价指标在湖北的本地化修订与应用 被引量:12
10
作者 洪国平 《暴雨灾害》 2020年第5期470-476,共7页
基于中国气象局2019年下发的《区域性重要过程监测和评价业务规定》,针对其中区域性暴雨过程监测和评价方法,为便于区域性暴雨过程间的比较,对其相关指标进行本地化修订,将修订后的评价指标应用于近50 a湖北区域性暴雨过程评价。首先,利... 基于中国气象局2019年下发的《区域性重要过程监测和评价业务规定》,针对其中区域性暴雨过程监测和评价方法,为便于区域性暴雨过程间的比较,对其相关指标进行本地化修订,将修订后的评价指标应用于近50 a湖北区域性暴雨过程评价。首先,利用1969—2018年湖北省81个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逐日降水数据,定义了湖北区域性暴雨日和区域性暴雨过程;然后,以区域性暴雨过程平均暴雨强度、平均影响范围和持续日数为评价因子,确立湖北区域性暴雨过程综合强度评价指标,以百分位法划分其评价等级,再以正态分布函数拟合区域性暴雨过程重现期;最后,分析近50 a湖北区域性暴雨过程发生频次、强度及其气候变化特征,利用历史上主要暴雨过程致灾损失数据验证评估结果的合理性。结果表明:(1)综合应用湖北本地化判定方法显示,近50 a湖北发生723次区域性暴雨过程,年发生9~23次,年均14.5次,其年变化趋势不显著。1990年代中期以来,持续1~2 d的过程呈增加趋势,持续3 d以上的过程趋于减少;自21世纪以来,湖北特强和强区域性暴雨过程呈减少趋势,较强及弱过程呈增加趋势。(2)近50 a湖北10强区域性暴雨过程主要发生在20世纪;修订后的基于气象要素的评价指标的评价结果能够反映承灾体致灾损失实际,可用于灾后损失的预估和快速量化评估。(3)中国气象局确定的省级区域性暴雨过程监测与评价指标经本地化修订后能够用于湖北区域性暴雨过程的监测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性暴雨 暴雨监测 暴雨评价 本地化修订 重现期
下载PDF
秦巴山地盛夏连阴雨中的局地强降水数值模拟及诊断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党红梅 杜继稳 +1 位作者 王式功 石明生 《气象科技》 2008年第5期536-540,共5页
秦巴山地局地强降水是青藏高原东部典型的气象灾害之一,对当地工农业生产影响极大。采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秦巴山地2005年7月1~10日连续10天降水过程,侧重分析了7月8日夜间的一次局地强降水,并利用WRF-V2.1中尺度非静力模式对7月8... 秦巴山地局地强降水是青藏高原东部典型的气象灾害之一,对当地工农业生产影响极大。采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秦巴山地2005年7月1~10日连续10天降水过程,侧重分析了7月8日夜间的一次局地强降水,并利用WRF-V2.1中尺度非静力模式对7月8日的局地强降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连阴雨天气是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稳定少动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产生的,中尺度低空急流对中尺度低涡系统的发生发展有加强和促进作用,低层辐合和高层辐散是降水系统发展的动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秦巴山地 局地强降水 中尺度系统
下载PDF
台风“碧利斯”影响庐山降水的探测资料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支树林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06年第3期60-64,封3,共6页
通过分析台风“碧利斯”影响江西期间的自动气象站资料和雷达回波特征,探讨了造成庐山过程强降水较周围雨量明显偏多的原因。研究结果发现,“碧利斯”过境时,雷达回波强度在庐山会有加强的现象,径向速度场表现为有风向和风速的切变存在... 通过分析台风“碧利斯”影响江西期间的自动气象站资料和雷达回波特征,探讨了造成庐山过程强降水较周围雨量明显偏多的原因。研究结果发现,“碧利斯”过境时,雷达回波强度在庐山会有加强的现象,径向速度场表现为有风向和风速的切变存在;零等速度线的走向变化和降水的变化有关,且零等速度线的变化往往先于降水的变化,能预示降水的变化趋势。除“碧利斯”本身携带的大量水汽外,庐山迎风坡的地形抬升作用,以及鄱阳湖水域充沛的水汽供应,是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中小尺度辐合在庐山较长时间的维持,是造成庐山降水普遍大于周边地区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地强降水 回波强度 径向速度 强热带风暴 "碧利斯"
下载PDF
基于RMAPS的一次局地强降水过程成因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陶局 赵海坤 +2 位作者 易笑园 刘一玮 贾惠珍 《气象科技》 2019年第2期299-311,共13页
2017年8月8日午夜,天津北辰区出现局地短时强降水,小时雨强超过70mm·h^(-1)。利用RMAPS(Rapidrefresh Multi-scale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System)和观测资料,通过多种资料叠加、雷达回波参数量化和低层风场反演等方法分析了降... 2017年8月8日午夜,天津北辰区出现局地短时强降水,小时雨强超过70mm·h^(-1)。利用RMAPS(Rapidrefresh Multi-scale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System)和观测资料,通过多种资料叠加、雷达回波参数量化和低层风场反演等方法分析了降水成因,结果表明:①降水是由M_βCS(Meso-β-scale Convective System)后向传播过程中尾部的多单体雷暴造成的,传播过程中单体合并对雷暴系统的结构及增强有重要影响,合并后系统的回波体积参数V_(40)(反射率≥40dBz的体积)增长了23.3%,在V_(40)增长之前,变率参数F_(V40-up6)(6km以上40dBz回波体积6min的变化)出现了"突降",这对雷暴系统即将发展有预警意义;②冷池出流与地面东南风形成的辐合线是对流系统维持的关键,中低层切变线也为对流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伴随着强降水,对流有效位能CAPE由峰值急速下降,低层垂直风切变指数α骤增,这揭示了不稳定能量、垂直风切变与对流过程之间的关系;③降水落区与不稳定参数SWEAT的大值区对应,预警时间3h,来自渤海的地面暖湿带与假相当位温密集带的交汇处也是落区临近预报的关注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地强降水 后向传播 合并 落区 预警
下载PDF
2004年7月10日北京局地暴雨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20
14
作者 毛冬艳 乔林 +2 位作者 陈涛 徐辉 杨克明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5-32,共8页
利用中尺度数值模拟结果,对2004年7月10日北京局地暴雨的中尺度系统的结构特征及其发生发展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MCS在对流层中低层表现为中尺度辐合线和低压,在其发展强盛阶段,具有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高、低空最佳配置以... 利用中尺度数值模拟结果,对2004年7月10日北京局地暴雨的中尺度系统的结构特征及其发生发展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MCS在对流层中低层表现为中尺度辐合线和低压,在其发展强盛阶段,具有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高、低空最佳配置以及暴雨区上空垂直上升运动强烈发展的结构特征;暴雨发生前,地表感热、潜热通量等边界层非绝热过程造成气温升高、气压下降、湿度增大,影响对流层中低层风场的分布,对暴雨的发生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地暴雨 中尺度数值模拟 MCS 敏感性试验
下载PDF
一次地面辐合线突发局地短时强降水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谢维 马中元 +2 位作者 袁春 马尚琴 李欢欢 《江西科学》 2021年第3期452-456,共5页
为了研究局地短时强降水天气的特征,使用MICAPS天气资料、南昌探空资料、宜春SA天气雷达等资料,对2020年6月8日新余局地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暴雨天气过程是由突发性局地短时强降水造成,降水系统移速较慢、长时间维持、降水... 为了研究局地短时强降水天气的特征,使用MICAPS天气资料、南昌探空资料、宜春SA天气雷达等资料,对2020年6月8日新余局地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暴雨天气过程是由突发性局地短时强降水造成,降水系统移速较慢、长时间维持、降水效率高,出现20 mm/h以上的短时强降水。地面辐合线是形成局地短时强降水的触发机制,降水系统随着地面辐合线的移动;辐合线移动过程中存在气旋性环流,导致系统移速缓慢,形成局地暴雨。新生云系如果出现合并现象,往往会快速地发展加强形成强天气。回波基本上沿地面辐合线排列和移动,在移动过程中还伴随回波单体的新生、发展、合并、减弱等过程,短时强降水发生在回波发展合并过程中。雷达剖面分析得出回波强度在垂直上发展的比较均匀,强回波中心分布在6 km以下高度上;水汽大部分集中在地面与5 km融化层之间,这种回波特征适合产生高效的降水。这些特征为新余短时强降水造成的暴雨天气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余 局地短时强降水 地面辐合线 回波特征
下载PDF
边界层方案对一次西南涡背景下局地暴雨过程影响分析
16
作者 吴钲 刘梦娟 +3 位作者 翟丹华 汤剑平 赵磊 叶茂 《气象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17-527,共11页
利用WRF模式对2017年6月9日重庆合川区一次局地暴雨过程开展对流可分辨尺度的模拟试验,比较三种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降水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试验均能模拟出此次降水的主要分布特征,而不同边界层参数化方案能够显著影响降水落区和... 利用WRF模式对2017年6月9日重庆合川区一次局地暴雨过程开展对流可分辨尺度的模拟试验,比较三种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降水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试验均能模拟出此次降水的主要分布特征,而不同边界层参数化方案能够显著影响降水落区和强度的模拟。MYJ方案对强降水的模拟最好,能较好地模拟出降水触发的时间和位置;其次为BouLac方案,触发时间偏晚约2 h,降水落区与MYJ方案相近;YSU方案模拟的降水分布偏差较大,降水触发的位置和落区偏北。湍流混合强度是造成落区模拟差异的主要原因,通过影响1.5 km高度以下风场分布改变造成此次局地强降水过程的西南涡位置,进而影响到降水的落区。基于YSU方案的湍流混合减弱试验证明了湍流混合强度与降水落区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层参数化方案 局地暴雨 西南涡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一次大到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孙东霞 谢云 +1 位作者 李春花 朱蕾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3年第6期8-14,共7页
通过分析2010年6月圆8—圆9日发生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的一次大到暴雨天气,揭示了形成这次强降水天气的环流背景特点、物理量和雷达回波特征。结果显示:冷暖气团在克拉玛依地区附近相遇产生的中尺度锋生现象触发了本次暴雨天气过程。表... 通过分析2010年6月圆8—圆9日发生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的一次大到暴雨天气,揭示了形成这次强降水天气的环流背景特点、物理量和雷达回波特征。结果显示:冷暖气团在克拉玛依地区附近相遇产生的中尺度锋生现象触发了本次暴雨天气过程。表现最明显的特征是:高空槽移动缓慢,中层切变线不断南压、低层中尺度系统维持,冷暖气团在该区域强烈交汇。暴雨区雷达速度场有明显的风场幅合。对流降水云团强度、移向变化的预测,是此类天气临近预报的关键和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 暴雨天气 局地热对流
下载PDF
2016年河南开封一次局地大暴雨成因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冀翠华 吕哲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36期186-189,192,共5页
利用MICAPS天气图、地面加密观测资料、雷达产品以及NCEP 1°×1°6 h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7月19日河南开封出现的一次局地大暴雨过程的环流背景、物理量特征、雷达回波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大暴雨过程是在副热带高... 利用MICAPS天气图、地面加密观测资料、雷达产品以及NCEP 1°×1°6 h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7月19日河南开封出现的一次局地大暴雨过程的环流背景、物理量特征、雷达回波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大暴雨过程是在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过程中,高空槽配合低层低涡、切变线、地面倒槽共同作用下产生的;西南低空急流的加强北抬,提供了较强的热力不稳定条件;偏东和偏南超低空急流向暴雨区输送了充沛的水汽;地面中小尺度辐合系统则是主要的抬升触发机制,辐合中心的位置与局地大暴雨落区对应较好。雷达速度场上0.5°仰角逆风区的出现,为暴雨及时预警提供了有利判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地大暴雨 成因分析 环流背景 物理量特征 雷达回波 开封
下载PDF
一次罕见局地暴雨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方雯 刘忠礼 吐莉尼沙 《青海气象》 2013年第2期36-39,共4页
利用常规高空资料分析了博州地区一次局地大暴雨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并利用FY卫星云图、TBB资料和区域气象自动站资料分析了局地暴雨发生的时段和落区,同时对物理量场的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强降水是在有利的天气背景条件下,由... 利用常规高空资料分析了博州地区一次局地大暴雨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并利用FY卫星云图、TBB资料和区域气象自动站资料分析了局地暴雨发生的时段和落区,同时对物理量场的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强降水是在有利的天气背景条件下,由对流层中低层弱冷空气入侵触发的一次中小尺度天气过程;低层辐散、高层辐合为强降水的形成提供强的动力条件;博州的特殊地形条件和地面东风也是造成局地暴雨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州 局地 大暴雨 诊断
下载PDF
Analysis on a Severe Convective Weather Process of Guangxi in 2018
20
作者 Juan WANG Chao YIN Xianghong LI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20年第3期7-11,共5页
Based on conventional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data and Doppler radar data,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mechanism of mixed severe convective weather and evolution of convective storm in Guangxi on March 4,2018 wer... Based on conventional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data and Doppler radar data,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mechanism of mixed severe convective weather and evolution of convective storm in Guangxi on March 4,2018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ry line was the main trigger mechanism of this severe convective weather. Instable convection stratification of cold advection at middle layer and warm advection at low layer and abundant water vapor from low-level jet provided favorable stratification and water vapor conditions for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severe convection. Cold trough at middle layer,low pressure and strong vertical wind shear at middle and lower layers may be main factor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maintenance of strong storm system. Squall line developed along ground convergence line,and there was bow echo on reflectivity factor chart. Moving velocity of convective system was quick,and there was gale core and velocity ambiguity on velocity m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ort-term heavy rainfall Thunderstorm gale HAIL Severe convective weather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