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oil Carbon Stock and Flux in Plantation Forest and Grassland Ecosystems in Loess Plateau, China 被引量:2
1
作者 HU Chanjuan LIU Guohua +3 位作者 FU Bojie CHEN Liding LYU Yihe GUO Lei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4年第4期423-435,共13页
Carbon sequestration occurs when cultivated soils are re-vegetated. In the hilly area of the Loess Plateau, China, black locust(Robinia pseudoacacia) plantation forest and grassland were the two main vegetation types ... Carbon sequestration occurs when cultivated soils are re-vegetated. In the hilly area of the Loess Plateau, China, black locust(Robinia pseudoacacia) plantation forest and grassland were the two main vegetation types used to mitigate soil and water loss after cultivation abandonmen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soil carbon stock and flux of these two types of vegetation which restored for 25 years. Th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in Yangjuangou catchment in Yan′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China. Two adjacent slopes were chosen for this study. Six sample sites were spaced every 35–45 m from summit to toe slope along the hill slope, and each sample site contained three sampling plots. Soil organic carbon and relate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in the surface soil layer(0–10 cm and 10–20 cm) were measured based on soil sampling and laboratory analysis, and the soil carbon dioxide(CO2) emissions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were measured in the same sample sites simultaneously. Results indicated that in general, a higher soil carbon stock was found in the black locust plantation forest than that in grassland throughout the hill slope. Meanwhil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soil carbon stock were observed between these two vegetation types in the upper slope at soil depth 0–10 cm and lower slope at soil depth 10–20 cm. The average daily values of the soil CO2 emissions were 1.27 μmol/(m2·s) and 1.39 μmol/(m2·s) for forest and grassland, respectively. The soil carbon flux in forest covered areas was higher in spring and less variation was detected between different seasons, while the highest carbon flux was found in grassland in summer, which was about three times higher than that in autumn and spring. From the carbon sequestration point of view, black locust plantation forest on hill slopes might be better than grassland because of a higher soil carbon stock and lower carbon flu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碳储量 刺槐人工林 草地生态系统 森林覆盖 黄土高原 碳通量 中国 二氧化碳排放量
下载PDF
Effects of different tillage and straw retention practices on soil aggregates and carbon and nitrogen sequestration in soils of the northwestern China 被引量:5
2
作者 WU Jun Yeboah STEPHEN +6 位作者 CAI Liqun ZHANG Renzhi QI Peng LUO Zhuzhu LI Lingling XIE Junhong DONG Bo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19年第4期567-578,共12页
Soil tillage and straw retention in dryland areas may affect the soil aggregate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otal organic carbon. The aims of this study were to establish how different tillage and straw retention practic... Soil tillage and straw retention in dryland areas may affect the soil aggregate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otal organic carbon. The aims of this study were to establish how different tillage and straw retention practices affect the soil aggregates and soil organic carbon(SOC) and total nitrogen(TN) contents in the aggregate fractions based on a long-term(approximately 15 years) field experiment in the semi-arid western Loess Plateau, northwestern China. The experiment included four soil treatments, i.e., conventional tillage with straw removed(T), conventional tillage with straw incorporated(TS), no tillage with straw removed(NT) and no tillage with straw retention(NTS), which were arranged in a complete randomized block design. The wet-sieving method was used to separate four size fractions of aggregates, namely, large macroaggregates(LA, >2000 μm), small macroaggregates(SA, 250–2000 μm), microaggregates(MA, 53–250 μm), and silt and clay(SC, <53 μm). Compared to the conventional tillage practices(including T and TS treatments), the percentages of the macroaggregate fractions(LA and SA) under the conservation tillage practices(including NT and NTS treatments) were increased by 41.2%–56.6%, with the NTS treatment having the greatest effect. For soil layers of 0–5, 5–10 and 10–30 cm, values of the mean weight diameter(MWD) under the TS and NTS treatments were 10.68%, 13.83% and 17.65%, respectively. They were 18.45%, 19.15% and 14.12% higher than those under the T treatment, respectively. The maximum contents of the aggregate-associated SOC and TN were detected in the SA fraction, with the greatest effect being observed for the NTS treatment. The SOC and TN conte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under the NTS and TS treatments than under the T treatment. Also, the increases in SOC and TN levels were much higher in the straw-retention plots than in the straw-removed plots. The macroaggregates(including LA and SA fractions) were the major pools for SOC and TN, regardless of tillage practices, storing 3.25–6.81 g C/kg soil and 0.34–0.62 g N/kg soil. Based on the above results, we recommend the NTS treatment as the best option to boost soil aggregates and to reinforce carbon and nitrogen sequestration in soils in the semi-arid western Loess Plateau of northwester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l aggregates soil organic carbon total nitrogen STRAW management TILLAGE practices loess plateau
下载PDF
基于DNDC模型分析降水变化对黄土丘陵区草地生物量和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马露露 徐婷 +1 位作者 李泽森 焦峰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5-36,共12页
草地生态系统作为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降水格局改变对该区域的碳循环过程产生影响。通过在自然恢复草地(NR)和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栽培恢复草地(BI)进行原位降水梯度试验,设置了减少自然降水量的80%、60%、... 草地生态系统作为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降水格局改变对该区域的碳循环过程产生影响。通过在自然恢复草地(NR)和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栽培恢复草地(BI)进行原位降水梯度试验,设置了减少自然降水量的80%、60%、40%、20%,自然降水和增加自然降水量的20%、40%、60%、80%(即P–80、P–60、P–40、P–20、CK、P+20、P+40、P+60、P+80)的9种降水梯度,并运用DNDC (denitrification-decomposition)模型进行模拟验证,分析降水改变对土壤有机碳(SOC)、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自然降水相比,增减降水80%时自然恢复草地的SOC含量增幅最大(21.4%和21.5%),但不同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 0.05);白羊草地SOC含量在减少降水20%时达到“峰”值(13.41 g·kg^(-1)),整体上白羊草地SOC含量高于自然恢复草地。2)两种草地恢复类型的生物量都随降水量变化而波动起伏,自然恢复草地减少降水20%地下生物量和增加降水40%地上生物量增幅分别为53.6%和52.4%,白羊草地在增加降水20%和减少降水40%时地下、地上生物量各达到最大值;且自然恢复草地地上生物量明显高于白羊草地,地下生物量则相反。3) DNDC模型模拟结果显示自然恢复草地和白羊草地的SOC含量、地上和地下生物量模拟值的变化趋势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10.0、7.5、6.7和11.7、1.3、1.0,决定系数R2分别为0.578、0.989、0.989和0.776、0.998、0.999,点位模拟效果整体良好;但模型对生物量的模拟吻合程度更高,且在白羊草地的模拟更具优势;因此运用模型模拟黄土丘陵区草地生态系统的土壤有机碳和草地生物量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梯度 土壤有机碳 生物量 DNDC模型 黄土高原 自然恢复草地 栽培恢复草地
下载PDF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碳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4
作者 杨阳 刘良旭 +6 位作者 童永平 张萍萍 吴凡 周媛媛 宋怡 王云强 安韶山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23年第6期649-662,共14页
黄土高原是我国西部地区的天然生态屏障,其土层深厚,蕴藏着大量的有机碳,在陆地生态系统土壤碳汇效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及“双碳”目标重大国家战略背景下,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导致土壤固碳量大幅增加... 黄土高原是我国西部地区的天然生态屏障,其土层深厚,蕴藏着大量的有机碳,在陆地生态系统土壤碳汇效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及“双碳”目标重大国家战略背景下,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导致土壤固碳量大幅增加,新时代黄土高原土壤碳汇效应将持续增加。鉴于此,本文首先概括了黄土高原1982—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与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在回顾植被恢复进程的基础上,建立了黄土高原植被恢复过程中主要碳循环过程示意图;然后综述了黄土高原土壤碳储量与固碳效应的研究现状、进展与不确定性,并总结了土壤碳储量的驱动因素;最后对黄土高原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碳汇效应可能出现的问题与挑战进行了展望,为黄土高原土壤碳汇功能和生态效益提升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土壤有机碳 碳储量 碳汇效应 植被恢复
下载PDF
植被恢复对黄土高原露天矿区土壤碳氮磷功能微生物类群的影响
5
作者 陈浮 赵姣 +3 位作者 马静 张琦 朱燕峰 骆占斌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07-1519,共13页
黄土高原矿区生态脆弱,植被恢复与土壤微生物介导的养分循环密切相关。厘清植被恢复对土壤碳氮磷功能微生物类群的影响及调控作用,对重建矿区生态恢复力及自维持机制至关重要。采用高通量qPCR芯片技术、随机森林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揭示... 黄土高原矿区生态脆弱,植被恢复与土壤微生物介导的养分循环密切相关。厘清植被恢复对土壤碳氮磷功能微生物类群的影响及调控作用,对重建矿区生态恢复力及自维持机制至关重要。采用高通量qPCR芯片技术、随机森林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揭示黄土高原安太堡露天矿复垦排土场柠条(灌丛,BL)、油松(针叶林,CF)、刺槐(阔叶林,BF)、油松+榆树(混交林,MF)等4种植被恢复模式及毛白杨林(CK)对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碳氮磷功能微生物类群的影响及互馈机制。结果表明:BL、BF和MF对土壤养分积累优于CF,不同恢复处理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显著高于CK,但β-葡萄糖苷酶(BG)活性和亮氨酸氨基肽酶(LAP)活性却显著下降;植被恢复显著改变碳氮磷相关功能微生物类群丰度,但变化趋势几乎一致;碳氮磷相关功能微生物类群与土壤硝态氮(NO3–-N)呈显著正相关,与铵态氮(NH_(4)^(+)-N)呈显著负相关,参与碳循环、硝化过程和有机磷矿化的功能微生物类群与有效磷(AP)呈显著正相关;植被恢复通过直接影响CAT和AP来调控碳氮磷循环,或间接影响AP并与NO_(3)^(–)-N、NH_(4)^(+)-N等共同调节碳氮磷功能微生物类群的丰度变化。本研究深化了对植被-土壤恢复的微生物学机制的认识,可助力黄土高原受损矿山生态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恢复 细菌群落 功能基因 碳氮磷循环 土地复垦 黄土高原
下载PDF
黄土高原不同纬度下刺槐林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66
6
作者 张向茹 马露莎 +2 位作者 陈亚南 杨佳佳 安韶山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18-825,共8页
为了阐明黄土高原不同纬度地区刺槐林土壤的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对黄土高原由南向北13个县区刺槐林下的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学特征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1)阳坡0~10 cm土壤C∶N比、C∶P比、N∶P比的变化范围分别为9.48~15.3... 为了阐明黄土高原不同纬度地区刺槐林土壤的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对黄土高原由南向北13个县区刺槐林下的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学特征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1)阳坡0~10 cm土壤C∶N比、C∶P比、N∶P比的变化范围分别为9.48~15.33、8.93~59.79、0.77~5.11,10~20 cm土壤分别为9.13~13.57、7.85~37.69、0.44~3.19;阴坡0~10 cm土壤C∶N比、C∶P比、N∶P比分别为8.58~13.75、9.46~47.71、0.76~3.63,10~20 cm土壤分别为7.60~13.41、5.99~31.28、0.54~2.65。(2)土壤全氮的空间分布与有机碳具有一致性,均随纬度的升高呈指数减小的趋势,表层大于表下层,且随着纬度的升高该差异逐渐减小;全磷的空间变异性低于有机碳和全氮,研究区内土壤全磷含量随纬度的升高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3)土壤C∶N比随纬度的升高无明显的变化趋势,而C∶P比和N∶P比随纬度的升高显著减小;土壤C∶N∶P比均随着土层增加而减小,但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碳 生态化学计量学 刺槐 黄土高原 纬度
下载PDF
黄土区六种植物凋落物与不同形态氮素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3
7
作者 王春阳 周建斌 +2 位作者 董燕婕 陈兴丽 李婧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7092-7100,共9页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进行的以退耕还林还草为主的生态环境建设,使得进入土壤生态系统有机物的种类及数量发生变化,其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是值得关注的问题。采用室内培养法研究了采自该区6种不同植物凋落物(碳氮比在15.1—50.7之...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进行的以退耕还林还草为主的生态环境建设,使得进入土壤生态系统有机物的种类及数量发生变化,其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是值得关注的问题。采用室内培养法研究了采自该区6种不同植物凋落物(碳氮比在15.1—50.7之间)及其与不同形态氮素(NH4+-N及NO3--N)配合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及矿质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不同凋落物均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其中加入柠条、沙打旺等碳氮比低的凋落物在培养的一段时期内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均高于碳氮比高的凋落物(刺槐、沙柳和长芒草)。在加入凋落物再施用NH4+或NO3-,也提高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其中铵态氮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的增加达显著水平,说明微生物更易利用铵态氮。加入C/N高的凋落物后土壤中的矿质氮发生固持,矿质态氮固持量与凋落物的C/N比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建议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植被恢复过程中,有必要考虑不同植物凋落物的碳、氮养分含量及转化特性,以协调土壤碳、氮转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植物凋落物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 碳氮比
下载PDF
温度和湿度对紫花苜蓿土壤氮矿化的影响 被引量:26
8
作者 邹亚丽 韩方虎 +1 位作者 耿丽英 沈禹颖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1-107,共7页
为确定温度和水分对土壤氮矿化特征的影响,以取自甘肃庆阳黄土高原4年龄(4a)和8年龄(8a)紫花苜蓿草地0~10cm土壤为对象,在不同的温度(5,15和25℃)和水分(30%,50%和70%田间持水量)组合下进行了室内培养。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黄土高原紫... 为确定温度和水分对土壤氮矿化特征的影响,以取自甘肃庆阳黄土高原4年龄(4a)和8年龄(8a)紫花苜蓿草地0~10cm土壤为对象,在不同的温度(5,15和25℃)和水分(30%,50%和70%田间持水量)组合下进行了室内培养。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黄土高原紫花苜蓿草地土壤净氮矿化速率的主效因素,培养14d后净硝化率和净矿化率最大值均出现在25℃/70FC下,分别为0.481μg/(g.d)(4a)和0.942μg/(g.d)(8a),0.293μg/(g.d)(4a)和0.632μg/(g.d)(8a);在5℃/30FC下4a土壤的净氮固持率最大,为0.232μg/(g.d),8a土壤则在5℃/70FC下净氮固持率最大,为0.127μg/(g.d);8a苜蓿土壤培养后微生物碳含量显著高于4a苜蓿土壤,在15℃/50FC的组合下8a土壤是4a的1.44倍。土壤有机质含量不同是导致2个年龄苜蓿土壤净硝化率、净矿化率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硝化 土壤氮矿化 土壤微生物量碳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中不同粒级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分布特征 被引量:57
9
作者 安韶山 张玄 +1 位作者 张扬 郑粉莉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9-113,共5页
对黄土丘陵区土壤有机碳在不同粒级团聚体中的分布特征及其对植被恢复的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覆盖条件下,土壤有机碳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表聚性,0~20 cm土层中有机碳的含量均高于20~40 cm中有机碳的含量,... 对黄土丘陵区土壤有机碳在不同粒级团聚体中的分布特征及其对植被恢复的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覆盖条件下,土壤有机碳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表聚性,0~20 cm土层中有机碳的含量均高于20~40 cm中有机碳的含量,不同植被群落下有机碳的含量大小为:大针茅群落〉长芒草群落〉铁杆蒿群落〉百里香群落;(2)同一深度土壤各粒级团聚体中有机碳的分布特征是:0.5~0.25 mm与1~0.5 mm两个粒级中有机碳的含量最高,〉1 mm的团聚体中有机碳的含量有随粒级增大而减小的趋势;(3)恢复年限对不同粒级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的含量影响很大,有机碳的含量随恢复年限的增加总体呈上升趋势。黄土高原沟壑区土壤有机碳的积累与土壤团聚体的粒级和植被恢复的类型、年限等有明显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团聚体 有机碳 黄土丘陵区 植被恢复
下载PDF
黄土高原区不同植物凋落物搭配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被引量:37
10
作者 王春阳 周建斌 +1 位作者 夏志敏 刘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139-2147,共9页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进行的以退耕还林还草为主的生态建设,使得进入土壤生态系统有机物的种类和数量发生变化,不同种类凋落物混合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是值得关注的问题。采用室内培养试验方法研究了采自黄土高原地区6种不同植物...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进行的以退耕还林还草为主的生态建设,使得进入土壤生态系统有机物的种类和数量发生变化,不同种类凋落物混合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是值得关注的问题。采用室内培养试验方法研究了采自黄土高原地区6种不同植物凋落物及等比例混合后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及矿质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不同植物凋落物均显著提高了培养期间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总体平均,添加3种等量混合后植物凋落物的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高于两种凋落物等量混合处理,而两种凋落物混合高于单种凋落物处理;土壤矿质态氮含量的变化则相反,即单种>两种混合>3种混合。单种和两种混合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与其碳氮比显著相关,而3种凋落物混合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与其碳氮比无相关性,说明多种凋落物混合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因此,在黄土高原植被恢复重建中,有必要采用不同种类植物搭配,利用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系统健康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植物凋落物 等量混合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
下载PDF
旱地土壤有机碳氮和供氮能力对长期不同氮肥用量的响应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慧 刘金山 +2 位作者 惠晓丽 戴健 王朝辉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2988-2998,共11页
【目的】揭示旱地土壤有机碳氮、氮素矿化对长期不同氮肥用量的响应及有机碳氮与氮素矿化的关系,进而评价土壤供氮能力,为旱地土壤氮素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在陕西杨凌2004年开始的旱地小麦氮肥长期定位试验基础上,采集不同氮肥用量(0... 【目的】揭示旱地土壤有机碳氮、氮素矿化对长期不同氮肥用量的响应及有机碳氮与氮素矿化的关系,进而评价土壤供氮能力,为旱地土壤氮素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在陕西杨凌2004年开始的旱地小麦氮肥长期定位试验基础上,采集不同氮肥用量(0(N0)、160(N160)、320(N320)kg N·hm^(-2))试验的土壤样品,测定土壤有机碳、有机氮,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并采用间歇淋洗好气培养法测定土壤的氮素矿化。【结果】与对照N0相比,施用氮肥(N160、N320)增加了0—10、10—20、20—40、0—4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且在小麦播前期和收获期表现不一致;施氮(N160和N320)处理均显著提高了0—10 cm土层有机氮含量,但仅N320处理显著提高了0—40 cm土层土壤有机氮含量;施用氮肥(N160、N320)未改变0—10、10—2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量氮和微生物量碳含量,仅N320处理显著提高了20—40、0—40 cm土层微生物量氮和微生物量碳含量。0—10 cm土层,土壤氮素矿化量、矿化势(N_0)与施氮量、有机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氮素矿化速率常数(k)则与其呈显著负相关。10—20 cm土层,施氮处理(N160、N320)土壤的氮素矿化量均显著高于不施氮处理(N0),增幅分别为27.3%和35.2%,且与施氮量、有机碳、有机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氮素矿化势(N_0)随着有机碳增加而显著增加,矿化速率常数(k)则降低。20—40 cm土层,N320能提高氮素矿化量,并与有机氮、微生物量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合理施氮肥能明显促进旱地0—10和10—20 cm土壤有机碳、有机氮积累,提高土壤氮素矿化能力,降低氮素矿化速率,是提高旱地土壤有机氮、有机碳含量和土壤供氮能力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氮素矿化 矿化势 微生物量碳氮 有机碳氮 黄土高原
下载PDF
纸坊沟流域退化土壤碳氮关系对植被恢复的时空响应 被引量:9
12
作者 梁爱华 韩新辉 +2 位作者 张扬 王平平 杨改河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42-849,共8页
采用植被次生演替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研究黄土丘陵沟壑区纸坊沟流域退化土壤碳、氮关系对植被恢复的时空响应,旨在揭示坡耕地退化土壤植被恢复后土壤中碳、氮运移规律,为人工干预下群落的演替和土壤的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采用植被次生演替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研究黄土丘陵沟壑区纸坊沟流域退化土壤碳、氮关系对植被恢复的时空响应,旨在揭示坡耕地退化土壤植被恢复后土壤中碳、氮运移规律,为人工干预下群落的演替和土壤的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农地相比,植被恢复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碳(SOC)和总氮(STN)的含量,且增加了其有效性,即活性有机碳(LOC)和碱解氮(SLN)的含量,后者变化幅度大于前者的。恢复12a以上人工林的0~20cm土层相比农地其C/N增加,而20~40cm和40-60cm土层的降低。SOC和LOC含量随恢复年限增加呈非直线上升,而STN和SLN含量随恢复年限增加呈直线上升。在土壤剖面上,0~20cm土层SOC和STN含量的增加主要与恢复年限有关,而20-40cm和40-60cm这2层主要与植被类型有关。在退耕土壤SOC的增加及其活化方面,均呈现出乔木〉灌木〉撂荒的趋势;自然恢复有利于STN的恢复,人工乔木和灌木林更有利于贫瘠退化土壤的SLN即可利用N的恢复。植被恢复显著优化了土壤SOC和STN之间的直线相关性,同一植被类型随恢复年限的增加相关性略有增加。人工干预恢复是短时间内加速土壤碳贮存,恢复土壤营养有效性和降低温室效应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植被恢复 土壤有机碳 土壤全氮 碳氮关系
下载PDF
黄土区不同类型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可溶性有机碳、氮的含量及其关系 被引量:59
13
作者 汪文霞 周建斌 +1 位作者 严德翼 马勤安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3-106,132,共5页
研究了黄土高原南部地区不同土壤类型及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微生物摄碳、氮和可溶性有机碳、氮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可溶性有机碳、氮含量均为林地〉农田,其中林地枯枝落叶层〉林地O~20cm土层... 研究了黄土高原南部地区不同土壤类型及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微生物摄碳、氮和可溶性有机碳、氮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可溶性有机碳、氮含量均为林地〉农田,其中林地枯枝落叶层〉林地O~20cm土层。农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含量均为红油土〉黑垆土〉淋溶褐土;农田土壤中可溶性有机碳含量为淋溶褐土〉红油土〉黑垆土,而可溶性有机氮含量则为黑垆土〉红油土〉淋溶褐土。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土壤类型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之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而不同土壤类型间土壤微生物量碳、可溶性有机碳、氯含量之间的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占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比例明显高于可溶性有机碳、氮占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比例。相关分析发现,土壤微生物量碳与可溶性有机碳之间以及土壤微生物量氮与可溶性有机氮之间的相关性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说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之间有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土壤类型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 可溶性有机碳、氮
下载PDF
黄土高原丘陵区退耕还林地土壤碳氮库的动态变化(英文) 被引量:4
14
作者 梁爱华 韩新辉 +2 位作者 赵发珠 任广鑫 杨改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148-157,共10页
为了揭示坡耕地退化土壤植被恢复后土壤中碳(C)、氮(N)运移规律,采用植被次生演替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研究了黄土丘陵沟壑区纸坊沟流域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的C、N库及其相互关系在土壤剖面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退化农地的造... 为了揭示坡耕地退化土壤植被恢复后土壤中碳(C)、氮(N)运移规律,采用植被次生演替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研究了黄土丘陵沟壑区纸坊沟流域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的C、N库及其相互关系在土壤剖面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退化农地的造林显著地促进了CO2的固存,恢复了土壤N的可获得性,进而降低了N不足对可持续的CO2固存的限制。植被恢复显著地促进了0~60 cm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和总氮(total nitrogen,TN)的积累,而只有在高于一定的恢复时间阈值(如26 a)下,促进了SOC库和TN库间的线性相关性。在土壤剖面上,SOC和TN库、SOC/TN库比以及SOC-TN间的线性相关性均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与自然恢复相比,人工林在短期内具有CO2固存的优势,但由于随着恢复时间的增加,SOC增幅越来越大于TN增幅的事实,表明造林对碳固存的可持续性需在一个较长的时段下来评估,尤其需要关注20 cm以下层土壤。研究结果为黄土高原的生态修复和减缓温室效应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植被恢复 退耕还林(草) 黄土高原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不同恢复年限退耕林地土壤碳氮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2
15
作者 吴建平 韩新辉 +2 位作者 任成杰 杨改河 任广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3-133,共11页
【目的】研究黄土丘陵区不同退耕年限林地有机碳及全氮的差异性,分析全氮及有机碳与环境和土壤因子的关系,为该区域生态恢复与土壤质量评价提供科学参考。【方法】结合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运用统计分析及冗余分析方法(RDA),以耕地(CL)... 【目的】研究黄土丘陵区不同退耕年限林地有机碳及全氮的差异性,分析全氮及有机碳与环境和土壤因子的关系,为该区域生态恢复与土壤质量评价提供科学参考。【方法】结合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运用统计分析及冗余分析方法(RDA),以耕地(CL)为对照,对黄土丘陵区退耕种植25,35,40年的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 Lam.,CK)、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RP)林地(以下分别用CK25a、CK35a、CK40a、RP25a、RP35a、RP40a表示)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各样地0~10,10~20,20~30cm土层的土样,研究0~30cm土层有机碳、全氮含量及有机碳密度、全氮密度、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随退耕年限的变化特征,最后分析了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及有机碳密度、全氮密度与环境因子、土壤因子的关系。【结果】与耕地相比,不同退耕年限刺槐、柠条林地0~3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全氮、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及有机碳密度、全氮密度显著增加,在0~30cm土层,有机碳、全氮、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RP40a>RP35a>RP25a>CL;有机碳密度从高到低依次为CK35a>CK40a>CK25a>CL;全氮密度由大到小依次是CK35a>CK25a>CK40a>CL。对于不同退耕年限的刺槐和柠条林地,环境因子中的植被盖度、退耕年限、坡度均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及有机碳密度、全氮密度呈正相关,坡向、海拔、土壤体积质量、pH均与其呈负相关。而土壤因子中的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总孔隙度均与有机碳、全氮及有机碳密度、全氮密度呈正相关,土壤体积质量、pH均与其呈负相关。【结论】土壤有机碳及全氮含量变化与退耕年限、植被盖度、坡度及土壤因子存在密切关系,且植被恢复使土壤质量得到了极大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退耕年限 退耕林地 环境因子 土壤有机碳 土壤全氮
下载PDF
不同恢复措施对若尔盖沙化退化草地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及土壤酶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仲波 孙庚 +1 位作者 陈冬明 张楠楠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92-399,共8页
若尔盖高原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地之一。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及气候变化等原因,其草地出现了严重的沙化退化现象。通常认为在返青季节对沙化退化草地进行补播后,完全围封有助其恢复,但在实践中发现,补播后对其进行放牧,恢复效果... 若尔盖高原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地之一。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及气候变化等原因,其草地出现了严重的沙化退化现象。通常认为在返青季节对沙化退化草地进行补播后,完全围封有助其恢复,但在实践中发现,补播后对其进行放牧,恢复效果更理想。因此,选取若尔盖典型沙化退化草地,对比分析了合理放牧、围封禁牧与自然恢复3种恢复措施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土壤酶活(酸性土壤磷酸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β-1,4-葡萄糖苷酶及β-1,4-N-乙酰葡萄糖苷酶)及土壤碳氮矿化速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恢复6年后:与围封禁牧和自然恢复相比,合理放牧恢复草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C(101.27±22.14)mg·kg^(-1)]、生物量氮[N(67.45±18.02)mg·kg^(-1)]、土壤酸性磷酸酶活[(159.0±36.4)μg·g^(-1)·h-1]、β-1,4-葡萄糖苷酶活[(81.19±16.78)nmol·g^(-1)·h^(-1)]、碳矿化速率[C(25.19±5.79)g·kg^(-1)·d^(-1)]以及氮矿化速率[N(0.476±0.015)mg·kg^(-1)·d^(-1)]显著提高;围封禁牧恢复草地除土壤β-1,4-葡萄糖苷酶活[(29.91±14.39)nmol·g^(-1)·h^(-1)]及氮矿化速率[N(0.172±0.050)mg·kg^(-1)·d^(-1)]外,其余指标与自然恢复无显著差异;在相关性研究中,土壤氮矿化速率与微生物生物量碳氮、酸性磷酸酶活、β-1,4-葡萄糖苷酶活呈极显著相关(P<0.01);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与酸性磷酸酶活呈极显著相关(P<0.01),与β-1,4-葡萄糖苷酶活呈显著相关(P<0.05)。结果表明:在若尔盖沙化草地的恢复过程中,合理放牧是一种科学的沙化草地恢复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若尔盖高原 沙化 放牧 恢复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 土壤酶活
下载PDF
水蚀风蚀交错带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质和氮素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裕元 邵明安 +2 位作者 陈洪松 霍竹 吕殿青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15,29,共7页
以陕西省神木县六道沟小流域为研究区域,探讨了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质(SOM)和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表层(0-20 cm)SOM和全氮(TN)的变化顺序为:天然草地>灌丛>人工草地>弃耕地>农田,但是相互间统计... 以陕西省神木县六道沟小流域为研究区域,探讨了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质(SOM)和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表层(0-20 cm)SOM和全氮(TN)的变化顺序为:天然草地>灌丛>人工草地>弃耕地>农田,但是相互间统计差异不显著(p>0.05),意味着不同模式对促进土壤质量恢复均有一定的作用,但效果并不明显,因此考虑到研究区水分的限制性,建议植被恢复模式以草地为主。植被恢复阶段对SOM和TN的影响表现为前期(<14 a)降低而后期稳定增加的趋势,但对矿质氮(Nmin)则无显著影响。坡向比较结果表明,南坡(背风坡)SOM,TN以及矿质氮均显著高于北坡(迎风坡),这与其它地区的研究结果恰恰相反,这一特征意味着土壤沙化导致土壤肥力退化的机理可能在于土壤沙化因增强SOM的矿化消耗而降低了土壤养分的累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水蚀风蚀交错带 植被恢复与重建 土壤恢复 土壤有机质 土壤氮
下载PDF
草灌植被恢复提高坡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和碳、氮含量的有效性:退耕年限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刘文祥 李勇 于寒青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4-170,共7页
【目的】退耕还林还草是防治我国西部土壤侵蚀、恢复土壤肥力的最重要措施。本研究选择陕北黄土高原的神木、吴旗典型丘陵退耕还林还草区,研究不同退耕年限草(苜蓿)灌(沙棘)植被提高0—10 cm表层土壤有机碳、速效氮和全氮储量和各级土... 【目的】退耕还林还草是防治我国西部土壤侵蚀、恢复土壤肥力的最重要措施。本研究选择陕北黄土高原的神木、吴旗典型丘陵退耕还林还草区,研究不同退耕年限草(苜蓿)灌(沙棘)植被提高0—10 cm表层土壤有机碳、速效氮和全氮储量和各级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分布的有效性,旨在揭示退耕还林工程提高坡耕地土壤质量的有效性机理,为我国坡耕地土壤肥力提高措施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空间替代时间的方法,选择土壤类型和坡度一致的三个不同退耕年限的全坡地景观(包括坡上部、坡中部和坡下部),采集土壤样品,分析有机碳等指标。【结果】草灌植被提高土壤有机碳、速效氮和全氮储量及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的效应随退耕年限的增加而增加;种植5年的沙棘林坡地土壤有机碳、全氮和速效氮储量相对于退耕前分别提高了1.4、0.5、0.3倍,种植10年以上沙棘林地分别提高了6.6、2.4、1.5倍;种植5年苜蓿使坡耕地土壤有机碳、全氮和速效氮储量分别提高了0.4、0.1、5.0倍,种植10年以上苜蓿地分别提高了0.7、0.3、5.2倍。种植5年和10年以上的沙棘林提高坡耕地土壤总有机碳的效应分别是种植5年和10年以上苜蓿的3.4和9.5倍;种植5年和10年以上的沙棘林提高坡地土壤全氮储量的效应分别比种植5年和10年以上苜蓿大9倍以上。坡耕地种植5年苜蓿提高土壤速效氮的效应是种植5年沙棘林的19.2倍,种植10年以上的苜蓿提高土壤速效氮的效应是种植10年以上沙棘林的3.4倍。沙棘林对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提高效应显著大于苜蓿,而苜蓿对土壤速效氮含量的增加效应显著大于沙棘林。沙棘和苜蓿在提高坡地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储量的差异大小与退耕前坡地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储量水平有关,而土壤速效氮储量的差异与其根系的固氮功能差异密切相关,苜蓿根系固氮作用大于沙棘林,显著提高了土壤速效氮含量。种植5年和10年以上沙棘林使坡地土壤>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分别增加了41%和56%,退耕还林植被提高>0.25 mm粒级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主要是对粒径为0.25 2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的增加效应。【结论】草灌植被在提高侵蚀坡地土壤有机碳、氮储量和稳定土壤结构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选择提高我国坡耕地土壤肥力的措施时应该考虑这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还草 植被恢复年限 土壤碳、氮储量 水稳性团聚体 黄土高原
下载PDF
液体地膜对黄土丘陵沟壑区侧柏林土壤性质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国全 韦丹 +4 位作者 聂立水 朱清科 张岩 孙宾 高培鑫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0-144,共5页
干旱缺水是影响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恢复的主要因素。在黄土丘陵沟壑区侧柏林地喷施液体地膜,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分析处理与对照的试验数据,研究液体地膜对侧柏林土壤水分及养分的影响,解决在植被恢复过程中缺水少肥的状况。结果表明... 干旱缺水是影响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恢复的主要因素。在黄土丘陵沟壑区侧柏林地喷施液体地膜,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分析处理与对照的试验数据,研究液体地膜对侧柏林土壤水分及养分的影响,解决在植被恢复过程中缺水少肥的状况。结果表明:1)喷施液体地膜后初次测量0-10、〉10-20、〉20-40、〉40-6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降低量处理比对照少0.26%、0.04%、0.08%、0.05%;降水后再次测量发现各土层土壤含水量降低量处理比对照少1.35%、1.28%、0.52%、0.23%;2)液体地膜降解后能有效增加土壤表层有机碳、全氮的质量分数,0-10 cm土层的土壤全氮质量分数处理比对照高0.11 g/kg,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处理比对照高4.27 g/kg;3)试验期间8—9月、9—10月侧柏树高平均增量处理分别为对照的231%、224%;8—9月、9—10月地径平均增量处理分别为对照的305%、261%。建议在黄土高原地区造林时合理使用液体地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地膜 土壤有机碳 全氮 黄土丘陵沟壑区
下载PDF
黄土高原南部侵蚀对不同土壤颗粒级碳氮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光录 张胜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46-150,共5页
为了探究黄土高原南部旱地土壤肥力降低的原因,在长期水土流失监测的基础上,采用土壤颗粒分级的方法,对黄土高原南部旱地土壤不同颗粒级有机碳、氮的分布规律及其与土壤侵蚀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侵蚀性旱地土壤粘粒中的有机碳、... 为了探究黄土高原南部旱地土壤肥力降低的原因,在长期水土流失监测的基础上,采用土壤颗粒分级的方法,对黄土高原南部旱地土壤不同颗粒级有机碳、氮的分布规律及其与土壤侵蚀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侵蚀性旱地土壤粘粒中的有机碳、氮含量最高,粉粒次之,沙粒最低,有机碳、氮主要分布在<50μm的粘粒和粉粒中,分别占土壤总量的97.07%和85.25%;随农地土壤产沙量的增加,各颗粒级中的有机碳、氮含量呈减小趋势,土壤粘粒中的有机C/N逐渐增加,砂粒中的有机C/N逐渐减小;产沙量与土壤粘粒、粉粒和砂粒中的有机碳、氮含量间存在着显著和极显著的线性相关性。因此可以认为,黄土高原细小土壤颗粒的大量流失,是导致该区土壤肥力水平降低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土壤侵蚀 旱地土壤 土壤颗粒级 有机碳、氮分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