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7篇文章
< 1 2 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Tale of Two Cities:China in Exhibition at the Royal Academy of Arts in London,1935—1936 被引量:1
1
作者 Zhang Lu 《全球城市研究(中英文)》 2023年第4期74-100,191,192,共29页
本文基于在英国达勒姆的观察和访谈,探讨了当地的街头艺人如何在表演中使用策略,与街道环境及行人互动。本研究探讨了街头表演吸引观众的技巧,他们如何理解和驾驭自己在社会中的边缘地位。本文结合生态学理论和参与式观察,认为街头艺人... 本文基于在英国达勒姆的观察和访谈,探讨了当地的街头艺人如何在表演中使用策略,与街道环境及行人互动。本研究探讨了街头表演吸引观众的技巧,他们如何理解和驾驭自己在社会中的边缘地位。本文结合生态学理论和参与式观察,认为街头艺人从事的不仅是一种表演,更是一种与环境密切相关的实践。本文解释了街头艺人如何适应城市街区,与陌生人建立联系和互动。此外,艺人有意与刻板印象保持距离,既不表现为乞讨,也不纯粹以营利为目的,而是为城市生活中增加活力和生机,让公众对其行业产生积极的看法。本文通过对街头艺人及其社会关系的关注,意在为街头表演研究增加个人和环境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卖艺 街头表演 城市生态学 关系性 公共空间
下载PDF
The Renaissance London in Verses and The Political Imagination of The Rise of Britain
2
作者 LONG Xiao-mei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23年第6期428-438,共11页
Cities are co-built spaces by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human activities, and their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rely on human activities. City spaces, according to Henri Lefebvre, are not only tangible and perceivable, bu... Cities are co-built spaces by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human activities, and their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rely on human activities. City spaces, according to Henri Lefebvre, are not only tangible and perceivable, but also heterogeneous, which can be reconstructed. London, as the most ancient city and the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center of Britain, was depicted in verses of different periods, within which its landscape and city spaces took on different visions and had been endowed with various meanings. The heterogeneous London city spaces reveal historical changes, and, at the same time, reflect how the literary writers understand, perceive and expect from the city. From the Renaissance verses, readers can not only see what the London city was like in realistic writings, but also the imagined spaces based on the reconstructed history, which are the embodiment of the writers’ geopolitical imagin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ndon space political writing geopolitical imagination
下载PDF
The Fabric Works of China's Dulong Project Is Exhibited at 2023 London Craft Week
3
作者 Yu Guo 《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 2023年第7期38-40,共3页
The two key words of the 9th London Craft Week are"innovation"and"sustainability".China's Naze Naze studio exhibited handmade fabric works from Dulongjiang Township and Dali Dong Village,showin... The two key words of the 9th London Craft Week are"innovation"and"sustainability".China's Naze Naze studio exhibited handmade fabric works from Dulongjiang Township and Dali Dong Village,showing China's practice in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handicraf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ndon BITE HERITAGE
下载PDF
The Metaverse Virtual Exhibition Hall Titled‘Nihao!China'Debuts at the WTM London 2023
4
作者 Du Jiang 《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 2023年第12期20-21,共2页
World Travel Market(WTM)London 2023,the world's most influential travel and tourism event,was held from November 6 to 8 in London,under the theme of"You have the power to change travel,and travel has the powe... World Travel Market(WTM)London 2023,the world's most influential travel and tourism event,was held from November 6 to 8 in London,under the theme of"You have the power to change travel,and travel has the power to change the world."On November 6,at the launch ceremony of the China exhibition area,Xue Ling,the Director of the China National Tourist Office in London,introduced the design concept and meaning of China's tourism image titled"Nihao!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VEL MARKET london
下载PDF
规制日本向海洋处置核污染水的相关国际法理剖析
5
作者 史春林 李丰羽 《东北亚学刊》 2024年第1期95-124,149,共31页
日本向海洋处置核污染水问题,违反了《伦敦倾废公约》及其《1996年议定书》有关风险预防、防止与减少及控制海洋环境污染、加强国际合作、开展海洋环评、可持续发展等规定,也暴露出国际法中相关规定在应对此类问题上存在规则不严密、适... 日本向海洋处置核污染水问题,违反了《伦敦倾废公约》及其《1996年议定书》有关风险预防、防止与减少及控制海洋环境污染、加强国际合作、开展海洋环评、可持续发展等规定,也暴露出国际法中相关规定在应对此类问题上存在规则不严密、适用局限性以及约束力度不足等缺陷。为了全面、有效规制日本向海洋处置核污染水,《伦敦倾废公约》及其《1996年议定书》需要进一步做出有针对性的修订与完善,切实加强履约工作,充分发挥国际法作用,以维护海洋生态环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核污染水 伦敦倾废公约 1996年议定书 海洋倾废 海洋生态安全
下载PDF
霍尔丹与近代英国高等教育改革——以其教育实践活动为中心的历史考察
6
作者 袁传明 《现代教育论丛》 2024年第3期59-70,共12页
作为20世纪初英国杰出的政治家,霍尔丹参与了英格兰、爱尔兰、威尔士等地的高等教育改革。在借鉴德国大学模式的基础之上,他主张改革教考分离的高等教育模式,倡导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大学教育模式。霍尔丹的教育家身份虽不能与西方教育... 作为20世纪初英国杰出的政治家,霍尔丹参与了英格兰、爱尔兰、威尔士等地的高等教育改革。在借鉴德国大学模式的基础之上,他主张改革教考分离的高等教育模式,倡导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大学教育模式。霍尔丹的教育家身份虽不能与西方教育史上著名教育家相媲美,但他对近代英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一方面表现为政治性的,他两次参与伦敦大学改革,促进了《1898年伦敦大学法》《1926年伦敦大学法》的颁布,帮助城市学院获得合法性的大学地位,为爱尔兰、威尔士的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另一方面表现为学术性的,霍尔丹的思想深受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响,他在大学的本质、城市大学的理念、技术教育等方面都发表过真知灼见,丰富了近代英国高等教育的思想宝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尔丹 伦敦大学 城市大学 威尔士大学
下载PDF
温斯顿的伦敦漫游——奥威尔《1984》心理地理学解读
7
作者 李兆前 《新余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2-58,共7页
乔治·奥威尔《1984》中温斯顿的数次伦敦漫游揭示了他的心理和行为与这座城市的关系。通过漫游全景监狱式的伦敦,他既感受到了疏离、仇恨、恐惧以及人性的压制,也最终发现了英社的本质,找到了希望之光,因此他的伦敦漫游是发掘真相... 乔治·奥威尔《1984》中温斯顿的数次伦敦漫游揭示了他的心理和行为与这座城市的关系。通过漫游全景监狱式的伦敦,他既感受到了疏离、仇恨、恐惧以及人性的压制,也最终发现了英社的本质,找到了希望之光,因此他的伦敦漫游是发掘真相之旅、颠覆之旅。温斯顿的伦敦漫游既表现了心理地理学的政治本源,也验证了奥威尔文学创作与政治行动密不可分的写作目的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斯顿 《1984》 乔治·奥威尔 伦敦 漫游 心理地理学
下载PDF
从中世纪城市到现代城市的转型——以罗马和伦敦为例
8
作者 沙永杰 纪雁 《住宅科技》 2024年第10期22-32,共11页
从文艺复兴至19世纪末,欧洲在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发生一系列重大转变,这些转变也体现在城市转型上,罗马与伦敦被认为是这个转型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两个例子。罗马文艺复兴时期的大规模重建是欧洲从中世纪城市向现代城市转型... 从文艺复兴至19世纪末,欧洲在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发生一系列重大转变,这些转变也体现在城市转型上,罗马与伦敦被认为是这个转型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两个例子。罗马文艺复兴时期的大规模重建是欧洲从中世纪城市向现代城市转型的开先河范本,奠定欧洲城市用地模式以及街道、街坊、城市型公共空间和街区等一系列欧洲城市空间结构的普遍规律。17世纪后半程至18世纪早期,伦敦城市转型沿用罗马重建的一些特征,但伦敦重建在建筑类型、城市广场和城市社区规划等方面有很大发展。这两个城市转型不仅对其他欧洲城市发展演变有巨大影响,而且对理解美国重点大城市中心城区的用地特征有很大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转型 罗马 伦敦 空间结构 城市用地模式 建筑类型
下载PDF
百年来伦敦大都市政府职责体系的演化
9
作者 吴晓林 贾志艺 《国家现代化建设研究》 2024年第1期146-160,共15页
19世纪末至今,伦敦大都市政府职责体系经历了多轮调整。回顾百余年来大伦敦市的改革历程可以发现,其职责体系演化总体上呈现出“权责趋于上收、两级松散分工”的特点,都市政府职能集中于战略层面,地方政府承担具体事务治理职能。在此发... 19世纪末至今,伦敦大都市政府职责体系经历了多轮调整。回顾百余年来大伦敦市的改革历程可以发现,其职责体系演化总体上呈现出“权责趋于上收、两级松散分工”的特点,都市政府职能集中于战略层面,地方政府承担具体事务治理职能。在此发展过程中,有多重因素对伦敦大都市政府职责体系的演化产生影响,但不同时期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不相同。分析和总结伦敦大都市政府职责体系调整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探索大都市政府治理机制发展规律具有特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政府 职责体系 大伦敦市政府 央地关系
下载PDF
超大城市公园开放共享全流程实践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晨晖 谢旻珂 +2 位作者 孟世玉 张超宇 张云路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47,共7页
【目的】超大城市现存的绿色空间缺失、空间分布不均等问题愈发凸显,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工作在落实过程中更具挑战。当前亟待思考中国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实现长效发展的创新手段和实施路径。【方法/过程】通过梳理中国超大城市... 【目的】超大城市现存的绿色空间缺失、空间分布不均等问题愈发凸显,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工作在落实过程中更具挑战。当前亟待思考中国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实现长效发展的创新手段和实施路径。【方法/过程】通过梳理中国超大城市公园开放共享实施面临的问题,分析新加坡、伦敦、东京、纽约4个国际超大城市在实现公园开放共享中的具体做法,从政策立法、规划思想、运营制度、管理模式全流程实践操作中,系统总结国际超大城市公园开放共享的特色亮点和成功经验。【结果/结论】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自身发展特点和矛盾问题,提出对中国超大城市具有针对性的开放共享实施路径,为中国城市公园开放共享实践提供借鉴参考和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超大城市 城市公园 开放共享 国际经验 新加坡 伦敦 东京 纽约
下载PDF
London的职业动机理论及其对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启示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霞 傅红梅 谢晋宇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92-195,共4页
职业动机是职业开发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然而有关职业动机的理论却很少。London的职业动机理论是现有的极少数职业动机理论中非常有影响的一个。介绍和评述了该理论的内容,分析了该理论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职业动机 london 人力资源
下载PDF
Drude的金属经典电子论(1900)与超导体的London方程(1935)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秉乾 王稼军 程福臻 《大学物理》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10,共3页
通过比较电磁学教学中所讲到的德鲁特的金属经典电子论与超导体的伦敦方程,作者指出,同样的方法,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唯象模型,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结论;说明由宏观进入微观,由现象到本质,物理学一般都经历唯象理论;提出在教学中如何适当介... 通过比较电磁学教学中所讲到的德鲁特的金属经典电子论与超导体的伦敦方程,作者指出,同样的方法,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唯象模型,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结论;说明由宏观进入微观,由现象到本质,物理学一般都经历唯象理论;提出在教学中如何适当介绍前沿进展是引人瞩目的课题,伦敦方程提供了一个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经典电子论 超导体 伦敦方程 唯象理论
下载PDF
英国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伦敦艺术大学为例
13
作者 寇瑞冰 杨茜茜 《湖南包装》 2024年第2期172-175,共4页
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是各国数字媒体重点战略方针之一,高等教育在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以英国伦敦艺术大学为例,围绕其数字媒体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同要素维度展开剖析。其人才培养的具体特点表现为创新教育理念... 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是各国数字媒体重点战略方针之一,高等教育在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以英国伦敦艺术大学为例,围绕其数字媒体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同要素维度展开剖析。其人才培养的具体特点表现为创新教育理念突出、专业设置复合且细分、课程设置交叉融合、多元主体协同育人以及多样化评估方式。由此,从培养理念、学科交叉、育人主体、评估方式4个方面提出伦敦艺术大学数字媒体人才培养的启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敦艺术大学 数字媒体艺术 人才培养
下载PDF
“从我们自身中解脱”:《海狼》中的生命政治书写与共同体想象
14
作者 王仕昕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30-135,共6页
《海狼》中所探讨的现代主权机器运作下个体的“自由与自处”,不仅是杰克·伦敦所密切关注的问题之一,亦是美国进步时代所亟待解决的民主困境。伦敦巧借一利维坦式戏仿寓言隐晦表达了其对美国政府在游民处置政策方面的愤懑:原本作... 《海狼》中所探讨的现代主权机器运作下个体的“自由与自处”,不仅是杰克·伦敦所密切关注的问题之一,亦是美国进步时代所亟待解决的民主困境。伦敦巧借一利维坦式戏仿寓言隐晦表达了其对美国政府在游民处置政策方面的愤懑:原本作为庇护所的“魔鬼号”却以俘获个体自由为代价,将其纳入权力装置的生命政治运作之中,船员的地位也因随时被划定成赤裸生命而岌岌可危。作为出路,杰克·伦敦创制了一个政治哲学存在论下生命形式不再受到分割的来临的共同体,以此言明自身非暴力抵抗的政治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杰克·伦敦 《海狼》 进步时代 生命政治 共同体
下载PDF
自由与科学的双重变奏:伦敦大学学院百年课程变革的历史遗产
15
作者 黄希雯 《现代教育论丛》 2024年第1期100-112,共13页
1826年至1926年,伦敦大学学院自建校以来不断进行课程变革,为更多人提供受教育的机会。依据报刊、期刊等文献资料,参考历史学家布罗代尔的研究思路可以发现:从长时段来看,伦敦大学学院的课程变革始终围绕着自由教育与科学教育的争论展开... 1826年至1926年,伦敦大学学院自建校以来不断进行课程变革,为更多人提供受教育的机会。依据报刊、期刊等文献资料,参考历史学家布罗代尔的研究思路可以发现:从长时段来看,伦敦大学学院的课程变革始终围绕着自由教育与科学教育的争论展开,在二者间求取平衡是课程变革的“底色”。从中时段来看,伦敦大学学院的课程变革在各历史阶段呈现不同的特征:1826—1840年,课程力求世俗化与实用化,新的综合课程和医学专业课程得以发展;1841—1870年,课程趋于科学化与系统化,科学类课程兴起,实验成为课程实施的主要方式;1871—1898年,课程走向专门化与多元化,科学类课程分类更细,考试成为课程考核的主要方式,女性更多参与到课堂中;1899—1926年,课程更加全面化,“新”课程与“旧”课程同步发展,研究所开始出现。了解伦敦大学学院的百年课程变革史,有助于系统认识近代英国大学的改革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变革 伦敦大学学院 自由教育 科学教育
下载PDF
Heitler-London近似下自旋空间中H_2分子的能量本征值
16
作者 成泰民 徐恩生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3期185-188,共4页
对于H2分子系统可采用Heitler-London近似及"分子轨道近似"进行计算.虽然两种近似得出相同的总能量以及相同的轨道波函数,但是总能量在单电子能量、库仑能量和交换能量三者之间的相对分布不相同.由"分子轨道近似"... 对于H2分子系统可采用Heitler-London近似及"分子轨道近似"进行计算.虽然两种近似得出相同的总能量以及相同的轨道波函数,但是总能量在单电子能量、库仑能量和交换能量三者之间的相对分布不相同.由"分子轨道近似"所得的交换积分总为正值,而Heitler-London近似所得的交换积分可正可负更接近实际.因此对于H2分子模型,Heitler-London近似比"分子轨道近似"更为准确一些.所以采用Heitler-London近似下在自旋空间中利用自旋-自旋相互作用的自旋置换算符讨论了H2分子的能量本征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itler-london近似 自旋置换算符 自旋空间 自旋-自旋相互作用 交换能量
下载PDF
《伦敦城下之城:街道下的秘史》:挖掘被遗忘的伦敦地方意识
17
作者 黄天颖 《探索与批评》 2024年第1期76-90,共15页
城市的地下空间往往不被人注意,即便是在现代社会中,人与地下的接触通过各种城市交通、公共系统的发展愈发密切,但大众对城市地下的认识依旧浅薄。在以往的印象中,地下往往是阴暗、肮脏、神秘甚至恐怖的存在。但一座城市的许多历史又往... 城市的地下空间往往不被人注意,即便是在现代社会中,人与地下的接触通过各种城市交通、公共系统的发展愈发密切,但大众对城市地下的认识依旧浅薄。在以往的印象中,地下往往是阴暗、肮脏、神秘甚至恐怖的存在。但一座城市的许多历史又往往埋藏在地表之下,形成了古老、神秘的特殊文化空间。阿克罗伊德注意到了地下历史的亟待挖掘,在《伦敦城下之城:街道下的秘史》中聚焦伦敦地下,绘制了另一幅不为人知的伦敦景观。对此,本文将对该传记进行分析,考察阿克罗伊德如何通过地下探究伦敦的地方性记忆,建构书写伦敦的传统,强化大众对伦敦的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下 伦敦 地方意识 城市认同
下载PDF
伦敦建设全球文化网络中心城市的路径和启示
18
作者 冯翔 刘慧敏 李忆慧 《全球城市研究(中英文)》 2024年第1期55-75,152,共22页
文化是我国城市发展的战略性议题。文化是全球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沉淀、积累下来的精神财富,是全球城市生存的前提和条件,也是全球城市建设的灵魂。本文在“全球城市网络中的全球城市属性”理论框架的指导下,构建“全球文化网络中心城市... 文化是我国城市发展的战略性议题。文化是全球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沉淀、积累下来的精神财富,是全球城市生存的前提和条件,也是全球城市建设的灵魂。本文在“全球城市网络中的全球城市属性”理论框架的指导下,构建“全球文化网络中心城市建设系统框架”,并以伦敦为案例城市,在“全球文化城市竞争力表现”和“全球文化城市合作力表现”双重维度下,从文化和自然遗产、电影游戏、人才培养和机构设施、表演艺术、城市活力、世界级文化产品打造、文化对社区的贡献等十个方面展开分析,揭示伦敦建设全球文化网络中心城市的基本逻辑和建设路径,尝试为上海建设全球文化网络中心城市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建设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敦 全球城市 文化网络中心 路径 理论框架
下载PDF
《野性的呼唤》与杰克·伦敦的政治意识
19
作者 杨丽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24年第1期174-185,共12页
《野性的呼唤》是杰克·伦敦以动物为主人公的最著名的小说,描述了主人公巴克从文明走向荒野的故事。很多评论家把它当作“动物小说”来解读,但杰克·伦敦在其中所投射的政治意识鲜有人论述。文明和荒野不仅代表了主人公巴克生... 《野性的呼唤》是杰克·伦敦以动物为主人公的最著名的小说,描述了主人公巴克从文明走向荒野的故事。很多评论家把它当作“动物小说”来解读,但杰克·伦敦在其中所投射的政治意识鲜有人论述。文明和荒野不仅代表了主人公巴克生活空间的变化,也深刻反映了伦敦的政治意识。文明成为桎梏的代名词,而荒野成为他构建帝国想象的载体,成为美国帝国欲望的投射地。巴克的返祖折射了当时美国人的边疆焦虑,表达了他们对获得新边疆、恢复男性身份和活力的渴望;巴克对印第安人的屠杀是美国暴力史的文本阐释,映射了美国人对边疆的征服,强化了伦敦所信奉的种族优越论;巴克争夺领导权的过程则是伦敦帝国话语的表现,揭露了美国实现帝国霸图的野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杰克·伦敦 《野性的呼唤》 政治意识
下载PDF
《间谍》中的“伦敦想象”与现代性困境
20
作者 惠赛伊德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35-42,共8页
《间谍》对“伦敦”的刻画独具特色。作为英国文坛的外来者,约瑟夫·康拉德的独特身世经历与创作意图,以及特定的时代背景和思想语境,使他拥有了不同于其他作家的“伦敦想象”。在陌生的伦敦中,作家把作为虚构文本形象的伦敦塑造成... 《间谍》对“伦敦”的刻画独具特色。作为英国文坛的外来者,约瑟夫·康拉德的独特身世经历与创作意图,以及特定的时代背景和思想语境,使他拥有了不同于其他作家的“伦敦想象”。在陌生的伦敦中,作家把作为虚构文本形象的伦敦塑造成一座具有幽灵特质的都市“魅像”,使真实与虚构的伦敦超越了直截了当的实证关系,成为用虚构为现实“赋形”的想象性关系,其反映了都市生活中的康拉德在面对现代性困境时所产生的焦虑和思索:第一,小说借助流动的空间表征“闲逛者”和“煤气灯”,表达了流亡者在伦敦所遭遇的身份“去本质化”的困境;第二,小说通过对现代都市人的孤寂生存境遇的描绘,展现了作家对“理想价值”的思考,并进一步深入对“英格兰性”的探究。最终,康拉德既否认无政府主义式的破坏与重建,又质疑英国式的温和与折中,揭示了共同信仰和价值观焚毁之后的虚无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瑟夫·康拉德 《间谍》 伦敦想象 现代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