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cogenic Osteomalacia Associated with Phosphaturic Mesenchymal Tumor of the Knee: Case Presentation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1
作者 Eugenio Vecchini Tommaso Maluta +3 位作者 Manuel Bondi Francesco Perusi Stefano Dall’Oglio Bruno Magn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2013年第7期24-27,共4页
Oncogenic osteomalacia (OOM) is an uncommon metabolic and bone disease caused by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3 (FGF23), a phosphaturic factor produced by phosphaturic mesenchymal tumors (mixed connective tissue variant,... Oncogenic osteomalacia (OOM) is an uncommon metabolic and bone disease caused by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3 (FGF23), a phosphaturic factor produced by phosphaturic mesenchymal tumors (mixed connective tissue variant, PMTMCTV) characterized by phosphate leakage from kidneys and subsequent hypophosphatemia.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the case of a patient, 42-year-old woman affected by left side limp and pain involving lumbar spine, pelvis and hip joints, referred to the Rheumatology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for the treatment of a suspected sero-negative spondilo-arthritis. During hospitalization patient began an immuno-suppressive therapy with TNF-alpha inhibitors associated with Pamidornate, Indometacin, Esomeprazole and vitamin D3. Nevertheless pain did not decrease and a new examination found a worst hypophosphatemia (1 mg/dl) with normal Ca and PTH’s plasma values. During the same check-up a painful bulge on the anterior part of the right knee was observed and th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can revealed an ovular solid lesion in the soft tissue closed to the upper part of the patella. Histological analysis identified the lesion as a PMTMCTV. After surgical removal patient got complete recovery. We will discuss about diagnostic evaluation, differenti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ur PARANEOPLASTIC Syndrome Oncogenic OSTEOMALACIA Phosphaturia Phosphaturic Mesenchymal tumors KNEE localization HYPOPHOSPHATEMIA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3 (FGF23) Sero-Negative Spondilo-Arthritis Complete Recovery Kidney Tubular REABSORPTION
下载PDF
三端口四态变量CNN的局部活动性理论 被引量:2
2
作者 闵乐泉 王静涛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9-82,共4页
细胞神经网络(CNN)的局部活动性理论为研究由同质介体构成的复杂系统动力学行 为的突现和转化提供了有力工具,本文介绍了CNN的局部活动性原理;建立了确定具有3个端 口和4个态变量CNN的局部活动性的一组定理;为绘制相应... 细胞神经网络(CNN)的局部活动性理论为研究由同质介体构成的复杂系统动力学行 为的突现和转化提供了有力工具,本文介绍了CNN的局部活动性原理;建立了确定具有3个端 口和4个态变量CNN的局部活动性的一组定理;为绘制相应CNN的分歧图和研究在免疫监视 下的细胞组织生长等生命现象提供了解析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神经网络 局部活动性 肿瘤生长方程 数值模拟 复杂系统 系统动力学 三端口 四态变量
下载PDF
三端口四态变量CNN原理在肿瘤生长方程中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闵乐泉 董西松 于娜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72-379,共8页
提出了一种在抗癌免疫监视下的肿瘤生长细胞神经网络(GISAC CNN)模型.用具有3个端口4个态变量CNN的解析判别法研究了GUSAC CNN的分歧图.数值模拟了癌细胞扩散和清除过程.研究结果似乎表明:效应细胞对癌细胞... 提出了一种在抗癌免疫监视下的肿瘤生长细胞神经网络(GISAC CNN)模型.用具有3个端口4个态变量CNN的解析判别法研究了GUSAC CNN的分歧图.数值模拟了癌细胞扩散和清除过程.研究结果似乎表明:效应细胞对癌细胞的清除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细胞组织中存在免疫缺陷,可能导致癌细胞的转移与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端口四态变量CNN原理 肿瘤生长方程 细胞神经网络 局部活动性 免疫监视 数值模拟 分歧图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促进肿瘤局部生长 被引量:1
4
作者 夏杰 倪浩 +1 位作者 汤静 胡倩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92-95,共4页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的释放是新发现的中性粒细胞天然免疫手段。近年来发现NETs不仅执行针对病原体的免疫作用,还参与机体的某些其他病理过程,特别是在肿瘤的生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NETs的成分除了染色质DNA外,还有包括各种...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的释放是新发现的中性粒细胞天然免疫手段。近年来发现NETs不仅执行针对病原体的免疫作用,还参与机体的某些其他病理过程,特别是在肿瘤的生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NETs的成分除了染色质DNA外,还有包括各种组蛋白和胞内颗粒释放蛋白,许多研究证实这些蛋白质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如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9、白细胞介素8、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可通过降解胰岛素受体底物-1,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释放,启动NETosis等多种途径促进肿瘤的局部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 细胞外诱捕网 肿瘤局部生长 免疫作用
下载PDF
一个肿瘤生长自由边界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冯兆永 崔尚斌 《数学年刊(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03-412,共10页
本文研究一个描述肿瘤生长的自由边界问题.这个自由边界问题是对Byrne和Chaplain相应肿瘤生长模型的一个改进,研究了该问题解当t→∞时的渐近状况,证明了未血管化的肿瘤体积不会无限制地增大,它或者趋于消失,或者趋于一个休眠态,依营养... 本文研究一个描述肿瘤生长的自由边界问题.这个自由边界问题是对Byrne和Chaplain相应肿瘤生长模型的一个改进,研究了该问题解当t→∞时的渐近状况,证明了未血管化的肿瘤体积不会无限制地增大,它或者趋于消失,或者趋于一个休眠态,依营养物浓度的大小和抑制物浓度的大小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生长 自由边界问题 局部解 整体解 渐近性态
下载PDF
关于肿瘤细胞破坏并入侵正常组织或细胞质基质的数学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张久远 冯兆永 +1 位作者 刘成霞 卫雪梅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8-54,共7页
固体肿瘤的生长分为两个阶段:未血管化阶段和血管化阶段。未血管化阶段的肿瘤处于扩散受到限制的休眠期,直径只有几毫米,而在血管化阶段肿瘤发生浸润和转移。主要研究了织肿瘤细胞破坏并入侵正常组织或细胞质基质的数学模型。这个模型... 固体肿瘤的生长分为两个阶段:未血管化阶段和血管化阶段。未血管化阶段的肿瘤处于扩散受到限制的休眠期,直径只有几毫米,而在血管化阶段肿瘤发生浸润和转移。主要研究了织肿瘤细胞破坏并入侵正常组织或细胞质基质的数学模型。这个模型包含了四个含有交叉扩散的抛物方程和一个退化的抛物方程。通过应用抛物型方程的Lp理论、Schauder估计、比较原理和Banach不动点定理,证明了这个模型整体解的存在唯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生长 局部解 整体解
下载PDF
分支理论在肿瘤增长模型中的应用
7
作者 孙志强 《应用数学进展》 2020年第7期1016-1027,共12页
本文运用中心流形定理和局部分支理论研究了一个四维肿瘤增长模型的分支动态,理论证明了该模型Transcritial分支和Hopf分支的存在性。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若能通过治疗抑制肿瘤细胞的增长率到某个临界值以下,肿瘤细胞数目会在一段时间内... 本文运用中心流形定理和局部分支理论研究了一个四维肿瘤增长模型的分支动态,理论证明了该模型Transcritial分支和Hopf分支的存在性。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若能通过治疗抑制肿瘤细胞的增长率到某个临界值以下,肿瘤细胞数目会在一段时间内较快地衰减至0,人体免疫系统能杀死肿瘤细胞,病人会获得痊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增长 中心流形 局部分支
下载PDF
肾肿瘤剜除术对局限性肾癌病人肾功能、肾实质及畸胎瘤衍生生长因子-1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姜啸烨 杨帆 +2 位作者 孙振业 高闫尧 黄启秀 《临床外科杂志》 2023年第6期584-586,共3页
目的探讨肾肿瘤剜除术对局限性肾癌病人肾功能、肾实质及畸胎瘤衍生生长因子-1(Cripto-1)的影响。方法2016年2月~2021年6月我院确诊并进行治疗的局限性肾癌病人10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病人分为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研究组采... 目的探讨肾肿瘤剜除术对局限性肾癌病人肾功能、肾实质及畸胎瘤衍生生长因子-1(Cripto-1)的影响。方法2016年2月~2021年6月我院确诊并进行治疗的局限性肾癌病人10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病人分为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研究组采用腹腔镜肾肿瘤剜除术,对照组采用开放肾部分切除术。记录两组病人手术时间、肾动脉阻断及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两组病人手术前后肾功能、肾实质与血清Cripto-1水平。结果研究组病人术中出血量(89.65±20.22)ml,住院时间(8.25±2.25)天,对照组分别为(126.69±25.63)ml和(11.40±3.52)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肾小球滤过率(GFR)、尿素氮(BUN)、肌酐(Scr)水平分别为(85.24±2.25)ml/min、(10.47±2.14)mmol/L、(80.65±10.28)μmol/L,对照组分别为(118.65±3.20)ml/min、(13.41±2.25)mmol/L、(97.45±11.25)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肾实质体积丢失值积(9.86±2.20)cm^(3),低于对照组的(15.96±3.25)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血清Cripto-1水平(1.01±0.55)ng/ml,低于对照组的(2.55±0.85)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肿瘤剜除术能有效减少局限性肾癌病人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病人血清Cripto-1水平,同时保留更多的正常肾实质,改善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剜除术 局限性肾癌 肾功能 肾实质 畸胎瘤衍生生长因子-1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血清TGF-β1、VEGF及肿瘤标志物水平与保乳术后局部复发的关系
9
作者 李守帅 赵戈 +1 位作者 田立民 朱海军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中英文)》 CAS 2024年第5期619-623,共5页
目的探究乳腺癌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肿瘤标志物水平与保乳术后局部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西安市... 目的探究乳腺癌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肿瘤标志物水平与保乳术后局部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西安市中心医院行保乳术的104例乳腺癌患者,术后随访1年,根据局部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n=16)和未复发组(n=88),比较两组患者血清TGF-β1、VEGF及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水平,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保乳术后局部复发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TGF-β1、VEGF、CAl25及CEA对保乳术后局部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复发组VEGF为(358.83±38.00)ng/L、TGF-β1为(849.90±74.19)U/mL、CA125为(18.34±1.61)ng/L及CEA为(40.20±5.64)ng/mL,均高于未复发组的(296.05±39.57)ng/L、(742.85±79.96)ng/L、(14.97±1.66)U/mL、(32.79±4.72)ng/mL(P均<0.05);淋巴转移、术后辅助治疗、肿瘤直径、TNM分期是保乳术后局部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血清VEGF、TGF-β1、CAl25及CEA预测保乳术后局部复发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s under the ROC curves,AUC)分别为0.847、0.834、0.925、0.935,其中CEA的AUC最大,敏感度为85.23%,特异度为100%(P均<0.05)。结论保乳术后局部复发患者体内TGF-β1、VEGF、CA125及CEA水平升高,其水平对保乳术后局部复发预测效能较高,且保乳术后局部复发还受淋巴转移、术后辅助治疗、肿瘤直径、TNM分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保乳术 局部复发 转化生长因子-Β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肿瘤标志物
原文传递
沉默神经纤毛蛋白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抑制耐药性多形胶质母细胞瘤干细胞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任佳星 白慧茹 +4 位作者 窦长武 张龙骥 包洪恩 岳鹏 王飞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77-1285,共9页
目的探讨神经纤毛蛋白1(NRP-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复发和耐药性中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源性GBM1A和GBM22细胞株,通过感染慢病毒shRNA的方式沉默VEGF或NRP-1。根据感染慢病毒shRNA的种类,将两种细胞株... 目的探讨神经纤毛蛋白1(NRP-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复发和耐药性中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源性GBM1A和GBM22细胞株,通过感染慢病毒shRNA的方式沉默VEGF或NRP-1。根据感染慢病毒shRNA的种类,将两种细胞株分别分为shCont组(感染无义序列shRNA)、shNRP-1组(感染NRP-1慢病毒shRNA)及shVEGF组(感染VEGF慢病毒sh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联链式反应(qRT-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肿瘤细胞株在沉默NRP-1或VEGF基因后干细胞标志物[包括:性别决定区Y盒2(Sox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N-钙黏附素(N-cadherin)、CD133、细胞间质上皮转换因子(c-Met)]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情况。采用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测定法、神经球形成实验及MTT法检测肿瘤细胞的迁移能力、侵袭能力、神经球形成能力及细胞代谢活性。采用细胞生长抑制实验检测肿瘤细胞株在沉默VEGF或NRP-1后对替莫唑胺(TMZ)、紫杉醇(PTX)和卡博替尼(XL-184)的敏感性。向GBM1A和GBM22细胞株中的shCont组和shNRP-1组分别加入10μg重组VEGF,分为shCont组、shCont+VEGF组、shNRP-1组、shNRP-1+VEGF组,判断NRP-1与VEGF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GBM1A细胞株中,shVEGF组和shNRP-1组Sox2、EGFR、N-cadherin,CD133及c-Met的mRNA含量均较shCont组下降(均P<0.05)。GBM1A细胞株中,shNRP-1组和shVEGF组EGFR、CD133、N-Cadherin的蛋白质相对表达量、24 h和48 h时的细胞划痕愈合率及发生细胞迁移的比例均较shCont组低(均P<0.05),但shNRP-1组和shVEGF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GBM22细胞株得到相似的结果。在GBM1A细胞株和GBM22细胞株中,3组细胞活力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根据绘制的剂量-生长曲线,GBM1A细胞株中,shNRP-1组和shVEGF组TMZ、PTX、XL-184的半抑制浓度(IC50)均低于shCont组(均P<0.05);在GBM22细胞株得到相似的结果(均P<0.05)。GBM1A细胞株中,shCont组和shCont+VEGF组形成神经球的数量均高于shNRP-1组和shNRP-1+VEGF组(均P<0.05),其中shCont+VEGF组高于shCont组(P<0.05),而shNRP-1组和shNRP-1+VEGF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BM22细胞株得到相似的结果。结论沉默VEGF或NRP-1基因在不影响GBM本身活力的情况下可有效抑制其干细胞性,降低其迁移能力及侵袭力,并恢复其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VEGF介导的细胞迁移可能依赖NRP-1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抗药性 肿瘤 肿瘤复发 局部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神经纤毛蛋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