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ultivating Erect Milkvetch (Astragalus adsurgens Pall.) (Leguminosae) Improved Soil Properties inLoess Hilly and Gulliesin China 被引量:1
1
作者 WANG Zhan-bin WANG Qing-yi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9期1652-1658,共7页
Erect milkvetch (Astragalus adsurgens Pall.), a leguminous grass, is a major source of fuel and forage, and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storation of the degraded ecosystems in central and northeastern China. The ... Erect milkvetch (Astragalus adsurgens Pall.), a leguminous grass, is a major source of fuel and forage, and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storation of the degraded ecosystems in central and northeastern China. The objective of this work was to investigate how erect milkvetch planting would affect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soil in degraded arable lands. Soil samples at the depths of 0-20 and 20-40 cm were collected from erect milkvetch planting fileds at ages of 0, 1, 2 and 3 yr. Changes in soil bulk density, soil porosity, total N and P, organic matter content, available P, hydrolysable N and available K were measur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root biomass and above-ground plant biomass were both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ith plantation age. The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root nodule biomass was not observed in the first two years. However, it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fter three years. Root growth of erect milkvetch improved soil structure, and hence, decreased soil bulk density and increased soil porosity. Furthermore, the nitrogen fixation by erect milkvetch and return of erect milkvetch plant to soil increased the soil total N, hydrolysable N and organic matter content of the soil. Low concentrations of P in the soil with erect milkvetch planting could be ascribed to high plant uptakes and possibly to high sequestrations of P in plant biomass. Concentrations of K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during the first two years of erect milkvetch planting. The high accumulation of K under erect milkvetch cultivation in the first two years could partly be attributed to low plant uptake, and partly to relatively quick recycling within plant-soil systems. Three years after erect milkvetch plantingr, K accumulation at 0-20 cm soil layer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from non-vegetated field sites, which could be attributed to high plant uptake. These parameters, except for soil bulk density, were all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soil depth. Soil total N, organic matter, porosity and available K in the 20-40 cm layer all showed linear increase trends, and soil bulk density, total P and available P in the depth 0-20 cm layer soil were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planting age. Erect milkvetch establishment could be an effective and applicable measure to improve soil nutrients, and prevent further soil degradation and ero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uagalus adsurgens Pall. soil properties plantation age loess hills and gullies
下载PDF
Soil erosion types in the loess hill and gully area of China
2
作者 Fu Bojie(Research Center for Eco-Environmental Sce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eiences, Seeijing 100085, China)Wang Xilin(Department of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Hubert Gulinck(Institute for Land and W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1995年第3期266-272,共7页
SoilerosiontypesintheloesshillandgullyareaofChinaFuBojie(ResearchCenterforEco-EnvironmentalSceiences,Chinese... SoilerosiontypesintheloesshillandgullyareaofChinaFuBojie(ResearchCenterforEco-EnvironmentalSceiences,ChineseAcademyofScei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l erosion type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loess hill and gully area.
下载PDF
Interactions between soil conservation and dryland farming of heterogeneously eroding areas in Loess Hills,China
3
作者 Boyang Sui Xiaohu Dang +3 位作者 Liangxin Fan Bo Guo Wei Bi Guobin Liu 《International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Research》 SCIE CSCD 2022年第4期574-585,共12页
The unidirectional impacts of soil conservation on dryland farming and local livelihood have been well studied.However,there are gaps in literature regarding the interactions among factors,such as labor force and fina... The unidirectional impacts of soil conservation on dryland farming and local livelihood have been well studied.However,there are gaps in literature regarding the interactions among factors,such as labor force and financial capital,in response to soil conservation,as well as the influence of such interactions 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environmental projects an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By combining the Chinese Soil Loss Equation(CSLE)model and statistical analyses,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erosion while also identifying the controlling factors that affect crop and livestock farming.The aim was to reveal how these factors interacted to influence agriculture in two case study areas between 2000 and 2017.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oil erosion substantially declined as a consequence of soil conservation,while the output from crop farming increased,indicating that there was a synergy between soil conservation and dryland farming in both the districts,over time;and factors facilitating crop farming,such as labor force,agricultural machinery,and irrigation,appeared to exert an adverse effect on livestock farming in both areas,implying a tradeoff between livestock and crop farming in the context of programs such as the Grain for Green Program(GGP)in the Loess Hills.Such a tradeoff is a result of the competition for cropland and labor that exists due to grazing prohibition and rural-urban migration.Therefore,policy-related resolutions are required to address the land use conflicts and migration-related rural labor losing due to implementation of the GGP in the Loess Hi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terogeneous erosion environment Soil conservation Dryland farming Tradeoff/synergy of conservation and AGRICULTURE loess hills
原文传递
黄土高原宁南山区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
4
作者 廖娇娇 窦艳星 +2 位作者 刘良旭 王宝荣 安韶山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107,共7页
[目的]土壤养分含量及其空间分布状况是陆地生态系统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评价因素,因此分析土壤养分及其空间特征对该区域的土壤养分管理以及土地可持续利用意义重大。[方法]在半干旱的宁南山区选取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为研究对象,采用... [目的]土壤养分含量及其空间分布状况是陆地生态系统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评价因素,因此分析土壤养分及其空间特征对该区域的土壤养分管理以及土地可持续利用意义重大。[方法]在半干旱的宁南山区选取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统计学空间插值分析了土壤养分含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黄土丘陵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全量养分均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表层0—20 cm土壤养分含量均高于20—40 cm土层,“表聚效应”明显。整体上,土壤养分含量基本表现为天然草地>柠条>山杏>裸地>梯田>退耕草地,其中天然草地显著高于其他植被类型(p<0.05)。从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可知,土壤有机碳含量呈中部低、南北高的状态;土壤速效磷含量呈中部高,南北低的状态;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变化趋势则是从南到北逐渐递增。[结论]人工种植柠条和山杏有利于改善该地区土壤综合质量水平;因此,退耕还林(草)的生态恢复措施能够持续、有效改善当地的土壤质量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 土地利用 土壤养分 空间分布
下载PDF
传统村落的活态评价与适应性保护发展研究——以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3个典型传统村落为例
5
作者 薛乾明 黄跃昊 +1 位作者 邓清文 宁雷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63,共10页
面对传统村落多维度失活,通过重新识别村落活态因子,研判失活、衰退主导因素,能够进一步为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以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3个典型传统村落为例,立足本土地域环境,综合考虑村落活态发展因素,构建3层共28项活态性... 面对传统村落多维度失活,通过重新识别村落活态因子,研判失活、衰退主导因素,能够进一步为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以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3个典型传统村落为例,立足本土地域环境,综合考虑村落活态发展因素,构建3层共28项活态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发现:(1)3个传统村落均有失活现象,但在失活程度上有所分化。金崖和黄家庄村处于“微失活”,失活程度较轻,保护与发展的适应性、可持续性一般;古城村处于“失活”,失活现象较明显,保护与发展的适应性、可持续性较弱。(2)3个传统村落的村落治理、地域环境失活贡献率占比较高,对传统村落的活态发展影响较大;村落治理、经济发展和地域环境在失活指数上占比较高,对村落失活的影响较显著,可判断出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传统村落的适应性发展受村落治理、地域环境因素影响较大。(3)活态总分上,金崖村(71.63)>黄家庄村(68.58)>古城村(58.88),这与调研结果相吻合。村落失活是多因素综合、内外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适应性、永续性的保护发展方式是村落振兴和活态化发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 活态评价 适应性 保护与发展
下载PDF
黄土丘陵沟壑区混交林林下植被与土壤养分特征
6
作者 逯欣悦 杨光 +3 位作者 吴际 陆乃静 麻云霞 杜海 《绿色科技》 2024年第8期25-32,共8页
为研究黄土丘陵沟壑区坡面不同类型混交林林下植被多样性与土壤养分特征及两者间的互馈关系,进而筛选植被恢复的适宜配置方案,以期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侵蚀防控措施中植被类型、配置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以油松×杏树(Ⅰ)、油松... 为研究黄土丘陵沟壑区坡面不同类型混交林林下植被多样性与土壤养分特征及两者间的互馈关系,进而筛选植被恢复的适宜配置方案,以期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侵蚀防控措施中植被类型、配置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以油松×杏树(Ⅰ)、油松×柠条(Ⅱ)、杏树×柠条(Ⅲ)3种混交林为研究对象,以立地条件类似的传统水土保持植被油松纯林(CK)为对照,通过调查林下植被多样性及0~60 cm深土层的土壤性质,分析了不同植被类型下两者间的差异与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各样地均以禾本科植物为主,植物种数比较为:混交林Ⅱ=混交林Ⅲ>混交林Ⅰ>纯林CK,各多样性指数均比较为:混交林Ⅱ>混交林Ⅲ>混交林Ⅰ>纯林CK。各样地有机质含量和全效氮、全磷、全钾含量均比较为:混交林Ⅱ>混交林Ⅲ>混交林Ⅰ>纯林CK。通过相关分析发现,Simpson优势度指数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全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5);Margalef丰富度指数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5);各样地土壤养分与植被多样性间联系密切,相互影响。3种混交林的林下植被多样性和土壤养分含量均显著高于油松纯林,油松×杏树混交林(Ⅱ)综合表现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 沟壑区 混交林 植物多样性 土壤养分
下载PDF
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植被区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233
7
作者 朱秋莲 邢肖毅 +1 位作者 张宏 安韶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4674-4682,共9页
以黄土丘陵沟壑区3个植被区(森林区、森林草原区、草原区)不同坡向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对土壤有机C、全N、全P、全K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区、坡向和土层土壤养分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均有明显不同。土壤有机... 以黄土丘陵沟壑区3个植被区(森林区、森林草原区、草原区)不同坡向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对土壤有机C、全N、全P、全K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区、坡向和土层土壤养分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均有明显不同。土壤有机C、全N变异性较大,全P、全K变异性较小。表层土壤养分含量显著高于底层土壤;同一土层之间有机C、全N含量变异性较大,全P、全K含量变异性较小。不同坡向之间养分含量不同,阴坡最大,阳坡最小。土壤养分含量受植被类型及植被盖度的影响,森林区>草原区>森林草原区。土壤C/N、C/P、C/K、N/P、N/K比都较稳定,C/N比的变化范围为5.65—12.57,平均值为9.44;C/P比的变化范围为3.62—17.32,平均值为8.15;C/K比的变化范围为0.10—0.55,平均值为0.26;N/P比的变化范围为0.43—1.38,平均值为0.86;N/K比的变化范围为0.01—0.05,平均值为0.03;P/K比值较稳定,为0.03。土壤有机C和全N极显著正相关,全N和全P极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计量特征 黄土丘陵沟壑区 植被区 坡向
下载PDF
3种锦鸡儿种子萌发对温度和水分的响应 被引量:73
8
作者 赵晓英 任继周 +1 位作者 王彦荣 李延梅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1-217,共7页
对本地种白毛锦鸡儿 Caraganalicentiana 和甘蒙锦鸡儿 Caraganaopulens 以及外来种中间锦鸡儿 Caraganaintermedia 种子进行了室内和野外萌发试验.结果表明,白毛锦鸡儿种子最适萌发温度为20℃,5℃时种子不萌发.甘蒙锦鸡儿最适萌发温度... 对本地种白毛锦鸡儿 Caraganalicentiana 和甘蒙锦鸡儿 Caraganaopulens 以及外来种中间锦鸡儿 Caraganaintermedia 种子进行了室内和野外萌发试验.结果表明,白毛锦鸡儿种子最适萌发温度为20℃,5℃时种子不萌发.甘蒙锦鸡儿最适萌发温度为10~20℃,在5℃和30℃时萌发率显著低于其它温度下的萌发率.中间锦鸡儿种子最适萌发温度为15~30℃,5℃下的萌发率为8.5%.室内萌发试验和野外萌发试验都表明白毛锦鸡儿种子萌发的速度缓慢,这体现在达到最大萌发率需要的时间长,萌发速度慢,且有4.0%的硬实种子.甘蒙锦鸡儿种子萌发的速度快,无硬实种子,高温下萌发受到一定的抑制.中间锦鸡儿种子在高温下萌发率高,速度快.启动白毛锦鸡儿种子萌发的最低土壤含水量为1.25%,甘蒙锦鸡儿和中间锦鸡儿的分别为3.75%和2.50%.白毛锦鸡儿种子萌发需要的土壤含水量低,种子萌发慢,且有小部分硬实种子,这可能是白毛锦鸡儿适应特殊环境的对策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鸡儿属 萌发 温度 土壤湿度 萌发对策 黄土丘陵沟壑区
下载PDF
基于降雨响应的黄土丘陵区滑坡危险性预测研究--以宝鸡市麟游县为例 被引量:21
9
作者 辛鹏 吴树仁 +2 位作者 石菊松 王涛 LIUZhen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49-359,共11页
极端降雨易造成群发滑坡灾害,难以作为单体预测。为预测评估黄土丘陵区不同降雨强度诱发滑坡灾害危险性,论文在区域滑坡灾害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降雨强度特征及滑坡分布特征。以岭南滑坡为代表分析降雨诱发黄土-丘陵区滑坡的形成机制... 极端降雨易造成群发滑坡灾害,难以作为单体预测。为预测评估黄土丘陵区不同降雨强度诱发滑坡灾害危险性,论文在区域滑坡灾害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降雨强度特征及滑坡分布特征。以岭南滑坡为代表分析降雨诱发黄土-丘陵区滑坡的形成机制,介绍了无限斜坡模型原理、参数选取,利用GIS空间建模与分析功能,定量完成了无降雨、25 mm、50 mm、75 mm四种情况下,滑坡灾害的危险性研究,并对误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黄土丘陵区滑坡灾害与地形地貌、岩土体力学性质相关,降雨、地表水的溯源侵蚀作用是滑坡灾害发育的宏观背景。(2)降雨在麟游县等黄土丘陵区易诱发浅表层黄土滑坡,形式上表现为黄土泥流、浅层滑坡。(3)降雨量相同时,区域斜坡单元的响应机制不相同,高危险区、中危险区与低危险区集中在不同区域产生,差异明显。在无降雨、25 mm、50 mm、75 mm四种不同降雨量下,中部分水岭地区、北部天堂镇、丈八乡是高危险区,极易形成降雨滑坡灾害。(4)降雨诱发灾害的高危险区,威胁附近村镇居民安全,需要采用监测预警和相应防治措施。中等危险区汛期需要采用群测群防预警措施。低危险面积汛期需提高警惕,防止突发事件发生。(5)无限模型适合计算降雨诱发的浅表层滑坡,能够很好反映降雨量诱发滑坡灾害响应,得出的危险性分布具有符合实际情况,危险性计算的误差与地理底图分辨率、计算参数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黄土丘陵 滑坡 无限斜坡模型 危险性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侵蚀环境对土壤微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9
10
作者 杨佳佳 安韶山 +3 位作者 张宏 陈亚南 党廷辉 焦菊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5666-5674,共9页
土壤侵蚀环境直接影响土壤的特性,对土壤微生物的形成和稳定具有重要的影响。土壤微生物量推动着土壤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对土壤中各种环境的变化有很强的敏感性。土壤酶活性能表示土壤微生物功能的多样性,与土壤微生物量有着紧密的... 土壤侵蚀环境直接影响土壤的特性,对土壤微生物的形成和稳定具有重要的影响。土壤微生物量推动着土壤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对土壤中各种环境的变化有很强的敏感性。土壤酶活性能表示土壤微生物功能的多样性,与土壤微生物量有着紧密的联系。为了探究不同侵蚀环境对土壤微生物量和酶活性的影响,以黄土丘陵区陈家坬小流域为研究区,选择5种不同侵蚀环境下0—10cm和10—20cm土层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土壤微生物量及其土壤蔗糖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含量均表现为0—10cm大于10—20cm土层;土壤微生物量碳和磷在阴沟坡最大,在阳梁峁坡和峁顶较小,且阴沟坡和峁顶差异显著;土壤微生物量氮在阳沟坡最大,阴阳梁峁坡最小,差异性显著(P<0.01)。(2)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表现为0—10cm大于10—20cm土层,且在不同侵蚀环境下均表现为阴梁峁坡最大,阳梁峁坡最小。(3)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与土壤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活性之间均有极显著的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 侵蚀环境 土壤微生物量 酶活性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及其动态评价 被引量:85
11
作者 张虹波 刘黎明 +1 位作者 张军连 朱战强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93-200,共8页
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研究是当前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前沿课题,科学评价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态及变化,是土地利用科学决策及土地利用模式优化的基础和依据。本文界定了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概念,针对黄土丘陵区土地资源特点及面临的主... 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研究是当前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前沿课题,科学评价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态及变化,是土地利用科学决策及土地利用模式优化的基础和依据。本文界定了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概念,针对黄土丘陵区土地资源特点及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基于P.S.R概念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黄土丘陵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安全闽值的确定进行了初步探讨。鉴于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动态特性,提出了基于状态评价模型和趋势分析模型相结合的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动态评价方法,弥补了传统静态评价方法的不足,以地处宁南黄土丘陵区的彭阳县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对彭阳县1986年~2004年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态及变化趋势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近20年来该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变化趋势趋于改善,但目前安全状态仍处于较不安全等级,评价结果能较为全面客观地反映该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 生态安全 黄土丘陵区 可持续发辰
下载PDF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对土壤团聚体水稳定及有机碳粒径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52
12
作者 程曼 朱秋莲 +1 位作者 刘雷 安韶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835-2844,共10页
土壤团聚作用和土壤有机碳固定之间密切相关。对宁南山区不同植被恢复措施和年限下土壤团聚体粒径分布及稳定性、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及其组分分布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有机碳及其组分对植被恢复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植被恢复措施下,土壤... 土壤团聚作用和土壤有机碳固定之间密切相关。对宁南山区不同植被恢复措施和年限下土壤团聚体粒径分布及稳定性、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及其组分分布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有机碳及其组分对植被恢复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植被恢复措施下,土壤团聚体粒径分布表现为"V"字分布:>5 mm和<0.25 mm这两个粒径的团聚体含量最多,5—2 mm、1—0.25 mm团聚体的含量次之,2—1 mm粒径的团聚体含量最少。坡耕地的平均重量直径(MWD)最低,为1.4,其他植被恢复措施下土壤的平均重量直径MWD在1.9—3.1之间。不同的植被恢复措施下,0—20 cm土层和20—40 cm土层全土有机碳含量在7.4—17.7 g/kg之间、微生物碳含量分布在50.3—664.7 mg/kg之间、腐殖质碳含量在0.9—2.5 g/kg之间。胡敏酸碳含量分布在0.2—0.6 g/kg,富里酸碳含量在0.6—1.9 g/kg之间。全土有机碳、微生物碳、腐殖质碳、富里酸碳均为坡耕地最低,其他植被恢复措施的有机碳、微生物碳、腐殖质碳、富里酸碳含量分别是坡耕地的1.1—2.3倍、2.0—8.4倍、1.0—2.0倍、1.2—2.4倍。不同粒径团聚体有机碳相比较,大多呈现中间高两边低的变化趋势,最大值出现在中间粒径,即5—2 mm、2—1 mm、1—0.25 mm这3个粒径。逐步回归表明,5—2 mm团聚体和1—0.25 mm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的提高有助于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形成。研究结果表明,植被恢复提高了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在碳形态上,富里酸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对不同植被恢复措施的敏感度较高,胡敏酸碳含量则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组分 宁南山区 植被恢复 团聚体稳定性
下载PDF
纸坊沟流域近60年来土地利用景观变化的环境效应 被引量:34
13
作者 温仲明 焦峰 +1 位作者 张晓萍 杨勤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903-1909,共7页
以黄土丘陵区纸坊沟流域为研究区 ,对该流域近 6 0 a来的土地利用景观变化的环境效应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流域环境与土地利用景观变化密切相关。随着由林草植被占优的景观格局演变为由坡耕地占优的景观格局 ,流域环境... 以黄土丘陵区纸坊沟流域为研究区 ,对该流域近 6 0 a来的土地利用景观变化的环境效应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流域环境与土地利用景观变化密切相关。随着由林草植被占优的景观格局演变为由坡耕地占优的景观格局 ,流域环境状况逐步恶化 ,并在 195 8年达到最低点。 1975年后 ,随着流域治理工作的开展 ,林草植被在景观中的优势度得以逐渐恢复 ,并经历了 1995年的较为均衡的过渡阶段后 ,持续增加并重新恢复了其在景观中的优势地位。流域环境状况逐渐恢复乃至接近1938年植被未被破坏时的水平。社会经济环境因素的变化表明 ,生态环境建设不仅仅是单纯的林草植被恢复与重建的过程 ,而是一个生态和社会经济环境相互促进并有机发展和提高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景观 环境效应 黄土丘陵区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次生灌丛群落生物量研究 被引量:30
14
作者 刘江华 徐学选 +2 位作者 杨光 穆兴民 王炜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8期1362-1366,共5页
生物量是整个生态系统运行的能量基础和营养物质来源。用直接收获法,对延安康家屹崂沟小流域5个次生灌丛群落类型和2个人工灌丛样地地上部生物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地上部生物量黄刺玫>杂灌>虎榛子>柠条(阴坡)>沙棘>狼牙刺&... 生物量是整个生态系统运行的能量基础和营养物质来源。用直接收获法,对延安康家屹崂沟小流域5个次生灌丛群落类型和2个人工灌丛样地地上部生物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地上部生物量黄刺玫>杂灌>虎榛子>柠条(阴坡)>沙棘>狼牙刺>柠条(阳坡);灌木树种组成复杂的、群落盖度较大的类型生物量较大;各类型灌丛生物量在小流域空间分布上阴坡>阳坡,阴坡坡下>坡中>坡上;阳坡灌丛中的草本植物生物量比阴坡高,而灌木生物量较低。所调查的5个次生灌丛群落类型地上部生物量和生产力呈线性相关关系,回归方程Y=3.1995+0.1939X,净生产力随生物量的增加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灌丛 生物量 黄土丘陵区 流域
下载PDF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垄沟集雨对紫花苜蓿人工草地土壤水分和产草量的影响 被引量:28
15
作者 贾宇 徐炳成 +3 位作者 王晓凌 孙国均 徐进章 李凤民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70-475,共6页
研究了黄土丘陵区垄沟集雨技术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人工草地生产力以及土壤水分的影响。垄和沟的宽度均为30或60cm,且垄上覆膜的处理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比平作对照显著提高了13%和41%。垄和沟的宽度均为30cm且垄上覆膜的处理4年... 研究了黄土丘陵区垄沟集雨技术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人工草地生产力以及土壤水分的影响。垄和沟的宽度均为30或60cm,且垄上覆膜的处理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比平作对照显著提高了13%和41%。垄和沟的宽度均为30cm且垄上覆膜的处理4年的干草产量和平作对照无显著差异,而垄和沟的宽度均为60cm,且垄上覆膜的处理干草产量比平作对照显著提高了41%,并且使紫花苜蓿草地产草高峰期提早了1~2年。垄和沟的宽度均为30或60cm,且垄面裸露的两个处理产草量比平作对照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紫花苜蓿草地生长的第三年,深度为150cm左右的土层是降水补充和水分消耗的平衡点。所有处理在紫花苜蓿生长4年后,200~500cm深度的土壤水分已经接近萎蔫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集雨技术 紫花苜蓿 土壤水分
下载PDF
基于DEM提取黄土丘陵区沟沿线 被引量:39
16
作者 朱红春 汤国安 +2 位作者 张友顺 易红伟 李明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3-45,61,共4页
黄土丘陵区的沟沿线,是反映该区地形地貌特征的重要的地形结构线。以陕北绥德县韭园沟流域为实验样区,探讨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实现自动提取沟沿线的原理方法,并以航片及地形图等高线为依据,对所提取沟沿线的精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实... 黄土丘陵区的沟沿线,是反映该区地形地貌特征的重要的地形结构线。以陕北绥德县韭园沟流域为实验样区,探讨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实现自动提取沟沿线的原理方法,并以航片及地形图等高线为依据,对所提取沟沿线的精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证明,利用DEM自动提取沟沿线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DEM 沟沿线
下载PDF
采煤塌陷对黄土丘陵区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8
17
作者 何金军 魏江生 +2 位作者 贺晓 卢立娜 牛香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92-96,共5页
为了给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治理提供理论依据,以神府一东胜煤田大柳塔煤矿为例,运用土壤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塌陷黄土丘陵区土壤进行了研究,揭示了采煤塌陷对土壤物理性质影响的变化规律。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降雨后土壤的入渗深度... 为了给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治理提供理论依据,以神府一东胜煤田大柳塔煤矿为例,运用土壤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塌陷黄土丘陵区土壤进行了研究,揭示了采煤塌陷对土壤物理性质影响的变化规律。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降雨后土壤的入渗深度在40~50cm,不同坡位土壤含水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坡底、坡中、坡顶;对土壤密度影响较大的因子是坡位及土壤深度,塌陷对土壤密度影响很小;与对照区相比较,塌陷使土壤总孔隙度明显变小,毛管孔隙度变大,非毛管孔隙度变小;塌陷区不同坡位处粉砂粘粒比值K值明显高于对照区,土壤物理性砂粒含量增加,有砂化趋势;塌陷对黄土丘陵区土壤含水量影响最大,其次是物理性砂粒含量,再次是土壤密度和孔隙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采煤塌陷 土壤物理特性 变异系数
下载PDF
基于DEM的流域地形因子提取与量化关系研究——以陕北黄土高原的实验为例 被引量:18
18
作者 朱红春 刘海英 +2 位作者 张继贤 李海涛 汤国安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8-140,共3页
地貌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系统过程,其形态可以看成是表征其特征的各种地形信息因子复合在一起的复杂函数。以黄土高原地区的6个典型地貌区作为试验区,基于1∶10000比例尺5m分辨率的高精度DEM数据,在实现自然地理单元———小流域自动分... 地貌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系统过程,其形态可以看成是表征其特征的各种地形信息因子复合在一起的复杂函数。以黄土高原地区的6个典型地貌区作为试验区,基于1∶10000比例尺5m分辨率的高精度DEM数据,在实现自然地理单元———小流域自动分割的基础上,随机选取44个完整小流域,完成了区域内沟壑密度、平均坡度、平均坡长和地形起伏度等基本地形信息因子的自动提取;同时,采用比较分析和数理统计的方法,证明沟壑密度与平均坡度、平均坡长和地形起伏度之间存在着很强的线性相关关系,量化模拟结果显示,沟壑密度(Y)可以表示为平均坡度(X1)、平均坡长(X2)和相对高差值(X3)的函数:Y=2.95228+0.127906X1-0.014X2-0.00273X3,模拟精度为94.5%。该方法对于整体研究黄土高原及其他地貌的形态特征和成因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 地形信息因子 量化关系 黄土高原
下载PDF
生态恢复对流域水沙演变趋势的影响--以北洛河上游为例 被引量:22
19
作者 刘二佳 张晓萍 +4 位作者 谢名礼 陈妮 张亭亭 郭敏杰 张建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22-629,共8页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劣,水土流失严重。选择退耕还林(草)程度非常显著的陕北吴旗县所在北洛河上游为研究区,探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治理及大幅度退耕背景下流域水、沙等生态要素的演变规律,分析人类活动的影响贡献程度,为黄土高...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劣,水土流失严重。选择退耕还林(草)程度非常显著的陕北吴旗县所在北洛河上游为研究区,探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治理及大幅度退耕背景下流域水、沙等生态要素的演变规律,分析人类活动的影响贡献程度,为黄土高原生态治理及环境效应分析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1963—2009年期间年降雨量没有显著变化背景下,同时期流域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均呈现极显著减少趋势,年均减少率分别为0.28 mm/a和180 t km-2a-1,其突变时间均发生在1979和2002年,具有很好的同步性。与1979年前相比,20世纪70—80年代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以及1999年后退耕还林(草)的事件背景,使汛期和平水期径流量逐时段减少,而枯水期径流量反而持续增加。输沙量呈持续性大幅度减少态势,且其减少程度远大于径流量的变化程度。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等人类活动,对流域径流量减少的影响贡献程度分别为38.2%和51.4%,对输沙量减少的影响程度分别为74.7%和86.7%。研究结果提示,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大幅度改善在区域尺度上已经表现出一定程度上削洪补枯的水文效应特征,以及林草措施减水更减沙的良好生物治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输沙演变特征 生态恢复 影响贡献率 黄土丘陵沟壑区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地形、土壤水分与草地的景观格局(英文) 被引量:19
20
作者 胡相明 程积民 +1 位作者 万惠娥 赵艳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3276-3285,共10页
在黄土丘陵区,地形因素和土壤水分是决定草地景观格局的主要因素,同时草地景观格局在不同尺度上影响着景观中的流.地形因素、土壤水分和草地结构在不同尺度上有着密切的联系,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了解生态系统的过程十分重要.针对黄... 在黄土丘陵区,地形因素和土壤水分是决定草地景观格局的主要因素,同时草地景观格局在不同尺度上影响着景观中的流.地形因素、土壤水分和草地结构在不同尺度上有着密切的联系,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了解生态系统的过程十分重要.针对黄土高原异质化的草地群落结构,选取黄土丘陵区经过20多年自然封育形成的天然草地,从坡面尺度对景观格局进行了调查研究,在地形因素、土壤水分和草地结构中选取了有代表性的指标14个,用多元统计分析对选取的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聚类分析将样方分成3种植被类型,不同植被类型的海拔、坡度、20~140cm土壤含水量以及物种丰富度和生物多样性存在显著性差异.相关分析表明:海拔对0~300cm土壤含水量影响显著;海拔对草地群落盖度,坡位、坡向对草地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生物多样性有着重要影响;而草地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生物多样性与0~100cm土层的含水量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地形因素 土壤水分 草地景观格局 多元统计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