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apple production base on regional water cycle in Weibei upland of the Loess Plateau 被引量:8
1
作者 HUANG Ming-bin~1, HE Fu-hong~2, YANG Xin-min~1, LI Yu-shan~1 (1. Institute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CAS, Yangling 712100, China 2. Northwest Sci-tech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Yangling 712100, China)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01年第2期239-243,共5页
Weibei upland, located in southern part of the Loess Plateau, is a commercial apple production base in China. The enlargement of apple-planting area has a great impact on the regional water cycle. The effects of diffe... Weibei upland, located in southern part of the Loess Plateau, is a commercial apple production base in China. The enlargement of apple-planting area has a great impact on the regional water cycl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land use on hydrological parameters are compared and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e main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The initial and steady infiltration rates in apple orchard are higher than those in other land use types such as grassland, idle land and farmland. Their initial rates of infiltration are 0.823 cm/min, 0.215 cm/min, 0.534 cm/min and 0.586 cm/min in apple orchard, grassland, idle land and farmland respectively. Their steady infiltration rates are 0.45 cm/min, 0.038 cm/min, 0.191 cm/min and 0.155 cm/min respectively. (2) There is no runoff generated in plot of apple orchard in all 8 storm events in observed natural rainfalls, while runoff is generated in winter wheat plot, corn plot and alfalfa plot with runoff coefficients of 2.39%, 1.58% and 0.31% respectively. (3) The transpiration of apple trees is strong and thus soil moisture is gradually depleted. The average soil water contents in 3–9 m soil profile in Changwu plots with apple trees of 14 and 32 years in age are 11.77% and 11.59% and in Luochuan plots with those of 15 and 28 years in age are 11.7% and 11.59% respectively, which are nearly 9.0% of wilting moisture of Changwu soil and 8.6% of wilting moisture of Luochuan soil. The pathway of rainfall percolating to groundwater is hindered by dry soil profi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ess Plateau Weibei upland water cycle
下载PDF
晋西黄土区蔡家川流域景观地形分异格局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张志 朱金兆 +4 位作者 朱清科 张宇清 姚爱静 曹刚 魏铁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3-48,共6页
利用山西省吉县蔡家川流域 1∶10 0 0 0地形图及 2 0 0 3年秋季时相的QuickBird卫星遥感影像 ,结合野外调查资料进行景观制图 ,并与数字高程模型 (DEM)数据进行图层叠加分析 ,研究典型嵌套流域内不同景观类型随地形变化呈现出的分异特... 利用山西省吉县蔡家川流域 1∶10 0 0 0地形图及 2 0 0 3年秋季时相的QuickBird卫星遥感影像 ,结合野外调查资料进行景观制图 ,并与数字高程模型 (DEM)数据进行图层叠加分析 ,研究典型嵌套流域内不同景观类型随地形变化呈现出的分异特征及变化成因 .结果表明 :①在较大尺度上 ,地形因素是本区景观分异的首要因素 ;② 2 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封山育林与生产性造林以及近年来实施的退耕还林 ,是局部地区景观组分在各种地形梯度上显著变化的根本原因 ,自然恢复过程对于这种格局变化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③目前流域内人为的干扰活动主要是过度放牧 ,集中在自然景观与人为景观过渡的中游地带 ;④在本流域高程 10 0 0~ 12 0 0m、坡度 2 5°~ 35°、坡向半阴坡的关键地区 ,应采用科学的人工促进自然生态恢复措施 ,逐渐增加近自然景观组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地形分异 数字高程模型 人为干扰 黄土丘陵
下载PDF
黄土区渭北旱塬苹果基地对区域水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118
3
作者 黄明斌 杨新民 李玉山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13,共7页
通过对苹果地、农田和其他塬面主要土地利用方式的比较研究 ,发现苹果地土壤入渗速率大、降雨产流率低和存在生物利用型土壤干层。这些水文学性质将增强土壤 -植物 -大气间垂直水分交换 ,削弱降雨转化为地表径流和地下水的比例 ,最终影... 通过对苹果地、农田和其他塬面主要土地利用方式的比较研究 ,发现苹果地土壤入渗速率大、降雨产流率低和存在生物利用型土壤干层。这些水文学性质将增强土壤 -植物 -大气间垂直水分交换 ,削弱降雨转化为地表径流和地下水的比例 ,最终影响区域地表和地下水资源的数量。另外土壤干层的出现还削弱了土壤水库对年际和季节性干旱的调节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区 水循环 土地利用方式 苹果基地 土壤水
下载PDF
基于DEM的黄土高原沟壑区沟道系统的自动提取 被引量:5
4
作者 李金朝 国庆喜 葛剑平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20-223,共4页
沟道系统是黄土高原地区主要的侵蚀产沙区,也是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部位。以南小河沟流域为例,在概括黄土高塬沟壑区沟道系统地貌特征的基础上,以坡度与海拔因素为关键特征,基于数字高程模型,开发了黄土高塬沟壑区沟道提取系统,实现对... 沟道系统是黄土高原地区主要的侵蚀产沙区,也是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部位。以南小河沟流域为例,在概括黄土高塬沟壑区沟道系统地貌特征的基础上,以坡度与海拔因素为关键特征,基于数字高程模型,开发了黄土高塬沟壑区沟道提取系统,实现对黄土高原沟壑区目标沟道系统DEM的自动提取。提取的沟道系统与原始图像比较非常吻合,结果满意。该系统为黄土高原地区沟道系统的提取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沟道识别系统 南小河沟 沟道提取 黄土高原沟壑区
下载PDF
渭北台塬滑坡带特征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刘静 李建学 屈康庆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1期48-51,共4页
渭北台塬滑坡带位于宝鸡市境内渭北黄土台塬南缘,该地段滑坡成群分布,在长约98 km的范围内,有大小滑坡500多处,是宝鸡主要滑坡灾害集中区,其灾度较大,危害较深.在分析渭北台塬滑坡带分布特征和形态特征的基础上,研究此滑坡带的成因,预... 渭北台塬滑坡带位于宝鸡市境内渭北黄土台塬南缘,该地段滑坡成群分布,在长约98 km的范围内,有大小滑坡500多处,是宝鸡主要滑坡灾害集中区,其灾度较大,危害较深.在分析渭北台塬滑坡带分布特征和形态特征的基础上,研究此滑坡带的成因,预测其发展趋势,探讨行之有效的措施,以期把滑坡带来的灾害减小到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北台塬 滑坡带 特征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旱地小麦膜侧条播种植模式增产效应试验与示范 被引量:6
6
作者 马爱平 靖华 +2 位作者 亢秀丽 王裕智 王会荣 《农学学报》 2014年第10期91-94,116,共5页
为高效利用天然降水资源,缓解干旱逆境因子对旱地小麦的不利影响,在山西洪洞、闻喜采用大田对比方法,开展了黄土丘陵区旱地小麦膜侧条播种植模式增产效应试验与示范.结果表明:在严重干旱年型条件下,2个试验示范点的2种覆膜种植模式均... 为高效利用天然降水资源,缓解干旱逆境因子对旱地小麦的不利影响,在山西洪洞、闻喜采用大田对比方法,开展了黄土丘陵区旱地小麦膜侧条播种植模式增产效应试验与示范.结果表明:在严重干旱年型条件下,2个试验示范点的2种覆膜种植模式均较露地条播小麦增产,2种覆膜种植模式中1膜4行优于1膜2行,2种覆膜种植模式增产的原因主要来自于穗粒数的增加和千粒重的提高;土壤水分测定表明,在小麦起身期2种覆膜模式0~60 cm土壤水分明显优于露地麦田,其中1膜2行模式的土壤水分优于1膜4行模式;该试验示范为旱地冬小麦抵御干旱逆境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小麦 地膜覆盖 种植模式 增产效应 黄土丘陵区
下载PDF
非干旱造林困难地区植被恢复的科学检讨及建议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信宝 齐永青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5-7,共3页
西北黄土高原、华南花岗岩丘陵、南方岩溶山地和西南干热河谷既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 ,也是非干旱气候区的造林困难地区。以上 4区的大部分地区可以依靠生态修复恢复植被 ,但C层大面积裸露的华南花岗岩丘陵、严重石漠化的岩溶山地和... 西北黄土高原、华南花岗岩丘陵、南方岩溶山地和西南干热河谷既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 ,也是非干旱气候区的造林困难地区。以上 4区的大部分地区可以依靠生态修复恢复植被 ,但C层大面积裸露的华南花岗岩丘陵、严重石漠化的岩溶山地和侵蚀强烈的干热河谷泥岩坡地 ,通过生态修复恢复植被难度较大 ,应辅以工程整地、引进外来树种和种植植物篱、藤本植物等人工措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华南花岗岩丘陵 南方岩溶山地 西南干热河谷 生态修复 对策
下载PDF
长期施肥黄土旱塬农田土壤⁃微生物⁃植物系统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20
8
作者 李春越 苗雨 +5 位作者 薛英龙 张蓓蓓 王益 党廷辉 张文婷 常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70-378,共9页
探讨长期不同施肥制度对农田土壤、植物生态系统的碳(C)、氮(N)、磷(P)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的影响,可为揭示该系统能量平衡和养分循环,实现农业生态系统元素平衡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意义。以位于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的长武国家黄土... 探讨长期不同施肥制度对农田土壤、植物生态系统的碳(C)、氮(N)、磷(P)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的影响,可为揭示该系统能量平衡和养分循环,实现农业生态系统元素平衡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意义。以位于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的长武国家黄土高原农业生态实验站长期施肥试验为研究对象,选取不施肥(CK)、单施氮肥(N)、单施磷肥(P)、施氮磷肥(NP)、单施有机肥(M)、氮肥配施有机肥(NM)、磷肥配施有机肥(PM)、氮磷肥配施有机肥(NPM)8个处理,分析了黄土旱塬典型农田土壤⁃微生物⁃植物生态系统中C、N、P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长期单施有机肥和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可显著提高土壤和有机质C、N、P含量。2)氮、磷肥的输入显著降低了土壤和小麦C∶N、N∶P,施P显著降低了有机态C∶P和小麦C∶P;有机肥配施对微生物生物量和小麦C∶N∶P的影响更为明显。3)长期有机肥配施条件下土壤养分和小麦化学计量比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微生物生物量碳与有机C、N、P呈显著正相关,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与土壤N、P总量呈显著正相关,微生物生物量磷与土壤C、N、P总量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植株碳含量与微生物生物量氮呈显著正相关,植物磷含量与土壤有机磷呈显著正相关。黄土区农田生态系统土壤TC∶TP与TC∶TN,TN∶TP呈正相关,土壤TN∶TP与有机碳和有机磷比呈正相关,植物植株C∶N与BC∶BP、BN∶BP呈正相关。长期施肥明显改变了土壤和植物C、N、P含量及化学计量比。氮肥配施有机肥可明显提高微生物对土壤碳素的转化分解,导致有机质和微生物量的化学计量比发生变化,进而提高作物对土壤碳素的固定能力,增强植株对外源养分的输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黄土旱塬 土壤⁃微生物⁃植物系统 生态化学计量
下载PDF
退耕还林还草状况下陕北丘陵沟壑区果业发展探讨
9
作者 白岗栓 杜社妮 +1 位作者 杨恒 李志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38-42,共5页
 针对陕北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还草后果业地位下降和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认为果业是退耕还林还草后续产业中的主导产业,该区果业发展必须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加强科技宣传与推广、建立果农协会、抓好果树区划、开展绿色果品生产、加...  针对陕北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还草后果业地位下降和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认为果业是退耕还林还草后续产业中的主导产业,该区果业发展必须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加强科技宣传与推广、建立果农协会、抓好果树区划、开展绿色果品生产、加强抗御自然灾害能力等,才能保证果树的优质丰产,确保农民获取较高的经济收入,以推动退耕还林还草的健康、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丘陵沟壑区 退耕还林还草 果业 发展战略
下载PDF
黄土高原沟壑区王东沟小流域农户经济分析
10
作者 李文军 王继军 郝明德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6-169,175,共5页
黄土高原沟壑区王东沟小流域25户农户监测资料表明,经过20a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小流域土地利用结构趋于合理,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农户的经营行为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不断增加,初步建立起了高效、稳定的农业生态经... 黄土高原沟壑区王东沟小流域25户农户监测资料表明,经过20a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小流域土地利用结构趋于合理,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农户的经营行为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不断增加,初步建立起了高效、稳定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根据25户农户经济发展过程的分析,建议黄土高原沟壑区同类型地区发展中需注意如下问题:加大科学技术投入,包括合理利用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加强农民文化素质培养;发挥政府职能作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沟壑区 王东沟小流域 农户经济 经营行为 发展趋势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土壤钼锌含量及农作物对钼锌的反应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芳亭 鲁强 +3 位作者 王世国 周军 袁海生 姜栩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59-561,共3页
采用田间土壤采样及施钼、锌肥试验,分析了黄土丘陵区土壤钼锌含量及农作物对钼锌的反应。结果表明,黄土丘陵区土壤有效钼含量为0.013—0.632mg·kg-1,一般川地高于塬地、山地,表层高于底层;有效锌变幅为0.055—1.972mg·kg-1,... 采用田间土壤采样及施钼、锌肥试验,分析了黄土丘陵区土壤钼锌含量及农作物对钼锌的反应。结果表明,黄土丘陵区土壤有效钼含量为0.013—0.632mg·kg-1,一般川地高于塬地、山地,表层高于底层;有效锌变幅为0.055—1.972mg·kg-1,平均为0.388mg·kg-1,在临界值0.5mg·kg-1以下。施钼酸铵肥料可增加作物籽粒及果实中钼含量,比对照增加0.056—12.9mg·kg-1,并可降低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降低2.7%—91.3%。施硫酸锌肥料可增加作物籽粒及果实中锌含量,增加11.2%—21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农作物 硝酸盐 亚硝酸盐 黄土丘陵区 微量元素肥料 合理施肥
下载PDF
土地整治占补平衡项目的组织实施与管理——以渭北台塬区其他草地为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磊 《西部大开发(土地开发工程研究)》 2016年第2期46-50,共5页
渭北台塬区其他草地是区域内主要的耕地后备资源,通过土地整治占补平衡项目的实施,对低效利用、未利用的土地进行土体有机重构和配套工程建设,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本文围绕土地整治占补平衡项目的前期阶段、... 渭北台塬区其他草地是区域内主要的耕地后备资源,通过土地整治占补平衡项目的实施,对低效利用、未利用的土地进行土体有机重构和配套工程建设,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本文围绕土地整治占补平衡项目的前期阶段、实施阶段和验收管护阶段三个方面的工作,探讨和总结了渭北台塬区其他草地土地整治占补平衡项目的组织实施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北台塬 土地整治 占补平衡 组织实施 管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